关于加快打造超千亿元节能环保产业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对口各单位,市政府各部门,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改意见】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打造超千亿元节能环保产业实施意见(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关于加快打造超千亿元节能
环保产业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对口各单位,市政府各部门,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实施意见》(冀政〔2012〕98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着力打造超千亿元节能环保产业的战略部署,全力推进我市节能环保产业跨越式发展,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对接国家和省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有关政策措施,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以引进优势项目、拓展产业链条、培育骨干企业、打造特色园区(基地)为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全市节能环保产业高端化、特色化、规模化发展和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逐步形成龙头带动、品牌引领、园区(基地)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和配套的技术服务体系,努力将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为我市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发展目标
2015年,我市节能环保产业销售收入270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达到30%左右,到2020年全市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以上;创建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节能环保示范园区3个,超50亿元的节能环保示范园区5个,超10亿元的节能环保示范基地10个以上;培育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节能环保支柱企业5家,超亿元的节能环保骨干企业100家,全市从事节能环保产业的企业个数达到1000家以上。
三、重点领域
节能产业领域: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节能空调、节能玻璃、非晶变压器、BPI节电装置、高效炉具、节能照明、节能门窗、新型墙体节能材料和可再生能源节能装备及产品的规模化发展;大力推进电动专用车、车用锂电池、燃气工业锅炉、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余热余压回收利用设备、节能监测仪器等装备及产品优先发展。
环保产业领域:重点支持脱硫脱硝除尘设备、污水垃圾处理设备、液体分离膜过滤设备、新型环保材料、水和大气质量检测仪器、空气净化装置等环保装备及产品形成规模化发展;积极推进脱硫脱硝除尘、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控制、环保监测及环保材料等技术装备和产品优先发展。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重点支持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冶炼废渣、尾矿废石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大力推进废金属、废橡胶、废塑料、农林废物及餐厨垃圾等资源再生利用;积极发展报废汽车、废旧电子电器产品资源化利用及水资源节约利用。
节能环保服务业:积极发展以合同能源管理、环境第三方治理为主要模式的节能环保服务业;大力构建节能环保投融资、清洁生产审核、认证评估、环境保险、节能环保技术转化与推广等环保服务体系,不断提升节能环保服务业技术集成与投融资一体化的综合服务能力。
四、推进措施
(一)规划引领。积极与国家、省专业研究所、咨询机构对接联系,邀请行业专家在认真分析研究我市节能环保产业现有基础、发展潜力基础上,围绕我市打造超千亿元节能环保产业总体目标,进一步明确全市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方向、重点领域和实现途径,精心谋划我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为我市打造超千亿元节能环保产业发挥积极引导作用。
(二)园区带动。围绕节能环保装备研发制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新能源汽车制造、节能玻璃、太阳能产品研发制造、煤炭高效清洁燃烧、低温余热回收利用和节能环保技术服务等重点领域,在大力推进邯郸节能环保产业园(冀南新区)、冀·津(涉县·天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魏县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武安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邯郸工业园区(邯郸县)等5个现有节能环保产业园区加快发展的基础上,再谋划打造曲周聚力环保(国际)产业园、河北桑德循环经济产业园(魏县)、广平县节能环保汽车产业园、峰峰新装备产业园、捷克产业园(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年县工业园区装备制造区、肥乡县节能环保产业园区等7个专业节能环保产业园区和邯钢集团钢铁行业资源循环利用、武安市新峰建材行业资源循环利用、馆陶县化工行业资源循环利用、磁县煤化行业资源循环利用、邱县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等5个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在我市发展一大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技术领先、产品过硬的节能环保产业园区(基地),示范带动全市节能环保产业跨越式发展。2016年,创建具有行业代表性、在全省同行业有一定影响力的节能环保产业园区(基地)个数达到15个,年销售收入达到400亿元;到2020年,示范园区(基地)个数力争达到20个以上,实现示范园区(基地)县(市、区)全覆盖,年销售收入达到800亿元。
(三)骨干支撑。在全力促进邯郸卓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河北高晶电器设备有限公司、邯郸派瑞电器有限公司、邯郸市盛德技术玻璃有限公司等21家节能环保骨干企业成长壮大基础上,再选择确定河北薪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河北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邯郸四达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河北聚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等40家基础扎实、技术先进、成长性良好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重点扶持,精心培育,使其尽快成长为拥有自主品牌、掌握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高、引领作用强的节能环保骨干企业,辐射引领全市节能环保产业行业加快发展。2016年,全市节能环保骨干企业达到60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到2020年,全市节能环保骨干企业达到100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达到600亿元以上。
(四)名牌创建。充分发挥我市现有节能环保产业技术研发优势,着力提高河北高晶电器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非晶合金变压器、邯郸市飞翔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高效空气源热泵、河北森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动态平衡系统节电器、邯郸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高效节能空调、邯郸市盛德技术玻璃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LOW-E镀膜玻璃和太阳能光伏玻璃、邯郸四达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高效节能电机、河北惠凌电器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高效节能空调、邯钢集团重型设备制造安装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节能型模块化减速器和减速电机、河北英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燃煤锅炉排放气体一体化治理设备、曲周县强维橡胶循环利用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再生橡胶、河北聚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脱硫除尘设备、河北薪火新能源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生物质炉等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积极争创国家、省名牌产品,增强产品美誉度,提高市场占有率。2016年,力争培育打造发展势头好、市场竞争力强、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名牌拳头产品10个以上;到2020年,达到15个以上。
(五)项目建设。在加快推进卓达新材料科技产业园新型建材、邯郸全有生态建材有限公司建筑垃圾处理等24个列入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实施方案中的重点项目按计划实施基础上,围绕余热余气余压利用、工业锅炉改造、变压器和电机系统节电、绿色照明推广应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重点污染源治理等重点领域,在全市范围内每年滚动实施30项重点节能环保产业项目,完善推进机制,强化服务意识,全力破解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因素制约,力推节能环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不断提高全市节能环保行业项目支撑能力。2016年,列入省节能环保重点的卓达新材料科技产业园新型建材、邯郸全有生态建材有限公司建筑垃圾处理等20个项目竣工投产,列入本实施意见的国峰重工机械新型节能电机、涉县金隅新型建材综合利用等30个重点推进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50亿元,实现年销售收入200亿元;到2020年,全市节能环保重点项目力争达到100个以上,年创产值500亿元以上。
五、政策保障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我市工业、建筑、商务、交通以及生活等领域对节能环保产业的需求,积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努力培育本地区各领域专业人才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加强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发达地区、优势企业对接联系,加快引进高端技术和产品制造,引进培育一批知名企业节能环保名牌产品和服务企业,对每个引进项目实行全程服务、专人盯办,确保实现顺利落地、迅速发展,借助外力加快我市节能环保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并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创优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环境,简化节能环保项目审批程序和内容,全市所有节能环保产业项目备案一律下放到所在县(市、区)办理,节能环保产业专业园区项目可由所在地有项目审批权的园区直接办理,享受一切可以享受的优惠政策。对符合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领域且填补我市空白的重大节能环保装备项目,简化环评和用能评审内容,无生产性废水、废气、固废等污染物排放的,只需办理环评、能评登记表。同时,开辟与打造千亿元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绿色金融通道,拓宽节能环保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优先保障土地供应、资金需求等要素条件。
(三)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鼓励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资金补贴等一系列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省资金支持基础上,充实做大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规模,优先用于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鼓励支持企业节能环保产品研发、技术引进和市场推广,进一步强化财政资金对节能环保产业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四)拓宽产品市场需求。收集发布“邯郸市名优节能环保产品目录”,在同质同价的情况下倡导鼓励全市工矿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居民优先采购使用本市的节能环保设备和产品。对使用本市节能环保产品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大气污染防治、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有关部门要优先争取国家、省专项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为我市节能环保企业产品推广、提高市场占有份额拓宽市场需求。
(五)建立协调服务机制。市政府主管领导牵头,建立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对涉及全市性或多部门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议题和列为省、市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园区(基地)、骨干企业和重点节能环保产业项目实行定期协调会商机制,建立每季度通报制度。市各主管部门要及时了解和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合力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六)落实责任目标考核。各级各部门要把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扎实推进落实,确保取得实效。要科学制定考核指标,合理确定考核权重,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目标纳入节能减排、重点项目建设等目标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各县(市、区)、重点企业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积极性,促进全市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