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食品加工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为加快推进食品加工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高端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按照市委、市政府整体战略部署,结合专业咨询机构研究成果,立足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发展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食药方案】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食品加工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推进食品加工产业发
展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食品加工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高端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按照市委、市政府整体战略部署,结合专业咨询机构研究成果,立足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现状
食品加工产业以农牧渔业、林业、化学工业产品或半成品为原料,制造、提取、加工成产品,是连续而有组织的经济活动。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食品加工产业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已初步形成以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粮食及油脂加工、果蔬加工为主,调味品及发酵制品加工、饮料酿酒加工、乳制品加工、食品添加剂及配料加工、方便食品加工为辅,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2014年我市规模以上食品企业517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25亿,同比增长6.4%;实现利税113亿元,增长7.3%;实现利润80亿元,增长7.1%。
(一)核心功能突出,区域配套鲜明。我市食品加工产业经过转型升级,逐步向食品加工业全产业链纵深发展,涵盖了农副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各类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研发、交易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以中国食品谷为核心区,以寿光市、诸城市、安丘市、峡山生态发展区、昌乐县为特色生产基地的产业布局。
(二)产业规模大,龙头企业强。形成了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的 10%,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282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的企业30家,诸城外贸有限责任公司和得利斯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有11家企业荣获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3家企业荣获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三)市场覆盖广,出口份额占比高。我市是国内重要的食品加工生产和出口基地,产品广受国际市场认可。全市500余种食品出口到日韩、欧盟、北美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4年完成外贸出口交货值175亿元,占全省出口交货值的1/6。
二、存在的问题
我市食品加工产业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差距,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加强完善的方面,具体表现在:
(一)产业发展层次低。我市食品加工产业结构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业企业377个,占规模以上企业的73%,产品利润率为5%,比全省低0.9个百分点。大部分企业以肉制品、粮食和果蔬加工为主,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初加工环节,多数是自发地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形成的同业态聚集,没有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分工协作,同质化严重。
(二)企业创新能力弱。企业自主研发意识薄弱,产品科研投入不足,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食品企业研发投入率不足0.5%,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食品机械制造企业产品档次低,科技含量少,质量稳定性差,高档食品包装机械、食品加工机械主要依赖进口。
(三)品牌效应不突出。我市食品加工企业多处于食品产业链上游环节,以传统营销模式为主,普遍缺乏面向消费者的终端品牌。2014年《品牌价值》发布的中国最有价值品牌500强,在80个食品品牌中,我市只有得利斯1个,企业品牌整体知名度不高,没有形成在全国具有影响力、具有代表性的食品品牌,与行业的经济总量严重不符。
(四)配套服务能力低。与食品加工产业相比,我市食品加工关联服务业能力仍显薄弱,仓储、冷链运输等配套服务能力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食品安全相关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专业的食品安全检测、认证和培训机构仍较匮乏。
(五)融资渠道单一。我市尚无针对食品加工产业的专项资金支持政策,企业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解决企业发展资金需求,其他融资方式较少,多数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企业较少利用其他方式进行融资,创业企业和中小企业缺乏长期股权资本的投入和支持。
三、食品加工产业发展前景
食品加工产业是保障民生的基础性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高、行业跨度大等特点,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满足内需、扩大就业、服务民生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被称为长青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国际方面。全球食品加工业呈现以下特点:
1.食品质量安全受到空前关注,安全保障难度加大。食品安全问题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基本公共卫生问题,已经受到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普遍重视,发达国家基本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也正在加强。
2.高新技术应用加速,食品加工业不断涌现新业态。食品科学是高度综合的应用性学科,其他科学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都会直接或间接带动食品加工业的技术创新。营养与健康技术、发酵工程等高新技术的突破催生了新型保健食品产业、新资源食品产业等新业态的不断涌现。
3.全球食品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日趋白热化。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通过资本整合,以专利、标准、技术和装备的垄断以及人才的争夺,大举抢滩登陆我国食品加工业,将技术领先优势迅速转化为市场垄断优势,不断提升核心竞争能力,采用兼并、控股、参股等多种手段大举进入我国市场,使我国竞争力尚不够强的食品加工业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竞争挑战。
(二)国内方面。我国食品加工业生产销售稳定增长,效益规模继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总体保持了平稳发展。
1.食品加工行业逐渐向高新产业方向发展。我国食品加工行业不断加大投入,技术装备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增强。
2.我国食品加工行业将发生结构性调整。随着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的食品消费重心将逐步向方便、快捷、美味的深加工食品转移,未来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的占比将逐步提升。
3.消费需求刚性增长,市场空间持续扩大。随着人口增长、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城镇化深入推进,城乡居民对食品消费需求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对食品的消费将从生存型消费加速向健康型、享受型消费转变,从“吃饱、吃好”向“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转变,食品消费进一步多样化,继续推动食品消费总量持续增长。
我市具有区位、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先天优势,丰富的农产品资源,雄厚的食品加工基础,完备的交通物流网络,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又为发展食品出口和拓展国内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市食品加工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构建现代食品产业体系和食品安全建设为中心,以“互联网+”与食品加工产业相结合为突破口,以市场为导向,以延伸补强产业链为主线,充分利用我市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和潍坊特色的食品品牌,壮大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集群,引导食品加工业向“产品结构多元化、品种档次高端化、产业形式基地化、生产技术高新化、企业规模大型化”方向发展,构建核心突出、园区配套、功能完善、体系完整、品牌影响力强的发展格局,加快实现我市食品产业转型升级。
(二)发展目标。2015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00亿元,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2014年的1.8:1提高到2:1。食品科技研发经费占食品工业产值的比例提高到0.6%以上,关键设备自主化率提高到50%以上。
到2018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100亿元,引导企业通过收购、并购等方式整合市场,培育出4家以上百亿级食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食品企业达到320家。巩固并提升我市肉类加工、粮食加工、果蔬加工、乳制品加工四个领域的产业集群优势。
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500亿元,食品加工产业结构得到合理优化,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2.4:1。再培育和引进7家百亿级企业。继续完善、强化食品产业链,巩固食品核心产业链的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和饮料制造业,聚集食品机械和食品物流企业,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食品产业集聚区。
五、推进食品加工产业发展主要措施
壮大我市食品加工业,必须以食品安全作为生命线,以打造“中国食品谷”为引领,强化园区功能,培强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品牌战略,依托人才支撑,强化联盟作用,借智借力发展,优化产业生态,全方位推进。
(一)建设好“中国食品谷”。将食品谷建设成食品产业高端要素的聚集区、引领食品产业转型发展的综合平台、食品产业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打造面向全省、辐射全国、走出亚洲、走向世界的“食品硅谷”。到2020年,中国食品谷核心区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
1.打造“八大中心”。
(1)人力资源中心。围绕食品产业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设立人力资源中心,为全市食品产业提供实用优质的人力资源。动态掌握食品产业人力资源需求提供信息服务。通过科学的机制和平台实现人力资源供求的有效对接。加快推进高端食品产业教育培训机构的招才引智工作。到2017年,建设3-5个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组织实施食品产业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引进和培养造就高端食品产业领军人才及团队10个以上,建设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国际高端食品技术人才交流合作。
(2)食品产业创新中心。加强产学研合作,打造科技成果孵化的政策和资源平台,实现食品产业技术成果快速转化,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商品化。重点完善以下功能模块:技术转移中心,为全球食品产业创新技术转移对接搭建技术转移平台。研发中心,建设实用性技术研发中心,重点研发一些试投产之前的研究成果。孵化中心,建立食品产业科技成果孵化器,设立中国食品谷创客空间,创造支持创业创新的环境条件,支持小微食品企业孵化创业。2015年,实现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的“中国食品谷现代畜牧科学院暨协同创新中心”以及与中国农大合作的“中国农业大学(潍坊)食品科学研究院”和“协同创新研发中心”合作项目正式入驻食品谷总部基地。
(3)检验检测和认证中心。整合全市检验检测资源,进一步做大做强检验检测机构,推进优势检验检测资源市场化管理,打造竞争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规模效益好的潍坊检验检测品牌中心。2015年完成全市农业、海渔、食品药品、畜牧四个检验检测中心的搬迁入驻,引进德国莱茵、SGS等国内外一流的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
(4)配送物流中心。设立国际食品电商产业园。整合东亚畜牧产品交易所、大宗农产品交易中心和国际农产品物流园、中百大厨房等公益性品牌农产品闭环供应平台以及益康宝“易厨”安全农产品交易配送平台、峡山生态发展区主要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等资源,组建品牌和诚信联盟,打造中国食品谷高端有机农产品供应平台等物流配送区。围绕食品及农产品批发交易、国际贸易、电子交易等功能,引进经销商、采购商参与经营,科学组织实施市场交易管理。到2017年,交易规模突破1000亿元。
(5)展示交易中心。引进美国、以色列、荷兰及其他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分层分类展示国内外高端食品;集线上线下功能于一体,打造一个不落幕的食品交易会。2016年,结合举办国际食品安全论坛,正式启动展示交易中心工作。
(6)品牌运营中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把中国食品谷打造成一个综合的食品品牌平台,实现从食品谷出来的食品就是安全的、放心的食品,扩大品牌影响力、美誉度。2015年,完成中国食品谷品牌形象设计和文字商标注册的申报工作,招标完成中国食品谷品牌运营、冷链物流整体规划,中国食品谷自有品牌蔬菜产品面向集团客户上市交易,在商场和超市设立品牌专柜。按照我市的准出制度,结合相关标准和生产需要,制定食品谷品牌和品牌联盟农业投入品管理、产品分等分级、产地准出和质量追溯、贮藏运输、包装标识等方面的标准。
(7)专业服务中心。引进与食品行业相关的金融、法律、人才、技术服务及中介服务机构,打造食品产业的中介聚集群。2016年5月底前,引进金融机构3家以上;引进法律服务、会计审计等中介机构15家以上。
(8)生活配套服务中心。实施生活配套服务区和中央商务区、高端居住区、生态休闲区、教育医疗等一批功能区块建设。建设公寓及酒店、综合餐厅等生活服务设施,为食品谷的创业者提供完善的生活配套服务。2015年,在食品谷中百大厨房周边先行启动建设部分生活配套和服务设施。
牵头单位:中国食品谷项目协调推进小组办公室。配合单位:寒亭区政府,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卫计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局、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商务局、市食药局、市司法局、市质监局、潍坊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招商局、市教育局、市工商局、市住建局、市市政局、市畜牧局、市海渔局、市金融办、市外侨办、市会展办
2.搭建“六大平台”。
(1)电子商务平台。推动国际食品电商平台项目建设,将其作为全市食品安全体系建设中起整合和并联作用的节点项目,与中国食品谷现有资源实现共享,发挥好平台的牵头和引领作用,发展安全农产品、食品电子商务。2015年部分平台实现运营,完成2万家供应商企业的发展运营,争取2016年平台交易额达到15亿元。
(2)研发孵化平台。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生物产品孵化推广中心、史迪威海洋生物科技、品维果品等科技研发类项目建设;引进食品行业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高层次科技研发机构落户,并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的食品院系建立深层次合作关系。每年落实5个科研院所项目,3个与高等院校合作的研发创新(孵化)机构项目。
(3)仓储物流平台。以中国食品谷中凯冷链物流园和国际农产品物流园为核心,整合设立政府主导型的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主体,建立集货源组织、保鲜配货、城际运输、目的地分销于一体的冷链物流平台。到2017年,引进2家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入驻,打造全国优质农产品食品集散地和配送中心。
(4)综合交易平台。以东亚畜牧产品交易所和大宗农产品交易中心为重点,加快建设各类交易所(中心),增加农产品价格指数、融资服务等功能,逐步形成农产品的信息中心、价格发现中心。
(5)检验检测认证平台。整合全市农产品和食品检验检测平台搬迁入驻食品谷总部基地;积极组织引进国内外知名食品、农产品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和认证机构。到2017年,引进3家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1家国际知名认证机构。
(6)综合服务平台。推进食品谷核心区生活配套及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引进各类金融、法律服务、会计审计等综合服务类机构入驻。
牵头单位:中国食品谷项目协调推进小组办公室。配合单位:寒亭区政府,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卫计委、市农业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食药局、市司法局、市质监局、潍坊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教育局、市工商局、市住建局、市市政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招商局、市畜牧局、市金融办、市外侨办
3.创建“中国食品谷”品牌。以食品谷发展有限公司作为食品谷开发、投融资、建设和品牌运营主体,开展以培育品牌企业、培育品牌产品、培育品牌产业和政策推动、园区推动、会展推动为主要内容的“三培育三推动”活动,以品牌创新带动食品及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到2017年,培育品牌企业 10家,品牌产品20个。
牵头单位:中国食品谷项目协调推进小组办公室。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食药局
(二)构筑特色园区。立足我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产业基础,围绕搭建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按照错位发展、集约提升、重点突破的原则,重点抓好两个园区建设:
1.诸城“山东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食品)”建设。诸城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汇集了肉食加工、淀粉加工、速冻调理食品和食品机械制造多家优势企业,畜禽加工、玉米加工在全省具有突出优势,是“山东省优质肉制品生产基地”。下步,围绕传统肉食、粮油加工向高端、高附加值的速冻食品、营养食品方向发展。加快产业链由加工环节向两端延伸,推进冷链物流发展,争创国家级速冻食品城。
(1)立足中端产品,增加高附加值和效益好的低温肉制品、高温火腿肠、风味熟制品、禽肉熟制品、速冻调理食品、肌醇及低聚糖功能性高端产品,园区内的高端产品占有率达到40%以上,争创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食品)。
(2)推进与阿里巴巴、“好品山东”、易商平台的战略合作,加快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入园企业全部推行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实施“电商人才培训”计划,以电子商务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3)建立基地食品工业企业预警机制,从财务指标、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方面,综合分析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产生的影响,预测给企业带来的潜在风险,为企业保驾护航。到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3亿元,利税45亿元,利润3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33家。202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3亿元,利税57亿元,利润4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50家。牵头单位:诸城市政府。配合单位:市经信委、市农业局、市商务局
2.安丘市食品(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建设。以鲁丰集团、富华食品、福克斯食品等企业为龙头,以出口农产品标准化基地为基础,发挥蔬菜种植规模优势,重点发展低温脱水蔬菜、冷冻速冻菜、蔬菜粉、调理蔬菜、蔬菜汁、果汁和饮料、罐头系列产品,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水平,强化食品优质原料基地建设,打造“安全、放心、健康”食品产业链。
(1)建立公共检测平台。以安丘市检验检测中心和鲁丰农产品检测中心为基础,在基地内建立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为农产品生产基地、食品加工企业和销售市场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服务,实现食品检验检测人才、设备、技术和信息共建共享。
(2)创新基地经营模式,带动产业发展。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形成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格局。
(3)提升基地品牌价值。依托盛大农产品交易市场、江大农产品交易中心、颐高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构建“实体商贸+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大型现代服务业平台,形成以电子商务交易服务为重点,以第三方交易平台、网上商城为龙头,实现新兴电子商务与传统食品产业深度融合的电子商务产业链,助推食品加工业健康发展。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0亿元,到202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0亿元,打造成为北方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培育成为安丘市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牵头单位:安丘市政府。配合单位:市经信委、市质检局、市农业局、市畜牧局
(三)培强做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产业发展的骨干核心力量,是产业的重要支撑。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对延伸完善产业链条,引领产业发展,带动配套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发挥强有力的带动作用。通过培强做大龙头企业,有利于打造我市食品产业新优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重点抓好诸城外贸有限责任公司、得利斯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惠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诸城东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潍坊英轩实业有限公司、山东鲁丰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景芝酒业股份有限公司7个龙头企业建设。
1.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走内涵提升之路,做大做强诸城外贸有限责任公司。以肉鸡、淀粉、色素为主导产品,加快完善肉鸡良种繁育、饲料生产、宰杀加工、熟食品生产、淀粉生产、色素提炼等支柱产业链条。重点抓好投资3890万元,肉鸡产品安全生产信息化和质量追溯系统建设。购置智能感应器、摄录像监控器、二维码和物联网等现代电子产品和分子生物标签,形成实现年产肉类产品隐性标签600个,采集、存储和追溯系统3000套;肉类产品生产信息标准化平台和追溯17000套件,实现满足肉类产品生产的需求。抓好投资1600万元宰杀流水线自动化更新改造项目。新购置设备20台套,年增加收入1000万元。
2.以食品安全体系建设为切入点,提升产品品质,做大做强得利斯集团有限公司。完善食品安全检测系统,推行诚信体系建设,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得利斯集团有限公司要完善生猪繁育屠宰、肉制品加工产业链条,提升“得利斯”系列低温肉制品、冷却肉和“北极神”系列纯天然海洋生物制品为主的高端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加快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与预警系统建设,保障产品安全,重点抓好生猪宰后质量评估与预警技术系统集成与应用建设。投资1000万元,联合研发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生猪宰后质量评估与预警技术系统化集成与应用;投资1120万元,研发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食品安全监测评估技术支撑体系及快速检测方法。
3.突破便捷型速冻食品关键领域,增加产品花色品种,做大做强山东惠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制定调理速冻食品的标准,打造全国最大的低温速冻调理食品生产基地。突出肉丸、肉肠、肉串、油炸、清真5大系列便捷型速冻食品开发,借助该公司与北京工商大学联合成立的院士工作站和山东海洋功能性速冻调理食品工程研究中心,争做调理速冻食品的标准化制定者,打造全国最大的低温速冻调理肉丸生产基地。
4.延伸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条,拓展产品生产领域,做大做强诸城东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向高端方向发展,拉长产业链,打造新主业,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巩固玉米淀粉糖在国内生产的领先地位。在由淀粉糖向糖醇、氨基酸延伸产业链的基础上,向食品配料、食品添加等高端方向调转,打造新主业,在自主品牌、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突破。打造贸易、实业一体化的现代淀粉糖企业。到202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亿元,利税4.78亿元,成为我国玉米深加工行业前10强。重点抓好投资1.5亿元,年产3万吨海藻糖项目,年产5万吨无水葡萄糖项目。
5.开发生产柠檬酸系列产品,实现价值链延伸,做强做大潍坊英轩实业有限公司。增加柠檬酸系列产品的生产,拉长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推进清洁生产,实现绿色环保发展,2015年重点抓好柠檬酸母液净化预处理再色谱处理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1400万元,在现有柠檬酸生产工艺基础上进行净化处理。项目建成后,柠檬酸母液的结晶率可由20%左右升高至28%以上;碳酸钙消耗减少100%,硫酸消耗降低95%,硫酸钙废渣及二氧化碳废气排放减少100%,处理后的净化液可以正常生产高品质的柠檬酸。到202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亿元,利税13亿元。巩固食品级柠檬酸生产企业世界第一的领先地位。
6.加大蔬菜出口基地建设力度,拓展域外发展空间,做大做强山东鲁丰集团有限公司。立足我市蔬菜种植加工生产优势,提升蔬菜产品技术含量,扩大出口份额,成为国内重要的蔬菜出口基地。发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优势,“嫁接”安丘农业品牌,拉长产业链条,增强核心竞争力,成为我市蔬菜出口企业的旗舰企业。重点抓好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设备,3年内,主导产品生产自动化率达到60%,5年内达到100%;引进美国安捷伦公司、日本岛津公司、芬兰雷勃、美国威康公司、北京威德尔、上海精密科学仪器,国内外检测、试验设备30余台套,加强研发、检测能力,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发展成为我国江北较大、检测研发能力较强、检测项目最多的科技创新平台、研发基地和国家级食品检测中心。
7.创新生产工艺,提升产品品牌影响力,做大做强山东景芝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运用信息技术,迅速提升食品生产的信息化水平。保持传统酿酒工艺精华,创新现代酿酒业新工艺,实现传统酿酒工艺与信息化现代工业的有机结合。重点抓好投资5.6亿元景芝现代生态酿酒产业园项目,年产白酒1.5万吨,新上酿酒生产线13条,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自动化,项目建成后,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亿元,利税2亿元。到2020年,省内白酒市场占有率达到40%。
牵头单位:相关县市政府。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
(四)实施好产业链重点项目。围绕壮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链体系,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重点组织实施畜禽产业集群项目和服务平台建设。
1.青州(上海)天容食品有限公司屠宰及低温肉制品生产项目。项目占地1049亩,总投资20.52亿元。整个项目2016年6月达产后,年生猪屠宰量达180万头,生产发酵食品和腌腊制品2万吨,可解决2500人的就业问题,拉动20万户农民的生猪养殖,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
牵头单位:青州市政府。配合单位:市经信委
2.山东宝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食品工业园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500亩。建设10万头原种猪场,年屠宰加工200万头生猪、3万吨高档低温熟食系列,年加工10万吨猪血。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0亿元。
牵头单位:昌邑市政府。配合单位:市经信委
3.新希望六和食品公司屠宰熟食项目。总投资3亿元,占地146亩,建生产车间、冷库8万平方米,购置屠宰流水线10条,熟食加工设备50台(套)。项目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利税4800万元。
牵头单位:安丘市政府。配合单位:市经信委
4.高密市润泉食品有限公司速冻食品项目。总投资3.2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1.3亿元,2015年12月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利税1350万元。
牵头单位:高密市政府。配合单位:市经信委
5.潍坊振祥食品有限公司熟食肉制品生产项目。总投资2.6亿元,引进进口生产设备20台套,新上低温肉制品生产线3条。2016年7月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5.2亿元,利税3000万元。
牵头单位:安丘市政府。配合单位:市经信委
6.山东金保罗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科技工业园项目。总投资20亿元,占地400亩,计划建设8条灌装生产线,已建成2条灌装生产线,全部建成后年实现销售收入可达14亿元,上缴利税1亿元。
牵头单位:青州市政府。配合单位:市经信委
7.潍坊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日产1600吨液态奶项目。总投资1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占地200亩,建设日产液态奶1600吨生产线,主体厂房已建成。2015年9月投产后,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利税1.5亿元。
牵头单位:临朐县政府。配合单位:市经信委
8.山东鼎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高端调味品项目。总投资8.1亿元,占地500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预计2015年底建成,形成年产10万吨高端调味品,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亿元,利税1.5亿元
牵头单位:安丘市政府。配合单位:市经信委
9.国家级食品检测认证中心。总投资10亿元,2015年计划投资2亿元,建设检测认证中心、专家公寓等。
牵头单位:综合保税区管委会。配合单位:潍坊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食药局
10.潍坊恩源实业中国高端食品电子商务总部基地项目。总投资5.1亿元,2015年计划投资1.2亿元,一期建成投入使用,二期开工建设。
牵头单位:高新开发区管委会。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国土局
11.阿里巴巴诸城电商产业平台。总投资10亿元,2015年计划投资1亿元,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牵头部门:诸城市政府。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
12.东亚畜牧产品交易所。总投资1亿元,2015年计划投资1亿元,建设现货电子交易平台软硬件系统、办公区域、业务受理大厅、多功能交易大厅、数据中心与导播中心等。
牵头部门:中国食品谷项目协调推进小组办公室。配合单位:寒亭区政府
(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体系。遵循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实施食品企业市场准入和监管,提高产品标准化水平,生产百姓放心的安全食品。
1.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2015年,建立完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出台《潍坊市食品行业诚信公约》。到2020年,完成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培训的全覆盖,通过国家食品工业诚信体系认证的企业达到20家。
牵头单位:市经信委。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
2.提升产品标准化水平。提升产品生产经营和流通标准,大力开展国际农产品标准认证,实施 ISO质量管理体系。支持食品加工和流通龙头企业以蔬菜为突破点,与潍坊市食品电商平台结合,探索建立畜禽、水产品和其他种植产品的质检、包装、运输和服务管理标准。
牵头单位:市质监局。配合单位:市食药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农业局、市畜牧局
3.建设检验检测标准体系。加强与国内国家级检测机构、重点院校的信息交流,与国际尤其是欧洲权威检测机构的信息沟通,建立公开透明的潍坊市食品的准入标准。加强对食品中致病微生物、食品添加剂使用、农药兽药残留等方面的检验检测,在食品谷创建我国领先的食品检验检测标准示范体系,提升我市食品品牌形象。
牵头单位:市食药局。配合单位:市质监局、市农业局、市畜牧局
4.建立食品企业市场准入和监管体系。建立食品企业准入制度,建立食品企业信用档案,将食品行业相关企业进行分类管理;依托食品谷电商平台的数据,使用大数据分析管理,实现管理决策和业务处理的智能化、精细化。在猪肉食品追溯试点的基础上,扩大应用食品范围和应用流通环节,建立起以食品加工企业为主,自上而下层层推进,覆盖种养殖、生产、仓储、运输、批发和零售环节的全程标记食品跟踪和追溯平台,设计潍坊市分类食品编码规则,进行全流程标记管理,实现全程跟踪和追溯,为我市食品走向国内外提供质量保证。
牵头单位:市食药局。配合单位:市质监局、市农业局、市畜牧局、中国食品谷项目协调推进小组办公室
(六)打造潍坊食品品牌。充分发挥我市农业产业化的领先优势,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推进食品品牌建设,扩大出口食品份额,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潍坊食品品牌知名度。到2017年,完成“中国食品谷”品牌建设,山东省著名商标达到60家,中国最有价值品牌500强中,由现在的1个食品品牌,提高到5个食品品牌。
1.推进食品品牌的商标注册。以我市实施品牌与商标战略为目标,通过商标注册工作的开展,增强企业商标和品牌意识,深入挖掘企业品牌建设的潜力,实现品牌多元化、系列化、差异化发展。到2020年,山东省著名商标争取由现在的54家,增加到67家。广泛开展海外商标注册工作,针对不同国家区域注册不同的商标和品牌(如“Weifang Wellness”“Weifang Gourmet”“China Food Valley”等),对通过检验和认证的对象颁发统一标识,在《品牌价值》发布的中国最有价值品牌500强中,由现在的1个食品品牌,提高到10个食品品牌。
牵头单位:市工商局。配合单位:市经信委、市商务局
2.培育和发展“食安潍坊”品牌。启动“食安潍坊”城市品牌注册工作,打造“食安潍坊·新果鲜蔬”、“食安潍坊·放心肉”。构建“食安潍坊认证体系”,对农户、种植基地和食品加工企业进行年度审核,从产品质量和信誉度方面进行综合评分,对农户、种植基地和食品加工企业进行星级分类,对通过检验和认证的颁发“食安潍坊认证”标识。坚持严格审查,严格监管,完善退出机制。
牵头单位:市食药局。配合单位:市商务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
3.强化潍坊食品品牌宣传力度。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多渠道宣传潍坊食品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我市食品品牌。组织本地食品企业定期参加食品及食品相关类的行业展会,参加德国科隆国际食品展、中东海湾食品工业展,并积极与国外食品行业协会对接,加大潍坊食品品牌在国外的宣传和推介力度。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招商局、市文广新局
4.完善品牌建设推进机制。制定企业品牌发展战略,强化品牌建设和管理与运营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推广品牌建设经验,制定品牌培育计划,引入赛迪智库,完善品牌创建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我市食品品牌竞争力。
牵头单位:市质监局。配合单位:市工商局
(七)多渠道开拓市场。抓住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的历史机遇,稳定省内传统市场,大力开拓东南亚、欧美市场,深度开发国内一线城市市场,加快从“以生产为核心”向“以营销为核心”的转变。
1.“双轮驱动”开拓国内市场。着重实现单纯注重产品数量向注重品牌与质量转变。实施差异化战略,找准市场定位,创新营销模式,努力增强质量、品牌和营销意识,提高营销水平。在开拓传统优势禽肉制品、农副产品和果蔬加工市场的同时,支持乳制品、烘焙食品尽快形成规模,抢占国内市场。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经信委
2.协同开发国际市场。组织龙头企业投标国家商务部公开招标的境外经贸合作区项目,联合中小企业,实现抱团“走出去”发展,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创建境外工业园,开拓国际市场。向我市食品加工企业及时发布国家“走出去”的相关政策,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实时准确的境外市场需求、投资环境、法律法规、产业导向等信息咨询。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经信委、市招商局
3.推进跨境电子商务便利化。改进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海关管理模式,实施出口非涉税商品集中监管,采用“清单核放、汇总申报”方式,提高电商出口通关的便利化程度。对电商出口的食品,以邮、快件等方式运输的实行分批核放出境,定期将已核放清单归并形成报关单,通过信息平台,将数据提供给税务、外汇部门,便利电商企业办理退税、结汇手续。引入一至两家大型国际物流企业或供应链服务商,提供一站式物流解决方案,引进国内外仓储业主企业,推进海外仓和边境仓的设立,为我市其他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贸易、仓储、配送和售后服务。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潍坊海关、市国税局、市地税局、潍坊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八)推动食品产业两化融合。以“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助力食品加工产业快速发展,鼓励食品可追溯系统的广泛应用,加快信息化应用公共平台建设,以信息化技术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食品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争取达到85以上。
1.推进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加快食品加工企业在信息技术、产品设计、生产、研发领域的应用,打造集生产、研发、数字化、网络化于一体的高端智能制造新模式,实现食品加工业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向高效科技型转变。到2020年,全市重点企业智能化程度达到80%以上。
牵头单位:市经信委。配合单位:市科技局
2.建设食品可追溯体系。推广得利斯集团产品可追溯系统建设经验,建立集生产、加工、信息、大数据等功能于一体的食品可追溯信息系统,重点推进乳制品、肉类、酒类等行业可追溯系统建设,到2020年,在全市食品行业形成全覆盖、全领域的可追溯体系。
牵头单位:市食药局。配合单位:市商务局、市经信委
3.建设电子商务信息公共平台。推进“互联网+”在种养殖、加工、储运、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应用,设计食品产业大数据平台,实现行业信息发布、食品安全追溯、食品展示与交易功能于一体的深度融合,实现基础信息的紧密对接和资源共享。整合线下食品/农产品种植,加工、物流、销售服务等资源信息,形成市、县、镇三级网络格局,在终端销售环节,向消费者提供食品溯源体系的信息入口,完善食品生产企业的信息化服务体系。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食药局
(九)提升产业配套服务能力。围绕保障产业发展,着力化解综合交易、仓储物流、产品检验检测方面的难题,加快提升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能力。
1.提升基础设施承载和园区产业配套能力。依托中凯物流园、得利斯集团冷链物流、山东惠发食品有限公司冷链物流,在现代冷链仓储、现货批发、电子交易、精深加工、餐饮观光、检验检疫、食品科普文化、第三方物流、金融配套服务等方面实现互融互通,建成国内领先、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一站式农副产品冷链物流综合服务平台。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中国食品谷项目协调推进小组办公室,诸城市政府
2.加快第三方物流发展。对接冷链物流相关的联盟、协会、展会,积极引进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为我市食品加工企业提供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交通局、市经信委
3.提高食品检验检测能力。围绕提高产品检测水平,保障食品安全,依托潍坊安食捷检测有限公司、诸城绿安检测有限公司,建设具有国家资质的第三方综合食品检验检测服务机构。
牵头单位:市食药局。配合单位:安丘市政府、诸城市政府,市质监局、中国食品谷项目协调推进小组办公室
4.强化食品机械配套服务能力。依托山东鼎泰盛食品工业装备有限公司、安丘耀宇机器有限公司、安丘市鼎正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生产高技术含量的酿造设备以及灌装、包装、灭菌生产线,实现替代进口,增强我市食品加工产业机械配套服务能力。
牵头单位:市经信委。配合单位:安丘市、诸城市政府
(十)组建食品产业联盟。以龙头骨干企业为主体,对接重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相关配套企业,联合组建食品产业联盟,推进成果共享,共同发展。
1.成立潍坊市肉鸡产品出口产业联盟。诸城外贸牵头,联合山东凯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潍坊美城食品有限公司等肉鸡生产出口企业,组建成立潍坊市肉鸡产品出口产业联盟。提高肉鸡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定价话语权。
牵头单位:诸城市政府。配合单位:市商务局、市经信委
2.成立速冻调理方便食品产业联盟。山东惠发食品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山东佳士博食品有限公司、诸城市万年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与北京工商大学、江南大学等科研院所共同组建成立速冻调理方便食品产业联盟。重点组织有关专家,开展新产品开发和产品标准攻关。
牵头单位:诸城市政府。配合单位:市经信委、市教育局
3.成立安丘市蔬菜出口产业联盟。山东鲁丰有限公司牵头,联合潍坊三涛食品有限公司、潍坊市东海食品有限公司、安丘市鑫龙食品有限公司、安丘市江海食品有限公司等出口龙头企业,与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组建成立安丘食品出口产业联盟,在对接国际标准、国外出口注册、开展国际农产品标准认证、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方面进行合作。
牵头单位:安丘市政府。配合单位:市商务局、市教育局、市经信委
4.成立玉米淀粉深加工产业联盟。诸城东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牵头,联合诸城兴贸玉米有限公司、寿光巨能金玉米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与江南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共同组建成立玉米淀粉深加工产业联盟,在玉米淀粉深加工、新产品开发、提高创新能力、高端产品延伸等方面合作。
牵头单位:诸城市政府。配合单位:市经信委、市教育局
5.成立潍坊白酒产业联盟。山东景芝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山东青州云门春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昌邑乾隆杯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安丘耀宇机器有限公司、安丘市鼎正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与山东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共同组建潍坊白酒产业联盟。通过联盟平台,加强白酒生产企业的研发水平,实现现代生物技术、现代装备技术、信息化技术和传统酿酒技术的融合,提高酿酒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水平。
牵头单位:安丘市政府。配合单位:市经信委、市教育局
各县市区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可根据各自产业发展需求,建立相关产业联盟。
(十一)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人才引进、交流、培训,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1.引进高层次人才。引进中科院、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来潍建立分院分所,利用2-3年的时间,通过人才市场、专场人才交流会、人才中介机构等多种渠道,在烘培食品、肉制品深加工、果蔬饮料、方便食品等领域,引进10名以上高层次领军人才或专业团队,培养集聚一批发展急需的创造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牵头单位:市人社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委
2.培养技能型人才。潍坊技师学院、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山东畜牧职业学院根据企业用工需求,改进课程安排和培养方式,加快食品加工相关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高职院校深化与诸城外贸集团、鲁丰集团、诸城东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得利斯集团、山东惠发食品有限公司、山东泰华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定向人才培养基地,实现校企“配对”发展,到2020年,建设10个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为食品企业培养5万名以上高技能员工。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经信委
3.推进人才交流合作。构建我市食品企业同海外华侨华人高端人才交流合作平台,2015年举办首届“潍坊市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恳谈会”,优化区域人才生存环境,建立兼收并蓄、包容开放的人才发展氛围。到2020年,争取引入50名以上海外华侨华人高端人才签订合作协议。
牵头单位:市外侨办。配合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招商局
(十二)多措并举推进产业招商。完善产业招商项目库,多渠道开展产业招商,不断提高我市食品加工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到2020年,力争引进2家世界500强食品企业、10家国内百强企业落户我市。
1.产业链招商。实施潍坊食品加工产业“补链”招商,重点完善焙烤、饮料、方便食品产业链条,引入可口可乐、麦优国际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经信委、市招商局
2.龙头企业招商。利用龙头企业优质资源,采取合资、注资、控股等方式,吸引国内外大公司落户潍坊。推动诸城外贸有限公司、山东惠发食品有限公司、山东泰华食品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与美国嘉吉、泰森食品合作,实现强强联合。推动得利斯集团,对接法国瑪登公司、皮卡德公司,逐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食品龙头企业。
牵头单位:市招商局。配合单位:市经信委、市商务局
3.园区基地招商。发挥东亚畜禽交易所平台功能,设立中国和澳大利亚食品产业园,打造“两国双园”国际合作园区,利用两国双边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园区,打造高端食品市场桥头堡。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招商局、市畜牧局、中国食品谷项目协调推进小组办公室
4.第三方招商。发挥行业协会及中介机构的组织功能和信息优势,开展全方位招商。由市食品协会牵头,安永咨询公司组织,2015年开展2次食品行业专题招商。委托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常年开展国内外推介和招商活动。
牵头单位:市经信委。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
5.技术合作招商。建立食品行业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食品院系的合作,每年落实10个以上科研院所转化项目,6个高等院校合作研发创新(孵化)项目。
牵头单位:市经济技术合作中心。配合单位:中国食品谷项目协调推进小组办公室、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招商局
6.展会招商。利用展会平台,开展招商活动。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食品展览会、中国焙烤食品展览会、上海国际食品饮料展会等专业展会,推介宣传潍坊食品产业,展示潍坊特色产品,吸引知名的食品生产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落户我市。
牵头单位:市经信委。配合单位:市商务局、市招商局
(十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协同创新,推进以概念性食品为主的新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加快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支撑产业发展。
1.建设食品产业创客中心。在中科院潍坊中心搭建众创空间,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孵化链条,完善研发试验服务平台,形成以孵化机构为节点,涵盖研发试验、科技金融、中介服务、创业导师等要素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孵化服务网络。到2020年,全市建设5个区域领先、特色鲜明的研发孵化机构。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招商局
2.组织开展协同创新。发挥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的技术研发优势,加强食品原料控制、食品品质与营养基础研究,突破大宗食用农产品、特色传统食品加工等工业化、现代化重大关键技术,提高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重点推进得利斯集团与南京农业大学概念食品研究开发,诸城东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齐鲁工业大学功能性食品开发应用,山东鼎泰盛食品工业装备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大学超高压灭菌技术合作。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有关县市区政府,市经信委
3.建设企业创新平台。重点建设企业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到2020年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达到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达到10家。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经信委、市科技局
(十四)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围绕军民科技成果互融互通,军民资源共享,大力发展军用食品,促进军队建设和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
1.加快军民科技成果转化和综合利用。借助军工企业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和装备的优势资源,与我市有条件的企业共同建设科研创新平台,加强产品研发,组织潍坊乐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与总后勤部军需研究所的合作,开发研制猪肉罐头、压缩饼干等系列产品。与中科院、中国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联合进行军民共用关键技术、军用新产品开发攻关。得利斯集团、诸城外贸、鲁丰食品主动参与军用食品的招标采购,提高承接军用食品的生产任务和订单能力。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商务局
2.推动企业发展军用食品。依托惠发食品、山东泰华食品、寿光天成食品等重点企业,研制开发军用食品和战略储备军用食品,将更多地食品纳入国家战略储备,实现军民食品互通互用。
牵头单位:市经信委。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
(十五)推动食品产业国际化。加快适应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融入国际食品市场的准入、认证体系,推动食品领域国际合作,提高我市食品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
1.实施“走出去”战略。组织大型食品企业到国外设立产品研发中心、推广中心和营销中心,与国际知名的食品企业对接,通过产权置换、股权融合、品牌购买、市场委托代理,开发和拓展国外市场。借助国外知名企业和品牌,融入国际食品市场的准入、认证体系,培育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食品品牌,推进食品产业国际化进程。到2020年,国际化企业发展到10家。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经信委、市招商局
2.开展食品领域国际合作交流。推进我市食品企业与国际品牌、标准认证体系接轨,在融入国际合作交流方面,主动衔接、精准对接、互融互通,实现全球布局、国际化发展。龙头企业重点加强与欧洲食品生产企业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食品安全人员培训、检测技术与标准和检测资源共享等领域的国际合作。2015年重点与欧盟的食品相关组织和中介机构建立联系,到2020年,争取100名以上企业骨干人员到欧洲接受相关培训。
牵头单位:市经济技术合作中心。配合单位:市食药局、市经信委
(十六)落实政策扶持。食品产业作为我市重要支柱产业,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场,加大政策扶持,至关重要。
1.发挥产业基金引领作用。以政府为主导,建立食品加工产业基金,通过市场化运营模式,扶持企业做强做大。加强与国外基金合作,加快建立跨境并购基金,鼓励企业与境外拥有知名品牌、掌握市场资源的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支持企业“走出去”。各县市区政府(含市属开发区管委会,下同)也要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支持食品工业园区(基地)和骨干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服务平台、质量安全等方面重大项目建设。
牵头单位: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金融办
2.发挥政策激励作用。落实好国家及省市相关的激励政策,对通过国家食品工业诚信体系认证的企业,由同级财政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对制定出食品产品行业标准,并被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认可的,按照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落实中央和省有关政策规定支持企业转型发展的意见》(潍政发〔2015〕4号)有关政策执行。
牵头单位: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经信委
3.发挥金融机构主渠道作用。金融机构要创新贷款抵押担保方式,扩大食品企业有效抵押担保范围,创新信贷产品,开展应收账款、订单、仓单等质押贷款和产业链融资等业务。各级金融担保机构要把食品企业列为重点扶持对象,降低企业的担保和资金使用成本,及时解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市县两级政府设立食品加工企业应急保障周转专项资金,解决企业短期融资困难。
牵头单位:人民银行潍坊市中心支行。配合单位:市金融办、各县市区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
4.拓宽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得利斯集团通过增发股份,扩大从资本市场融资规模,山东惠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力争年内在新三板上市,英轩实业有限公司进入上市辅导。与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建立战略合作,分别设立潍坊企业挂牌孵化基地,实施股权换资本、产权换资本、资源换资本,通过资本市场,增强资本运作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支持食品产业快速成长。
牵头单位:市金融办。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经信委、市财政局
5.主动与国内外优势企业对接,联大联强。支持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私募债、短融债、信托产品、集合票据等进行债务融资,与深创投、北京国鼎瑞丰等战略性投资机构合作对接,盘活企业资源,拓宽融资渠道,筹集更多的社会资金,支持食品产业做大做强。
牵头单位:市金融办。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国资委
(十七)强化组织实施。成立潍坊市食品加工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有关县市区政府及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市政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新局、市外侨办、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药局、市金融办、市招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畜牧局、市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食品谷项目协调推进小组办公室、人民银行潍坊市中心支行、潍坊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潍坊海关等部门、单位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负责组织协调、推进实施等日常工作。建立督查制度,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方案实施情况督查,重点督查工作进展、项目建设、政策落实等进度和实施效果,及时督导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落实责任,有序推进,加快食品加工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