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3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民健身的系列讲话精神,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市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推动我市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方案】保定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范文精选】,供大家参考。
保定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民健身的系列讲话精神,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市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推动我市全民健身工作再上新台阶,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6〕37号)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冀政发〔2016〕43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市群众身心健康水平为目标,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立体构建、整合推进、动态实施”,进一步完善我市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体育名城,建设健康保定, 为我市协同京津冀建设“绿色发展,经济强市,善美保定”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意识显著增强,健身人数显著增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科学和完善,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智库和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格局更加明晰,全民健身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的多元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体育惠民、科学健身、健康保定”的总目标。
(一)全民健身意识不断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显著增加。以参加体育锻炼为健康理念和生活方式的意识明显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显著增加,到2020年,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到47%,人数超过500万;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老年人、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不断增加。
(二)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不断增加。合理布局,加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全市各类公共体育场地达到10000个以上,人均体育场地设施达到1.8平方米。市级建设“五个一工程”(即:体育场或足球场、体育馆、游泳馆、全民健身中心、公共滑冰馆),县级建设“3+X工程”全覆盖(即:体育场、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或公共滑冰馆、游泳馆)。
(三)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更加健全。加快全民健身体育组织的构建、整合与发展,推动全市各级各类健身组织、人群协会和各级单项协会健康发展。到2020年,市级成立冰雪项目协会和健身气功协会;县级体育总会、老年人体育协会覆盖率100%,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达到50%以上;街道(乡镇)建有体育组织,社区(行政村)普遍建有全民健身活动站点;体育社团达到150个以上。
(四)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深入开展。全市每年举办大型品牌群体活动(赛事)7项以上,继续办好“中国·保定国际空竹艺术节”“中国·保定民俗体育大会”“保定市业余篮球联赛”等品牌体育赛事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大力推动冰雪运动和足球运动的开展,广泛开展乒乓球、羽毛球、自行车、游泳、户外运动等赛事活动。各县(市、区)、开发区突出特色着力打造1个以上具有影响力的大型特色体育活动。
(五)全民健身科学指导队伍服务水平提高。每年定期举办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500人以上,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科学指导水平和服务水平。到2020年全市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数达到7000人以上,95%以上的健身活动站点配有社会体育指导员。
(六)科学指导全民健身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加大国民体质监测的投入力度,建立全民健身科学化服务体系。到2020年,20%县(市、区)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站,初步建立市县两级国民体质监测网络。依托国民体质监测点,积极开展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不断提高市民科学健身水平。
(七)全民健身产业健康发展。以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为依托,结合体育场馆开放,大力培育以健身服务和健身技能指导为主要内容的体育健身产业市场,提高城乡居民体育健身积极性,促进体育健身产业人员增加。培育和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体育产业园区、体育骨干企业和体育品牌。研发推广适宜各种人群的体育健身器材。
三、主要措施
(一)弘扬体育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通信等媒体,加大全民健身宣传力度,普及科学健身常识,增强群众体育健身意识,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广泛征集百姓普遍认同、响亮易记的健身、健康口号,倡导 “运动让生活更美好”等理念,调动百姓投入全民健身的积极性。将全民健身文化与我市直隶总督署、白洋淀、地道战遗址、白石山、野三坡等重点旅游景区的特色文化相结合,融入到场地设施、赛事活动中,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二)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丰富和完善全市全民健身活动体系,拓展全民健身运动项目,因时因地因需组织开展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大力开展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登山等简便易行、普及面广的运动项目;鼓励培育滑雪、自行车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运动项目;扶持推广空竹、踢毽、陀螺、高跷、赛鸽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民俗特色运动。
1.推进多元化全民健身活动机制。探索建立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赛事的激励机制,大力发展多层次、多元化的赛事、活动,引导、支持社会力量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2.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依托传统节日、民间民俗、重大庆典等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职工协会的组织作用,广泛开展符合单位特点和职工喜好的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育比赛。
3.开展特色品牌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提高“中国·保定国际空竹艺术节”“中国·保定民俗体育节”“保定市业余篮球联赛”的影响力。各县(市、区)努力打造“一县一品”“一县多品”,广泛开展特色鲜明的体育赛事活动,强力推动精品活动、示范活动的开展。
4.大力发展民族民间体育,打造民族民俗体育品牌。重视培养少数民族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和高水平体育人才。我市历史文化悠久,体育基础深厚,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众多,着力打造保定快跤“钩腿子”、望都县孙式太极拳、雄县鹰爪翻子拳、蠡县戳脚、徐水舞狮、保定三宝之首的铁球等具有保定特色的民族体育品牌。充分重视和利用这些享誉国内外的资源,办好“中国·保定民俗体育节”,努力打造保定北方跤城,推进民族民间体育产业,扶持民族民间体育培训,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5.体育生活化社区。在十三五期间,全市每年争取建设10个社区、农村体育生活化社区,让全民健身深入居民生活。
(三)构建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
1.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责,统筹社会力量。强化政府主导,统筹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全面落实公共体育服务职责,正确处理与市场和社会力量间的关系,重点做好宏观管理、政策制定、资源整合分配、工作监督评估和协同跨部门联动。
2.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同机制。加强市级和各县(市、区)、开发区的体育组织建设,推动乡镇(街道)和农村(社区)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设,协同市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建立全民健身组织联络会议。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将全民健身工作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建立全民健身组织,各街道办事处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建立体育健身指导站、体育俱乐部等体育组织建设;乡镇要建立以农民体协为纽带、村民委员会为基础的组织网络,充分发挥乡镇文体站的作用,利用农闲时间和传统节日,广泛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
3.发挥社会体育组织的作用。积极引导和发挥各单项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的作用,支持和协助他们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共同营造全民健身氛围。
4.重视发挥智库作用。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力量组建智库组织,辅助政府针对重要工作、重点项目提供决策和咨询服务。
(四)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与管理
1.统筹规划,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围绕建设15分钟健身圈,重点推进保定西湖体育中心建设,努力争创省级和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着力推动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县级体育场、笼式足球场、社区多功能运动场、体育公园的建设,结合美丽乡村和精准扶贫工作,继续实施乡镇健身工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新建居住区和社区按国家要求配建全民健身设施,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老城区与已建成居住区无健身设施或健身设施不足的,要充分利用城乡公园、小区绿地等各种空置场地建设体育健身场地设施。逐步建成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网络。
到2020年,建设“户外健身休闲基地”3个,总数达到14个;建设“县级全民健身活动广场”25个,城市多功能运动场10个,乡镇体育健身设施10个,社区及农村体育健身路径300个以上。城区公园、广场以及城市街道和行政村体育健身设施实现全覆盖。
2.盘活健身场地设施存量。各县(市、区)、开发区要做好已有全民健身公共场地设施的检查、维修和更新工作,建立体育场地设施台账,大力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和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免费、低收费向社会开放,提升各类体育场馆的利用率。
3.扩大健身场地设施增量。顺应群众健身需求,结合城市建设规划和新型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规划,充分利用各种空置场地建设体育健身场地设施。
4.加强健身场地设施管理。加强建管并举,完善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探索推动建立中小型体育场馆、民营体育健身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机制,推进各类场地设施健康发展。
(五)发挥全民健身多元功能
1.结合“健康中国2030”“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总体发展战略,以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养老等事业发展,发挥全民健身在与各项事业互促共进方面的积极作用。
⑴推进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发挥体育产业综合效应,以大型体育赛事表演、群众体育活动、户外运动等为重点,推动体育与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养老服务、教育培训、信息技术等融合,促进体育旅游、体育传媒、体育会展、体育广告、体育影视等相关业态发展。支持各县(市、区)、开发区以体育设施为载体,打造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推动体育与住宅、休闲、商业综合开发,带动商贸、会展、演艺、健身、养生等新型业态发展。加强体育产业无形资产开发保护,鼓励和支持各类体育组织、体育赛事以及体育场馆依法开发专有名称、标识等无形资产。
⑵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推进保定西湖体育新城建设,努力争创省级和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在建设中加入游览、接待等相关基础设施。推进建设易县燕都古城购物休闲综合体、拒马河生态健身旅游文化走廊等综合休闲旅游项目建设,推动涞源乌龙沟滑雪场、狼牙山滑雪场、易水湖水上乐园、涞水县野三坡“漂来滩欢乐谷”户外基地、高碑店中国登山训练基地等项目建设,举办登山、滑雪、户外挑战、自行车骑行、健身跑等比赛,以比赛和活动带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部门共同开发体育旅游线路和产品,培育1-2个体育旅游品牌。支持涞源、涞水、易县、安新等地举办京津冀户外活动挑战赛,打造一批体育旅游示范项目及体育旅游户外运动功能区。
⑶打造体育运动休闲业。利用西部山区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围绕“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建设环京津体育产业特色项目。重点指导发展涞水、涞源、易县、满城等西部山区县的户外拓展、攀岩、登山、滑雪、徒步、露营、垂钓、野外生存、漂流、探险、滑翔和山地自行车等户外运动。积极发展户外健身运动休闲基地,支持狼牙山户外健身基地、徐水大午温泉城健身基地、河北涞水品道创意休闲健身基地、安新白洋淀户外健身基地、高碑店中国登山训练基地等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提档升级。积极引导冰雪产业加快开展,形成新的消费热点。
2.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冀政发〔2015〕27号)的要求,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对体育产业的动力源作用,加速体育产业发展。
⑴发展体育健身服务业。大力培育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体育旅游、体育保健康复等体育服务业。鼓励社会资本独立运作赛事活动,政府提供保障服务类资源。依法严格大型体育赛事的审批和监管,健全体育赛事活动安保服务标准,加强安保经费保障,推进安保力量和服务社会化,降低赛事活动成本。实施体育服务业精品工程,支持我市打造一批优秀体育俱乐部、示范场馆和品牌赛事,形成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农村四级群众健身设施网络。
⑵开发体育竞赛表演业。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在保定组建职业运动队(俱乐部),形成以企业化经营为主的市场化运作机制。积极引进较高层次和水平的国际、国内体育赛事经纪公司,鼓励在我市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积极举办国际、国内大型赛事,重点承办游泳、足球、篮球、乒乓球、武术等群众基础好、观赏程度高的国内外重大体育比赛,不断满足群众参加体育健身、观赏体育赛事的需求,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体育服务。充分发挥保定体育冠军作用,借助体育冠军人脉资源和社会影响力,吸引高水平运动队和赛事落户保定,打造保定体育赛事之城。
⑶壮大体育教育培训业。举办适应不同年龄和对象的足球、篮球、排球、武术、游泳、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太极拳、跆拳道、体育舞蹈等培训活动。促进体育培训市场日益成熟,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创办各类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开展体育培训活动。鼓励高等学校增设运动医学、保健康复等相关专业。
(六)开展大众体育交流
利用保定体育名城、体育冠军效应,加大宣传和招商引资力度,主动与京津知名文化体育公司对接,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品牌活动,使品牌活动具有持久生命力,带动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成立保定市体育产业协会。各县(市、区)、开发区要结合各自实际,发展特色体育产业项目,促进体育消费,有条件的积极争创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借助“中国·保定国际空竹艺术节”“中国·保定民俗体育节”这一具有强大号召力的平台,加强与京、津、冀等周边城市民俗体育的交流与合作。
探索与国际、国内体育组织等专业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引进较高层次和水平的国际、国内体育赛事经纪公司,鼓励在我市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承办一批国内外精品赛事。
(七)强化全民健身发展重点,着力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和重点人群、重点项目发展
1.重点地区。重点扶持唐县、阜平县等革命老区;扶持顺平县、曲阳县、涞源县、涞水县等贫困地区及易县、满城区等少数民族聚集区发展。从政策、资金、人才、组织、场地设施和设备等方面支持。每个县(区)每年支持建设乡镇(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10个以上。
2.重点人群。⑴进一步发展青少年体育。发挥教育部门的职能作用,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监测和数据上报工作,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开齐上好体育课,开展课间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体育活动1小时以上,创建传统体育项目特色学校,定期组织体育节或运动会,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
⑵重视发展老年人体育。建立健全各级老年人体育协会、体育健身俱乐部、体育健身团队。继续抓好老年人体育示范区工作,各类体育场馆要为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便利和优惠。老年人教育机构开设体育课程,老年人活动中心设置适合老年人体育活动的设施,社区服务要兼顾老年人体育健身服务。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老年人体育服务机构和体育健身设施。参加并办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
⑶大力推进残疾人体育。建立健全残疾人体育组织,培养为残疾人服务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3.重点项目。⑴推动冰雪运动的开展。强化冰雪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将冰雪健身活动内容列入我市全民健身工作范畴;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体育行政部门专门安排财政资金和体育彩票公益金开展冰雪赛事活动,增加冰雪场地的建设投入,支持冰雪项目社会组织建设,加强冰雪人才培养,强化冰雪项目职业和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做好冬奥会和冰雪运动宣传,推广冰雪项目体育文化。广泛开展群众冰雪活动,推进冰雪项目进学校、进公园,在中小学组织开展冰雪活动,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冰雪运动。大力推进冰雪健身示范点建设,成立冰雪项目协会;加强冰雪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强化冰雪运动健身指导,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冰雪运动人才培养;大力普及冰雪健身知识,加大冰雪项目的指导和扶持力度,为广大冰雪健身群众提供专业、科学的冰雪健身项目指导,积累冰雪运动群众基础,扩大冰雪运动人口。
⑵推动足球运动的开展。①建立市业余足球联赛制度。根据《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国办发〔2015〕11号)《河北省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冀政办发〔2016〕18号)和《保定市市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保政办发〔2016〕36号)的要求,整合社会足球资源,建立市级业余足球联赛制度,努力打造市级足球联赛品牌,推动社会足球加快发展,不断扩大足球人口规模。
②推动大众和职业足球协同发展。通过社会足球人口不断增加、水平不断提高,为职业足球发展奠定扎实的群众基础和人才基础,营造大众足球浓厚氛围,进一步提升足球运动在全市群众中的普及程度。
③协同教育部门开展好校园足球。把校园足球作为扩大足球人口规模、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性工程,增强家长、社会的认同和支持,让更多青少年学生热爱足球、享受足球,使参与足球运动成为体验、适应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协同教育部门做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建立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四级足球竞赛体系,扩充师资队伍。
④强力跟进足球场地的建设管理。把兴建足球场纳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因地制宜建设足球场,充分利用城市和乡村的荒地、闲置地、公园、林带等,建设一大批简易实用的非标准足球场。按照管办分离和非营利性原则,通过委托授权、购买服务等方式,招标选择专业的社会组织或企业负责管理运营公共足球场,促进公共足球场低价或免费向社会开放。推动学校足球场在课外时间低价或免费向社会开放,建立学校和社会关于足球场地的共享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
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智库和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组织架构,建立和完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相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动员和整合各方面资源,构建智库或购买智库服务,形成推动全民健身工作的合力。在全市探索建设健康促进服务中心,争取每年创建5个。
(二)建立全民健身评价体系
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将全民健身工作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制定全民健身相关评价标准。建立政府、社会、专家等多方力量共同组成的工作平台,采用多层级、多主体、多方位、多元化的方式对全民健身发展水平进行立体评估。继续完善保定市全民健身统计制度,做好我市国民体质监测、体育场地普查以及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数据分析,推进全民健身科学决策。
(三)创新全民健身激励机制
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市、区)、开发区、各行业要将实施本计划纳入日常工作中予以落实。市政府每年召开表彰会,根据国家、省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对全市全民健身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各级政府部门、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个人,其中个人包括管理者、工作者、健身者、服务者等)予以表彰奖励。
(四)强化全民健身科技创新
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加大国民体质监测的投入力度,建立全民健身科学化服务体系。依托国民体质监测点,积极开展国民体质监测,运用科技手段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提升服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全民健身管理资源库和服务资源库,打造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广泛开展科学健身指导,不断提高市民科学健身水平。
(五)加强全民健身人才队伍建设
举办基层体育管理人员和民间体育组织管理人员培训班,选派优秀人员参加上级部门培训和外出学习,增强基层体育管理人员素质;以保定4所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为依托,发挥各类体育训练基地作用,开发面向青少年的体育培训市场;鼓励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培训和辅导活动;每年定期举办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500人以上。
(六)完善法律政策保障
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组织法治宣传,建立健全全民健身执法机制和执法体系。
五、组织实施
(一)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责任,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
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加强对全民健身事业的领导,建立和完善保定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年-2020年)的领导协调机制,确保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实施。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把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规划,纳入政府年度民生实事推进和考核。发改、国土、规划、住建部门完善规划与土地政策,将体育设施用地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合理安排体育用地。各级宣传、文化广电、教育、科技、卫生、住建、环保、农业、林业、旅游等部门加大支持力度,构建功能完善的综合性基层公共服务载体,确保本计划的顺利实施。
(二)加大资金投入与管理
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将全民健身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并保持与国民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投入力度。安排一定比例的彩票公益金等财政资金,通过设立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专项投资基金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体育场馆设施,支持群众健身消费。通过设立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专项投资基金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体育场馆设施,支持群众健身消费。制定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目录、办法及实施细则,加大对智库服务、基层健身组织和健身赛事活动的购买比重。
(三)严格过程监管与绩效评估
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制定《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做好执行职责的部门任务分工和监督检查,加强对实施情况的督查和评估。建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开展第三方评估和社会满意度调查,对重点目标和重大项目的实施进度以及《保定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推进情况进行专项评估,形成媒体等多方的监督反馈机制。定期向社会公开发布《全民健身发展状况评估报告》,反映县级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相关部门统筹推进全民健身工作职责落实情况,财政资金保障和绩效情况、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达标情况以及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等。2020年组织专项评估小组对《保定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将评估报告报上级体育部门和本级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推荐访问:保定市 全民健身 实施 【文化方案】保定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