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3汇报材料:坚持“以人为本”,、聚焦“一老一小”,,将民生保障落到实处

时间:2023-06-07 17:0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汇报材料:坚持“以人为本”,、聚焦“一老一小”,,将民生保障落到实处,供大家参考。

2023汇报材料:坚持“以人为本”,、聚焦“一老一小”,,将民生保障落到实处

和谐之道,民生为先。“一老一小”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国之大者,也是所有人身边的民生实事,我们正处在一个需求快速增加、供给严重不足、人民群众迫切期待、社会高度关注的特殊阶段。根据会议安排,我重点围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如何做好顶层设计、提升服务供给能力、促进业态融合发展、构建要素支撑体系,将分管条口全年度重点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增福祉、保民生,绘就社会保障“同心圆”

针对特殊人群,创新社会保障提供方式,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信息化为辅助”的养老服务体系。充分认清我区养老服务存在的有效供给不足、发展环境有待改善、专业服务人才短缺等不平衡不充分难题,统筹谋划、综合施策。

一是居家养老方面。当前我区的现状是以政策为牵引,落实标准化服务。虽然能够按照**市政府购买照护服务标准,提供免费上门服务,但仅仅满足于工作是否落实,对服务质量监管、服务内容是否符合老人需求、服务人员专业水平高不高等方面监管还不够。服务员上门仅能提供量血压、打扫卫生等基础服务,达不到老人及家属的期望值;
服务员与老人及其家属缺少有效沟通,服务走过场、服务时间短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二是社区养老方面。能够按照省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要求,落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助餐点、老年人服务站点等各类硬件设施,但存在设施的实用性不高、使用频次较少等问题,特别是日间照料床位几乎无人使用。下一步,我将以群众需求为目标、以精准化服务为抓手,更加注重服务提质扩容,通过完善综合服务考评、人员上岗培训、政策文件宣传等机制,进一步提升服务监管水平、人才服务水平,实现养老服务的便捷性与可及性。

三是机构养老方面。目前我区机构养老方面在运行11家、待运行4家,床位数基本符合养老机构国家标准(3%)的要求。但从事老年医疗护理和养老服务的专业人员,从而导致医养融合养老服务缺乏专业性,很大程度地制约着机构养老的发展。下一步将加快养老、护理等领域专业人才培养,可依托高校和养老机构建立联合培养基地,鼓励提前到养老机构实习,同时为老年人服务团队储备必要的人力资源。依托高校设立养老机构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对符合老年医学护理需要的医疗护理人员进行大规模培训。

四是特色养老方面。聚焦新发展阶段我区养老发展特点,积极推动养老服务需求精细化管理。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养老服务供给保障。为老助餐:针对助餐点运营成本压力较大问题,依托平台公司建立中央厨房,统一配送至助餐点进行分餐,以点带面,实现区域性全覆盖;
采取“市场运作,政府补贴”的方式,引进养老服务企业、连锁品牌餐饮店等社会机构参与老年助餐服务,让助餐点发展可持续、政府财政可承受;
构建“区+镇(街)”二级区分年龄段阶梯式补贴体系,对助餐点按照项目规模、量化等级评定结果等因素给予一定程度补助。时间银行:抓好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志愿者队伍建设,通过宣传招募,吸纳更多医生、律师、护理员等具有专业技能人士加入;
开展志愿者轮训,提升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志愿服务专业性;
抓好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工作监管,优化考核机制。对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订单真实性、服务知晓度和满意度进行抽查;
从体系建设、服务点建设、队伍建设、对象摸排、质量提升和服务监管等方面进行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工作绩效考核。

(二)加快殡仪馆建设运营。我区新建周家山殡仪馆位于白马镇,设有火化区、守灵服务区、行政管理用房等相关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24138.0平方米,总投资约19701万元,预计2022年底可投入使用。因殡仪馆是自收自支单位,为满足新馆运行生产需求,亟需增加遗体接运、业务接待引导办理、后勤保障等约15人,按照20万元/年/人核算,年度所需经费约300万元。现殡仪馆运营基本采用一人多岗模式超负荷运转,近几年受人力成本增加、疫情防控等原因,收支处于亏损状态,新增加人员编制以及费用拟运营单位(初步意向为市殡葬处)不愿意承担。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与市殡葬处对接,拟采取将公墓同步委托市殡葬处运营,且出让部分股份,所盈利部分用于平衡殡仪馆的亏损。

(三)强化特殊群体服务保障。

一是完善组织体系。织密“镇街党(工)委—村(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自然村)党小组—党员楼栋长(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推动资源、服务、保障向网格下沉,做实村社、做强网格,形成高效、快速、灵敏的基层运转机制。依托网格化管理,全面摸排特殊困难群体,落实救助帮扶政策措施,不断提升全区基层治理专业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

二是精准服务保障。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逐级负责、强化统筹”的原则,逐庄逐户、逐街逐巷、见人见面开展排查,重点了解我区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困境留守儿童、生活困难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等6类服务对象的监护情况、资金保障发放情况和面临困难等,提高社会救助的精准性。

三是统筹形成合力。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建立社会救助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将特困群体救助工程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统一组织,协调推进,共同落实。同时,积极向省市部门争取专项帮扶资金。

二、促改革、求创新,拓展教育发展“坐标系”

围绕“学位紧张、区管校聘”这两大主线问题,聚焦问题短板,推进教育均衡,统筹规划教育布局调整,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一)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拓展城区学位供给。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目前学位供给严重不足。今年预测城区小学学位缺额1430个,教育局近期将采取拆除功能室改造为普通教室、改造校园公共空间为普通教室等方式,新增教室25个,同时启用并改造老开发区小学进行招生,基本能满足今年招生需求。2023预计年城区小学学位缺额将达到2000个,已无潜力可挖,就学压力巨大。下一步将持续推进教育类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特别是第三小学老校区改扩建、城南小学新建和双塘路小学新建这三个项目,保障工程如期推进,确保2023年交付使用。

(二)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推进区管校聘改革。创新改革挖潜力,以大力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为重点,有力推进“区管校聘”改革,促进教师校际间交流等方式,盘活存量,用好“现有人”。区分不同情况,采取三种模式:新建学校采取“跨区域集团化办学”模式、城区学校采取“优质学校+分校区”“优质学校+薄弱校”“1+N”管理模式、农村学校采取“优质学校+薄农校”结对联合模式。今年推动新建紧密型集团2个,实现区内覆盖率超30%。小学阶段:将筹建的双塘小学(在开发区小学老校区过渡)作为状元坊小学分校,纳入状元坊小学统一管理;
初中阶段:推进第一初中与农村一所初级中学实行集团化办学。下一步将围绕三个方面推进集团化办学。一是继续加强与玄武、鼓楼等区沟通协调,争取优质名校引进;
二是积极与南通海安等市外地区对接。在我区打造本市优质名校的分校,难以吸引生源,如我区龙头学校与南通海安等地区开展教师互派跟岗顶岗研修、校际间常态教研交流、优秀学生研学交流等活动,可进一步提升我区办学水平,扩大龙头学校示范效应;
三是以“区外名校+新校”的形式推进名校名园引进战略,今年重点推进与二师院合作办幼儿园,参照与晓庄学院合作办幼儿园的模式,将区内已有的教办园(初步建议石燕路幼儿园)与二师院合作,建成第二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园。

三、强执法、抓公正,辐射市场监管“正投影”

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是保障大民生的一项重要手段,我们将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严查违法行为,全力打造透明、公开、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密切关注市场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回应社会强烈关切,把维护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作为执法重点,时刻关注重点领域、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工程,加强全面质量执法,及时纠偏,真正做到公正廉洁执法,依法保障民生。

一方面,解决联合执法机制不畅的问题。当前,执法过程中大都会遇到仅靠一个部门执法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问题,而联合执法又会出现“谁牵头谁负责,其他部门旁边看”“虽是牵头部门,但人力太少而牵不动头”“一起管变成都不管”等类似情况的发生。亟需建立一个联合执法机制,各执法机关依法办事、统一行动,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其本质是条块结构体系背景下的行政职能协调机制。

另一方面,解决新型监管方式创新不足的问题。在执法手段上,要着眼市场发展新形势新变化,强化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的能力。在执法协同上,要强化部门协作,形成力量互补、手段互补、专业互补,强化综合执法“一股绳”的合力。在队伍建设上,要建立系统的执法培训体系,采取现场教学、以案促学等方式,尽快提升“一专多能”的综合执法素质。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下一步工作中,我将坚守为民情怀,结合工作实际、立足本职岗位,着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让发展更多惠及百姓民生,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齐头并进。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