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孩童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爱弥儿对学前教育的启示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爱弥儿对学前教育的启示5篇
第一篇: 爱弥儿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爱弥儿》——卢梭的教育理想之花
0812005 董筱婷
读完作为西方史上三大教育名著之一的《爱弥儿》,我的内心澎湃不已。人们对《爱弥儿》的历史作用评价很高,称其开创了西方近代人文主义传统先河,对此我不甚了解,但是称卢梭是“发现了儿童”,“自然教育卓越的倡导者”,我深有感触,卢梭不仅是发现了儿童,而且还解放了儿童。他是真正热爱儿童、关心儿童福祉的人。
卢梭是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爱弥儿》一书是卢梭通过对他的假想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表达他的自然教育思想,以此来反对愚昧、专制的封建教育制度。因此,在对爱弥儿的教育过程中,卢梭也是逐步渗透他的资产阶级思想,如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
爱弥儿是自由的,卢梭说”我们要让孩子享受天赋的自由”,”免受非大自然强加于我们的束缚”,他把爱弥儿放在乡村培养,不仅由于那里比较空阔,可供舒展身心的空间很大,而且因为乡村的风气较为淳朴,开放和自由,受到束缚很少。“自然人完全是为他自己而生活的”,所以爱弥儿只因自己的需要学习,游戏,工作,他不受权威的压迫,教条的控制。卢梭称爱弥儿“不是人培养起来的人,而是大自然培养起来的人”,所以他是一个彻底的自然人,“真正的人”,但是卢梭同时强调这种自由是有限制的,这个限制也是“自然秩序”对人的约束,如果他过分地行使自己自由的权利,超越与他身心适应的自然需要,那他必将受到障碍物的阻挡或是应有的惩罚,所以卢梭倡导的是“自然后果”,而不是人为的教训和惩罚。
平等这个观念也是卢梭从一开始就灌输给爱弥儿的,他告诉爱弥儿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一个伟大的人和一个平凡的人,他们的自然需要都是一样的,他不把爱弥儿培养成本该符合他身份的上流社会的贵族,因为卢梭认为,“等级”这个概念原来是不存在的,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人为附加在人的身上的,在这个动荡不安,变化万千的社会,大人物可能变成小人物,富人可能变成穷人,“凡是人所创造的东西,人就能够把它毁灭掉。”所以每个人的社会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卢梭给爱弥儿实施的自然教育是“可以使一个人适合一切人的环境的教育”。他能顺应环境的变化,不顾命运的摆布而立身做人。因此爱弥儿“从小要锻炼自己尽可能地依靠他自己”,虽然爱弥儿是个富有的人,卢梭还是主张他的学生掌握一门谋生的技术,并认为手工劳动是“最接近自然状态的职业”,这个职业还能让他得到他“怎样也不会失去的地位”。
在青年期,卢梭就开始对爱弥儿实施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这就是要在他的心里播下“博爱”的种子,他先使友谊,善良,同情心注入儿童的头脑,否则妒忌,仇恨、贪婪等一切毒害的观念便会折磨他。并且,“只有在有品德的人身上,我们才能看到睿智和理智发挥着伟大而高尚的作用”。所以他的爱弥儿不仅思想丰富,博学广闻,而且行为端正,平易近人。
爱弥儿是一个资产阶级的新人,可以说卢梭对他的培养是由新的教育目的,新的教育方法,新的教育内容组成,并且遵循自然教育的法则。爱弥儿是一个智力寻常,一般的平常人,“我在普通人当中选择他以证明教育能够对人起巨大的作用”。卢梭也没有把爱弥儿当做一个天才来培养,他的教育是循序渐进的,顺应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天性,所以爱弥儿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如在婴儿期主要发展体力,幼儿期注意感官教育,避免坏习惯的养成,在少年期开始进行智力教育和劳动教育,青年期主要培养道德观念和宗教信仰。卢梭很清楚每个发展阶段的孩子应该受到什么教育和达到什么样的教育效果。在书中,卢梭经常说到这样的话,爱弥儿的知识不多,但所有的知识都是他自己的,他没有想要尽快地发展他的智力,要比别人走在前面。
如果现在的家长看到这本书,肯定觉得卢梭的想法落伍了。教育如今已经成为每个家庭最关注的问题,教育支出也占家庭总支出的最多部分,这说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了,许多家长都逐渐形成自己的一些教育观念,教育心得,比如“超前教育” ,总觉的孩子提早识字,算术,提早进入学校,就不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认为这样是未雨绸缪,对孩子肯定有益,这些观念也反映在教育教学领域,比如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中学化。小朋友在幼儿园阶段就有专门的幼儿教材,提前教授拼音,识字,算术。对于掌握幼儿教育规律的工作者都知道,幼儿期的主导活动就是游戏,这些拔苗助长的做法显然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他们成人之前像一个儿童的样子”,“在万物的秩序中,有人类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我们的民间也有句谚语,叫做“早熟的瓜不甜”, 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很少有人这样做。由于对孩子总是要求“超前”,孩子的压力和负担必然剥夺了本该属于他那个年龄阶段应有的自由、快乐和幸福。爱弥儿是充分享受到他的童年时光,他没有书本的束缚,没有知识的困惑,他按自己的好奇心和兴趣去施展他的天性,真是让我们现在的孩子羡慕不已,在卢梭看来,“如果你不肯首先培养活泼的儿童,你就决不能教出聪明的孩子”,我想这对我们现在幼儿的家长、老师有着很大的启发,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优秀,出类拔萃,走在别人的前面,但是却是以牺牲孩子的健康、快乐作为代价,我们的孩子过早失去了朝气与活力,都是死气沉沉,毫无生气,与他们稚气可人的面庞不相符合,是我们剥夺了他自由发展的权利,孩子的未来是未知的,而他们现在就要为他们的不可知的未来买单,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教育是农业产品,而不是工业产品,孩子就像是一棵幼小的树苗,它的生长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浇的水过多或是施肥太频繁,都会不利于他的健康成长。
柏拉图有个理想的建国蓝图,卢梭也有个理想的育人方案,《爱弥儿》是他的教育理想,他也知道自己的观点较为激进,甚至是荒谬,会被人看成是“一个空想家对教育的幻想”。但是卢梭又说到,“我要叙述的不是别人的思想,而是我自己的思想”,这又一次启发了我的心灵。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也阐述了他的教育理想,我想对于我们学习教育,以后研究教育的教育学人,我们也要有自己的思想,有我们对教育的展望,有我们自己的教育理想。虽然现在我们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教育,读教育,我们现在的想法、观念会显得幼稚,不切实际,但是理想是美好的,让我们撷一朵教育理想之花,追寻先导者的脚步,不断前进。
第二篇: 爱弥儿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爱弥儿》读书笔记
《爱弥儿》是卢梭著名的教育著作,是世界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献。它是卢梭20年苦心撰写3年才完成的,发表于1762年是一本小说半论文体形式的著作。全书共5卷,以一个出身显贵的男孩爱弥尔的教育培养为线索,全面揭露了当时封建教育的荒谬和丑恶,设计出了顺应自然和发展儿童天性的理想教育蓝图。
他认为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天性,反对成人不顾儿童的特点,按传统偏见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的教育,干涉和限制儿童的自由和发展。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卢梭所憧憬的自然人是身体强壮、心智发达而又感情丰富,能爱能仁的人,是封建政权的掘墓人。他认为当时的封建教育把人的身心桎梏得无法自然发展了,使人屈服成为现有制度和风尚的牺牲品。
卢梭认为人们生而缺乏的,又是成年以后所需要的一切都是教育的结果。而这种教育来源有三个方面,即来自自然的,来自周围的和外界的事物。我们的本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当三种教育的方向一致时,有能够圆满地配合时,儿童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三者之中,自然教育是完全不能由我们决定的,事物教育只是某些方面才能够由我们决定,人的教育时光全由我们控制。因此上,卢梭要求后两种教育必须同“自然教育”配合起来,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要求和顺序去进行教育。他说“大自然希望儿童珍视短暂的童年生活,关心儿童的游戏,允许儿童充分地进行自由活动,而不应强制儿童像苦役似的不断读书。卢梭从观念和先天道德出发重视教育的作用并要求教育遵循儿童天性,考虑自然的教育必须是自由的教育,因为人的最重要的自然权利是自由,所以自然教育必须保护儿童善良的个性,使其身心得到自由的发展。他坚决反对压制儿童的个性,束缚儿童的自由,强迫服从,强制灌输,严酷纪律和体罚等封建的经院主义的教育。
《爱弥儿》一共分为五卷,他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理、内容和方法,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在第一卷中,卢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在第二卷中,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在第三卷中,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在第四卷中,他认为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的发展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
我决心做未来的教育工作者,也从《爱弥儿》中得到很多启发。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我想:我们的老师都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老态龙钟的儿童,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尽可能地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自由地奔跑在原野上,尽情地哭笑打闹。这与新课标的理念不谋而合。过去我们的课堂是一言堂式的,是填鸭式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可以为所欲为,只要自认为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就不择手段地去做,结果是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厌学情绪大涨,甚至出现了过激行为。是谁之过?是教师的过错、教育的过错。那应该怎么办呢?新的课标已经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切实可行的办法,那就是“自主、合作、探究”。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自己去做,教师只是适当的指导,但决不能颐指气使,更不能越俎代庖。孩子自己发现了问题,机会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如果孤军奋战,久攻不下的话孩子也会失去兴趣,那就让他们进行合作探究吧。
第三篇: 爱弥儿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英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作者:钱海娟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6年第09期
摘 要:中英两国虽然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但英国政府主导的学前教育改革方面的措施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英国;学前教育;特点;启示
一、英国学前教育的特点
1.机构设置类型多样化
英国学前教育的机构类型呈现多样化趋势和特征。现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介绍英国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1)根据财政来源和举办部门的不同,英国学前教育机构分为以下三种类型:非营利性公立幼教机构,主要招收3~5岁幼儿,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等提供经费,其中包括由社会福利部门举办的幼儿教育机构(如日托中心、托儿所和社区中心婴儿室)、由教育部门举办的幼儿教育机构(如托儿所、幼儿学校、幼儿班和小学附设托儿所等)、由私人或团体举办的幼儿教育机构(如日托中心和游戏小组等)、需要接受政府财政监督的幼教机构(如托儿所、幼儿学校和儿童保育中心等),以及符合政府办园标准、自行管理的独立幼教机构。(2)根据幼儿在园时间的长短,英国现有幼儿教育机构有寄宿制、半日制、全日制与计时制。(3)根据服务类型,可以分为以保育和教育为主的保教机构、专门照顾残障儿童的特殊教育中心、为智力超常儿童开办的“天才儿童教育中心”、为给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理念而开办的“亲子中心”,以及为幼小衔接服务的“预备班”等。
2.三级管理模式协同化
近年来,英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学前教育方面的政策和方案。英国政府为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制度和物质保障,社区的大力支持也成为英国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上至政府官员,下至社区负责人、社区知名人士都会参与到社区教育机构中,发挥自身优势,支持幼儿教育事业。英国的许多教育专家都认为家庭成员参与幼儿园教育的各项活动中,对幼儿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英国政府自1996年起开始实施一项新的规定,凡将子女送到公立学校(包括幼儿园)的家长都应与学校签订一份合同,规定家长和学校双方都要承担起各自教育的义务。因而,英国学前教育在管理体制上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政策。中央通过制订一些重要的方针政策来实现对各地学前教育的管理,地方在遵守这些重要方针政策的前提下有一定的选择和自由。在资金来源方面,英国小学附设幼儿园主要依靠地方教育局、社区中心、各种募捐活动和家长捐款等。英国的中央和地方对学前教育机构给予的财政支持力度很大。
第四篇: 爱弥儿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刍议《爱弥儿》教育观点及教育启示
罗玉正
【摘要】 《爱弥儿》是卢梭的教育名著,系统地阐述了“自然教育”原则,书中提出了许多教育观点。有些教育观点对我们当今的教育仍然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有些教育观点值得我们深思商榷;有些教育观点不乏是错误的。针对书中不同的教育观点,要区分对待,既要汲取有借鉴意义的教育观点,又要剔除糟粕。对一些值得商榷的教育观点,仍然需要我们去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究。
【关键词】 《爱弥儿》 教育观点 教育启示
《爱弥儿》是卢梭的教育名著,书中的核心思想是提出“自然教育”。即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爱弥儿》一开始就说到:“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1]因此,卢梭对那种不顾儿童的特点,干涉并限制儿童自由发展的古典教育,提出顺应自然的思想。
一、《爱弥儿》中各阶段的教育观点及教育启示
在卢梭看来,人所受的教育来源有三种:“授之于自然”、“授之于人”、“授之于物”。这三方面的教育是相互联系的,“在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们决定的;事物的教育中,人在有些方面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地加以控制的。”【2】
卢梭认为教育要顺应自然,顺应人的年龄特性。因此他把人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教育:
第一,在婴儿期,主要是进行体育。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儿童身体的健康发育。因为健康的体魄是智慧的基础,是儿童接受自然教育的条件。卢梭主张应该让婴儿在乡村环境下自然地生长,注意婴儿对于食物的自然选择能力。他反对用襁褓去束缚婴儿,更反对对婴儿娇生惯养,指出要 "锻炼他们的体格,使他们能够忍受酷烈的季节、气候和风雨,能够忍受饥渴和疲劳"。[3]
第二,在儿童期,主要是进行感觉教育。这一时期儿童的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能力都发展了,他们的感觉能力也发展了,但还不适宜进行抽象的概念和文字知识方面的教育。应该指导儿童锻炼及发展各种感觉器官,积累丰富的感觉经验,为下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4]卢梭认为,在儿童根本不喜欢读书的时候,读书对他们是无用的。宁愿让儿童一个字也不识,也不要为了学到一些学问而把其他有用的东西都牺牲了。但现实中呢?中国父母在儿童期就开始为子女想尽办法挤进最好的幼儿园、小学、初中······不同的补习班越演越烈,更有“狼妈”、“虎爸”式的教育思想存在,要求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和假期的学习班,弄得孩子们没有了自己的自由活动和爱好,抹杀了孩子的天性和创造性。
第三,在少年期,主要是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由于儿童已经受到良好的体育和感觉教育,因而己经具备了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的条件。在智育的方法上,卢梭主张让儿童通过实地观察,在大自然中获得知识,强烈反对让儿童靠死记硬背去掌握书本知识,甚至提出“以世界为惟一的书本,以事实为惟一的教材”。卢梭对劳动和劳动教育也非常重视。卢梭最推崇手工劳动,认为它最自由,最近于自然状态,最独立,不受他人束缚。总之,卢梭希望儿童能够“像农民那样劳动,像哲学家那样思想”。
第四,在青年期,主要是进行道德教育。卢梭指出,应该通过各种善行练习,即通过道德的实践来培养儿童坚定的意志。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避免空洞的口头说教,应该多鼓励学生去做好事做善事,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并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例如教育学生孝敬老人,那么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带领学生去敬老院,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洗菜做饭、陪老人谈心等等,利用这种实践的方式,学生更容易学会并培养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
二、《爱弥儿》中有失偏颇的教育观点及教育启示
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许多对当今有很好借鉴意义的教育观点,但是受当时社会背景及卢梭本人自身条件的限制,他也不可避免地提出了一些有失偏颇的教育观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卢梭说孩子在12岁之前,可以不去学习,这样可以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他的意思是在孩子有了真正的理解能力后才可以去学习,相信这样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而在年幼时进行的教育,其实是无效的,所获教育效果基本为0,或者可能是获得教育者相反的学习效果。对于这个观点,显然是极端偏激的,也是错误的。要说孩子在0到6岁甚至7岁前没有真正的理解能力去学习,我们尚且还能理解的话,那么6至12 岁的孩子难道还没有理解能力吗?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岂不是要求13岁的孩子才可以去入读小学一年级?事实上,6至12 岁的大部分孩子都有理解能力去进行初步学习了。有些极少数具有天赋的孩子甚至具备很强的理解能力去进行复杂的抽象学习,例如科大少年班的孩子们。所以,对于孩子的学习,是因人而异的,不可一刀切。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学习语言能力的黄金期,是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除此之外,这一时期也是帮助引导孩子树立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时期,如果这一时期还不去教育孩子将他引入正途,也许他就有可能误入歧途。
第二,卢梭把体育、智育和德育教育截然分开,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科学的。事实上,这三种教育有时候是相互贯穿其中的。例如,在体育课的游戏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能够很好的培养合作意识和相互关心的品质。
第三,卢梭主张不用教给学生百科全书的知识,认为书本知识会束缚头脑的观点,显然不符合当今知识爆炸的经济时代要求,同时也与他自己的“启发学生思考”、“获得经验”的观点是相悖的。因为,知识既能促进学生间接经验的获得,又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他重视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好奇心和兴趣,这些固然正确,但这些因素都与知识紧密相契,无法单立独存。
第四,在对待女子教育的问题上,卢梭总是显得得过且过,他认为男女应当各司其职,女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贤妻良母。他的女子观点中充斥着根深蒂固的西方男权主义思想,充斥着对女性的种种偏见。从“自然”的角度看,“女人是为了委身于男人,是为了忍受不公正而造出来的”。在他看来,女子最重要的事情是对丈夫的奉献和母性的发挥,所以她们的活动只限于家庭,女子要取悦男人,劝慰男人。所有这些让人感觉歧视女性,与当代倡导男女平等的教育思想显然是不相符的。
第五,卢梭的教育目的只是为了“培养自然人”,这种观点显然有失偏颇。教育如果只培养自然人是不行的,教育并非不顾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而让人性生物般地任性发展,而是要靠教育作为桥梁,把儿童引向社会。当然,如果我们现代的教育不顾天性的发展而硬把成人所需要的向儿童灌输,这显然是错误的;但是,像卢梭所说那样放纵天性而忘掉社会需要,同样也是行不通的乌托邦。
三、《爱弥儿》中值得商榷的教育观点及教育启示
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一些有争议值得商榷的的教育观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卢梭说“孩子刚出娘胎,刚开始享受活动和伸展肢体的自由时,就有新的束缚加于其身:被襁褓包着······遭受到了无法逾越的阻碍”“凡是用襁褓包裹孩子的地方,到处都可以看到驼背的,瘸腿的,膝盖内弯的患佝偻病的,患脊骨炎的,以及各种各样的畸形人”。[5]如果像他这么说的话,那刚出生的孩子就应该什么都不穿,任他随意躺倒。可是别的不说,如果这个孩子出生于冬季,难道不会担心被冻死吗?或许卢梭在这里不过是借这一现象打个比喻,否则让人很难理解接收的。刚出生的孩子可以说是没有什么自我意识的,这个时候,大人的照顾还是很有必要的。何况这时候无论大人怎么做,都不会对孩子的认识产生影响的,因为这时婴儿还不能理解事物。
第二,卢梭认为一对一的家庭教育要优于学校教育,反对学校教育。或许一对一能加深师生间的了解,但并不是每一个家庭都能请得起家庭教师,况且对于庞大的受教育群体来说是难以实现的。“应该使一个人的教育适应他这个人本身”这句话本身没有问题,对于爱弥儿来讲,这很容易实现,因为老师就只教他一个人,但这对于现在的教育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现在的班级制教育,固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在满足广大受教育群体需求和教学效率方面,其优越性绝非家庭教育所可比拟。同时,在培养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方面,学校教育也明显优于家庭教育。
第三,在《爱弥儿》中,卢梭在字里行间中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求,因此特别强调教育应“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应使教育对象成为天性所造就的人,而不是人所造就的人。以今人的眼光看,这些思想不免有其局限性,“自然”也是要受到拘束的,如果“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儿童是无法学到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所以,到底“以天性为师,还是以人为师”,不是简单的一面倒,还需要我们去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张康桥.在教育家的智慧里呼吸[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5.
[2] 丁锦香. 走进教育大师 中外教育家言论辑评[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93-294.
[3] [4] 单中惠. 外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92,93.
[5] 卢梭.爱弥儿.上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78:16.
Discuss Educational Views and Enlightenments in Emile
Luo Yuzheng
(Teachers college ,Tibet University , Lhasa, Tibet 850000)
Abstract: "Emile" is Rousseau"s novel of education masterwork .It systematically expounded the principle of "natural education", and presented many educational views . Some views still have good reference significances for today"s education; some views are worth our further study thinking; some views on education are wrong. In view of the different views in the book, we must treat them differently; we both select instructive views on education and reject the dross. For some questionable educational views, we still need further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Key words: "Emile";educational views; educational enlightenments
罗玉正,男,汉族,安徽全椒人,西藏大学师范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课程论。邮寄地址:西藏大学老校区(拉萨市江苏路36号)师范学院 罗玉正(收) 邮编850000 联系方式 136********
第五篇: 爱弥儿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爱弥儿
一;写作背景
即十六世纪,十七世纪相继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十八世纪的西欧正处于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壮大,这意味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随着资本主义的经济实力日益扩大,反对封建压迫,艺术则是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成为第三等级的共同要求。《爱弥儿》则是卢梭通过对他假设的教育对象对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二;中心思想
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原则所谓自然教育,内容和方法,一切皆从他的哲学观点出发,来解释他心中的自然教育。所谓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从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他的教育手段就是生活与实践,从他让爱弥儿生活在乡村而非城市也可以看出这一点。他主张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对儿童进行劳动教学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这些思想在书中的教学实践中成为了指导思想。然而我们都知道任何事物都存在双面性,物极必反。他的‘儿童中心论’所进行片面的强调要让儿童从个人活动中获得知识,轻视对儿童进行系统的人类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十八世纪的伟大思想家们,也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超越他们自己的时代所给与他们的限制。’时代具有一定的阶级性,思想也有一定的阶级性,伴随的教育也出现阶级性。教育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发展。卢梭对制定计划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说计划之前要考虑两件事:第一,计划要绝对的好;第二,实行起来要容易。就拿书中提到的教育方法,要想符合第一条,就要适合教育对象,适应于人心,至于第二点就是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情况的变化提出调整,改变对策,例如对于不同的国家要根据国情提出教育政策。
三;我的见解
关键词
1,保姆 在第一章里面卢梭谈到了一个角色“保姆”,对于现在的社会这也是一种快速发展的职业,社会的快节奏也带动了我们生活的步伐,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了我们的消费水平。女性地位的提高也使越来越多的女性建立起自己的事业,这使得孩子由谁来照顾成为一个难题,从而保姆职业应运而生。保姆的出现,减轻父母的负担,但是这也是父母与孩子心灵沟通有障碍的一个因素。卢梭站在他的时代的角度也对保姆给了一些建议,在他看来保姆一定要身心健康,要有好质量的乳汁也要有良好的品行。保姆的选择在很大程度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保姆即充当父母的一部分职责,也担当了教师的角色。一个孩子最好让一个保姆带着,多次换保姆使孩子老是比较他们,则会对她们越来越不尊敬。我挺赞同他的观点,在孩子教育方面,父母,保姆,孩子应该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的教育效果达到最佳。
2,爱动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是特别爱动的,似乎一刻都不消停啊,看到什么东西都想碰一碰。书中介绍了一种荒诞的解释说法,一些哲学家用人天生的缺陷论说孩子之所以这样做只不过想证明自己很有力量,不柔弱。。这种说法未免太消极了,在我们心里小孩子是最天真的,我觉得他们只不过想满足一下自己的小愿望吧。这时候有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即如何控制他们的愿望,以至于不使它们变成欲望。我们过多得帮助他们,不需要多久的经验,他们就会感觉到,用别人的手干活,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就好。如果我们生活在欲望之都,那是多么恐怖啊。卢梭从而提出了四个准则:第一,在没有多余力量之前孩子要使用大自然赋予的一切力量,这些力量,他们不至于随便滥用;第二,一切身体的需要,不论是在智慧还是体力方面,都必须对他进行帮助,弥补他们的不足;第三,在给与他们帮助的时候,应当只限制在他们真正需要的时候才帮助他们,绝不能应从他们胡乱的想法;第四,应该仔细研究他们的语言和动作,以便在他们还不知道装佯的年岁时,辨别他们那些欲望是直接产生的,哪些是由心里想出来的。这同样也适合现代教育,多给孩子们真正的自由,少让他们养成驾驭他人的思想,让他们自己多动手,少要别人替他们做事。现在很多父母溺爱孩子,什么都替孩子准备,这使得孩子在独立自主的方面欠缺,难以适应社会。
3,医术 卢梭特别批判医生,认为医生只会使我们在自己混乱不清的想象中每一天都有死亡的感觉,不但不会延长我们的生命,反而会剥夺我们对生命的享受。他认为事件或死亡是医治我们痛苦,除了犯罪。这一观点在现实生活中好像有点不实际,压力这么大,哪有时间疗伤呢。从现代社会这个角度,技术虽然很发达,可是医德问题却阻碍了人类的发展。没有钱就不给治疗,职场潜规则,医院内幕等等一系列问题让我们对医院是敢怒不敢言。卢梭的批判指向的是医生让我们感觉到死亡,而如今的我们更害怕是高昂的生活费压死我们。
4,财产 一个孩子虽不打人,但要打东西;虽然他不久能从经验中学会尊重一切在年龄和体力上超过他的人,但他对东西就不一定爱护。这时候,他要具备的不是自由观念而是财产意思。我挺欣赏卢梭的教育方法,他采用了实物教学法,就是让爱弥儿自己种植蚕豆。在种植蚕豆的过程,他付出了自己的劳动,也体会到了获的艰辛。然而正在收获的时候却在受到了打击,因为是占用了别人的空地,导致所有的豆子被铲掉了。这一结果很巧妙的让爱弥儿体会到财产被夺的感觉,也在与别人协商的过程中学会了让步和妥协。这很形象地将产权和交换融入了这个故事。教育是抽象的,我们又要以生动的具体的方式来阐释它的内涵。这就要求我们让学会在生活中发现教育的机会,在教育中体会生活的乐趣。
5,语言 语言是我们交流的工具,当刮起了英语风之后,汉语热潮也慢慢席卷全球。现在各种第二外语的培训班多不胜数,小孩子也从小进行英语的教育。我们也常常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任何一门科学里面代表食物的各种符号,如果不具有它们所代表的事物的观念,那就是毫无意义的。想说好一个国家的语言,也要了解它的文化,我觉得这也是语言的精髓所在。地道语言与正式语言的源头也因为这吧。
卢梭在书中也提到了德育教育与爱情教育里面也写了他对男人和女人的看法,貌似有点重男轻女的感觉。不管怎么说,教育界用有了《爱弥儿》和《理想国》之后就不缺教育资源了。对于我们从事教育的人来说,它是不可小觑的一笔文化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