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英语:Science)是美国科学促进会(英语: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简称:AAAS)出版的一份学术期刊,为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科学》是发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自然科学基础作业一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自然科学基础作业一4篇
自然科学基础作业一篇1
自然科学知识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现代科技发展趋势,了解观察、实验方法,了解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教育的关系。
2.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二、内容要求
第一节 自然科学发展历史轨迹
古希腊的科学、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近代自然科学诞生阶段的三件大事、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科学技术经历了空前的革命、科学走向新的综合、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
第二节 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观察、选题、实验计划的制订;
观察和实验的作用、观察和实验的主要方法;
观察、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逻辑方法、数学方法、假说及其检验;
实验一 空气中灰尘自然沉降量的测定;
第三节 科学、技术、社会与教育
世纪之交人们关注的问题:能源、环境、信息;
科学技术与理科教育:科学、科学教育;
三、重点难点
重点:现代科技发展趋势,观察、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
四、教学建议
1.讲解与学员自学相结合的方式。
2.自学时阅读方法为主,可配合录音带。
第二章 自然界的物质性
一、教学要求
1.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起源、结构和地表的形态;了解大气、水物质的组成、分类、大气和水对生命的意义;了解酸碱指示性;了解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分类和性质、了解自然界是由形形色色的物质所组成。
2.理解地球形状与大小,理解水溶液的浓度和酸碱性的表示法和应用,理解几种典型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递变规律,周期率的原理和周期表的运用,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基本类群与基本特征,理解构成生物体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3.掌握物质的量,掌握水溶液、掌握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和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掌握土壤的酸碱度和铵态氮的简易测量方法。
4.逐步树立起自然界的物质观;学会使用显微镜。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地球概况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恒星、银河系、太阳、太阳系的九大行星;
地球及其起源: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起源、地球的演化;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超外圈——磁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内容圈层、地球的表层;
地球的表面形态:海陆分布、海洋的形态、陆地的形态、地表形态的变化;
第二节 自然界中的物质
物质的组成、物质的结构、物质的分类、物质的量;
大气的组成、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水的性质、水溶液;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及其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溶液的酸碱性和指示剂;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和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烃、烃的重要衍生物;
分散系及其分类、分散系性质;
实验二 土壤酸碱度和铵态氮的简易测定;
第三节 地球上的生物
生物的基础特征:严整复杂的结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应激性和适应性、遗传和变异;
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太阳是地球上生命的源泉、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地球上有生物赖以生存的液态水、生命活动所需的气体.
生命的物质基础:组成生物体的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生命的结构基础:组成生物体的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生命的结构基础:细胞的形态和大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生物的类群: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实验三 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方法;
实验四 鲫鱼的解剖。
三、重点难点
重点:太阳及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地球的外部圈层、陆地的形态、溶液的浓度、无机物、元素周期率、烃及其重要衍生物的结构与性质、分散系的性质、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分裂.
难点:物质的结构、物质的量、浓度、氧化——还原反应、溶液的酸碱性、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蛋白质和核酸、细胞分裂。
四、教学建议
1.物质的结构:了解物质的结构,知道用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规律,理解1~20号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壳层排布。
2.理解物质的量浓度并应用于pH值的计算。
3.从分析不同反应着手,从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转移两个方面,搞清氧化剂、氧化反应、氧化产物、还原剂、还原反应、还原产物等概念。
4.从分析盐类的水解反应,让学员理解硫酸铵等盐溶液呈酸性、碳酸钠等盐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5.只讲基本类别和代表性化合物,知道烃类中有饱和烃、不饱和烃、芳香烃及其结构。
6.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介绍,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挂图、模型、幻灯、投影片等)讲清细胞亚显微结构。每介绍一种结构,均采用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教学方法。
7.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中,着重介绍细胞的有丝分裂,借助于直观教具,以植物细胞为例,讲清细胞分裂的过程,强调各期细胞的主要特征。至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则可运用对比法,找出地植物细胞分裂的异同点.
第三章 自然界的运动性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描述运动的相对性,了解重力势勇;了解大气运动是造成天气变化和气候分带的原因,了解各地区不同气候类型。
2.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匀变速运动的规律,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第三定律,理解功、功能、动能定理,理解地球的自转、公转、理解季节和五带、历法和时间。
3.掌握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原理。
4.初步学会运用地球仪。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物体的最简单式
描述运动的相对性、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几种变速运动的规律;
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
功、动能、动能定理、重力势能、*引力势能;
冲量、动量、动量守恒;
第二节 天体的运行
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
季节和五带、历法和时间;
大气环流、天气、气候;
实验五 地球仪的运用。
三、重点难点
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四季和五带产生的原因,时间和历法的规定。
难点:牛顿第一定律、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性及大气环流
四、教学建议
1.通过举例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消化难点,从而帮助学员纠正错误的固有观念。
2.通过实验演示,讲清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性,注意自转时各地线速度相异,公转时地轴倾斜的影响。
3.结合插图讲清与中国有关的大气环流的内容,如副热带、高压带、西风带、季风等。
第四章 生命与自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生物界的两大营养类型,了解动物的营养方式,了解生殖发育。
2.理解植物光合作用、理解食物的营养成份,食物的消化、吸收、人体建立均衡膳食的重要;理解遗传变异,理解生命起源、达尔文进化学说及其本质。
3.掌握孟德尔遗传规律。
4.逐步建立对统一、动态平衡的辩证观点。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器官——叶、叶绿体;
光反应、暗反应;
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捕获太阳能、保护环境、物质循环;
第二节 动物的营养
营养方式、食物的营养成分;
人体的消化系统、食物的消化、营养成分的吸收;
食物的分组、膳食的调配、均衡的膳食;
第三节 生命的延续
生殖的基本类型、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受精;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的应用、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的发展、染色体与基因、基因的连锁和交换规律;
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
*人类的几种遗传病、遗传病的预防;
第四节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生命起源:生命不能自然产生、生命化学进化说;
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理论;
*第五节 人类的起源
从猿到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三、重点难点
重点: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孟德尔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展、人类遗传病的预防、生物进化的理论。
难点:食物的消化、减数分裂、染色体与基因的连锁和交换规律。
四、教学建议
1.学习“食物的消化”前,学员必须掌握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然后重点介绍口腔、胃、小肠中的消化过程,以及小肠部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2.介绍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先从孟德尔的遗传实验讲起,可利用磁性黑板等教具,一步步讲清实验过程。讲解时,应及时出现与阐述一些名词概念与符号,有利于分析和归纳出遗传规律。
3.讲解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重点讲清人工选择的三要素和自然选择的基本论点。
第五章 资源、能源及其利用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自然资源、能源,了解氧化作用、了解一些重要气体(O2·N2·H2·C 等)、液体的来源,了解一些重要非金属、金属的开发利用、金属腐蚀与防护的方法,了解一些高他子材料的合成、性能和应用。
2.理解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理解机械能、内能、电能及其它们之间的转化,理解电解食盐水。
3.掌握化学平衡。
4.确立普遍的能量转换及守恒的观点。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地球上的资源
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土地资源现状;
水资源的基本特征、水资源现状;
生物资源的特性、森林资源、草地资源、野生动物资源;
矿产资源的特点、矿产资源的现状;
第二节 地球上的能源
能源概念、能源概况、能源分类;
煤、石油、天然气、核能;
太阳能、水能、风能等;
第三节 能量及其转化
剧烈氧化、缓慢氧化、生物氧化;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定律;
内能、物体内能的变化、热力学第一定律、功率及代谢率;
电功及电功率、电流的热效应、电流的化学效应、电流的磁效应;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第四节 原材料的开发利用
空气分离、合成氨、化学平衡、电解食盐水、硅酸盐材料;
铜铁、铝和铜、金属腐蚀和防护;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三、重点难点
重点:各类自然资源的特征,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核能,能源的概况和发展,合成氨、电解食盐水原理、铁、铝、合成高分子材料。
难点:我国自然资源现状与世界自然资源特征的异同、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金属电化学腐蚀和防护。
四、教学建议
1.以我国自然资源现状为主,再与世界自然资源特征相比,突出讲解我国不足之处。
2.以氢气和氮气反应生成氨气为例,阐明各种因素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并考虑影响平衡的因素,帮助建立化学工业生产中所要注意的辩证思维的方法。
第六章 生活中的科学与技术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温度、热量、热量的传导方式,人体的体温调节方式,了解测能仪器的基本原理;了解信息的传递、处理、记忆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生物体内的能量流通物质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2.理解光现象、声现象及其光、声现象在现代人类生活实践中的应用,理解光的反射、折射、透镜成像及其全反射现象。
3.掌握投影片制作方法。
4.提高利用电教手段开展教学的能力。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光和眼
光源、发光强度、光通量、发光亮度、照度;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折射定律、透镜成像;
全反射现象、全反射现象的应用;
眼睛、昆虫的复眼、光学仪器;
光的本性、电磁波谱;
实验六 使用投影仪;
实验七 综合运用投影片;
第二节 声和耳
声音的产生、耳,声音的传播速度;
声波的反射、声波的衍射、声波的折射;
* 音调和频率 * 响度和振幅度 * 音品和波形;
* 驻波和共鸣 * 人的声音;
* 超声及其应用、* 次声及其应用;
第三节 能量和生活
温度、热、热的传导方式、人体的体温调节;
测能仪器简介:
* 生物体内能量流通物质——ATP;
第四节 信息及其处理
通信的历史、通信模式;
信息处理的演变、电子计算机处理信息、电子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实现、多媒体技术;
照片、录音磁带、磁带、光盘。
三、重点难点
重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全反射定律;
难点:折射率、产生全反射的条件。
四、教学建议
1.折射率是掌握折射定律的关键,要由浅入深地从三个层次上来理解折射率,弄清楚媒质的折射率n跟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有关。
2.全反射现象在生活中常会遇到,并有广泛地应用,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关系更为密切,教学中多联系实际运用,有助于加深理解。
3.结合生活中的应用,学习透镜成像的规律,成像的性质。
第七章 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
一、教学要求
1.了解环境保护和减灾的重要意义和对策。
2.理解环境和生物、人类的相互关系,理解人中增长和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理解可技续发展的观念。
3.掌握生态环境系统和生态平衡的概念,掌握人口问题的影响。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人类生存的环境
环境对生物的作用,生物影响环境、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类型;
* 人类生态系统的特点、* 保持生态平衡、* 建立良好的农田生态系统;
第二节 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
世界人口增长的情况、我国人口的增长情况;
世界人口分布、我国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人口问题产生、人口问题的影响、人口问题的对策;
第三节 环境保护和人类发展
对大气的影响、对土地的影响、对水资源的影响、对生物的影响;
大气污染与防治、水污染与水环境保护、土壤污染与防治、噪声污染与防治;
* 当前自然灾害的特点、* 主要自然灾害、* 减灾防灾对策;
传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之路;
实习:掌握小区人口、资源、环境的调查。
三、重点难点
重点;生态系统结构、生态平衡概念、人口问题的产生和影响、自然灾害特点、可持续发展观。
难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环境污染的原因。
四、教学建议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教学时要注意抓住两者的作用,不同的特征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2.讲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应先分述各类污染的来源,再综述人类活动是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
* 第八章 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一、教学要求
了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知识,认识到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已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要加速我国的科技进步,一定要更快地提高教师的科技素质,使教师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充实自己。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生物技术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
医药工业、食品和发酵工业、农业、畜牧业;
第二节 覆盖全球的无线电通讯网
数字化技术;
通过电波收发信息;
智能化网络;
第三节 人类文明的物质基层
材料发展概况;
传统材料的新发展: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
材料技术的发展趋势: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材料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激光科学技术
激光产生历史、激光的产生、激光器的结构;
激光器的分类;
激光的应用和前景。
三、重点难点
四、教学建议
本章以自学为主,还可结合有关知识材料让学员以专题形式自由报告、讨论。
第四部分 课程教学建议
一、教学组织形式: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有条件可适当组织参观、访问,增加学员的直观感受。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1.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可以配合与知识相关的图片,有条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2.要把握好教学的深广度,根据本课程的目的要求,着重讲授理科基本概念、规律和重要知识,定性介绍一般性知识。
3.在教学中,尽量做好演示实验,根据条件安排学员实验;重视科学方法教学,培养学员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核方式:
闭卷考核。
四、注意事项:
在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和生活实际,重视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知识的教学,使学员在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了解自然科学对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
五、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主教材:《自然科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辅助教材:《自然科学基础学习指导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自然科学基础作业一篇2
教 案
任课教师:王周植
课程教材体系和特点
一、教材的体系
以人和自然为中心,从认识自然界的物质性、运动性着手,帮助人们认识自己,认识自然。
第一章 回顾了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重温了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提出了当代自然科学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第二章、第四章 分别从自然界的物质性、运动性和生命与自然的关系客观地、综合地认识自然。
第七章 阐述人与环境这一世界面临的紧迫问题。认识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树立起忧患意识,保护好自然环境。
二、教材的特点
(1)冲破原科学体系,力求综合、易学、破窄拓宽。
(2)针对学员实际,注重人和自然的关系,弃虚求实。
(3)适当降低难度,体现高、新观点,除旧具新。
第一、降低了计算难度。
第二、密切结合学员的教学实际。
第三、使用了开放式结构。
第一章自然的探索
学习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自然科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发展趋势;知道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了解自然科学、技术、社会与教育的关系。
重点难点
掌握观察、实验方法。重点有近代自然科学诞生阶段的三件大事;经典力学中牛顿最重要的成就;19世纪的三大发现等。
一、教学导入
本课程内容按照物质的发展规律,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运用到改造,将理、化、生、地的内容综合在一起。以包容性强、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例如自然、地球、能量、生活、环境等来兼容素材,并加以定式化、组织化。以使我们了解自然科学的发展简史、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学习一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并能动地改造环境,使之协调。
二、讲授新课
本章首先阐述了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介绍了古代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进一步说明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然后介绍了自然科学研究和学习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实验的方法;如何设计实验和实验结果的整理与总结;最后介绍了科学教育中人们关注的问题,以及科学、技术、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
第一节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通过学习了解历史上的重大发明、发现;著名科学家的贡献,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20世纪科技发展的特点和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
本教材把自然科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①古代(古代自然科学);②近代(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③现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选择一部分重大的、划时代的人物的发明和事件写入教材。
1、古代自然科学
包括古代希腊、中国、印度和阿拉伯的科学,主要选择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和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为主要内容。
1)古希腊的科学
建立自然哲学:万物的本源是火(赫拉克利特派);万物都由原子组成(原子论派)
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四大发明:造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2、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选择了一些对科学成果和在科学方面有伟大贡献的标志,从而标志着自然科学已经从自然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并继续发展分化成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各门自然科学分支。
1)诞生阶段的三件大事: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天体绕转》、布鲁诺、伽利略)、哈维的血液循环(比利时医生维萨里的〈人体构造〉,塞尔维特、哈维)、伽利略的科学成果(近代科学之父,落体定律和抛物体运动规律)。
2)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物理学:天文学与力学
经典力学: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开普勒的太阳系行星运动规律
光的波动理论:惠更斯的波动说
热力学的建立和能量守恒原理的发现:
电磁学的辉煌成就:
化学:炼金术、炼丹术、采矿、冶金、药物工艺等
表现在化学科学(波义耳)、燃烧的氧化学说(拉瓦锡)、科学原子论的确立(道尔顿)和化学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门捷列夫、迈尔)及有机化学的建立(维勒的尿素人工合成)。
生物:细胞学说的建立(伯特•胡克)、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华来士)
其中: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一起誉为19世纪三大发现。
3、现代科技发展趋势
1)科学技术经历了全面空前的革命(物理学领域、化学领域、生物学领域)
2)科学走向新的综合
3)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
第二节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和实验
通过学习,认识获得自然科学的知识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两种方法,它们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学习的基本方法。
1、选题、实验计划的制订
科研选题:调查研究→作开题报告,请专家评审和获得经费支持→制定工作方案和实验计划
实验计划:确定实验目的、明确指导理论、选定实验方法步骤、配备实验器材、实验记录、结果处理
2、观察、实验方法
观察: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实验:直接实验(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实验结果)、模拟实验
3、观察、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
都是科学实践活动,是人类三大革命实践活动之一。
1)逻辑思维(理论思维)
注意:概念、判断、推理的异同
2)逻揖思维的基本方法
比较-分类法、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法
3)直觉和灵感
4)数学方法
5)假说及其检验
实验一
第三节 科学、技术、社会与教育(STS)
对这节的学习,要注意搞清科学教育的内涵,以及当前科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关注当代人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如能源问题、环境问题、信息技术等。主要讲科学教育要和当前的社会发展、社会生产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1、世纪之交人们关注的问题
1)能源
三次产业革命:蒸汽时代(蒸汽机)→电气时代(电能)→电子时代(核能)
2)环境
全球性环境问题:南极臭氧空洞急剧增大、气候变暖造成南极冰大量龟裂、海平面上升、热带森林大量被伐、全球出现持续性气候异常。
3)信息
是当今世界科技浪潮的主流,并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财富,是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2、科学、科学教育
1)科学
科学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探索、解释、检验;
2)科学教育
内涵: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
本章小结
1、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古代自然科学、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现代科技发展趋势
2、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观察和实验
3、科学、技术、社会与教育:世纪之交人们关注的问题、科学技术与理科教育
重点要掌握现代科技发展趋势,观察、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
教学方式:
讲解与学员自学相结合
作业:
《形成性考核作业》作业1第一章
第二章自然界的物质性
学习目标和要求:
这一部分的学习要求是:掌握和理解太阳的结构、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内部圈层,以及海陆分布、陆地的形态。对恒星、银河系、地球的超外圈—磁层、地球表层、海洋的形态作一般的了解。而对地球的起源、地球的演化,地表形态的变化的内容这次不作教学要求。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地球自身的圈层结构上,包括从外部圈层到内部圈层各个层次的特点,最后回到地球表面。
一、教学导入
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有关地球的知识,即地球的基本状况及其运动。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地球概况”,二是“天体的运行”。在教材上分别是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三章第二节。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我们应该认识地球,懂得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自然现象往往都与地球的状态有关。
这部分内容是地球的基本状况。学习中可以遵循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的方式,首先是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从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到地球逐一认识,在对地球起源简单了解后重点放在地球自身的圈层结构上,包括从外部圈层到内部圈层各个层次的特点,最后回到地球表面,因为这与人类密切相关。
二、讲授新课
第一节地球概况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在学这部分内容时,必须懂得天体系统,即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这一由大到小的组成系统。关键在于几个概念的理解:首先了解宇宙这一概念,宇宙是天地万物,是一切存在的总称。宇宙是物质世界,在空间上无边无际,在时间上无始无终,是空间和时间的统一。随后应了解恒星的概念和性质,其中恒星的光度和亮度是个难点,要搞清两者间的差别。恒星的光度指恒星本身的发光程度,即它表面发光量的强弱,用绝对星等表示;亮度是指在地球上的受光强度,即肉眼所见恒星明亮程度的大小,用视星等表示。
应该有对银河系的认识,太阳就是其中的一颗恒星。可以对照教材上36页上“银河系的结构”图来认识银河系的特征,同时要搞清太阳在其中的位置。银河系的形态是如同铁饼状的圆盘体,中部较厚的部分称为核球,四周较薄,叫作银盘。太阳位于银盘的一个旋臂上,距银心有一段距离。
3、太阳及九大行星
这是本节的第一个重点内容。要求记住的是太阳外部的三个圈层,记住九大行星的名称和相对位置。
太阳外部是指太阳大气,由三个圈层组成,即光球、色球和日冕。底层为光球,最外层是日冕,中间是色球。人们所见到的太阳实际上是光球,强烈的光辐射就是从这一层发出的。而色球和日冕由于亮度远小于光球,是不容易见到的,这反映了不同圈层的性质差异。太阳是地球能源的真正来源。这三个名称和相对位置要求掌握。
学习九大行星时要求掌握地球在九大行星中的位置和相对大小,请参看教材上39页“太阳系的组成图”和“太阳系九大行星的几个参数表”。要求分别认识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在位置和特征上的差异。太阳系中的类地行星除了地球外还有水星、金星和火星,它们是地球的近邻,其特点与地球类似。这四颗行星距离太阳较近,它们的体积小、质量小、密度大、表面温度高,同时自转速度慢、卫星少。类木行星则相反。行星的运动规律有近圆性、共面性和同向性,即行星运行轨迹几乎近于圆形,所有行星公转轨道面大体在同一平面上,并且绕太阳公转的方向都与太阳自转方向一致。
在回答“太阳系的组成和特征”的问题时,要分别加以说明:太阳系的组成是太阳以及行星、卫星及彗星、流星和星际物质,主要是太阳和九大行星;其质量的绝大部分集中在太阳上,光和热也来源于太阳。行星中有九大行星,包括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太阳系的特征是以太阳为中心,行星、卫星及彗星、流星和星际物质环绕太阳公转。太阳系大体上是个球体。此外九大行星中的位置要求掌握并能填绘在图上,如水星离太阳最近,地球离太阳第三位远,金星和火星是地球的近邻。
3、地球形状和大小
在学习这一内容时,要抓住两点:一是要知道地球的形态,即简单讲是球形,具体讲是椭球体,准确描述应为“梨状体”,并识记住地球的半径数据,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二是应该认识地球特征的意义,即距太阳距离适中、球状的形态、巨大的质量和体积所起的作用等,这是地表自然环境产生的基础,也是生命产生和维持的必要条件。这一距太阳适中的距离不致使地球如水星那样受太阳光过大的辐射,也不是远离太阳,能得到充分的太阳光,在地球表面形成了适宜的温度,这对生命圈的出现十分重要。木星、土星等外行星因离太阳较远,所受到的太阳光照和辐射热就要微弱的多。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当。从绝对量看地球质量仍是巨大的,足以形成强大引力避免地表大气逸散到外层空间,形成了对生命至关重要的大气圈。另一方面地球的质量不是过于庞大以至保持太厚的大气和太多的有害气体。地球是一个球体并有快慢适当的旋转,这一适度的旋转速率使地球原始物质产生分化,形成地球的圈层构造,出现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等,造成地球的磁场,并导致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使地表热量平衡,有利于生物正常生存。球状的形态使地球各处太阳高度不同,造成热量的带状分布和自然现象的复杂多样。
4、地球的外部圈层
这是这一节的第二个重点,尤其是外部圈层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要求掌握概念、组成和作用。
先搞懂同心圈层的概念,这有助于对地球圈层的总体结构的理解。所谓同心圈层是指以地心为共同球心,但物质成分和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圈层。请参看教材上44页上“地球的圈层结构示意图”,以固态的地球表面为界,它以外部分是外部圈层,以内部分称为内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如教材上44页“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所示,是由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组成的。大气圈存在于整个地球外层,是由气体组成的;水圈指连续包围地球表面的水层,包括液态、气态和固态水。这三大圈中应着重学习大气圈,特别要认识其中最低层是对流层,参看教材上45页“大气垂直分层”图,该层与人类的生活有关:如天气现象就发生在对流层;水圈中的气态水、生物圈的范围也与对流层有关。因紧靠地面,对流层受地球引力最大,大气密度也最大,约占大气圈总质量的七、八成,并集中了大气中绝大部分的水汽,成为一切天气现象的活动场所。由于地面各处受太阳热辐射能等不同影响,造成大气气温、密度、压力等的差异,形成上升下降的对流,引起风、雨、雪、云等各种天气过程的发生。要认识到:外部圈层中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既相互区分又紧密相关,是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
5、地球的内部圈层
这部分内容是有一定难度的。要求理解内部圈层的组成和特征。
内部圈层如教材上47页“地球的内部圈层”所示,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同心圈层。最外部是地壳,地心部分称为地核,其间为地幔。各自又可分为两部分。要认识这三者的含义,尤其是各自的特征。在内部三圈层中地壳部分很重要,这是因为与人类生活有很大关系,如地震现象就发生在地壳中,矿产资源也主要蕴藏在地壳中。地壳也是人类对地球内部相对了解最为详尽的部分。要求认识地壳本身的差异性,即空间分布上陆壳和洋壳的区别,内部结构上又有硅铝层和硅镁层的区别,要搞清其厚度、组成和成分上的差别。大陆型地壳是双层结构,上为硅铝层,下为硅镁层;大洋型地壳则仅有硅镁层,是单层结构。地幔部分中较为重要的概念是上地幔中的软流圈,具有柔性,并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其上部统称岩石圈,即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为坚硬的岩石所组成,板块构造理论所说的板块就是指由岩石圈划分而成的不同块体,并与地幔对流有关。
因此在分析“内部各圈层的物理成分和物理性质有何特点”的问题时,就应该说明地球内部圈层中地壳上层为硅铝层,下层为硅镁层,平均厚度35千米,大陆地区厚(双层结构),海洋地区薄(单层结构),质量占全球极小部分,密度小;地幔的成分中,上地幔除硅和氧外,铁和镁的成分增加,下地幔则铁和镍增加,地幔质量占全球约7成,密度向内逐渐增大;地核中外核为铁、硅、镍等物质构成,内核由铁和镍构成,质量占全球3成,密度极高。
6、地球的表面形态
在学习这一部分时,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了解海洋和陆地的含义和分布,需要知道地球表面以海洋为主,海洋面积占有突出的优势,约占地球表面的七成;由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面积相差悬殊,在任何半球上海洋面积都比陆地大。二是理解海洋和陆地的形态,特别是陆地部分,需要了解大陆的组成和陆地的地貌类型。世界大陆分为六个大陆,即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洲大陆、南美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和南极洲大陆。陆地地貌有五大类型组成,包括高原、平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以上这些是有关“地球概况”这一节内容的一些要点。在这一节中,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除了上述几点外之外,还有其它一些内容,特别要重视专用名词的概念和分类。这一部分名词概念很多,分类也很重要。
7、本节重点提要:
太阳大气的三个圈层:光球、色球和日冕
类地行星组成: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类地行星特点:距离太阳近,体积小、质量小、密度大、表面温度高
行星的运动规律:近圆性、共面性、同向性
同心圈层:地心为共同球心,但物质成分和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组成
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同心圈层
地壳:空间分布区别——陆壳、洋壳
内部结构区别——硅铝层、硅镁层
宇宙:是天地万物,是一切存在的总称。宇宙是物质世界,在空间上无边无际,在时间上无始无终,是空间和时间的统一
大陆组成: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洲大陆、南美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和南极洲大陆
陆地地貌:包括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
第二节自然界的物质
1、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重点:(1)物质组成和结构有关的概念
例如元素、单质、化合物、原子、分子、化合价、化学式等。
(2)物质结构(原子结构)
记住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规律,用以画出1~20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例如,19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19号元素核外有19个电子,第一层上最多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最多有8个电子,余下9个电子因最外层不能超过8个电子,有1个电子排在第四层上,其核外电子排布为2881。
2、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
重点:(1)物质的量概念和计算
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单位是摩尔(mol)。
例如,1mol NaCl,1mol O,0.5mol H+
1摩尔物质的质量称为摩尔质量
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
物质的量(摩尔)=
或 n(mol)=
1摩尔的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大约22.4升(L)。
例题:用100ml某浓度的盐酸恰好跟6.5克锌完全反应,最多可能产生多少摩尔氢气?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有多少升?
解析:①设氢气的物质的量为x(mol),体积为V(L)
②求锌的物质的量n(Zn)== 0.1(mol)
③写出化学方程式,并表示出有关物质间物质的量的关系
Zn + 2HCl = ZnCl2 + H2↑
物质的量比: 1 2 1
0.1 n x
④列式计算得:x = 0.1(mol),体积V = 2.24(L)。
(2)物质的量浓度及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在1L溶液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用c表示。
c(mol/L)=
例题:求上述例题中,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 ①设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物质的量为
n(mol)
②写出化学方程式,并表示出有关物质的量间的关系:
Zn + 2HCl = ZnCl2 + H2↑
物质的量比: 1 2
0.1 n
列式计算得:n = 0.2(mol),c ===2(mol/L)
3、卤素的性质
重点:(1)氯气的化学性质
(2)卤族元素化学性质的递变及其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F2 > Cl2 > Br2 > I2 ;F < Cl— < Br— < I—
4、氧化—还原反应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方向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1)从化合价升降来分析:
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是被氧化,这种物质作还原剂;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的,是被还原,这种物质作氧化剂。
(2)从电子转移来分析
若离子键有电子得失,给出电子的物质作还原剂;得到电子的物质作氧化剂。
若共价键没有电子得失,可以从电子对偏向发生变化、化合价变化来判断电子转移方向。
例题:将氯气通入水中,生成盐酸和放出氧气。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说明是否氧化还原反应。用两种方法来分析氧化剂与还原剂。说明哪种元素被氧化,哪种元素被还原?
解析:①写出化学方程式:
4e
0 -2 -1 0
2Cl2 + 2H2O = 4HCl + O2
②从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方向分析:
从化合价来看:
氯元素从0价 → 1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氯气是氧化剂;
氧元素从 2价 → 0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水是还原剂。
从电子转移来看:
氧原子把电子转移给氯原子,氯气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
5、氧族元素
重点:与卤族元素作对比,主要是硫与氯的比较。从跟金属跟氢气的反应来看,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从原子结构来看,氯原子与硫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虽相同,但氯原子的核电荷数大于硫原子,对电子的亲合力大,容易得电子,氯原子的氧化性因此比硫原子强。
6、碱金属元素
重点:(1)钠的化学性质容易失去1个电子,有强还原性。
(2)碱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及其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核电荷数增加,电子层数增多,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减小,失电子的倾向增强。
7、溶液的酸碱性
重点:(1)pH值与[H+]、[OH―]之间的关系
pH =―lg[H+]
[H+][OH―] = Kw
(2)用pH值的大小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pH < 7 酸性 pH > 7 碱性 pH = 7 中性
(34’10)例题:有A、B、C三种溶液,A中[H+] = 1×10―3mol/L;B中[H+] = 1×10―5mol/L;
C中[OH―] = 1×10―3mol/L,求这三种溶液的pH值,比较其酸性的强弱。
解析: ①求C溶液的[H+]
[H+][OH―] = 1×10―14(mol/L)2
计算得:[H+] = 1×10―11mol/L
②求A、B、C溶液的pH值
pH =―lg[H+]
计算得 A:pH = 3; B:pH = 5; C:pH = 11
③酸性顺序为A > B > C
8、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重点:(1)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核电荷的递增而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称为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是把已知元素按照原子核电荷增加的次序和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的周期性变化排列起来,得到的表。
(2)从原子序数推测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性质,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例题:19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性质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 ①位置
位于第四周期IA族
②性质
为碱金属元素
③原子结构示意图
9、有机化合物
重点:(1)有机化合物的名称和类别;同系列和同分异构体
同系列:有一系列的化合物,它们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这一系列化合物称为同系列。
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几种化合物。
(2)主要反应类型: 取代:例,甲烷氯化等
加成:乙烯加氢、加卤、加卤化氢、加水等
聚合:乙烯、氯乙烯等聚合
氧化:有机物燃烧等
消去:氯乙烷去氯化氢、乙醇脱水等
10、分散系
重点:分散系的性质及应用
可分为三类:
(1)粗分散系
分散质颗粒大,不稳定,固体分散质易沉降;液滴分散质易分层。
要使乳浊液稳定,可以加乳化剂。
(2)胶体分散系
主要性质有丁达尔现象、电泳和凝聚作用等。当加入电解质或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溶液,就会发生凝聚作用。例如可用明矾或三氯化铁净水。
(3)分子分散系
若溶质为无机盐等,通常会出现沸点升高或冰点下降。利用冰点下降的性质可以使汽车冷却水箱防冻和获得低温。
第三节地球上的生物
一、什么是生物?(概念)
凡是有生命的物体,都是生物。
二、生物的基本特征
1、严整复杂的结构:要求能说明“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然 后参照教科书P135 图2-44 理解“从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的结构层次。
2、新陈代谢: 是核心。
1什么是新陈代谢?
生物体时刻不停地与它们周围的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借以完成自身的不断更新,适应体内外的变化,这过程叫新陈代谢。
② 新陈代谢的两个作用-----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概念和相互关系。
3、生长、发育和生殖
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概念
4、应激性和适应性
1应激性和适应性的概念
2能举实例说明应激性和适应性。
5、遗传和变异:概念
三、生命的物质基础
重点是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和核酸
1、蛋白质:
⑴能讲清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氨基酸的通式、肽键、多肽。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二肽:二个氨基酸相互连接时,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缩合,脱去一份水,形成肽键,这个物质称二肽。三个氨基酸缩合,脱去两份水,称为三肽,依次类推。
多肽键:蛋白质分子由多肽链组成。
⑵蛋白质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1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以及排列顺序不同,构成了蛋白质的多样性。
2由于多肽链不同的折叠方式,构成了蛋白质复杂多样的空间结构,形成蛋白质多样性。
⑶举例讲出蛋白质的功能
⑷酶的本质和特性
1酶的本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2酶的特性:a,高效性b,专一性c,多样性
2、核酸:
①讲清核酸的种类及其区别。
②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核苷酸的组成。
③核酸多样性形成的原因:由于核苷酸的种类、排列组合方式以及排列的顺序不同,构成了核酸极大的多样性。
④核酸的功能
3、其余的无机物和有机物 如水,主要理解水的功能
无机盐,糖类,脂类能说出它们的种类和这三大类化合物的主要功能。
四、生命的结构基础
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细胞。
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双层磷脂分子为骨架,蛋白质相嵌。具选择透过性和半流动性的特性。
主要功能是保护作用和控制和调节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质:透明胶状,包含许多具特定功能的细胞器:
1线粒体:能产生大量高能物质,被喻为“动力工厂”
2核糖体: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唯一场所。
3内质网:细胞中物质运输的网络通道。
4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和分泌,形成纤维素。
5液泡:细胞营养物质的储存器和废物的排泄器。
绿色掌握还有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细胞核:由核膜、核液、染色体和核仁。
主要功能:与遗传有关。
①搞清教科书中P127,图2-36、2-37和P128,图2-38 (会填结构图)
②熟记细胞中每一结构的名称,特点和它们的主要功能。
④能区别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是细胞繁殖的方法,当细胞生长到一定的阶段就以分裂的方式产生新的细胞,细胞分裂有三种方式:
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有丝分裂。
①能讲出有丝分裂的人为分期。
②每期的特征,主要熟记每期细胞的形态,纺锤丝和纺锤体形成情况和染色体的形态变化
举例,选择题:
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
(1)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 )
(2)纺锤体形成在------------------------------------------------( )
(3)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极上在----------------------( )
(4)核膜,核仁逐渐消失在--------------------------------------( )
(5)细胞中央形成细胞板时期是在-----------------------------( )
A,分裂期间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E,末期
3能说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五、生物的类群
只作了解要求
1、讲出五大界名称
2、植物界和动物界中分类的名称
3、列举代表生物
4、说出各界和各类动植物的主要特征
如:(一)原核生物界
原核细胞构成的单细胞生物,最原始,低等.
单细胞,小、无核、无线粒体、内质网、叶绿体等细胞器、直接分裂。细菌, 蓝藻等
(二)动物界
1、无脊椎动物
2. 脊椎动物
四、本章小结(略)
五、作业
《形成性考核作业》作业2第二章
第三章自然界的运动性
学习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牛顿第二定理、动量原理;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匀变速运动的规律,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功、动能、动能定理、地球的自转、公转、季节和五带、历法和时间;了解描述运动的相对性、重力势能、引力势能、大气运动是造成天气变化和气候分带的原因、各地区不同气候类型;自学大气环流,初步学会地球仪的运用。
重点难点
重点是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四季和五带产生的原因、时间和历法的规定。难点是熟练掌握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人们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性及大气环流。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二、讲授新课
第一节 物体的最简单运动方式
1、(理解)描述运动的相对性
例题: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到:“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我坐在奔驰的火车里,静靠在椅背上,欣赏着窗外的景物,只见路旁的树木急速地向后退去……”试指出“升起”、“奔驰”、“静靠”、“后退”这几种运动形式所对应的参照物。
2、(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3、(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惯性是本身的属性,和运动状态没有关系。
4、(理解)力对物体做功的因数
力对物体做功有两个不可缺少的因数:
第一、力F是指某物体对运动物体所施的力。
第二、位移S是物体的位移,也即力的作用点的位移。
物体由于运动反映出它做功的本领,而由于运动具有的能是物体的动能;由相互作用的物体或物体内部相对位置所决定而具有的能称为势能。
有关例题请参阅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学习指导书第90页上的第8题。
5、应用动量定律解释现象
请参阅教材189页上列举的事例,能定性解释其道理。
本教材有关动量的计算不作要求,但定性解释一些现象是必须要掌握的。
第二节天体的运行
这部分内容是天体的运行,主要涉及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其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地球的运动包括公转和自转,其影响主要是形成了四季和五带,可确定时间和历法。此外还介绍了天气和气候的知识。
要求是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理解季节和时间。对天气、气候、大气环流的内容这次不作教学要求。
学习中应注意以下环节:
一、地球的运动
这部分内容要求认识物质是运动的,地球运动就是物质运动的典型代表;物质的运动又是有规律的,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规律性特别明显。学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时抓住两点:一是其特征,即规律性;二是影响,即在自然现象上的反映。要认识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人类的活动带来的重大影响,如昼夜和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对指导生活、安排农时有重大意义。务必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与地球自然现象之间的密切关系。
1、地球的自转
要求认识两点:一是自转特征,即规律性;二是自转影响,即在自然现象上的反映。
先谈谈自转特征。地球自转的规律体现在方向、周期和速度上。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转,也就是在北极上空,看地球是逆时针转的;地球的自转是周期性的运动,自转的周期是一日,即一个太阳日;自转有角速度和线速度之分,全球各地的角速度是一致的,线速度因所处纬度和高度而各不相同。有这么一个问题:在地球上何处的线速度最大?显然是在赤道上。此外高处的线速度要大于低处,如山顶上的线速度要比同纬度的地面上大,这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再分析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的自转的影响表现为昼夜变化等天体的周日运动和地转偏向力。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的现象就是自转概念最好的说明,尤其是太阳造成了地球的昼夜交替,有利于地表热量平衡。
地转偏向力对地球大气和洋流的运动有影响,但这一概念的真正理解是有难度的,这里要求记住这一名称。这是使沿地球表面运动的物体的方向发生偏转的的一种惯性力,是由于地球自转时在不同纬度上线速度不同引起的。地球上的物体倾向于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可地球在自转着,相对而言水平运动的物体就发生了偏转。从北极向赤道上的某一点运动的物体,当一定时间后到达赤道上时,由于地球的自转,预定的目标已经向东偏转了,以致物体落在目标以西,这就是地转偏向力的表现。此外,根据计算公式,位于赤道处的偏转力等于零,自赤道向两极偏转力逐渐增大,因此在南北两半球不同纬度带运动的物体,自赤道起始向北或向南分别偏向于一方。这种力对运动着的气体和液体起着同样的作用,具体反映在北半球的水平运动表现为右偏,北风逐渐变成东北风,东风逐渐变成东南风,自南向北流动的河流冲刷右岸;南半球的水平运动表现为左偏,北风逐渐变成西北风,东风逐渐变成东北风,自北向南流动的河流冲刷左岸。这就是地球上南北流向河流的河谷不对称的原因。
对地球的自转现象及其规律性的掌握很重要,自转规律性及其影响应重视联系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2、地球的公转 同样要求认识公转特征和公转影响这两点。
地球公转的特征体现在其运动时严格的轨道、周期和速度上。对轨道问题应说明三点:第一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就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第二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的,与自转的方向是相同的;第三地轴在公转时是倾斜的,与黄道面有66°34ˊ的交角。关于地球公转的周期,可以简单讲是一年。严格讲有四种周期,其中只有恒星年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其它年由于其参考点是移动的,都不是公转的真正周期。但实际使用的是回归年,回归年实际意义最大,与地球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是用太阳在黄道上连续两次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测定的。地球公转的速度也有角速度和线速度之分。在分析“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怎样的,如何确定公转的周期”这一问题时就应该如上所述加以回答。
地球公转的直接影响表现在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上。地球表面某一地区在地球公转的不同位置时,它的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是不同的。例如中国大部分地区夏至日太阳高度最高,白昼最长,然后逐渐减小,到冬至日时太阳高度为最低,白昼也最短。这一大家都熟知的现象就是地球公转造成的。这使得该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程度在一年中发生很大变化。
在分别学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后应对其特征和影响加以总结和比较,注意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请判断一系列自然现象,如昼夜、四季、极昼、极夜、动物的行居、鸟类的迁徙等现象是否与自转或公转有关,是分别造成的原因,还是共同影响的结果。通过总结和讨论,有助于对地球自转和公转重要意义的理解。
二、季节和历法
这部分内容分别讲述四季、五带及历法、时间,主要是季节和时间,这些都是人类根据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性作出的规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规定的,这部分要求理解,并不难;二是为什么要这样规定,是难点,只要求能一般了解。
为了更好地掌握学习的要点,把这一部分的重点(包括难点)内容分析如下,同时结合一些习题作讲解,以利学员掌握。
1、四季和五带 了解四季产生的原因和五带的划分
地球公转的影响更重要的是造成了四季的演变。地球获得热量多少的重要原因是太阳光射向地面的倾斜程度(即太阳高度)和照射时间(即昼夜长短)。因此当进一步分析地球为什么会有四季更替现象出现,可以指出这与地球公转的存在、公转的规律性有间接联系。其重要原因是太阳光射向地面的倾斜程度,即太阳高度。夏季就是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此外,夏季每日的白昼时间即光照长短要明显大于冬季。这就可以说明这样一个现象:地球一月是在近日点,为什么对北半球而言却是冬季,七月在远日点却是夏季?这就是因为地球离太阳的远近并不是决定获得热量多少的主要因素。又如,在南半球称为夏季时地球是什么状态?这是在地球公转到整个季节太阳都直射在南半球,造成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时间也长。
这里要重视地轴倾斜带来的影响,它是造成地面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产生四季更替现象的重要原因。可考虑一下当地轴与黄道面成垂直时会产生怎样的自然现象,还会出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吗?
地球五带指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五带是以纬度为界来划分的,其界线为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热带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太阳高度大,光照强烈,昼夜长短变化不大。南、北温带是南、北回归线分别与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带,太阳终年不会直射,昼夜长短变化大。南、北寒带是南、北极圈分别到南、北极之间的地带,太阳高度很小,光照强度低,夏季和冬季分别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5、时间和时区 要求认识时间的类型和区别,学会时区的换算。
时间规定的来历,是源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严格的规律性。“时间”的重点在标准时,标准时是怎样确定的、与地方时又有何区别呢?根据太阳的位置确定的本地或本经度的时间称为地方时(即太阳正南为中午12时),一定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称为标准时。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整个地球就被划分为24个时区。可以参看教材上207页的“世界理论时区图”。还要搞清标准时为什么又有区时和法定时的规定。
时区的分布特点和换算规律是地球部分内容中的难点,但时间换算在今后国际交往中却是很有作用的。关键在弄懂时区的分布特点和换算规律:在世界地图上由零度经线向东为东时区,由东一区逐渐过渡到东十二区;向西为西时区,由西一区逐渐过渡到西十二区。每15经度为一个时区。同一时区内标准时是相同的,相差一个时区就相隔一个小时。
换算时位于本时区以东则时间数要增加,向西则减少。如东八区9时,则此时东九区因为是位于其东,要加时,则是10时。又如已知东八区的区时是20:00,则此时西十区为几时?因为相隔18个时区,并且向西去要减时,它的区时是2:00。再如很特殊的,已知西十二区是十二月三十一日15:15,则此时东十二区却是一月一日15:15,同样是因为相隔24个时区,但向东去要加时。
这里还有国际日界线的规定,这是大致以东、西经180度为界确定的,具体也请看“世界理论时区图”。要记住从西向东越过国际日界线时日期要减少一天,反之则要增加。
最后有几点说明:练习与考试的题型不外乎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几类。填图题包括在填空题中。
首先要重视专用名词的概念。重要的概念已经在前面提到了,要求都能掌握。
其次是分类问题和分层(组成)问题,这是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经常出现的内容,也可能以填图的形式来反映。如银河系的组成,太阳系的类地行星的构成,地球的内部圈层、外部圈层的分层、大陆地貌和海洋地貌单元的主持分类等,要注意掌握各自的名称和相对位置。
特点和特征问题是往往在问答题中出现的内容,必须回答准确全面,并要懂得其中的道理。
关于地球这部分中的数据一般不要求记忆,但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则希望掌握住,这是人类家园的家底。
四、本章小节(重点提要)
地球自转的规律:体现在确定的方向、周期和速度上
地球的自转的影响:表现为天体的周日运动和地转偏向力
地球公转的特征:体现在严格的轨道、周期和速度上
地球公转的直接影响:表现在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上
地球五带:指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时刻:分为地方时:根据太阳的位置确定的本地或本经度的时间
标准时:一定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
又分为区时和法定时
国际日界线:规定——从西向东越过国际日界线时日期减少一天
五、作业
《形成性考核作业》作业2第三章
第四章 生命与自然
学习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牛顿第二定理、动量原理;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匀变速运动的规律,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功、动能、动能定理、地球的自转、公转、季节和五带、历法和时间;了解描述运动的相对性、重力势能、引力势能、大气运动是造成天气变化和气候分带的原因、各地区不同气候类型;自学大气环流。初步学会地球仪的运用。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和理解叶绿体、光反应、暗反应、食物的消化、均衡膳食和膳食调配、基因的分离规律、自然选择。难点是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光反应、暗反应、光反应和暗反应;食物的消化;消化液的成分和化学性消化、肝脏的功能、无机盐的生理功能;性别的决定。
一、教学导入
二、讲授新课
第一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一节的重点是:
一、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
1、要求能对照书中P223,图4-2,熟记每一结构的名称和主要功能。
2、会填叶绿体结构图
二、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的两个过程。
2、光反应的过程,结合P224 ,图4-3,能讲清光反应的条件和进行的场所;光反应的过程和光反应的结果。
3、暗反应的过程,结合P225 图4-4 能讲清暗反应的条件和进行的场所;暗反应的过程和暗反应的结果。
举例,简答题:
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
(1)在活化叶绿素的作用下,图中A物质被分解成电子(e), 分子氧 (O2)和__________。这个反应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图中C是指___________。
(3)由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PDH为暗反应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___.
第二节动物的营养
一、营养
1.理解营养的概念
2.营养素的概念
3 重点理解糖类、脂类、蛋白质和维生素(主要是VA 、VD、 VB1 VB2 VC )的主要作用
二、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1. 掌握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结合P231,图4-6,掌握消化系统各部分的名称、位置和主要功能。
2. 掌握P231的表:
消化系统
3. 分清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
4. 理解食物在口腔、胃、小肠里的消化(学习时,应将消化管和消化腺对应起来学)并讲出食物经过这几个器官后的变化。
三、均衡的膳食
1.能讲出“均衡膳食“的概念。
2.掌握合理膳食的调配原则。
第三节生命的延续
一、生物的生殖
1、能讲出生殖的类型(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2、认识几种无性生殖的方式,能讲出其中“营养生殖“在农业上的应用。
3、有性生殖的重点是“卵式生殖“,要求能说清”卵式生殖“的概念和意义
二、生物的遗传
1、重点理解基因分离规律,能熟练地讲清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实验结果、验证实验,最后得出分离规律的实质。
2、关于“性别的决定”
(1)应搞清什么是性染色体?什么是常染色体。
(2)解释生男生女的性别是如何决定的。
3、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
(1)农业和畜牧业育种上的应用(举例)
(2)人类性状遗传上的应用:正常性状的遗传,不正常性状的遗传,出现遗传性的疾病(举例)
三、生物的变异
1、什么是遗传的变异?什么是不遗传的变异?
2、遗传变异中的染色体畸变
第四节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1、生命起源
生命化学进化说:三个演化阶段
1、从无机分子到有机分子
2、从有机分子到生物大分子
3、多分子体系的形成和原始生命的诞生
2、生物进化
达尔文进化学说:(达到理解的要求)
1、要求说清“人工选择”的三个要素(变异、遗传和选择)
2、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3、讲清“自然选择”的四个基本论点,并举例说明。
四、本章小结(略)
五、作业
《形成性考核作业》作业3第四章
第五章 资源、能源及其利用
学习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和现状;了解太阳能、水能、天然气等能源及其利用;了解煤和石油的成因、成分、能源概念及其氧化作用;了解一些重要的单质气体的来源和用途;理解煤的干馏、煤的气化合理利用的方法等。
重点难点
掌握自然资源、各类自然资源的特征、我国自然资源现状、煤的合理使用及加工方法、石油的成分和分馏、核能、太阳能利用、新能源研究、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平衡常数、食盐水的电解、铁的存在和钢铁冶炼、铝合金、尼龙。
一、检查人数
二、教学导入
在全面学习《自然科学基础》这门课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引导学员掌握要点,特进行这次教学辅导。在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要求的基础上,针对教材的重点内容作简明的剖析,结合对习题的分析,希望学员能够把握。
这节课学习有关“资源、人口与环境”的内容,包涵了当今世界上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先提出学习要求,再针对重点难点部分作分析。这部分内容在课本上是第五章第一节和整个第七章,总共4节内容。
在整体上,要求通过学习资源、人口、环境的特征和现状,认识世界面临的紧迫问题,特别要认识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树立起忧患意识,保护好自然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这是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主要目的。
第一节地球的资源
这部分的内容要求认识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资源问题作为当今世界上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难题之一,是由于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资源损耗的严重性所造成的。保护自然资源已迫在眉睫。
这部分内容要求不高,了解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包括它们的基本特征和现状。
学习中应注意:首先明确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类型。在概念上懂得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是其中可利用的部分,其范围随人类利用能力的增强而扩大;分类方式有多种,教材中所述的是依据自然要素和再生性质分类的主要方式。了解各种资源的特征和现状。资源现状应以中国部分为主,世界资源现状可作与我国的对照,以突出我国资源总量特别在人均数量上的不足。
1、自然资源
包括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由此产生的资源问题。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环境中人类现在和将来可以直接获得或加以利用,可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能量和条件。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给自然资源下的定义是:自然资源是指从自然环境中得到的,可以采取各种方式被人们使用的任何东西。广义地讲,自然环境中除了人以外的所有要素都可看作为自然资源。但通常只是把它局限于对人有潜在用途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资源分类注意自然要素分类和再生性质分类两种分类之间的关系。按自然要素主要可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四类;按再生性质又可分为三类:不可更新的资源、可更新的资源、永可更新的资源。要搞清四大资源类型属于何种再生类型,如生物资源是可再生的,而矿产资源却是不可再生的,铁、铜等矿物属不可更新的资源。
资源问题可以说是资源供需方面的两种“不平衡”造成的。第一种“不平衡”是人类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总需求和地球能够提供的自然资源总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即自然资源供给总量有限,而人类的需求无限。第二种“不平衡”是自然资源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布的不均衡。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资源拥有和消费方面的不平衡,或者说是资源供需上的地区不平衡。从主要农业资源经济情况看在总量上发展中国家略占优势,但人均拥有耕地数却远低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依靠农产品供大于求的发达国家。
正是由于全球资源供需方面存在着总量上和地区上不平衡,导致全人类发展陷入了资源问题的困扰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由于所具有的不同的发展背景和条件,分别面临着各自的当务之急的资源问题。特别要了解我国资源问题的严重性,与世界资源状况作一对比,尤其是人均资源量的差距,以便于懂得所谓“地大物博”仅是表面现象,我国大多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必须重视我国存在的资源问题。
2、各类自然资源的特征
四种资源类型中以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为重点,因为这是我国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在学土地资源时首先要理解其在概念上有双重属性,即既有自然因素的一面,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是具有双重属性的独特资源,这是与其它资源类型相比最为突出的一点。要认识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土地资源有四个特征,即土地是具有生产能力的、土地数量是有限的、土地资源具有时间性、土地有固定的空间和地域,其中具有生产能力和有限的是最基本的特征。因此在叙述有关土地的说法中,“土地数量是无限的”是不正确的。此外要懂得土地资源是有不同种类的,生产能力大不相同,不能用土地数量的多少来反映土地价值和所起作用的大小。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土地类型多样、可利用土地相对数量少、各类土地资源分布极不均衡。
在学水资源的特征时,水资源有三个基本特征:即淡水资源所占比例小,水资源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和水资源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注意两个表面现象背后的实质:其一是地球表面水体居多,因此水资源也多,但事实上淡水资源却是十分有限的,教材上列出的数据百分比可以用来加深理解;其二是水是可再生的,因此可重复使用,但实际上再生是有条件有过程的,分布也不均匀,因而并不可无限使用,一定要保护水资源。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但人均数量少;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水资源在时间上分配不均。这些基本内容必须掌握。
第二地球上的能源
1、能源及其分类
重点:(1)能源的概况
能源是能够向人们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
有来自地球上的。
有来自地球以外的。
(2)解决能源问题及出路
能源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能源短缺,另一方面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出路包括两个方面:节约和开发
2、来自地球上的能源
(1)煤:重点是煤的合理使用
煤的干馏和气化
高温干馏: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至1000℃或更高温度。
主要产物:高质量焦炭;副产品煤焦油、焦炉煤气。
(2)石油和天然气
重点是石油的炼制方法、产品。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及用途。
石油的炼制方法有分馏、裂化、裂解、重整。
1分馏 按沸点不同得到不同产品,主要有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
2裂化 主要增加汽油成分中的不饱和烃和支链烃的含量,提高汽油质量。
③ 裂解 得到小分子烯烃,作化工原料。
④ 重整 增加汽油中环烃和芳香烃含量,提高汽油质量。
(3)核能:
重点是核能的来源和利用
核能的来源: ① 一个重原子核分裂成两个中等原子核(称裂变)放出的能量;
2两个轻原子核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称聚变)放出的能量;
3、来自地球以外的能源
重点:太阳能
太阳能的利用: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生物能。
转化为内能和电能。
第三节能量及其转化
1、了解剧烈氧化、缓慢氧化与生物氧化
剧烈氧化与缓慢氧化都是氧化作用,它们的区别在于氧化反应的速度不同。
剧烈氧化时,化学能的转化可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热,并使温度急剧上升。
燃烧、爆炸都属剧烈氧化。
生物的呼吸作用却是一种缓慢氧化。
2、理解机械能、内能、电能及其它们之间的转化
自然界中物质运动的形式是各式各样的,因而各种能量的转换过程也是极其丰富的。本教材强调了把“能”与物质的某种运动形式相对应,以进一步深化物质运动的观点。
理解内能与机械能的本质区别
理解传热和做功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能效的。
例题:生活中到处可以看见能量转化的事例。请识别以下事例中各种能的转化:
(1)在运转中的电风扇
(2)火柴在空气中燃烧
(3)接在电路中的蓄电池
(4)机械表的指针不停地转动
3、掌握电功、功率及代谢率
功率定义 代谢率定义
例题:从事活动时,人们需要氧与身体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进行反应提供能量。一般每消耗1升氧平均释放2.0×104焦耳的能量。如果某人步行上班,每分钟呼出全部气体中含氧0.6升,试计算某人步行时的代谢率。
解:已知呼出1升氧平均释放2.0×104焦耳的能量,当某人1分钟呼出气体的含氧量0.6升时,他将平均释放0.6×2.0× 104焦耳的能量,
所以代谢率:
4.掌握电流的热效应
了解电流的化学效应,电流的磁效应的应用
结合实际掌握有关焦耳—楞次定律的简单计算
例题:一台提升重物用的电动机,其线圈电阻r为2欧姆,如果电动机输入电流为10安培,问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为多少?3分钟内产生多少热量?
解:已知电动机的输入电流为10安培
所以线圈发热功率P = I2 r =102×2 = 200(瓦特)
3分钟内线圈产生的热量Q = I2 r t =102×2×3×60 = 36000(焦耳)
5.确立普遍的能量转换及守恒的观点要求学员能运用普遍的能量转换及守恒的基本规律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例题:试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说明为什么卫星在距离地球最近时速度最大,在距离地球最远时速度最小?
第四节原材料的开发利用
1、无机物原材料
I、合成氨工业
重点:(1)结合合成氨反应搞清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和化学平衡原理
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
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度;增加压强(浓度)能加快反应速度;催化剂也能加快反应速度。
合成氨反应:
2N2 + 3H2 2NH3 + Q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在提高温度和加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当达到平衡时,催化剂对平衡产率没有影响,
温度升高有利于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氨的平衡产率,
提高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有利于提高氨的平衡产率。
(2)合成氨最适条件的分析
从速度考虑要采取高温、高压
从平衡原理考虑要采取低温、高压
综合考虑:高压 3×107pa
适当温度 铁催化剂的活性温度 5000c左右
Ⅱ、电解食盐水
重点是电极反应和电解产物
两电极上分别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阴极: 2H+ + 2e = H2 ↑ 还原反应
阳极: 2Cl―–2e = Cl2 ↑ 氧化反应
电解产物: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
2、金属材料
(一)铁
重点:铁的化学性质和钢铁冶炼的主要原理
化学性质:
铁元素在化合物中显示的化合价为+2价或+3价。
炼铁的主要原理:
利用焦炭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得生铁。
炼钢的主要原理:
用氧气氧化生铁中的一部分碳及硫磷等杂质,炼得碳钢。
(二)铝
重点:铝的性质和用途
主要性质:
优良的导电、传热性、延展性、对光的反射性。
用途:
制造电线、炊具、包装材料、太阳能电池以及用各种合金制造门窗、飞机、汽车、船舶部件等。
(三)金属腐蚀及其防护
重点是钢铁的腐蚀与防护
化学腐蚀:金属跟接触的某些物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电化学腐蚀:在潮湿空气中,铁和钢铁中的杂质形成很多原电池,由于原电池反应(铁为负极)而引起钢铁的腐蚀。
金属的防护方法:
1覆盖保护层
2改变金属结构
3电化学保护
3、合成高分子材料
(1)塑料
重点:塑料的种类和用途
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
(2)合成纤维
重点:了解几种合成纤维
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晴纤维
(3)合成橡胶
重点:橡胶性能及硫化
性能:不论天然橡胶还是合成橡胶,均有优良的弹性、绝缘性和可塑性,但有缺点,如强度低,遇冷变硬而脆等,遇热变软而粘,遇溶剂易溶解。
硫化方法: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把硫加入橡胶料中。
作用:使橡胶产品提高强度、增大硬度、不易变形、提高化学稳定性。
四、本章小结(略)
五、作业
《形成性考核作业》作业3第五章
第六章生活中的科学技术
学习要求和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光现象、声现象及其在人类生活实践中的应用;理解光的反射、折射、透镜成像及全反射现象;理解声波的反射、折射、衍射;了解温度、热、热的传导方式,人体体温的调节方式,测能仪器的基本原理;了解信息的传递、处理、记忆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生物体内能量流通物质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重点难点
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产生全反射的条件及全反射击现象。
一、教学导入
二、 讲授新课
第一节 光和眼
1、理解光的反射现象、折射现象
一般情况下,光在真空和在同一均匀的媒质中是直线传播的。假设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上,光线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返回到原来的媒质(空气)中,另一部分折入另一媒质(水)中,前一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后一种现象称为光的折射。
2、理解全反射
产生全反射的条件:
光从光密媒质射入光疏媒质
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A。
(1)某种媒质对于空气的临界角,可以用它对空气的折射率求出sinA=1/n
(2)光疏和光密媒质的判定规律
从光速比较,若v1>v2
从折射率比较,若n1
自然科学基础作业一篇3
作业一
1、元素周期表可以知道的信息?
1 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 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 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5 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碱性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6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
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一般酸性越强;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弱。
7 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编辑本段]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
2、什么是质点?
就是有质量但不存在体积与形状的点。通常情况下如果物体大小相对研究对象较小或影响不大,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
3、什么是速度?什么是速率?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位移跟时间的比值,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通常把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1、速度是矢量。速率是标量。 和力、位移一样,速度是既有方向又有大小的物理量。
4、什么叫力的要素?如何图示?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与作用点。 此性质称为力的三要素。可用一个有向线段来描述其方向与大小。用该有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描述其作用点。线段所在的直线称为力的作用线。力的图示是按一定比例画出的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力的作用点由线段起点表示,力的方向由箭头指向表示,力的大小由线段的长短来表示 (如图)力的三要素
5、什么叫牛顿第一定律,什么叫惯性?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6、质量和重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所谓质量,从定义上来看就是物质的量,一个物体确定之后,它所包含的物质的量就恒定了,不管它处于那种状态(固、液、气、等离子),只要不进行化学反应,它的质量不变,这就是所谓的质量守恒定理。
所谓重量,就是指一个物体所受到的重力的量,同一件物体,其质量是恒定的,但在地球不同纬度的地方,由于所受的重力不同(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并不是处处相等),反映出来的重量也就不同。
7、简述分子动理论的三个要点?
分子动理论一共三条: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注意物理学中的分子和化学中的分子的含义不一样:物理中指: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微粒都称为分子) (2)(由扩散的现象)——我们可以知道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息的运动(——温度高,扩散快,分子运动距离——由于分子运动,所以有分子动能。)【由宏观现象反映微观特点的研究方法,由相应的微观特点,决定分子具有相应的能量】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也由相应的宏观现象反映,如拉伸物体需要力,说明分之间存在引力,压缩物体也需要力,说明分之间存在斥力),由于分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当分之间距离发生改变时便要做功,即对应说明分之间有分子势能。
8、简述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9、简述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在热力学上的具体表现,它指明:热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这说明外界传给物质系统的能量(热量),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和系统对外所作功的总和。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为:在孤立系统中,实际发生的过程总是使整个系统的熵增加。热二律强调热过程进行方向,限度,条件,热二律实质即熵增原理
自然科学基础作业一篇4
12 级 小学教育 专业《 自然科学 》试卷
2013——2014学年度第 一 学期期末考试 ( 2 )卷
注意事项:
1、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填写清楚
2、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试卷上(或答题纸上)
3、考试形式:开(闭)卷
4、本试卷共 六 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5、评分一律加分,不写减分
1、下列哪位是被尊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是( )
A.牛顿 B. 伽利略 C.恩格斯 D.达尔文
2、下列不属于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的是( )
A.比较—分类法B. 分析—综合法C. 归纳—演绎法D. 数学方法
3、由炽热气态物质组成,能自行发热发光的球形或接近球形的天体是 ( )
A. 恒星 B.宇宙 C.银河系 D.星云
4、细胞内遗传信息贮存、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的是( )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壁 D.细胞质
5、关于加速度的正确说法是( )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B.火车刚开启时,加速度大,速度也大
C.加速度表示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
D.汽车刹车时,加速度大
6、关于四季的产生,正确说法是( )
A.有一定的气候意义 B.完全是由于气候的分类需要
C.东、西方四季分明 D.不是一种天文现象
7、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是( )
A.捕获光能,促进生化反应的进行 B.本身分解放出氧气
C.本身吸收二氧化碳 D.是植物的营养素
8、下列属于小学生的营养和膳食应该做到的是( )
A.保证吃好早餐
B.少吃零食,饮用清淡饮料,控制食糖摄入
C.重视户外活动
D.以上都是
9、土地作为资源有如下主要特征,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具有生产能力 B. 数量是无限的
C. 具有固定的空间的地域 D. 土地利用具有时间性
10、目前,已知的金属元素有( )种
A.79 B.84 C.89 D.104
11、水作为一种煤质,他的临界角为( )
A.40.5度 B.47度 C.48度 D.48.5度
12、近视眼是只能看清近点小于( )的物体
A.5米 B.8米 C.10米 D.15米
13、我们通常离墙( )才可以听到回声
A.12米 B.15米 C.17米 D.20米
14、以下不属于生物成分的一项是( )
A.生产者 B.组织者 C. 消费者D。 分解者
15、根据地表环境中的水分状况,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类型可分为三类,以下说法不属于该基本类型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陆地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 、 、 。
2、无机物主要有 和 。
3、造成大气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
4、生殖的基本类型 、 。
5、从存在的形态来说,能源分为 、 俩大类。
6、乐音有三要素 、 、 。
7、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
1、大气环流:
2、水圈:
3、同配生殖:
4、 自然资源
5、光源
6、 生态系统
1、第一个观察到细胞的科学家是瓦特 ( )
2、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为太阳、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大气 ( )
3、当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时,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反之亦然。( )
4、异养动物获取营养的方式是腐生、寄生和摄食。 ( )
5、无性生殖是指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没有受精过程,由母体直接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 ( )
6、土地利用不具备时间性 ( )
7、音调就是乐音的高低,它跟声源振动的快慢有关。 ( )
8、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的物质和能量系统称为生态系统。( )
1
1
1.请简述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2.合理的膳食原则是什么?
3.什么叫可持续发展?其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1.分析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
2.试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