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论文摘要:现代物流产业是当今新型的经济产业,国民经济建设中,其已几乎扩展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现代物流业具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建模论文6篇,供大家参考。
数学建模论文篇1
摘要:
现代物流产业是当今新型的经济产业,国民经济建设中,其已几乎扩展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现代物流业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因而正确的物流需求预测对于物流产业的宏观政策制定,抑或是微观层面的企业规划和经营,都具有指导作用。货物周转量是物流需求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文章结合物流需求的特点,通过货物周转量对具有交通中枢地位的武汉市物流需求影响进行预测。本文运用货物周转量,生产总值两指标,结合2000-2012年武汉地区GDP值,基于双变量线性回归模型方法,对交通枢纽武汉进行物流需求分析预测,以说明武汉未来的物流需求情况。
关键词:
货物周转量;回归模型;物流需求预测
引言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网络经济的兴起,现代物流业不断加速发展,其也被誉为“黄金产业”。在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中,现代物流业已几乎扩展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并愈发显示出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很多占据重要地理位置的地区或省份甚至已将物流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或新兴产业列入其地区发展计划。
武汉,位于中国腹地中心,物流资源丰富,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其在发展现代物流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而武汉提出了以发展物流来实现本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并已通过把现代物流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列入全市发展计划之中。
然而,作为新型的经济产业,现代物流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无论是在物流产业的宏观决策上,还是物流企业规划和经营的微观层面,都需要以正确的预测为先导。我国经济已由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快速增长阶段进入到中速发展过程中,在经济调整和转型之中,已充分认识到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性,高效的现代物流业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或者国家经济进步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以合理的物流需求预测为基础所作出科学的决策,是保证物流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
一、物流需求预测
物流需求预测,就是利用所能涉及到的历史资料和市场信息,利用一定的经验判断、技术方法和预测模型,对未来的物流需求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估算和推断。物流需求预测的目的主要是确定物流服务供应系统所需的能力,同时为其建设规模提供数据方面的依据。
物流需求预测的意义在于指导和调节人们的物流管理活动,从而能够采取适当的策略和措施,以谋求最大的利益。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物流需求预测是是物流管理的必要环节
对物流发展中的各个因素实施控制是物流企业进行规划和经营的前提,而这种控制需要依靠预测来未完成。因此,物流需求预测是物流管理的必要环节,一切的管理活动必须从对信息的分析和预测开始。
(二)物流需求预测能够改善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活动中,若能预测了解和把握市场需求的未来变化,那么相关企业就能够采取有效的战略。可以说,物流需求预测是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
(三)物流需求预测能够为物流发展规划和管理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物流需求预测可以描绘出市场需求的变动趋势,从而推测出物流发展需求的趋势,并进行比较系统的全面的分析和预见,以避免决策的片面性的局限性。
二、武汉物流需求的双变量线性回归模型预测
(一)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
回归分析预测法是一种重要的市场预测方法,其是在分析市场现象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基础上,来建立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并将其作为预测模型。
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式①中,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 和 为未知系数, 为误差分量。当然,模型具有实用价值的前提是拟合度良好且回归系数显著。
(二)回归模型的预测
1、指标的确定
货物周转量,是指各种运输工具在报告期内实际运送的每批货物重量分别乘其运送距离的累计数。其不仅包括了运输对象的数量,还包括了运输距离因素,因而能比较全面地反映运输生产结果。其是反映物流业需求的重要指标。
货物周转量的影响因素很多,通过参考大量文献可知,货物周转量与生产总值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综合考虑数据的可查询性,本文选取武汉市近年来的货物周转量和生产总值作为变量,进行双变量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并进行相应预测。
以货物周转量为因变量,武汉生产总值为自变量。下表是武汉市2000年到2012年的相关原始数据:
2、回归模型设定
一般来说,EXCEL和SPSS在预测应用方面均存在各自的优缺点,鉴于此,本文将二者结合起来应用,充分利用SPSS能够准确容易获取预测值,且模型多样化,快速方便的优势以及EXCEL在绘制图形方面简便的特点,将首先用SPSS进行相关预测模型的选择和预测值确定,再用EXCEL进行预测值绘图,从而简单快速的完成相关预测。则可以设定双变量线性回归模型为:
其中,生产总值为 ,货物周转量为 。
用EXCEL作货物周转量和生产总值的散点图,如图1所示:
3、回归分析
根据上述数据,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4、回归方程有效性检验
(1)拟合优度的检验
则从表中可知,相关性系数为R=0.992,相关性明显;同时调整后的拟合系数R2=0.983,说明在货物周转量的总变差中,模型所作出的解释部分达到了98.3%,即模型的拟合效果显著。
(2)回归参数的显著性检验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结果见上表,统计量F=690.815,相应的置信水平为0.000<0.001,结果表明回归方程非常显著;同时常数和自变量系数的回归方程检验的置信水平由表2知为0.000<0.001,即模型的系数显著。
(3)模型预测效果的检验 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得出相应回归模型的同时,将该模型从2000-2012年的预测值保存到数据视图中,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可知,货物周转量的绝对误差最大值为215.9195;相对误差最20.34%;平均相对误差为0.89%,可以预见,模型总体预测效果良好。 再从预测值和实际值的曲线图形来比较,将原始数据和预测值数据复制到EXCEL中,利用EXCEL绘图简便的特点,绘制中货物周转量的实际值图形和预测值图形,如下图所示 图2 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曲线比较 从图中可知,回归预测曲线拟合情况良好,从而进一步证明了回归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三、结论分析
通过对武汉2000-2012年相关数据进行线性回归预测,能够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由回归预测方程 可知,货物周转量与生产总值(GDP)呈正相关关系,具体表现为一单位的GDP增长,能够引起0.346单位的货物周转量;同时由图2的曲线图可知,货物周转量存在明显的上升趋势。
第二,货物周转量是一个总体规模性指标,是从总量上反映物流需求。
这种方法比较概括,虽存在缺陷,但对物流需求的宏观把握,制定宏观物流发展战略还是颇具价值;同时,本文只研究了生产总值对货物周转量的影响,实际上,货物周围量的影响因素很多,比如宏观面上的经济政策,气候条件,微观层面上的运输距离以及货运总量等;另外,货物周转量只是代表物流需求的一个量,并不能完全代表物流需求,因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实地对其加以修正。
参考文献:
[1]王雪瑞,王昭君。基于双变量线性回归模型的物流需求预测[J]。物流科技。 2009(09)。
[2]杨帅。武汉市物流需求预测[J]。当代经济。2007(10)。
[3]汪宇翰。预测物流需求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 [J]。商场现代化。2006(13)。
[4]李振,王兴秋,吴耀华。货运量回归预测工具EXCEL和SPSS结合应用研究[J]。物流科技。2010(08)。
[5]张文彤,闫洁。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数学建模论文篇2
新的学期,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特征,继续体现前几册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改进简易方程的教学安排,加强了探索性和开放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的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重点训练项目:1.小数乘、除法;2.简易方程;3.多边形的面积。
因为新学期本班学生我还不是很了解,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我会摸熟摸透的。我会尽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期重点是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引起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2.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提高要求,不购买其他复习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
3.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4.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5.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第1周:p1-7第11周:期中测试
第2周:p8-14第12周:p68-74
第3周:p15-21第13周:p75-81
第4周:p22-28第14周:p82-88
第5周:p29-32第15周:p89-95
第6周:p33-39第16周:p96-102
第7周:p40-46第17周:p103-109
第8周:p47-53第18周:p110-119
第9周:p54-60第19周:期末复习
第10周:p61-67第20周:期末复习
第21周:期末考试
数学建模论文篇3
通过九年数学的教学,提供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五章:
第22章:二次根式;第23章:一元二次方程;第24章:图形的相似;
第25章:解直角三角形;第26章:随机事件的概率。
重点:
1、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
2、探索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证明的多样性。
难点:
1、引导学生探索、猜测、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
2、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
(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重视课后反思,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的细节。
(2)抓住课堂45分钟。 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争取每节课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大课堂容量组织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益。
(3)课后反馈。精选适当的练习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
2、认真备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
3、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4、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5、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6、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7、以“两头”带“中间”战略思想不变。
8、深化两极生的训导。
总结:以上是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不足之处,请各位指正!
数学建模论文篇4
一、小学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已经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和采用,所谓的"数学建模"思想就是通过创建数学模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我们把该过程简称为"数学建模",其实质是对数学思维的运用,方法和知识解决在实际过程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这一模式已经成为数学教育的重要模式和基本内容。叶其孝曾发表《数学建模教学活动与大学数学教育改革》,该书指出,数学建模的本质就是将数学中抽象的内容进行简化而成为实际问题,然后通过参数和变量之间的规律来解决数学问题,并将解得的结果进行证明和解释,因此使问题得到深化,循环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小学数学建模的定位
1、定位于儿童的生活经验
儿童是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对象,因此数学问题中研究的内容复杂程度要适中,要与儿童的生活和发展情况相结合。"数学建模"要以儿童为出发点,在数学课堂上要多引用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案例,使儿童在数学教材上遇到的问题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自身的经验,积极地感受数学模型的作用。同时,小学数学建模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既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赋予适当的挑战性;又要照顾儿童发展的差异性,尊重儿童的个性,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2、定位于儿童的思维方式
小学生的特点是年龄小,思维简单。因此小学的数学建模必须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循序渐进的进行,使其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相适应。
实际情况表明,教师要想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提高他们将数学思维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就必须把握好儿童在数学建模过程中的情感、认知和思维起点。我们以《常见的数量关系》中关于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教学为例,有的老师启发学生与二年级所学的乘除法相结合,使乘除法这一知识点与时间、速度和路程建立了关联,从而使"数量关系"与数学原型"一乘两除"结合起来,并且使学生利用抽象与类比的思维方法完成了"数量关系"的"意义建模",从而创建了完善的认知体系。
三、小学"数学建模"的教学策略
1、培育建模意识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内容编排的思路都是以建模为基础,其内容的开展模式主要是"生活情景到抽象模型,然后到模型验证,最后到模型的运用和解释"。培养建模思维的关键是对教材的解读是否从建模出发,使教材中的建模思想得到充分的开发。然后对教材中比较现实的问题进行充分的挖掘,将数学化后的实际问题创建模型,最后解决问题。教师要提高学生对建模的。意识与兴趣就要充分挖掘教材,指导学生去亲身体会、思考沟通、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其次,通过引入贴近现实生活、生产的探索性例题,使学生了解数学是怎样应用于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同时,让学生在利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和社会功能,不断增强数学建模的意识。
2、体验建模过程
在数学的建模过程中,要将生活中含有数学知识与规律的实际问题抽象化,从而建成数学模型。然后利用数学规律对问题进行推理,解答出数学的结果后再进行证明和解释,从而使实际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我们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例,使学生能够解决题目不是教学的唯一目的,使学生通过对数学问题的研究和体验来提升自己"创建"新模型的能力。使学生在不断的提出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自主寻找数学模型和数学观念的习惯。如此一来,当学生遇到陌生的问题情境,甚至是与数学无关的实际问题时,都能够具备"模型"思想,处理问题的过程能具备数学家的"模型化"特点,从而使"模型思想"影响其生活的各个方面。
3、在数学建模中促进自主性建构
要使"知识"与"应用"得到良好的结合就必须提高学生积极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我们要将数学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观察、整合、提炼"现实问题"的能力培养上来。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日常问题的适当修改,使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数学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通过创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能够自主创建模型的条件。
我们以《比较》这课程内容为例,我们通过"建模"这一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和"="的掌握与使用,进而使学生明确了解"比较"的真正含义。首先,利用公园或者学校等地方的跷跷板为素材,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哪个伙伴被压上去,哪个伙伴被压下来;然后让班级的高矮不同的同学进行身高比较。最后将上面这些情景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出来,由于这些情景都是学生曾亲身体验过的,此时再叫他们去做"重量"或者"高度"的比较,他们就可以轻松的掌握">""<"和"="等符号。这种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轻松的创建其数学模型,提升他们自主建模的信心。
四、总结
数学建模是将实际生活与数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学生在创建数学模型的过程中,其思维方式也得到了锻炼。小学阶段的教学,其数学模型的构建应当以儿童文化观为基础,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儿童的建模思想,这也是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提升课堂文化气息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数学建模论文篇5
弘扬拟人句调查报告诗词!复习题广播稿剧本的检测自荐信暑假作业的影评庆典赏析小结开学了学习计划试卷写人弘扬李清照,近义词入党李商隐,措施好段标书工作请柬叙事代表发言:反思述廉自查报告自荐书现实表现。
数学建模论文篇6
多年来,传统的教学研究都是围绕学科自身进行的,诸如如何进行知识传授、学法指导、能力培养等等,而忽视了课堂教学评语的育人功能。而许多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不仅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而且还有良好的观察、倾听和谈话的技能。他们很注重教学评语对学生的影响。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学评语在教学中的地位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所谓课堂教学评语,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常用、最简单的评价方式,是指明学生学习活动申某个细节正确与否的一种语言描述。我们主张积极的课堂教学评语,因为它是学生及时了解自我、强化正确、改正错误、找出差距、促进努力、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它还是沟通思想情惑、推进积极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消极的课堂教学评语,则会干扰课堂教学的进行,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对形成学生积极的思维起副作用。
在具休教学中,这些积极的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下面结合数学课堂教学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感受和做法。
客观、正确的教学评语,是学生及时获得对知识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通过这种途径,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分析学习中的差距,检验学习中的得失,从而调节学习过程节,改进学习方法,优化自己的解题思路。同时赞同的评定,是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满足、强化其学习的积极性、促成其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的时候,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实数a,b满足a2-3a=l,b2-3b=1且a不等于b,求代数式a+b的值。一般同学有惯性思维,一直在想求a与b的值,而有一位同学反映很快,换个角度思考,把a、b看成方程x2-3x-1=0的两个根,将复杂问题一下子解决了。不少同学非常羡慕,这时教师作如下评语:“你能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善于居学活用知识,寻求捷径,很快有了答案,说明你对概念有很好的掌握。长时间下去,你的思维一定会更加活跃,将来你仍有希望取得类似成功,或更大的成功!”短短的一段评语,不仅是对学生平时努力的肯定,使其产生兴奋,同时也反映出教师此刻喜悦的心情,其效益也会胜出师生的一次长谈,甚至影响其一生。
教师的评语,可指明学生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在数学教学中,表现为解题方法的繁与简、速度的快与慢、思路的敏捷程度、广阔程度,作业书写的好与环,以及要改迸的途径等,它会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
例如,在一节数学公开课上,学生完成了对题目的板演,执教老师问:同学们看,该同学做的对不对?“对”几乎是齐声回答。“谁还有什么补充的吗?”这时一个同学站了起来:“我认为该同学虽然把题做对了,但他的态度不认真,字迹潦草不说,还不用直尺画数轴,结果把数轴画的像弧线…”老师频频点头,并投去赞同的目光,“这个同学说得很对,因为我们无论做什么,都应该有认真的态度,踏实的作风……”。我想这是该课成功的地方之一。
再如,在课堂上提问时,有的同学不举手就喊,这时教师说:“我喜欢xx同学发言先举手。”以及纠正作业时,“某某同学的作业总是全对,解法简捷,书写流畅。”这种评价效果类似于我们常说的“榜样”的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给予的评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的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活动迸行认真的分析和评估,既可以使学生深刻认识、记住学习内容,掌握学习方法,又可使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比较客观的把握这些问题,及时改迸教法,因材施教,使教学过程始终完善、和谐地迸行。
例如,在学习几何——“矩形”一节的内容时,有这样一个问题:已知点p是矩形abcd内的一点,求证:pa2+pc2=pb2十pd2。在对题目进行演变时,有位同学提出:“如果点p离开矩形平面‘遨游太空’,上述结论仍然不变!”,全体同学哗然。这时教师对学生说:“这位同学善于想像,且题目演变合理,将来你能成为一个数学诗人。但证明要画一个立体图形,有兴趣的可以课后做一做,到了高中你还会继续研究”。通过教师的一席话,学生得到了满足,他们的注意力立即被拉了回来。
布鲁姆认为学生在学习某一特定课题前的准备机制,比教师的授课更重要,而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评价,则是他门学会独立学习的重要标志。学生依据经常获得的外部评价经验,逐渐培养起自我评价能力。而教师的评价往往也可作为自我评价的依据,所以教师给予学生的评语,对学生加深自我了解,促进努力,将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中学阶段,大部分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并开始注意评价自己。下面是几位同学学习数学的感受:“我平时很喜欢学习数学,愿意欣赏它的美,甚至在语文、英语课堂上岂在偷偷地做题,因为问题解决后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喜悦,一个定理的发现,一个猜想的证明,是多么的令人激动与陶醉啊!教师越激励,我就越有劲,所以我经常想获得这种刺激与荣耀。”有的学生结合教师给他的评语,时常这样评价自己:“我学数学比较呆板,一见题目就想套公式用定理,老老实实的硬算,所以题目做得很繁,作业、考试老觉得时间不够,吃尽了苦头。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讲究方法,重视思维训练,慢慢的改变了原来的习惯,并取得了一定的收获。”还有的同学认为“基本概念清晰,但运算怕繁;做几何题时总找不到思路”。更有同学感到自己对数学的意识不够强,“脑子中没有数学细胞,数学是我心中的恐惧所在,多次为没有好的分数而难过。”等等。总之,差不多所有学生对自己学习数学均有一个基本合理的评价。这对学生充实、完善、提升自我是大有好处的。
由于数学课堂教学评语的类型广泛,不同的评语收益不同,功能各异,如何运用它,怎样发挥其功能,使课堂教学高效高质呢?
评语是一门艺木,对学生的评语要精心设计,使其丰富多彩。有时不一定正好“对准”学生,不妨换一个角度,效果还可能更好。例如有位同学在全国数学竟赛申获奖,当教师在全班面前宣布这一消息时,全体同学情绪高涨,教师也情不自禁的发出感慨:“我为有这样的学生而骄傲!”或用英语“iloveyou!”、“iamhappyforyoursuccess!”短短一语包含了教师对学生的一片爱心。
教师对学生的评语,常会被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所左右,教师一定要克服两种偏见:对后进的学生评价过于严格,而对自己喜欢的学生评价过高。所以对优秀学生的评价应尽可能客观,使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同时要不失时机的提醒他们防止骄傲情绪的滋长,使他们懂得“在成功的延长线上不一定仍是成功”。而对差生也可采用肯定的评语,表扬他们的进步,使他们尝试成功的休验,增强他们的自尊和学习的自信心。
要针对学生学习活动和结果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准确的,富有启发性的评语,并在评语中给予具体、巧妙的暗示或点拨。比如:“你解题的思路过于‘正规’,请利用特殊位置或特殊元素寻求解题途径”,“数形结合,奇迹就在你的眼前”等等。
情感是意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教学过程有着强化或弱化的作用。所以,评语尽可能带点感情色彩,以达到既可对学生学习做出公正的评价,又可密切师生关系的目的。
最后还需指出,课堂教学评语,一定要把握好“度”。评而有据,言之有情,贵在恰当,务求适时。一定要围绕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去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起到评价的积极作用。
推荐访问:建模 数学 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模板范文 数学建模论文范文100篇 数学建模论文怎么写 数学建模论文格式 数学建模论文在哪里找 数学建模论文格式模板 数学建模论文格式要求及字体大小 数学建模论文摘要怎么写 数学建模论文题目怎么起 数学建模论文字体字号格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