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朝鲜国王下达的一种文书教书:汉语词语,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时代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新时代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4篇
第一篇: 新时代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先进事迹介绍
发表时间:2010-12-06 10:28 浏览次数:175 次
于漪,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我国第一批语文特级教师。
在讲台上挥洒数十年,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深受学生爱戴,形成了闪烁着智慧与人格魅力的教学风格与教育思想,影响巨大,享誉全国。
曾任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校长,一身正气,一心为公,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小学教师。
肩负上海5届市人民代表、3届市人大常委、2届教科文卫副主任委员重任,在25年代表生涯中,广泛调研、监督,为教育大声疾呼,促进教育立法,健全教育的保障机制。
81岁高龄仍执著于对理想教育的追求,凭借信仰与激情、坚守与超越,成为一代师者楷模。
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形容于漪教书教得“着了魔”。熟悉她的学生则说,于漪老师对教育有着“宗教般的虔诚”。
从教近60年,退休近20年,于漪丝毫没有停止过追寻理想教育的步伐。如今已81岁的她仍在以各种方式,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影响教育、影响教师、影响学生。早年的学生退休了,来看望年迈的老师,却发现她活力四射,竟比自己都显得年轻。
2010年教师节,荣誉等身的于漪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很多年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于漪根本就已经是‘教书育人’的代名词。”一位仰慕于漪的年轻教师在博客里这样写,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心声。
与此同时,对于许多年轻教师来说,虽然于漪是一个让他们仰视与敬佩的名字,但在他们看来,于漪显然早已属于过去的“那一代”——只知奉献,近乎完美。当荣誉纷至沓来,当报道连篇累牍,当于漪越来越多地被置于聚光灯下,这个时代的人们不见得真正理解她,而有的人甚至尚未了解就选择了疏离。
2010年9月,记者走近于漪,试图通过她的亲身讲述,还原一个矗立多年且“被标签化”了的教育偶像,一个作为普通教师的于漪。
人淡如菊
简约的家饰、简朴的衣着,围绕于漪的一切,连同她本人,都显得简单、素净。唯有笑起来满脸的皱纹,似绽开的秋菊。
“我有洁癖,最爱打扫卫生。”离开人民大会堂耀眼的灯光,她亲自操持家务,照料家人,收拾屋子,挽着环保袋上超市、上小菜场……工作之外,于漪的生活和任何赋闲在家的上海老太无异。尝过她手艺的学生都说,于老师“烧得一手好小菜”。
“先生心疼我工作辛苦,批评我是‘工作狂’。我不反驳,但我心里知道,家庭和工作对于一个人,不能分孰轻孰重。我是两头重,两头都不放手。只有家庭生活和谐了,才能保证一份投入工作的好心情。”于漪望望先生所在的屋子,转头就笑,笑着笑着,抹抹眼角,还是笑。
面对荣誉,于漪显得非常谦逊:“选择做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我本人,也就是个普通人。”
既然是普通人,就不可能对“人间烟火”不为所动。退休前,有许多次上调或从政的机会,于漪都主动放弃了。放弃的理由很简单——“留在学校,是我心中所愿”。
但是,另有两大诱惑却真曾让她心动不已。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石化二中诚邀于漪出任校长,希望她能帮助学校大幅提高教学质量。
“他们开出的条件十分优越,要给我分一套大房子,还配一辆车。”当时的于漪,虽然已经是上海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可家里的生活条件并不好。一家三代挤在先生单位分的建筑面积5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里,十分局促。为了给晚辈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于漪有点想出去尝试一下。
可是,这一步并没有迈出去,于漪对此并不感到遗憾:“第二师范是‘文革’重灾区,‘文革’后期仍然派系斗争很厉害。直到上世纪80年代,学校的风气也没有完全树起来。一个人心无二用,我想,既然在这个岗位上,就一定要把学校带好。”
在校长的岗位上,的确责任重大,那么退休了,总该可以歇口气了吧?
1992年,于漪光荣退休。很快,一所知名民办教育集团就找到她,盛邀她担任特别顾问,工作轻松,待遇还特别优厚——“每周去个两三天,不用做什么事,只简单指导一下工作,年薪60万”。
60万!面对这个普通人很难抵御的巨大诱惑,于漪保持着惯有的坦诚:“不动心是不可能的。那时,我的退休工资是每月1000多元,还有几百元的补贴,加起来将近2000元。虽然不少,但和60万元比起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我也想过,我和老伴身体都不太好,赚点钱,可以补贴家用。”
然而,这一步还是没能迈出去。“当时,市里急需我参与培养年轻教师,而我的长处也在于此。”很自然,于漪就留了下来。这一留,又是将近20年。
回想近60年的从教生涯,于漪并没觉得自己取得了多么了不得的成绩:“工作竭尽全力是本分,个人无论是天分、学识、才能,都是极其有限的。离开了大家,一事无成。”
于家五姐弟,于漪是大姐,5人在各行各业都有不凡表现。大弟于渤是浙江大学教授,二弟于洸历任北京大学组织部长、副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三弟于渌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小妹于涟是浙江大学教授。有趣的是,他们兄弟姊妹间从来不谈工作成绩,只知道各自大致的工作情况,具体的业绩几乎都要通过报纸才了解到。
“吹,摆,不仅无聊、小家子气,而且会目中无人、飘飘然、裹足不前。”对自己,于漪有着再清醒不过的认识。谈话间,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是普通人”,她也一直在用一个普通人的逻辑对记者讲述自己。了解了作为普通人的于漪,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她会说——“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
初入教门
很多人都知道,于漪不但教过语文,而且还教过历史。殊不知,于漪的教学生涯是从教识字开始的。
1951年夏,22岁的于漪从复旦大学教育系毕业,经国家统一分配,来到当时的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属工农速成中学当老师。
工农速成中学的学生主要是革命干部、战士、劳动能手等,大部分都比于漪年长。学校安排于漪教文化班,学生的文化程度是平行班中最低的,教学得从识字开始。
上第一课时,于漪心里没底,“腿不由自主地弹起了琵琶”。许多年后,当年的学生想起她脸上故作严肃的表情和脑后两只幼稚的小辫子还是忍俊不禁。
正当于漪在教坛蹒跚学步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把她从讲台上强行拖了下来。
吐血、便血,症状十分严重,医院诊断是消化道溃疡病。当时的医疗条件对这种病根本束手无策,只好由着医生“想起一出是一出”。输血、“饮食疗法”、“封闭疗法”……几乎什么流行的办法都尝试过了,病痛却依然不曾减轻。
祸不单行。溃疡病还未治愈,重症肝炎又找上门来。年三十晚上,于漪刚被送进医院,就立刻被隔离。不但黄疸扩散,人难受得连平躺都气喘。肝功化验、肝脏穿刺,一项项检查、治疗下来,于漪已经被病痛折磨得痛苦不堪。
“我简直没有想到,工作后的第一课竟是疾病的磨炼。”年轻的于漪没有被病痛打倒,反而锻炼了意志和韧劲,变得坦然而淡定:“生死就那么回事,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什么挫折,不能张皇失措,更不能精神崩溃。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努力,一步一步往前走。”
1957年下半年,工农速成中学向普通中学转轨。于漪于1958年初调往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任教。
刚到新学校,本以为能学以致用的她,被副校长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学校不缺学教育的教师,缺的是历史教师。副校长要她带师范二年级6个班的中国古代史,每班3节课,每周18节课。“我不是学历史专业的,教起来当然千疮百孔。不过,我对历史本来就有兴趣,反正可以边教边学,边学边教。”
过不了多久,校领导又找于漪谈话,让她改教语文。
谈话很简单,两分钟。于漪说自己不是学中文专业出身,教语文有困难。领导反问:“你不是大学毕业了吗?”于漪如实答:“隔行如隔山。”领导不由分说:“工作需要。‘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这是最高指示。”一锤定音,于漪又进了语文教研组。
“隔行如隔山”不是托词,于漪捧起语文书,难题迎面而来。“文言文可以串讲,现代文学生基本能看懂,该怎么教?汉语拼音根本没学过,得先从b、p、m、f补起,汉语语法也得从零开始。”从此,于漪不得不用双倍乃至数倍的时间学习,力求在两三年内把中文系的主要课程捋一遍,这样教学才能有点底气。光学没有用,还得把课上好。为了备好一堂课,于漪常常要花10个、20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经过上百篇教材的独立钻研,我总算摆脱了茫然的状态,算是有了一点穿透力与判断力。拿自己的真切体会指导学生学习,就不会沉迷于空洞的概念、大话、套话,学生就能真正受益。”
除了自学,于漪又开始在比较和借鉴上下功夫。向高手求教,广泛阅读,回忆自己求学时的学习经历……这些方法都成了于漪进入语文教学之门的指南针。
教人教心
教起语文来神不乱、心不慌,能够得心应手固然不错。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于漪发现,如果仅局限于此,远远不够。“教语文不能像烂泥萝卜——洗一段吃一段,语文教师的脑子里必须有整体的框架结构,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要有很强的目的性,不能像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经过反复推敲,于漪对从古至今就争论不休的语文学科的目的、任务,有了自己的认识:“教文和育人必须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只有把‘文’、‘道’两者辩证统一起来进行教学,缘问释道,因道解文,才能使学生在弄懂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受到启发与感染。”
在教文中育人,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极不简单。在于漪看来,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正如“矢”与“的”一般,不看准靶子,只管射箭,就是无的放矢。
基于这样的认识,于漪和学生交朋友,通过望、问、听、阅和材料跟踪等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在语文学习发展上的变化。不仅如此,学生的思想、性格、兴趣、爱好、学习心理、学习习惯等也都是她潜心研究的对象。
“做班主任要家庭访问,个别谈心,当任课教师也一样,同样要全面关心学生,和学生、家长做朋友,从思想到生活到学习,无所不谈。”爱管闲事的于漪没少因此受到同事善意的取笑。同事们都说,于漪这个语文老师管得真多,“比班主任还班主任”。
对于漪教学思想作过深入研究的内江师范学院学者戴前伦,曾举过一个“于漪和4个口吃学生”的例子:于漪教过的一届学生中,有4个表达能力很差,乍一看似乎都有口吃的毛病。但是,经于漪调查发现,4个人的“病因”各不相同。第一个学生是舌头稍短,口齿不清。第二个是独子,父母从小娇惯,因此说起话来停顿多,语言不规范。第三个是小时候模仿口吃者说话,自己逐渐口吃起来。第四个是思维迟钝,说话结巴。于是,她对这4个学生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为他们制定了各自的训练计划,使他们口头表达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有的甚至彻底摆脱了口吃。
“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的讲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阅读中,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极大地启发了于漪。
“学生毕竟是不成熟的青少年,如果他们都懂事了,都有很强的自控能力了,那还要我们教师做什么呢?”由此出发,于漪总是时时处处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进入学生的世界。
“乱班”之治
“文革”前,于漪的教学水平日臻成熟,她本人却因此受到运动冲击,被打为“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吹鼓手”,蒙受了许多屈辱与不白之冤。
更令于漪没想到的是,刚刚“复课闹革命”,学校就把69届(4)班这个“乱班”交到她手里,让她一边挨斗,一边带学生。算下来,她已经是这个班的第九个班主任了,其余的老师不是被气走,就是主动辞职不干。
走进班级,迎接于漪的第一个“节目”就是黑板上抹着的大便。教室里只有4个女生,她们扭在一起打架,互相扯着辫子不放,于漪好不容易才把她们拉开。
其他学生呢?从没带过乱班的于漪开始挨家挨户访问,磨破了嘴皮子,总算把所有学生全部请回教室。课上了两个月,调皮、爱打架的学生终于不再以窗代门,老老实实地从教室门进出了。
转眼,到了77届。此时的于漪已经是杨浦中学的年级主任。这一届学生里,有几个“皮大王”,全校奔窜、捣蛋,打架、闹课是家常便饭,弄得其他学生不得安宁。一个学生上体育课竟然把男体育教师的鼻梁骨打断了。
“那时的办公室,就像个派出所,每天都要处理各个班级以及班级之间发生的大小纠纷。”除了上课,于漪的一张嘴从早说到晚。有的女教师受不了,气得话也说不出,甚至晕倒。为此,于漪在办公桌抽屉里总备着一包葡萄糖,哪位教师头晕,气不顺,赶紧泡上一杯糖水,定定心。
商人蒋志萍,是当年赫赫有名的“皮大王”之一。打架、逃课、欺负小同学……哪件事都少不了他,家里几乎天天都有人找上门告状。为他的“斑斑劣迹”,父亲发下狠心,赶他出门。“父亲对于漪老师说不要我了。于漪老师很激动,对我父亲说:‘你不要,我还要!’”蒋志萍就糊里糊涂地跟着于漪回了家。
这一待,就是大半年。其间,蒋志萍跟着于漪一家同吃同住。“等我转变了,能认真学习了,于漪老师就给我父亲写信,请父亲原谅我。信中有这么一句,我一辈子都记得:‘孩子的本质并不坏,只是衣服沾了灰,掸一掸就好了。’没有于漪老师,我也许早就‘进去了’。”
30多年过去了,于漪的信如今仍然是蒋志萍家的“镇宅之宝”。“于漪老师不是对我一个人这样好,她对所有的学生都好。她也不是教完学生就算了,她对学生一辈子都牵挂。”蒋志萍工作后找了对象,于漪知道了,一定要亲自看看女孩才放心。蒋志萍结婚,于漪家里有病号,手头不宽裕,仍然扯了几米红布相赠。几年前的一个春节,蒋志萍照例来给老师拜年,于漪又关心地询问起他的近况。“最近生意有点周转不灵。”他也就是随口一说。于漪却大为上心:“缺多少钱?我有!”
“清贫了一辈子的老教师能有多少钱?我怎么能要老师的钱?于漪老师真的是对学生掏心掏肺……”浙江义乌幽暗的工厂厂房里,年过半百的汉子,说起老师竟然泪流满面。
育无止境
主持名师培养基地、德育实训基地,指导制定上海“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下课堂听课……近年来,于漪已经渐渐离开讲台,将工作重心转向培养年轻教师。有时去远郊县听课,一听就是一天,上午3节、下午又3节。不仅听课,还要组织评课。
年纪大了,这样操劳,于漪也觉得很累。“但三尺讲台系着学生的青春,教师一定要把课上好才对得起学生。我苦于年纪大了,离开讲台时,几乎觉得自己的生命之火熄灭了一半。因此,我非常愿意帮助年轻人在课堂里摸爬滚打。”
闲暇时,于漪常常和自发找上门来的年轻教师一起探讨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难题。
“许多教师都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容易感动了,课也越来越难上。”于漪理解年轻人的感受:“我教书的那个年代,学生单纯,老师说什么就听什么。现在的学生,身处转型社会,遭遇社会核心价值观变迁,平时接触的信息量又那么大,自然不好教。老师们太不容易了!”
现在,许多中学生都把周杰伦奉为偶像,而有的教师却嗤之以鼻,师生间彼此不理解、不信任。了解到这种情况,于漪就请儿子帮忙买来周杰伦的歌曲磁带,反复听。“说实话,我并不觉得又说又唱有什么好听,感觉不如《青藏高原》之类的歌曲。”
没有找到答案,于漪就主动去学校找学生聊天。几个女生善意地嘲讽了她的品味,并告诉她,“您喜欢的那些歌太‘露’了。”
被嘲讽的于漪并不生气,仍然是笑意盈盈。女生们看这个老太太不板着脸乱训人,话匣子就打开了:“我们就是喜欢周杰伦,因为别人学他都学不像!”
一句“学不像”,让于漪理解了渴望独树一帜的孩子们。“现在,住房条件改善了,城市里几乎人人都住楼房。孩子放学回到家,门一关就和外界隔离开来。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忧愁、孤独、苦闷甚至喜悦都需要个性化的途径来抒发。又唱又说的方式,不正是一种另类的倾诉吗?”于是,她转而劝慰青年教师:“周杰伦一些歌曲的歌词里,中华文化的含量很丰富,学生听听并没有什么坏处。”
没有人天生就会做教师,于漪一生都没有停止过对于教书育人的思考。
初为人师时,于漪也曾对两类学生不由自主地喜爱。“一类是反应灵敏,非常聪明的,我说上句,他下句已能回答,教起来十分省力。另一类是长得很可爱,像洋娃娃一样的。”
经历过许多,尤其是经历过带“乱班”的日子,于漪才逐渐领悟到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每个学生的生命都值得尊重,都需要关心。教育没有选择性,生长在这片热土上的孩子,都要真心实意,全心全意地爱他们、培养他们!”对于这些从内心迸发出的呐喊,于漪不仅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更是身体力行。
1996年11月,于漪给贵州偏远山区一位中学语文教研员的长篇复信《自强不息,女教师们!》,被认为是一篇经典美文。文中,歌德借浮士德之口说的一句话让于漪感慨不已:“要是有那么一刹那,对我说:停住吧,你是多么美好!那时也就敲响了我的丧钟。”
“浮士德上天下地求索,经历了爱情的悲剧、事业的悲剧,什么都一场空,但是他没有灰心。最后,他在一块荒芜不毛的海滩上建立起人间的乐园,心里一片光明,情不自禁脱口而出:‘停住吧,你是多么美好!’这一刹那,浮士德倒地死去。满足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我当了一辈子教师,教了一辈子语文,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我深深体会到‘永不满足’是必须遵循的信条。”
2010年9月7日,于漪赴北京参加庆祝第26个教师节暨“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表彰会,出发前半小时还在审定教材。作为上海“二期课改”语文新教材审定专家组组长的她,每天仍然要花大量时间在语文教材审定上。她的执著与追求一如往昔……
于漪说
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高尚;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理想。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我有两把“尺”,一把是量别人长处,一把是量自己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自身才有驱动力,因为,“累累创伤,是生命给你最好的东西”。
教育,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
你既然选择了当教师,就必须用一个人民教师的良知来告诫自己,自己是教师,和市侩不一样,不能把教书当生意做,从学生身上揩油;不能把知识当商品贩卖,捞取高额回报。如果那样的话,一名教师的道德行为底线就崩溃了。
如果只是教书,那么你就是一个教书匠、知识的二传手。不能忘记教书的目的是育人,这是大目标。
只有当教师给学生带来思考,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的时候,他才能成为年轻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一、教学风格
北京张定远先生曾就于漪的教学艺术做过这样的高度概括:寓教于情,声情并茂,教出趣味,活而有致。既激发一个“趣”字,不忘一个“新”字。牢牢揪住一个“情”字,铸就一个“活”字。“趣”,就是课要有趣味性。于漪认为,趣味性与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紧密相联。知识对青少年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了解并熟悉学生渴求知识的心态,紧扣课文的特点,以知识的清泉浇灌,学生往往被吸引,沉浸在求知的氛围中。节奏上,课要张弛结合;方法上,直观演示、开拓想象、抓点拎线、形成悬念、展现意境、激发感情、讨论答辩、运用学生“逆反心理”等,都能使教学过程充满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就是要有新鲜感。于漪认为,中学生具有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因此,组织教学时,要以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和学习愿望出发,采用多种方法,组织新的内容、新的知识、新的能力,注意新的角度的选择和时代活水的充盈,使学生产生新鲜感。“情”,就是课要“披文以入情”。一篇篇名篇佳作,饱蘸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于漪根据作品中的具体形象,或展开想象,或唤起联想,或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让学生在咀嚼语言文字中把作者寄寓的情思化作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于漪认为,教学时适当安排一定深度和难度的内容,使学生体验到克服困难的喜悦也相当重要。“活”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只要是“不逾矩”,“从心所欲”便就蕴含了一个真理,那就是教学的一个 “活”字。于漪把传统的教学艺术发挥到了极致。她对每一课的精心设计,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处理,对一句话的剖析和欣赏,都明显带着“于漪”特点。于漪认为“不能千课一面”每一课都有一个新的惊喜,每一课都给学生带来浓厚的兴趣。
于漪在教学中探索了多种教学方法。以“情”为例,于漪认为:教师教学要“声情并茂”,要“体作者之情,察作者之意,文脉、情脉双理清”;要“选准动情点,以情激情,满怀激情启发、提问、讲述剖析”;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要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把课文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词句反复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她强调“教师的教学用语要规范、生动、流畅、悦耳,能在学生心中弹奏。” 于漪记住了“不过”后边的话,暗暗下定决心,不仅要找到语文教学的大门,还要做出一番像样的成绩。
她为自己准备了“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优点,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白天,她站在教室窗外,看别的教师怎么上课;晚上,她对着参考书仔细琢磨,连汉语拼音都重新学起。教研组里共有18位老师,于漪把其他17位老师的长处都学来了。于漪还为自己准备了“教后记”,每次上完课之后记录,一面是记下学生的“闪光点”,另一面记下自己的不足,甚至是“废话”。长此以往,一些精彩的思考留住了,成为以后教学中的新养分,自身的缺点也逐步克服,教学育人渐入佳境。
第二篇: 新时代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
事迹简介: 王洪春,女,汉族,52岁,重庆市开县白泉乡平安希望中心小学一级教师。坚守山区教育30多年,2006年主动申请到最偏远、交通不便的群岭村校任教,用啤酒箱子当床,用破麻袋分隔男女厕所,在屋檐下做饭,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书育人,成绩突出。关爱农村留守孩子,帮抚培养6个留守儿童,自费为学校买挂图、体育用品。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高山上的“保姆老师” ——记开县白泉乡平安希望中心小学教师王洪春 海拔1700米的高山上,一位50多岁的女教师独守着破旧的村校,靠着坚强的毅力和一颗为山区孩子无私奉献的爱心战胜了无尽的困苦、恐惧和孤独,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希望的晴空。 她就是王洪春,一个普普通通的女教师,为山区教育奉献了30年,选择了大山,挑起了重担,她的事迹让无数人感动、称赞。 一 王洪春本是离县城较近的和谦镇人,因被大山小伙子刘权明的憨厚感动而随嫁到了最偏远的白泉。又因为她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和对孩子的喜爱当了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开始了教书育人的生命征程。 30年来,她坚守在大山的深处,克服了重重困难。她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农村的小学教育,奉献给了渴求知识的一代又一代的山村孩子,用她慈母般的情怀呵护着每一个孩子。 白泉乡是开县最偏僻、最贫困的一个乡,30年前,这里还不通公路,要想去一趟县城,徒步翻山越岭,要走上三天三夜。而王洪春又选择了这个乡最偏远的村校扎下了根,一晃就是30年。 30年来,王洪春爱生如子。在30年的教师生涯中,她自始至终关心照顾每一个学生,在她班上学习的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她都了如指掌。她对困难的学生总是给予无微不至关心,要是哪个学生因为家庭的贫困而失学,她总会从微薄的工资里面挤出一部分钱给学生垫书杂费,说服他们复学。一个又一个,一年又一年,垫的钱越来越多,还她的却很少,30年来,究竟给学生垫了多少费用,她自己也记不清了,因此,也让她自己的生活也经常举步维艰。 王洪春家在农村,她每天上完课还必须干农活,但是几十年来,她在工作上从来没有拖过后腿,对学习差的学生她也总是悉心辅导,从不放弃一个后进生。每天傍晚,她总是走村串户,到学生家里去家访,去辅导学习差的学生,经常到了半夜才打着火把回家。 二 2006年8月,处于1700米高山上的群岭二校急需教师,但是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正在学校领导焦头烂额之际,49岁的王洪春老师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决定,她自愿申请到群岭二校任教。一个女教师,到一所荒凉得古庙一样的学校教书,这让所有知道的人都大吃一惊。 群岭村校是全乡最偏远、环境最恶劣的村校。海拔1700米的山梁上,一间破旧的土墙教室,两边的陡坡延伸至让人恐惧的深谷。从场镇到那里,要走4个小时山路。以往的老师,没有谁在学校待上过一年。 因为之前没去过群岭,开学前,王洪春让丈夫刘权明先上山看看。刘权明回来后,久久没说话。“只要有路,我就能爬上去。”听了妻子这话。刘权明开始默默为她收拾上山的被条、换洗衣服、方便面和咸菜。 群岭二校地处群山之颠,四面迎风,泥巴墙,瓦屋顶。校园总占地面积38.9平方。开学头一天,夫妻俩背着东西,早上8点从家里出发,下午2点才走到学校。 来到学校,王洪春愣住了——30平方米的教室被隔成两间,一间是教室,容纳两个年级的复式班,一间是老师卧室兼厨房。教室里,3只脚的课桌就有6张。一个没有门的厕所,中间挂了条麻袋分出男女。王洪春让丈夫维修桌凳,自己打扫清洁。两间屋,清理出的老鼠屎装了一筲箕,还发现4张蛇蜕下的皮。 当天晚上,因未带床,王洪春和丈夫将纸板铺在地上睡,没电,就点蜡烛。一周后,学校才通电,丈夫也从家里搬来一个床垫,放在借来的6个啤酒箱上,算是床,一直用到现在。 几个留守孩子和王老师住在一起,除了上课,王老师还要煮饭或者方便面和学生一起吃。由于卧室太窄,王洪春不敢在里面生火,山上电压低,又不能用电饭锅,所以王老师把灶搬到了屋外的空地上,下雨天又搬到屋里。她做饭的灶就是一只瓷盆,上面再放一个“三脚”和一口锅,看起来有些像过家家,却让人觉得心酸。由于这里海拨高,群岭山上,每年冬天两个多月大雪封山。没有水,她就将干净点的雪放在锅里,融化后做饭。但不管多干净的雪,融化后的水都是黑的。她不敢喝,王老师只好干吃方便面。刚刚到群岭村校的一年里,她和学生就吃了七八十箱方便面,三年吃了多少箱方便面她自己也说不清了。 三 条件越是艰苦,王老师越是努力地工作,因为她认为在这里生活的人太不容易了。她希望能多为孩子们充电,让孩子们长大了凭自己的实力改变命运,尽管她担任的是复式班,但她对教学工作丝毫没有怠慢。对于学生作业,无论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她都一丝不苟地批改,而且还在一个本子上详细地记录了“作业反馈信息”。学校领导问她:“这么多的作业你怎么改完的?”她却平淡地说:“反正没事,改点作业充实一些。” 王洪春老师是82年前的民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但她时时刻刻都在学习。在她的备课本和教科书上,到处能看到那些“循规蹈矩”的小字,那是她钻研教材的见证。在村小有很多课余时间,王老师除了改作业和辅导学生,就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备课和学习。她说:“闲着也是闲着,有事做还好些。”在她简单的床铺底下,有很多书,她说没地方放,只好放棉絮下面了。 四 群岭二校由于是白泉乡条件最差、环境最恶劣的村校,曾经几度派人去,都被那里的境况吓退了,在那里最需要老师的时候,年近半百的王洪春却主动申请去任教,这事却让她在那里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在白马泉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农村人光靠种庄稼维持生计是不行了。于是有劳动能力的人纷纷外出打工,留守儿童便成了教育过程中严峻的问题,据统计,白泉的在校生中,留守儿童占50 %,留守儿童的家中的大人大多数是“老弱病残”,家里的活计变得特别忙,再加上学校路途遥远,接送孩子也就成了大问题,见此情形,王洪春老师主动给孩子做中午饭。每天中午王老师都要用那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灶台里给十几个孩子做饭。 家长们见王老师待孩子特别好,有些离学校远的就干脆把孩子送到王老师那儿住。仅仅十多个平方的寝室里,住着王老师和四个孩子,他们小的四岁,最大的有六岁。白天,王老师要为他们热洗脸水、洗脸、梳头、做饭,晚上,还得在三更、四更时分叫醒孩子陪他们上厕所,否则就会尿床。王老师每天给所有孩子上完课,便和这四个留守儿童一起玩。在王老师这里,老师、厨师、管理员全由她一个承担起来了。当同事问她累不累的时候,她却用了一句最普通的话回答:“比起那些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我就好耍多了。” 孩子们没有床,王老师就把自家的钢丝床背了上去;高山上没有零食,她便在街上买了背上去免费给孩子吃;孩子们没水喝,她便在简单的灶台里给他们烧开水;孩子们没活动场所,她便让自己的丈夫用木头做了一个乒乓球台,她还买了如跳绳等许多体育用品,给孩子们玩;她还自己掏钱买了拼音挂图、教字挂图、汉字挂图等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 也就是因为她的用心良苦,现在不仅让本校学生爱校如家,中心校回去的孩子也爱去那里玩。也就是因为她的善良和蔼,山上许多大姑娘也拿她当自己的妈妈,跟她谈心,请教她一些生活小常识。在这里,王老师得到了全体村民的尊重和信赖,王老师也不再孤单,因为在这里她有许多亲人。 在王洪春主动申请上山之初,有人怀疑她在那里坚持不了半年,也有人说她是为了出名。而今天,王老师不仅坚持了下来,当然也出了名,她的事迹让无数人感动,也受到众多媒体的关注,但这不是她上山的初衷。出了名的王老师还是和以前一样,默默的坚守在1700米的高山之巅,默默地辛勤工作,既当老师,又当保姆,默默地忍受着孤寂和艰辛,用自己柔弱的双肩为大山孩子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五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春华秋实,30 年的倾情投入,30 年的辛勤耕耘。王洪春以她大山般的朴实和坚毅,真诚待人,踏实做事,无私奉献,赢得了学生的敬仰,家长的尊重,社会的好评。她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她的感人事迹不仅受到社会各界和许多媒体的关注, 2007年,她再次被学校评为模范教师,县“十佳班主任”,2008年评为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2009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教育部评为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和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巾帼标兵、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并当选为市县两级妇代会代表。面对这些荣誉,王老师却说:“其实我做的都是分内之事,平常事,我只是希望我退休后,能有人继续上来照顾这个山上的孩子,他们需要用知识来改变命运。”王老师就是这样平凡的一个女人,和这里的许多女人一样,放假回家了是个贤妻良母。然而如此柔弱的肩膀却挑起了大山的脊梁,为山区教育事业奉献了她近乎一生的心血。如今,年过半百的她仍然坚守着那座大山,坚守着那里的孩子。
第三篇: 新时代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
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材料
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材料
Xxxxx:xxx
我叫xxx、女、38岁、中共党员 ,小学高级教师,大专学历。现在赵北口镇杨庄子小学任副校长,负责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兼五2班班主任,并教五2班语文、科学及思品等学科。我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 18 年的从教生涯中,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好评,在杨庄子小学的发展历程中竖起了一面旗帜,是xxx镇优秀教师的代表。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多次获得上级政府的各种奖励,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与好评:2003年,荣获保定市“优秀班主任”的称号;2007年荣获县政府嘉奖;2005、2007、2008、2010、2015年先后8次荣获安新县单科优秀奖,连续多年师德考核优秀。
一、锤炼思想、提高境界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学习是终身的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强人一筹,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在十几年的工作中,我与党中央时刻保持高度一致,忠实于党的教育事业。在三尺讲台上,认真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事业接班人为已任,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二、热爱学生,以生为本
1997年,我毕业于河北xx师范学校,踏上工作岗位。蓦然回首,竟已有18个年头了。我从一名师范生成长为具有一定经验的成熟青年教师的这段岁月中,有辛苦、有汗水、有困惑、有感悟,然而更多的是收获了幸福。去年春天,我反复出现高烧不退现象,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右肾1.9厘米结石并伴有深度感染,必须住院做手术。手术半个月后,我就重新步入时刻牵挂的教室,登上三尺讲台时,那一群双眼噙满泪水的孩子是多么兴奋!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始终热爱着教师这个职业,以平常心做着平常事,犹如大路边一株清雅百合的存在,不为取悦偶然路过的行人,只为那一张张充满天真稚气的笑脸。
十八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卓有成效。我注重班风学风建设,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开动脑筋、钻研业务,虚心向同行请教;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同学们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同学们都认为我是值得依赖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又是亲密的好朋友、值得尊敬的长者。因为有了爱和喜欢,同学们总是喜欢上我的课,任课班级教学成绩常年位于同年级前列。我所带班的学生在每次的考试中均名列前茅。
三、学习、培训,投身课改
2013年,我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做到“为人师表,以身示范,以人为本”。同年年底,我担任学校副校长职务,负责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我校位于边远农村,师资队伍薄弱,22位教师中有7位代课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坚固,我深知课改工作任重而道远。
时逢课程改革,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深感自己的知识匮乏,学习自然成为首当其冲的事情。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我经常参加各级课改培训。利用工作之余,多方搜集材料,阅读报刊,转变教育观念,了解课改的新动向。6月,我随县教育团队远赴山东参加由中国专家学者协会学术交流中心举办的《笃行名家讲坛》活动,在这短短的几天的参观学习中,我深受震撼。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基础教育也由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辅开。新课程的实验对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约新课改能否顺利实施的最关键因素就是师资水平,而课改的最大成果之一就是体现新课改精神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的成长,观念更新是前提,专业化成长是基础。新课程的制定是基于许多新的观念基础上的,因此,能否理解、认同、内化这些新的观念,是关系到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最基本的条件。新课程倡导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真正将这一核心理念转化成教师的行动。在课改之前,我首先组织老师进行了培训,让老师们清楚了改革的背景、目标,明确了新课改的任务要求及实施做法,逐步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观、现代课程观。而后,又多次进行教师培训,积极探索适合我校学情的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也清楚地认识到,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比如怎样更有效的做好小组内的落实;怎样做到小组的制度评价和文化氛围创设有机的结合;如何有效落实当堂检测;怎样更好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说和多做等等,都是要继续研究解决的问题。
在新的学年里,我将面对更多的挑战,更多的机遇,争取在新课改方面会取得更大的收获和进步,在我平凡而神圣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塑造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为我校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实施贡献更大的力量。
Xxxx:xxx
2015年8月18日
第四篇: 新时代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
教书育人楷模支月英先进事迹
35年来,她走得最多的路,是崎岖、坎坷的山村小路;
35年来,她想得最多的人,是天真、可爱的山村孩子;
35年来,她做得最多的事,是寂寞、艰苦的山村教学;
35年来,她心中始终笃定的一个目标,那就是教好深山的每一个孩子……,做一棵大树、守望那片深山。今天,她做到了,用35年的坚守做到了。
她就是2010年度“感动奉新士佳人物”,2011年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3年宜春市最美劳动者、道德楷模,2013年张丽莉式优秀教师,2014年全国模范教师龚全珍式好干部、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的女教师支月英。
一、山村讲台,默默地坚守
1980年,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通过考试,毅然选择宜春地区(现宜春市)奉新县澡下乡泥洋村小学当了一名深山孩子王,她不顾家人的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不通班车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一到目的地,她发现那里比想象中的还要艰苦的多,学校地处奉新和靖安两县交界的泥洋山深处,这里交通不便,离最近的车站都有20多里,师生上学全靠两条腿在崇山峻岭爬行。山村生活条件异常艰苦,食品稀缺,支老师象当地人一样,自己动手种菜做饭。
当地老百姓十分疑虑,这外地姑娘能坚持下来吗?是不是想过渡一下,过不久就溜掉,这话不假,山旮旯太偏太穷,前些年,教师如同走马灯似的来了又走。过了一年又一年,家长们不但是看到支月英硬是坚持下来,还看到她无论刮风下雨、结冰打霜,她一个个送孩子回家,跟他们聊聊,像自己亲弟弟、妹妹一般对待,他们才信任这位姑娘了,于是议论开了,“嗨,这位姑娘靠得住,恐怕会用心思教好我们的孩子!”但也有风言冷语说的,莫想啊,你看咯,顶多两年就会走掉,我们这地方哪能留住这般好的姑娘啊!
二、孱弱身躯,为山村孩子遮风挡雨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她留在大山与一双双渴望知识大眼睛相伴,她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唱歌跳舞……,家长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经常翘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地说:“嗯,这姑娘不错,是位好老师……”当然,这个“好”不是短暂一两天、一月或是一年的,更不是一个、两人或几个人说了算的,要得到长久的口碑并非这么简单。
八十年代初,她的工资只有二十几块,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支老师总是为学生垫付学费、买文具,有时甚至把自己买米买菜的钱都垫上了。
穷山村的学校破烂不堪,她买了薄膜等,把教室修好,把冬日刺骨的寒风拒之窗外,学生在教室里暖洋洋的。
八十年代初,她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家长迟迟不让孩子来报名,支老师总是自己为学生垫付,垫着垫着,有时买米买菜的钱都不够,她只得去借,家人不理解,她笑着说:“日子会好起来的!”
两年后,她被提拔为校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也更忙了,既要承担比别的老师还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做好下面两个教学点的管理工作。
学校不通班车,每逢开学,孩子们的课本、粉笔等都是支老师和其他几位同事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肩挑手提运上山的,一趟下来,腰酸腿疼,筋疲力尽,浑身酥软。
山村的家长重男轻女,不让女孩读书,支老师走门串户,与家长促膝谈心,动员家长把孩子送来学校,硬是没让一个山村孩子辍学在家。
有一回,也是最后一回,母亲从老家来学校看她,看到女儿步行二十多里到山下接自己,心疼不已,支老师对母亲说:“这里山好,水好,村民朴实善良”。母亲还是心疼地说:“你就净说好!”她只是望着母亲笑。其实她心里装满了对亲人深深的愧疚,她何尝不想尽享天伦之乐,但她把深深的爱藏在心里,客观现实没让她有这个机会。
三、忘记自我,心系山里娃
一人一校的工作特别辛苦,支老师经常累得头晕眼花。她血压偏高,导致视网膜出血,只有一只眼睛能够正常使用。更让人揪心的是,2003年10月18日上午,正在讲课的她身体剧烈疼痛,几位家长迅速把她送往医院,医生诊断她身患胆总管胆囊结石。住院几天,她心里想着学生,刚从医院出来,支老师又出现在教室里。
各级领导关心她,几次要给她调换工作,但她每次都婉言拒绝。
四、更苦环境,彰显着本色
2012年2月,组织上考虑到支老师年纪偏大,身体欠佳,决定再次调她到中心小学任教。就在此时,一个距离泥洋村十多里的更偏远山村——白洋村村民也是她当年的学生联名请求支老师到白洋村任教。既是校长、老师,又是保姆,上课教书、下课照应学生玩耍,家里人担心他的身体,总是说:“你也年过半百了,身体又不好,别的老师都往山外调,而你还往更远的深山里钻。”她乐呵呵地说:“三十多年都干过来了,何苦还要打退堂鼓呢?”她还说:“如果人人都向往山外,大山里、山旮旯里的孩子谁来教育,山区教育谁来支撑。”她再一次做通家人的工作,承担起白洋教学点全部工作。
2月的山村,久雨低温,支老师除了教学工作,还经常在泥泞的山路上接送学生,孩子们进步很快,令家长们赞叹不已。
2012年暑假前,为了解决白洋村教学点校舍破旧问题,上级决定新建校舍。支老师起早摸黑,一边教学,一边照料施工,帮工人做饭,将丈夫也拉来帮忙,整个暑假,支月英都是在校建工地度过的。2014年领导看到学校没有活动场所,决定再建新校舍,她又像建自家房子一样,再一次一边教学,一边照料施工。当地老百姓说:“从未见过这样的好老师。”如今,崭新的校舍,宽敞明亮。家长们看到崭新的校舍,感动不已。
支月英的事迹感动了许多村民,2013年春节,在外打工的村民李自良回家过年,听着村里人述说支老师为学校为孩子做的点点滴滴,主动捐钱4000元为学校购置了一批新的课桌凳。
五、潜心学习,认真教书
为了教好书,支月英老师除了自学外,她每年都参加了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均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近几年,她一人一校,为了提高效率,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她采用了动静搭配的教学方法,即一个班级上课,另一个班级做作业。支月英老师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她眼里没有差生概念,她认为学生不能以好坏区分,只是爱好和特长不同,她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的教诲,像甘泉、像雨露滋润着每年一个深山孩子的心田。在她的精心教育下,一个又一个学生走出大山,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她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整整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六、不灭红烛,大山的女儿
支老师现已年过半百,家人都希望她退休,好好休息,但村民们有许多的不舍,有的村民甚至问她,支老师,你退休后我们还要求你继续到这任教。她感动地回答:我是大山的女儿,如果身体允许,我就一直教下去。
支老师常常思量人生的价值,得失两衡,她觉得自己虽然没有别墅,没有宝马,但她感到自己活着心底比千万富翁还舒坦,当在千里之外创业的学子来看望她,亲切拥抱她的时候,这种幸福感有多少人能够品味到,这才是价值无限的享受,这才是涌动心弦的韵律,这才是青春奉献的报偿!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支老师虽然因身体状况有时力不从心,但她还是坚守自己岗位,夜晚还在灯下钻研教材,帮助学生做梦、圆梦,做一个智慧性的好老师,支老师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奇迹,只是在山旮旯的小学平平凡凡地工作三十多个春秋,人的人生有多少个三十多年,而且是青春焕发的三十多年,她的故事感动了学生、同事和家长。
支老师的事迹感动着大家,党和人民也看到了她的付出。近十年来,她连续十年被澡下镇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被评为镇、县优秀老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