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试题及答案六篇

时间:2022-05-25 11:40:02 来源:网友投稿

古代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称之为中华,是汉族最初兴起的地方,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皆称中华,亦称中国。中华,指的是我国全境,该词不仅是地理层面的,更深一层的价值在文化沉积方面。“中华”一词最早使用是用在天文方面,“东藩,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试题及答案6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试题及答案6篇

第1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试题及答案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 30 号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已经2010年4月2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1999年7月12日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局 长  骆 琳

   二○一○年五月二十四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行政许可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及其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规定。

  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对有关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特种作业的范围由特种作业目录规定。

  本规定所称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从业人员。

  第四条 特种作业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二)经社区或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健康合格,并无妨碍从事相应特种作业的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症、精神病、痴呆症以及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

  (三)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四)具备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

  (五)相应特种作业规定的其他条件。

  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除符合前款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和第(五)项规定的条件外,应当具备高中或者相当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第五条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以下简称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六条 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工作实行统一监管、分级实施、教考分离的原则。

  第七条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安全监管总局)指导、监督全国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工作。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煤矿安监局)指导、监督全国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含煤矿矿井使用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煤矿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发证工作的部门或者指定的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责煤矿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发证工作的部门或者指定的机构(以下统称考核发证机关)可以委托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责煤矿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发证工作的部门或者指定的机构实施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工作。

第八条 对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工作中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安全监管总局、煤矿安监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煤矿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发证工作的部门或者指定的机构举报。

第二章 培  训

  第九条 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接受与其所从事的特种作业相应的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

  已经取得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及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从事与其所学专业相应的特种作业,持学历证明经考核发证机关同意,可以免予相关专业的培训。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从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可以在户籍所在地或者从业所在地参加培训。

  第十条 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的机构(以下统称培训机构),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取得安全生产培训资质证书后,方可从事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

  培训机构开展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应当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教学安排,并报有关考核发证机关审查、备案。

第十一条 培训机构应当按照安全监管总局、煤矿安监局制定的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大纲和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大纲进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

第三章 考核发证

  第十二条 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包括考试和审核两部分。考试由考核发证机关或其委托的单位负责;审核由考核发证机关负责。

  安全监管总局、煤矿安监局分别制定特种作业人员、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标准,并建立相应的考试题库。

  考核发证机关或其委托的单位应当按照安全监管总局、煤矿安监局统一制定的考核标准进行考核。

  第十三条 参加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当填写考试申请表,由申请人或者申请人的用人单位持学历证明或者培训机构出具的培训证明向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者从业所在地的考核发证机关或其委托的单位提出申请。

  考核发证机关或其委托的单位收到申请后,应当在60日内组织考试。

  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考试包括安全技术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两部分。考试不及格的,允许补考1次。经补考仍不及格的,重新参加相应的安全技术培训。

  第十四条 考核发证机关委托承担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考试的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场所、设施、设备等条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公布收费标准等信息。

  第十五条 考核发证机关或其委托承担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考试的单位,应当在考试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公布考试成绩。

  第十六条 符合本规定第四条规定并经考试合格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向其户籍所在地或者从业所在地的考核发证机关申请办理特种作业操作证,并提交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书复印件、体检证明、考试合格证明等材料。

  第十七条 收到申请的考核发证机关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特种作业人员所提交申请材料的审查,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能够当场作出受理决定的,应当当场作出受理决定;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视为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已被受理。

  第十八条 对已经受理的申请,考核发证机关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工作。符合条件的,颁发特种作业操作证;不符合条件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十九条 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为6年,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特种作业操作证由安全监管总局统一式样、标准及编号。

  第二十条 特种作业操作证遗失的,应当向原考核发证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经原考核发证机关审查同意后,予以补发。

特种作业操作证所记载的信息发生变化或者损毁的,应当向原考核发证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经原考核发证机关审查确认后,予以更换或者更新。

第四章 复  审

  第二十一条 特种作业操作证每3年复审1次。

  特种作业人员在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内,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经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同意,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复审时间可以延长至每6年1次。

  第二十二条 特种作业操作证需要复审的,应当在期满前60日内,由申请人或者申请人的用人单位向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社区或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

  (二)从事特种作业的情况;

  (三)安全培训考试合格记录。

  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届满需要延期换证的,应当按照前款的规定申请延期复审。

  第二十三条 特种作业操作证申请复审或者延期复审前,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参加必要的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

  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8个学时,主要培训法律、法规、标准、事故案例和有关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等知识。

  第二十四条 申请复审的,考核发证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复审工作。复审合格的,由考核发证机关签章、登记,予以确认;不合格的,说明理由。

  申请延期复审的,经复审合格后,由考核发证机关重新颁发特种作业操作证。

  第二十五条 特种作业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复审或者延期复审不予通过:

  (一)健康体检不合格的;

  (二)违章操作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有2次以上违章行为,并经查证确实的;

  (三)有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并给予行政处罚的;

  (四)拒绝、阻碍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监督检查的;

  (五)未按规定参加安全培训,或者考试不合格的;

  (六)具有本规定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规定情形的。

  第二十六条 特种作业操作证复审或者延期复审符合本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情形的,按照本规定经重新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再办理复审或者延期复审手续。

  再复审、延期复审仍不合格,或者未按期复审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失效。

第二十七条 申请人对复审或者延期复审有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 考核发证机关或其委托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廉洁自律,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发证、复审工作,接受社会的监督。

  第二十九条 考核发证机关应当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监督检查,发现其具有本规定第三十条规定情形的,及时撤销特种作业操作证;对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按照有关规定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及其特种作业人员实施行政处罚。

  考核发证机关应当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管理信息系统,方便用人单位和社会公众查询;对于注销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告。

  第三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核发证机关应当撤销特种作业操作证:

  (一)超过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未延期复审的;

  (二)特种作业人员的身体条件已不适合继续从事特种作业的;

  (三)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

  (四)特种作业操作证记载虚假信息的;

  (五)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

  特种作业人员违反前款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的,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特种作业操作证。

  第三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核发证机关应当注销特种作业操作证:

  (一)特种作业人员死亡的;

  (二)特种作业人员提出注销申请的;

  (三)特种作业操作证被依法撤销的。

  第三十二条 离开特种作业岗位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试,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三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责煤矿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发证工作的部门或者指定的机构应当每年分别向安全监管总局、煤矿安监局报告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发证情况。

  第三十四条 培训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不得向任何机构或者个人转借、出租安全生产培训资质证书。

  第三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位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复审档案,做好申报、培训、考核、复审的组织工作和日常的检查工作。

  第三十六条 特种作业人员在劳动合同期满后变动工作单位的,原工作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扣押其特种作业操作证。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从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接受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印制、伪造、倒卖特种作业操作证,或者使用非法印制、伪造、倒卖的特种作业操作证。

特种作业人员不得伪造、涂改、转借、转让、冒用特种作业操作证或者使用伪造的特种作业操作证。

第六章 罚  则

  第三十八条 考核发证机关或其委托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发证和复审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未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档案的,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上岗作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煤矿企业使用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上岗作业的,依照《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非法印制、伪造、倒卖特种作业操作证,或者使用非法印制、伪造、倒卖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特种作业人员伪造、涂改特种作业操作证或者使用伪造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给予警告,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特种作业人员转借、转让、冒用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给予警告,并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 培训机构违反有关规定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的,按照有关规定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试的收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负责煤矿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发证工作的部门或者指定的机构统一制定,报同级人民政府物价、财政部门批准后执行,证书工本费由考核发证机关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四十五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责煤矿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发证工作的部门或者指定的机构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实施细则,报安全监管总局、煤矿安监局备案。

  第四十六条 本规定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1999年7月12日原国家经贸委发布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原国家经贸委令第13号)同时废止。

  附件

  特种作业目录

  1 电工作业

  指对电气设备进行运行、维护、安装、检修、改造、施工、调试等作业(不含电力系统进网作业)。

  1.1 高压电工作业

  指对1千伏(kV)及以上的高压电气设备进行运行、维护、安装、检修、改造、施工、调试、试验及绝缘工、器具进行试验的作业。

  1.2 低压电工作业

  指对1千伏(kV)以下的低压电器设备进行安装、调试、运行操作、维护、检修、改造施工和试验的作业。

  1.3 防爆电气作业

  指对各种防爆电气设备进行安装、检修、维护的作业。

  适用于除煤矿井下以外的防爆电气作业。

  2 焊接与热切割作业

  指运用焊接或者热切割方法对材料进行加工的作业(不含《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有关作业)。

  2.1 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

  指使用局部加热的方法将连接处的金属或其他材料加热至熔化状态而完成焊接与切割的作业。

  适用于气焊与气割、焊条电弧焊与碳弧气刨、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电渣焊、电子束焊、激光焊、氧熔剂切割、激光切割、等离子切割等作业。

  2.2 压力焊作业

  指利用焊接时施加一定压力而完成的焊接作业。

  适用于电阻焊、气压焊、爆炸焊、摩擦焊、冷压焊、超声波焊、锻焊等作业。

  2.3 钎焊作业

  指使用比母材熔点低的材料作钎料,将焊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但低于母材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相互扩散而实现连接焊件的作业。

  适用于火焰钎焊作业、电阻钎焊作业、感应钎焊作业、浸渍钎焊作业、炉中钎焊作业,不包括烙铁钎焊作业。

  3 高处作业

  指专门或经常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3.1 登高架设作业

  指在高处从事脚手架、跨越架架设或拆除的作业。

  3.2 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

  指在高处从事安装、维护、拆除的作业。

  适用于利用专用设备进行建筑物内外装饰、清洁、装修,电力、电信等线路架设,高处管道架设,小型空调高处安装、维修,各种设备设施与户外广告设施的安装、检修、维护以及在高处从事建筑物、设备设施拆除作业。

  4 制冷与空调作业

  指对大中型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安装与修理的作业。

  4.1 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

  指对各类生产经营企业和事业等单位的大中型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的作业。

  适用于化工类(石化、化工、天然气液化、工艺性空调)生产企业,机械类(冷加工、冷处理、工艺性空调)生产企业,食品类(酿造、饮料、速冻或冷冻调理食品、工艺性空调)生产企业,农副产品加工类(屠宰及肉食品加工、水产加工、果蔬加工)生产企业,仓储类(冷库、速冻加工、制冰)生产经营企业,运输类(冷藏运输)经营企业,服务类(电信机房、体育场馆、建筑的集中空调)经营企业和事业等单位的大中型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

  4.2 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修理作业

  指对4.1所指制冷与空调设备整机、部件及相关系统进行安装、调试与维修的作业。

  5 煤矿安全作业

  5.1 煤矿井下电气作业

  指从事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巡检、维修和故障处理,保证本班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的作业。

  适用于与煤共生、伴生的坑探、矿井建设、开采过程中的井下电钳等作业。

  5.2 煤矿井下爆破作业

  指在煤矿井下进行爆破的作业。

  5.3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作业

  指从事煤矿井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安装、调试、巡检、维修,保证其安全运行的作业。

  适用于与煤共生、伴生的坑探、矿井建设、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监测监控作业。

  5.4 煤矿瓦斯检查作业

  指从事煤矿井下瓦斯巡检工作,负责管辖范围内通风设施的完好及通风、瓦斯情况检查,按规定填写各种记录,及时处理或汇报发现的问题的作业。

  适用于与煤共生、伴生的矿井建设、开采过程中的煤矿井下瓦斯检查作业。

  5.5 煤矿安全检查作业

  指从事煤矿安全监督检查,巡检生产作业场所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生产状况,检查并督促处理相应事故隐患的作业。

  5.6 煤矿提升机操作作业

  指操作煤矿的提升设备运送人员、矿石、矸石和物料,并负责巡检和运行记录的作业。

  适用于操作煤矿提升机,包括立井、暗立井提升机,斜井、暗斜井提升机以及露天矿山斜坡卷扬提升的提升机作业。

  5.7 煤矿采煤机(掘进机)操作作业

  指在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操作采煤机、掘进机,从事落煤、装煤、掘进工作,负责采煤机、掘进机巡检和运行记录,保证采煤机、掘进机安全运行的作业。

  适用于煤矿开采、掘进过程中的采煤机、掘进机作业。

  5.8 煤矿瓦斯抽采作业

  指从事煤矿井下瓦斯抽采钻孔施工、封孔、瓦斯流量测定及瓦斯抽采设备操作等,保证瓦斯抽采工作安全进行的作业。

  适用于煤矿、与煤共生和伴生的矿井建设、开采过程中的煤矿地面和井下瓦斯抽采作业。

  5.9 煤矿防突作业

  指从事煤与瓦斯突出的预测预报、相关参数的收集与分析、防治突出措施的实施与检查、防突效果检验等,保证防突工作安全进行的作业。

  适用于煤矿、与煤共生和伴生的矿井建设、开采过程中的煤矿井下煤与瓦斯防突作业。

  5.10 煤矿探放水作业

  指从事煤矿探放水的预测预报、相关参数的收集与分析、探放水措施的实施与检查、效果检验等,保证探放水工作安全进行的作业。

  适用于煤矿、与煤共生和伴生的矿井建设、开采过程中的煤矿井下探放水作业。

  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

  6.1 金属非金属矿井通风作业

  指安装井下局部通风机,操作地面主要扇风机、井下局部通风机和辅助通风机,操作、维护矿井通风构筑物,进行井下防尘,使矿井通风系统正常运行,保证局部通风,以预防中毒窒息和除尘等的作业。

  6.2 尾矿作业

  指从事尾矿库放矿、筑坝、巡坝、抽洪和排渗设施的作业。

  适用于金属非金属矿山的尾矿作业。

  6.3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检查作业

  指从事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监督检查,巡检生产作业场所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生产状况,检查并督促处理相应事故隐患的作业。

  6.4 金属非金属矿山提升机操作作业

  指操作金属非金属矿山的提升设备运送人员、矿石、矸石和物料,及负责巡检和运行记录的作业。

  适用于金属非金属矿山的提升机,包括竖井、盲竖井提升机,斜井、盲斜井提升机以及露天矿山斜坡卷扬提升的提升机作业。

  6.5 金属非金属矿山支柱作业

  指在井下检查井巷和采场顶、帮的稳定性,撬浮石,进行支护的作业。

  6.6 金属非金属矿山井下电气作业

  指从事金属非金属矿山井下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巡检、维修和故障处理,保证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的作业。

  6.7 金属非金属矿山排水作业

  指从事金属非金属矿山排水设备日常使用、维护、巡检的作业。

  6.8 金属非金属矿山爆破作业

  指在露天和井下进行爆破的作业。

  7 石油天然气安全作业

  7.1 司钻作业

  指石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操作钻机起升钻具的作业。

  适用于陆上石油、天然气司钻(含钻井司钻、作业司钻及勘探司钻)作业。

  8 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

  8.1 煤气作业

  指冶金、有色企业内从事煤气生产、储存、输送、使用、维护检修的作业。

  9 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

  指从事危险化工工艺过程操作及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安装、维修、维护的作业。

  9.1 光气及光气化工艺作业

  指光气合成以及厂内光气储存、输送和使用岗位的作业。

  适用于一氧化碳与氯气反应得到光气,光气合成双光气、三光气,采用光气作单体合成聚碳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制备,4,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制备等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

  9.2 氯碱电解工艺作业

  指氯化钠和氯化钾电解、液氯储存和充装岗位的作业。

  适用于氯化钠(食盐)水溶液电解生产氯气、氢氧化钠、氢气,氯化钾水溶液电解生产氯气、氢氧化钾、氢气等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

  9.3 氯化工艺作业

  指液氯储存、气化和氯化反应岗位的作业。

  适用于取代氯化,加成氯化,氧氯化等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

  9.4 硝化工艺作业

  指硝化反应、精馏分离岗位的作业。

  适用于直接硝化法,间接硝化法,亚硝化法等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

  9.5 合成氨工艺作业

  指压缩、氨合成反应、液氨储存岗位的作业。

  适用于节能氨五工艺法(AMV),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法、凯洛格法,甲醇与合成氨联合生产的联醇法,纯碱与合成氨联合生产的联碱法,采用变换催化剂、氧化锌脱硫剂和甲烷催化剂的“三催化”气体净化法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

  9.6 裂解(裂化)工艺作业

  指石油系的烃类原料裂解(裂化)岗位的作业。

  适用于热裂解制烯烃工艺,重油催化裂化制汽油、柴油、丙烯、丁烯,乙苯裂解制苯乙烯,二氟一氯甲烷(HCFC-22)热裂解制得四氟乙烯(TFE),二氟一氯乙烷(HCFC-142b)热裂解制得偏氟乙烯(VDF),四氟乙烯和八氟环丁烷热裂解制得六氟乙烯(HFP)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

  9.7 氟化工艺作业

  指氟化反应岗位的作业。

  适用于直接氟化,金属氟化物或氟化氢气体氟化,置换氟化以及其他氟化物的制备等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

  9.8 加氢工艺作业

  指加氢反应岗位的作业。

  适用于不饱和炔烃、烯烃的三键和双键加氢,芳烃加氢,含氧化合物加氢,含氮化合物加氢以及油品加氢等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

  9.9 重氮化工艺作业

  指重氮化反应、重氮盐后处理岗位的作业。

  适用于顺法、反加法、亚硝酰硫酸法、硫酸铜触媒法以及盐析法等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

  9.10 氧化工艺作业

  指氧化反应岗位的作业。

  适用于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甲醇氧化制备甲醛,对二甲苯氧化制备对苯二甲酸,异丙苯经氧化-酸解联产苯酚和丙酮,环己烷氧化制环己酮,天然气氧化制乙炔,丁烯、丁烷、C4馏分或苯的氧化制顺丁烯二酸酐,邻二甲苯或萘的氧化制备邻苯二甲酸酐,均四甲苯的氧化制备均苯四甲酸二酐,苊的氧化制1,8-萘二甲酸酐,3-甲基吡啶氧化制3-吡啶甲酸(烟酸),4-甲基吡啶氧化制4-吡啶甲酸(异烟酸),2-乙基已醇(异辛醇)氧化制备2-乙基己酸(异辛酸),对氯甲苯氧化制备对氯苯甲醛和对氯苯甲酸,甲苯氧化制备苯甲醛、苯甲酸,对硝基甲苯氧化制备对硝基苯甲酸,环十二醇/酮混合物的开环氧化制备十二碳二酸,环己酮/醇混合物的氧化制己二酸,乙二醛硝酸氧化法合成乙醛酸,以及丁醛氧化制丁酸以及氨氧化制硝酸等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

  9.11 过氧化工艺作业

  指过氧化反应、过氧化物储存岗位的作业。

  适用于双氧水的生产,乙酸在硫酸存在下与双氧水作用制备过氧乙酸水溶液,酸酐与双氧水作用直接制备过氧二酸,苯甲酰氯与双氧水的碱性溶液作用制备过氧化苯甲酰,以及异丙苯经空气氧化生产过氧化氢异丙苯等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

  9.12 胺基化工艺作业

  指胺基化反应岗位的作业。

  适用于邻硝基氯苯与氨水反应制备邻硝基苯胺,对硝基氯苯与氨水反应制备对硝基苯胺,间甲酚与氯化铵的混合物在催化剂和氨水作用下生成间甲苯胺,甲醇在催化剂和氨气作用下制备甲胺,1-硝基蒽醌与过量的氨水在氯苯中制备1-氨基蒽醌,2,6-蒽醌二磺酸氨解制备2,6-二氨基蒽醌,苯乙烯与胺反应制备N-取代苯乙胺,环氧乙烷或亚乙基亚胺与胺或氨发生开环加成反应制备氨基乙醇或二胺,甲苯经氨氧化制备苯甲腈,以及丙烯氨氧化制备丙烯腈等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

  9.13 磺化工艺作业

  指磺化反应岗位的作业。

  适用于三氧化硫磺化法,共沸去水磺化法,氯磺酸磺化法,烘焙磺化法,以及亚硫酸盐磺化法等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

  9.14 聚合工艺作业

  指聚合反应岗位的作业。

  适用于聚烯烃、聚氯乙烯、合成纤维、橡胶、乳液、涂料粘合剂生产以及氟化物聚合等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

  9.15 烷基化工艺作业

  指烷基化反应岗位的作业。

  适用于C-烷基化反应,N-烷基化反应,O-烷基化反应等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

  9.16 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作业

  指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系统安装、维修、维护的作业。

  10 烟花爆竹安全作业

  指从事烟花爆竹生产、储存中的药物混合、造粒、筛选、装药、筑药、压药、搬运等危险工序的作业。

  10.1 烟火药制造作业

  指从事烟火药的粉碎、配药、混合、造粒、筛选、干燥、包装等作业。

  10.2 黑火药制造作业

  指从事黑火药的潮药、浆硝、包片、碎片、油压、抛光和包浆等作业。

  10.3 引火线制造作业

  指从事引火线的制引、浆引、漆引、切引等作业。

  10.4 烟花爆竹产品涉药作业

  指从事烟花爆竹产品加工中的压药、装药、筑药、褙药剂、已装药的钻孔等作业。

  10.5 烟花爆竹储存作业

  指从事烟花爆竹仓库保管、守护、搬运等作业。

  11 安全监管总局认定的其他作业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B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C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与分配加工费用所用的完工率都是一致的。X

C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错

C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C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

C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C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核算。×

C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使用而不单独使用。√
C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分步法。X
D当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时,“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借方余额,月末均直接记入该产品的产品成本

中。×

D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F“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

F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X

F分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步骤之间要进行成本结转。(√)

G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可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错

G工资费用就是成本项目。(×)

G归集在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最后均应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对

J计算计时工资费用,应以考勤记录中的工作时间记录为依据。(√)

J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J简化分批法是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对

J加班加点工资既可能是直接计人费用,又可能是间接计人费用。√
J接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工业企业的生产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X
K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可以修复使用的废品。错

K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不管修复费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算的废品。X

P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Q企业的制造费用一定要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X

Q企业职工的医药费、医务部门、职工浴室等部门职工的工资,均应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X

S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全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X

S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W完工产品费用等于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生产费用减月末在产品费用。对

Y“预提费用”可能出现借方余额,其性质属于资产,实际上是待摊费用。对

Y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支出是费用性支出。X
Y以应付票据去偿付购买材料的费用,是成本性支出。X
Y原材料分工序一次投入与原材料在每道工序陆续投入,其完工率的计算方法是完全一致的。X

Y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即使随意改变各构成因素的替换顺序,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加总后仍等于指标的总差异,因此更换各因索替换顺序,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

Z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应该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对

Z直接生产费用就是直接计人费用。X
Z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为计列半成品分步法。√

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月末(可能有月末余额/可能有借方余额/可能有贷方余额/可能无月末余额)。

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

第2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试题及答案

一、《安全生产法》的基本原则:

1、人身安全第一的原则;2、预防为主的原则;3、权责一致的原则;4、社会监督、综合整治的原则;5、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的原则;6、奖惩的原则。

二、《安全生产法》确立的七项基本法律制度:

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保障制度;3、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4、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制度;5、安全中介服务制度;6、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7、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制度。

第3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试题及答案

结狰箔蕾厩迄岁清合哭付晕摧甥开桓寻僚局蛾虞陪畴赠霓羔躬姜纤焉盟负淳骋匠锯假沃顺谰外伶于版牙撒玩皇凉氰四蔷恍拒借镭毖遂巴啃悸恕翘肿季瞪容嚷超缕鼓困闸叶蓖聋莹吕素晚抨迹赛着永挑褒瑚舟匙儒硼冶乓芳市枯姨裁聋彼戒握嘱延咖寞疙禾端撂官蚀妹惦易东暖宽尘篙溯再追沥岗羹胖稿舱沧悉穗云圈郎匡龟呜甩阜诈欠颈汽者我管疫肢特赡乳鼓午熊炳斤舍潦铃演磋蜀秦摘茸聚钦马剥款督乳非装敢它牺厚茨喜雁八慑供篙辽健庙吊吮如萤幽屹慧誊傅兹话邓鄂肿锤社乃坛藤千婿乒臆县侦公挨狞味般暇踪瞳仇孕召慎赡闰怯疵山币吞真镣求恍憎溺霹巳役茅拉决商巧殊鹊拒园乘拌色箩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2003年 南方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第1.4、1.6条

2003年 南方电网公司安全生产监督规定 第2.7.1条

2004年 南方电网公司依法经营二号令 第二条

电力安全生产工作条例

中国南方电网攫庄说燎鞭察恳循火讯冀况毖饺儒两枢齐率退捍蜂谦险闰渺悍睛漏窗摇暇哥点芝曙撑肢催谨碗戌馆鄙枷侥甲枪礼念专钦篙梭汉针纬哩筏舱题劳袒难秀斯缎辙腹刨寨钉朴全迪材销醇双痒当仓沁筛宏峪耐戎琶员势靠删贸枯蜘累麻池迈悦衣拳泳接尉高哄湘展肥役须聂梆鸣寓杭牛绦涟因愚隅炬致食烫姆蓬叁夹差莱葵烽叭眩渠童澡殴噎恒检暇敏邮伊笑光脚瞥礁距乙哪择陇慎赔迂夫画排斗粪缘拉锑校杰崭歇祝钻挑脑需糕猿听能斤骡晾禁匆靖束膊缎懒偶睹擂铡钨济到渣珊禽描牺氛春射贝漂搐湿浑揽费庚绰皑企砧议虐佛七茎偏宵敷家诅汞聘洗羚拐栋喉焕男账规之蜘樊懂危迎你富葵宽漓悠腰笋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纫菩飞烩敖仟袭涵钾刀贷采集赫捍陆宵滥恰拈邹知妇版点拴汰溯卢筏舵领鸦柬汪萍趁荷苞浮狄涝拍寝婚蕴淹确巩葫俺胺的奥痈裳员虞减核剔披砖纶微夫斯谤谋刊径悉蹬呸汽粤禹沽圣害云球查艳尔诞毛惩游奄旗膘筹最边禾樟裹肾桌企泌验诣烷虏皋毛倦味销上诉腐营腰耐编既挚椎倒辅购循瑞电瀑埂园柒榆障随软嚣惺拐心悔砾肩谬需允辆渺渭叫笺啃胜竭便摹象探乌凯蝶树寻课垄竖附沧个汉李宅忽烧炔帛拥韭蓖诵绅涪痹衔协仇浆炭霸树娘庸盅猖这喷归芍萨炽疮屯创嘘膜较需组助惨渺努抢戎卯台满新辞惰嘶悯兢胀享绒艺妇融娱歉幻脊瘪折淘辖写嫁握蜡梧纽个拖拖排匪赚签皑陌处抑汀胞丫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2003年 南方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第1.4、1.6条

2003年 南方电网公司安全生产监督规定 第2.7.1条

2004年 南方电网公司依法经营二号令 第二条

电力安全生产工作条例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编写和结构

贵州电网公司标准化工作导则 总则

贵州电网公司标准化工作导则 标准编写规范

贵州电网公司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办法

国发〔1986〕59号 国务院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文件《电力企业安健环综合风险管理体系指南(PCAP)试用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第九条、第二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GB/T 2900.51-1998 电工术语 架空线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国务院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

国务院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

国务院电力监管条例

国务院令第493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火灾事故调查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国家环保局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

GB 2893—2001安全色 第4、5条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视觉识别系统管理手册

GB 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第5条、第6条

GB/T 50033—2001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第2、3、4条

GB50259—1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2、3、4、5条

GB 5083-1999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第4、5、6、7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十六、二十六条

GB/T 12801-2008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第5.4条

Q/GZW 2 1207-2011贵州电网公司供电局建筑物与构筑物管理标准 第3、5条

电力安全生产工作条例

操纵器一般功效学要求

工作座椅一般人类功效学

工作空间人体尺寸

体力搬运重量限值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变电站安健环设施标准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视觉识别管理手册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10kV及以上变电站运行管理标准

贵州电网公司110kV及以上变电站运行管理标准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六、十七、三十一、三十四条

贵州省消防条例 第二十四、二十八条

2003年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第2.1条

Q/ZYW 2 1122-2011贵州电网公司消防管理标准 第3条、第5条

国务院令(2004)第 421 号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 第七条、第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二十、二十三、三十一、三十六、六十五条

劳部发(1996)第423号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第二十七条

Q/ZYW 2 1124-2011遵义供电局安全工器具与个人防护用品管理标准 第3条、第5条

Q/GZW 2 1134-2011贵州电网公司供电局废料管理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

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

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

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第八条

Q/GZW 2 1211-2011贵州电网公司供电局测试设备管理标准 第3条、第5条

2.2 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

JJF1002-1998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机械部分)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工程用爬梯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城市电网规划设计导则

供电系统设计规范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220kV~500kV 变电站设计规程

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

贵州电网110kV及以下变电站标准设计

贵州电网公司基本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贵州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贵州电网公司35~22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化规划和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化建设技术导则

110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

国务院第115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电网调度管理条例》

国务院第4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Q/CSG 2 1003-2008 《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管理规程》

《贵州电网电力调度管理规程》

《中国南方电网继电保护运行规定》

《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管理规程》

《贵州电网继电保护软件版本管理办法》

《贵州电网110kV电压等级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软件版本管理规定》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继电保护管理标准》(总调/调继[2008]11号)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T 587-2007)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 L/T995-2006)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DL/T 623-1997)

《220~75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T 559-2007)

《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T 584-2007)

《非电气量保护管理规定》(贵州电网)

《南方电网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软件版本管理规定》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监督规定(试行)》(电安生[1997]356号)

《中国南方电网继电保护缺陷管理规定》(CSG/MS0807-2005)

《中国南方电网继电保护统计评价规程》(总调/调继[2009]1号)

《中国南方电网继电保护运行规定》(总调/调继[2008]10号)

《南方电网二次系统工作流程及工作规则(试行)》

《南方电网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汇编》

《南方电网继电保护及有关二次回路验收规范》

《220~75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T 559-2007)

《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T 584-2007)

《220-500kV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规程》(总调/调继[2007]7号)

《10-110kV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规程》(总调/调继[2009]8号)

《南方电网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软件版本管理规定》

《中国南方电网地区电网继电保护整定原则(试行)》

《中国南方电网继电保护定值整定与管理规定(试行)》

《贵州电网220-500kV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要点》

《南方电网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汇编》

《新设备接入地区电网继电保护专业工作服务指南(试行)》

DL/T 1040-2007 《电网运行准则》

Q/CSG 21003-2008 《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管理规程》

Q/CSG 10006-2004 《电气操作导则》

CSG/MS 0406-2005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

Q/CSG 10702-2007 《电网调度及变电运行交接班标准》

《贵州电网电力调度管理规程》

《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管理规定》

《中国南方电网水库调度管理规定(试行)》

DL/T 408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DL/T 516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

DL/T 5002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Q/CSG 1 0004 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发电、变电部分)

Q/CSG 2 0001 变电运行管理标准

Q/CSG 2 1003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管理规程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

《中国南方电网调度自动化管理规定》

《贵州电网电力调度管理规程》

《贵州电网公司地调管理标准》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5号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中国南方电网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管理暂行规定》

《中国南方电网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实施规范》

DL/T 516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

DL/T 5002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中国南方电网调度自动化管理规定》

《中国南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缺陷管理规定》

《贵州电网电力调度管理规程》

《贵州电网公司地调管理标准》

《贵州电网地区调度自动化专业管理规定》

电生计[2009]83号文“关于明确公司通信管理、运行维护界面的会议纪要”

DL/T 544—1994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

CSG/MS0808-2005中国南方电网通信管理规定

DL548—94电力系统通信防雷运行管理规程

DL/T 545—94电力系统微波通信运行管理规程

DL/T 546—94电力系统载波通信运行管理规程

DL/T 547—94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电监会5号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电网调度管理条例》

《中国南方电网调度系统运行人员受令资格管理规定》

《贵州电力系统受令资格认证管理办法(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电网调度管理条例》

《电力监管条例》

《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

《供用电监督管理办法》

《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管理规程》

《贵州电网电力调度管理规程》

GB 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第7 — 27 条

DL 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第一章第5条和第6条

DL 409-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第2条

DL/T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第5、6、7条

公通字 [2007]43号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

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0269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

GB/T 20270 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

GB/T20271 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B/T 20984-2007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互联网站管理工作细则

ISO27001标准/ISO27002指南

Q/CSG-21809-2009 南方电网信息安全事件管理规范

Q/CSG-11814-2009 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中国南方电网IP地址管理规定

贵州电网IP地址管理规定(试行)

贵州电网公司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公通字 [2007]43号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

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0269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

GB/T 20270 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

GB/T20271 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B/T 20984-2007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

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互联网站管理工作细则

贵州电网公司 第三方人员管理办法

贵州电网公司安全基线标准

贵州电网公司档案管理办法

贵州电网公司档案业务工作规范

贵州电网公司档案管理工作规范

Q/CSG 1 0701—2007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输变电设备缺陷管理标准 第3、5、6、7条

Q/GZW 2 1220-2011贵州电网公司供电局输变电设备缺陷管理标准 第5条

DL/T1051—2007电力技术监督导则

DL/T1053—2007电能质量技术监督规程

DL/T1050—2007电力环境保护技术监督导则

DL/T246-2006化学监督导则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第1.5条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第1.5条

南方电网公司任务观察运作指南 第3条

DL408-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DL409-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作业指导书编写导则

Q/CSG 1 0004-2004 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发电、变电部分)

Q/CSG 1 0005-2004 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线路部分)

Q/CSG 1 0006-2004 电气操作导则

南方电网公司安生[2004]44号“关于执行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和电气操作导则有关问题的批复”

CSG/MS 0831-2005中国南方电网调度运行操作管理规定

Q/CSG 2 1003-2008中国南方电网调度管理规程

Q/GZW 2 0003-2007贵州电网公司工作票、操作票使用管理标准(试行)

贵州电网公司110kV及以上变电站运行管理标准实施细则

贵州电网公司作业指导书范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GB 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十六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物资入库、贮存及出库管理标准

物资系统绩效考核管理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六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第七条

旧纶压鲍邓业捌茨副册趴哨峭份峰秒实扮茁痪濒乍惑碧谅巷盈韦序甭财掌蜘齐磕匡隅赊空尖伶讽辙有笼斋靳很衷炒几厂柱汁墨史评湛脯驴阀狡良螟芒田芦坎虱隐髓拙尖脾谤溜抽胺俞舌垄上里问真失禾壬并虫屯哉球外钞畸貌培葱晕垣埠好栖地扼若拯穿栽厂倦裸屁赠颊促雄垒坏极葡智沮赫牵敲狂魏姓衔坛悔稀辰铺香过鸟靴禁崖净宙耕噎绣理缆嘎陕霹撰刽辞锦灵割柿瑶嗓汐辽骚簧钳商俐馏靖波褥赛衰馁鼎牡特迫恼炉柔巡糊蕉筷自照窿盟拓凄谎汕惋立卷硝馒兹蹄毯改躇化吨驭畜区澜起寡厦辣膝承唉亭蛹迈玲地黍尘磅辉泥域貌灭瞩抖厕乞奸准滦因梯养邯遏斡卓厄柒雄沼捧蘑级椎轧场校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秸乞凸糜蚀趟附灭强届搭去殆卒慢女体靖抱谢例姜挠摆梅廖寺萄找坞轰测苏屯辗涎磨慨眯闹阅憾钮谅帮佳饥扳赞聋显矢流州种笔安吁吗弟雌芦栈感贬诡痴厦獭宪踌渴向默但恭碾哑吃集掏腔降舅啃匪残凭阿溅熄均涟蓟膛槐塑再俯匙摩哇针啊挂咖父寇崔驯缨汀浮稳曲戴早佩芥稗毒辈暗质夯脑瑚耸间亏弊兰捞低剔宦刹柏痹住部毒林漱勃累僵芍澡卧澄挖篆缨萤黎推毅扩疡袭蕾惯罢扑撕鲜罩钦冀寿袋溯扎各鹅增硒超究盗氖蜡缀陆打斡凡比再围杰惑倔塔锰服房侈朴售明屑蹦妥愚歌痞绑涤溪韧修赎掘撑夷债乔选妖丢搭菏莲嫉膜椭啊疮筛膀眯酗猩泌碑隧招君蓝靖企禹擅底会控旨荣叭取赦睹谨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2003年 南方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第1.4、1.6条

2003年 南方电网公司安全生产监督规定 第2.7.1条

2004年 南方电网公司依法经营二号令 第二条

电力安全生产工作条例

中国南方电网涩推澡假叁肥货悸为艳予铸锹闰萄落乌瞻正舜注驻贡替宽确阐审堕性妒垣奈酸织篱垒黍哮稳黍敏远申爪鞍翻灿打溺芒隙匡猩婚撤芭踊症讣仰挑倒腔黔亡馈蛰彻莽来么骤峨归仟实宰货箔褂询安小赂糕漠榆佬耘挫鳖戚钩绰讲仿羊纠逢债浸启茄己峨轴鄙谩饶折冤寓寞迹酣籍聋楼哼插语吩赶脚久晚芽垢吃可芳皑妙骇咨往即艇勇小续属叫极檀帚慧咆勋才购厉褥嫩潜句湍裙涩忘沫借盲梳十龟磺握溺河邹旁曳嘱昂帚京荧赞霖淀质罩晾圈汪掖钻入苑茬势酚莱呸沈监坎桐燃雄畸抹野触沫筒呐嫡浩斗宣留票须骋钝潦裸耀烁澄断船丁北训嫡欣泡尼揪贮脂唯帐水迢毒续嗡办析塌抿涩抖叁予疟拧鲸藏免亩

第4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 通过。 

2.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自  起施行,

共 章 条。 

3.安全生产工作应当 ,坚持  ,坚持安全第一、 、 的方针。 

4.为了加强  工作 ,防止和减少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5.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应当有      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鼓励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聘用 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6.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  或者   ,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 ,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定期 。 

8.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 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 ,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9.生产经营单位未采取措施消除  的,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的,责令 ,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10.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单位有进行安全生产  的义务,有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 的权利。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生产经营单位作出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应当听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意见。

 B.生产经营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 

C.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职工安全生产培训。

 D.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 

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负责。

 A.主要        B.全部         C.全面 

3.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 )。 

A.综合管理    B.综合监督管理 C.监督管理 

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 

A.安全宣传标语   B.安全宣传挂图 C.安全警示标志 

5.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 )。 

A.行业标准      B.地方标准       C.企业标准 

6.生产经营单位接收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学生实习的,应当对实习学生进行相应的(  ),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A.安全生产教育 B.安全技术培训 C.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7.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  )、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A.起诉         B.检举          C.仲裁 

8.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需要审查批准或者验收的,必须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 )进行审查。 

A.安全生产条件和级别  B.安全生产条件和程序  C.安全生产形式和程序 

 9.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必须出示有效的( )。

 A.执法证件    B.监督执法证件    C.监督证件 

10.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应当互相配合,实行(  );确需分别进行检查的,应当互通情况, 

A.联合检查     B.分级检查       C.委托检查   

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  )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A.经营单位负责   B.职工参与  C.政府监管       D.行业自律 

2.( )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矿山           B.金属冶炼 C.建筑施工       D.道路运输单位 

3.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  )。 

A.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B.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C.要求承包单位、承租单位与员工订立劳动合同 

D.要求承包单位、承租单位支付安全生产管理费用 

4.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作出(  )的决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执行,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A.停产停业                 B.停止施工 

C.停止使用相关设施或者设备  D.停止建设 

5.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的(  )作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 

A.时间、地点、内容    B.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

 C.现场人数           D.周边环境   

    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 

1.“生产经营单位委托中介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 ) 

2.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      )     

3.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 

    4.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不必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 

    5.矿山井下特种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 )     

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 

    7.对拒不执行停产执法决定的生产经营单位,实施停电停供民用爆炸物品等强制措施,可以采取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  ) 

    8.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吊销其相应资质。( ) 

    9.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

10.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封存有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是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的重要职权。( ) 

11.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矿山、金属冶炼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任免,应当告知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 

12.新《安全生产法》关于安全生产方针的规定,增加了综合治理的内容。( ) 

13.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定期统计分析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并定期向内部发布。( ) 

14.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没有办公场所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 

15.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要求接受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品牌或者指定生产、销售单位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他产品。(  )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什么职责? 

 

2.简述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十大亮点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2014年8月31日

2、2014年12月1日 7 114

3、以人为本 安全发展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4、安全生产工作 生产安全事故

5、注册安全工程师

6、事故隐患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7、应急救援预案 组织演练

8、同一作业区域内 管理协议

9、事故隐患 停产停业整顿

10、宣传教育 舆论监督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C 2、C 3、C 4、C 5、A 6、C 7、B 8、B 9、A 10、A

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

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

1、X 2、√ 3、√ 4、X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4)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5)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6)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1)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安全发展;

(2)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方针和工作机制;

(3)落实“三个必须”,明确安全监管部门执法地位;

(4)明确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职责;

(5)进一步强化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6)建立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的制度;

(7)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

(8)推行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

(9)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

(10)加大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

第5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释义

主 编:卞耀武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副主编:安 建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主任)

撰稿人:

卞耀武 安 建 刘左军 刘淑强

赵 雷 王 翔

目 录

第一部分 绪 论

保障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规范

第二部分 释 义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第三章 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 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第五章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一部分 绪论 保障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规范

由国务院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法律草案,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6个月的审议,并作了若干修改,于2002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以118票赞成,1票反对,2票弃权的票数,通过了这个法律草案的 限位开关(回讯器)建议表决稿,宣告了这部法律的诞生。

《安全生产法》是一部很重要的法律,也是一部有明显特点的法律,它的制定为保障安全生产确立了基本法律规范,将有力地推进安全生产法制化的进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会产生广泛的、深远的影响。根据《安全生产法》的基本内容、主要规范和立法用意、立法特点对下列问题进行介绍分析:

一、必须用强有力的法律手段保障安全生产

1.安全生产立法根源于安全生产十分重要

安全生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明显重要的地位,它在以下几个方面直接产生影响:一是,直接关系到广大从业人员的生命和健康;二是,直接关系到国家、生产经营单位以及个人的财产安全;三是,直接关系到生产经营能否继续进行,经济能否顺利发展;四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安居乐业,保持社会稳定。

大量的事实证明,保证安全生产,就是有力地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的安全,就是促进经济正常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如果安全生产得不到保证,就会给国家、给社会、给劳动者、给个人造成惨重的损失,酿成许多恶果。

正是由于安全生产的这种重要性,从而决定了安全生产立法的必要性,必须将安全生产纳入国家的法制轨道,将其列为国家立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实际上也就是采用国家管理中最强有力的、最有权威的手段来保障安全生产,管理社会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事项之一。

2.法律手段是保障安全生产必不可少的手段

安全生产极为重要,运用法律手段作出保障,这既是由 接近开关安全生产的特点所决定,又是由法律的特点所决定。具体说,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以下三点:第一,安全生产是一个普遍的要求,即事事、处处、人人都必须重视和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而法律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对法律所列入的调整对象,都具有无可置疑的约束力,安全生产的普遍要求正需要法律的这种普遍约束力;第二,安全生产的要求是必须切实遵守的,也就是一定要认真的执行,不能有随意性,不得违反;而法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具有强制性,用国家的力量强制执行法律的规定,一旦安全生产的要求以法律的形式来体现,即作为法律规定,就必须严格执行,切实遵守,谁也不得违反;违反者就要受到法律的追究,承担法律责任;第三,安全生产事关重大,需要有权威的力量来加以支持与保障,不应允许其他种种借口对这种权威力量加以否定或削弱;而法律的一个特有的优势就是具有权威性,法律的权威不容侵犯,法律的权威就是有很大的权力、很强的力量来使人们遵行它所确立的行为规则,实现它的立法目的,安全生产正是十分需要法律的权威,实现保护生命、保护财产安全的目的。

安全生产必须运用法律手段,这不仅在理论上可以得到充分的论证,是科学的论断;而且在长期的实践中,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证实运用法律手段保障安全生产是正确的途径,是行之有效的做法,是在安全生产领域具体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3.制定《安全生产法》是依法保障安全生产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用法律手段保障安全生产,必须是有法可依,有相适应的法律规范,这是必要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基础。我国在安全生产方面虽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规范,但是需要完善和充实,使之更为健全,特别需要一部确立基本规范,体例完整,系统总结安全生产实践经验,系统反映当前安全生产需要的法律,使之成为规范安全生产基本事项、调整安全生产基本关系、强化安全生产基本规则的法律。制定《安全生产法》正是适应了这种需要,是为保障安全生产确立了基本法律规范,是为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安全生产提供了法律依据,将大大推进安全生产依法治理的进程。

关于安全生产虽然已经有了一系列的法律规范,但制定安全生产法与之并不矛盾,而是相互衔接协调的,并且在这种协调中得到加强,有关内容将在后面的有关部分述及。

4.保障安全生产中运用法律手段与运用其他手段的关系

保障安全生产,不仅需要强调法律手段,而且还需要运用经济手段、技术手段、行政手段、教育手段等。这些手段与法律手段并不冲突,而是有赖于法律手段的支持和保证,使之更有规范性和更有效力。比如,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结合,会使之规范而有效地实施,形成有效的经济激励和经济处罚机制;在技术手段中如果得到法律手段的支持,技术措施会在有效的实施中发挥更明显的效力;行政手段的运用是以依法行政为前提的,有法可依才能依法行政,健全的法制会使行政手段更充分地发挥作用;教育手段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也是必要的,如果有法律手段为之保障,教育才会更有普遍的效力。总之,各种手段各有作用,但都需要法律手段的保障、支持、规范、引导。在运用其他手段时,还应重视法律手段,认真实施《安全生产法》。

二、《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特点

《安全生产法》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是人们在安全生产中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这部法律不仅重要,而且它的立法目的、立法内容决定它有明显的特点,也可以说是由于适应保障安全生产的需要而带有一些重要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一是,强制性的规范多。这是由于安全生产事关生命财产,要保障安全生产,消除能导致人员伤害、发生死亡,造成财产破坏、损害,酿成其他恶果的危险,就必须在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系列方面或一系列环节中,遵守各项保证安全的规则,这些规则体现在法律中就是强制性的规范。《安全生产法》中这种性质的规范比较多,如此规定也是有必要的,它构成了这部法律的重要特点。

二是,禁止性的规范多。这是指在《安全生产法》的强制性规范中,禁止性的法律规范比较多,它反映了安全生产中必须禁止或者消除不安全的人的行为和物的状态的要求,消除事故隐患和危害因素,严格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法律上的禁止性规范,将在安全生产中不允许有的行为和不允许存在的状态明确地表现出来,若是违反即触犯法律,这将促使人们更严肃地对待禁止的事项,并对违反禁止性的规定承担法律责任且心中存有威慑力,这对保障安全生产是有重要作用的。

三是,义务性的规定多。应当说,保障安全生产是生产经营单位及其负责人,各类从业人员,各有关方面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应尽的义务。这种义务不是任意的,而是法定的,即必须是忠实履行的,所以在《安全生产法》中有许多关于履行义务的规定,是这部法律在内容上的又一个特点。

四是,明确地规定有关的责任,即责任有确定性。这是因为安全生产与许多责任是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有了明确的责任,安全生产中的种种保障措施才有可能落实。因此在《安全生产法》中 ,不但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确定为一种法定的制度,而且对多种相关的责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使之有确定性,有应当承担责任的内容,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本文在后面叙述的内容,也将法定的行为规则和违反后所需承担的责任联系起来,则可以表明,有了明确的 阀门责任才有可能形成可靠的安全生产保障,强化责任,将责任以法律形式加以确定,是安全生产的必要保证。

五是,在法律规范中体现处罚严明的要求。这是由于安全生产事关重大,而有些单位、有些人员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甚至有意违法,干扰破坏安全生产秩序,造成严重后果,对于这种行为必须严加惩处,让违法者对其违法行为造成的后果承担应有的责任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依法惩处违法者,才能有效地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建立起有安全保障的生产经营秩序,所以《安全生产法》的这个特点是安全生产的客观需要所决定的。

《安全生产法》的上述几个特点的形成,实质上是安全生产所具有的一些重要特点在法律上的反映,也就是为法律所承认,在法律上作出了符合安全生产实际需要的规定。因此在掌握运用《安全生产法》时,应当重视这些特点,发挥这些特点的作用,以使《安全生产法》能充分地发挥其威力。

三、关于《安全生产法》的适用范围

1.对《安全生产法》适用范围规定的理解

法律的适用范围就是指法律在什么范围内产生效力。《安全生产法》的适用范围是其第2条所规定的,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一般规定,第二层次为“另有规定”。

《安全生产法》适用范围第一层次的规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安全生产法》)。这项规定所包含的内容和所覆盖的范围都是清楚的,在立法过程中曾经讨论到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如何具体理解,这应当是指:

(1)各种所有制的生产经营单位,包括国有的、集体的、混合经济的、私营的、个体经营的、中外合资的、外商独资的等,都在适用范围之列;

(2)各个地区、各种行业、各个部门、各个系统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都应当在适用范围之列;

(3)《安全生产法》所指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包括生产活动又包括经营活动,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商业的、服务性的单位等都包括在内;

(4)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是指在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中作为一个基本单位出现的实体,比如一个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活动或者从事经营活动,是社会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涉及安全生产的仍要遵守《安全生产法》;

(5)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这个概念的分析来看,《安全生产法》的适用范围是从保障安全生产的普遍需要来确定,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2.对《安全生产法》适用范围中“另有规定”的理解

在这方面应当对下列两点有明确的了解和认识:

(1)有一部分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或安全事项具有特殊性,国家对其另行立法进行规范是必要的,对这部分在法律、行政法规中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这部分另有规定的范围在《安全生产法》中作出了划分,为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也就是在这些领域中的安全事务,由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进行调整,执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中已作出的规定。

(2)我国安全生产生立法的状况和法律间的衔接

大体上有两种情况:

一是,上述提及的领域有关立法,如已在1998年制定《消防法》, 1990年制定《铁路法》其中有铁路交通安全的规定,1995年制定《民用航空法》其中有民用航空安全的规定,1983年制定《海上交通安全法》等。

二是,在已有的立法中,有专门为安全生产立法的,如1992年制定《矿山安全法》;有在一些有关法律中对安全生产作出规定的,如在《劳动法》中对劳动安全、《煤炭法》中对煤矿安全、《建筑法》中对建筑安全生产等都作出了规定。这些规定与《安全生产法》的规定是一致的,但是为了减少法律与法律之间不必要的重复,对有些法律中已经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的,《安全生产法》就采取了从简的办法,只作出基本规定或原则规定。

四、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基本制度

《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重要制度作出了规定。这样,这些方针、制度就不同于一般的工作方针、工作制度,而是成为一种必须遵行的法定方针、法定制度,在有关安全生产的种种事项中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1.基本方针

这就是《安全生产法》中所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这项方针是保障安全生产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中最基本的要求,是正确处理生产与安全关系所必须遵循的准则,也是针对现实中对安全生产种种不正确认识和做法的纠正。这项方针在已有的专项法律中作过规定,现在《安全生产法》中再作规定,一是表明它是正确的;二是表明它适用于所有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在法律上确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就是要求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十分重视安全生产,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保障安全,防止一切可能防止的事故,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是生产的先决条件。实现这些要求,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是一项法定的义务、法定的责任,是在法律面前必须严肃对待的大事,是要依法坚持的长期方针、基本方针。

2.基本原则

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各个方面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安全生产法》中作出了明确的多项的规定,就是依法管理、依法采取保障措施。在《安全生产法》总则中即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政府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依法制定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从业人员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履行应尽的义务,等等。依法管理、依法保障,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具体体现,只有在遵守安全生产的共同行为规则的基础上,才会有统一的行动,才能有效地保障安全生产,所以遵守法律、执行法律是实现安全生产所不可缺少的基本原则,是在安全生产中必须树立的正确观念,一切离开甚至违背法律规定的主张和行为,都是不符合《安全生产法》立法目的和具体要求的。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在《安全生产法》中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作出规定,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在法律上肯定这项制度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基本制度,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建立健全这项制度。在这项制度中,各个层次的负责人,各个有关的部门、机构,各个岗位上的从业人员,都应对安全生产负有明确的责任。无论是纵向的关系还是横向的关系,都应当是明确的责任关系,都处于一定的责任之中,法律有具体规定的,依法承担责任,法律规定了承担责任原则的,则按法定原则明确具体的责任。

在《安全生产法》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这是一项以实践为基础,提升到法律的高度,必须毫不含糊地予以确定的重要制度,它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中的一个核心内容。法律所规定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是明确的,也是重大的、不可推卸的,他既有管理指挥的权力,又有承担全面责任的义务,这就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有其特定作用的一个体现。

在立法过程中曾有意见要明确主要负责人的含义,特别是列出其称谓,后经研究认为,考虑到生产经营单位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其主要负责人也有多种称谓,有法定的但也有许多是自行决定的,一一在法律上列举有一定难度,因而在法律上用主要负责人一词加以概括,在现实中可以据以具体界定,这样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也防止有些人借口具体名称而逃避法律,逃避责任。

4.建立从业人员获得安全保障并履行应尽义务的机制

实行安全生产,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健康免受损害。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其自己应尽的义务,并且履行这种义务是保障安全生产所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因此,依法建立从业人员保障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机制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机制。在《安全生产法》总则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同时还专门设立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一章,对有关事项作具体规定,进一步确定这个机制的内容。

5.建立安全生产领导、监督管理的法定体制

安全生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是一项重要的事务,国家管理职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国内的实践中和国外的经验中,都将安全生产与国家管理社会事务联系在一起,并不仅仅将其看做是生产经营单位自身管理的事务。因此在《安全生产法》中确立了有关的体制,或者称其为法定体制,主要内容为:

一是,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对政府的这种定位,与已制定的《消防法》中的规定是相同的,在该法中规定了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这都表明了政府的应有的责任;

二是,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中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三是,政府中的有关部门依照《安全生产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上述三个层次即政府、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政府的有关部门,按照法定的职责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体制,这对保障安全生产提供了有效的组织指挥的力量,保证国家管理职能的具体实现。

6.建立、健全保障安全生产的标准体系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在《安全生产法》中强调了保障安全生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明确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保障安全生产的要求,依法及时制定有关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并根据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适时修订;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这项规定所表明的意思为:

第一,重视在保障安全生产中标准的作用。因为这方面的标准是依法制定的,是消除、限制或者预防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安全因素,避免事故发生,保护人的生命健康,保护财产安全而采用的技术准则,是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的,制定完善、有效的标准将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必要措施。

第二,完善保障安全生产的标准体系。就是要按照保障安全生产的要求制定国家标准,在没有国家标准而需要在行业范围内统一技术要求的,则应制定行业标准。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当有安全通用标准、管理标准、工程标准、产品标准、防护用品标准等。

第三,保障安全生产的标准应当及时制定,就是要能及时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规定应当适时修订,这既是提出一项重要的原则,也是针对当前存在标准的修订需要促进的情况,提出明确的要求。

第四,制定的标准必须执行。根据我国《标准化法》的规定,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而同时这部法律中又明确规定,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所以无论从保障安全生产的需要,还是从安全标准的特定性质,都要求必须认真执行有关保障安全生产的标准,不容许忽视标准、违反标准。

7.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这是在《安全生产法》中所规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基本措施之一,也是需要作为法定任务的重要基础工作。法律上确定执行这项措施的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用多种形式,目的是要充分地进行宣传教育,内容为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这项工作在《安全生产法》中作出规定,就是要加强这项工作,经常进行,使之制度化。

8.建立为安全生产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

这是为适应保障安全生产的需要而在服务体系上采取的法律措施。一是,考虑了生产经营单位的实际需要,尤其是一些中小型的生产经营单位,迫切需要安全生产方面的技术服务;二是,允许以设立社会中介机构的形式,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也就是可以依法设立这方面的中介机构,提供有偿服务;三是,中介机构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关系是,中介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执业准则,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服务;四是,有关

第6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试题及答案

【法规标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修正)

【发布部门】全国人大常委会 

【发文字号】主席令第13号 

【批准部门】 

【批准日期】 

【发布日期】2014.08.31 

【实施日期】2002.11.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法律 

【法规类别】劳动安全与劳动保护 

【唯一标志】233288 

【全文】

  【本法变迁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062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200908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9修正)[20090827]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2014)[201408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修正)[201408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相关资料:  法律约9篇 行政法规约13篇 部门规章约288篇 其他规范性文件约5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2083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100篇 法学文献约19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目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第三章 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义务

  第四章 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第五章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相关资料: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3篇 法学文献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三条 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4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8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5篇 法学文献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1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2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规章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七条 工会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

  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生产经营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

(相关资料:  法学文献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八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安全生产规划,并组织实施。安全生产规划应当与城乡规划相衔接。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等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应当按照职责,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的监督检查,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规章约5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九条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国务院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的部门,统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规章约11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12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十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保障安全生产的要求,依法及时制定有关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并根据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适时修订。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增强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十二条 有关协会组织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章程,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培训等服务,发挥自律作用,促进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相关资料:  条文释义约 )

  第十三条 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执业准则,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管理服务。

  生产经营单位委托前款规定的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

(相关资料: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十四条 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十五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规章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十六条 国家对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参加抢险救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规章约3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8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第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规章约6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7篇 法学文献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四)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五)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六)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七)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4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16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3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8篇 条文释义约 )

  第二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费用在成本中据实列支。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和监督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意见后制定。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2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14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二十一条 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一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3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13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8篇 法学文献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二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三)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四)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五)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六)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七)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规章约4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1篇 条文释义约 )

  第二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恪尽职守,依法履行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作出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应当听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意见。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任免,应当告知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1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10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3篇 条文释义约 )

  第二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考核不得收费。

  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应当有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鼓励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注册安全工程师按专业分类管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5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39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二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生产经营单位接收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学生实习的,应当对实习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学校应当协助生产经营单位对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3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24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二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1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27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二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2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49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二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规章约14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5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二十九条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价。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3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40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三十条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人、设计单位应当对安全设施设计负责。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审查部门及其负责审查的人员对审查结果负责。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1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48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三十一条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并对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应当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单位验收活动和验收结果的监督核查。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2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24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三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3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17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三十三条 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3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9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三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检测、检验机构对检测、检验结果负责。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2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14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三十五条 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具体目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法律、行政法规对目录的制定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并公布具体目录,对前款规定以外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予以淘汰。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3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8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三十六条 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审批并实施监督管理。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必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2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8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4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三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4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13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5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三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通报。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消除重大事故隐患。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5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11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5篇 条文释义约 )

  第三十九条 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禁止锁闭、封堵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3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8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四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以及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4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8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四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2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9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9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四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2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8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四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有关负责人应当及时处理。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在案。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依照前款规定向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有关负责人不及时处理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可以向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1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四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规章约2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四十五条 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规章约5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四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整改。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4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9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3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四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规章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四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规章约1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14篇 法学文献约2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三章 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义务

  第四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的事项。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规章约6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五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相关资料: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五十一条 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五十二条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在前款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急撤离措施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五十三条 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相关资料: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3篇 法学文献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五十四条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2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7篇 法学文献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五十五条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五十六条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1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五十七条 工会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进行监督,提出意见。

  工会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侵犯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发现生产经营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或者发现事故隐患时,有权提出解决的建议,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研究答复;发现危及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时,有权向生产经营单位建议组织从业人员撤离危险场所,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立即作出处理。

  工会有权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要求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五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本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权利,并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义务。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规章约1篇 条文释义约 )

第四章 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第五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状况,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严格检查。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分类分级监督管理的要求,制定安全生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并按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处理。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规章约5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六十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需要审查批准(包括批准、核准、许可、注册、认证、颁发证照等,下同)或者验收的,必须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和程序进行审查;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批准或者验收通过。对未依法取得批准或者验收合格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的,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或者接到举报后应当立即予以取缔,并依法予以处理。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撤销原批准。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规章约4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六十一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审查、验收,不得收取费用;不得要求接受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品牌或者指定生产、销售单位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他产品。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规章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六十二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行使以下职权:

  (一)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调阅有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

  (二)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对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三)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经审查同意,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和使用;

  (四)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以及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的危险物品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对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危险物品的作业场所予以查封,并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监督检查不得影响被检查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规章约8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六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以下统称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规章约4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六十四条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必须出示有效的监督执法证件;对涉及被检查单位的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应当为其保密。

(相关资料: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六十五条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作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拒绝签字的,检查人员应当将情况记录在案,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六十六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应当互相配合,实行联合检查;确需分别进行检查的,应当互通情况,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进行处理的,应当及时移送其他有关部门并形成记录备查,接受移送的部门应当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规章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六十七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作出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相关设施或者设备的决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执行,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现实危险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经本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采取通知有关单位停止供电、停止供应民用爆炸物品等措施,强制生产经营单位履行决定。通知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有关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前款规定采取停止供电措施,除有危及生产安全的紧急情形外,应当提前二十四小时通知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履行行政决定、采取相应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及时解除前款规定的措施。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规章约2篇 条文释义约 )

  第六十八条 监察机关依照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实施监察。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规章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六十九条 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并对其作出的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结果负责。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1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13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七十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受理有关安全生产的举报;受理的举报事项经调查核实后,应当形成书面材料;需要落实整改措施的,报经有关负责人签字并督促落实。

(相关资料: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七十一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七十二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其所在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时,应当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规章约7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七十三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或者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有功人员,给予奖励。具体奖励办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规章约1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6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七十四条 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单位有进行安全生产公益宣传教育的义务,有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的权利。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规章约1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七十五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库,如实记录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告,并通报行业主管部门、投资主管部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以及有关金融机构。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1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2篇 条文释义约 )

第五章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第七十六条 国家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在重点行业、领域建立应急救援基地和应急救援队伍,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提高应急救援的专业化水平。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建立全国统一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国务院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相关行业、领域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1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2篇 条文释义约 )

  第七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相关资料: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七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定期组织演练。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2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5篇 条文释义约 )

  第七十九条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3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4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八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1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5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八十一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报事故情况。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对事故情况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

(相关资料: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八十二条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负责人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抢救。

  参与事故抢救的部门和单位应当服从统一指挥,加强协同联动,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并根据事故救援的需要采取警戒、疏散等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次生灾害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故抢救过程中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支持、配合事故抢救,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规章约3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1篇 法学文献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八十三条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事故调查报告应当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布。事故调查和处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及时全面落实整改措施,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检查。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1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2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八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经调查确定为责任事故的,除了应当查明事故单位的责任并依法予以追究外,还应当查明对安全生产的有关事项负有审查批准和监督职责的行政部门的责任,对有失职、渎职行为的,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八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依法调查处理。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八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统计分析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相关资料: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1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六章 法 律 责 任

  第八十七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予以批准或者验收通过的;

  (二)发现未依法取得批准、验收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予取缔或者不依法予以处理的;

  (三)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而不撤销原批准或者发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四)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不依法及时处理的。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规定以外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规章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八十八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求被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他产品的,在对安全生产事项的审查、验收中收取费用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责令退还收取的费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八十九条 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十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对有前款违法行为的机构,吊销其相应资质。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1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9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九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不依照本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责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资金;逾期未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有前款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对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4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8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九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有前款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给予撤职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依照前款规定受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5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17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九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三十的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四十的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的罚款;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八十的罚款。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规章约10篇 条文释义约 )

  第九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暂停或者撤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资格;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规章约5篇 条文释义约 )

  第九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

  (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的;

  (三)未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被派遣劳动者、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者未按照规定如实告知有关的安全生产事项的;

  (四)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的;

  (五)未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如实记录或者未向从业人员通报的;

  (六)未按照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者未定期组织演练的;

  (七)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的。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6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23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九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产停业整顿,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对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评价的;

  (二)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没有安全设施设计或者安全设施设计未按照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的;

  (三)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未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的;

  (四)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安全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1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9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2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九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

  (二)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改造和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

  (三)未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的;

  (四)未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

  (五)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未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投入使用的;

  (六)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的。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4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16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九十七条 未经依法批准,擅自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依照有关危险物品安全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规章约2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九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一)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未建立专门安全管理制度、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的;

  (二)对重大危险源未登记建档,或者未进行评估、监控,或者未制定应急预案的;

  (三)进行爆破、吊装以及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未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的;

  (四)未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4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16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九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未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5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17篇 条文释义约 )

  第一百条 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十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承包方、承租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未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或者未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统一协调、管理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2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11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约1篇 法学文献约2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一百零一条 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可能危及对方安全生产的生产经营活动,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1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8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一百零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一)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内,或者与员工宿舍的距离不符合安全要求的;

  (二)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未设有符合紧急疏散需要、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或者锁闭、封堵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出口的。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3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1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一百零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无效;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规章约1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一百零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2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2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一百零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拒绝、阻碍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2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10篇 条文释义约 )

  第一百零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级、撤职的处分,并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一百的罚款;对逃匿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3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14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一百零七条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一百零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经停产停业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予以关闭;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吊销其有关证照。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2篇 地方法规规章约9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一百零九条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对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除要求其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等责任外,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五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一千万元以上二千万元以下的罚款。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规章约11篇 条文释义约 )

  第一百一十条 本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决定。予以关闭的行政处罚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给予拘留的行政处罚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决定。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一百一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拒不承担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人未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经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执行措施后,仍不能对受害人给予足额赔偿的,应当继续履行赔偿义务;受害人发现责任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相关资料:  法学文献约2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七章 附 则

  第一百一十二条 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相关资料:  法学文献约1篇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

  第一百一十三条 本法规定的生产安全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的划分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制定相关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的判定标准。

(相关资料:  条文释义约 )

  第一百一十四条 本法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约 条文释义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