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11篇

时间:2023-07-18 19:05:03 来源:网友投稿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何能让他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认真地听讲,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教学工作开始的重点。从坐直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反思11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11篇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篇1

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何能让他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认真地听讲,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教学工作开始的重点。从坐直到站立,从写字到读书拿书,从持续正确的读写姿势到爱惜学习用品,都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说,透过一学期来的培养,我班学生基本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方面,首先汉语拼音知识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在开学前一个半月教学拼音的时光里,我针对学生因材施教,并经常引导学生对已学拼音知识活学活用,透过学儿歌、“摘苹果”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所以个性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识字,一年级上学期是好处识字的关键期,不仅仅要求对课文资料熟悉,同时加强了课外阅读。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反复多次和汉字见面,并透过一段时光后又对多篇课文进行阅读训练,使学生逐渐认识汉字,然后以适当的方法强化刺激,到达识字的目的。写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学生的字写得好坏美丑,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他的语文水平。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会读帖、描红,既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又从习惯方面的要求学生。个性是习惯方面的要求,如怎样握笔,写字姿势,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这影响了学生的写字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抓好学生写好字的同时,我更注重学生有良好的写字习惯。在读书的训练上我采用了当天阅读最认真的小朋友就能够当隔天的小老师进行带读的办法,或者是小组读、合作读、擂台读等多种形式的手段来提高孩子们对课文进行多次阅读的兴趣。课前我要求每一天学生需预习课文,在学习课文的开始阶段,教师不需要过早给学生加以引导提示,让学生先行感知课文,那么这第一次的感受能训练学生的理解潜力,就算有理解偏差、有错误,经过之后的共同讨论、共同订正、理解课文,都能够解决。先学后教,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课文的感知和学习。课后要求不定时复习,巩固原有知识,承上启下帮忙新知识的掌握。关注差异,并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帮忙家长解决辅导上的难题,也同时认清自我教学上各个方面的不足。经过大半个学期的学习孩子们愿意读了,课文中的、课外的故事也愿意读了,不仅仅增加了他们识字量,而且认识的词语也越来越多。组词训练不再是单调的了,总听到“我还有”“我还会别的”这样的话,课堂生动多了,有更多学生愿意展示自我。

要在评价中促进学生的成长,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想学爱学主动学了,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一次在作业中我发现有孩子已经在写日记了,由开始的一两句变成了一版、两版,于是我适时的对这个孩子进行表扬,并要她自我读出来,之后谁写了日记都进行点名表扬,鼓励。慢慢地写日记的孩子越来越多,而且写的越来越好。

不足和需要反思的地方:

1、课堂上给学生自主活动时光过多,有时候一节课的资料没有完成。

2、对困难生的关注不够,一小部分学生由于年龄上的差异,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学习上就有点困难了,因而班级里就有了两个极端的现象。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篇2

(十一)《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反思

《哪座房子最漂亮》的教学我用了三个课时,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孩子的朗读读不出感觉来。我们班孩子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是能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情,但是感觉齐读时拖沓、像自来水一样没有让人悦耳的感觉。或许是我在朗读这块的教学太急燥了,没等效果出来就往下面的环节去了。在下篇课文中,我准备在朗读方面花多点时间,尽量慢慢把孩子朗读的情感给培养出来。

(十二)《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教学完毕后,我问孩子:“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几个孩子很快就举起了手,还有一些孩子在思考了一会儿后举起了手。“爷爷对小树这么好,小树也对爷爷好。我也要对我的妈妈好,帮助妈妈干家务。”“别人对你好,你也要对别人好,不能做忘恩负义的人。”“我们要懂得回报爱,对身边的人好。”“我要对老师好,就像老师对我们好一样!”虽然孩子的这些回答受到了我引导的一些影响,但听着那些稚嫩的语言中充满了浓浓的爱意,突然间觉得心头都温暖起来,仿佛通过窗缝吹进来的寒风都变得柔和了(刚好冷空气来袭)。教参里的情感维度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懂得爱护树木,而我在备课时却融入了自己的想法:孩子们现在对大人的爱往往觉得是理所当然的,而忽略了这份爱背后的珍贵价值。更无从去谈对父母的爱,对长辈的爱,对大众的爱了。所以,我在教完课文后,就引导孩子去体会:在冬天的时候,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到了夏天,小树就给爷爷撑开了绿色的小伞。如果你是小树,你想对爷爷说什么?如果你是爷爷,你想对小树说什么?让孩子在表达中,在朗读中去体会爱的真切含义,懂得付出和回报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发现孩子学会质疑了,“老师,‘热’为什么不是提手旁而是四点底?”孩子会思考,会提问了。没有比热烈的掌声更能表达我那时的欣喜和兴奋了!

(十三)《静夜思》教学反思

《静夜思》这首古诗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熟悉,甚至很多孩子都可以倒背如流。如何让孩子在诵读中去体会李白望月思乡的感情就成了本课人文主义目标的集中体现,也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因此,在引导学生体会李白只身在外,望月思乡的情感之前,我便用了很多的语言去铺垫。如月亮常被人用来寄托思乡之情;八月十五团圆夜,全家一起团圆赏月。在这些基础上,我再让孩子去体会如果一个人身在异地,不能和家人团聚,吃不到父母亲手做的菜,听不到父母的声音讲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境。而此时的李白就身处于这样的情境下,你觉得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伴随着音乐,再加上我绘声绘色地渲染,我看到大部分孩子此时的表情都是复杂的。此时,仿佛大家都沉浸在李白思乡,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悲伤情感中时,有两个孩子竟然因为开小差而笑出声来。我让其中一个孩子站起来回答如果此时你是李白,你心中将会作何感想时,他竟然回答:“我有一碗白米饭被老鼠偷走了。”当时的我真的感觉自己狂晕,正当我在洋洋得意自己今天制造的氛围,想让每个孩子都走进文本,贴近作者的感情时竟然出现了这样的尴尬场面。我当时就特别表扬了那些移情的孩子。我说正是他和李白的感情融合在一起,真正把书读进去了,才出现了这样的感人行为。而对于那两个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我没有当面批评,但是用眼神警告了他们。

课后,我一直在思索这节课我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怎样才能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呢?让孩子真正去体会文本,去感受文本中的喜怒哀乐?当课堂上发生预设之外的状况,是不是应该在意外发生之前就应该有所警觉,而做出相应的措施呢?归根结底,是不是我对孩子上课注意力的关注是不是还没真正铺开呢?

(十四)《小小的船》教学反思

《小小的船》曾经也是我读小学时学习的课文,所以看到这篇课文时也感觉特别亲切。孩子对这篇课文也是相当熟悉的,有的在幼儿园学过,有的在课外书里读过。因此,在理解上基本没有太大的问题。

本课的导入借鉴了其他老师的做法,先由一条弧线来引出“弯”字的教学,然后再把弧线补成月亮形状,让学生自己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想象这是什么。当然,当孩子在讲到小船时就把“船”字的教学结合进去。在此基础上,再给孩子创设蓝蓝的夜空,闪闪的星星,弯弯的月亮上坐着一个小女孩这样的情境,也就感觉水到渠成,非常自然了。

(十五)《阳光》教学反思

为了让孩子的拼音更加扎实,所以我们在拼音教学阶段的花的时间比较多,因此剩下的教学任务就比较重了。从这个星期开始,明显感觉教学进度加快了许多。可能孩子还没有适应这样的教学密度和速度,而《阳光》这篇课文篇幅又比较长,孩子在课上朗读的情况就没有以前那些课文那样好。因此我也在朗读这块上花了比较大的精力和时间,让孩子把课文读通顺,读明白。

“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这句话是这篇课文的“文眼”,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时,我就有意让孩子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感受阳光的作用。有了阳光,禾苗就更绿了;有了阳光,小树就更高了;有了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变得更美了。那要是没有阳光呢?孩子在回答中无形和有阳光的情况进行比较。从而去感受阳光的作用和重要性。孩子们在这个问题上的回答还是比较细致的,除了根据课文提供的材料进行思考外,也把自己平时的一些课外知识也运用起来了。有的孩子说,没有阳光,小树就不能长大,就不能制造氧气了。有的孩子说,没有阳光,我们就没有光明,什么都看不见了。

特别让人开心的是我在让小朋友说说阳光给人的感觉时,晓甦站起来说:“阳光就像老师给我们一(4)班小朋友的关怀那样温暖。”哈哈,听了不禁让人心里一阵窃喜。我忙接上去说:“你的话让老师觉得阳光仿佛照进我了我的心里,感觉特别温暖。”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篇3

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过程中,我有不少收获,也遇到了不少问题,特作反思如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第一次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课改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孩子成功、成才之门。课改需要加强老师之间的交流、探讨。课改,当前来说,缺少成功的经验、样板。课改途中困惑多,疑难多,教具少,信息少。面对共同的处境,老师们应该群策群力,加强课改经验的交流。例如:多组织研讨和现场听课、评课等活动,这些使得课改理念真正体现在课堂教学,扎根于课堂教学中,作用于每一个学生。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交流对话中大家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思路被打开了,思路又指引着出路,出路又决定课改教育的前途。

新课程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方法,虚心向同事们求教,因为我知道课程是一种实践,只要用心钻研、探索、反思、总结经验,就可以把语文融入到孩子们当中,变成孩子们的笑脸,变成学生愉快的学习,变成学生更真实的发展。新课程要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变成一种真实的、动态的、发展的现实。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获取了点滴的教学经验:

一、学生在“玩”中学语文,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在识字方面,这一学期学生学习用部首查字法,学习利用汉字的表意特点来分析字形,并对认字方法有比较系统的归纳整理,学生基本上都学会了运用不同的认字方法来独立识字。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将学生引领到生活当中去识字,激起学生识字的极大热情。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整体识记生字,提倡个性化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寻找出自己认为最有效的识字方法,通过不断的求异,激活学生思维,“玩”出价值。如“闯”字的识字,有的学生说:“这是一只马跑进门了。”“不是,这是马儿被关住了失去了自由,想冲出门到外面呼吸新鲜的空气。”有的学生说:“这是”门“跟门有关系,就是冲进门或冲出门的意思”……一个字有多种识记方法:看字形认字、跟据部首猜字义等等,学生在发散思维的“玩”中学得快乐。再如用画画的方法记一记会意字;将所学的字、词贴在家中的实物上“复现”;将课外识记的字剪一剪、贴一贴,制成“小报”;在班级中评选出“识字大王”等方法、活动都为学生识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玩”法。

二、在写字方面,我把写字当作美的鉴赏对象和陶冶高尚情操的工具,一直强调学生把字写得正确、工整、规范、漂亮。

《课标》中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一个人的字写得好与否,不仅仅是个人的“门面”,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他的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及性格特点。因此,教学时我采用了“读字、范写、评议、试写”的程序:“读字”时,让学生讨论“写这个字时哪一笔最关键”写这个字哪一笔最容易写错“或”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等问题,整体把握写字的规律;在范写之时,让学生评议老师的范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把握写字的要领;让学生对老师评头论足,运用形体动作学写笔画、作业展览、评选书写闪耀明星等方法,激发了学生写字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写字的技巧。

三、在阅读教学中,我反对无目的多读,强调有层次的读书。

初读,将课文读正确,整体感知全文;再读,将课文读流利,理解课文中词句;研读,将课文读出感情,谈独特的理解与感受;练读,将课文读入心,积累语言文字。在不同层次的读中,教师同样鼓励个性化的学习。让学生自己想想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方法,彼此交流、逐步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挑出有价值的问题共同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画出来,说一说自己这样画的理由,放胆做画学语文;让学生排演课本剧,师生根据语言文字进行评议,演演评评学语文等等。这些颇有趣味的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完成阅读教学任务,还能促进学生乐学、爱学语文。

在学生习惯的培养方面,我注意让儿童在规范中学语文,打下学好语文的基础。这并不与在”玩“中学习语文相矛盾,习惯能影响人的一生,”个性“必须在一定的规范中张扬才不会使学生走上发展的歧途。所以,教学决不能从统得过死转向放任自流,一定要严把”度“这一关。在听、说、读、写几方面,都有一定的规范。如:个别同学站起回答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有意见可以举手提出;朗读或回答问题声音要响亮……语文学习的点点滴滴都需要有规范,都需要我们去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四、在学生学习能力形成方面,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各项语文活动,学会参与、学会合作、学会尊重他人。

我教学中,我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是孩子们的乐趣所在,将”玩“引入课堂,使学生对这种活动的动机和兴趣逐渐迁移到语文学习上,从中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探求语文教学进程中,我力求将”讲堂“转变为”学堂“,将机械重复的练习转变为生动活泼的游戏,让学生充分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为他们语文学习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尽管是”玩“中学语文,但我们决不是追求形式主义。这里倡导的”玩“是一种形式、一种途径,”玩“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语文,培植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以上是我的一点收获,但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我会在工作中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探索,寻求出更好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篇4

小学生天真无邪,活泼好动,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理解新鲜事物潜力优点,但也有自我约束潜力差,逆反心理强的缺点。随着年龄的增长,语文科目开始出现阅读理解的题型,这让不少教师在小学阅读理解方面犯了难。怎样让好动的孩子全身心投入到听课中,保证他们在这一难点上不掉队呢?透过视频学习,我认为就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阅读教学。

一、激发兴趣,引导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期望感到自我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个性强烈。”抓住这一强烈的需求,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构成过程,诱发良好的思维情感,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用心,感知更敏锐,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主动参与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潜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天地。

二、把握课堂主体

爱因斯坦说过“只有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理解”。浓厚的兴趣如磁铁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驱使他们用心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因此,阅读教学充分挖掘这一有利因素,把认知与炼能有机融入到生动形象的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在兴趣中强化,学习效果就会在兴趣中显现,学习潜力就会在学习中构成。学生在这种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既提高了语言表达潜力,同时又激活了思维,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从而调动了学习语文的用心性,真正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课堂教学的主题策略落实到实处。

三、读的时光还给学生

阅读教学的主体是读。因此,语文课上应给学生充分的时光读,尽可能地营造浓烈的朗读氛围,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并在这样的氛围中,吸引学生融入情景,感受语言的神奇、资料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深长,再透过朗读表达出来,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心不到,则情无共鸣。在不断的练习中熏陶情感,发展智力,增强想象潜力和思维潜力,促进智慧的生长。

四、把乐趣带给学生

学生主动发展的火把,需要教师点燃。课上要激发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感知,主动质疑,主动思维的用心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潜力。主动的核心是创造,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创造因素,创设语言文字训练的创造情境,开展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提倡学生发表异见,独见,创见,品尝创造的乐趣。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篇5

我作为一位语文老师,对语文教学有了一点想法,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老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老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老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老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如在《将军》的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这样品评:“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点说一说。”此时的学生充分表述他们的真实感受,学生们觉的有这样一位将军深感骄傲。”这样引导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升华认识。

三、注重课内外结合。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阅读许多课外书;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其次,重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学习《西湖》,我就找相关的资料图片让学生欣赏,让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此外,我注意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今后我将继续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努力奋斗!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篇6

这篇课文,以歌曲《快乐的节日》的歌词为内容,描写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先队员愉快渡过自己节日的动人场面。内容生动活泼,充满了节日气氛,语言优美。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珍视今天,热爱生活,憧憬未来的教育影响。但是怎样让学生体会,感受文字的美妙,是个难点。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同时要引导学生感悟语言,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感到生活的快乐和幸福,以激发学生实现未来的理想和愿望。

一、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时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一点不假。在课堂上要想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去,教师除了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外,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多种方式去刺激和感染学生,使其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在本节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们以看录象、听歌曲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小朋友怎么过自己的节日,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并且在回忆的过程中重新体会到过节时的快乐心情。

二、引导自问自答,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解答学生的问题是课堂上的主要学习任务,但解决的方法并不单一。一个问题提出,不仅能引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争论,还能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在默读课文后,我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然后通过课件展示画面,让学生把看到的说一说,并把自己理解到的读出来,学生自然就理解了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自问自答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篇7

《坐井观天》是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的一则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寓意,品味语言呢?

1.借助多媒体,学习生字词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为了能使学生乐于学习字词,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

课文第一自然段中出现了“井沿”一词,其中“沿”还是这一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对于城市学生来说,“井沿”对于他们是陌生的,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口井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直观理解“井沿”就是井的边沿,了解了“井沿”的意思,学生再来学“沿”字就觉得容易多了。

在本课教学中,我重点指导学生书写“渴”“喝”两个字,这两个字是形近字,学生不容易区别。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这两个字,让学生仔细观察,谈发现,从部首入手区别这两个字。之后,我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书写规律,初步感知汉字的形体美,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抓住关键词语,感悟寓意

要想读懂故事内容,重点字词的理解就是关键。在本课教学中,我把“大话”“井口大”“无边无际”三个词语作为理解文章的关键,引导学生在理解关键词语的基础上,读懂故事内容。

小鸟和青蛙的第二次对话中,出现了“大话”一词。我先是引导学生理解“大话”这个词的意思,知道“大话”就是吹牛、说假话。接着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了解青蛙认为小鸟说了什么大话。在理解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兴趣盎然的朗读中,学生理解了这个词语和青蛙当时的心情。

青蛙和小鸟的看法为什么不一样,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为了理解“井口大”,我让学生做了个实验:拿出纸卷成圆筒状,然后通过圆孔看天花板,说说自己的发现。学生动手实验,学生发现天花板变得只有小圆圈那么大,进而理解坐在井里的青蛙看天,天也就只有井口那么大。在引导学生了解“无边无际”时,通过启发学生想象小鸟都飞过哪些地方,来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直观理解无边无际的内涵。这样学生很自然的悟出寓意,受到启示。

3.入情入境朗读,读中理解

这则寓言故事寓言浅显有趣,十分适合指导学生朗读,在教学时,我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理解。

在学习第一次对话时,我引导学生通过自读、指名读等方式,读出青蛙的疑问,通过抓“一百多里”读出小鸟飞得远。在学习第二次对话时,我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大话”“井口大”“无边无际”读出青蛙和小鸟的不同看法,在学生理解完词语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进行男女生对读,并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学生读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到了第三次对话,我引导学生同桌间一人扮演青蛙,一人扮演小鸟,演一演它们的第三次对话。在学生同桌练习后,我请学生戴上头饰来表演,又一次点燃了学生的热情。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朗读中,入情入境,既了解了课文的内容,理解了寓言蕴含的道理,

字词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只有在每节语文课中,夯实字词教学,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价值。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篇8

我把教学定位放在引导学生体会作品“赞扬了主人公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善良品质”这一目标上。语言大师托尔斯泰把桑娜心里活动刻画得非常生动,只要启发学生自己去细读课文描述桑娜一家的生活与西蒙之死,学生就能感悟其中蕴涵的意思,完全能领悟 的。首先让同学们说说预习后,你有什么感受。大家发言踊跃,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学生会指出相应的段落,在进行教学。

学习第一段。我抓住本段的中心词“温暖而舒适”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中体会主人公桑娜的勤劳能干。用对比的方法,体会穷人悲惨的生活。

第二段篇幅较长,但内容容易理解。所以我让学生继续自由朗读,了解故事发展。先抓住本段的重点句,让学生从这朴实的语句中深入领会桑娜那颗善良的心;再引导学生用圈、点、勾、画法找出对桑娜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并着重理解桑娜抱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情。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感悟。说说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最能突出桑娜美好的心灵,从而使其明白此时桑娜复杂、矛盾、忧虑不安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写作方法,了解心理活动的概念。

1、有情境,即发生了什么事之后,产生了想法。

2、有想法,想法复杂,又这样想,又那样想;最后拿定了主意。

3、写真实的生活,有真情实感:什么是心理活动描写呢?心理活动描写就是把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通过文字描绘出来。

第三段集中表现了渔夫夫妇俩的善良。但从中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一种悲哀。为了帮助学生感受到这样的感情,我抓住重点词、对话、表情、动作的描写,让学生自行品味。结尾一行,我主要让学生体会这精彩的瞬间,主人公那美好善良的心灵在不谋而合之时迸射出的灿烂光芒!体会这样写言已尽,而意无穷。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篇9

精心准备了两天的时间,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教室,今天是我们年级组听课的第三站,虽然进行了认真的准备工作,但是,其课堂效果如何,孩子们的表现怎么样,我还是着实没底。

本次教学,我讲解的是四年级语文A版,第三单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第十课——《麦子黄了》。《麦子黄了》是一篇充满乡土气息的文章,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田野风光图,空旷的原野、暖暖的和风、黄黄的麦子、青青的豆荚、一群活泼可爱的小伙伴,字里行间透出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赞美之情。

接下来我重点说一说我对于本节课的设计。

我选择了以读代(带)讲的方法让学生与文本接触,深入,拓展。学生通过读感知文本,想象画面,通过读品味语言的精妙,积累语言,通过读走进麦收季节的乡村,感受乡村生活孩子们的乐趣,享受自然的美妙。

我由麦子熟了的乡村独有的特点导入,最后点出乡村孩子们妙趣横生的活动,我们尽情的享受属于我们的独有的乡村生活,直奔主题。

在“读的模块”中我设计了6读。一读:提示关键承接读、二读:换词对比读、三读:提示问题引导读、四读:根据结构特点分合读、五读:学生个性展示读、六读:读后点评,每一读之间采用导语衔接。我要重点说一说第三读,通过逻辑提问先读第三段描写吹竹笛活动的语句,读中体会乡村孩子活动的丰富,再读第四和第五段,这样很自然的起到了情感的升华,而本文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感受自然美和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体会丰收的喜悦,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陶冶美的情操。

“代文环节”,我采用对比读法,童年的乡村生活感受与中年的乡村感受对比,真实的乡村生活与作者想象中的乡村生活对比,围绕“你喜欢这样的农村生活吗”为话题,在孩子们不同的回音中,使孩子们懂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升华主题。

这节课我觉得最大的亮点是以孩子们为主体,我注意了处处指点孩子们的阅读情感,但不足之处是在读的模块部分,读的层次欠缺些,还是梯度不明显,由于用在指导孩子们阅读的时间过长,挤掉了背一背的环节,这时刻提醒我课堂教学中,随时把握细节,随时把握课堂生成,眼中有学生,做一名充满智慧的语文教师。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篇10

在第一课时,读字词时,主要理解“荒岛”和“孤零零”。我就问孩子们什么是“荒岛”?他们都很踊跃的积极举手发言,但是都认为荒岛上还是有些植物、动物的`,但是没有人。而且,插图上画的小熊旁边有几朵花,小孩子就说了,树上画的还有花呢。如果这样子理解,荒岛的感觉就无法出来,也就无法感受最后小岛绿树成阴的美丽场景。于是,我就跟孩子们强调,“荒岛”就是没有任何东西,只有小熊一个人的地方,即使有一些树,也是枯黄、死掉的树。有了前面的渲染,读到后面的“漫山遍野、绿树成阴”的时候,孩子似乎特别能感受这种绿色的美,读起来非常愉悦。但是,我继续问他们,小熊用了多长时间才完成改造的?小朋友就又到书上去找,从“种呀种呀、种了很久、一年两年”可以看出小熊付出了汗水与坚持,才换得了小岛现在的一片绿色。只有付出才能有回报。

那么小熊一开始是一个人,感觉孤零零的。我就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想象一下他们什么时候感觉孤零零的,有学生举例说爸爸妈妈不在家,只有他一个人在家时,感觉孤零零的,于是我让学生想象一下爸爸妈妈不在家,只有一个人在家时的心情,大家的心情立马就沉了下去,可见能够体会到小熊的那种孤单、害怕。那么你是小熊,你现在最想干什么呢?很多人说了爸爸妈妈回来,有人陪我。那这样子,就能理解小熊下面的举动了。最后,小熊不停的说“欢迎你们”,孩子的语气不是太到位的,因为前面有一个修饰词“不停”,可见小熊是非常的开心了。于是,我就让孩子想象不停的说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并且进行了示范,孩子马上就能读好了。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篇11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学校,对于学校的一切事物都感到特别的新奇,同时,美术课也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发现,原来只是在纸上随意的涂牙,可到了学校,经过学习发现原来画笔可以画出很多漂亮的事物来,学生也就特别的喜欢上美术课了。那么怎么样让学生一直保持着这份学习的积极性呢?

首先是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选择了一些适合学生学习的,同时也是学生们感兴趣的教学内容。然后,把进度调慢,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掌握这些他们喜欢的东西。例如,在上绘画课时,我不是给学生一个题目,规定他们去画什么,而是给学生提一个要求,允许他们大胆的去画、去表现自己的创作思路。并且在每次上课时,对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纠正、鼓励;而对一些画得好的学生则进行表扬,把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大家欣赏点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在手工课上,我让学生走出课堂,到课外寻找内容。当学生看着自己的一件件作品,瞪大眼睛,或许他都不敢相信自己会做出这么漂亮的东西来,一下子学生们的积极性就上来了,学习紧张的神经也放轻松了。现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而我上课也轻松了许多,或许这就是“寓教于乐”道理吧。

其次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对学生创作美术作品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创作画面就会显得呆板,相反,当学生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力后画面就会充满了浪漫的色彩。例如当教师提出画一幅幻想画时,有的同学就会想到遨游太空画面。这是因为低年级同学想象力的火种是比较容易点燃的,他们经历的事情少,对世界的许多认识不得不靠想象来填补空白,在电视事业发达的今天,屏幕上各种形象更可以开阔他们的眼界。

再次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表现欲。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之一。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例如:可以得用投影、电视大屏幕电脑播放图像,从视觉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可以播放古筝、笛子之类的音乐,从听觉上激发。教学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教材的内容以及教学的环境等因素进行协调统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所以只有让学生在自己高高兴兴地参与实践中,才能使得他们的思维高度集中,创新的火花迸发,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把课堂知识掌握了。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琢磨、推敲。

推荐访问: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