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吴跃章科学定位转型升级公安教育与公安实战深度融合4篇

时间:2023-07-24 13:00:03 来源:网友投稿

吴跃章科学定位转型升级公安教育与公安实战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一、专家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一)教育信息化的意义是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吴跃章科学定位转型升级公安教育与公安实战深度融合4篇,供大家参考。

吴跃章科学定位转型升级公安教育与公安实战深度融合4篇

吴跃章科学定位转型升级公安教育与公安实战深度融合篇1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一、专家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一)教育信息化的意义

是要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所以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这种动力与支撑体现在三个方面: ⑴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从而促进教育公平; ⑵能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

⑶能在创新教育模式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

(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手段、途径和方法

手段是指,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途径、方法则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战略研究体系,具体包括五项内容: ⑴建设若干教育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研究和成果转化基地。⑵开展新技术教育应用的试验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信息化关键技术与装备。⑶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规律,深入研究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⑷通过信息化试验区与试点校的集成创新,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促进信息技术、装备与教育的融合。⑸建设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机构,跟踪、分析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评估教育信息化进展,提出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为教育信息化决策提供咨询与参考。

既然用“深度融合”观念取代“整合”观念的目的是想要找到一种真正有效的、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途径方法——也就是能真正触及到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而不是只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修修补补”)的途径方法,可见“深度融合”观念和传统“整合”观念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要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而后者则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从来不敢去触动(或根本没有想到要去触动)更深层次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问题。

由于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众所周知,这也是除远程教育以外,各级各类教育的主阵地),所以,“课堂教学”应该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既然“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那么“课堂教学结构” 自然就应当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主要结构”;既然“课堂教学结构”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主要结构”,那么,实现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 自然就等同于实现了学校教育系统最主要的“结构性变革”,这应是合乎逻辑的结论。

“ 学校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 的确切内涵就是要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变革。众所周知,所谓课堂教学结构就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教学结构的变革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它要实际体现在课堂教学系统四个要素地位和作用的改变上,也就是:教师要由课堂教学的主宰和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 学生要由知识灌输的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情感体验与培育的主体;教学内容要由只是依赖一本教材,转变为以教材为主、并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例如学科专题网站、资源库、光盘等)相配合;教学媒体要由只是辅助教师突破重点、难点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转变为既是辅助教的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与情感体验与内化的工具。

多年来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经验告诉我们: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若不紧紧抓住“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和构建新型课堂教学结构”这个中心,是不会有成效的,是要付出代价的。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不能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而必须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结构”。这正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之所以提出、并倡导“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度融合”这一全新观念与做法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本质与确切内涵所在。

二、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解

经过10余年的实践与总结,中国政府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一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

(一)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要实现这一根本目的,仅仅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一些信息技术手段是不够的。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新的技术和手段的运用上,而且对教育的发展带来更新的理念和动力,使教育内容、方法和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因此,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运用信息技术逐步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过程与模式,实现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并根据社会发展和学习者的需求,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范围内选择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突破传统教学活动的时空限制,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这一变革的过程就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过程,只有融合才能体现出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作用,这才是教育信息化的本质。

(二)“融合”不是一般的技术应用,而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相互促进

一方面,信息技术要进入教育教学过程,改变教育教学模式,形成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实践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信息技术提供支撑,同时也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何克抗教授提出:以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只从改变“教与学环境”或改变“教与学方式”的角度(最多也只是同时从改变“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角度)去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只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的修修补补”上,还没有触及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他认为要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自觉地认识到:不能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而必须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一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结构”。这正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之所以提出、并倡导“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度融合”这一全新观念与做法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本质与确切内涵所在。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本思路

在总结过去的经验时发现,推动教育信息化不能简单地搞硬件驱动,而忽视课堂教学应用,这种方式做起来相对容易,但难以持久,并且效果也是会大打折扣的。我国教育部公开表示的基本思路就是采取应用驱动,一是要着眼于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在教与学的主战场中开展应用。这种应用应该是师生广泛参与的日常教与学的活动,应该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应该是对即有教学方法的改造与提升。二是要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应用、实现新的应用。也就是要从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和学习者的需求出发,以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目标来安排教育信息化工作。只有聚焦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体验,才能找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点,才能真正体现融合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强大支撑作用。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永无止境的,技术的不断创新会给应用提供新的动力和条件,教育的需求和发展也会给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在课堂日常教学中的应用,使学习者学习方式便捷化、学习支持个性化,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学习结果,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本质,而且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是教育信息化的希望所在。

中国政府确定的“十二五”期间“三通两平台”的核心目标与任务,都是按照应用驱动的基本思路提出的。除“宽带网络校校通”属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范畴,“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都是从不同侧面强调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班班通”强调的是数字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深入普遍应用。他们提出了以建设“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三种形式推进“班班通”。“人人通”就是利用云技术为学习者提供的网络服务空间与环境,努力使每个学生或教师都可以拥有一个网络上的个人管理平台,逐步实现课 内、课外的教学、学习与交流功能。“人人通”是面向教育信息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强调以网络为载体,着重探索信息时代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新模式。

吴跃章科学定位转型升级公安教育与公安实战深度融合篇2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欧阳万坤

2012年第10期 ——经济建设

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是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的必然要求。贯彻落实省十次党代会精神,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高“两化”融合发展水平。

一、全省“两化”融合取得积极成效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作,将其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举措来抓,大力推进,全省“两化”融合取得积极成效。

1、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提高,企业信息化投入逐年加大,软件和信息服务投入明显上升。企业信息化应用成熟度总体处于由基础和关键环节应用向扩展整合与优化升级过渡的阶段。信息技术广泛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信息化正成为推动企业加快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2、信息技术应用领域拓展。单个企业“两化”融合从管理领域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领域延伸,骨干企业从信息化单项应用向局部集成应用、全面集成应用转变,涌现了一批业务集成、管控衔接、产销一体化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的信息化标杆企业。在龙头企业的信息化带动下,从单个企业应用向产业链应用延伸,引领和带动了产业链上一大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发展。

3、信息技术应用成效显现。2011年,全省“两化”融合试点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3%和58%,均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在节能减排领域,运用信息技术,对生产过程各用能环节实行用能优化和智能化管理,实现能源的可视、可控、可管;信息技术在冶金、化工、建材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推广应用,促进了生产装备数字化和智能化,生产工艺流程得到优化,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得到提高,推动了工业发展向低碳绿色转型。

4、信息服务业催生了更多新兴业态。信息服务推动了电子商务企业的快速发展,武汉市获批国家电子商务第一批试点城市,被评为“中国电子商务最具创新活力城市”。一批企业商务电子化、物流信息化水平在全国处于前列。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制造企业催生了一批以信息服务为核心业务的第三方服务企业,促进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壮大。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工业设计、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利用信息技术加快自身现代化,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各领域开始得到应用。

5、信息产业支撑能力不断提高。信息产业发展领域由单纯电子制造向制造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综合发展转变,产业支撑由主要依靠重大项目向重大项目、重点企业、自主创新中小企业多点支撑转变。2011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2.7%和19.3%,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74亿元,占全行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13.4%提高到19.3%。

二、推进“两化”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围绕实施“工业兴省”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实做强工业,我们对“两化”融合的有效途径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1、组织实施一批“两化”融合重点项目。着眼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坚持以重大项目为带动,加强与国家“核高基”、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物联网等一批重大专项对接,支持数控机床、汽车电子、研发设计工具、生产执行系统、大型管理软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增强支撑两化融合的信息技术装备和服务能力;围绕“两计划一工程”的实施,聚焦重点产业、骨干企业、核心区域、关键领域四个层面,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机械汽车等产业为重点,推进研发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推动产业高端、高质发展;在轻工纺织、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等四大传统产业滚动实施一批投资大、示范效果好的信息化改造项目,提高企业信息集成、能源资源高效利用和安全生产水平。争取国家“两化”融合相关项目资助;省级“两化”融合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了一批“两化”融合重点项目和区域性、专业性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设。

2、开展“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工程。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抓好试点,以点带面,分类推进,示范带动。选择不同行业和区域,确立了108家试点示范企业,主要在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工业企业关键环节的信息化提升、产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节能减排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形成具有推广性、示范性的典型经验和解决方案,强化了典型带动效应。加强对试点示范企业的跟踪指导和服务,引导和推动试点示范企业改造工业企业生产过程和运营模式,加大信息技术对传统行业的渗透,实现程序化控制和生产自动化,推进企业管理网络化、智能化和集成化,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提升工程,建设面向区域内的中小企业、特色领域、产业集群等信息化服务平台,提供专业化的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提高区域内工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服务全省“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实施,逐步建成了武汉、襄阳、宜昌等一批横向覆盖重点区域、纵向覆盖优势主导产业的综合服务平台。荆门“中国农谷”农产品交易平台和随州专用汽车集群资源协同平台加快建设,以省会城市和地级市为中心的各类信息化平台服务功能、服务范围不断扩展,提升了中小企业“两化”融合水平。

4、加快“两化”融合推进工作体系建设。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组织开展了“全国两化融合深度行(湖北站)”系列活动;编制完成《湖北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十二五”发展规划》;建立了网上数据库;定期制定发布《两化融合典型解决方案汇编》,开展项目对接;充分发挥三大运营商的基础通信平台作用,开展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百千万工程” 及“数字企业”达标、“移动电子商务”活动;召开服装行业“两化”融合工作现场会,开展行业推广活动。

三、推动“两化”深度融合迈出新步伐 深入推进“两化”融合,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两计划一工程”为重要抓手,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应用牵引,通过聚焦重点产业、骨干企业、重点项目、产业基地,着力推进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推动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集成应用,着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信息化,着力提升信息产业支撑“两化”融合发展的能力,努力推动信息技术从单项业务应用向多业务综合集成转变,从单一企业应用向产业链协同应用转变,从传统生产方式向智能生产方式转变,从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一体化的产品服务组合转变,形成全行业覆盖、全流程渗透、全方位推进的“两化”融合发展新格局,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推动湖北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

1、围绕工业转型升级,加快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一是强化信息化应用在技术改造中的作用。重点支持汽车、石化、钢铁、食品、纺织等传统支柱产业应用信息技术、产品和装备,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以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为主要内容和方向,组织实施100个技术改造示范项目,加快集散控制、制造执行等技术在原材料行业的集成应用,加快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等在装备行业的普及推广,加大数字化、自动化技术改造提升消费品行业信息化水平力度。围绕传统制造业转型发展,策划和推进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物流信息化等一批重大信息技术改造项目。二是加强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以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高耗能行业为重点,推进建设20家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示范项目,引导工业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加快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设备租赁等节能新机制推广,加强能源合理高效利用控制;运用信息化改造,完善面向重点用能企业和地区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测和监督管理体系。

2、围绕“两化”深度融合,广泛开展典型示范。一是总结推广试点经验,扩大试点范围,使试点示范覆盖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覆盖到各县市区。二是努力打造“两化”融合的龙头示范企业。选择50家行业影响力大、创新能力强、产业链带动作用明显的骨干企业,打造成行业信息化示范企业,提高大型企业集团信息化管控水平,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普及和深化,实现全过程、全产业链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三是推进区域“两化”融合典型示范工作。发挥7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60家成长型重点产业集群的引领带动作用,选择一批产业集群度较高、县域经济基础较好的县市区和工业园区,推进区域试点示范建设,形成企业、行业、区域和项目四个层次的“两化”融合示范体系,促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

3、围绕中小企业成长,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一是加快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按照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协同服务和全覆盖、及时性的信息化要求,培育和树立一批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不断推动面向新型工业化产业化示范基地、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和广大中小企业的技术推广、管理咨询、融资担保、人才培训、市场拓展的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同时加快资源整合、完善服务网络、加强专业化服务、提升信息化服务功能,推进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二是大力推进面向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平台建设。围绕 “两化”融合发展需求,联合省内重点院校和社会机构,建立专项研究中心,承担“两化”融合相应研究和推进功能,构建横向覆盖重点行业、纵向覆盖生产流程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推进机制,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工业设计、虚拟仿真、样品分析、检验检测等软件支持和在线服务,提高网络环境下的企业间协作配套能力和产业链专业化协作水平,引导协调中小企业参与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协作,形成优势互补,加快技术创新步伐,降低创新成本。三是组织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推广工程。鼓励信息通信企业与中小企业携手推进信息化活动,推进三大通信运营商、大型信息技术企业、信息化咨询服务机构和服务联盟为30万户以小微型为主的中小企业开展培训和技术服务,开展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网络基础设施服务,积极发展设备租赁、数据托管、流程外包等专业化外包服务。

4、围绕培育新型业态,加快服务业信息化升级。一是促进新型信息服务业态发展。大力发展信息化咨询、规划、实施、维护和培训等增值服务,提高个性化服务水平,加强行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的推广应用。突出在支柱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提高重点行业骨干企业总集成、总承包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企业项目设计、工程实施、系统集成、设施维护和管理运维等业务的信息化建设服务。支持制造企业围绕推动产品的智能化、高端化和服务化,创新商业模式,积极发展在线检测、实时监控、远程诊断、在线维护、位置服务等新业态。积极推动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外包,支持信息化外包服务业发展。二是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推动大型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深入发展,推动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向网上交易、物流配送、信用支付集成方向升级。支持制造业企业以电子商务为手段提高供应链协同和商务协同水平,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积极推动行业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诚信发展,支持提高面向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的电子商务技术支撑和公共服务水平,深化移动电子商务在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应用。三是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鼓励制造企业与专业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对接,推进制造业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物流业务的有序外包,提高物流业专业化、社会化水平。支持物流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综合服务水平。推动行业性、区域性和面向中小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服务平台发展。

5、围绕夯实基础支撑,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一是积极推进宽带战略。推进“宽带湖北”建设,建设更高带宽、更加安全的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以新兴业态为切入点,以“1+8”城市圈“三网融合”试点为契机,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推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实现从单一通信运营商向信息服务综合提供商的转变。二是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发挥我省优势,整合资源,加强扶持和引导,重点发展光电子信息、下一代网络、应用电子等产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突破为契机,围绕国家“宽带提速工程”要求,重点培育和壮大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及高效能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信息安全等新兴产业集群。推进物联网技术应用,开展物联网应用的试点与示范。三是大力发展应用电子。围绕汽车、飞机、船舶、机械、家电、电力等行业产品的智能化升级,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间的协同创新,不断提升信息技术支撑产品智能化转型的能力和水平。四是积极培育工业软件。面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加强需求牵引,整合产学研用资源,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瓶颈,大力发展高档数控系统、制造执行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大型管理软件等工业软件,逐步形成工业软件研发、生产和服务体系,提高国产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的市场竞争力。

6、围绕建立长效机制,提高“两化”融合工作水平。一是完善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机制。贯彻落实工信部等国家5部委相关《意见》,制定落实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挥工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等现有各类专项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结合项目安排,整合资源,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推动“两化”融合的投融资政策,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其它投入为补充的长效投融资机制。二是探索建立评估认证机制。宣传贯彻工信部《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在17个行业推行“两化”融合评估体系和行业评估规范。推动企业参照评估规范开展自我评估与诊断;加快建立第三方开展企业“两化”融合评估的工作机制。三是建立人才支撑体系。建立多层次的具有行业应用背景的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具有信息技术基础的管理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实施“两化”融合人才培养工程,构建产学研联动机制,引导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积极培养“两化”融合相关人才;支持优秀信息技术企业与相关学校合作办学,培养“两化”融合复合型人才;在骨干企业和试点示范企业中推行首席信息官(CIO)制度,充分发挥CIO的作用,强化“两化”融合人才支撑。■

(作者系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吴跃章科学定位转型升级公安教育与公安实战深度融合篇3

工业转型升级中的“两化”深度融合研究

遵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实施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是我国工业发展最重要和紧迫的一项任务。近几年,杭州市大力开展“两化”融合工作,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应用、发展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建设、电子商务和政务云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有些方面已走在全国前列。当前杭州工业仍处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传统产业需升级换代,新兴产业需大力拓展,所以继续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对于杭州市破解发展瓶颈、实行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推进杭州市“两化”深度融合的意义

(一)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杭州市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杭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通过了《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杭改十条”),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落实杭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并提出将“完善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进机制”作为“杭改十条”中的“围绕推进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完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的重要抓手。由此可见,进一步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杭州市深入实施“创新强市”,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举措。

(二)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路径 杭州工业发展方向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近年来,杭州市工业总量持续增长,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产业结构加快升级。但杭州市传统产业不够强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也不够,资源环境要素约束更为突出,工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对于破解当前发展瓶颈,实现工业提质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是杭州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打造杭州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抓手和实现路径。

(三)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建设智慧杭州、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智慧城市建设是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的崭新途径。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可以提升信息技术对杭州城市竞争力的支撑作用:一是以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推动“机器换人”“电商换市”,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二是着力突破关键技术领域,支持信息产业集群发展,促进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应用,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三是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拓展新兴产业发展空间,提高信息产业支撑融合发展的能力;四是“两化”融合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管理、产业、机制的升级转型和环境优化,提升城市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级,形成“智慧杭州”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

二、杭州市推进“两化”融合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发挥政策和规划的引领作用

近年来,杭州市为推进“两化”融合工作,制订了一系列战略规划和实施政策。在杭州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的决定》、《关于实施创新强市战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若干意见》等重大政策中都提出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指明了政策方向。去年又先后制定了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物联网、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工业设计、化纤、精细化工、食品饮料、钢结构等13个重点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对行业和企业积极引导和推动。2013年,杭州又做出新部署,实施电子商务创新工程、网络基础设施完善工程等“十大工程”;推出鼓励中心镇电子商务发展、扶持产业特色园区建设等“十大政策”,力争电子商务服务业收入三年翻一番,突破1000亿元。这些政策和规划组合,为杭州市“两化”融合深度发挥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二)加大对示范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

近年来,杭州市积极开展信息化应用示范试点企业认定工作,形成“认定、评价、服务、资助”四位一体的信息化应用推进体系。并将企业信息化程度作为确定杭州市大企业大集团、重点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之一。同时,按不同的比例对工业企业信息化应用项目给予财政资助,对在企业信息化推广应用中发挥重大作用的中介机构,也由市财政予以一定额度的奖励。各区、县(市)也设法建立扶持企业信息化应用工作的专项资金,以引导企业加大对信息化应用的投入,并鼓励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入企业信息化应用项目。杭州市累计已对1065个企业信息化应用项目资助13800万元。

(三)搭建共享信息的服务平台

杭州市充分利用拥有国家级城市信息化、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电子商务、数字电视、电子政务等五个试点城市和国家软件产业化、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等两个基地的优势,以政府网站为基础,利用特色专业网站,为企业提供政策、技术、市场和产品信息服务。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还专门组织成立市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构建信息化专家库,组建中介机构为企业服务,创造了良好的信息化推进环境。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领导带队,组织“两化”融合区县行活动,组织专家教授深入各区县(市)上门服务,专题演讲,介绍“两化”融合解决方案,为传统企业与软件企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四)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信息化应用体系

企业是信息化应用项目的实施和受益的主体。杭州市在企业信息化推进中,注重强调企业的主导作用,要求企业信息化切入点和突破口、业务流程重组方案等,由“一把手”亲自决策拍板。许多企业利用信息化,优化新品开发设计流程,缩短研发设计的周期,提高管理效率。杭州市42家省级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中有30家成为信息化应用示范试点企业。如浙大网新、顾家工艺、新安化工、致中和酒业等大批著名企业,有效推进了“两化”融合。信息化应用中注重行业特色,机械、轻纺、印染、精细化工、造纸等不同行业特色越来越明显。如机械行业中,汽轮动力、杭氧、万向、万达为龙头的杭州机械制造业加大对三维CAD、CAPP、ERP、EB等应用推广和信息系统的集成,提高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实现了设计与制造一体化的目标。杭州市还鼓励本市IT企业参与企业信息化应用,加快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大力开展与国外的技术合作、交流,提高杭州市企业信息化的技术开发水平和服务能力。

(五)形成多部门协作的推进合力 杭州市“两化”融合工作,在市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规划下,各部门通力合作,齐心推进。杭州市政府部门在全国率先开展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共享工作,通过工商、地税、国税、质监四个部门信息交换,实现企业基础信息的共享;通过市民卡项目,实现个人信息在公安、社保、卫生、民政等部门的共享。政府投资信息化与政务云方面,杭州市构建了全国领先的“杭州政务云”新模式。目前,已有30个部门的信息化系统在平台上开发应用。杭州市一批骨干企业,海康集团、中控科技、阿里云、航天长峰、浙江鸿程等在智慧能源、智慧政务、智慧安居、智慧环保等领域开展大型专用软件的开发,并将在云计算、大数据、数据交换等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三、杭州市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优势和不足

(一)主要优势

1.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有较好基础

自2003年以来,杭州市开展信息化应用示范试点企业工程,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各领域的应用和融合。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每年确定工业企业信息化应用项目约100项,有风电机组设计系统、供应链信息化整合项目、数字化设计开发系统、机械人手臂自动抛光系统、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等,这些项目实现工业设计制造与信息化相结合,大大提升产品研发、生产管理效率。华日电冰箱公司的一体化信息系统,每年可为企业节约原材料和库存费用近300万元;青春宝药业公司注射液车间的信息化项目,可使年产值增加3亿元,利润120万元。到目前为止,杭州市共认定了省级、市级信息化应用示范试点企业共482家。其中吉利控股集团、农夫山泉公司、传化股份公司、杭州娃哈哈集团四家企业还被评为“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带动杭州市工业企业信息化上新的水平。

2.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迅速

软件技术是“两化”融合中的核心技术,杭州市软件产业规模和效益已上新台阶。杭州市登记软件企业1244家,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104家,其中超百亿企业2家。2012年杭州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收入1398亿元,同比增长32.%;2013年主营收入1650亿元,增长33.7 %。浙大网新等11家软件企业入选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恒生电子入选中国自主品牌软件产品前十强。杭州市软件企业在机械制造、证券金融、智慧城市、安防监控等方面都有创新优势。如海康威视推出智能高清产品在国际上获奖,在全球视频监控产品排名上升到第一位,银江股份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迅速拓展全国业务。阿里云努力打造互联网数据分享第一平台。杭州市积极谋划实施政务云平台的应用,使新一代信息技术稳步推进。 3.制造业逐步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

杭州市一批骨干企业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已崭露头角。目前杭州市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98家,其中国家级有30 家。如汽轮集团应用设计计算程序、制造信息系统平台等,使产品从单一汽轮机走向燃机、压缩机的高端透平制造,所产工业汽轮机已是中国名牌,制造能力和产量居世界第一;杭齿集团应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开发出齿轮箱产品远程监测、AMT自动换档变速器等高档产品;中控集团研发“大型炼油装置智能控制系统”等,打破国外垄断,达国际先进水平。有两项目获国家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扶持资金1400万元。杭州市已有工业设计企业300余家,进入全国工业设计名城“第一梯队”。对于集信息化、自动化、高端化于一身的“机器人”产业,杭州市发展势头也很好,拥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如中控科技、新松机器人、国自机器人、通灵自动化等。杭州已在汽车制造、电力、纺织化纤、食品饮料、五金制造等许多领域应用工业机器人。2013年杭州市机器人产业形成主营收入约36亿元,比上年增长20.6%。

4.物联网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物联网是“两化”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已逐步成为杭州市经济的一大亮点。2013年杭州市限额以上物联网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已达524亿元,同比增长17.2%。杭州市物联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近40家,其中,华三通信主营收入102亿元,中国电科第52所(含海康威视)主营收入80亿元。销售产值在亿元以下的中小物联网企业有160多家。物联网技术应用从交通、环保、安防、医疗等领域向传统产业领域不断扩大。浙江好络维公司建设“生理监测项目”,惠及桐庐全县110个村级卫生站;浙江天马轴承公司,对车间进行物联网技术改造,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产品数量;中芯微电子开发监狱智能管理系统产品,在浙江、新疆、云南等地监狱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创联信息、绿健科技等一大批企业在仓储物流、城市管网监测、工程车监管、工厂物联网、芯片研发等领域形成技术优势和应用市场。

5.电子商务推动传统产业不断提升

“两化”融化包含信息技术应用到市场营销等环节。杭州市近年来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取得了令国内外瞩目的成绩。杭州市电子商务服务收入已连续四年增速达60%以上。杭州市拥有国内外领先的电商服务大平台。有全球最大的C2C电子商务平台——淘宝网,有全国最大的B2C网站—天猫,有全国最大的网络支付平台—支付宝, 2013年,阿里巴马电子商务成交额突破15000亿元,居全球首位。杭州已拥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综合性电子商务网站和专业网站,化工网、纺织网、医药网、建材网等,全面服务于各行业。去年,杭州市电子商务服务收入同比增长55%,领跑各行业。杭州还开展“百镇联网”工程,已对142个乡镇(街道)完成联网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培训,有10160余家企业通过 “杭州百镇工业网”网络平台开展电子商务,促进了制造业、服务业企业的转型升级,这项工程在国内居领先水平。

6.智慧城市建设走在国内前列

杭州市积极抓好智慧城市建设项目,首先优化城市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实现“百兆到户,千兆进楼”的网络覆盖,杭州“城市光网”覆盖已超过250万客户,光纤入户突破60万户。积极推广4G应用。杭州市的“智慧城管”和“智慧安监”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电梯杭州市已安装监控系统1500多台。工程营运车辆联网联控平台项目接入数达到15000辆。建设工地安全监督管理平台项目已接入杭州市区300个项目工地。智慧医疗建设方面,完成健康档案753万份,占杭州市常住人口的86%,在市主要医院推行了“市民卡智慧医疗结算”,方便病人治疗。

杭州市信息化建设广泛用于民生工程。已累计发杭州市民卡758万张,走在全国前列。有人工服务窗口约1500多个,自助服务点有700多个。应用领域日趋扩大,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商盟支付”一卡通,逐步覆盖养老、低保、医疗、公共事业缴费等领域。

(二)存在不足

一是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尽管“两化”融合已推进多年,但支撑企业信息化的服务体系还不完善,缺少既懂专业技术、又懂信息化及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两化”融合深入推进的瓶颈;企业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工业技术和产品水平的能力还不强,多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仍然较低,“两化”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均有待进一步拓展。

二是在产业发展方面,由于研发投入不够,创新能力不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信息产品还较少;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够强,适应不同行业特点、具有专业特色的信息化产品较为缺乏,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不够有力。

三是在产业集聚方面,信息产业集聚区建设力度和龙头企业培育力度还不够,尚未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四、推进杭州市“两化”深度融合对策

杭州市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总体策略是: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以点带面、逐步深入,全面实施“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重点抓好区域推进和行业推进,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装备制造数字化工程、物联网工程、智慧城市和政务云建设等,形成“两化”深度融合的整体推进战略,努力达到“示范试点体系基本建立,信息化平台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信息产业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有效提升”的目标。主要对策有以下几方面:

(一)全面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 杭州市用信息化提升传统企业升级换代是一个重要方向,而且潜力巨大。一是要更扎实地推动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指导更多企业在产品开发、设计、生产与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运用,成立企业信息化推广中心,建立企业信息化促进平台,总结成功经验加于推广。二是要分类指导传统企业,深化信息技术在机械制造、轻工家电、生物医药、纺织化纤等产业上的渗透融合,推广综合集成制造、柔性制造、精密制造等技术,分步实施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三是发展智能制造,杭州市在汽轮、自动控制、制氧机、数控机床等领域有一批龙头企业,要发展领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推进生产装备与过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推动高端制造业发展和运用,以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物流效率,增强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四是大力鼓励和普及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实现生产经营的转型升级,加强网上采购、网上融资、网上营销等活动,做好做足“电商换市”的大文章。

(二)大力发展“两化”融合程度高的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促进信息软件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杭州市要以创建“中国软件名城”为契机,有力促进杭州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重点抓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信息消费等领域的研发应用,强化自主创新,加大对自主研发项目的扶持力度,支持一批新的电商企业发展壮大,确保杭州市电子商务和信息软件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二是要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和信息基础设施水平。支持土兰微等电子龙头企业加快技改投资,形成集成电路整机联装和成套设备制造等关键技术。发挥杭州市众多IT企业和上市公司优势,促进智能网络化电子产品、移动消费电子产品发展。推进杭州市数字集群无线政务专网改建工作。推动新一代核心网、基站和终端设备研发。做好“宽带中国”工程,推进宽带提速工程、TD-LTE试验网和增值业务应用,实现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三是积极推进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重点要推进工业物联网、农业物联网、智能仓储、智能物流、智能电网、安全生产以及食品安全溯源等示范项目。推进滨江区的国家级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仓前、拱墅区、钱江开发区的物联网产业园建设。培育和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创新型企业,形成较为完备的物联网产业链体系。在安防监控、智能仪器仪表、无线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网络、通信传输设备、系统集成应用等领域打造一批品牌企业。

四是强化对“机器人”产业和3D打印产业的扶持和发展,杭州市已成立机器人产业联盟和协会,要深入实施“机器换人”战略,开展“机器换人”示范应用企业和优势服务企业认定,加强“机器人”供需对接。协调推进3D打印技术研究院建设,推进企业建立研发平台。筹建3D打印产业联盟,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建立高端3D打印设备组、3D打印材料组、服务应用组等,注重推动在行业中推广应用,在汽车制造、生物医疗、电子信息等行业先行示范。保持杭州市“机器人”和3D打印产业在国内跻身于前列的地位。

(三)积极扩大战略合作领域,创建高层次“两化”融合的新成果

杭州市与中国工程院、阿里巴巴集团等一批科研学院、大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要借力科技优势,主动对接,创建一批高水平的“两化”融合新成果。

一是要与阿里巴巴合作抓好跨境电子商务和网上自贸区推进工作,推动阿里“来往”、信用团队与政府部门在智慧政务及信用杭州建设方面的合作。

二是推进中国工程院与杭州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成立智能城市研究院,进行智能建设核心技术攻关,编制杭州智能规划,在杭州实施国家试点项目。

三是推进与中国电科集团的战略合作,编制《打造千亿级物联网产业行动计划》,成立物联网研究院研发团队,建设中国电科第52所总投资15亿的基地项目,开发智慧安监专用软件示范应用。

四是推进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的战略合作,开发特种标签和特种天线产品,开展隧道安全监管系统的示范应用。 五是推进与香港科技大学的战略合作,研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超高频RFID智能芯片等产品。同时深化与中国普天集团、浙江移动等央企、大学的战略合作,支持中科院杭州射频识别技术研发中心、普天照明智能研究院以及杭州市物联网技术创新与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四)以智慧城市建设为重要抓手,全面提升杭州市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

一是推进“智慧杭州”建设。以省智慧城市试点为抓手,完善智慧城市建设标准体系,组织实施《杭州市智慧杭州建设总体规划》,扎实推进“智慧安监”“智慧城管”省试点项目建设。扩大电梯安全监控、搅拌车超载超速监控等项目的范围,大力推进杭州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养老、智慧教育、智慧旅游和网上办事等重点民生应用。协调推进智慧医疗向区、县(市)推广工作,进一步拓展市民卡应用的领域和覆盖面。

二是积极实施“政务云”的推广应用。“杭州政务云”已完成统一平台建设、购买云服务模式等重大突破,杭州市17个政府部门30个项目已上网运作,形成技术领先、效率提高、资金节省的新一代电子政务体系,在国内居领先地位。下一步要建设杭州市统一数据备份云数据库,启动城市管理、交通出行、企业服务等综合数据库的部署建设。从基础设施、平台管理、应用服务同步推进政务云建设。要利用云平台资源共享的优势,将各区县(市)政务网项目统一到杭州政务云平台上来,实现跨部门、跨系统的统一应用。要支持阿里云、华数集团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创造杭州市云计算产业走向全国的先发优势。努力完成新一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药品安全智慧监管、标准技术产业服务平台、安居工程信息管理、少儿动漫馆等24个政务云项目的建设工程。

三是围绕改善民生,打造智慧城市综合体,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优先在智能社区、健康保健、环境监测、智能家居等领域开展示范工程。积极推进“智慧社区”、农村信息化试点项目建设和智能环境保护示范工程,开展工业污染物排放、水资源和大气环境监测、地下管网监测示范项目。

(五)加强“两化”融合自主创新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应用

充分发挥杭州市具有30 家国家级和16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研发能力。将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智能化相结合集成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扩大开发和应用能力,杭州市每年重点抓好100项重点关键共性技术创新项目,重点推进100个投资1亿元以上的重点技改项目。研发和投资方向主要是信息软件、智能制造、电子商务、机器人、互联网、中小微企业电商平台、商务智能系统、三维设计平台、能源控制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智能安全系统等信息化技术创新和应用项目。发展关键信息技术,构建产业自主创新体系。

加快信息化与生产、消费服务的融合,重点提升现代物流、工业设计和管理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杭州市被国家邮政局授予全国首个“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去年完成快递业务量4.5亿件,同比增长70%;杭州市快递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在国内率先形成商流、物流、信息流整合的联动发展格局,行业整体信息化建设处于全国前列。要继续推进一批具有先进信息技术的大项目、大平台建设。进一步支持阿里巴巴集团组建菜鸟网络公司建设“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圆通速递在杭投资55亿元兴建全国航空总部和华东管理区总部项目,联邦快递在杭设立中国区转运中心,UPS公司在杭设立国内首个区域物流服务中心项目。要把快递行业作为电子商务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杭产品销售市场,推进电商、快递与产业的融合发展。

(六)加快区县(市)经济信息化步伐,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实施小微企业信息化提升工程。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状况,按照“八个一”的标准,即一条互联网高速通道、一套便捷沟通网络、一套自动化办公系统、一套内部监控平台、一套电子商务系统等,推进“智慧企业”建设,通过一批信息化应用项目示范推广,提升“瞪羚计划”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运用信息网络促进生产技术、物流、市场信息、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对接,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二是加快培育产业集群,认真抓好杭州装备制造业、萧山化纤纺织、建德精细化工等5个省级转型升级示范区和10个市级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确定一批重点发展的产业平台,包括各类开发区和县、市域产业发展平台。提升产业平台信息化应用水平,为创新型企业和发展项目腾出发展空间。三是发挥区县(市)产业特色优势,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统筹规划布局, 确定一批区县(市)信息化产业发展重点项目。鼓励市区先进制造业向五县(市)梯度转移。做好产业项目对接,注重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发展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一批特色经济和信息化水平高的工业强乡镇和产业园区,形成产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促进城乡统筹产业发展。

五、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推进机制,组织规划实施

对杭州市“两化”融合发展工作,由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规划部署,根据杭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明确“两化”深度融合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信息化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具体实施,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作,定期沟通,形成合力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要发挥杭州市已建立软件协会、机器人联盟、电子商务等30多个行业协会的优势,通过技术、信息等交流做好行业“两化”融合的服务推动工作。确立企业在“两化”融合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健全信息化领导机构,完善企业信息化规划、项目管理和考核机制。及时吸收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广实施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体系和行业评估规范,形成目标细化、运转高效的“两化”融合推进机制。目前,杭州市已制订《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包含智能装备发展、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信息产业支撑服务能力提升等九项内容,要切实围绕这些专项行动计划,多方协调狠抓落实,全面提升杭州市“两化”深度融合的水平。

(二)加大资金扶持,强化政策支撑

杭州市对“两化”融合项目资助力度较大,去年对涉及信息软件、互联网、电子商务、机器人、信息化应用等重大创新项目,资助3亿多元,促进了杭州市工业制造转型升级。今后继续鼓励企业用于“两化”融合的技术创新。发挥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电子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等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大对“两化”融合中共性技术开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试点示范项目的支持。对于信息技术应用效果明显,示范效应强的企业,在政府采购、用地上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先权。对于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大中型企业,征收的税收可以一定比例返还,金融部门在贷款方面给予优先权。努力优化政策服务,引导各类资本投向“两化”融合的重点领域。支持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信用融资业务发展,政府出资搭建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降低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成本。

(三)开展典型示范,实现产研联动

在全省“两化”融合国家试验区的基础上,积极打造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典型示范。组织开展以促进“两化”深度融合为主题的巡回推广活动,大力宣传各地区、各行业和典型企业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积极通过媒体、网上展示和博览会等形式扩大推广范围和深度。做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经验总结和推广工作,鼓励和支持各区县(市)树立示范企业、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充分发挥我省高校、科研机构的优势,扩大产学研结合,把大学、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创新优势结合起来,探索建立产学研用战略对话机制。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专业研究机构之间在信息化技术开发应用方面深化合作,共享成果。发挥产业联盟的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企业和传统工业企业开展技术合作。

(四)建立服务体系,强化人才培训 组织实施“两化”深度融合服务行动计划,培育和发展集信息化规划、咨询设计、项目实施和专业培训为一体的信息服务业。建设一批“两化”深度融合服务产业中心和机构。发展和完善一批面向企业的低成本、安全可靠的信息化服务平台。依托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健全信息基础设施,提升产业聚集区和园区智能化发展水平,优化服务质量。围绕“两化”深度融合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加快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信息领域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等,大力培养各领域的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信息技术职业教育,鼓励高等院校与工业企业联合培养急需的信息化实用性人才。加强对信息化高级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对工业企业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信息化方面的培训,完善信息技术管理职业资格考试和认证制度。

(五)制定标准规范,重视产权保护

要围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需求,通过标准化工作的不断突破和标准水平的整体提升,建立结构合理、适应市场的标准化体系。按工业门类组织编制工业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鼓励企业参与工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标准化工作。努力构建并完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断优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环境和激励机制,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环境。积极实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联动,在杭州市形成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特别要鼓励杭州市电子信息、软件、物联网和先进制造业等企业创新具有知识产权的各类产品,推进杭州市“两化”深度融合工作登上新的台阶。

吴跃章科学定位转型升级公安教育与公安实战深度融合篇4

科学定位转型升级公安教育与公安实战深度融合

近几年来,江苏警官学院立足江苏公安事业发展大局,科学定位发展目标,全面优化顶层设计,积极调整发展战略,提出并实践“主动融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主流,主动融入公安工作改革发展大局“ 的“两个融入”办学理念,全力彰显学院在全省公安队伍警力来源的主渠道、全省公安四级教育训练体系中的主阵地、全省公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主力军的三大功能作用,努力将学院建成警察职业教育特色鲜明的优秀教学型本科院校、优秀省级在职民警培训基地和优秀警务实战研究中心。学院在学历教育、在职民警培训和警务研究三方面设计的“教学贴近实战、培训融入实战、科研引领实战”的整体设计,正如“一鼎三足”“一树三枝”共同支撑和促进了学院教学、科研、培训与公安实战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公安教育与公安工作的同频共振,取得了显著成绩。

教学:贴近实战

高等院校的教学以培养学生智识与理性的生长、促进学生实践与操作技能的提升为主要内容。基于学院为江苏公安机关及政法机关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学院一直将实战化教学改革作为抓手,努力培养公安机关满意的专门人才。

学院将推动实战化教学改革,看作是学院实施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奋力实现“三个优秀”目标,争当全国公安教育训练排头兵的关键和核心,是积极主动适应公安机关人才培养需求变化,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增强我院毕业生适应性、竞争力,凸显学院公安专门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来,学院围绕培养实战应用型公安人才目标,全面加强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在促进教学贴近实战、提高学生实战能力,推进专业教学向实战一线延伸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性的工作。

学科、专业建设为实战化教学提供基础。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是提高学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服务公安实战提档升级的硬实力。近年来,学院通过广大教师的努力和创新,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公安学”一级学科被列入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开创了江苏全省高校中唯一一个没有硕士点却拥有省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先河。继“诉讼法学”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后,一级学科“公安技术”又被确定为江苏省“十二五”期间重点学科。在“刑事科学技术”“治安学”被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行政管理”“侦查学”“治安管理”被确定为省级特色品牌专业的基础上,“法学”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又顺利通过验收。

教学改革与公安实战要求对接。学院始终瞄准公安工作对人才素质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公安人才培养规律要求,大胆创新教育模式,积极推进“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我院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总课时比例由原来的7:3调整到5:5,规定毕业班学员除了要修完规定的课程,还要接受实战技能达标考核,不合格不颁发毕业证书。

教学内容、方法更加贴近公安实战。为推进实战化教学,我们启动了教学模块建设,根据基层一线民警能力素质需求,由学院教师与实战部门专家合作,从警务实战和岗位需求出发,打破学科专业之间壁垒,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形成新的知识模块,坚持“实战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全面推行专题教学、菜单式教学,做到教学、训练跟着实战走,及时把公安实战中的最新实践成果、最新技战术、最新案例等引进教材。同时以模拟警务信息平台建设为契机,开展“大平台”应用分类培训,推动了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向公安实战一线延伸。通过建立校局合作育人机制,按照不同警种建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立由学院教师与实战部门教官组成的11个教学团队,每年都有30多人次实战教官参与学院公安业务课程教学。从一年级开始每个寒暑假都要安排在校学生到公安一线实习或见习,让他们把学校所学直接运用到实战中去,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聘请公安机关领导、专家作为学院特聘教授进行专题授课、开设局长大讲坛等,让学生及时了解把握最新的警务实战信息和实战技能。2011年,我院“”校局联动“培养公安实战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课题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参加各类安保任务和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实战技能的有效形式,学院每年都要安排近5000人次学生配合当地公安机关承担各类大型安保任务,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不断锻炼。2010年我院世博安保工作支援警队被省公安厅记集体二等功,2011年我院增援深圳大运安保工作团队被公安部记集体三等功。

实战化教学必须有一支既懂实战又精通理论的教师教官队伍。为保证学院师资队伍常态化,江苏省公安厅专门修订出台了《江苏省公安机关教官制实施办法》,从今年开始正式实施了“教官制”。为抓好“教官制”实施,学院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核心专业课程组成3人至5人的教学团队,团队成员中必须有一名以上实战教官,开展实战专题教学。今年开始,学院正式启动换岗实践,首批换岗的有来自公安实战一线的6名民警与我院6名教师开展为期3个月的换岗实践。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以教官制为主导的教师综合考评体系,新的考评体系在实战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学院每年选派部分教师到公安一线调研锻炼,在调研岗位上全面履行民警职责,同时努力运用所掌握的学科理论知识为实战服务。

目前,学院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正在健全完善实战化教学总体规划,针对不同专业,分别设施体现各自特点的实战化教学课程体系,并不断完善实战化教学保障机制。

培训:融入实战

江苏公安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对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和全体民警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学院作为全省在职民警教育训练的主阵地,必须主动适应全省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改革发展形势,主动把培训工作融入公安实战。近年来,在省公安厅的领导下,学院瞄准建成优秀省级在职民警培训基地的目标,积极探索和建立科学的培训教育体系,着力提升培训质量。学院在将全省派出所长、刑警队长、交巡警队长轮训一遍后,又举办了全省基层公安局长、政委培训班和各警种领导骨干培训班。

通过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促进培训融入实战。学院围绕全省公安工作、公安队伍建设和民警个体成长需求,开展不同阶段、不同岗位(职位)、不同层级、不同警种民警的核心素质能力研究,细化培训标准,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符合江苏实际、体现警察职业特色的在职民警终身教育体系,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形成了职务、警种、专门业务等不同类型的主体培训班次。

通过培训内容的实战化推进培训融入实战。学院始终围绕公安中心工作,紧扣基层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设了100个教学专题,针对不同对象,实施菜单式培训。推行以研究式教学为主导的培训模式,建立带着问题参训制度,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强化基层领导骨干的研究性培训,着力拓宽视野、拓展思维,从理论上、对策上研究解决实战问题。积极转化研究式培训成果,发挥一人受训、群体得益的效应。

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培训手段的现代化。学院充分运用信息化、网络化等手段,创新培训模式,改进培训方法,拓展培训领域。建设网上学校,开展远程培训,实现资源共享,搭建民警全员学习、终身学习习近平台,满足全警学习训练需求。

通过教学专题培训师资、提升培训质量。学院着力推进培训师资专家化。以教学专题建设为抓手,以学院教师与公安机关实战教官组成团队共同开展警务研究、专题建设等为基本形式,着力打造一批专家型培训师资和高水平教官团队,充分发挥学院教师在培训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学院抓住国家进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试点的难得机遇,积极谋划面向在职民警开展警务硕士专业研究生教育,努力提升办学层次,为全省公安培养后备高端人才。目前学院与南京师范大学大学合作培养法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警务方向)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明年开始正式招生。

科研:引领实战

江苏要率先实现现代化,必须有公安工作的现代化作保证。而实现公安工作的现代化,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必须不断研究和解决公安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同时,江苏公安工作在不断变革和创新中,积累了大量的、鲜活的成功经验,必须及时加以总结、凝练和推广应用。

公安高校的使命之一在于公安学术的推陈出新。而“学”是“学理”,“术”是“技术”。在技术层面积累和进步去引领公安实战,是我院科研发展的基本定位。我院积极发挥自己作为全省公安机关人才库、思想库和实验场的作用,针对全省公安工作发展变化和公安实战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不断加大公安理论研究和警务实战研究,注重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以更好地发挥科研服务公安机关实战、牵引学院实战化教学的作用。江苏省公安厅党委近期研究决定,今后省公安厅各业务单位需要进行研究的课题都交给江苏警官学院来承担,这既是省厅党委对我院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我院科研引领实战的极好机会。

为进一步推进科研引领公安实战,学院除了科研处负责公安理论研究组织工作外,还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以现代警务为主要研究领域的江苏现代警务研究中心。中心以江苏现代警务发展为主题,以开展应用对策研究为重点,把握较高的研究层次,重点研究带有战略性、前瞻性、规律性、实用性的课题,服务公安决策、服务教育培训、服务基层实战。中心还在全省公安机关设立了41个科研基地和工作站,建立了“江苏现代警务发展论坛”机制,在全省公安机关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力,成为江苏公安工作特色鲜明的高端论坛。每年由警务研究中心组织学院教师和各地公安机关合作开展10个以上的警务研究合作课题的研究,为公安机关解决亟需解决的理论和实务方面的问题。警务研究中心还与各地公安机关定期开展各种学术研讨活动,帮助公安机关研讨工作对策,提炼工作经验,打造发展特色。在此基础上,学院还成立了“警察文化研究中心”“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民国警察史文献研究中心”,在校内外聘请了一批研究人员。

把握好选题方向是开展科研的重点。学院在开展科研和警务研究过程中,着力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课题研究,同时针对苏南苏北、城市农村等各地实际情况,分地区分方向地开展选题,做到“一线需要什么,我们研究什么”“什么问题最棘手,我们研究什么问题”。如,针对苏南地区庞大的辅警队伍管理进行研究,该研究成果“重视辅警队伍法治化规范化建设”被苏州市人大采纳并推动了地方立法,江苏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小敏同志以及副省长傅自应同志分别批示肯定这一研究成果的突出价值。我院与宿迁市公安局合作开展的《社区单元警务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课题研究,结合宿迁市建设平安和谐示范区的实践,探索建立社区单元警务创新模式,并在全市公安机关推广应用。该成果获省江苏省公安工作创新奖、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一等奖。另据统计,近两年来,我院教师在全国公安理论研究最有影响的刊物《公安研究》上发表论文数列全国省属公安院校第一,研究内容主要是当前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推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是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我们在提高发表论文数量和发表刊物层次的同时,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培训专题内容以及应用于公安实战,尤其是注重推进理论研究向实践应用延伸,解决实际问题,发挥理论研究成果在服务决策、引领实战中的作用,受到了各级领导机关和全省公安教育训练部门以及实战单位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我院孙光教授负责起草制定的《涉爆现场处置规范》与《安检排爆名词术语》两项公共安全行业标准(草案),通过了公安部各个评审环节,公安部于今年7月18日发文《关于下达2012年度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批准立项,我院作为第一起草制定单位,实施两项标准的制定任务。我院“校园安全问题对策研究”课题的主要成果“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工作”专报省领导参阅,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李小敏作出批示:“”校园安全问题对策研究"一文中提出的有关建议,针对性和操作性比较强,请省教育厅、公安厅认真研究、积极吸纳。”

科学的机制是科研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从科研选题、重大课题的调研到科研项目管理、目标考核、成果转化、资源整合与人才培养等,学院健全了一整套工作机制,确保科研工作在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不断迈上新台阶。为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科研,特别是参与公安实战研究,近年来,学院每年专拨近100万元人民币,重点奖励公安实战重大研究项目和重要研究成果。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学院在发展的过程中坚信,围绕服务公安工作大局,既是江苏警官学院的光荣使命,也是我院插上腾飞的翅膀的依凭;实现学院的公安教育与全省公安实战的深度融合,既是江苏警官学院的永恒主题,也是我院展示特色和亮点的助力。当前,学院正在省公安厅党委的领导下,瞄准争当全国公安教育训练排头兵的目标,全面推进学院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着力落实“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力争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江苏、服务“两个率先”作出积极贡献。

推荐访问:公安 转型 实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