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武汉历史发展历程【6篇】

时间:2022-05-26 13:40:02 来源:网友投稿

历程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lì chéng,指经历过的事情,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武汉历史发展历程6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武汉历史发展历程6篇

第1篇: 武汉历史发展历程

【中国陶器的历史历程】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端。陶器的发明,也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

其实在上古时代,先民们就开始制作一些陶器。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原始陶器的发展

裴李岗文化 距今约8千年,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与此同时在河北武安县的磁山也发现同时期的文话遗址,而出土陶器带有一定原始性,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陶器。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以半坡遗址的陶器为典型。主要纹饰有动物纹(包括鱼纹、蛙纹)、几何纹、陶器基本为手制,出现了慢轮修整技术;陶质以细泥红陶、夹砂红陶为主,灰陶、黑陶较少,出现白陶;陶质松软,烧成温度约900—1000℃。彩陶艺术是仰韶文化的杰出成就,烧前彩画,不易脱落,以黑彩为主、兼用红色。器型有碗、钵、杯、罐瓮、瓶、釜、甑、尖底瓶等。陶器常饰以线纹、绳纹、弦纹和附加堆文等。

马家窑文化 范围可达青海、宁夏、四川等省区。器形仍以盆、钵、罐、壶为主,尖底器已基本消失。其纹饰有:①人物纹,②动物纹,有蝌蚪纹、蛙形纹;最具有时代特征的为旋涡纹和波浪纹,纹饰旋转、起伏,给人以强烈的运动感。

 龙山文化 继承仰韶文化因素发展起来。早期主要分布在关中、晋南、豫西一带。晚期主要分布于河南、和河北的南部。陶质以灰陶为主,也有少量红陶,黑陶数量增加,出现少量蛋壳陶。温度1000℃左右。陶器常见手制轮修,晚期可以见到的是轮制陶器以及模制陶器。器型有杯、盘、碗、盆、罐、鼎、甑、鬲、鬶、等。彩陶很少,常见纹饰有篮纹、绳纹、方格纹、附加堆纹等。

齐家文化 是继马家窑文化而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它以泥质、加砂红陶为主,均用手制,烧成温度800—1100℃。器型有杯、盘、碗、盆、罐、豆、盉、斝、鬲、甑等。问世有篮纹、绳纹、划纹、弦纹、篦纹、锥刺纹等。彩陶数量下降,以黑陶彩绘为主,红色较少用,图案对称规整。

大汶口文化 分布于山东、江苏北部、河南东部、安徽东北部。有泥质、加砂陶,早期红陶为主,晚期灰、黑比例上升,并出现白陶、蛋壳陶。手制为主,晚期发展为轮制陶器,烧成温900—1000℃。器型有鼎、鬶、盉、豆、尊、单耳杯、觚形杯、高领罐、背水壶等。许多陶器表面膜光,纹饰有划纹、弦纹、篮纹、圆圈纹、三角印纹、镂孔等。彩陶较少但富有特色,彩色有红、黑、白三种,纹样有圈点、几何、花叶等。

屈家岭文化 主要分布于长江中游江汉地区。早期以黑陶为主,晚期灰陶为主,少量红陶。陶器以手制为主,少量轮修,烧成温度900℃左右。器型有高圈足杯、三足杯、圈足碗、长颈圈足壶、折盘豆、盂、扁凿形足鼎、甑、釜、缸等,蛋壳彩陶杯、碗最富代表性。陶器大部分素面,少量饰以弦纹、浅篮纹、刻划纹、镂孔等。由部分彩陶及彩绘陶,有黑、灰、褐等色彩,纹样以点、线状几何纹为主。

河姆渡文化 以夹炭黑陶为主,少量加砂、泥质灰陶,均为手制,烧成温度800—930℃。器型有釜、罐、杯、盘、钵、盆、缸、盂、灶、器盖、支座等。器表常有绳纹、刻划纹。还有一些彩绘陶,绘以咖啡色、黑褐色的变体植物纹。

夏、商、周三代,陶器仍是先民主要的容器类型。

夏代的陶器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主,制作一般都较规整,质量较好。泥质陶常做饮食器,夹砂陶多为炊器。

商代早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印纹硬陶风行,还出现了在陶坯上施以玻璃质类透明釉料的釉陶。

商代晚期还出现一种模仿青铜器的白陶,以淘洗的白色瓷土为胎,胎质纯净洁白,器表多有饕餮纹、夔纹、云雷纹等仿青铜器纹饰,制作精细考究,几乎全是用于祭祀等典仪的礼器。是人类文化史上罕见的美妙绝伦的工艺品。

目前发现最早的瓦当属西周早期,开始仅做脊瓦,西周中期遍施于房屋顶部。战国时期,空心砖、水管道等陶质建筑材料已屡见不鲜。

其实,还有一种我们很熟悉很特殊的陶器,就是陶俑。而且中国古俑在其盛行的从东周至宋代的约1500年中。其中以秦兵马俑最为著名。西汉早期俑像性质和秦代兵马俑相似,多是用军阵来送葬的模拟物,但在规格上要比秦俑小得多。除此之外也有彩绘女侍俑,模制烧成陶后敷涂色彩,轮廓线条流畅优美。艺术造型超出军阵陶俑,富有生活情趣。渐至东汉,这种侍仆舞乐俑成为主流,兵马俑不再出现。造型对象转为舞女,侍仆,农夫和市井等。造型艺术也由呆板变为生动

灰陶是汉代最主要的陶系,已普及到全国各地。汉代灰陶容器是继承商周以来的传统而进一步发展,在制作技术上达到更高的水平。一般都呈青灰色,火候均匀,烧成温度约在摄氏1000度以上,质地坚实。除灰陶外,汉代的硬陶是继承华南地区自新石器时代后期以来的“几何印纹硬陶”的传统。一般圆形的容器,主要亦系轮制。器物表面往往拍印细密的方格纹,或刻划有波状纹、锯齿形纹,等等。器物的种类,多属瓮、罐、壶、盒、碗等容器。

  汉代陶艺最高成就可以说是铅釉陶的生产。我国带釉陶器早在商周时期即有发现,但生产少。西汉宣帝以后,在关中、河南等地较多出现,东汉普及全国,数量大增,成为汉代一个非常重要的陶器品种。这种釉陶器,胎体是陶,釉是以铜和铁的氧化物作呈色剂,铅的氧化物作助熔剂的釉。铅釉陶烧成温度低,大多为 700℃,所以叫低温铅釉陶器。

唐代陶器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它的种类繁多,主要有人物、动物和日常生活用具。

唐三彩的产地西安、洛阳、扬州是陆上和海上丝绸古道的联接点。在古丝绸之路上,唐代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骆驼。所以唐三彩的造型多为骆驼。

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华,在初唐、盛唐时达到高峰。安史之乱以后,随着唐王朝的逐步衰弱,由于瓷器的迅速发展,三彩器制作逐步衰退。后来又产生了“辽三彩”、“金三彩”、但在数量、质量以及艺术性方面,都远不及唐三彩。

宋三彩的釉色以黄、绿、褐三色为主,还有白釉、酱釉三彩。器型以日用的盘、碗、盆、瓶、枕、灯、香熏等为主,还有小型的狗、马、猪等玩具。一般器物在表面施釉,底部和内部不施釉。装饰方法以划花和印花为多。辽三彩则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独特风格和地方特色。其器型中的皮囊壶、鸡冠壶、海棠花式盘碟、暖盘等都带有鲜明的契丹民族特色。辽三彩胎质松软粗糙,呈淡红色,因此,制作时一般要施白色的化妆土,再上釉烧制。釉色以黄、绿、白为多,有单彩、两彩和多彩的器物。刻、划、印花纹是常见的装饰。

宋辽金元时期,陶俑的使用逐渐减少,但仍有其自身的时代特色。此时期的陶俑造型取材比以前更加生活化和多样化,在形象面貌和肌肤的刻画上,力求反映现实人物的风貌。明代陶俑的种类趋于单一,数量也大为减少,到清代初期陶俑基本绝迹。

明清两代瓷器发展到鼎盛时期,但宜兴紫砂陶器在明清两代制作极为兴盛,它以其自身鲜明的艺术特色,成为中国最负盛名的陶器品种。琉璃和珐华是明清时期流行于山西地区的低温釉陶器,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前者以铅作助熔剂,而后者则为牙硝。琉璃器多用做建筑装饰材料和香炉、狮子等寺庙用器。广东佛山的石湾窑创烧于宋,盛于明,而极盛于清。胎体厚重,釉厚而光润,尤以仿钧釉最为著名。石湾窑制品以建筑用陶最多,但代表其制陶水平的是陈设文房用器和各种陶塑。

第2篇: 武汉历史发展历程

历史名师成长的心理发展历程初探

  摘 要: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从历史名师的主观层面探讨他们成长的心路历程,便于我们感受名师在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变化和情感升华,这才是名师的影响力在精神层面的传播。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不仅在于能教出多少优秀的学生,更应该成为青年教师的精神领袖。本文根据诸多名师的成长回忆撰写,希望通过分析历史名师成长的心路历程帮助青年教师们坦然面对从教育人道路上的跌宕起伏,走向名师的顶峰。

  关键词: 历史名师 专业成长 心路历程

  名师对于青年教师的榜样作用应该是体现在思想层面和精神领域的,这种超越实际行为的精神感染,才是名师的“名气”所应该具有的价值。名师的定义首先应该是和名师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一定知名度、认可度、影响力,且专业素养较高的优秀教师①。既然称得上名师,那么在某一个领域或者某几个领域必定有其擅长之处,在掌握这些技能或者说知识功底的过程中,他们也必然经历过许许多多的心理层面的考验,对这些心理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利于帮助青年教师在面对类似困境或抉择时更容易找到判断是非的风向标。

  一、选择历史教师路途的心理因素

  老一辈的名师,他们所走过的历程具有不可复制性,比如极其困难的家庭条件、“文化大革命”、大学毕业国家包分配工作等情况,都是一去不返的成长背景,而今天的青年教师也不可能重走他们的老路,因此,在选择教师行业时的心理趋向,其实是含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的。时代特征造就了老一辈名师在发展的道路上具备了不同于青年教师的所特有的品质,比如成学江、王雄、陈伟国老师都经历过“文化大革命”时期,这种被时代赋予的使命感和对知识的求真态度,让老一辈名师们都对书本、学习、阅读、历史学或师范专业都怀揣着一颗感恩之心。

  从贴近人们生活的角度说,教师扮演着一种不断创造精神财富的社会角色,许多人从小在家庭和学校环境的熏陶下,就从心底崇拜或立志要做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赵利剑老师在他的回忆文中写道:“至于说到对于历史学专业的挚爱,则更为吾暗自得意矣。因为这种爱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乔揉造作,也不是‘既来之,则安之’的顺水推舟,而是完全源于内心的情与意。”②但是,这些在历史教育领域颇有一番成就的历史老师们,有相当一部分都并不是一开始就喜欢历史或者教育事业,究其原因:“分配”。据毛经文老师的讲述:“我们那个年代是计划经济体制,大学毕业生说好听点是包分配的,说不好听点是强制分配,思想不通,组织上服从,师范生就必须去做中小学老师,除非你爸是‘刚’或‘江’。”③甚至有一部分名师在他的职业生涯前期,在无奈进入教师行业后呈现一种消极心理,不进反退。刘庆亮老师在刚开始执教的不安分,并受到校方的处罚,也充分反映了部分名师在职业发展的初期,出现过消极应对的心理。但是,无论是“包办婚姻”也好,还是初期迷惘也好,这些名师最终还是回到了教育事业的正轨上,他们靠的是怎样的品质与毅力?他们在从教生涯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又是如何面对这些困难的?他们立志成为历史名师的心理动机又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历史名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应对心理

  美国学者费斯勒把教师生涯发展分成八个阶段:职前教育阶段,实习导入阶段,能力建设阶段,热心成长阶段,生涯挫折阶段,稳定停滞阶段,生涯低落的阶段,生涯引退阶段。其中,处于“生涯挫折阶段”的教师会在教学时遇到许多挫折:理想幻灭、工作不满、情绪低落,等等。教师在遇到挫折时如果停滞不前,或者说持续在生涯低落阶段而不知在专业领域奋进成“专家的”“卓越的”,则将永远也成不了名师。

  1.职业倦怠心理

  有学者认为,在教师职业发展的中期,常常会出现“职业倦怠”的心理,而且会将这种心理归纳在“高原平台期”或“职业危险期”的范畴。比如王铁军教授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原平台期通常需要8-10年完成,对应的教师年龄大约在35~45岁左右为资深老教师,他们会因为自身的经验及资历而自以为是,也会因为“职称”到顶而不思进取……产生“职业倦怠”心理,从而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可能④。

  显而易见,职业倦怠心理在教师发展的中期很容易被察觉,但是笔者认为,这种倦怠心理其实是贯穿于整个教学生涯的一个“毒瘤”,无论是前期、中期还是后期,都是这颗“毒瘤”孕育的“温床”。刘庆亮老师在他执教的生涯中,一开始就出现了类似状况。按刘庆亮老师的情况,选择教师行业的缘由是学校的分配而并非自己的意愿,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许多教学事故,也充分说明职业倦怠心理在职业前期的凸显。

  2.名利观

  大部分教师认为自己所选择的职业具有两大优势:其一,工作稳定。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优胜劣汰的职场竞争给许多青年造成了许多无形压力,而教师职业的“铁饭碗”则刚好回避了这一残酷的现实问题。其二,教师行业的社会地位较高。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公众对教师的评价处于一个较高位置,即所谓的“受人尊重”。但是,收入问题估计是历史教师甚至是各科教师心中的一个梗。“清贫”等词一直是形容教师的词汇,教师所抱怨最多的,无非就是认为自身的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把经济收入纳入教师的职业范畴,似乎有违背“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等所谓的成为名师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

  但回归到现实,中国的教师工资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确实又低了一截。2012年4月,《纽约时报》报道称,美国芝加哥大学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教授飞利浦。阿特巴赫进行的主要针对大学教师新聘时工资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教师的月平均工资仅为720美元,在被调查的28个国家中位列倒数第三名⑤。教师的薪资水平与社会地位的不协调,也是许多年轻人不愿走上教师职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也是在职教师安心教学、创新理论的阻碍之一。

  三、名师成长内在动因的激发

  自己的努力奋斗是大多数名师最主要的成功方式。教师能够脱颖而出,在一定的年纪条件下自我反思、自我学习、自我情感教育的能力已经基本成熟,并不倚靠他人指点。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是按层次组织起来的系统,从低到高分别有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高一级的需要。当所有的需要相继得到满足后才会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一理论为名师工程中个体的需求提供了心理学依据⑥。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文化背景下,满足社会的认可则是每一位老师的追求,而满足这种追求的有效途径是激励机制。只有采取激励和自我激励的方法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需求,在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中走向名师的顶峰。

  要想激发内在动因,专业素质则是教师成为名师的基础。加强专业素质和文化修养,是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首要任务,除此以外,还要学会评估自己的专业素质水平,充分了解自己,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现实掌握的知识文化技能,对自我做出客观评价。其次,要学会根据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制定相应行动目标和实施方案,对自己的行动和作为预设相应目标,并对自己的完成情况进行客观记录和理性分析,然后通过反思性的思维活动,再加以修正和改进。

  注释:

  ①童福勇,程其云.中小学名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211位名师的调查[C].开启名师成长新航程――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名师成长研究文集.

  ②孙双武.怡心书香探索守望――一个普通中学历史教师教育生涯之感悟[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③毛经文讲述.曹军辉整理.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④王铁军(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名师成功: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维解读[C].开启名师成长新航程――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名师成长研究文集.

  ⑤卜松.数据告诉你:穷教授和富教授差别有多大[OL].观察者网.发表时间:2015-10-0917:08:16.

  ⑥丁琦.中学名师成长规律及培养策略研究――以江苏省苏州中学为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童福勇,程其云.中小学名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211位名师的调查[C].开启名师成长新航程――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名师成长研究文集.

  [2]孙双武.怡心书香探索守望――一个普通中学历史教师教育生涯之感悟[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3]毛经文讲述.曹军辉整理.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92.

  [5]王铁军(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名师成功: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维解读[C].开启名师成长新航程――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名师成长研究文集.

  [6]卜松.数据告诉你:穷教授和富教授差别有多大[OL].观察者网.发表时间:2015-10-0917:08:16.

第3篇: 武汉历史发展历程

【中国陶器的历史历程】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端。

陶器的发明,也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

其实在上古时代,先民们就开始制作一些陶器。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

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原始陶器的发展

裴李岗文化距今约8千年,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与此同时在河北武安县的磁山也发现同时期的文话遗址,而出土陶器带有一定原始性,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陶器。

仰韶文化以半坡遗址的陶器为典型。主要纹饰有动物纹(包括鱼纹、蛙纹)、几何纹、陶器基本为手制,出现了慢轮修整技术;陶质以细泥红陶、夹砂红陶为主,灰陶、黑陶较少,出现白陶;陶质松软,烧成温度约900—1000℃。

彩陶艺术是仰韶文化的杰出成就,烧前彩画,不易脱落,以黑彩为主、兼用红色。

器型有碗、钵、杯、罐瓮、瓶、釜、甑、尖底瓶等。陶器常饰以线纹、绳纹、弦纹和附加堆文等。

马家窑文化范围可达青海、宁夏、四川等省区。器形仍以盆、钵、罐、壶为主,尖底器已基本消失。其纹饰有:

①人物纹,②动物纹,有蝌蚪纹、蛙形纹;最具有时代特征的为旋涡纹和波浪纹,纹饰旋转、起伏,给人以强烈的运动感。

龙山文化继承仰韶文化因素发展起来。早期主要分布在关中、晋南、豫西一带。晚期主要分布于河南、和河北的南部。陶质以灰陶为主,也有少量红陶,黑陶数量增加,出现少量蛋壳陶。温度1000℃左右。陶器常见手制轮修,晚期可以见到的是轮制陶器以及模制陶器。器型有杯、盘、碗、盆、罐、鼎、甑、鬲、鬶、等。彩陶很少,常见纹饰有篮纹、绳纹、方格纹、附加堆纹等。

齐家文化是继马家窑文化而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它以泥质、加砂红陶为主,均用手制,烧成温度800—1100℃。器型有杯、盘、碗、盆、罐、豆、盉、斝、鬲、甑等。问世有篮纹、绳纹、划纹、弦纹、篦纹、锥刺纹等。彩陶数量下降,以黑陶彩绘为主,红色较少用,图案对称规整。

大汶口文化分布于山东、江苏北部、河南东部、安徽东北部。有泥质、加砂陶,早期红陶为主,晚期灰、黑比例上升,并出现白陶、蛋壳陶。手制为主,晚期发展为轮制陶器,烧成温900—1000℃。器型有鼎、鬶、盉、豆、尊、单耳杯、觚形杯、高领罐、背水壶等。许多陶器表面膜光,纹饰有划纹、弦纹、篮纹、圆圈纹、三角印纹、镂孔等。彩陶较少但富有特色,彩色有红、黑、白三种,纹样有圈点、几何、花叶等。

屈家岭文化主要分布于长江中游江汉地区。早期以黑陶为主,晚期灰陶为主,少量红陶。陶器以手制为主,少量轮修,烧成温度900℃左右。器型有高圈足杯、三足杯、圈足碗、长颈圈足壶、折盘豆、盂、扁凿形足鼎、甑、釜、缸等,蛋壳彩陶杯、碗最富代表性。陶器大部分素面,少量饰以弦纹、浅篮纹、刻划纹、镂孔等。由部分彩陶及彩绘陶,有黑、灰、褐等色彩,纹样以点、线状几何纹为主。

河姆渡文化以夹炭黑陶为主,少量加砂、泥质灰陶,均为手制,烧成温度800—930℃。器型有釜、罐、杯、盘、钵、盆、缸、盂、灶、器盖、支座等。器表常有绳纹、刻划纹。还有一些彩绘陶,绘以咖啡色、黑褐色的变体植物纹。

夏、商、周三代

,陶器仍是先民主要的容器类型。

夏代的陶器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主,制作一般都较规整,质量较好。泥质陶常做饮食器,夹砂陶多为炊器。

商代早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印纹硬陶风行,还出现了在陶坯上施以玻璃质类透明釉料的釉陶。

商代晚期还出现一种模仿青铜器的白陶,以淘洗的白色瓷土为胎,胎质纯净洁白,器表多有饕餮纹、夔纹、云雷纹等仿青铜器纹饰,制作精细考究,几乎全是用于祭祀等典仪的礼器。是人类文化史上罕见的美妙绝伦的工艺品。

目前发现最早的瓦当属西周早期,开始仅做脊瓦,西周中期遍施于房屋顶部。

战国时期,空心砖、水管道等陶质建筑材料已屡见不鲜。

其实,还有一种我们很熟悉很特殊的陶器,就是陶俑。而且中国古俑在其盛行的从东周至宋代的约1500年中。其中以秦兵马俑最为著名。西汉早期俑像性质和秦代兵马俑相似,多是用军阵来送葬的模拟物,但在规格上要比秦俑小得多。

除此之外也有彩绘女侍俑,模制烧成陶后敷涂色彩,轮廓线条流畅优美。艺术造型超出军阵陶俑,富有生活情趣。渐至东汉,这种侍仆舞乐俑成为主流,兵马俑不再出现。造型对象转为舞女,侍仆,农夫和市井等。造型艺术也由呆板变为生动

灰陶是汉代最主要的陶系,已普及到全国各地。汉代灰陶容器是继承商周以来的传统而进一步发展,在制作技术上达到更高的水平。一般都呈青灰色,火候均匀,烧成温度约在摄氏1000度以上,质地坚实。除灰陶外,汉代的硬陶是继承华南地区自新石器时代后期以来的“几何印纹硬陶”的传统。一般圆形的容器,主要亦系轮制。器物表面往往拍印细密的方格纹,或刻划有波状纹、锯齿形纹,等等。器物的种类,多属瓮、罐、壶、盒、碗等容器。

汉代陶艺最高成就可以说是铅釉陶的生产。我国带釉陶器早在商周时期即有发现,但生产少。西汉宣帝以后,在关中、河南等地较多出现,东汉普及全国,数量大增,成为汉代一个非常重要的陶器品种。这种釉陶器,胎体是陶,釉是以铜和铁的氧化物作呈色剂,铅的氧化物作助熔剂的釉。

铅釉陶烧成温度低,大多为700℃,所以叫低温铅釉陶器。

唐代陶器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它的种类繁多,主要有人物、动物和日常生活用具。

唐三彩的产地西安、洛阳、扬州是陆上和海上丝绸古道的联接点。在古丝绸之路上,唐代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骆驼。所以唐三彩的造型多为骆驼。

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华,在初唐、盛唐时达到高峰。安史之乱以后,随着唐王朝的逐步衰弱,由于瓷器的迅速发展,三彩器制作逐步衰退。后来又产生了“辽三彩”、“金三彩”、但在数量、质量以及艺术性方面,都远不及唐三彩。

宋三彩

的釉色以黄、绿、褐三色为主,还有白釉、酱釉三彩。器型以日用的盘、碗、盆、瓶、枕、灯、香熏等为主,还有小型的狗、马、猪等玩具。一般器物在表面施釉,底部和内部不施釉。装饰方法以划花和印花为多。辽三彩则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独特风格和地方特色。其器型中的皮囊壶、鸡冠壶、海棠花式盘碟、暖盘等都带有鲜明的契丹民族特色。辽三彩胎质松软粗糙,呈淡红色,因此,制作时一般要施白色的化妆土,再上釉烧制。釉色以黄、绿、白为多,有单彩、两彩和多彩的器物。刻、划、印花纹是常见的装饰。

宋辽金元时期,陶俑的使用逐渐减少,但仍有其自身的时代特色。此时期的陶俑造型取材比以前更加生活化和多样化,在形象面貌和肌肤的刻画上,力求反映现实人物的风貌。明代陶俑的种类趋于单一,数量也大为减少,到清代初期陶俑基本绝迹。

明清两代瓷器发展到鼎盛时期,但宜兴紫砂陶器在明清两代制作极为兴盛,它以其自身鲜明的艺术特色,成为中国最负盛名的陶器品种。琉璃和珐华是明清时期流行于山西地区的低温釉陶器,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前者以铅作助熔剂,而后者则为牙硝。琉璃器多用做建筑装饰材料和香炉、狮子等寺庙用器。广东佛山的石湾窑创烧于宋,盛于明,而极盛于清。胎体厚重,釉厚而光润,尤以仿钧釉最为著名。石湾窑制品以建筑用陶最多,但代表其制陶水平的是陈设文房用器和各种陶塑。

第4篇: 武汉历史发展历程

国际互联网,始于1969年的美国,又称因特网,是全球性的网络,是一种公用信息的载体,是大众传媒的一种。互联网是由一些使用公用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网络,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组成互联网的计算机网络包括小规模的局域网(LAN)、城市规模的区域网(MAN)以及大规模的广域网(WAN)等等。这些网络通过普通电话线、高速率专用线路、卫星、微波和光缆等线路把不同国家的大学、公司、科研部门以及军事和政府等组织的网络连接起来。

各行各业的人需要运用互联网来工作、生活、娱乐、消费,互联网本身是一个产业,同时它也带动了其他所有的产业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仅仅是传输信息的媒介,是一个狭义的硬件网。而互联网是个广义的网,它的精华则是它能够为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令人满意的服务。互联网也是一个面向公众的社会性组织。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互联网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第一个世界性的图书馆和第一个全球性论坛。它为用户提供了高效工作环境,入网的电脑终端可以调阅各种信息资料。人民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娱乐与消费,听歌、看视频、购物。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上网终端已经不限于台式电脑和移动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游戏机,甚至谷歌开发出来的眼镜、手表都可以上网。网络无处不在,网络无所不能。

一、从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来看,从最初的ARPANET到如今的万维网。

1、互联网的起源。这一时期推动互联网发展的推动力是美国的冷战思维。

作为对前苏联1957年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的直接反应,以及由苏联的卫星技术潜在的军事用途所导致的恐惧,美国国防部组建了高级研究项目局(ARPA)。当时,美国国防部为了保证美国本土防卫力量和海外防御武装在受到前苏联第一次核打击以后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和反击能力,认为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它点仍能正常工作,并且这些点之间,能够绕过那些已被摧毁的指挥点而继续保持联系。为了对这一构思进行验证,1969 美国国防部委托开发ARPANET,进行联网的研究。同年,美军在ARPA制定的协定下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这个协定由剑桥大学的BBN和MA执行,在1969年12月开始联机。它的目的就是重新树立美国在军事科技应用开发方面的领导地位。当时的网络传输能力只有50Kbps,按标准来说就是非常的低。

从1970年开始,加入ARPANET的节点数不断的增加。当时ARPANET使用的是NCP协议,它允许计算机相互交流,从1970年开始,加入ARPANET的节点数不断的增加。最初的NCP协议下的ARPANET上连接了15个节点共23台主机。到1972年时,ARPANET网上的网点数已经达到40个,这40个网点彼此之间可以发送小文本文件(当时称这种文件为电子邮件,也就是我们现在的E-mail)和利用文件传输协议发送大文本文件,包括数据文件(即现在Internet中的FTP),同时也发现了通过把一台电脑模拟成另一台远程电脑的一个终端而使用远程电脑上的资源的方法,这种方法被称为Telnet。由此可看到,E-mail,是Internet上较早出现的重要工具,特别是E-mail仍然是目前Internet上最主要的应用。但在NCP协议下,目的地之外的网络和计算机却不分配地址,从而限制了未来增长的机会。但无论如何,ARPANET成为了第一个简单的纯文字系统的Internet。可以说,最早促使互联网最初起源的推动力是冷战时期的军备角力思维。

2、TCP/IP协议的产生。

由于最初的通信协议下对于节点以及用户机数量的限制,建立一种能保证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标准规范(即“通信协议”)显得尤为重要。1973年,美国国防部也开始研究如何实现各种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问题。作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的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发展的基础,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利用。1972年Robert Kahn来到ARPA,并提出了开放式网络框架,从而出现了大家熟知的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1983年1月1日,所有连入ARPANET的主机实现了从NCP向TCP/IP协议的转换。为了将这些网络连接起来,美国人温顿•瑟夫(Vinton Cerf)提出一个想法:在每个网络内部各自使用自己的通讯协议,在和其它网络通信时使用TCP/IP协议。

这个设想最终导致了Internet的诞生,并确立了TCP/IP协议在网络互联方面不可动摇的地位,基于TCP/IP协议的公网的发展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

3、网络的“春秋战国”时代。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可以说是网络的春秋战国时代,各种各样的网络应运而生。

八十年代初,DARPANet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没有获得美国联邦机构合同的学校仍不能使用。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开始着手建立提供给各大学计算机系使用的计算机科学网(CSNet)。CSNet是在其他基础网络之上加统一的协议层,形成逻辑上的网络,它使用其他网络提供的通信能力,在用户观点下也是一个独立的网络。CSNet采用集中控制方式,所有信息交换都经过CSNet-Relay(一台中继计算机)进行。

1982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斯蒂文•贝拉文(Steve Bellovin)创立了著名的集电极通信网络——网络新闻组(Usenet),它允许该网络中任何用户把信息(消息或文章)发送给网上的其他用户,大家可以在网络上就自己所关心的问题和其他人进行讨论;1983年在纽约城市大学也出现了一个以讨论问题为目的的网络——BITNet,在这个网络中,不同的话题被分为不同的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电脑订阅,这个网络后来被称之为Mailing List(电子邮件群);1983年,在美国旧金山还诞生了另一个网络FidoNet (费多网或Fido BBS)即公告牌系统。它的优点在于用户只要有一部电脑、一个调制解调器和一根电话线就可以互相发送电子邮件并讨论问题,这就是后来的Internet BBS。

以上这些网络都相继并入Internet而成为它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特定用途和特点的网络的发展,推动了Internet成为全世界各种网络的大集合。

4、Internet的基础——NSFNET

Internet的第一次快速发展源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简称NSF)的介入,即建立NSFNET。

1983年,ARPAnet分裂为两部分,ARPAnet和纯军事用的MILNET。八十年代初,美国一大批科学家呼吁实现全美的计算机和网络资源共享,以改进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抵御欧洲和日本先进教育和科技进步的挑战和竞争。

80年代中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为鼓励大学和研究机构共享他们非常昂贵的四台计算机主机,希望各大学、研究所的计算机与这四台巨型计算机联接起来。最初NSF曾试图使用DARPANet作NSFNET的通信干线,但由于DARPANet的军用性质,并且受控于政府机构,这个决策没有成功。于是他们决定自己出资,利用ARPANET发展出来的TCP/IP通讯协议,建立名为NSFNET的广域网。

Internet在80年代的扩张不单带来量的改变,同时亦带来某些质的变化。由于多种学术团体、企业研究机构,甚至个人用户的进入,Internet的使用者不再限于纯计算机专业人员。新的使用者发觉计算机相互间的通讯对他们来讲更有吸引力。于是,他们逐步把Internet当作一种交流与通信的工具,而不仅仅只是共享NSF巨型计算机的运算能力。NSFnet对Internet的最大贡献是使Internet向全社会开放,而不象以前的那样仅供计算机研究人员和政府机构使用。更多的非计算机专业人员希望通过使用广域网得到他们希望得到的信息。

5、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1990年10月,钱天白教授代表中国正式在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前身DDN-NIC(相当于现在的INTERNIC)注册登记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并且从此开通了使用中国顶级域名CN的国际电子邮件服务,因特网在我国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1996年1月,ChinaNET全国骨干网建成并正式开通,全国范围的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络开始提供服务。

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大部分网络应用在网民中更加普及,各类网络应用的用户规模持续扩大。其中,商务类应用表现尤其突出,网上支付、网络购物和网上银行半年用户增长率均在30%左右,远远超过其他类网络应用。社交网站、网络文学和搜索引擎用户增长也较快。 截至2010年6月,网络购物、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的使用率分别为33.8%、 30.5%和29.1%,增速在各类应用中排名前三。网络购物在主要网络应用中排名提升一位,使用率超过了论坛。从2010开始互联网彻底走进人们的生活。通讯电子产品价格的急剧下降,导致笔记本,台式电脑,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使得上网变得更加简单。

二、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从包交换、通信协议以及组网的规模一直都是科学家和通信工作者们研究与努力的方向。这些技术层面的不断突破,促进了互联网的发展。

1、利用TCP/IP协议代替NCP协议。

最初BBN公司设计、组装并运行了ARPANET。1969年就有了一个充分发展了的包交换网络。BBN建造了一个多处理器的系统一Pluribus,许多软件开发后来又被用在ARPANET上。那时,TCP/IP还在早期阶段,IETF的科学家所做的是将TCP/IP引入TIP,而TIP又是IMP的一部分。项目中的一个步骤就是用TCP/IP协议代替ARPANET原来的主机到主机的协议NCP。

2、用多层的路由分配来解决路由表限制的问题。

起初要建造一些被称作网关的东西(现在叫做路由)。当时能够意识到路由器本身就可以作为分组交换机,这是一个很激进的想法,BBN里大行其道的还是ARPANET风格的分组交换,而这在商业上追根溯源是来自X.25包交换。BBN的工作人员们认为IP和路由并不可靠。科学家们花费了很大力气才说服他们这是一个重要的商机。此后,科学小组研发并部署了四代网关/路由器、Hw、SW等等。有很多问题至今还在讨论中,比如路由表变得太大。然后有了试图区分内部路由和外部路由的想法。早先有一个协议,然后取而代之的是BGP(边界网关协议)。为了完成这项工作,BBN定期举行会议—开始是为了ARPA,后来是为了防御数据网(DefenseDatanetwork)。这一切都在IETF之前,作为一项规范化制定协议的活动,后来才发展成为了IETF。

3、随着IETF的设立与发展壮大,下一代的IP协议:IPV6的诞生。

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成立于1985年底,是全球互联网最具权威的技术标准化组织,主要任务是负责互联网相关技术规范的研发和制定,当前绝大多数国际互联网技术标准出自IETF。随着IETF的发展壮大,第二任主席PhilGross决定按不同领域划分IETF。由于在BBN时路由方面的工作,Bob Hinton受任为第一任路由区域主管(AreaDirector,简称AD)。IETF建立并统一了现存的所有路由协议:RIPv2、OsPF、IS—IS、BGP。引人注目的是,那时建立的一些工作组至今还在继续工作。Bob的小组参与了IPng过程的工作,和另一个组合作(和SteveDeering起),研发了下一个版本的IP——IPv6。

互联网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发展,有两个因素功不可没:

一是IP和TCP简单易用的接口,二是设备之间无需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这样一来,不同的公司、组织、不同的人都可以参与建设互联网。要想建立不仅技术上可行、同时商业环境上友好的网络,这是唯一的途径:各自为政,没有人独揽大权。联系过于紧密的事物是难以测度的。一个相反的例子就是电话网络最初的发展。在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都有一个组织包揽建网、设立标准、技术研发的全部工作。互联网从未按照这种模式发展。从一开始大家就各自为政,十分灵活。这是互联网之所以成长壮大并如此多样的原因之一。

未来的互联网仅仅靠现有的笔记本电脑、PC和服务器是不够的,越来越多的小型器件和植入型的器件将会出现。这些设备可能是自组的,但它们相互联网。建造如此庞大、复杂并且密集的网络,一切都要达到互联,并且在一个安全的方式下实现交互,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物联网。这些都还需要我们长时间的努力。

参考文章:

1、百度百科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历程

2、信息技术基础 刘明生编 上册上24课

3、《中国教育网络》2006年08期 IEFT对于Bob Hinton的专访:开放促使互联网发展壮大。


(4)what is the cross-layer design technology?Is there any advantage of the cross-layer design ? What applications it can be utilized?

跨层设计技术是什么?跨层设计有什么优势?哪些应用可以利用到?

跨层设计技术:

所谓跨层,是指原来不相邻的各层之间也可以通信,或者让相邻的层之间通过之前没有的接口进行通信。跨层设计目标是,用自适应支持所有层的Q o S,自适应意味网络协议和应用都有观测网络变化并做出响应的能力。如链路层可以调整速率,以满足当前信道和网络状况下的应用需要。

跨层设计技术,分层协议栈结构是网络设计中最基础最有影响力的结构,协议栈中各层隐藏该层及其以下层次的复杂性,为上层提供服务,分层结构逻辑清晰,扩展性强,鲁棒性高,便于实现。然而,在严格分层协议栈网络中。整个网络系统被分割成若干个独立的层(模块1,相邻层与层之间的交互严格地通过层间的静态接口来实现,非相邻层之间不允许直接交互,因此,层与层之间的信息难以共享。增加了信息的冗余以及对等层间的通信开销网络优化过程中各层只利用本层次的状态信息反复进行控制调整。忽视了层与层之间的协调合作。这对网络全局优化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跨层设计有什么优势:

跨层设计在优化协议栈某一层功能的同时优化了整个网络的性能。提高了局部和全局的自适应能力。减少了网络中的冗余信息量.每层之间的信息都能被其他层所共享。提高网络各层对其他层内容的感知度,从而使得各层协议能够在全局范围进行调整,满足网络应用QoS的约束和底层网络环境。

哪些应用可以利用:

1、无线通信网络的跨层设计(移动通信,2G/3G/4G):

无线通信不同于有线通信,无线信号传输介质是不可靠的,容易受到噪声、多径衰落以及阴影效应等不可预知的影响。并且移动性也会给信道预测和信道估计带来相当大的难度,从而增加了信道的误码率。但是人们为了保证可用性,往往只按照信道性能最低的要求进行保守设计,而不是通过自适应的调整以适应通信信道的变化,于是导致协议栈无法针对有限的功率资源和频谱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利用。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快速应用,移动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络互联互通已经是必然的需求。在开放系统互联分层模型的影响下,七层模型结构己成为移动通信系统设计的参考标准。但是移动通信环境具有快速变化的特性,而基于分层结构的协议栈只能以固定的方式在相邻的协议层之间进行信息通信。由于OSI开放系统参考模型的弊端、高误码率、带宽波动与限制等缺点,通过引入跨层设计的概念与分层的思想,来设计各协议层上跨层设计方案。

2、短波广域网中扩展A R P的跨层混合式路由协议。

短波通信因其建设和维护的费用低,设备使用简单,在无线通信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各国也加大对短波网络技术的研究。一些短波网络经过试验改进,构成了更大范围的短波广域网(HFWAN)。路由协议是短波广域网的关键技术。由于短波的天波信道是时变信道,传输可靠性差,节点可能在短时间内无法与其它节点通信,造成节点加入/退出网络:为了降低暴露和被摧毁的可能性,节点需要移动,而节点的移动可能导致网络拓扑结构的频繁变化。使得人工源路由、静态路由等不能满足短波广域网对路由业务的需求。而自组网路由协议设计可为短波广域网路由协议提供参考。故对短波广域网中扩展ARP的跨层混合式路由协议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樊昌信,曹丽娜.通信原理[M].第六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65-82.

许玲玲.ARQ在跨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07.

焦江、朱桂萍.跨层设计与联合优化.山东 莱芜271100.

赵越超、杨 帆.短波广域网中扩展A R P的跨层混合式路由协议研究.《兵工自动化》2010

第5篇: 武汉历史发展历程

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历程

先秦散文,创作的时间跨度从文字产生的遥远古代到秦朝统一中国为止,历时达数千年。这段时间里,散文创作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到第一个高峰的若干个阶段。先秦散文笼统地说可以分为“记事”的历史散文以及“记言”的诸子散文。由于诸子散文属于属于先秦散文中比较后期的产物,纵然达到了文学成就的高峰,然而不足以完整阐述先秦散文的发展。故而,本文将从先秦历史散文行文中的文采这一角度论述先秦散文的发展。

造字到西周以前,是文史学家公认的散文萌芽到形成时期。

“仓颉造字,夜有鬼哭”,由此可见,人类能够造字并且用之以记事,其作用是巨大的,以至于鬼神都为之惊诧哭泣称之为夺鬼神之力。然而,文字需要记事,则需要一套约定俗成的规则,否则,文字就将仅仅是一堆堆砌起来毫无意义的奇怪符号。字、词、句、段、篇、章,西周以前,散文需然还是简略,然而已经可以反映当时的文章特点,叙述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是《尚书》以及《周易》。在文采方面来说,这一时期的散文仅能记录清晰,并没有掌握完整章节遣词造句的艺术能力。

西周到春秋末,是散文发展的第二阶段。

这一时期的散文主要表现为史官文化的产物。跟前代的作品相比,这一时期的散文以及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仅形成了完整的篇章,而且已经开始富有文采。散文家,更确切来说是史官,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平铺直叙的“记录”,散文向一门艺术不断发展。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作为这一时期代表作《春秋》、《左传》、《国语》之一《春秋》的编撰人,孔子这番话表明,文采是这一时期的历史散文(同时也是史官文化)的重要特征。《左传》、《国语》辞采之风华,文章之华美,远迈前代并且鉴于后世,《春秋》则讲究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它们的成就表明散文在这个“重文”的时代已经获得非凡的发展。

战国到秦朝建立,是散文发展的第三阶段,散文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达到一个创作的高峰。

一直在西周时期,文化都是贵族阶层垄断的。底层的“士”,甚或平民,不能够接触全面系统的教育,反映在散文上,就是散文的创作阶层一直被认为地限制在少数人身上。战国时代,动荡而纷杂的变革,彻底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秩序。贵族沦落,而平民、奴隶独立,同时“学在官府”也逐渐被私人讲学所取代。旧秩序被打破的同时,各诸侯国之间为了争霸,纷纷招揽人才。在战国的环境下,士人思想的空间、创造的空间前所未有地拓展了。表现在散文上,则是:

1、时代特征鲜明,内容丰富,关注现实,理性思考,试图解决现实问题;

2、人格独立,作品风格各异。

行文上注入作者的精神与人格,作品感染力浓郁,深度挖掘思想,相对于前代,可谓质的飞跃。

先秦散文,从无到有,从简略到繁复,慢慢地形成了我国散文史上第一座高峰。先人的呕心沥血,值得我们后人永远心怀敬畏。

第6篇: 武汉历史发展历程

资本主义历史发展历程

一、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1、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
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2、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
重大事件: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三大革命)、欧洲封建国家改革、启蒙运动
3、发展——蒸汽时代 (19初-1870年)
重大事件: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美国内战、日俄改革、意德统一)、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革命风暴)
4、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 (1870年—1917年)
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一战爆发
5、相对稳定发展——电气化时代后期(1918-1945年)
①战后初期(1918--1923),一战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严重破坏,美国开始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②二十年代(1923--1929),经济复苏,相对稳定繁荣
③三十年代(1929--1939),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法西斯上台并对外侵略扩张
④二战时期(1939--1945),二战爆发,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
6、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1945 年-至今)
①1945-1950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②1950—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西德、日本经济崛起),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美日欧三足鼎立
③1973-80年代初,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互交织(“滞胀”阶段)
④1980初-90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
⑤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形成过程:
①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初步形成: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对外强占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和地区被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其标志是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③最终形成:二十世纪初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高潮,世界被瓜分殆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世界市场的作用(评价)
①促进了世界各国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②进一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社会生产方式
③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演变
1、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①确立原因:
a、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
b、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丧失原因:
a、19世纪末20世纪初,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b、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超过英国
2、二战后初期,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日本、西欧受控于美国
原因:
a、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
b、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必横财
c、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力量在战争中被削弱
3、二十世纪六七十年年代以后,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原因:日本、西欧经济崛起,开始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美国经济实力则相对衰落
4、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原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四、世界近现代史上资本主义经济有四次快速发展,是哪四次?原因分别是什么?分别造成什么影响?
1、第一次:19世纪中期
原因: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新兴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特点: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影响:
①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掀起,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②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对外侵略扩张,最终东方从属于西方
③促进社会进步,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
④三大进步潮流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相位而生
2、第二次:1870~1913年
原因: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②帝国主义疯狂瓜分世界,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欧美处于相对和平发展时期
④资本主义产生了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德经济迅速发展,英法相对缓慢,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俄日发展较快,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影响:
①列强疯狂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②帝国主义矛盾加深,最终引发一战
3、第三次:1923~1929年
原因:
①欧美各国重视技术的革新,注重调整政策
②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对殖民地进行瓜分
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世界形势相对和平
特点:美、日发展突出,美国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权。德国经济重新崛起
影响: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据,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最终爆发1929-1933年经济危机
4、第四次:20世纪50~70年代
原因: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②发达国家利用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掠夺
③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在一定时期内使世界局势相对安定
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
特点:日本、西欧发展迅速,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影响:
①70年代,美、日、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形成
②西方大国利用雄厚的经济实力,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干预
③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科教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