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说木叶11篇(2023年)

时间:2023-08-31 17:05:02 来源:网友投稿

说木叶说木叶优秀教案教学目标一、了解诗歌语言的特质。二、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课文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精到的比较、分析,阐发了诗歌语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木叶11篇,供大家参考。

说木叶11篇

说木叶篇1

说木叶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一、了解诗歌语言的特质。

二、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课文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精到的比较、分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学习比较的方法,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对诗语的特点和鉴赏诗语的方法获得实感。

教学步骤

一、说“木叶”

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涛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劳动中产生了诗歌,经过了不算长的时间,到唐代就已达到顶峰,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人手,解析了树、树叶、木叶之间细微的差异,重点分析了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涛:“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

作者林庚是著名的学者、诗人,本文中,他对“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作丁极为精细的辨析,应该说对我们怎样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

三、给下列词语注音

A.袅袅( ) 桔颂( ) 灼灼( ) 皋( )

B.征戌( ) 瘐( ) 缠绵( ) 褒( )

C.翩( ) 荃( ) 干燥( ) 漂零( )

D. 漂泊( ) 迢远( ) 桅杆( )

二、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繁茂的枝叶

特 树 枝叶的绿色,树干褐绿色

木质的树干,落叶的因素

征 木 黄色、干燥的质感

意 树: 饱满

味 木: 疏朗

场 树 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

合 木 秋风叶落

2.以“木”引起落叶的联想为例,说明诗歌语言的特质及其对诗人创作的意义。重点研究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指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问题。

(1)“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从字面上讲,“木”就是“树”, :者是同一概念,但两个词形象色彩不同,引起的联想不同。“木”具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之外,

练习:

一、指出下列诗句的作者与出处: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作者 出处

2.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作者 出处

3.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作者 出处

4,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作者 出处

5.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作者 出处

二、请补足下列诗句的上下旬:

1.秋月照层岭, 。(吴均《谷柳恽》)

2. ,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3.柔条纷冉冉, 。(曹植《美女篇》)

4.日暮风吹, 。(吴均《青溪小姑歌》)

5.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三、鉴赏下面一首古诗:

咏 蝉① 骆宾王

西陆②蝉声唱,南冠③客思深。

不堪玄鬓④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① 注:这首诗作于高宗仪风三年(678年)。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② 西陆:指秋天。③ 南冠:指囚徒。 ④ 玄鬓:指蝉。

试从思想内容、表达技巧方面鉴赏这首诗。

答案:

一、1.屈原 《九歌》 2.谢庄 《月赋》 3.陆厥 《临江王节士歌》

4.王褒 《渡 河北》 5.萧纲 《折杨柳》

二、1.寒风扫高木 2.高树多悲风

3.落叶何翩翩 4.叶落依枝 5.无边落木萧萧下

三、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涛人借对蝉的吟咏,抒发了自己虽有高洁的品性,但不为时人所 了解,相反还被诬陷入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的思想感情。

唐诗中的“柳”

柳,姿态婀娜,摇曳多姿,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唐诗中的"咏柳佳作更是不可胜数。其中当数贺知章的《咏柳》诗最为著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歌一反前人以杨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段苗条的写法,而使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杨柳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态。

在唐朝诗人中,对柳最有感情的当数李尚隐了。在他的诗集中,以“柳”为题的多至十几首。《赠柳》诗描绘春柳风姿: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掩映”“参差”写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风流”“婀娜”写柳的体态轻盈,花飞似“雪”则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

而《柳》是写秋日之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写秋柳,又以春柳作比。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同是咏柳,诗人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感情:写春柳,突出其对春柳繁华的欣喜之情、爱惜之情;写秋柳,则表现诗人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

咏柳,在唐诗中常被用以赋别。罗隐的《柳》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送别情景的: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在赋别诗中,诗人一般以折柳相赠惜别。如戴叔伦的《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施肩吾的《折杨柳》: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而雍裕之的《江边柳》则别出新意: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

另外,白居易的《勤政楼西老柳》用简括的笔触勾勒了一幅“临风立马图”,又是诗人的自画像: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

而唐彦谦的《垂柳》诗又别有寓意: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这首诗不仅写出垂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而且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托物寄兴,讽刺矛头直指皇帝及其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堪称“咏柳”诗一绝。

说木叶篇2

说木叶教案

教学目标

一、了解诗歌语言的特质。

二、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课文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精到的比较、分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学习比较的方法,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对诗语的特点和鉴赏诗语的方法获得实感。

教学步骤

一、说“木叶”

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涛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劳动中产生了诗歌,经过了不算长的时间,到唐代就已达到顶峰,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人手,解析了树、树叶、木叶之间细微的差异,重点分析了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涛:“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

作者林庚是著名的学者、诗人,本文中,他对“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作丁极为精细的辨析,应该说对我们怎样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

三、给下列词语注音

A.袅袅( ) 桔颂( ) 灼灼( ) 皋( )

B.征戌( ) 瘐( ) 缠绵( ) 褒( )

C.翩( ) 荃( ) 干燥( ) 漂零( )

D. 漂泊( ) 迢远( ) 桅杆( )

二、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繁茂的枝叶

特 树 枝叶的绿色,树干褐绿色

木质的树干,落叶的因素

征 木 黄色、干燥的质感

意 树: 饱满

味 木: 疏朗

场 树 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

合 木 秋风叶落

2.以“木”引起落叶的联想为例,说明诗歌语言的特质及其对诗人创作的意义。重点研究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指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问题。

(1)“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从字面上讲,“木”就是“树”, :者是同一概念,但两个词形象色彩不同,引起的联想不同。“木”具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之外,

练习:

一、指出下列诗句的作者与出处: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作者 出处

3.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4,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5.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二、请补足下列诗句的上下旬:

1.秋月照层岭, 。(吴均《谷柳恽》)

2. ,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3.柔条纷冉冉, 。(曹植《美女篇》)

4.日暮风吹, 。(吴均《青溪小姑歌》)

5.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三、鉴赏下面一首古诗:

咏 蝉① 骆宾王

西陆②蝉声唱,南冠③客思深。

不堪玄鬓④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① 注:这首诗作于高宗仪风三年(678年)。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② 西陆:指秋天。③ 南冠:指囚徒。 ④ 玄鬓:指蝉。

试从思想内容、表达技巧方面鉴赏这首诗。

答案:

一、1.屈原 《九歌》 2.谢庄 《月赋》 3.陆厥 《临江王节士歌》

4.王褒 《渡 河北》 5.萧纲 《折杨柳》

二、1.寒风扫高木 2.高树多悲风

3.落叶何翩翩 4.叶落依枝 5.无边落木萧萧下

三、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涛人借对蝉的吟咏,抒发了自己虽有高洁的品性,但不为时人所 了解,相反还被诬陷入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的思想感情。

唐诗中的“柳”

柳,姿态婀娜,摇曳多姿,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唐诗中的咏柳佳作更是不可胜数。其中当数贺知章的《咏柳》诗最为著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歌一反前人以杨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段苗条的写法,而使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杨柳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态。

在唐朝诗人中,对柳最有感情的当数李尚隐了。在他的诗集中,以“柳”为题的多至十几首。《赠柳》诗描绘春柳风姿: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掩映”“参差”写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风流”“婀娜”写柳的体态轻盈,花飞似“雪”则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

而《柳》是写秋日之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写秋柳,又以春柳作比。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同是咏柳,诗人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感情:写春柳,突出其对春柳繁华的欣喜之情、爱惜之情;写秋柳,则表现诗人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

咏柳,在唐诗中常被用以赋别。罗隐的《柳》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送别情景的: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在赋别诗中,诗人一般以折柳相赠惜别。如戴叔伦的《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施肩吾的《折杨柳》: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而雍裕之的《江边柳》则别出新意: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

另外,白居易的《勤政楼西老柳》用简括的笔触勾勒了一幅“临风立马图”,又是诗人的自画像: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

而唐彦谦的《垂柳》诗又别有寓意: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这首诗不仅写出垂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而且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托物寄兴,讽刺矛头直指皇帝及其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堪称“咏柳”诗一绝。

说木叶篇3

《说木叶》这篇课文是高中新课改必修五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三单元是文艺学论文单元,理论性较强,课文内容相对而言比较枯燥,所以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说木叶》这一课是通过“木叶”和“树叶”的比较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暗示性问题,而诗歌意象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所以学习这篇课文并真正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把握诗歌意象的暗示性特征十分必要,并且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主要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试图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的课堂的学习中去,并采用小组计分制希望充分调动他们的课堂积极性和小组合作精神。从此堂课的授课效果来看,此种方法还是十分可行的,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课堂参与度也较高。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感觉自己在备课中对课文内容的取舍上还不够大胆,有一些与课文重点无关的内容应大胆舍弃,做到一堂课集中突破一个点;

其二,通过小组计分制的确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但是经常举手发言的同学比较固定,还有极少数同学究竟有没有跟着思考问题,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这个值得思考,还需要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与改进;

其三,由于时间分配上没有考虑完备,课堂容量也比较大,致使后面的拓展延伸那一块没时间处理,应该把前面的"“品读诗句,填表”那一环节简化一些,把时间移到后面的“拓展延伸”上来,更利于学生理解诗歌意象的暗示性问题,更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这些不足之处也是我今后教学的宝贵经验,以后还得用心学习,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不断改善,课前充分准备,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

说木叶篇4

说 ”木叶“

林庚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说木叶篇5

《说木叶》这篇课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三单元是文艺学论文单元,理论性较强,课文内容引用古诗文较多,相对而言比较枯燥,所以学生阅读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说木叶》这一课是通过“木叶”和“树叶”的比较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暗示性问题,学习这篇课文并真正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把握诗歌意象的暗示性特征十分必要。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教学难点为“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诗歌语言暗示性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作为“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的教师在这一教学动态过程中,达成目标的方法有多种,但稍有教学实践经历的教师都会有体会,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最主要教学手段。提问作为一种主要的教学手段虽然被广泛地运用于普通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当中,精心设计有效的提问进而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众多语文教师醉心的追求。

我所授课的班级学生基础一般,分析问题、概括总结的能力较为薄弱,要比较好的阅读理解文本、达成本课的学习目标有一定的困难。为了能是学生充分阅读文本,透过大量引文理解作者本意,我选择了“以设置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的教学方法。由导入开始顺着作者的思路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一直带着问题阅读,带着问题思考讨论,带着问题总结概括。并且问题的设计注意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规律,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学生看到引文多就产生畏难情绪的心理压力,循着问题积极、主动甚至生动有效的学习,当一个个问题都依次顺利解决的时候,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学习文艺性议论文的快乐,教学目标自然达成。无疑,这节课的提问设计是比较优化、有效的。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时间原因,课堂上的大多数问题都是由教师来提出的,学生一直在教师预设的问题导引下进行阅读学习,而没有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譬如一些引文的仔细理解、感悟等等。

说木叶篇6

说木叶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一、了解诗歌语言的特质。

二、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课文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精到的比较、分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学习比较的方法,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对诗语的特点和鉴赏诗语的方法获得实感。

教学步骤

一、说“木叶”

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涛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劳动中产生了诗歌,经过了不算长的时间,到唐代就已达到顶峰,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人手,解析了树、树叶、木叶之间细微的差异,重点分析了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涛:“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

作者林庚是著名的学者、诗人,本文中,他对“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作丁极为精细的辨析,应该说对我们怎样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

三、给下列词语注音

A.袅袅( ) 桔颂( ) 灼灼( ) 皋( )

B.征戌( ) 瘐( ) 缠绵( ) 褒( )

C.翩( ) 荃( ) 干燥( ) 漂零( )

D. 漂泊( ) 迢远( ) 桅杆( )

二、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繁茂的枝叶

特 树 枝叶的绿色,树干褐绿色

木质的树干,落叶的因素

征 木 黄色、干燥的质感

意 树: 饱满

味 木: 疏朗

场 树 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

合 木 秋风叶落

2.以“木”引起落叶的联想为例,说明诗歌语言的特质及其对诗人创作的意义。重点研究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指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问题。

(1)“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从字面上讲,“木”就是“树”, :者是同一概念,但两个词形象色彩不同,引起的联想不同。“木”具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之外,

练习:

一、指出下列诗句的作者与出处: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作者 出处

2.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作者 出处

3.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作者 出处

4,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作者 出处

5.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作者 出处

二、请补足下列诗句的上下旬:

1.秋月照层岭, 。(吴均《谷柳恽》)

2. ,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3.柔条纷冉冉, 。(曹植《美女篇》)

4.日暮风吹, 。(吴均《青溪小姑歌》)

5.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三、鉴赏下面一首古诗:

咏 蝉① 骆宾王

西陆②蝉声唱,南冠③客思深。

不堪玄鬓④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① 注:这首诗作于高宗仪风三年(678年)。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② 西陆:指秋天。③ 南冠:指囚徒。 ④ 玄鬓:指蝉。

试从思想内容、表达技巧方面鉴赏这首诗。

答案:

一、1.屈原 《九歌》 2.谢庄 《月赋》 3.陆厥 《临江王节士歌》

4.王褒 《渡 河北》 5.萧纲 《折杨柳》

二、1.寒风扫高木 2.高树多悲风

3.落叶何翩翩 4.叶落依枝 5.无边落木萧萧下

三、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涛人借对蝉的吟咏,抒发了自己虽有高洁的品性,但不为时人所 了解,相反还被诬陷入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的思想感情。

唐诗中的“柳”

柳,姿态婀娜,摇曳多姿,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唐诗中的"咏柳佳作更是不可胜数。其中当数贺知章的《咏柳》诗最为著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歌一反前人以杨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段苗条的写法,而使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杨柳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态。

在唐朝诗人中,对柳最有感情的当数李尚隐了。在他的诗集中,以“柳”为题的多至十几首。《赠柳》诗描绘春柳风姿: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掩映”“参差”写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风流”“婀娜”写柳的体态轻盈,花飞似“雪”则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

而《柳》是写秋日之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写秋柳,又以春柳作比。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同是咏柳,诗人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感情:写春柳,突出其对春柳繁华的欣喜之情、爱惜之情;写秋柳,则表现诗人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

咏柳,在唐诗中常被用以赋别。罗隐的《柳》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送别情景的: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在赋别诗中,诗人一般以折柳相赠惜别。如戴叔伦的《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施肩吾的《折杨柳》: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而雍裕之的《江边柳》则别出新意: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

另外,白居易的《勤政楼西老柳》用简括的笔触勾勒了一幅“临风立马图”,又是诗人的自画像: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

而唐彦谦的《垂柳》诗又别有寓意: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这首诗不仅写出垂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而且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托物寄兴,讽刺矛头直指皇帝及其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堪称“咏柳”诗一绝。

说木叶篇7

《说木叶》教案

《说木叶》教案  小韩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抓关键句,理清思路,概括观点 1、浏览全文,勾出关键句,理清思路,概括观点 关键句: 1)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2)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3)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 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4)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5)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6)“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7)“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思路: 第1段:列举诗句,引出议论话题――“木叶”成为古诗意象。 第2段:提出古诗中用“树”“叶”“木叶”而不用“树叶”的文学现象 (现象) 第3段:提出要对“木”的来历进行思索。 (质疑) 第4至6段: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解疑)  其一:艺术特征之一:“木”用于秋风叶落季节,含有落叶因素。  举例、比较:“高树”――满树叶子、饱满  “高木”――叶子越来越少、空阔  分析原因:诗歌语言有暗示性。  具体阐释:“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一致,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木叶”――“木”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被排斥到“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的形象不一致,“木叶”暗示着落叶。  其二:艺术特征之二:“木”有微黄、干燥之感。 比较分析:“树”――褐绿色,与叶接近 “木”――微黄色,干燥 举例阐述:“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整个疏朗 清秋的气息。  “落叶”――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黄叶”――长满树上,有微黄颜色,没有干燥之感,缺少飘零之意。 “落木”――比“木叶”更空阔,洗尽绵密之意。 第7段:小结――概念相去无几的词语,艺术形象几乎是一字千里。 (总结) 综上所述,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1至3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第4至6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第7段是小结。即:“木叶”现象→分析“木”的暗示性→结论:一字千里。 板书: 说“木叶” 林庚 木叶―――――――――― 疏朗 籀 相去无几――――暗示性―――一字千里 籀  树叶―――――――――― 绵密 第二―三课时 教学重点:1、探讨意象“木叶”,体会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文字的联想意义)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相对稳定的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教学过程: 一、思考:阅读课文,比较两首诗,思考高木和高树两个意象有什么不同? 1、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 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高木”则空阔;“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2、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高树”则饱满, 二、从课文中摘录出所引用的下列诗句,思考诗句中“木叶”或“落木”的意象和“树”、“绿叶”、“落叶”一类的意象各有什么不同特点?这些文学现象说明了诗歌语言的什么特征? 课文诗句: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2、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3、木叶下,江连波,秋月照浦云歇山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4、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5、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皎皎云中月,灼灼叶中华 6、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处征戍忆辽阳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8、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9、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午阴嘉树清圆 明确:“木叶”或“落木”的意象① 都是秋季;②都有“秋风扫落叶”的意境;③“木叶”和“落木”给人的感觉是干燥的,是疏朗的清秋的气息;④有色彩上“干黄”的感觉。 “树”、“绿叶”、“落叶”一类的意象① 都是树叶茂密的感觉;②都是潮湿的感觉,都是属于雨的、沉沉的阴天;③色彩上是“湿绿”的特点。 小结:①“木叶”往往形容秋天干黄的落叶,与秋风紧密相连,是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②“树叶”一般是不在古诗中出现的,“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古诗中往往要表现“枝繁叶茂”的意境就用一“树”字直接表达了;   ③“落木”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木叶”与“落木”还有着一定的距离:“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是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形象,而“落木”是“疏朗的”、“空旷的”,是“干燥的枯叶”即将落完的意境。 说明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读第五段: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 三、迁移延伸: 1、赏析杜甫的《登高》,联系课文解说的“落木”这一意象的含义,思考作者使用这一意象旨在表达什么样的意境和思想情感?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理解该诗最为关键的意象就是“落木”,正如课文中所说,“落木”不是从天而降的木头,而是比“木叶”更加干燥的、干枯的树叶,杜甫用这一意象渲染的是“秋风扫落叶”及“干燥的枯叶”即将落完的意境(无边落木萧萧下),登高远望,满眼的萧杀凄凉,为下文的忧国伤时做好充分的铺垫。使用落木进一步渲染秋天的气氛:使秋意甚浓甚浓,无边的枯叶纷纷落下,一片萧杀凄凉的景象,为下文写人生之秋的情感表达铺垫张本。主题更为鲜明,意境也更为开阔。 2、意象就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所以鉴赏诗歌,要把握诗人的情感,关键是揣摩意象,而古诗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如“木叶”、“落木”表达的都是萧杀凄凉、悲秋的意境。想想下列诗句中的意象都具有怎样的意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落花流水――“落花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愁怨的浓厚和不绝和对死亡的焦虑忧伤。 2)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相识。” 鸿雁――苏武牧羊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曾把书信缚在雁足之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所以“鸿雁”常借指书信。“望飞鸿”就是盼望书信的意思。雁过也,大雁没带来盼望已久的书信,引起了女词人无限的思念。 3)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宋人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 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了悲凉的同义词了。第一首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念家园之情。第二首还未直接描写离愁,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满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说(《虞美人》) 明月――千年来,月寄愁情。自然界的月明、月阴,月圆、月缺与人世间的团圆、分离有相似之处。因而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人的悲欢离合联系起来了。因此人们也总是用月来寄托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月升月落,月圆月缺象征时间,诗人以月光流逝,喻生命,因而月光是生命的,是时间的。古人常以月的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流逝。月代表爱情。皓月当空,令人遐思,月是情绪的,情到深处,月夜里月便自然与情爱相连了。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包括斜阳残阳)多给人以失落

说木叶篇8

说“木叶”

一、了解诗歌语言的特质。

二、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课文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精到的比较、分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学习比较的方法,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对诗语的特点和鉴赏诗语的方法获得实感。

教学步骤

一、说“木叶”

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涛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劳动中产生了诗歌,经过了不算长的时间,到唐代就已达到顶峰,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人手,解析了树、树叶、木叶之间细微的差异,重点分析了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涛:“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

作者林庚是著名的学者、诗人,本文中,他对“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作丁极为精细的辨析,应该说对我们怎样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

三、给下列词语注音

A.袅袅(    )   桔颂(     )        灼灼(     )           皋(     )

B.征戌(     )              瘐(      )                   缠绵(      )                   褒(     )

C.翩(        )                荃(      )                  干燥(       )                  漂零(   )

D. 漂泊(       )               迢远(       )                桅杆(     )

二、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繁茂的枝叶

特    征          枝叶的绿色,树干褐绿色

木质的树干,落叶的因素

树    木        黄色、干燥的质感

意    味:     饱满            疏朗

场    合     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

树    木          秋风叶落

2.以“木”引起落叶的联想为例,说明诗歌语言的特质及其对诗人创作的意义。重点研究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指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问题。

(1)“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从字面上讲,“木”就是“树”,  :者是同一概念,但两个词形象色彩不同,引起的联想不同。“木”具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之外,

练习:

一、指出下列诗句的作者与出处: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作者                      出处

2.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作者                  出处

3.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作者                      出处

4,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作者                          出处

5.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作者                       出处

二、请补足下列诗句的上下旬:

1.秋月照层岭,                          。(吴均《谷柳恽》)

2.                          ,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3.柔条纷冉冉,                             。(曹植《美女篇》)

4.日暮风吹,                                  。(吴均《青溪小姑歌》)

5.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三、鉴赏下面一首古诗:

咏    蝉①        骆宾王

西陆②蝉声唱,南冠③客思深。

不堪玄鬓④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①  注:这首诗作于高宗仪风三年(678年)。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②  西陆:指秋天。③  南冠:指囚徒。 ④  玄鬓:指蝉。

试从思想内容、表达技巧方面鉴赏这首诗。

答案:

一、1.屈原  《九歌》    2.谢庄  《月赋》  3.陆厥  《临江王节士歌》

4.王褒 《渡 河北》  5.萧纲  《折杨柳》

二、1.寒风扫高木    2.高树多悲风

3.落叶何翩翩     4.叶落依枝         5.无边落木萧萧下

三、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涛人借对蝉的吟咏,抒发了自己虽有高洁的品性,但不为时人所 了解,相反还被诬陷入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的思想感情。

唐诗中的“柳”

柳,姿态婀娜,摇曳多姿,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唐诗中的咏柳佳作更是不可胜数。其中当数贺知章的《咏柳》诗最为著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歌一反前人以杨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段苗条的写法,而使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杨柳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态。

在唐朝诗人中,对柳最有感情的当数李尚隐了。在他的诗集中,以“柳”为题的多至十几首。《赠柳》诗描绘春柳风姿: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掩映”“参差”写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风流”“婀娜”写柳的体态轻盈,花飞似“雪”则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

而《柳》是写秋日之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写秋柳,又以春柳作比。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同是咏柳,诗人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感情:写春柳,突出其对春柳繁华的欣喜之情、爱惜之情;写秋柳,则表现诗人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

咏柳,在唐诗中常被用以赋别。罗隐的《柳》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送别情景的: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在赋别诗中,诗人一般以折柳相赠惜别。如戴叔伦的《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施肩吾的《折杨柳》: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而雍裕之的《江边柳》则别出新意: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

另外,白居易的《勤政楼西老柳》用简括的笔触勾勒了一幅“临风立马图”,又是诗人的自画像: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

而唐彦谦的《垂柳》诗又别有寓意: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这首诗不仅写出垂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而且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托物寄兴,讽刺矛头直指皇帝及其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堪称“咏柳”诗一绝。

说木叶篇9

《说木叶》这篇课文是高中新课改必修五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三单元是文艺学论文单元,理论性较强,课文内容相对而言比较枯燥,所以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说木叶》这一课是通过“木叶”和“树叶”的比较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暗示性问题,而诗歌意象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所以学习这篇课文并真正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把握诗歌意象的暗示性特征十分必要,并且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主要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试图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的课堂的学习中去,并采用小组计分制希望充分调动他们的课堂积极性和小组合作精神。从此堂课的授课效果来看,此种方法还是十分可行的,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课堂参与度也较高。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感觉自己在备课中对课文内容的取舍上还不够大胆,有一些与课文重点无关的内容应大胆舍弃,做到一堂课集中突破一个点;

其二,通过小组计分制的确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但是经常举手发言的同学比较固定,还有极少数同学究竟有没有跟着思考问题,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这个值得思考,还需要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与改进;

其三,由于时间分配上没有考虑完备,课堂容量也比较大,致使后面的拓展延伸那一块没时间处理,应该把前面的"“品读诗句,填表”那一环节简化一些,把时间移到后面的“拓展延伸”上来,更利于学生理解诗歌意象的暗示性问题,更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这些不足之处也是我今后教学的宝贵经验,以后还得用心学习,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不断改善,课前充分准备,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

说木叶篇10

说“木叶”

教学设计示例 1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引2: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为帮助学生体会,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

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显示:木   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

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

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 “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 ,若改为 “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

说木叶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文中引用的古代诗句的含意。

2.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比较同一意象在不同诗作中的细微差别,提高诗歌赏析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养成良好的读诗习惯。

●教学重点

1.抓出主要信息,搞清层次关系,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

●教学难点

从文章所阐述的知识和道理中,看出它在文学鉴赏中所具有的普遍意义,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教学方法

1.自读法。尽可能让学生自己仔细体会本文所辨析的“木叶”“树叶”“落木”的细微区别,教师适当点拨,由个别推及一般,使他们明白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

2.探究阅读,让学生通过鉴赏实践,提高诗歌的解读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教师:杜甫的《登高》一诗中有两个千古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试问:其中的“落木”何意?

学生思考后明确:“落木”即“落叶”。

教师:那杜甫为什么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呢?“木”和“叶”有何区别呢?让我们一起阅读林庚的《说“木叶”》来解开这个“谜”吧!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难懂的诗句。教师巡视并帮助解决。

2.学生再读课文,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段意。

四人一小组交流后明确:

第1自然段,以众多诗人作品中的“木叶”形象作引子,引出议论话题。

第2自然段,探寻古诗中多用“木叶”的理由,排除了诗人们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由“木叶”而“落木”,指出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如此丰富多彩。

第3自然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4自然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第5自然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第6自然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第7自然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综上所述,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1~3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第4~6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第7自然段是小结。

三、具体研习课文

出示投影:

思考下列问题,然后自由发言。

1.“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2.“树叶”与“木叶”的潜在意味有何不同?

3.“落木”与“落叶”的意味有何不同?

4.“木叶”与“落木”的意味又有何区别?

5.“木”在形象上有哪些艺术特征?

学生甲:“木”就是“树”,在概念上是一致的。但在意味上,“木”一般是在秋风叶落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而“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感情。

学生乙:“树”与“叶”都有繁密、湿润的意味,合起来并不比单用意蕴丰富。“木”与“叶”则不同,“木”有疏朗、干燥的意味,“木叶”暗示落叶的微黄、干燥,传递出疏朗的清秋气息。

学生丙: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而“落木”比“木叶”还进一层,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感,而且连“叶”字所保留的清秋气息和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学生丁:“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少了“叶”便少了清秋的绵密之意,完全是一片悲凉、凄清。

学生戊:“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扫高木”,显然是叶落的景况,显出“落木千山”的空阔。第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木叶”中“叶”带有绵密的意思,“落木”则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四、探究阅读

古代诗歌中,类似“木叶”的意象不胜枚举。例如:松、竹、梅、兰、草、柳等。让学生试析某一意象在不同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以“柳”为例:

出示投影: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注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垂  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种纤腰学不成。

注:乐游苑:又称乐游原。长安东南名胜。地势很高,可俯瞰长安全城,是当时士女节日游赏之处。

鉴赏:《咏柳》诗,用碧绿的色彩,生动的比喻,新奇的想象,描绘了春柳生气勃勃的葱茏景象,赞美了春风,赞美了它给我们带来的喜悦。这首小诗,色彩明丽,构思新巧,从春风绿柳展开想象,用人们常见的生活细节,拟人化地刻画了春柳的形象,显示了春天的无限生机,使人感到清新爽目。

《柳》诗是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的一首七绝。本来是东风吹得柳枝飘动,诗中却用一“逐”字,说柳枝在追逐东风,写出柳枝的蓬勃生机。“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即销魂,言花之色香使人心醉神摇。诗写的是秋日之柳,但先追想它春日的情景,然后又回到眼前的柳上来,用春日之柳的繁盛衬出秋日这柳的枯凋。

《垂柳》是一首韵味很浓的咏柳诗,它不仅惟妙惟肖地写活了客观外物之柳,又含蓄地寄托了诗人愤世嫉俗之情。开篇极写垂柳婀娜多姿与纤柔飘逸,然后笔锋一转,另辟蹊径,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抒发诗人托物寄兴的情怀。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表面上“咏柳而贬美人”,实质上把矛头指向以皇帝为首的官僚集团,针砭时弊,畅快淋漓。

五、课文总结

作者林庚是学者,也是诗人。他以深厚的学养与丰富的联想力,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作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中艺术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值得我们很好借鉴。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二。

●板书设计

●延伸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欣赏诗歌的目的,在于领略诗人抒写的情感,但这并非最后的目的。欣赏诗歌,期望能通过诗人的启迪以引起共鸣式的感性的燃烧。所谓诗的作用和诗教,主要是指此而言。所谓诗的教育,也全在感情的潜移默化中进行。

由于诗歌形象的基本规律是以一代十,以少胜多,它极精约,极概括,因而留给欣赏者的联想空间就极宽阔。因为以极简约表现极丰富,读诗难免有时要“猜”。这种猜,在别的文体可能说明意义的含混;而在诗,离开了猜想的空间却可能意味着贫乏。当然,猜想应当与真正的晦涩加以区别。猜想不是因费解引起,而是由于诗本身有太多的郁积,从而需要欣赏者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来加以补充和阐发。

1.欣赏诗歌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2.第一段中“主要是指此而言”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3.“诗教”有什么特点?

4.诗歌欣赏中“猜”的内涵是什么?

5.怎样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含意?

参考答案:

1.引起共鸣式的感情燃烧。

2.欣赏诗歌主要是思想情感和人文精神上要受到教育和影响。

3.思想感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4.欣赏者通过联想和想象,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对诗的内容加以补充和阐发。

5.对创作者来说,诗歌应给人留下联想和想象的空间,对欣赏者而言,欣赏诗歌必须借助想象与联想。

推荐访问:木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