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手脚”“要强化制度建设与执行,统筹为基层减负和赋能”。为基层减负,减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包袱”,而不是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要真正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不仅要剔除表面问题,更要刀刃向内深入剖析问题出现的根源,久久为功纠治顽疾,不断为基层干部松绑赋能。
以“名必有实、事必有功”的务实作风正本清源,推动工作“减”去浮躁,增“加”实绩。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级党组织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工作作风脱虚向实不断向好发展,但当前仍然存在不少文山会海的现象,多是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方式进行表面落实,而后续工作有没有真正执行和落实却不在考虑的范畴之内。各地各级党组织应当持续巩固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根基,不以文件下发了、会议开过了作为工作落实的标准,将“务实”和“精简”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立足工作实际减去非必要的会议以及相关文件数量,让基层干部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扑在具体的工作上。同时,要发挥好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将“做过了”当作“做好了”,要将“做成了”“做完美了”作为工作标准,把“重迹不重绩”的浮躁思想彻底剔除,全力营造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以“直抵核心、化繁为简”的严谨作风去其病根,推动考核“减”去负担,增“加”活力。基层是党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政策执行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和压力责任传导的“神经末梢”,只有切实激活基层的“肌体活力”,才能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更好的投身基层建设和服务群众的工作当中。首先,要消除考核中不合理、层层嵌套、多方牵头等问题,在考核指标制定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承接上级的考核任务,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在依靠充足调研数据的支持下,制定出更加贴合具体实际的考核指标,让指标更加精简、更加有明确的目标,让干部真正从考核的“沼泽”中脱身,集中更多的精力去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其次,要建立合理明确的权责体系,切实划分好责任边界不搞“一刀切”,防止将责任和压力进行层层转嫁,通过减轻基层承担的责任压力,让基层党员干部真正放下思想上的“包袱”,不断增加干事创业的活力和热情。
以“情系民生、扎根民众”的为民情怀固其根本,推动服务“减”去“自满”,增“加”谦逊。为基层减负减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增加的是广大党员干部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不让干部安于现状,满足于当前的工作。基层减负是否取得成效,不仅要看减去了多少“浮夸风”,更要注重在减负之后,相应的本职工作有没有取得进步和优异成绩,人民群众是否真正满意。各地各级党组织要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工作出发点,不断强化为民服务的意识,积极融入人民群众当中,在与群众交流的过程中不讲“客套话”“敷衍话”,真正把自己的“架子”拉下来、把“傲气”减下去,不断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及时发现并解决好“急难愁盼”的问题,践行“人民公仆”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