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全会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六个坚持”重大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其中重要一条。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以“民呼我应”开启“改革新篇”,让人民成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善倾听“民所呼”,下到一线、探访民情,在倾听“群众声音”中准确把握“改革方向”。倾听“民所呼”既是对人民群众诉求的深刻洞察,也是对改革方向的精准把握。指出,“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只有政策对百姓好,才是真正好。在党的光辉历程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响亮的口号,更是行动的指南。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淬炼为民情怀、倾听群众呼声,把握群众需求、满足群众期盼,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确保改革的方向正确、措施得力、成效显著。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多下到一线、多探访民情,多深入群众、多搜集民意,聚焦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牵肠挂肚的问题,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制定出惠民利民的好政策,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
对民呼“有所应”,回应关切、满足民需,在解决“人民难题”中全面彰显“改革温度”。民呼“有所应”是对改革成效的明确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群众反映强烈、反映集中的突出典型问题,推动改革攻坚和制度完善,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民生之事无小事”的公仆意识,始终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身子向下,下到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里,在嘘寒问暖中与群众唠家常、问生计,问冷暖、解愁盼,对于群众的所需所求所盼都悉数记下、热切回应。要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担当作为,深入剖析问题的根源和症结所在,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和方案,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让改革“为人民”,采纳民意、顺应民心,在满足“人民利益”中扎实筑牢“改革根基”。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改革“为人民”,是我们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和践行为民造福政绩观,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要真心为了人民而改革,时常叩问惠民政策、就业住房保障、民生工程建设是否落实到位,要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唯一标准,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评价,确保改革方向始终与人民利益相一致,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