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以“坦诚交流”为题在社交网络引发热议。“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安身之本,坦诚之于忠诚,既是应有之义,也是前提基础。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披沥肝胆、开诚布公、推心置腹,坦诚交代问题、坦诚接受批评、坦诚发表建议,用“坦诚”诠释“忠诚”,用“赤诚之心”描绘“向党红心”,始终做政治上的“清白人”、纪律上的“规矩人”、实干上的“带头人”,以忠诚和担当赢得组织信任、群众肯定。
坦诚交代问题“不遮掩”,始终做政治上的“清白人”。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17条规定,主动交代本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问题,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分。坦诚交代问题,既是严管之策,更是厚爱之举。广大党员干部要真心爱党,把组织作为“家庭”,始终饱含深情,主动向组织“掏心窝子”,做到时时听党的话,事事向党诉说。一方面要“多交心”。常态化“沟通交流”,可以使党组织动态了解掌握党员的思想情况,准确把握党员干部思想“脉搏”,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全体党员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通过支部生活会汇报、口头汇报、书面汇报等方式,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对照党规党纪查摆,汇报自身不足,“既报喜,也报忧”,遇到难题及时向组织汇报,寻求组织帮助。另一方面要“说真话”。只有时刻将自己毫无保留地“晒”在组织阳光下,才能不断“除霉杀菌”“补钙壮骨”,党员干部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真实地向组织报告事项、说明问题,正确对待组织“谈话函询”,珍惜组织给予的机会,实事求是地向组织作出说明,妄图“瞒天过海”,只会“欲盖弥彰”,终将受到党纪从严处理。
坦诚接受批评“不贰过”,始终做纪律上的“规矩人”。“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贯方针,也是永葆肌体健康的重要方法。党员干部“犯错”以后,主动坦诚才能有机会“祛病强身”,倘如“讳疾忌医”“掩耳盗铃”不配合组织“救治”,必将“无药可医”。一方面,要经常性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通过谈心谈话、民主生活会或组织生活会等形式,主动自我剖析,敢于自我亮丑,严于自我批评,虚心接受同志批评、真心采纳组织建议,拿出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做到“跟踪销号”,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让自觉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成为习惯。同时,要实事求是地指出他人的缺点和问题,关心帮助同志,做到共同成长进步。另一方面,时刻用党纪规范自身言行。功在平时,贵在坚持,知纪知止,方为正道。党员干部要时刻以《条例》为行为准则,不碰党纪国法“红线”,远离违纪违法“地带”,让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成为日常自觉。对于违纪受到处分的党员干部,要摆正心态、直面问题,迷途知返,痛改前非,争取将功补过,早日赢回组织认可,坚决不能“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既是对个人的不负责,更辜负了组织,贻害了党的事业。
坦诚发表建议“不保留”,始终做实干上的“带头人”。“言为心声,行为言形”。衡量对党是否忠诚,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铭记“入党誓词”,经常加以对照,矢志不渝,真正将“对党忠诚”落在实际行动上,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誓词里。一方面,要时刻为党组织着想,坦诚发表建议。广大党员干部是党组织“一份子”,不能简单认为抓好党建工作、开展组织生活是支部书记、支部委员的工作,自己“敷衍了事”“袖手旁观”。要强化“主人翁”精神,主动按时参与党组织生活,深入思考谋划,积极建言献策,对组织生活、工作业务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凝聚智慧合力,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另一方面,用“真实干”书写“真忠诚”。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对党忠诚体现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上,体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恪尽职守、遵纪守法、务求实效,立足自身岗位,敢于担难、勇于担重、善于担险,在不断攻克难关中,练就“铁臂膀”“硬脊梁”;要把对党忠诚体现在为民办实事上,从实处入手、从小事入手,梳理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聚沙成塔,一件件跟踪落实,以实干、实绩、实事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验,真正体现出对党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