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组织部、农业农村部联合举办中央和国家机关等单位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培训班。此次培训为各地加强驻村干部培训作出了示范,对推动驻村第一书记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更好发挥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非遗是乡土文化的结晶,蕴含了文化、生态、社会和经济等多重价值,第一书记是驻村帮扶的战斗员、乡村振兴的勤务兵,要以系统思维、长线思维和创新思维,起舞“山水之间”,写实乡村非遗“后继有人”新篇,选好“年轻干部”、育好“返乡农民”、用好“乡村网红”,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引“雏凤”护“根脉”,选好“年轻干部”,让乡村非遗传承后继有“新”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溯千年文化之源,乡村非遗是乡村文化的“根脉”,承载着广袤原野的文化价值,印刻着华夏儿女的“美丽乡愁”,记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科技发展速度越快,人们“文化寻根”之情越迫切,第一书记要挑起农村非遗传承的“千钧重担”,脚踏实地做好农村非遗传承的调查研究工作,将“重点”“难点”“堵点”记录在册,形成一目了然的“数据库”,在“点”上发力招引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年轻干部”,引导这些政治上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年轻干部牵头组建“非遗手工艺专业合作社”,为他们“搭梯子”,助力其在“乡村非遗传承机制构建”“新时代新元素在乡村非遗传承中的综合利用”“新型非遗传承产业链研发”等方面建功立业,带领他们全面挖掘、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将乡村非遗资源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发展的“动力引擎”,接稳乡村非遗传承的“接力棒”。
授“技能”传“工艺”,育好“返乡农民”,让乡村非遗传承后继有“匠”人。“犹记儿时茅草庐,黄牛做伴笑陶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乡村非遗,传承的是文化、融入的是生活。工业文明的“快车”将一些勤劳的农民载入城市,在耳濡目染中他们增长见闻、提升技能,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发展,他们渴望回归故土,用城市里学到的技术、见闻与能力驰骋于广袤基层的舞台。第一书记要想做好乡村非遗传承工作,就必须要借助“返乡农民”的力量,他们一方面对家乡文化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另外一方面在城市生活中锻炼了较强的学习能力。要通过开设“非遗传承培训班”,教授他们“非遗技艺”,提升他们“文化修养”、培养他们“艺术格调”,让“非遗传人”走上“技能培训”的舞台,以“传帮带”的机制建构乡村非遗传承完备的“培训体系”,助力“返乡农民”掌握“古迹修缮能力”“古技传承能力”,做到借“今人之手”、还原“古之风貌”,赓续“非遗文化”、传承“匠心古技”,让农村非遗真正“活下来”。
通“链条”开“新渠”,用好“农村网红”,让乡村非遗传承后继有“红”人。“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为农村非遗传承拓宽“渠道”,“等风来”不如“乘风起”,第一书记要用好“农村网红”资源,联动其加入农村非遗传承“大军”,为“农村网红”搭建“传承文化”“造福桑梓”“建功立业”的舞台,引导他们不断提升“发展格局”、优化“审美思维”、挖掘“文化魅力”,引导他们制作传播家乡非遗文化、宣传家乡特色的短视频,通过“非遗+文化”“非遗+旅游”“非遗+商贸”“非遗+电商”等多业态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促进乡村非遗传承和特色产业发展融合,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进行“数字赋能”,为特色农村非遗产业“补链”“壮链”“强链”,引来“云端活水”浇灌乡村非遗之“花”,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乡村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民群众发家致富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