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学习历来都是获取知识、启迪思想、陶冶情操的不二法门。值此第29个“世界读书日”,细品《的七年知青岁月》。“苦”是青年七年知青岁月的底色,“吃苦”是青年面对困难的勇敢选择。田间地头的一锄一犁,掏心窝子的一言一行,不是单纯的体力之苦,也不是“浅尝辄止”式的自我感动,而是在艰难困苦中涵养“吃苦不怕苦”的品质,磨练“化苦为甘饴”的心智。青年干部正逢“拔节孕穗”的“黄金期”,当以同志为榜样,主动吃苦、坚持吃苦,在“向苦而甜”中收获成长,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学海无涯苦作舟”,在“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的坚定中,吃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学习之“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是党员干部奋进新时代、砥砺新征程的“利器”,青年干部想要增强干事创业能力,就必然要把学习作为安身立命之本、进步成长之策。青年到梁家河插队,不但自带两箱重重的书,还坚持走三十多里的山路去借书。即使白天辛苦劳作,晚上仍要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读书到深夜,脸和鼻子常常被煤油灯熏黑。一路走来,他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在孜孜不倦吃“苦”中攫取源源不断成长之“甜”。青年干部要把读书学习当做一种心理认同、行为习惯,发扬“挤”和“钻”的精神,以“知不足”的自知之明常积累,以“不知足”的积极心态广涉猎,向书本求知、向实践求真,不断找准自身差距、自身短板、自身不足,在学思结合、学用贯通、学做衔接中增智慧、长才干、强底气,练就一身为民服务的“硬功夫”“真本领”。
“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坚持中,吃遍“披星戴月,栉风沐雨”的奋进之“苦”。古语有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作为“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青年坦然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成为村里劳动的好把式。在不到两年时间内,他带领梁家河群众办沼气、办铁业社、办磨坊、种烤烟、办代销店、打井、搞河桥治理、打5大块坝地,在“苦日子”中不断带领群众改变村庄面貌,让自己的青春在梁家河熠熠闪光。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青年干部重任在前、使命在肩,要深谙“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道理,涵养乐于吃苦、敢于吃苦、乐在苦中的思想自觉。要提振“快马加鞭未下鞍”的奋进状态,培塑“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姿态,保持“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工作常态,主动到困难大、矛盾多、条件差的地方去啃“硬骨头”、挑“重担子”、攻“硬任务”,用艰苦奋斗的实际行动书写出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不知辛苦为谁甜”,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坚守中,吃尽“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奉献之“苦”。“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从高干子弟到农村知青,从一个生产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到一个泱泱大国的最高领导人,从解决吃饭问题到带领14亿人实现全面小康,同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同甘苦共患难,向广大党员干部诠释了何为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青年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接棒人,必须传承和弘扬我们党一脉相承的人民立场、一如既往的赤子情怀、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瞄准“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主攻方向,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作为行动指南,把“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作为毕生追求,甘于“为民想事”、勤于“为民干事”、善于“为民成事”,不断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