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越过“三重关” 使命担当“翻一番”

时间:2024-09-07 18:18:01 来源:网友投稿
《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中,提到了同志刚插队时的迷茫和后来的转变。“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发展过程,每个人也都有一个历练和成长过程,没有‘天生伟大’这一说。这也就是过四关当中的‘思想关’。”作为工作近半年的一名选调生,我深以为然。在基层这片广阔天地中,我好似一颗微茫,唯有推开思想之窗,不断历练成长、超越升华,方能在越过重重关山中愈发坚定使命担当。

  越过一重关,在“乡言乡语”中醒悟“向深处扎根,不作浮萍生”。半年前,当我第一次前往乡镇的途中,望着车窗外的景色一路从繁华的市区变得越来越荒凉,令我的心情也越发茫然、低落。就如书中所写知青刚到梁家河时的情景:“映入眼帘的尽是‘穷山僻壤’,我无法将眼前的情景与自己的未来联系起来”。刚到村里时置办生活用品,棉被店老乡同我闲聊,“等这床被子弹好,你今晚睡下就不冷了”。我想当然地回答,“没事,冷的话就开空调睡。”老乡诧异地说:“我们冬天从来不开空调,太耗电了,要是在公家上班就好了,开起来不用心疼。”乡亲的一句话点醒了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还停留在“浮萍”的状态,身上带着格格不入的优越感;也暗下决心,要向深处扎根,不作浮萍生。来到基层越过的第一重关,就是端正思想,调整心态,摆正位置,找准方向。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入”基层,在鲜活的乡间场景中,倾听“乡言乡语”,观察“乡容乡貌”,体会、分析、找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在思想和生活上做到与群众同频共振,从而真正开始我的基层故事。

  越过二重关,在“乡村杂务”中自省“从小处着眼,于细处发力”。七年的知青岁月里,别人做事从“零”开始,同志却要从“负数”开始,不管多累多苦,他总是一直拼命干,从来不“撒尖儿”。在我接触工作这短短时间里,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心态变化,从初来乍到在村民大会自我介绍时的“四顾心茫然”;过渡到开始尝试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例如创城迎检、调解纠纷、走访农户时的“处处新鲜有意义”阶段;再到开始负责专项业务,对那些自认为不屑于做的小事,往往想一带而过的“半坛子醋”阶段。也就在这里出了不少小纰漏,或是对群众盖章材料的错别字审查不严使得文件无效,或是会议通知遗漏了座位安排害得领导误了时间……这也令我深深自责并认识到,“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身处基层越过的第二重关,就是要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打磨真技术,练就硬本领。面对基层繁杂琐碎的事务,无论大小、无论难易,都要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时刻涵养“想办事”的行动自觉,不断增长“能办事”的本领技能,方能实现“办成事”的奋斗目标。

  越过三重关,在“乡里乡亲”中感触“怀为民之心,倾惠民之情”。书中还给我留下的一个深刻印象就是,同志“在走上社会之初就与最底层的中国农民同甘苦共患难,由此培养了他一生都割舍不断的深厚感情——从心底里热爱人民,把老百姓搁在心里”。对乞食老汉“解衣推食”、帮助老汉拉车、帮群众找猪……这些都是他为民情怀的自然流露。昨天的我们念着初心使命的口号来到基层,今天的我们在与群众的朝夕相处中建立血肉联系,明白了初心使命的真正意义。当看到八十多岁的老党员步行两个多小时只为参加村里的党员大会时,我敬佩而感动;当看到一家子女当着卧床老人的面为赡养问题吵翻了天时,我愤怒而悲伤;当看到不善言辞的残疾大哥期期艾艾说出自己想找个活干时,我同情……日日夜夜在对群众的感情中,我萌发、坚定了要为他们做点什么的理想。融入基层越过的第三重关,就是要带着感情对待群众,带着感情去做工作。始终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时时与群众同甘苦、共忧乐、齐奋进,让心同群众的心贴得更近,让工作同群众的需要结合得更紧,在群众的信任和满意中,实现人生价值。

  重重关,重重担,挑重担,过重关。让我们的思想越过基层的重重关山;让使命意识、担当精神、为民情怀深深扎根田野;让“现代化美丽乡村”的奋斗之火,在心灵的土地上点燃!

推荐访问:担当 越过 使命 翻一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