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治大国若烹小鲜”,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我们要用心做好调查研究文章,练就“善寻”“善烩”“善品”之功,做到调研过程围绕于群众,调研方法依赖于群众,调研成果“反哺”于群众,烹出一道让人“齿颊留香”的调查研究“菜”。
要以“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之“高度”,善“寻”调研内容中优良食材。“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好的食材是美食的基础,寻找切实关乎群众的“热点”,也是一项“技术活”。到基层调查,要一下到底,寻求“源头活水”。既要抓点、搞好典型调查,也要注重调查研究对象的广泛性,少看花瓶和盆景,多看看后院和角落。要虚心向基层的干部群众学习,真心实意地问计于民,面对面、手拉手地与群众零距离多“唠家常”、多“套近乎”,讲老百姓一听就懂的“土话”,真正走进群众,拉近“干群关系”。要俯得下身子,走进大山深处、田间地头、生产一线,不看“热闹”看“门道”。学会不打招呼、不走“经典线路”,直奔一线抽查,根据掌握的问题线索,随时调整行程路线,有效找准“重难点”,不听“标准答案”,不看“示范点”“样板间”,必要时可“打瞌睡”以示反对。要当几次“热锅上的蚂蚁”,敢于接“烫手山芋”,多钻“矛盾窝”,调查研究定可让人“回味无穷。
要以“志不求易着成,事不避难者进”之“态度",善“烩”调研方法的珍馐美味。“水火相济,盐梅相成”,高超的烹饪技巧是成就美食的核心要义。若想直击调查研究过程中的“痛点”,必须要充分“备课”,做到心中有数、肚里有“货”。一方面要灵活运用各种调研方法,如深入蹲点“解剖麻雀”,技筛人查相结合、座谈访谈相结合、明察暗访相结合等,多举措深入查实情,与不同群体的人要能找到共同话题,与农民道农事、与村干道村情、与老师道育人,从而找到“心灵契合点”,产生共鸣、共振、共识和共情,既“身入”基层,更“心到”基层。另一方面,要充分借助“科学的翅膀”,与时俱进、守正创新,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调研方式,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形式,提高调研效率,使调研更加科学,真正发挥调查研究的作用,让调查研究“飞起来”。
要以“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之"深度",善“品”调研实效之口味分别。“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正所谓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的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要去粗取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深入分析,细细“品尝”,去掉无效信息、理清逻辑“链条”,把“原汁原味”提炼出来、把“美味盈香”总结出来、把“味道缺陷”揭示出来、把“改进方案”归纳出来。对短期能够解决的,立行立改、马上就办;对一时难以解决、需要持续推进的,要明确目标,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定期对调研对象和解决问题等事项进行回访,注意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要积极为调研出的问题出谋划策,“对症下药”地制定出“利民惠民“的举措,将调查研究的经验和结论转化为能落地、真管用的“美味菜谱”。
“波涛蓄势,起于涓滴;事业成败,在于人心聚拢。”烹好调查研究这道“菜”,群众充满了“收获感”,党员干部获得了“信任感”,干群面对面,架起了一座“连心桥”,党的伟大事业也将迈进“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