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播“预见”的种子,破“临阵磨刀”之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事先对调研目标不明确、调研领域不熟悉、调研方法不了解,仓促开展调研,必然会导致“盲人骑瞎马”“两眼一抹黑”,抓不住调研重点、找不出问题症结,甚至会手足无措、一筹莫展。因此,开展调查研究之前务必要做好“课前准备”。要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班等深刻领悟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储备好调查研究的“理论包”。要广泛征求各部门意见建议,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经济发展、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明确调研选题,提高调研的针对性。要全方位、多层次地收集了解情况,尽可能收集已有相关调研成果,“借梯登高”确保少走弯路,搜集好调研“经验包”。要结合调研实际提前准备好需要的材料,如访谈提纲、调查问卷、走访路线图等,准备好调研“材料包”,为把第一手素材汇集起来做足功课。
撒播“务实”的种子,破“浅尝辄止”之习。那种调研前有“脚本”,座谈会上念稿子的调研,打不开群众心扉,也听不到基层实情。那种进了群众家里,凳子不愿坐、杯子不敢接、东西不想碰的人,很难让百姓说出心里话。曾多次强调,调查研究“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中要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街头巷尾、偏远农村。要放下架子“蹲炕上”、扑下身子“接地气”、沉到一线“沾泥巴”,用大气力、下真功夫,决不能搞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要兼听左右,表扬和批评都要听,好的差的都要看,甚至要多听一些“杂音”“异见”,多几个“找茬”“挑刺”,这样才能对事物有立体式、全方位的掌握,从而做出准确判断。要坚持不回避、不掩盖,做到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坚决杜绝调研“走调”的情况发生,坚决杜绝刻舟求剑、闭门造车。
撒播“有恒”的种子,破“虎头蛇尾”之局。毛泽东同志曾十分形象地比喻,“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善始者繁,克终者盖寡。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转化运用。决不能“一调了之、一研了之”,让调查研究陷入“雷声大雨点小”“虎头蛇尾”的尴尬境地。党员干部要做好调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依托调研来的“一手资料”和“诊断证明”,认真进行梳理归纳,总结经验做法、鞭辟入里直指问题、追根溯源分析原因,找到解决“病根”的“良方妙剂”。要在掌握真实、全面情况的基础上,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将收集到的观点、思路和意见建议转化为有效的对策措施,形成能够整改问题、值得推广、促进发展的好政策,真正做到研用并重、研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