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在浙江工作时就强调,调查研究要“‘钻矛盾窝’了解实情,少看花瓶和盆景,多看看后院和角落”,把问题导向摆在了调研的突出位置。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系统梳理了12个方面的重点问题、具体问题、老大难问题,要求党员干部直奔问题去,着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广大党员干部开展调查研究要瞄准“矛盾焦点”、找准“矛盾关键”、把准“矛盾症结”,做到靶向发力“找问题”、深入基层“摸实情”、对症下药“开良方”,切实推动调研取得实效。
瞄准“矛盾焦点”,靶向发力“找问题”。矛盾是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是矛盾的表现形式,调查研究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问题无处不在,对问题熟视无睹,甚至回避、掩饰问题,势必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内发展面临的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中,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勤于思考分析问题,敢于担当破解问题,让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落下去,让惠及百姓的各项工作实起来,推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找准“矛盾关键”,深入基层“摸实情”。调查研究若是抱着“观景赏花”“遛弯闲逛”的心态去,发现不了问题,更解决不了难题,只会给基层“添堵”、给群众“添乱”。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不搞作秀式、盆景式和蜻蜓点水式调研,不提前“打招呼”,不搞“大呼隆”,既要到先进地区学习经验,又要到困难地方研究问题,做到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在调研中对短期能够解决的问题,立行立改、马上就办,绝不推诿扯皮;对一时难以解决、需要持续推进的问题,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努力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群众“坐一条板凳”,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既听“顺耳话”,也听“逆耳言”,真正发现群众的“急难愁盼”,不断赢得群众信赖。
把准“矛盾症结”,对症下药“开良方”。发现问题是基础,解决问题是关键。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要对调查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和判断,形成理性认识,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调查,开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剖析,分清现象与本质、主流与支流、成绩与缺点、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进而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提炼出规律性认识。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心和“一抓到底不撒手”的决心,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整改问题、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的金点子、实举措、好办法,着力解决一批基层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操心事和揪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