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安邦,人才为先。同江苏代表团返乡创业的“80后”魏巧代表交流时指出,“我们现在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人才和优质劳动力。”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引才聚智贵在“实打实”。对地方政府和引才单位而言,用好现有资源,提高人才投入效益,需要围绕让人才“落户有保障、发展有支持、成长有空间”的实践路线,“实打实”地用好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实现“一花引得百花开,百花捧出盛景来”的良好用人生态。
立足实际出政策,打牢“实打实”的“根子”。政策千万条、实用第一条。时下,各地掀起引才热潮,从资金配套到本硕博“普惠”递增套餐,再到特殊人才“一事一议”等政策,倾力打造“群贤毕至”的强磁场。引才除了打好“政策组合拳”,还要善于结合实际、换位思考,舍得付出真金白银,不能给人才“画大饼”,而要给人才最可靠的保障;要找准人才发展的薄弱点,树立“缺什么人才、补什么政策”的理念,结合本地产业定方向,围绕急需人才开条件,不能广撒“胡椒粉”,要突出重点,关注“潜力股”;要讲究务实,通过一项项契合实际的细化政策,让符合地方实际的产才融合政策“扎根”下来,同时要瞄准靶心,坚持“一个猛子扎到底”,增强人才“实打实”的安家信心。
注重实效优服务,绣好“实打实”的“里子”。好的环境让人“趋之若鹜”,差的环境让人“避之若浼”。“光打雷不下雨”式的造势推介、“雨过地皮湿”式的走走过场、“打太极”式的错位服务,往往使人才从令人期待的“常客”变成来去匆匆的“过客”。人才的眼睛是雪亮的,为人才服务不是短期随意“漫灌”,而是长期精准“滴灌”,人才拥有服务的最终“打分权”。因此,人才工作者想要得到“高分”,就要在支持人才发展的“里子”上下功夫。要当好人才的“贴心保姆”,从感情上贴近人才、从细节上关心人才,及时协调解决其他部门、条线的“中阻梗”;要本着“人尽其才”的原则做优服务,切实围绕地方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答准答优人才与高校院所、企业之间的“连线题”,真正为人才发展搭台子、铺路子,发挥出项目集聚效应;要为人才发展保障“持续给力”,推出更多举措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切实为人才松绑,让人才有更多创业机会、更全发展支持、更大干事舞台。
围绕实绩给位置,撑起“实打实”的“面子”。人才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人才发展既要丰富“里子”,也要撑好“面子”。现实中,提高职称时遭遇“帽子有限”等个别现象,不仅让人才“寒心”,更将使地方人才口碑逐渐蒙尘。人才长远发展必须要补齐短板,在给足“面子”上做好文章。要坚决破除“四唯”机制障碍,形成看成绩不看资历,重业绩不重学历,晒实绩不晒虚功的导向,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围绕地方发展需要,统筹全局,创新建立足额的职称、职级“蓄水池”,让符合条件的人才“过线”即享受同等待遇,形成“百花争鸣”的人才发展势头;要为特殊人才定制快速成长通道,打破常规思路给待遇,突破隐形台阶给位置,“点对点”给予鼓励支持,及时打消人才干事创业顾虑,让人才心无旁骛开拓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