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为敢于善于斗争、敢于担当作为、敢抓善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撑腰鼓劲。各级组织部门要着眼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把激励担当作为融入干部选、育、管、用各个环节,激励干部想担当、愿担当、乐担当、敢担当,让担当作为蔚然成风。
思想铸魂,增强“想担当”的自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思想的体现。事实证明,“要我干”和“我要干”是截然不同的态度,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成效。组织部门要坚持教育统领,持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通过专题培训、集中轮训、座谈研讨等方式锤炼党性,为干部“补钙”“赋能”,引导干部坚定政治信仰、牢记“三个务必”,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先进带领,加强“纵向联系”与“横向交流”,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澎湃“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内生动能,不断提高干部政治觉悟和政治素养。坚持榜样引领,倡导学习时代楷模、感动中国人物、自强之星等榜样精神,推动“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强化“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责任感,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不断增强担当作为的自觉性,培养出政治过硬、对党忠诚的干部。
机制创新,激发“愿担当”的动力。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可以冲刷“躺平暗流”、清理“摆烂淤泥”,有助于干部队伍“生肌活血”。组织部门要严格按照《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要求,结合各领域、各岗位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地修订实施细则,完善不适宜担任现职的情形,优化核实认定和调整程序,建立纪实报备制度,加大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力度,用“出红牌”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没市场”,用“动真格”让不担当干部下得有据、下得气顺。要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拓展考核深度与广度,深化领导班子蹲点调研、一线考核,深入了解干部工作实绩,在基层广泛倾听民声、收集民意,精准描绘干部“立体画像”,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形成“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良好风气,防止干与不干、真干假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
环境支持,营造“乐担当”的氛围。环境对干部的成长修养有重要影响,是干部素质形成、品格养成的关键因素。组织部门要结合实际,采取有利于年轻干部成长的措施并加快推进落实,为年轻干部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一方面,组织部门是“干部之家”,要弘扬“家”的文化、发挥“家”的作用、充实“家”的含义,实施新时代基层干部激励计划,完善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的激励体系,以更大力度落实好关心关爱各项政策措施,让干部安心安身安业,在工作中收获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要选树先进典型,表彰优秀、奖励模范,宣传弘扬突出事迹,扩大示范引领效应,用足用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记功嘉奖等机制,让干事创业有舞台、有空间,让队伍有冲劲、有干劲,让优秀干部“上得来”、上得有理由有底气。
政策护航,保护“敢担当”的闯劲。有“担子”才能有“位子”,有“位子”就要挑“担子”。组织部门要出台相关政策为干部干事创业的闯劲保驾护航,充分激发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干部在生动实践中练就“铁肩膀”“硬身板”,主动“走新路”“开新局”“敢首创”,争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敢于突破现状桎梏、打破思维定式、迎接风险挑战,敢进“无人区”、敢开“破冰船”、敢插“登顶旗”。要推进容错纠错具体化制度化,准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正面清单,明确容错认定的具体举措,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为干部卸下“思想包袱”,面对问题针对性地、点穴式地“把脉开方”“治病救人”,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及时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