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调研报告9篇
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调研报告篇1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精神,进一步了解全市人才队伍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探索完善我市人才工作发展思路和措施,今年X月X日—X月X日,市人才办会同市工信委、科技局和人社局对我市县(市)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部分重点企业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实地走访和召开座谈会的方式,走访企业及相关单位X余家,召开座谈会X次,共有来自县(市)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用人单位负责人、人才代表约X多人参加,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XX市人才发展机制工作调研报告。
一、主要做法
(一)多种方式引进人才。部分县(市)区和单位结合自身实际,针对人才工作形势变化,创新工作方法,破解引才难题。一是积极探索“人才+项目”引才模式。一些县区紧密聚焦本地产业发展,改变以往“就人才说人才”的思路,探索了形成了“人才+项目”引才模式。X区、X区先后出台《关于实施“X英才计划”加快引进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的办法》《X区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引进和培育办法(试行)》,围绕全区战略布局和产业规划,大力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栾川县采取以资金或技术入股领办(合办)项目的方式引进国内领军人才,聘请中国户外运动协会副会长、全国优秀职业经理人X,担任X山滑雪度假乐园总经理,进一步提升了该县的旅游业发展水平。中航锂电公司结合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专门推出“人才伯乐计划”,重点吸引电池行业专家级人才、中高端技术专业人才、电池生产高级技能人才,并设立“伯乐奖”,重奖推荐人员,发动社会力量为公司发展聚集优秀人才。二是大力实施“柔性引才”。部分单位结合自身实际,采取灵活方式柔性引才。例如X县注重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引进人才,天迈传动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建立研发中心,以大城市的区位优势吸引7名高层次人才,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万基铝业公司通过柔性引进“博士服务团”,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关。X科技大学设立兼职教授、客座教授等特需岗位,去年以来先后引进X、X等2名“千人计划”专家在内的多名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高端人才。同时,预备启动“人事代理制度”,不占编制,同工同酬,灵活选拔学校急需人才。X集团聘请10多位院士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作为企业发展的外脑和智库。三是搭建平台吸引人才。X市通过建立X省社会科学院X分院、智能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和产业研发平台,大力吸引智库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产业提升人才。X县克服区位优势不明显的困难,通过引进X集团核心技术团队,建立X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X省玻璃质量检验监督中心,打造高层次科研平台,吸引科技人才在X长期发展。X公司与中科院微生物所等国内外X多家科研机构合作,通过联合研发项目或共建实验室,使得行业院士、境内外著名科学家成为公司重要的人才资源。四是依托项目建设引进人才。X区依托城轨车辆装备制造、X国龙、通和物流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吸收人才,近年来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X名。五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引才。X县打破体制机制限制,大力实施“百人计划”,计划用X年时间引进X名研究生学历人才,补充到事业单位中,截止目前已引进X名高层次优秀人才。X区采取面向全国高校招聘优秀毕业生的方式,共吸引X名博士、硕士到区直各单位工作,为今后发展储备人才。
(二)结合实际培养人才。各县(市)区根据各自经济、资源优势,制定适合自己的育才方式。一是因地制宜,按需培养。X县实行“农业协会+人才”模式,成立了X烟叶协会、X苹果协会等十几个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实现农村优秀人才优势互补、强强联合。X县将“十大技能标兵”、“十大乡土能手”作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进行评选。X区大力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21年共培训企业技术人员X人次。二是依托平台,借力提升。X区、涧西区以企业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平台,与国内重点院校共建研究生培养(见习)基地、企业就业实践基地为依托,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互惠合作,提升人才素质。X正骨医院先后建立全国骨伤科医师培训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临床药品研究基地等,取得X项厅局级科研成果,输出了大批优秀人才。三是发挥主体作用、创新培养模式。X公司成立了内部学院,下设药学系、营销系、人力资源系,常年开设培训课程,年人均培训超过50学时,对员工技能提升、管理创新、文化认同等发挥了独特作用。X集团强化人才工程建设,在国内首先设立了“大工匠”高级技能等级,实施“金蓝领工程”,建立了工程技术序列、技能工人序列和管理序列三条职业发展通道。X石化打破固定模式,成立“任满年专家工作室”,让科技领军人才跨部门直接挑选组建团队,形成聚智效应,以需求为导向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发展。X实施师徒助理制度,先后为X名新员工确定了指导老师,指导他们学习工作。先后聘用X名优秀青年员工为助理,使他们基层管理岗位上得到考察、培养和锻炼。
(三)创新方式服务人才。部分县(市)区和单位能够充分考虑高层才人才的需求,以人为本搞好服务。X县在洛新产业集聚区和X产业集聚区设立人才工作服务站并建立微信群,及时了解企业对各类人才的供需情况,促进企业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X县创立永晖创业孵化基地,对进驻的X家创新、创业企业,免除全部的房租、物业、水电等全部费用,开业发放5000元开业补贴,助力其成长。X国家大学科技园设有一站式服务中心,实行“一个大厅”完成项目全程、“一个电话”受理投诉和“一条龙”跟踪服务体系,为创新创业团队提供融资渠道、知识产权、法律咨询、人才代理招聘等全方位的服务和辅导。X所重视为引进人才搭建事业发展的平台,提出“一个领军人才背后需要一个团队支持”的理念,专门为“千人计划”专家王安斌博士配备了高素质团队,保证其全心投入企业研发并取得了较好业绩。
(四)强化保障形成合力。注意发挥成员单位的作用,从机制上、资金上为人才工作提供保障。X区、X县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专家工作制度,由党政领导分别与1-2名优秀专家结成联系对子,加强与专家的联络服务。X区、X区分别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区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2000万元的资金用于人才工作。X县专门开设《X县人才谱》和《人才之窗》栏目,对人才工作政策和先进人才典型进行宣传,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调研情况来看,各单位在人才工作中有思考、有探索、有亮点,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存在发展不均衡、体制机制不完善、实际效果不突出等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人才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一是党管人才一定程度上存在机构“缺位”。一些部门和单位领导对人才队伍建设思想上不够重视,人才战略意识不强,对人才工作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从人员到经费都得不到保障。大部分县(市)区虽然有人才办主任这个职位,但一般是由组织部副部长兼任,没有专职工作人员,人才工作挂靠其他科室。个别县(市)区对人才工作投入不足,没有专项人才经费。二是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没有发挥应有作用。从调研情况看,各县(市)区都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成员包括组织、宣传、发改等几十个单位负责人,但缺乏相应的工作机制,平时开会很少(一般一年仅开一、两次会),即便开会也是走走形式,各成员单位仍是各行其是,深层沟通、统筹合作较少,尤其是整合发挥部门专业优势聚焦人才工作比较欠缺。三是组织部门没有找到抓手。人才办作为人才工作牵头抓总的部门,仍旧停留在“就人才说人才”的层面,平时仅是评比表彰专家、重大节日慰问等惯常性安排,真正协调相关部门围绕县域产业特点引才、育才谋划、创新不够。从调研情况看,除X区、X区专门出台引进创新创业团队办法外,其他县(市)区人才办基本没有结合双创参与到项目、团队和人才对接引进工作中,导致人才工作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明显。四是在洛大企业体制机制相对僵化。X中央企业较多(X家),由于直属总部领导,管理权不在地方,体制机制不灵活,与地方发展融合不够。例如中隧集团行政化比较严重,处级干部达X多人,加之施工企业特点,人才流失严重,每年流失X多人。X研究院受体制所限,无法实行股权激励,科研人员创业比较困难,导致科研成果转化难、人才流失严重。
(二)人才引进滞后,高层次人才缺乏。从调研情况来看,目前全市人才分布不均衡,县(市)区人才比例基本在3%-5%,远远低于我市X%的比例,其中高层次人才匮乏,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偏低,各县(市)区都不到总人数的1%。在行业分布上,教育、卫生系统专业技术人才相对较为充足,其他行业,尤其是非公企业中技术人才量小,层次较低,懂管理、懂技术、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究其原因:一是理念比较陈旧。调研中大部分县(市)区谈到人才时大多指的是教师和医生,对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理解比较狭窄;过于强调区位条件不优、高层次人才不愿来的客观因素,存在“轻、怨、怕、等”情绪,观念陈旧,主观能动性不强,创新思维不够;在引才的范围上仍是以本地或周边人才为主,整体层次不高。一些民营企业缺乏现代管理理念,没有设立人力资源部门,缺乏一套科学规范的人力资源体系和人才战略。二是路径措施乏力。大部分县(市)区在引才上仍是看重“身份”和“头衔”,没有将人才与产业、项目有机结合,目前仅有5个县(市)区出台了专门的引才政策。同时过于强调把高层次人才留在本地,没有采取柔性的方式灵活引进人才,特别是与X本地高校对接合作较少,没有充分利用本土的人才资源,达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目的,导致吸引高层次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调研中发现一些偏远县区这几年几乎没有引进过博士以上人才,即使引来了也留不住。三是借力借智较少。大部分县(市)区在引进人才上仍是“单打一”,相关单位都是分散行动,没有形成聚集效应。县(市)区引才平台少且层次较低,与市里对接较少,没有充分利用市里的各种招聘平台吸引人才,主动走出去推介不够。如在全市首届人博会上,虽然我们免费提供X个展位,并主动收集县区人才需求,但仅有7个县区X家企业参会。四是政策落实不到位。在人才政策的出台和落实上存在“两张皮”现象,重文件制定、轻政策宣讲、更忽视后续的跟进落实。调研中发现某县人才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竟然不知道本县的人才优惠政策,企业当然更加无从知晓。部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还没形成“找人才政策、学人才政策、用人才政策”的习惯,对政策知之甚少、用之不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引进的效果。
(三)人才的培养评价机制不完善。一是人才需求导向性不足。目前高校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上仍是按照传统模式,存在着与我市重点产业、企业实际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调研中部分企业反映,自己的产业在我市高等院校中没有对口的专业,造成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无法在当地就业,另一方面企业也招不到合适人才。二是人才培养统筹不够。从调研情况看,各县(市)区都组织了一些培训班,但在培训类别到课程设置上都缺乏统筹,从类别看公务员培训班和企业家研修班多,农村实用人才和企业技能人才培训班少;从课程设置来看,公务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才在同一个班培训,缺乏细分,针对性不强,效果不好。从培养方式上看,政府和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多以培训班为主,基本没有与实践相结合,很少为人才提供实践锻炼、交流学习、挂职轮训的机会,使得本地人才无法通过与外地一流企业、人才接触有效更新理念,增强创新创业能力。三是人才评价机制不活。现有人才评价“行政化”严重,职称评价权掌握在政府手中,名额限制、硬性指标限制较多,评价标准单一,唯学历、资历、证书、论文等指标量化衡量。调研中,部分单位反映一线的技能人才尽管业务水平很优秀,但被英语、论文等条件限制,职称评定不上,影响了干事创业热情。国有企业按照在编人员数量分配职称名额,编制外的人才无法评职称,而民营企业员工职称评定缺乏通道,非常困难。四是人才流动不畅。人才评价机制和流动激励机制紧密相连,由于人才评价机制不科学,导致人才流动不顺畅,人才分布不均衡,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才拥挤,地方支柱产业人才、农村基层和艰苦行业人才相对短缺,长远看对地区发展不利。
(四)人才服务水平不高。一是人才服务表面化。调研中发现,虽然部分县(市)区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制度”,但也仅限于逢年过节进行慰问,缺少平时与人才的沟通交流,未能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思想动态。县(市)区有关部门缺乏为用人单位主动服务的理念,没有与其建立日常的信息沟通渠道,服务停留在口头上,对企业在人才方面遇到的问题重视不够、解决不力。二是人才服务存在“攀高结贵”现象。大部分县(市)区出台的人才配套政策重点针对高层次人才,支持力度较大,但对企业引进的学历层次不高的紧缺型、实用型人才关注不够,造成他们享受不到有关政策。调研中,天浩泰轨道装备制造和信诚精密机械等公司等都反映,这种状况对公司引进实用人才造成了较大影响。三是人才服务重硬环境,轻软环境。县(市)区制定的人才政策偏重于对人才在资金、住房等方面的支持,缺少对高层次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关注和人文关怀,忽视了人才生态环境的营造,导致人才氛围不浓。调研中发现,县(市)区基本没有建立高层次人才的交流和联谊平台,没有组织开展讲座、论坛、沙龙等形式的活动,人才之间的沟通交流、学习提高严重不足。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完善党管人才领导体制。一是强化考核导向作用。各县(市)区要把人才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人才工作领导和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把人才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党委、政府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提高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中人才工作的权重(借鉴江苏做法,人才发展指标对县人才工作考核权重给予量化,不低于X%)。借鉴南通做法,实施县(市)区人才工作“述评制”,每年年初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各地党委主要负责人对人才工作进行专项述职,其中产业人才引进作为重点内容之一。二是健全完善人才工作制度。做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党委常委会听取人才工作专项报告制度等,定期召开会议研究人才工作,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和督促落实机制,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制度、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协调运转的人才工作运行体系,增强人才工作整体合力。借鉴珠海经验,推出《珠海经济特区人才开发促进条例》,既能做到人才队伍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也有利于更好的用战略思维谋划人才工作、用科学制度保障人才工作。三是鼓励在洛国企试点改革。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为契机,以正在进行的企地对接为平台,用足用好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优惠政策,鼓励在洛国企、科研院所等单位征得总部支持,创新体制机制,充分释放创新创业活力。
(二)建立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一是提升引才理念。坚持专业性、开放性引才,鼓励各县(市)区借鉴“X英才计划”和先进地区的经验,采取“人才+项目”、“人才+课题”的模式,将引进人才与自身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促进高层次人才集聚。积极探索市场化引才机制,大力推广“创业之星”、“直通硅谷”等高层次创新创业大赛的方式引进人才。借鉴浙江做法,去年举办全球“创客天下”大赛,全程由高端猎头公司参与策划,获奖项目备受产业园区和风投机构青睐,冠军项目当场得到1亿元的启动资金,在海内外反响强烈。县(市)区要在引才上主动借力借智,充分利用市人才部门举办的“X文化节优秀人才招聘会”、“X文化旅游节优秀人才招聘会”及优秀人才博览会等平台招引高层次人才,同时市里也将适时牵头组织用人单位赴外地高校进行宣讲招聘活动。借鉴惠州大亚湾区做法,大亚湾区和中华英才网签订合同,由中华英才网组织大亚湾区内重点企业在清华、北大等高校做了四场专场宣讲,并按照协议服务企业完成的人才招聘效果支付相应薪酬。二是强化“柔性引才”。紧密结合县区特点,因地制宜务实引才,采用“户口不迁、关系不转、来去自由、双向选择、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柔性流动方式,鼓励外地高层次人才以技术入股、技术转让、技术承包、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来我市创新创业。大力支持我市企业和本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采取“长租短借”、“周末工程师”“候鸟教授”等灵活方式共享人才,为地方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借鉴X天迈传动有限公司做法,在一线发达城市建立研发中心,吸引当地高层次人才服务企业发展。三是实施人才回归计划。在充分发挥X在京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在沪人才联谊会作用的基础上,建立完善X在外人才库,广泛凝聚X籍的各类人才,以亲情乡情感召他们回乡创新创业。建议各县(市)区建立从高中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中建立在外人才储备库,时刻关注和支持青年学生的成长,吸引他们毕业后为家乡建设献力献策。四是建立引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设立人才举荐奖,对引进特殊人才(团队)的个人和用人单位给予重奖,激发企业招才引才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引才氛围。借鉴深圳市做法,设立引才“伯乐奖”,鼓励企业海外揽才,对引进特定人才和团队的,最高给予200万元奖励。
(三)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一是做好人才培养规划。依据我市《X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有针对性的对人才培养发展、后备人才储备、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学习培养进行规划,努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专业配套、结构合理的优秀技术和后备人才队伍。借鉴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选拔60名第一层次中青年首席科学家、600名第二层次中青年领军人才和5000名第三层次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期内,对列入第一层次的培养对象,省财政择优给予30-200万元的科研项目资助;对列入第二层次的培养对象,省财政择优给予20-100万元的科研项目资助;对列入第三层次的培养对象,省财政对不超过1000名的培养对象择优给予3-20万元的科研项目资助。用人单位,尤其是民营企业要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对员工个人职业发展进行指导,帮助员工成长。二是对人才从供给侧进行改革。搭建好企业和我市本地高校之间的交流平台,将企业和基层的人才需求与学校对接反映,促进学校及时调整优化学科及课程设置,以实际需求为导向订单式培养学生,避免人才浪费。借鉴南京大学做法,探索实施“五四三”双创教育体系,即创新创业课程、讲堂、训练、竞赛、成果孵化为主要内容的“五位一体”教学体系;创新、创意、创造、创业“四创融合”的成果转化、孵化平台;校校协同、校地协同、校企协同的“三个协同”体制机制。三是优化培训模式。在培训内容上进行细分,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着重提高战略决策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对专业技术人员,重点进行继续教育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和职称培训。对农村实用人才重点发展适合农村实际的“订单培训”、“公司+农户”等办学模式,健全以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机制。在培训方式上要突出实践特色,对企(创)业人才要多组织到发达地区,到行业标杆企业参观学习,近距离感受汲取先进理念和好的经验,为我所用,提升当地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对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才,通过项目进行产学研结合、课题(技术)攻关、开发应用等,提高研发能力和技能水平。对党政人才要通过挂职和下派等方式,到基层一线、重点项目、关键岗位任职、挂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四)建立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一是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构建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避免人才评价的目的、手段和结果相脱节,增强各类人才创新激情和活力。借鉴X做法,建立内部完整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使专业技术人才专心研究技术,增强技能人才的干事热情。借鉴重庆做法,取消对紧缺人才职称评审“负面清单”,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为经济做出突出贡献的五类科技创新人才,取消学历、资历、论文、外语、岗位等条件限制,破格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对企业人才申报评定职称不受单位所有制、岗位和评审通过率限制,市场业绩突出的企业经营管理领域特殊人才可直接申报评定高级经济师资格。二是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鼓励用人单位制定和实行有效激励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多元化分配政策,探索期权、股权等按生产要素和贡献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鼓励通过技术入股、技术分红、员工持股等分配方式,不断调动优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北大先锋公司提出股权奖励和股权出售相结合的激励方案,将24.6%的股权(约3061万元)授予43名核心人员,显著提升了技术团队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热情。(据统计,在世界500强中,约有95%的企业对企业领导人员的薪酬管理采取了年薪制和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制度。)三是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充分尊重人才流动规律,疏通人才流动通道,为人才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创造良好条件。鼓励各类优秀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式流动,实现人才资本价值的最大化。借鉴上海等发达地区经验,建立人才流动“旋转门”制度,让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停职留薪3-5年,带着科研成果自主创业,或与企业合作开发,期间保留人事关系,财政按科研人员原缴纳标准代缴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档案工资和专业技术职务正常晋升。期满重返原单位的,工龄连续计算,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五)打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一是打造优良生活环境。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设完善图书馆、书店、艺术馆、咖啡馆等时尚、多元、富有现代气息的文化场所,构筑便利的城市交通网络,努力营造宜业宜居的优良环境。二是提升人才服务专业化水平。从人才个性化需求出发,建立优秀人才“一卡通”制度,打造一站式服务,让优秀人才在旅游、医疗等方面享受特殊待遇。积极探索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和中介服务机构,鼓励发展高端人才猎头服务机构,为引进人才提供专业的服务平台。借鉴杭州梦想小镇做法,按交钥匙标准建成后,内部设计、项目筛选、人才服务等环节全部交给专业机构负责,人才只要带着想法和创意,就能拎包入住,享受创业指导、市场推广、投资融资等一体化服务。三是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积极搭建人才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利用“X英才联盟”、“X青年沙龙”、“X英才”论坛等载体,组织本地与外地高层次人才多交流、多沟通、多对接,形成一个传播理念、激荡思想、交流情感、创新创业的好圈子,真正留住、用好人才。还要利用报刊杂志、电视电台和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各级人才政策和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尊才爱才惜才氛围,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激发人才干大事业的良好环境。借鉴深圳经验,建立特区勋章和荣誉制度,对有卓越贡献的杰出人才,授予深圳经济特区勋章或者荣誉称号。打造人才主题公园、人才“星光大道”开设人才网络展示馆,建立永久性人才激励阵地。
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调研报告篇2
税务系统有总局和省、市、县局以及分局(所)五级机构,全国共有X万多个基层党组织、XX多万名党员、XX多万在职干部职工,队伍大、层级多、战线长,抓好党建、带好队伍、干好税务的任务繁重。税务总局党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在带好队伍上下功夫”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构建“纵合横通强党建”工作机制为抓手,全面提升税务系统党的建设质量,推动税务队伍建设和税收事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为加强税务系统党建工作,税务总局从xx年开始探索实行“纵合横通强党建”工作机制。20XX年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后,税务系统党的建设面临新的形势任务和挑战。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队伍规模扩大、构成更加复杂,大幅精简编制、消化超配领导干部涉及人员多,税收职能扩充、服务管理对象激增,执法和廉政风险加大,大规模减税降费、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等多项重大改革任务叠加,工作要求高、推进难度大,税务系统“事合、人合、力合、心合”的任务十分紧迫。面对这些复杂状况,税务总局党委认识到,打造过硬税务铁军离不开强有力的党建工作,推动税收改革发展必须依靠更加有力的党建工作保驾护航,只有把党建工作抓实抓好,才能把队伍带好、把工作干好。同时,税务总局党委也看到,党建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短板和薄弱环节,各级税务局党组改设党委后承担党建主体责任,党组织关系实行属地管理,上级税务局与地方“两边管、两难管”问题进一步凸显;系统管理链条长,责任压力传导容易层层递减,内部相关部门抓党建职责分散,党建与业务融合不够,引领保障中心工作的成效需进一步提升。
针对这些情况和问题,税务总局党委对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条主责、块双重,纵合力、横联通,齐心抓、党建兴”的思路,调整完善“纵合横通强党建”工作机制,纵向上推动形成系统上下级、系统与地方抓党建的“两个合力”,横向上推动党建与党风廉政建设、机关党建与系统党建、党建与干部人事、党建与执法监督及内控、党建与干部教育培训、党建与绩效管理、党建与税收业务等实现“七个打通”,为顺利完成各项任务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健全抓税务系统党建的责任体系,强化“纵合”的效果。针对税务系统党建“条”上责任落实不到位、与“块”上结合难的问题,税务总局党委坚决扛起主体责任,以落实党建责任为着力点,健全工作链条、逐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加强条块协同、推动建立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一方面,坚持上下联动,增强“条主责”的政治担当。一是清单式明责。税务总局党委制定《税务系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实施办法(试行)》,逐一明确各级税务局党委、党委书记、党委委员、党建工作职能部门等8类责任主体抓党建的XXX条XXX项责任事项,做到主体、方式、对象、措施“四明确”。省级以下各级税务局结合实际细化制定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确保党建工作各项任务到岗到人。二是精细化履责。将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评,针对总局机关司局和省级税务局分类设计具体指标,让各单位干有目标、行有方向。上线“XXX平台”信息系统,定期推送应完成工作事项,各级税务局对照抓落实、及时填报完成情况。三是全方位督责。坚持“下抓两级、抓深一层”,总局主抓省局、延伸带市局,省局、市局参照下抓两级,延伸抓到分局(所),总局和省局、市局党委班子成员分别在市局、县局、分局(所)建立基层党建联系点,每年听取工作汇报,指导党建工作,督促开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传导工作压力,延伸推动责任落实。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情况纳入各级税务局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以及巡视巡察、督查督办、主题教育巡回指导的重要内容,形成全方位、多维度的督促落实机制,对履职不力的严肃问责。
另一方面,以主动促协同,发挥“块双重”优势共抓党建。一是主动接受地方党委领导。建立定期汇报走访制度,各级税务局党委每半年到同级地方党委及纪委监委、组织、宣传、机关工委等单位至少汇报X次党建工作。各级税务局党委班子成员和党建工作部门结合日常工作调研,主动走访下级税务局所在地方党委及相关工作部门。20XX年以来,税务总局主要负责同志到XX、XXX、XX等省市党委组织部、机关工委沟通协调党建工作。总局党建工作局已走访XX个省级和5个市级机关工委,计划3年内全覆盖走访省级机关工委。二是主动对接党建工作任务。邀请地方党委有关部门参加税务系统党建活动、指导民主生活会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推动党建工作重要情况相互通报、重要文件相互交换,积极争取地方支持。将省级机关工委对省局机关党建考核结果按照50%的权重纳入省局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结果,督促省局认真落实地方党建工作任务。融合地方特色和资源,推动“一单位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创建,涌现出XXX区税务局“XXX”、XX省税务局“龚全珍工作室”等一大批便民利民为民的党建品牌。三是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系统累计派出扶贫干部XXX万名,投入扶贫资金XX亿元,引进帮扶资金XX亿元,帮助XXX个贫困村、XXX万贫困人口顺利脱贫。成立XXX多个党员突击队、志愿服务队,按照地方安排部署下沉社区,坚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20XX年以来,全系统形成X万多篇经济数据分析报告,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服务市场主体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推动税务系统党建工作机制集成创新,实现“横通”的目标。着眼于解决系统相关部门抓党建配合不够、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不紧的问题,税务总局党委坚持系统观念和整体思维,健全统筹党建任务、工作力量的制度机制,紧紧围绕税收改革发展同步谋划推进党建工作,增强党建整体功能、形成集成效应,推动税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迈进。
一方面,健全工作体系,实现同向同步发力。一是整合工作力量。税务总局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与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合署办公,各级税务局两个领导小组办公室实体化运行;总局和省局、市局均成立系统党建工作部门,县局机关党委加挂党建工作股牌子、承接系统党建任务。二是加强工作统筹。每年初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对机关党建、系统党建等各项工作一体谋划部署,年中召开党建工作推进会,年底开展省局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形成党建工作闭环。制定税务系统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两年行动方案(xx—2022年),推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等8方面质量提升行动和46项具体措施,通过集中攻坚巩固深化党建工作成果。三是强化部门协作。明确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听取基层党组织意见,党建工作检查与巡视巡察、督查督办等同步开展,将政治理论、党建知识、党性锻炼作为干部培训、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探索开展党建和业务联动式评价,将党建工作考核结果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结果直接挂钩等,推动系统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抓好党建工作落实。税务总局每年开展综合大督查,将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细化为督查项目,与税收改革和重点业务工作落实情况一并检查反馈通报、一并督促整改落实。
另一方面,突出党建与业务融合,在同频共振中提质增效。一是以党建引领业务工作方向。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委会议“第一议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干部教育培训“第一主题”、青年理论学习“第一任务”,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税收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要事”,在对标对表中找方向、明思路、定措施,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认真开展模范机关创建活动,明确税务系统创建标准,推动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机关意识、彰显税务机关政治属性。在税收征管改革、减税降费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务中,各级税务局成立党委“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一竿子到底”抓落实机制,把加强党对税收改革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在个人所得税制改革中精细安排、稳妥推进,特别是主动提出免除补税额在XXX元以下或年收入XX万元以下的中低收入者汇算清缴义务的建议并获批准,大大降低了改革风险,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二是将党建嵌入业务工作各环节。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将理论学习与业务研讨结合起来,提高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聚焦税收业务部门重点岗位、关键环节,在纳税服务、社会保险费、集中采购、税务稽查等业务条线探索制定党建工作指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监督保障作用。每一项重大改革实施过程中,都在专项工作组成立临时党组织,引导党员冲锋在前,示范带动广大干部攻坚克难。组织各级税务局机关党支部与工作联系密切的相关部门机关党支部联学联建、与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以党建为纽带促进业务协作、提升服务水平。三是激励党员干部立足岗位担当作为。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机构改革全过程,层层开展谈心谈话XXX万人次,想方设法统筹平稳解决干部进退留转问题。坚持不懈抓好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贯彻落实,持续深化纪律作风专项整治和党风廉政教育,把严格管理作为对干部最大的爱护。深入开展创_员示范岗、党员承诺践诺、“为党旗增辉、为税徽添彩”、“新机构新服务新形象”等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强化党员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安排经验丰富的“导师”对基层新进人员进行2年以上“传帮带”,每年由省局从市局、县局发现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进行重点培养,注重在改革攻坚一线提拔重用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扛得起重活的好干部。组织税务系统“担当作为你最美”先进典型巡回宣讲,与中央宣传部联合开展“中国好税官”、“最美税务人”发布活动,营造对标先进、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三)在税务系统党建基础建设上持续用劲,夯实“强党建”的工作支撑。税务总局党委从健全基本制度、建强基层组织、配强骨干队伍入手,下力气抓好影响党建要求落实、党建任务落地的各项基础工作,为深化拓展税务系统党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加强制度保障。出台加强新形势下税务系统党的建设的意见,明确税务系统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制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12个方面具体措施,督促各级税务机关始终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理直气壮抓党建。印发构建一体化综合监督体系的意见及6项配套制度,织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督网络。印发税务系统党的建设工作规范,明确“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抓党建不缺位不漏项有指引。出台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党建工作与税收业务深度融合的18项措施,从强化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引领5个方面,完善党建与业务融合的长效机制。二是加强组织保障。在机构改革中及时调整优化机关基层党组织设置,做到行政机构改革到位、组织体系跟进到位。适应税务部门基层单位和服务窗口分散办公的特点,推动分局、所、办税服务大厅全部建立党支部。坚持机关带系统,总局机关开展党支部状况调研,制定党支部工作手册,推行总局机关党支部与基层税务机关党组织结对共建,示范带动各级税务局抓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坚持系统带行业,健全税务师行业党组织体系,强化政治引领,促进行业健康规范发展。三是加强队伍保障。将党务工作岗位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平台,把有发展潜力、有培养前途的好苗子放到党务工作岗位上锻炼,着力建设既懂党建又懂业务的复合型税务人才队伍。各级税务局将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机关党委和系统党建工作部门,共配备专职党务干部XX万名,占在职干部总数的XX%。总局每年举办党建工作处处长、党建业务骨干等示范培训班近20期,直接培训学员XXX余人,省局、市局每年至少开展1次党务干部集中培训。总局和省局、市局分别建立党建专业人才库,专门选拔党建方向领军人才,通过上挂下派、跟班学习等方式加大培养力度。有计划地安排党务干部与业务干部双向交流,注重提拔使用德才兼备、工作业绩突出的党务干部。20XX年以来,税务系统XX名专职党务干部提任司局级职务职级,占提任司局级干部总数的XX%;XX名优秀业务干部提任或转任到总局党建工作部门司局级领导岗位或者省局纪检组组长岗位。
二、主要成效
“纵合横通强党建”工作机制已经成为推动税务系统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为高质量推进新时代税收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注入强劲动力。各级税务部门普遍感到,抓党建尝到了甜头,干得越来越有劲头。
(一)有力促进了税务系统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税务系统在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中同步对党组织进行优化重构,各级税务局党组全部改设党委,成立党委工作部门和系统党建工作部门,党支部、党小组延伸到机关和基层工作单元,促进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党组织体系,为落实党对税收工作的全面领导、牵引撬动各项工作发挥了“主轴”作用。税务总局党委以上率下,带动各级税务局党委层层扛起主体责任,自觉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推动党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得到明显提升,税务系统当好“三个表率”、走好“第一方阵”的决心和行动更加坚定自觉。党员干部普遍反映,党中央要求一贯到底、总局党委部署直达基层,系统上下理解把握党中央精神更加及时精准,贯彻落实更加高效到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开展的税务系统政治生态专题评价中,各级干部评价为“好”和“较好”的占XX%以上。在20XX年度地方党委党建考核中,省、市、县税务局获得“好”等次的比例分别达到100%、XX%和XX%,稳居同级各部门“第一梯队”。
(二)有力保障了税收改革发展任务的圆满完成。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税务总局党委坚持党建工作和税收业务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以党建引领业务、以业务检验党建,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不断转化为税收治理效能。在重大改革发展任务中,关系全局的重点问题党委集体研究,关系某一领域的业务问题相关部门党组织协助攻关,在改革攻坚一线及时组_组织,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引导党员冲在前,努力做到改革推进到哪里,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就发挥到哪里,让党的旗帜始终在税收改革发展前沿阵地高高飘扬。大家普遍反映,各级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和广大党员的排头兵作用愈加凸显,处处都能看到党员带头上、领着干的生动场景。近年来,全国税务系统顺利完成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高质量落实各项重大改革任务,“十三五”期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税收收入比“十二五”时期增长XX%,新增减税降费达XX万亿元,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服务“六稳”、“六保”大局作出积极贡献。
(三)有力锻造了忠诚干净担当的税务干部队伍。税务总局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固本强基、凝神铸魂作用,在改革攻坚中锤炼干部、融合队伍,引领广大税务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牢记使命勇担当、廉洁自律作表率。机构改革期间,各级党组织做深做细思想政治工作,精简XX万名编制的任务按时完成,XX万名干部自觉服从组织安排“由正转副”,XX万名超配领导干部提前消化到位,干部队伍保持总体稳定。各级税务局党委树立崇尚实干鲜明导向,多措并举激发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广大税务干部斗志昂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税务系统连续8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推进“智慧税务”建设优化服务,持续整治纳税人缴费人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第三方开展的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得分逐年稳步提升,有关国际组织对我国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取得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以来,全系统涌现出X个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X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X名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X个集体和XX名个人受到国家级表彰奖励,XXX个单位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XXX多个单位和XXX多名干部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表彰表扬。
三、经验启示
税务总局党委通过构建“纵合横通强党建”工作机制,探索出一条契合实际、务实管用的管党带队治税新路径,为各级机关在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必须着眼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促进机关治理和事业发展,高位推进机关党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机关党的建设是机关建设的根本保证”,“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必须走在前、作表率”,这都要求我们把机关党建始终摆在重要位置。税务总局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把握新形势下机关党建的使命任务,把机关党建作为建设政治机关、完善机关治理、凝聚职工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保障,统筹推进税务系统党的建设和其他各项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实践证明,只有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认识和把握机关党建各项工作,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始终,把服务中心工作和促进事业发展贯彻全程,才能实现从“被动抓”向“主动抓”、从“应付抓”向“深入抓”转变,推动机关党建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有为有位、彰显价值。
(二)必须树立系统观念、加强整体建设,推动形成各负其责、各方协同、统筹推进的机关党建工作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落实党建责任制,坚持党组(党委)班子带头、以上率下、以机关带系统,机关党建工作才能形成强大合力。”税务总局党委牢牢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打出一整套党建工作“组合拳”,推动建立上下联动、条块协同、内部配合的工作体系,将机关党建融入具体业务和改革发展,将税务系统党建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形成了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良好格局。实践证明,机关党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只是哪一层级、哪个部门、哪一个人的事,只有通盘谋划、一体推进机关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层层压实各级党组织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党建工作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用好“条”和“块”两种资源,激活各类党建要素,做到既同向发力、又各有侧重,才能实现优势互补、全面提升,推动党建责任落地见效、党建任务开花结果。
(三)必须坚持常抓不懈、常态长效,不断健全持续推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制度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要搞好制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空白缺位的抓紧建立,不全面的尽快完善,成熟经验及时推广。”税务总局党委紧紧围绕税收改革发展完善党建工作思路举措,一年接着一年干,一锤接着一锤敲,把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及时固化为制度,逐步形成一系列有机衔接的长效机制,为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实践证明,改革发展越是向深入推进越需要持之以恒加强党的建设,机关党建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锚定目标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确保事业发展到哪里,实践探索就推进到哪里,制度建设就跟进到哪里,才能推动机关党建从量变向质变转化,不断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四)必须聚焦突出问题、精准发力,推动机关党建工作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问题为着力点,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用力,以增强精准性、实效性”,“要推进理念思路创新、方式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创造性开展工作”。税务总局党委坚持从影响税收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和机关党建的薄弱环节入手,紧扣时代特点、部门实际和党员特征,持续推动机关党建工作守正创新,为税务系统党的建设向纵深发展注入动力。实践证明,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开拓创新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提高机关党建工作质量的必然要求,只有瞄准业务工作难题,找准党建工作短板弱项,做到精确制导、精准发力,不断探索加强自身建设、有效发挥作用的方法载体,才能使机关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调研报告篇3
税务系统有总局和省、市、县局以及分局(所)五级机构,全国共有4万多个基层党组织、50多万名党员、70多万在职干部职工,队伍大、层级多、战线长,抓好党建、带好队伍、干好税务的任务繁重。税务总局党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在带好队伍上下功夫”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构建“纵合横通强党建”工作机制为抓手,全面提升税务系统党的建设质量,推动税务队伍建设和税收事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税务总局“纵合横通强党建”工作机制的调研报告。
一、主要做法
为加强税务系统党建工作,税务总局从2016年开始探索实行“纵合横通强党建”工作机制。2018年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后,税务系统党的建设面临新的形势任务和挑战。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队伍规模扩大、构成更加复杂,大幅精简编制、消化超配领导干部涉及人员多,税收职能扩充、服务管理对象激增,执法和廉政风险加大,大规模减税降费、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等多项重大改革任务叠加,工作要求高、推进难度大,税务系统“事合、人合、力合、心合”的任务十分紧迫。面对这些复杂状况,税务总局党委认识到,打造过硬税务铁军离不开强有力的党建工作,推动税收改革发展必须依靠更加有力的党建工作保驾护航,只有把党建工作抓实抓好,才能把队伍带好、把工作干好。同时,税务总局党委也看到,党建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短板和薄弱环节,各级税务局党组改设党委后承担党建主体责任,党组织关系实行属地管理,上级税务局与地方“两边管、两难管”问题进一步凸显;系统管理链条长,责任压力传导容易层层递减,内部相关部门抓党建职责分散,党建与业务融合不够,引领保障中心工作的成效需进一步提升。
针对这些情况和问题,税务总局党委对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条主责、块双重,纵合力、横联通,齐心抓、党建兴”的思路,调整完善“纵合横通强党建”工作机制,纵向上推动形成系统上下级、系统与地方抓党建的“两个合力”,横向上推动党建与党风廉政建设、机关党建与系统党建、党建与干部人事、党建与执法监督及内控、党建与干部教育培训、党建与绩效管理、党建与税收业务等实现“七个打通”,为顺利完成各项任务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健全抓税务系统党建的责任体系,强化“纵合”的效果。针对税务系统党建“条”上责任落实不到位、与“块”上结合难的问题,税务总局党委坚决扛起主体责任,以落实党建责任为着力点,健全工作链条、逐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加强条块协同、推动建立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一方面,坚持上下联动,增强“条主责”的政治担当。一是清单式明责。税务总局党委制定《税务系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实施办法(试行)》,逐一明确各级税务局党委、党委书记、党委委员、党建工作职能部门等8类责任主体抓党建的110条261项责任事项,做到主体、方式、对象、措施“四明确”。省级以下各级税务局结合实际细化制定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确保党建工作各项任务到岗到人。二是精细化履责。将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评,针对总局机关司局和省级税务局分类设计具体指标,让各单位干有目标、行有方向。上线“税务党建云平台”信息系统,定期推送应完成工作事项,各级税务局对照抓落实、及时填报完成情况。三是全方位督责。坚持“下抓两级、抓深一层”,总局主抓省局、延伸带市局,省局、市局参照下抓两级,延伸抓到分局(所),总局和省局、市局党委班子成员分别在市局、县局、分局(所)建立基层党建联系点,每年听取工作汇报,指导党建工作,督促开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传导工作压力,延伸推动责任落实。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情况纳入各级税务局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以及巡视巡察、督查督办、主题教育巡回指导的重要内容,形成全方位、多维度的督促落实机制,对履职不力的严肃问责。
另一方面,以主动促协同,发挥“块双重”优势共抓党建。一是主动接受地方党委领导。建立定期汇报走访制度,各级税务局党委每半年到同级地方党委及纪委监委、组织、宣传、机关工委等单位至少汇报1次党建工作。各级税务局党委班子成员和党建工作部门结合日常工作调研,主动走访下级税务局所在地方党委及相关工作部门。2020年以来,税务总局主要负责同志到天津、黑龙江、湖南等省市党委组织部、机关工委沟通协调党建工作。总局党建工作局已走访15个省级和5个市级机关工委,计划3年内全覆盖走访省级机关工委。二是主动对接党建工作任务。邀请地方党委有关部门参加税务系统党建活动、指导民主生活会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推动党建工作重要情况相互通报、重要文件相互交换,积极争取地方支持。将省级机关工委对省局机关党建考核结果按照50%的权重纳入省局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结果,督促省局认真落实地方党建工作任务。融合地方特色和资源,推动“一单位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创建,涌现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税务局“党旗映天山”、江西省税务局“龚全珍工作室”等一大批便民利民为民的党建品牌。三是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系统累计派出扶贫干部3.42万名,投入扶贫资金42亿元,引进帮扶资金72亿元,帮助8782个贫困村、245万贫困人口顺利脱贫。成立4200多个党员突击队、志愿服务队,按照地方安排部署下沉社区,坚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2020年以来,全系统形成4万多篇经济数据分析报告,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服务市场主体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推动税务系统党建工作机制集成创新,实现“横通”的目标。着眼于解决系统相关部门抓党建配合不够、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不紧的问题,税务总局党委坚持系统观念和整体思维,健全统筹党建任务、工作力量的制度机制,紧紧围绕税收改革发展同步谋划推进党建工作,增强党建整体功能、形成集成效应,推动税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迈进。
一方面,健全工作体系,实现同向同步发力。一是整合工作力量。税务总局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与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合署办公,各级税务局两个领导小组办公室实体化运行;总局和省局、市局均成立系统党建工作部门,县局机关党委加挂党建工作股牌子、承接系统党建任务。二是加强工作统筹。每年初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对机关党建、系统党建等各项工作一体谋划部署,年中召开党建工作推进会,年底开展省局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形成党建工作闭环。制定税务系统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两年行动方案(2021—2022年),推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等8方面质量提升行动和46项具体措施,通过集中攻坚巩固深化党建工作成果。三是强化部门协作。明确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听取基层党组织意见,党建工作检查与巡视巡察、督查督办等同步开展,将政治理论、党建知识、党性锻炼作为干部培训、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探索开展党建和业务联动式评价,将党建工作考核结果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结果直接挂钩等,推动系统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抓好党建工作落实。税务总局每年开展综合大督查,将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细化为督查项目,与税收改革和重点业务工作落实情况一并检查反馈通报、一并督促整改落实。
另一方面,突出党建与业务融合,在同频共振中提质增效。一是以党建引领业务工作方向。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委会议“第一议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干部教育培训“第一主题”、青年理论学习“第一任务”,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税收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要事”,在对标对表中找方向、明思路、定措施,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认真开展模范机关创建活动,明确税务系统创建标准,推动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机关意识、彰显税务机关政治属性。在税收征管改革、减税降费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务中,各级税务局成立党委“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一竿子到底”抓落实机制,把加强党对税收改革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在个人所得税制改革中精细安排、稳妥推进,特别是主动提出免除补税额在400元以下或年收入12万元以下的中低收入者汇算清缴义务的建议并获批准,大大降低了改革风险,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二是将党建嵌入业务工作各环节。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将理论学习与业务研讨结合起来,提高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聚焦税收业务部门重点岗位、关键环节,在纳税服务、社会保险费、集中采购、税务稽查等业务条线探索制定党建工作指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监督保障作用。每一项重大改革实施过程中,都在专项工作组成立临时党组织,引导党员冲锋在前,示范带动广大干部攻坚克难。组织各级税务局机关党支部与工作联系密切的相关部门机关党支部联学联建、与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以党建为纽带促进业务协作、提升服务水平。三是激励党员干部立足岗位担当作为。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机构改革全过程,层层开展谈心谈话132万人次,想方设法统筹平稳解决干部进退留转问题。坚持不懈抓好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贯彻落实,持续深化纪律作风专项整治和党风廉政教育,把严格管理作为对干部最大的爱护。深入开展创建党员示范岗、党员承诺践诺、“为党旗增辉、为税徽添彩”、“新机构新服务新形象”等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强化党员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安排经验丰富的“导师”对基层新进人员进行2年以上“传帮带”,每年由省局从市局、县局发现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进行重点培养,注重在改革攻坚一线提拔重用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扛得起重活的好干部。组织税务系统“担当作为你最美”先进典型巡回宣讲,与中央宣传部联合开展“中国好税官”、“最美税务人”发布活动,营造对标先进、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三)在税务系统党建基础建设上持续用劲,夯实“强党建”的工作支撑。税务总局党委从健全基本制度、建强基层组织、配强骨干队伍入手,下力气抓好影响党建要求落实、党建任务落地的各项基础工作,为深化拓展税务系统党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加强制度保障。出台加强新形势下税务系统党的建设的意见,明确税务系统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制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12个方面具体措施,督促各级税务机关始终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理直气壮抓党建。印发构建一体化综合监督体系的意见及6项配套制度,织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督网络。印发税务系统党的建设工作规范,明确“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抓党建不缺位不漏项有指引。出台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党建工作与税收业务深度融合的18项措施,从强化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引领5个方面,完善党建与业务融合的长效机制。二是加强组织保障。在机构改革中及时调整优化机关基层党组织设置,做到行政机构改革到位、组织体系跟进到位。适应税务部门基层单位和服务窗口分散办公的特点,推动分局、所、办税服务大厅全部建立党支部。坚持机关带系统,总局机关开展党支部状况调研,制定党支部工作手册,推行总局机关党支部与基层税务机关党组织结对共建,示范带动各级税务局抓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坚持系统带行业,健全税务师行业党组织体系,强化政治引领,促进行业健康规范发展。三是加强队伍保障。将党务工作岗位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平台,把有发展潜力、有培养前途的好苗子放到党务工作岗位上锻炼,着力建设既懂党建又懂业务的复合型税务人才队伍。各级税务局将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机关党委和系统党建工作部门,共配备专职党务干部2.2万名,占在职干部总数的3.1%。总局每年举办党建工作处处长、党建业务骨干等示范培训班近20期,直接培训学员1900余人,省局、市局每年至少开展1次党务干部集中培训。总局和省局、市局分别建立党建专业人才库,专门选拔党建方向领军人才,通过上挂下派、跟班学习等方式加大培养力度。有计划地安排党务干部与业务干部双向交流,注重提拔使用德才兼备、工作业绩突出的党务干部。2018年以来,税务系统92名专职党务干部提任司局级职务职级,占提任司局级干部总数的14%;26名优秀业务干部提任或转任到总局党建工作部门司局级领导岗位或者省局纪检组组长岗位。
二、主要成效
“纵合横通强党建”工作机制已经成为推动税务系统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为高质量推进新时代税收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注入强劲动力。各级税务部门普遍感到,抓党建尝到了甜头,干得越来越有劲头。
(一)有力促进了税务系统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税务系统在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中同步对党组织进行优化重构,各级税务局党组全部改设党委,成立党委工作部门和系统党建工作部门,党支部、党小组延伸到机关和基层工作单元,促进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党组织体系,为落实党对税收工作的全面领导、牵引撬动各项工作发挥了“主轴”作用。税务总局党委以上率下,带动各级税务局党委层层扛起主体责任,自觉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推动党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得到明显提升,税务系统当好“三个表率”、走好“第一方阵”的决心和行动更加坚定自觉。党员干部普遍反映,党中央要求一贯到底、总局党委部署直达基层,系统上下理解把握党中央精神更加及时精准,贯彻落实更加高效到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开展的税务系统政治生态专题评价中,各级干部评价为“好”和“较好”的占98%以上。在2020年度地方党委党建考核中,省、市、县税务局获得“好”等次的比例分别达到100%、94.3%和86%,稳居同级各部门“第一梯队”。
(二)有力保障了税收改革发展任务的圆满完成。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税务总局党委坚持党建工作和税收业务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以党建引领业务、以业务检验党建,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不断转化为税收治理效能。在重大改革发展任务中,关系全局的重点问题党委集体研究,关系某一领域的业务问题相关部门党组织协助攻关,在改革攻坚一线及时组建党组织,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引导党员冲在前,努力做到改革推进到哪里,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就发挥到哪里,让党的旗帜始终在税收改革发展前沿阵地高高飘扬。大家普遍反映,各级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和广大党员的排头兵作用愈加凸显,处处都能看到党员带头上、领着干的生动场景。近年来,全国税务系统顺利完成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高质量落实各项重大改革任务,“十三五”期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税收收入比“十二五”时期增长39.1%,新增减税降费达7.6万亿元,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服务“六稳”、“六保”大局作出积极贡献。
(三)有力锻造了忠诚干净担当的税务干部队伍。税务总局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固本强基、凝神铸魂作用,在改革攻坚中锤炼干部、融合队伍,引领广大税务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牢记使命勇担当、廉洁自律作表率。机构改革期间,各级党组织做深做细思想政治工作,精简12.1万名编制的任务按时完成,2.2万名干部自觉服从组织安排“由正转副”,2.9万名超配领导干部提前消化到位,干部队伍保持总体稳定。各级税务局党委树立崇尚实干鲜明导向,多措并举激发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广大税务干部斗志昂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税务系统连续8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推进“智慧税务”建设优化服务,持续整治纳税人缴费人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第三方开展的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得分逐年稳步提升,有关国际组织对我国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取得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以来,全系统涌现出3个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2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名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7个集体和37名个人受到国家级表彰奖励,901个单位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5000多个单位和9100多名干部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表彰表扬。
三、经验启示
税务总局党委通过构建“纵合横通强党建”工作机制,探索出一条契合实际、务实管用的管党带队治税新路径,为各级机关在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必须着眼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促进机关治理和事业发展,高位推进机关党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机关党的建设是机关建设的根本保证”,“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必须走在前、作表率”,这都要求我们把机关党建始终摆在重要位置。税务总局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把握新形势下机关党建的使命任务,把机关党建作为建设政治机关、完善机关治理、凝聚职工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保障,统筹推进税务系统党的建设和其他各项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实践证明,只有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认识和把握机关党建各项工作,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始终,把服务中心工作和促进事业发展贯彻全程,才能实现从“被动抓”向“主动抓”、从“应付抓”向“深入抓”转变,推动机关党建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有为有位、彰显价值。
(二)必须树立系统观念、加强整体建设,推动形成各负其责、各方协同、统筹推进的机关党建工作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落实党建责任制,坚持党组(党委)班子带头、以上率下、以机关带系统,机关党建工作才能形成强大合力。”税务总局党委牢牢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打出一整套党建工作“组合拳”,推动建立上下联动、条块协同、内部配合的工作体系,将机关党建融入具体业务和改革发展,将税务系统党建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形成了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良好格局。实践证明,机关党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只是哪一层级、哪个部门、哪一个人的事,只有通盘谋划、一体推进机关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层层压实各级党组织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党建工作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用好“条”和“块”两种资源,激活各类党建要素,做到既同向发力、又各有侧重,才能实现优势互补、全面提升,推动党建责任落地见效、党建任务开花结果。
(三)必须坚持常抓不懈、常态长效,不断健全持续推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制度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要搞好制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空白缺位的抓紧建立,不全面的尽快完善,成熟经验及时推广。”税务总局党委紧紧围绕税收改革发展完善党建工作思路举措,一年接着一年干,一锤接着一锤敲,把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及时固化为制度,逐步形成一系列有机衔接的长效机制,为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实践证明,改革发展越是向深入推进越需要持之以恒加强党的建设,机关党建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锚定目标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确保事业发展到哪里,实践探索就推进到哪里,制度建设就跟进到哪里,才能推动机关党建从量变向质变转化,不断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四)必须聚焦突出问题、精准发力,推动机关党建工作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问题为着力点,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用力,以增强精准性、实效性”,“要推进理念思路创新、方式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创造性开展工作”。税务总局党委坚持从影响税收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和机关党建的薄弱环节入手,紧扣时代特点、部门实际和党员特征,持续推动机关党建工作守正创新,为税务系统党的建设向纵深发展注入动力。实践证明,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开拓创新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提高机关党建工作质量的必然要求,只有瞄准业务工作难题,找准党建工作短板弱项,做到精确制导、精准发力,不断探索加强自身建设、有效发挥作用的方法载体,才能使机关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调研报告篇4
运用“四种形态”要发挥组织作用、组织优势,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研究、集体决策,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精选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执法权力运行内控机制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希望大家喜欢。
监督执纪执法权力运行内控机制,是指纪检监察机关为防范和化解在行使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权力中的不作为、乱作为风险,保障监督执纪执法权力依规依纪依法运行,建立的界定权力边界、明晰岗位职责、规范权力运行、强化内部监督制约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纪检监察权是公权力重要组成部分,是治权之权。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专责机关,担负着管党治党的重要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纪检监察机关要明确权力边界、严格内控机制,针对自身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体系的薄弱环节,扎紧织密制度笼子,坚决防止“灯下黑”。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制度建设为主线,逐步完善执行机制,在权力的合理配置、规范运行、有效监督上取得明显成效。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执法权力运行内控机制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建,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体系不断完善,自我监督总体是严的、工作是实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极少数纪检监察干部“灯下黑”的问题是现实的、复杂的,“围猎”与反“围猎”的斗争是长期的、严峻的,自我监督管理、内控机制建设永远在路上,丝毫不能懈怠。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指明了前进方向。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要深刻认识“明确权力边界、严格内控机制”是实现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化推进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的前提条件。建立健全内控机制,要始终坚持党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紧扣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主线,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统一、赋权与控权并重、控权与效率兼顾、系统集成与及时管用融合的原则,围绕管住人、管住事、管住权,针对发现的问题和风险,坚定稳妥、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稳步推进。
1.完善内控机制,解决制度“够用”问题士
在行使监督权方面。要进一步明确权力边界、履责标准,压缩自由裁量空间,规范监督权力行使。规范线索管理监督等工作,形成管理闭环。进一步明确派驻机构履行职责的内容、标准、程序和要求,规范派驻机构权力,特别是监督权的行使。指导推进基层监督信息化建设,切实提升基层监督实效。研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日常监督工作指南,指导全系统做细做实日常监督工作,找准找实监督的切入点、关键点,切实增强监督的自觉性、精准性。切实加强政治生态研判,完善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工作的制度机制,提高回复意见的精准性和及时性。从制度机制层面统筹考虑推动解决派驻机构、基层纪委监委内部监督力量不足的问题。
在行使审查调查权方面。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有关制度,督促制度执行,强化责任追究,确保审查调查权力不被滥用。制定全系统适用的审查调查措施使用、涉案财物管理等相关规定,作为监察法实施条例的配套制度,做到各类措施依法使用、从严慎用。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规范对行贿人的处理,建立行贿人“黑名单”制度,综合运用纪律、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惩戒教育行贿人。规范纪律检查建议书和监察建议书的运用,以问题推动查补漏洞、以案件促进整改整治,提升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的质量和水平。制定适用全系统的违纪违法犯罪案件证据标准,出台规范性指导意见。
在行使处置处分权方面。运用“四种形态”要发挥组织作用、组织优势,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研究、集体决策,严格组织程序,听取党委(党组)和有关方面意见。深入调研“四种形态”适用情形,总结研究“四种形态”运用典型案例,加强系统指导,努力做到每一种形态的适用都精准、规范。做好案件审理审核把关,加强与组织部门和执法司法机关的衔接配合,切实强化对运用“四种形态”的监督制约。建立健全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申诉复查制度。制定处分执行相关配套制度,确保处置处分权得到精准有效行使。
在权力监督管理方面。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管理监督的制度体系,加强政策法规解读,开展全员专题培训,加深理解和掌握,促进规范行权、依法行权,推动强化监督职责,案管部门全面履行线索管理、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督促办理、统计分析职能。强化责任体系,加强日常监督管理,规范对借调人员的管理。探索创新监督方式和手段,建立对监督执纪执法权力运行程序和案件质量进行抽查、检查的长效制度,看住事管住人。梳理不同岗位、不同层级存在的风险,探索制定约束纪检监察干部行为的“权力清单”,完善滥用监督执纪执法权力责任追究制度,使执纪执法权有界受控。
2.注重系统集成,解决制度“好用”问题士
推动制度系统集成。要定期组织法规清理,针对现行监督执纪执法权力运行和监督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分层分类予以优化整合。整合分散的制度,对各部门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领域制定的同类制度规定进行整合集成,将不同措施使用规定整合形成与规则、规定、监察法实施条例相配套的措施管理规定。升级普遍适用的制度,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制定的有关内部制度,地方亟需且条件成熟的,升级为全系统适用的规范性文件,解决制度规范上下一致的问题。加强制度建设统筹,在制度建设中通盘考虑、统一规划,增强制度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提升制度水平,逐步构成由框架性制度、配套制度、操作办法等组成的更加科学高效的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制度执行机制。要建立切实可行、系统联动、能动有效的制度执行机制,保障现行制度落实落地。建立事前明责机制,进一步细化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制度执行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建立事中联动机制,在执纪执法业务中,发挥监督检查部门和审查调查部门“前后台”相互制约作用,督促规范行权;在监督执纪执法权力内控中,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负主体责任的部门和案管、审理、干部监督、组织人事、机关党委等负监督责任的部门要加强联动,监督保障制度落地执行。建立健全事后倒查和责任追究机制,在结案时要求审查调查人员填写相关事项承诺书,发现确有打听干预过问行为的进行倒查,对不如实填写的严肃追究责任。
3.强化监督管理,解决制度“管用”问题士
提升监督质效,形成监督合力。
一是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部门要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加强日常监管,严格按照规定权限、规则、程序,行使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处置处分权力。建立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一岗双责”、工作人员直接负责的内控管理责任体系,坚持组织授权、坚守组织原则,严格规范监督执纪执法工作、专项工作流程。部门负责人要加强对干部的管理监督,坚持严肃、认真、具体、经常,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批评,对问题线索处置意见、审查调查对象和涉案人员涉案财物处理意见、采取措施的关联性和必要性等,进行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对于在审核把关中没有发挥作用以致出现问题的,严肃追责问责。
二是监督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提升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明确案管部门对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全过程监督管理的具体权限和必要工作手段,由事后监督为主,逐步拓展到事前预防性监督、事中同步监督,由结果监督变成过程监督。审理部门加强审核把关和监督制约,进一步健全案件审理质量评查机制,把立案依据查实情况、申诉复查情况等纳入案件质量评查体系,案件承办部门要支持配合案件审理工作,自觉接受监督,认真听取意见,履行好保障和提高案件质量的共同职责。组织人事部门、干部监督部门、机关党委加强日常监督,提高监督的主动性和精准性,对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
三是加强对本级派驻机构和下级机关的监督。上级纪委监委领导和干部监督部门要加强对下级一把手和班子成员的监督,推动“关键少数”严格执行内控制度。各监督检查部门要加强对本级派驻机构和下级纪委监委内控机制建设的指导和督促,对重要问题线索处置、重要案件办理、“四种形态”精准运用等加强监督。本级派驻机构和下级纪委监委严格按照报告事项清单和文书模板报告监督执纪执法重要事项,自觉接受监督。
四是各监督主体之间加强协作配合,形成监督合力。探索在案管、审理、干部监督、组织人事、机关党委等部门之间建立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定期通报、信息共享、联动监督,提高监督实效。案管部门发现违规违纪违法审查调查的,将相关情况通报审理部门就证据合法性进行审查,通报组织部门作为干部考核评价内容,性质严重的移交干部监督部门和机关党委处理。
探索创新监督方式,让监督真正发挥作用。
一是用好信息化监督手段。要把监督嵌入业务信息系统,实现对监督执纪执法业务实时监督。对检举举报平台、案件监督管理系统等信息平台,加强升级维护;推广信息化办案系统,在办案全流程的关键节点设置风险提示和工作指引,预防和警示轻微违规行为;强化大数据使用监管,严格管控大数据使用权限。
二是开展各类专项监督检查。针对问题和风险突出的环节和事项,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督促整改,针对共性问题研究健全制度规范。对案件质量进行评查,着重对查否的案件进行专项检查。
三是以外部监督倒逼自我约束和监督。自觉接受司法机关的监督,对退查、退补案件认真查找不足,及时整改;探索接受人大监督、舆论监督的有效方式,对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认真落实,对社会舆论主动回应;支持特约监察员监督工作,定期听取意见建议;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推动监督执纪执法公开透明,对可以公开的重要制度和工作,积极以公开促规范。
严肃责任追究,形成震慑效应。
一是抓早抓小,防止“小毛病”变成“大问题”。承办部门要加强对工作人员执纪执法的检查,发现有不规范或违规违纪风险的,及时提醒、批评教育;发现违规行为,特别是作风不实、政绩观偏差、不依规依纪依法的,立刻纠正,及时报告分管领导,并向组织部门、干部监督部门、机关党委通报情况。案管部门要紧盯“小问题”,强化过程监督。
二是坚持刀刃向内,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加大对以线索谋私、以案谋私、违纪违法审查调查、侵害相关人员合法权益、跑风漏气、说情干预等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清除害群之马,防止“灯下黑”。
三是开展“一案双查”,从严从实强化自我监督。紧盯落实内控机制建设主体责任,对反复出现问题或连续发生违规违纪违法案件的,开展“一案双查”;对该发现没发现、该报告没报告、该追究没追究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
4.坚持严管厚爱,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士
更加突出党建引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贯彻实施监察官法为契机,着力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守对党忠诚老实的政治品质,真正做到“两个维护”。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党员党性分析、党员民主评议等制度,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政治高度正确认识监督执纪执法权力的内涵外延,准确把握权力边界,行使权力慎之又慎、实事求是、精准恰当,自觉接受监督约束。在提升组织力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机关单位和直属单位、综合部门和业务部门、基层党组织和临时党支部的分类指导,推动建立完善党建业务双计划、同推进的制度机制,促进党建工作融入业务工作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党建工作促忠诚履职、规范行权。把“一岗双责”落到实处,完善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压实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树牢纪检监察机关领导干部抓内控机制建设的理念,重点纠治政绩观偏差、发布不当言论、与联系地区部门干部私下交往等方面的问题,营造敬畏纪法、尊崇纪法的良好氛围。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政治能力和纪法水平。要坚守政治培训定位,落实政治培训与业务培训一体推进要求,及时准确传达党中央和中央纪委常委会对执纪执法工作的最新指示精神,及时解读政策要求和权力行使有关规定,努力提升干部政治能力和政策水平。强化纪法知识教育,开展分层级、分领域全员培训,加强实践锻炼,着力提高干部日常监督检查、处置问题线索、运用纪法规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增强案件突破、措施使用、调查取证、把握政策、执纪执法贯通等多方面本领。针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及时研发课程,举办学习贯彻监察法实施条例专题培训,将全面推进纪检监察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的要求一贯到底。加强正面引导和警示教育,探索将“内控机制建设”内容纳入教育培训,加强正面示范教学,强化“年轻干部防范微腐败教育”,完善“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教训和启示”等课程设置;建好用好典型案例库,有效利用忏悔录、剖析材料、旁听庭审等载体,深化警示教育效果。
坚持激励约束并重,强化日常管理监督。要严把入口关、选拔关,在纪检监察干部录用、选拔任用等工作中,把政治过硬作为首要标准,加强对群众评价反映情况及干部社会交往情况的分析研判,多方印证、考准考实。加强日常了解和监督,结合考核考察、调研走访,听取干部监督部门、日常业务联系单位及案管部门、审理部门对干部依规依纪依法行权履职情况的评价介绍,深入窗口部门、培训机构、驻在单位了解干部作风、口碑、形象,针对行权用权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或者轻微问题,用好提醒、函询、诫勉等组织处理方式,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巩固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落实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常态化管理等方面最新要求,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以权谋私问题。坚持监督加压、信任加力,落实失实检举控告澄清工作机制,及时为受到诬告陷害的纪检监察干部澄清正名,对恶意举报、诬告陷害的严肃处理,释放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正确行权“正能量”;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对属于改革失误、工作差错的无心之过,给予同志式关心、实事求是处理,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调研报告篇5
税务系统有总局和省、市、县局以及分局(所)五级机构,全国共有X万多个基层党组织、XX多万名党员、XX多万在职干部职工,队伍大、层级多、战线长,抓好党建、带好队伍、干好税务的任务繁重。税务总局党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在带好队伍上下功夫”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构建“纵合横通强党建”工作机制为抓手,全面提升税务系统党的建设质量,推动税务队伍建设和税收事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为加强税务系统党建工作,税务总局从2016年开始探索实行“纵合横通强党建”工作机制。20XX年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后,税务系统党的建设面临新的形势任务和挑战。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队伍规模扩大、构成更加复杂,大幅精简编制、消化超配领导干部涉及人员多,税收职能扩充、服务管理对象激增,执法和廉政风险加大,大规模减税降费、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等多项重大改革任务叠加,工作要求高、推进难度大,税务系统“事合、人合、力合、心合”的任务十分紧迫。面对这些复杂状况,税务总局党委认识到,打造过硬税务铁军离不开强有力的党建工作,推动税收改革发展必须依靠更加有力的党建工作保驾护航,只有把党建工作抓实抓好,才能把队伍带好、把工作干好。同时,税务总局党委也看到,党建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短板和薄弱环节,各级税务局党组改设党委后承担党建主体责任,党组织关系实行属地管理,上级税务局与地方“两边管、两难管”问题进一步凸显;系统管理链条长,责任压力传导容易层层递减,内部相关部门抓党建职责分散,党建与业务融合不够,引领保障中心工作的成效需进一步提升。
针对这些情况和问题,税务总局党委对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条主责、块双重,纵合力、横联通,齐心抓、党建兴”的思路,调整完善“纵合横通强党建”工作机制,纵向上推动形成系统上下级、系统与地方抓党建的“两个合力”,横向上推动党建与党风廉政建设、机关党建与系统党建、党建与干部人事、党建与执法监督及内控、党建与干部教育培训、党建与绩效管理、党建与税收业务等实现“七个打通”,为顺利完成各项任务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健全抓税务系统党建的责任体系,强化“纵合”的效果。针对税务系统党建“条”上责任落实不到位、与“块”上结合难的问题,税务总局党委坚决扛起主体责任,以落实党建责任为着力点,健全工作链条、逐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加强条块协同、推动建立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一方面,坚持上下联动,增强“条主责”的政治担当。一是清单式明责。税务总局党委制定《税务系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实施办法(试行)》,逐一明确各级税务局党委、党委书记、党委委员、党建工作职能部门等8类责任主体抓党建的XXX条XXX项责任事项,做到主体、方式、对象、措施“四明确”。省级以下各级税务局结合实际细化制定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确保党建工作各项任务到岗到人。二是精细化履责。将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评,针对总局机关司局和省级税务局分类设计具体指标,让各单位干有目标、行有方向。上线“XXX平台”信息系统,定期推送应完成工作事项,各级税务局对照抓落实、及时填报完成情况。三是全方位督责。坚持“下抓两级、抓深一层”,总局主抓省局、延伸带市局,省局、市局参照下抓两级,延伸抓到分局(所),总局和省局、市局党委班子成员分别在市局、县局、分局(所)建立基层党建联系点,每年听取工作汇报,指导党建工作,督促开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传导工作压力,延伸推动责任落实。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情况纳入各级税务局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以及巡视巡察、督查督办、主题教育巡回指导的重要内容,形成全方位、多维度的督促落实机制,对履职不力的严肃问责。
另一方面,以主动促协同,发挥“块双重”优势共抓党建。一是主动接受地方党委领导。建立定期汇报走访制度,各级税务局党委每半年到同级地方党委及纪委监委、组织、宣传、机关工委等单位至少汇报X次党建工作。各级税务局党委班子成员和党建工作部门结合日常工作调研,主动走访下级税务局所在地方党委及相关工作部门。20XX年以来,税务总局主要负责同志到XX、XXX、XX等省市党委组织部、机关工委沟通协调党建工作。总局党建工作局已走访XX个省级和5个市级机关工委,计划3年内全覆盖走访省级机关工委。二是主动对接党建工作任务。邀请地方党委有关部门参加税务系统党建活动、指导民主生活会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推动党建工作重要情况相互通报、重要文件相互交换,积极争取地方支持。将省级机关工委对省局机关党建考核结果按照50%的权重纳入省局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结果,督促省局认真落实地方党建工作任务。融合地方特色和资源,推动“一单位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创建,涌现出XXX区税务局“XXX”、XX省税务局“龚全珍工作室”等一大批便民利民为民的党建品牌。三是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系统累计派出扶贫干部XXX万名,投入扶贫资金XX亿元,引进帮扶资金XX亿元,帮助XXX个贫困村、XXX万贫困人口顺利脱贫。成立XXX多个党员突击队、志愿服务队,按照地方安排部署下沉社区,坚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20XX年以来,全系统形成X万多篇经济数据分析报告,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服务市场主体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推动税务系统党建工作机制集成创新,实现“横通”的目标。着眼于解决系统相关部门抓党建配合不够、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不紧的问题,税务总局党委坚持系统观念和整体思维,健全统筹党建任务、工作力量的制度机制,紧紧围绕税收改革发展同步谋划推进党建工作,增强党建整体功能、形成集成效应,推动税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迈进。
一方面,健全工作体系,实现同向同步发力。一是整合工作力量。税务总局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与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合署办公,各级税务局两个领导小组办公室实体化运行;总局和省局、市局均成立系统党建工作部门,县局机关党委加挂党建工作股牌子、承接系统党建任务。二是加强工作统筹。每年初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对机关党建、系统党建等各项工作一体谋划部署,年中召开党建工作推进会,年底开展省局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形成党建工作闭环。制定税务系统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两年行动方案(2021—2022年),推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等8方面质量提升行动和46项具体措施,通过集中攻坚巩固深化党建工作成果。三是强化部门协作。明确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听取基层党组织意见,党建工作检查与巡视巡察、督查督办等同步开展,将政治理论、党建知识、党性锻炼作为干部培训、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探索开展党建和业务联动式评价,将党建工作考核结果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结果直接挂钩等,推动系统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抓好党建工作落实。税务总局每年开展综合大督查,将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细化为督查项目,与税收改革和重点业务工作落实情况一并检查反馈通报、一并督促整改落实。
另一方面,突出党建与业务融合,在同频共振中提质增效。一是以党建引领业务工作方向。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委会议“第一议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干部教育培训“第一主题”、青年理论学习“第一任务”,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税收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要事”,在对标对表中找方向、明思路、定措施,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认真开展模范机关创建活动,明确税务系统创建标准,推动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机关意识、彰显税务机关政治属性。在税收征管改革、减税降费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务中,各级税务局成立党委“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一竿子到底”抓落实机制,把加强党对税收改革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在个人所得税制改革中精细安排、稳妥推进,特别是主动提出免除补税额在XXX元以下或年收入XX万元以下的中低收入者汇算清缴义务的建议并获批准,大大降低了改革风险,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二是将党建嵌入业务工作各环节。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将理论学习与业务研讨结合起来,提高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聚焦税收业务部门重点岗位、关键环节,在纳税服务、社会保险费、集中采购、税务稽查等业务条线探索制定党建工作指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监督保障作用。每一项重大改革实施过程中,都在专项工作组成立临时党组织,引导党员冲锋在前,示范带动广大干部攻坚克难。组织各级税务局机关党支部与工作联系密切的相关部门机关党支部联学联建、与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以党建为纽带促进业务协作、提升服务水平。三是激励党员干部立足岗位担当作为。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机构改革全过程,层层开展谈心谈话XXX万人次,想方设法统筹平稳解决干部进退留转问题。坚持不懈抓好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贯彻落实,持续深化纪律作风专项整治和党风廉政教育,把严格管理作为对干部最大的爱护。深入开展创_员示范岗、党员承诺践诺、“为党旗增辉、为税徽添彩”、“新机构新服务新形象”等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强化党员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安排经验丰富的“导师”对基层新进人员进行2年以上“传帮带”,每年由省局从市局、县局发现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进行重点培养,注重在改革攻坚一线提拔重用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扛得起重活的好干部。组织税务系统“担当作为你最美”先进典型巡回宣讲,与中央宣传部联合开展“中国好税官”、“最美税务人”发布活动,营造对标先进、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三)在税务系统党建基础建设上持续用劲,夯实“强党建”的工作支撑。税务总局党委从健全基本制度、建强基层组织、配强骨干队伍入手,下力气抓好影响党建要求落实、党建任务落地的各项基础工作,为深化拓展税务系统党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加强制度保障。出台加强新形势下税务系统党的建设的意见,明确税务系统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制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12个方面具体措施,督促各级税务机关始终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理直气壮抓党建。印发构建一体化综合监督体系的意见及6项配套制度,织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督网络。印发税务系统党的建设工作规范,明确“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抓党建不缺位不漏项有指引。出台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党建工作与税收业务深度融合的18项措施,从强化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引领5个方面,完善党建与业务融合的长效机制。二是加强组织保障。在机构改革中及时调整优化机关基层党组织设置,做到行政机构改革到位、组织体系跟进到位。适应税务部门基层单位和服务窗口分散办公的特点,推动分局、所、办税服务大厅全部建立党支部。坚持机关带系统,总局机关开展党支部状况调研,制定党支部工作手册,推行总局机关党支部与基层税务机关党组织结对共建,示范带动各级税务局抓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坚持系统带行业,健全税务师行业党组织体系,强化政治引领,促进行业健康规范发展。三是加强队伍保障。将党务工作岗位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平台,把有发展潜力、有培养前途的好苗子放到党务工作岗位上锻炼,着力建设既懂党建又懂业务的复合型税务人才队伍。各级税务局将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机关党委和系统党建工作部门,共配备专职党务干部XX万名,占在职干部总数的XX%。总局每年举办党建工作处处长、党建业务骨干等示范培训班近20期,直接培训学员XXX余人,省局、市局每年至少开展1次党务干部集中培训。总局和省局、市局分别建立党建专业人才库,专门选拔党建方向领军人才,通过上挂下派、跟班学习等方式加大培养力度。有计划地安排党务干部与业务干部双向交流,注重提拔使用德才兼备、工作业绩突出的党务干部。20XX年以来,税务系统XX名专职党务干部提任司局级职务职级,占提任司局级干部总数的XX%;XX名优秀业务干部提任或转任到总局党建工作部门司局级领导岗位或者省局纪检组组长岗位。
二、主要成效
“纵合横通强党建”工作机制已经成为推动税务系统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为高质量推进新时代税收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注入强劲动力。各级税务部门普遍感到,抓党建尝到了甜头,干得越来越有劲头。
(一)有力促进了税务系统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税务系统在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中同步对党组织进行优化重构,各级税务局党组全部改设党委,成立党委工作部门和系统党建工作部门,党支部、党小组延伸到机关和基层工作单元,促进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党组织体系,为落实党对税收工作的全面领导、牵引撬动各项工作发挥了“主轴”作用。税务总局党委以上率下,带动各级税务局党委层层扛起主体责任,自觉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推动党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得到明显提升,税务系统当好“三个表率”、走好“第一方阵”的决心和行动更加坚定自觉。党员干部普遍反映,党中央要求一贯到底、总局党委部署直达基层,系统上下理解把握党中央精神更加及时精准,贯彻落实更加高效到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开展的税务系统政治生态专题评价中,各级干部评价为“好”和“较好”的占XX%以上。在20XX年度地方党委党建考核中,省、市、县税务局获得“好”等次的比例分别达到100%、XX%和XX%,稳居同级各部门“第一梯队”。
(二)有力保障了税收改革发展任务的圆满完成。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税务总局党委坚持党建工作和税收业务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以党建引领业务、以业务检验党建,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不断转化为税收治理效能。在重大改革发展任务中,关系全局的重点问题党委集体研究,关系某一领域的业务问题相关部门党组织协助攻关,在改革攻坚一线及时组_组织,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引导党员冲在前,努力做到改革推进到哪里,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就发挥到哪里,让党的旗帜始终在税收改革发展前沿阵地高高飘扬。大家普遍反映,各级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和广大党员的排头兵作用愈加凸显,处处都能看到党员带头上、领着干的生动场景。近年来,全国税务系统顺利完成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高质量落实各项重大改革任务,“十三五”期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税收收入比“十二五”时期增长XX%,新增减税降费达XX万亿元,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服务“六稳”、“六保”大局作出积极贡献。
(三)有力锻造了忠诚干净担当的税务干部队伍。税务总局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固本强基、凝神铸魂作用,在改革攻坚中锤炼干部、融合队伍,引领广大税务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牢记使命勇担当、廉洁自律作表率。机构改革期间,各级党组织做深做细思想政治工作,精简XX万名编制的任务按时完成,XX万名干部自觉服从组织安排“由正转副”,XX万名超配领导干部提前消化到位,干部队伍保持总体稳定。各级税务局党委树立崇尚实干鲜明导向,多措并举激发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广大税务干部斗志昂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税务系统连续8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推进“智慧税务”建设优化服务,持续整治纳税人缴费人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第三方开展的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得分逐年稳步提升,有关国际组织对我国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取得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以来,全系统涌现出X个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X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X名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X个集体和XX名个人受到国家级表彰奖励,XXX个单位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XXX多个单位和XXX多名干部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表彰表扬。
三、经验启示
税务总局党委通过构建“纵合横通强党建”工作机制,探索出一条契合实际、务实管用的管党带队治税新路径,为各级机关在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必须着眼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促进机关治理和事业发展,高位推进机关党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机关党的建设是机关建设的根本保证”,“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必须走在前、作表率”,这都要求我们把机关党建始终摆在重要位置。税务总局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把握新形势下机关党建的使命任务,把机关党建作为建设政治机关、完善机关治理、凝聚职工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保障,统筹推进税务系统党的建设和其他各项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实践证明,只有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认识和把握机关党建各项工作,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始终,把服务中心工作和促进事业发展贯彻全程,才能实现从“被动抓”向“主动抓”、从“应付抓”向“深入抓”转变,推动机关党建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有为有位、彰显价值。
(二)必须树立系统观念、加强整体建设,推动形成各负其责、各方协同、统筹推进的机关党建工作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落实党建责任制,坚持党组(党委)班子带头、以上率下、以机关带系统,机关党建工作才能形成强大合力。”税务总局党委牢牢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打出一整套党建工作“组合拳”,推动建立上下联动、条块协同、内部配合的工作体系,将机关党建融入具体业务和改革发展,将税务系统党建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形成了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良好格局。实践证明,机关党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只是哪一层级、哪个部门、哪一个人的事,只有通盘谋划、一体推进机关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层层压实各级党组织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党建工作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用好“条”和“块”两种资源,激活各类党建要素,做到既同向发力、又各有侧重,才能实现优势互补、全面提升,推动党建责任落地见效、党建任务开花结果。
(三)必须坚持常抓不懈、常态长效,不断健全持续推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制度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要搞好制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空白缺位的抓紧建立,不全面的尽快完善,成熟经验及时推广。”税务总局党委紧紧围绕税收改革发展完善党建工作思路举措,一年接着一年干,一锤接着一锤敲,把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及时固化为制度,逐步形成一系列有机衔接的长效机制,为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实践证明,改革发展越是向深入推进越需要持之以恒加强党的建设,机关党建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锚定目标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确保事业发展到哪里,实践探索就推进到哪里,制度建设就跟进到哪里,才能推动机关党建从量变向质变转化,不断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四)必须聚焦突出问题、精准发力,推动机关党建工作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问题为着力点,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用力,以增强精准性、实效性”,“要推进理念思路创新、方式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创造性开展工作”。税务总局党委坚持从影响税收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和机关党建的薄弱环节入手,紧扣时代特点、部门实际和党员特征,持续推动机关党建工作守正创新,为税务系统党的建设向纵深发展注入动力。实践证明,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开拓创新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提高机关党建工作质量的必然要求,只有瞄准业务工作难题,找准党建工作短板弱项,做到精确制导、精准发力,不断探索加强自身建设、有效发挥作用的方法载体,才能使机关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调研报告篇6
为进一步了解精准扶贫情况,努力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提高我镇脱贫成效,根据区委主要领导指示,xx镇认真组织专题调研组对全镇精准扶贫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xx镇全镇共有xx户xx人,其中贫困户xx户,贫困人口xx人。从致贫原因上看: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病致贫x户x人,因残致贫x户x人,因学致贫x户x人,因灾致贫x户x人,因发展动力不足致贫x户x人,因缺技术致贫x户x人,因缺劳动力致贫x户x人,因缺资金致贫x户x人。截至20xx年初已脱贫x户x人,未脱贫x户x人,其中20xx年预脱贫x户x人,20xx年预脱贫x户x人,贫困发生率为x%。在未脱贫的x户中,因病致贫x户,因残致贫x户,因缺劳力致贫x户,因缺技术致贫x户,因缺资金致贫x户,因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致贫x户。
xx镇脱贫攻坚取得预定的成效,主要归功于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的有力帮扶,广泛的社会力量支持和贫困户的自强不息。xx镇始终坚持把精准识别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第一粒扣子”,以“两不愁、三保障”为主要衡量指标,通过干部访、群众评、数据核,严格按照“一访、两会、三榜、四审”的程序精准把关,确保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始终坚持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筑牢镇、村联动责任落实体系,形成书记直接抓、部门行业合力扶、扶贫单位倾心帮、驻村干部和全镇党员干部结对帮的攻坚格局。特别是今年以来,xx镇党委、政府围绕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工作,对全镇x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进行全面摸排整改,x月x日-x日,镇党委、政府就摸排出的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方面的x户x个问题分村召开整改工作推进会,相关挂点区领导、帮扶单位负责人、帮扶干部和镇村干部参加讨论并明确了责任。截至目前,x个问题已整改x,其余x个正在建设中。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xx镇坚持将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深入实施“十一大扶贫工程”,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贫困发生率从x%下降至x%,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认识到扶贫工作离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有不少差距,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不强
1.先天不足,对于脱贫致富力不从心。部分伴有弱智或精神疾病的贫困户或是丧失劳动力的分散供养五保户,这部分群体因智力、体力等方面的原因,没有自主的劳动创造意识,生活条件极其恶劣,收入的来源仅靠政府的救助或亲戚朋友或是好心人的关照,属社会保障兜底类。如xx村xx户,现年x岁,精神方面存在障碍,日常到处乱走,捡破旧东西,住的一间砖瓦房中凌乱不堪,一直以来日常生活必需品由其兄长代为购买或村干部定期送达,因其精神问题又不能送至敬老院集中供养。
2.“等靠要看”,对摆脱贫困置身事外。少数贫困户,身体健康,但是主动脱贫的意识不强,属于主观上缺乏脱贫动力的“精神贫困”,把贫困归咎于外因,陷入“因穷而懒,因懒而穷”的恶性循环,存在“要穷穷到底,政府来兜底”、“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等、靠、要思想,主动参与脱贫致富的意愿不强,有“上热下冷”、“干部干、群众看”的“扶贫独角戏”现象。
3.心灰意懒,对改善生活失去信心。不愿劳动,创业意识淡薄,生活热情低。个别贫困户精神颓废,安于贫困现状,甚至存在“破罐子破摔”的思想。不主动参与劳动,做事怕苦怕累,对追求美好生活失去了动力和信心,甚至对镇村干部、帮扶干部的上门帮扶无动于衷。如xx村xx户,家庭人口x人,其妻子精神存在障碍,四个小孩均为小孩,大的小孩还是哑巴,住在x平方左右的一层平顶房屋中,家中凌乱不堪。为了帮扶他,镇村帮助他办理了x个低保,还提供了一个公益性岗位。邹忠明仍是不怎么去打理家庭,努力劳动。
4.固执己见,对生活现状不思进取。危房改造等扶贫措施在帮扶干部眼里可谓是直接的“政策纯利”,但在贯彻落实到每家每户过程中是仍会碰壁,部分贫困户思想封建顽固,安与贫困,不求改变。比如xx村xx,因病致贫,两个老人居住在土木结构房屋,镇村帮助其申报危房改造,但听说要拆旧房,又决心不搬,怕丢了祖宗基业。(现该户已进行危房改造)
(二)贫困户对脱贫攻坚认识片面
一是小富即安现象。部分贫困户在脱贫致富路上后劲不足,在生活取得一点小改善后又裹足不前,甚至还在普通群众中有一种优越感,认为多花精力去获得收入是很傻的事情,有的还打牌、打麻将、喝喝小酒,开始享乐了。
二是“怕脱贫”现象。有的贫困户不仅等靠要,还不愿脱贫摘帽。为了不脱贫,一些贫困户不惜隐瞒扶贫成果。上级来村里调查脱贫成果时,村民故意不说实话,隐瞒收入,怕一旦脱了贫无法再继续享受政策。
三是漠不关心现象。一些贫困户认为扶贫是政府及干部的事,有被动扶贫思想,对扶贫工作主动参与度不高,对帮扶措施也只是被动接收。比如近年来,我区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之策,立足马家柚产业,大力推行马家柚特色产业扶贫模式,通过零星种植、认购种植、爱心种植三种模式,既分配树苗,又给予技术指导,让贫困户发展自己的产业,但是一些贫困户对自己房前屋后帮种的马家柚条数不清、从不参与种植管理,认为这是镇村及帮扶干部该做的工作。
(三)扶贫产业的发展还不够充分
一是认识不到位,群众思想发动不够。部分村、组对“一村一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升级、建设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缺乏应有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没有把发展产业作为农村产业发展的抓手来抓。群众对发展产业扶贫了解甚少,自觉参与乡村产业建设信心不足,缺少产业自我规划和发展设想,农户没有完全融入产业扶贫建设的整体,导致部分村的扶贫产业建设规模小、知名度不高、商品率低。
二是主导产业规模小、产业面窄,产业化程度低。综合来看我镇“一村一品”的总体发展水平依然很低,突出表现为“散、小、短、杂”。大部分主导产业分散难以形成规模;产业规模和产品规模小,xx主要两大合作社腾马合作社和圣地合作社都是以马家柚种植为主,零星种植黄桃等产品,无论是产业基地、发展规模、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等都还远不适应现阶段“一村一品”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品牌化的产业化发展的要求,镇区内又无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刚起步运作,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贫困户劳动力素质不高,组织化水平低。农民缺乏有效劳动技能,文化素质总体不高,部分农民缺乏自我创业、吃苦耐劳精神,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加之缺少农业产业技术服务人才,技术服务跟不上,致使劳动力素质不高。部分村级基层组织中缺少发动群众,积聚力量有序发展产业的能人,农民发展产业不是单打独斗就是盲目随从。
(四)脱贫质量不高,返贫隐患仍然存在
一是部分贫困户身体素质较差,年老体弱多病居多,文化水平低、普遍缺少技术,缺乏发展思路。贫困户增收主要靠农业种植和外出务工,贫困群众一旦遭遇自然灾害、重大疾病等,就会减少家庭收入,已经脱贫的也有可能再度返贫。
二是农业产业脆弱,增收难度大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技术含量不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受市场因素影响,部分农产品价格波动,农户劳动所得不多,挫伤了劳动积极性;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目前形成特色产业的不多,支撑作用不明显。
三是仍有不少贫困户或“安”于贫困。部分贫困户目光短浅,得过且过,干一天玩两天,赚的钱花光了要饿肚子了才能迫使他们再次投入劳动或加大劳动效率。
(五)扶贫技能培训作用还不够大
区每年组织的技能培训可谓密集而广泛,但多数培训都是定点定向定时,贫困户参与率低,培训缺乏预期效果。如某单位组织家政服务培训,要求每村至少x人参加,但部分村很少有贫困户参加,且参加一下又离去的很多,往往到培训结束时在场人员寥寥无几,造成资源浪费,加上培训后无相关岗位聘用,培训失去意义,镇村干部每次还得绞尽脑汁完成参训任务,原本的好事多成怨言。还有一些帮扶干部只是简单的任务式走访,没有深入“问贫根”。
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调研报告篇7
监督执纪执法权力运行内控机制,是指纪检监察机关为防范和化解在行使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权力中的不作为、乱作为风险,保障监督执纪执法权力依规依纪依法运行,建立的界定权力边界、明晰岗位职责、规范权力运行、强化内部监督制约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纪检监察权是公权力重要组成部分,是治权之权。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专责机关,担负着管党治党的重要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纪检监察机关要明确权力边界、严格内控机制,针对自身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体系的薄弱环节,扎紧织密制度笼子,坚决防止“灯下黑”。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制度建设为主线,逐步完善执行机制,在权力的合理配置、规范运行、有效监督上取得明显成效。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执法权力运行内控机制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建,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体系不断完善,自我监督总体是严的、工作是实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极少数纪检监察干部“灯下黑”的问题是现实的、复杂的,“围猎”与反“围猎”的斗争是长期的、严峻的,自我监督管理、内控机制建设永远在路上,丝毫不能懈怠。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指明了前进方向。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要深刻认识“明确权力边界、严格内控机制”是实现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化推进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的前提条件。建立健全内控机制, 要始终坚持党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紧扣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主线,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统一、赋权与控权并重、控权与效率兼顾、系统集成与及时管用融合的原则,围绕管住人、管住事、管住权,针对发现的问题和风险,坚定稳妥、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稳步推进。
1.完善内控机制,解决制度“够用”问题士
在行使监督权方面。要进一步明确权力边界、履责标准,压缩自由裁量空间,规范监督权力行使。规范线索管理监督等工作,形成管理闭环。进一步明确派驻机构履行职责的内容、标准、程序和要求,规范派驻机构权力,特别是监督权的行使。指导推进基层监督信息化建设,切实提升基层监督实效。研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日常监督工作指南,指导全系统做细做实日常监督工作, 找准找实监督的切入点、关键点,切实增强监督的自觉性、精准性。切实加强政治生态研判,完善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工作的制度机制,提高回复意见的精准性和及时性。从制度机制层面统筹考虑推动解决派驻机构、基层纪委监委内部监督力量不足的问题。
在行使审查调查权方面。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有关制度,督促制度执行,强化责任追究,确保审查调查权力不被滥用。制定全系统适用的审查调查措施使用、涉案财物管理等相关规定,作为监察法实施条例的配套制度,做到各类措施依法使用、从严慎用。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规范对行贿人的处理,建立行贿人“黑名单”制度,综合运用纪律、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惩戒教育行贿人。规范纪律检查建议书和监察建议书的运用,以问题推动查补漏洞、以案件促进整改整治,提升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的质量和水平。制定适用全系统的违纪违法犯罪案件证据标准,出台规范性指导意见。
在行使处置处分权方面。运用“四种形态”要发挥组织作用、组织优势, 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研究、集体决策,严格组织程序,听取党委(党组)和有关方面意见。深入调研“四种形态”适用情形,总结研究“四种形态”运用典型案例,加强系统指导,努力做到每一种形态的适用都精准、规范。做好案件审理审核把关,加强与组织部门和执法司法机关的衔接配合,切实强化对运用“四种形态”的监督制约。建立健全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申诉复查制度。制定处分执行相关配套制度,确保处置处分权得到精准有效行使。
在权力监督管理方面。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管理监督的制度体系,加强政策法规解读,开展全员专题培训,加深理解和掌握,促进规范行权、依法行权, 推动强化监督职责,案管部门全面履行线索管理、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督促办理、统计分析职能。强化责任体系,加强日常监督管理,规范对借调人员的管理。探索创新监督方式和手段,建立对监督执纪执法权力运行程序和案件质量进行抽查、检查的长效制度,看住事管住人。梳理不同岗位、不同层级存在的风险,探索制定约束纪检监察干部行为的“权力清单”,完善滥用监督执纪执法权力责任追究制度,使执纪执法权有界受控。
2.注重系统集成,解决制度“好用”问题士
推动制度系统集成。要定期组织法规清理,针对现行监督执纪执法权力运行和监督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分层分类予以优化整合。整合分散的制度,对各部门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领域制定的同类制度规定进行整合集成,将不同措施使用规定整合形成与规则、规定、监察法实施条例相配套的措施管理规定。升级普遍适用的制度,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制定的有关内部制度,地方亟需且条件成熟的,升级为全系统适用的规范性文件,解决制度规范上下一致的问题。加强制度建设统筹,在制度建设中通盘考虑、统一规划,增强制度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提升制度水平,逐步构成由框架性制度、配套制度、操作办法等组成的更加科学高效的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制度执行机制。要建立切实可行、系统联动、能动有效的制度执行机制,保障现行制度落实落地。建立事前明责机制,进一步细化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制度执行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建立事中联动机制,在执纪执法业务中,发挥监督检查部门和审查调查部门“前后台”相互制约作用,督促规范行权;在监督执纪执法权力内控中,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负主体责任的部门和案管、审理、干部监督、组织人事、机关党委等负监督责任的部门要加强联动,监督保障制度落地执行。建立健全事后倒查和责任追究机制,在结案时要求审查调查人员填写相关事项承诺书,发现确有打听干预过问行为的进行倒查, 对不如实填写的严肃追究责任。
3.强化监督管理,解决制度“管用”问题士
提升监督质效,形成监督合力。一是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部门要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加强日常监管,严格按照规定权限、规则、程序,行使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处置处分权力。建立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一岗双责”、工作人员直接负责的内控管理责任体系,坚持组织授权、坚守组织原则,严格规范监督执纪执法工作、专项工作流程。部门负责人要加强对干部的管理监督,坚持严肃、认真、具体、经常,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批评,对问题线索处置意见、审查调查对象和涉案人员涉案财物处理意见、采取措施的关联性和必要性等, 进行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对于在审核把关中没有发挥作用以致出现问题的, 严肃追责问责。二是监督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提升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明确案管部门对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全过程监督管理的具体权限和必要工作手段,由事后监督为主,逐步拓展到事前预防性监督、事中同步监督,由结果监督变成过程监督。审理部门加强审核把关和监督制约,进一步健全案件审理质量评查机制,把立案依据查实情况、申诉复查情况等纳入案件质量评查体系,案件承办部门要支持配合案件审理工作,自觉接受监督,认真听取意见, 履行好保障和提高案件质量的共同职责。组织人事部门、干部监督部门、机关党委加强日常监督,提高监督的主动性和精准性,对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三是加强对本级派驻机构和下级机关的监督。上级纪委监委领导和干部监督部门要加强对下级一把手和班子成员的监督,推动“关键少数”严格执行内控制度。各监督检查部门要加强对本级派驻机构和下级纪委监委内控机制建设的指导和督促,对重要问题线索处置、重要案件办理、“四种形态”精准运用等加强监督。本级派驻机构和下级纪委监委严格按照报告事项清单和文书模板报告监督执纪执法重要事项,自觉接受监督。四是各监督主体之间加强协作配合, 形成监督合力。探索在案管、审理、干部监督、组织人事、机关党委等部门之间建立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定期通报、信息共享、联动监督,提高监督实效。案管部门发现违规违纪违法审查调查的,将相关情况通报审理部门就证据合法性进行审查,通报组织部门作为干部考核评价内容, 性质严重的移交干部监督部门和机关党委处理。
探索创新监督方式,让监督真正发挥作用。一是用好信息化监督手段。要把监督嵌入业务信息系统,实现对监督执纪执法业务实时监督。对检举举报平台、案件监督管理系统等信息平台,加强升级维护;推广信息化办案系统,在办案全流程的关键节点设置风险提示和工作指引,预防和警示轻微违规行为; 强化大数据使用监管,严格管控大数据使用权限。二是开展各类专项监督检查。针对问题和风险突出的环节和事项,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督促整改,针对共性问题研究健全制度规范。对案件质量进行评查,着重对查否的案件进行专项检查。三是以外部监督倒逼自我约束和监督。自觉接受司法机关的监督,对退查、退补案件认真查找不足,及时整改; 探索接受人大监督、舆论监督的有效方式,对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认真落实, 对社会舆论主动回应;支持特约监察员监督工作,定期听取意见建议;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推动监督执纪执法公开透明,对可以公开的重要制度和工作,积极以公开促规范。
严肃责任追究,形成震慑效应。一是抓早抓小,防止“小毛病”变成“大问题”。承办部门要加强对工作人员执纪执法的检查,发现有不规范或违规违纪风险的,及时提醒、批评教育;发现违规行为,特别是作风不实、政绩观偏差、不依规依纪依法的,立刻纠正,及时报告分管领导,并向组织部门、干部监督部门、机关党委通报情况。案管部门要紧盯“小问题”,强化过程监督。二是坚持刀刃向内,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加大对以线索谋私、以案谋私、违纪违法审查调查、侵害相关人员合法权益、跑风漏气、说情干预等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清除害群之马,防止“灯下黑”。三是开展“一案双查”, 从严从实强化自我监督。紧盯落实内控机制建设主体责任,对反复出现问题或连续发生违规违纪违法案件的,开展“一案双查”;对该发现没发现、该报告没报告、该追究没追究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
4.坚持严管厚爱,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士
更加突出党建引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贯彻实施监察官法为契机,着力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守对党忠诚老实的政治品质,真正做到“两个维护”。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党员党性分析、党员民主评议等制度,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政治高度正确认识监督执纪执法权力的内涵外延,准确把握权力边界,行使权力慎之又慎、实事求是、精准恰当, 自觉接受监督约束。在提升组织力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机关单位和直属单位、综合部门和业务部门、基层党组织和临时党支部的分类指导,推动建立完善党建业务双计划、同推进的制度机制,促进党建工作融入业务工作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党建工作促忠诚履职、规范行权。把“一岗双责”落到实处,完善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压实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树牢纪检监察机关领导干部抓内控机制建设的理念,重点纠治政绩观偏差、发布不当言论、与联系地区部门干部私下交往等方面的问题,营造敬畏纪法、尊崇纪法的良好氛围。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政治能力和纪法水平。要坚守政治培训定位,落实政治培训与业务培训一体推进要求,及时准确传达党中央和中央纪委常委会对执纪执法工作的最新指示精神,及时解读政策要求和权力行使有关规定,努力提升干部政治能力和政策水平。强化纪法知识教育,开展分层级、分领域全员培训,加强实践锻炼,着力提高干部日常监督检查、处置问题线索、运用纪法规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增强案件突破、措施使用、调查取证、把握政策、执纪执法贯通等多方面本领。针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及时研发课程,举办学习贯彻监察法实施条例专题培训,将全面推进纪检监察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的要求一贯到底。加强正面引导和警示教育,探索将“内控机制建设”内容纳入教育培训,加强正面示范教学,强化“年轻干部防范微腐败教育”, 完善“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教训和启示”等课程设置;建好用好典型案例库,有效利用忏悔录、剖析材料、旁听庭审等载体,深化警示教育效果。
坚持激励约束并重,强化日常管理监督。要严把入口关、选拔关,在纪检监察干部录用、选拔任用等工作中,把政治过硬作为首要标准,加强对群众评价反映情况及干部社会交往情况的分析研判,多方印证、考准考实。加强日常了解和监督,结合考核考察、调研走访,听取干部监督部门、日常业务联系单位及案管部门、审理部门对干部依规依纪依法行权履职情况的评价介绍,深入窗口部门、培训机构、驻在单位了解干部作风、口碑、形象,针对行权用权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或者轻微问题,用好提醒、函询、诫勉等组织处理方式, 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巩固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落实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常态化管理等方面最新要求,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以权谋私问题。坚持监督加压、信任加力,落实失实检举控告澄清工作机制,及时为受到诬告陷害的纪检监察干部澄清正名,对恶意举报、诬告陷害的严肃处理,释放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正确行权“正能量”;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对属于改革失误、工作差错的无心之过,给予同志式关心、实事求是处理,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调研报告篇8
随着农房改善项目的陆续完成,农村人居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年农房改善后新型农村社区宜居宜业长效机制的调研报告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我省《“十四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明确提出“有序推进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同步谋划产业发展和农民就地就近就业,配套建设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服务”“探索加强城乡融合地带党建有效路径,对新型农村社区、农房改善集中居住区等强化分类指导”等意见,为新时期做好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指明了方向。基于上述背景和要求,区农业农村局紧扣自身职能,以**镇**为改革切入点,就我区如何探索构建农房改善后新型农村社区宜居宜业长效机制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社区的现状以及在宜居宜业方面的实践
**新型农村社区位于**镇东南部,南邻**,北靠**,东临**,西接**,建有农房231套(其中已入住171户、正在装修30套),常住人口310人。社区所在村集体拥有耕地6980亩,其中流转给向日葵故事景区1385亩、流转给中国电力投资盐城分公司(太阳能光伏电站)1108亩,剩余4487亩土地已全部流转给大户经营。近年来,社区围绕宜居宜业这一目标,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全力推动共同富裕,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34万元,被评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一是培育特色产业,增加经营收入。依托**镇国家级绿色食品基地和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乡镇等地方优势,发挥农产品、水产品等特色品牌效应,积极鼓励农民将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绿色稻米种植、芡实种植、稻虾共养等高效生态农业。目前,社区共有家庭农场14户,其中从事稻麦轮作的8户,户均经营规模约450亩、年收入约15-20万元;从事芡实种植6户,户均种植面积约200亩、年收入约40万。同时,还有8户农民从事小规模水产养殖,户均年收入20-30万元;有8户在外村流转土地种藕,经营规模为100-200亩,户均年收入20-30万元。此外,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发包,年均增收约1.2万元。
二是创新务工服务,增强就业能力。由村集体注册成立社区公益性劳务公司,对接周边景区、园区用工需求,统一派遣用工、结算费用,并为社区农民购买劳动用工意外保险(人均500元左右),解决用工单位的后顾之忧,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目前,社区68岁以下男劳动力97人,常年在景区、园区从事绿化、管护、采摘等工作,日工资150元左右,年务工收入3.5万元左右;68岁以上男劳动力48人,主要在景区做临时工,日工资90元左右;65岁以下女劳动力126人,常年在景区从事绿化保洁等工作,月工资2300元左右;部分65岁以上女劳动力,主要在景区做临时工,日工资80元左右。
三是推动农旅融合,拓宽增收渠道。由**镇投资1000余万元新建向日葵旅游专线,打通淮金公路、**和向日葵农旅融合产业园区,使**成为景区主入口,将游客引流到社区。村集体动员农户盘活闲置农房,开办民宿、农家乐、土特产零售店等服务产业,在社区周边布局采摘园、垂钓中心等休闲业态,目前已开办民宿1家、农家乐3家、土特产零售店2家,在节假日旅游旺季,创业农民收入可观。此外,村集体正在积极与携程等平台接洽,力争以专业化运作提升服务产业质效。
四是完善基础配套,优化居住环境。社区内配套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分类设施,污水接管率100%,党群服务中心、居家养老中心、卫生室、村民活动广场、生态停车场、农机具停放场、体育健身器材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自来水、电力、通讯、燃气、亮化等基础设施均按标准建设到位。在此基础上,社区正在建设公共菜地,计划每户分配半分地,配备完善的浇灌设施,打造精品便利菜园。同时,还留有专门的场所,免费提供给村民办红白喜事,尽最大程度为村民提供便利,减少生活开支。
五是壮大集体经济,反哺民生保障。村集体将白马湖退圩还湖清淤弃土区和滩涂整理后形成400亩土地,连同180亩水面,全部出租给向日葵故事景区,用于种植向日葵、油菜及其他经济和观赏作物等,加上门面房、旧小学等房屋出租费用,年经济收入近9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在缴纳社区农业灌溉排涝电费后,为社区农民承担30%的自来水费,以降低生活成本。此外,还为70岁以上老年人购买“安康保险”,在节假日期间走访慰问低收入群体,并以购买服务的形式为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群体提供社区保洁等公益性岗位,进一步提升特殊群体的幸福感。
二、当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宜居宜业亟待破解的问题
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宜居宜业长效机制,是我区做好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的迫切需要。通过对**等已入住的农村社区调研发现,在推动农房改善后新型农村社区宜居宜业方面还存在三类突出问题,且在全区面上具有普遍性。
一是社区治理服务水平难以满足需求。一方面,新型农村社区大多涉及两个以上村庄的村民混住,却没有统一的公共服务供给以及公共事务协调机制,存在同一社区内的居民归属不同村管理、到各自村办事的现象,这既浪费了管理资源,更降低了治理效率。另一方面,原来农民长期居住在同一村落,相互之间或具有兼亲带故的社会关系,或具有共同的价值理念,形成了以血缘、亲缘、地域为纽带的传统村居治理格局,能够在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实现自我治理,而不同村的农民共同入住社区后,乡土关系被弱化,村庄共同体的凝聚力被削弱,这就对社区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农村社区建设起步较晚,社区工作者来源渠道比较狭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业务能力也有所欠缺,提供给农民的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不高,导致部分群众对社区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较低。
二是社区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有待完善。随着农房改善项目的陆续完成,农村人居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而农民群众思想认识等软实力没有实现同步提升,生产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垃圾废弃物乱丢乱抛的陋习仍然存在,导致环境管护任务依然艰巨。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长效管护进程中,因缺乏有效的参与调动机制,基层及相关职能单位成为了实施主体,而农民却成为了局外人,没能真正激发农村社区的内生动力。此外,新型农村社区对人居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用于环境管护的经费除了“五位一体”等相关政策资金外,大多需要利用村集体经济收入进行补充投入,这在不同程度上给村集体特别是收入较低的村集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存在管护不到位的风险。
三是社区富民增收作用亟需进一步增强。当前,住在新型农村社区的个体农户,土地已基本流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明显改变,生活必要支出也显著提升,仅靠土地流转资金等微薄的收入难以保障生存需要,因此务工和创业是他们的必然选择。受文化程度不高、知识面狭窄、经营管理经验少等因素制约,再加上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农民群体普遍对创业缺乏信心,也极少有成功案例。而因区位优势不明显,农村社区周边也难以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导致农民特别是年轻人外出务工成为常态,只有老人妇女小孩在家留守。农村社区的空心化,又容易引发养老、教育、治安等诸多社会问题,这就需要探索农民就近就业创业渠道,让更多农民留在农村社区,以维护社会的安定。
三、探索构建新型农村社区宜居宜业长效机制的几点建议
推动构建新型农村社区宜居宜业长效机制,需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重点立足当前面临的“社区公共服务、环境整治、就近就业”等问题,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抓手,大力提升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同时,要构建部门联动、协同推进机制,整合农业农村、人社、农房、住建、民政等部门资源要素,以及专业化服务企业、社会公益组织等协同推进。在探索过程中,还要坚持风险可控,逐步拓展的思路,在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可选择**等条件较好的新型农村社区开展先行试点,并不断总结经验,适时将成熟的可复制改革内容向全部新型农村社区推广,使改革试验成果惠及更广大农民。
(一)探索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新模式。
一是建立“政经分离、一站办理”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开展“政经分离”改革,在不改变原村庄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体制的前提下,整合入驻村庄的村委会部分公共服务职能,实现不同村庄农民民生事项在新型农村社区统一办理。在社区干部中推选帮办代办员,推行“一门受理、一站式服务、全科社工”服务模式,不断提高政务服务能力。
二是提升社区事务协商与综合治理能力。村庄混居后,要建立议事协调机制,推动及时有效解决社区环境治理、农民矛盾调解、村委会办公场所协调等问题。要落实“四议两公开”决策机制,深入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用好“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载体,设立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民情恳谈会等议事协商机构,推进新型社区协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依法制定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健全备案和履行机制,确保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建设社会治理工作站示范点,整合综治、调解、信访等力量,推动矛盾纠纷、治安隐患、民生事项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三是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将新型农村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纳入干部和人才队伍发展规划,逐步健全分档分级的薪酬待遇保障体系,加快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工作者培训,支持其参加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评价和学历教育等,按规定对获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的给予职业津贴,促进其能力转型和素质提升。四是推进“互联网+居民自治”举措。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鼓励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社区APP等社区信息媒介,完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大力发展社区电子政务,促进居民需求与服务供给相匹配,不断提高新型农村社区服务效能。
(二)探索新型农村社区人居环境管护新机制。
一是开展管护积分试点。发挥农民群众在人居环境管护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家庭环境卫生积分制度,“一户一档”设置积分台账,明确积分内容、积分流程、积分评定标准等,强化考核奖惩,提升社区农民参与意识,推动村民由“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参与”。
二是完善考评监督机制。由村社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等人员组成评定小组,每两周一次,根据积分项目和分值标准,采取集中评比、不定期抽查、邻里互评等多种方式对农民家庭开展评比并给予相应积分,积分结果以“红黑榜”形式通过便民服务中心公示栏、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渠道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加大奖励激励力度。一方面,进行物质奖励,农户可根据所得的积分,兑换香皂、洗衣液、牙膏牙刷、食用油等生活日用品。另一方面,给予精神激励,将积分红榜前三名的农户评为“清洁文明户”并授予流动红旗、颁发奖状,组织分享积分心得,以此增强积分高者荣誉感,激发农民主动性。
四是实施区级统筹保障。建立社区人居环境考评机制,加强对农村社区污水处理设施运维、周边河道保洁、居住小区环境卫生等方面的考核,由区级财政根据新型农村社区工作成效给予经费支持,进一步调动基层干事积极性,确保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河道干净整洁、小区内垃圾实现有效分类、小区整体环境宜人宜居。
(三)探索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新场景。
一是加快布局特色产业。在新型农村社区周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重点以我区优质稻麦、生态水产、休闲旅游观光、康养食材种植等特色产业布局为基础,加快形成“社区有生产基地、逐户有增收项目”的良好局面。
二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当地年轻一代作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性金融、土地流转举措、农业科技培训措施等,满足不同主体的生产发展需求,节约运作成本,激发新农人在助推当地产业发展上的动能。
三是探索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引导和支持当地农民在特色产业发展中找到收入增长的途径,对于独立经营能力较弱的小农户,引导其加入合作社或者与龙头企业相结合,通过股份合作等形式,让小农户融入本地二、三产业发展,助推产业富农取得新成效,真正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目标。
四是优化就近就业服务。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村居劳动就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农村各类劳动力提供政策宣传和就业、创业、培训等精准服务,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或灵活就业。
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调研报告篇9
部分伴有弱智或精神疾病的贫困户或是丧失劳动力的分散供养五保户,这部分群体因智力、体力等方面的原因,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最新乡镇扎实推进长效脱贫机制的调研报告,希望大家喜欢。
为进一步了解精准扶贫情况,努力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提高我镇脱贫成效,根据区委主要领导指示,xx镇认真组织专题调研组对全镇精准扶贫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xx镇全镇共有xx户xx人,其中贫困户xx户,贫困人口xx人。从致贫原因上看: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病致贫x户x人,因残致贫x户x人,因学致贫x户x人,因灾致贫x户x人,因发展动力不足致贫x户x人,因缺技术致贫x户x人,因缺劳动力致贫x户x人,因缺资金致贫x户x人。截至20xx年初已脱贫x户x人,未脱贫x户x人,其中20xx年预脱贫x户x人,20xx年预脱贫x户x人,贫困发生率为x%。在未脱贫的x户中,因病致贫x户,因残致贫x户,因缺劳力致贫x户,因缺技术致贫x户,因缺资金致贫x户,因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致贫x户。
xx镇脱贫攻坚取得预定的成效,主要归功于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的有力帮扶,广泛的社会力量支持和贫困户的自强不息。xx镇始终坚持把精准识别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第一粒扣子”,以“两不愁、三保障”为主要衡量指标,通过干部访、群众评、数据核,严格按照“一访、两会、三榜、四审”的程序精准把关,确保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始终坚持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筑牢镇、村联动责任落实体系,形成书记直接抓、部门行业合力扶、扶贫单位倾心帮、驻村干部和全镇党员干部结对帮的攻坚格局。特别是今年以来,xx镇党委、政府围绕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工作,对全镇x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进行全面摸排整改,x月x日-x日,镇党委、政府就摸排出的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方面的x户x个问题分村召开整改工作推进会,相关挂点区领导、帮扶单位负责人、帮扶干部和镇村干部参加讨论并明确了责任。截至目前,x个问题已整改x,其余x个正在建设中。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xx镇坚持将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深入实施“十一大扶贫工程”,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贫困发生率从x%下降至x%,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认识到扶贫工作离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有不少差距,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不强
1.先天不足,对于脱贫致富力不从心。部分伴有弱智或精神疾病的贫困户或是丧失劳动力的分散供养五保户,这部分群体因智力、体力等方面的原因,没有自主的劳动创造意识,生活条件极其恶劣,收入的来源仅靠政府的救助或亲戚朋友或是好心人的关照,属社会保障兜底类。如xx村xx户,现年x岁,精神方面存在障碍,日常到处乱走,捡破旧东西,住的一间砖瓦房中凌乱不堪,一直以来日常生活必需品由其兄长代为购买或村干部定期送达,因其精神问题又不能送至敬老院集中供养。
2.“等靠要看”,对摆脱贫困置身事外。少数贫困户,身体健康,但是主动脱贫的意识不强,属于主观上缺乏脱贫动力的“精神贫困”,把贫困归咎于外因,陷入“因穷而懒,因懒而穷”的恶性循环,存在“要穷穷到底,政府来兜底”、“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等、靠、要思想,主动参与脱贫致富的意愿不强,有“上热下冷”、“干部干、群众看”的“扶贫独角戏”现象。
3.心灰意懒,对改善生活失去信心。不愿劳动,创业意识淡薄,生活热情低。个别贫困户精神颓废,安于贫困现状,甚至存在“破罐子破摔”的思想。不主动参与劳动,做事怕苦怕累,对追求美好生活失去了动力和信心,甚至对镇村干部、帮扶干部的上门帮扶无动于衷。如xx村xx户,家庭人口x人,其妻子精神存在障碍,四个小孩均为小孩,大的小孩还是哑巴,住在x平方左右的一层平顶房屋中,家中凌乱不堪。为了帮扶他,镇村帮助他办理了x个低保,还提供了一个公益性岗位。邹忠明仍是不怎么去打理家庭,努力劳动。
4.固执己见,对生活现状不思进取。危房改造等扶贫措施在帮扶干部眼里可谓是直接的“政策纯利”,但在贯彻落实到每家每户过程中是仍会碰壁,部分贫困户思想封建顽固,安与贫困,不求改变。比如xx村xx,因病致贫,两个老人居住在土木结构房屋,镇村帮助其申报危房改造,但听说要拆旧房,又决心不搬,怕丢了祖宗基业。(现该户已进行危房改造)
(二)贫困户对脱贫攻坚认识片面
一是小富即安现象。部分贫困户在脱贫致富路上后劲不足,在生活取得一点小改善后又裹足不前,甚至还在普通群众中有一种优越感,认为多花精力去获得收入是很傻的事情,有的还打牌、打麻将、喝喝小酒,开始享乐了。
二是“怕脱贫”现象。有的贫困户不仅等靠要,还不愿脱贫摘帽。为了不脱贫,一些贫困户不惜隐瞒扶贫成果。上级来村里调查脱贫成果时,村民故意不说实话,隐瞒收入,怕一旦脱了贫无法再继续享受政策。
三是漠不关心现象。一些贫困户认为扶贫是政府及干部的事,有被动扶贫思想,对扶贫工作主动参与度不高,对帮扶措施也只是被动接收。比如近年来,我区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之策,立足马家柚产业,大力推行马家柚特色产业扶贫模式,通过零星种植、认购种植、爱心种植三种模式,既分配树苗,又给予技术指导,让贫困户发展自己的产业,但是一些贫困户对自己房前屋后帮种的马家柚条数不清、从不参与种植管理,认为这是镇村及帮扶干部该做的工作。
(三)扶贫产业的发展还不够充分
一是认识不到位,群众思想发动不够。部分村、组对“一村一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升级、建设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缺乏应有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没有把发展产业作为农村产业发展的抓手来抓。群众对发展产业扶贫了解甚少,自觉参与乡村产业建设信心不足,缺少产业自我规划和发展设想,农户没有完全融入产业扶贫建设的整体,导致部分村的扶贫产业建设规模小、知名度不高、商品率低。
二是主导产业规模小、产业面窄,产业化程度低。综合来看我镇“一村一品”的总体发展水平依然很低,突出表现为“散、小、短、杂”。大部分主导产业分散难以形成规模;产业规模和产品规模小,xx主要两大合作社腾马合作社和圣地合作社都是以马家柚种植为主,零星种植黄桃等产品,无论是产业基地、发展规模、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等都还远不适应现阶段“一村一品”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品牌化的产业化发展的要求,镇区内又无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刚起步运作,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贫困户劳动力素质不高,组织化水平低。农民缺乏有效劳动技能,文化素质总体不高,部分农民缺乏自我创业、吃苦耐劳精神,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加之缺少农业产业技术服务人才,技术服务跟不上,致使劳动力素质不高。部分村级基层组织中缺少发动群众,积聚力量有序发展产业的能人,农民发展产业不是单打独斗就是盲目随从。
(四)脱贫质量不高,返贫隐患仍然存在
一是部分贫困户身体素质较差,年老体弱多病居多,文化水平低、普遍缺少技术,缺乏发展思路。贫困户增收主要靠农业种植和外出务工,贫困群众一旦遭遇自然灾害、重大疾病等,就会减少家庭收入,已经脱贫的也有可能再度返贫。
二是农业产业脆弱,增收难度大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技术含量不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受市场因素影响,部分农产品价格波动,农户劳动所得不多,挫伤了劳动积极性;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目前形成特色产业的不多,支撑作用不明显。
三是仍有不少贫困户或“安”于贫困。部分贫困户目光短浅,得过且过,干一天玩两天,赚的钱花光了要饿肚子了才能迫使他们再次投入劳动或加大劳动效率。
(五)扶贫技能培训作用还不够大
区每年组织的技能培训可谓密集而广泛,但多数培训都是定点定向定时,贫困户参与率低,培训缺乏预期效果。如某单位组织家政服务培训,要求每村至少x人参加,但部分村很少有贫困户参加,且参加一下又离去的很多,往往到培训结束时在场人员寥寥无几,造成资源浪费,加上培训后无相关岗位聘用,培训失去意义,镇村干部每次还得绞尽脑汁完成参训任务,原本的好事多成怨言。还有一些帮扶干部只是简单的任务式走访,没有深入“问贫根”。
推荐访问:办案 调研报告 机制 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工作思考 室组地联合办案模式 室组地联合办案是什么意思 室组地联合办案的思考 室组地联合办案的建议 室组地联合办案经验 “室组地”联合办案 室组地联合办案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