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让信息技术成为语文教学飞翔翅膀(完整),供大家参考。
让信息技术成为语文教学飞翔的翅膀 关键词:信息技术、引领、加强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正在逐步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它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也给教师、学生的教学行为。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真言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也适用于教育教学领域。有信息技术介入会更有效地放飞语文课堂,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一、利用多媒体声情并茂的特点,营造适宜的教学氛围。
在我的教学经历中,有过一次效果十分显著的对比,一直让我记忆犹新。同样是在教学《一夜的工作》这一课。前一次,学生在读课文时平平淡淡的,谈体会也没什么可说的。我还想进一步去激发学生情感,可学生没有什么感觉。因此,一节课在平淡和干涩中过去,当时,我还戏谑性地长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呀!后一次,课前我和学生一起利用书报、网络等媒体手段搜集并学习了周总理生前的事迹,了解到周总理谦逊的为人、豁达的胸怀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革命前辈的崇敬之情。教学时,我同样让学生读课文,不同的是配上了轻缓的音乐,而且之前也看了相关的一些图片。结果学生读得很有感情,体会也很深刻。整堂课十分流畅,效果也非常明显,前后两次的结果令我始料未及。课后,我认真地进行了反思。这篇课文的确很感人,但这些人和事距离学生的生活又确实太遥远了,因为历史的车轮从未在他们的心尖留下丝毫印记。前一次是我错怪了学生。这次的成功,源于课前信息的搜集与整理,源于多媒体对课堂氛围的渲染。它一下子奠定了学生感情基础,引导学生顺利入情入境。这个过渡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关键。有了这次的成功,我对语文课堂上信息技术的应用信心倍增。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传统教育中的口语、
文字、黑板、粉笔、模型、实物等手段要实现开放型的多元目标已捉襟见肘。现代信息技术以其本身特有的功能,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极高的价值。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能使学生通过电脑手段,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了积极性、主动性,能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由此,我对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的研究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教《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文中所描写的意境非常优美,每一句话都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如果以老师讲解式的教学势必会淡化这种意境美;这种美需要学生细细去琢磨、细细去品味,但以小学生的审美与想象能力而言,要欣赏《桂林山水》的美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借助电脑课件尽展桂林山水风姿的声像图片,学生被大自然的美所感染,不禁动情地读起课文中自己喜爱的句子,试图用自己的朗读再现美好的画面,小组内互相评析伙伴的朗读哪里读得好,哪里还不够味儿。自读、品读、美读为课堂气氛增添了几分激情。是师、生、教材、计算机的交互诱发了他们的情感,他们在主动、互动、生动的朗读中达到了情感的熏陶。由于审美的角度、审美的层次不同,每个学生在人、机、教材交互的学习中都有各自的独特感受,因此,在生生交互的协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得到启迪与收获。
二、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想象是借助表像在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表像,以激发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的去思索,去创造的热情。
《田忌赛马》是自古流传下来的益智故事。文章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第一次比赛失败,第二次孙膑让田忌仍用原来的马与齐威王比赛,结果赢了齐威王。课中,教师把从《中华
历史故事》(电视片)中剪辑下来的《田忌赛马》视频资料进行了展播。前后两次赛马的情形、各自出马的顺序,学生看后一目了然。看了展播后,有学生问:还是原来的马,调换一下出场顺序就一定可以转败为胜吗?显然,提出这一问题的学生已经意识到,第二次赛马各自出马的顺序对于能否取胜十分关键。我把这一问题抛向全班,交给同学们讨论。探讨中,学生拿出自制简单道具(马匹分别标上了归属及自己估算的奔跑速度)进行了赛马。他们惊奇地发现,双方因为出马的顺序不同,竞有 6 种比赛方式;其中只有孙膑教给田忌的第二次赛马的方式才可能胜两场输一场,最终赢下齐威王。为了推广同学们的这一发现,让更多的学生对此有更清楚的认识,我组织学生合作,把赛马的 6 种情形制成动画片,并采用九画面浏览的形式进行了演播。学生的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被再次激活。观看后,学生们十分佩服孙膑的足智多谋,也喜欢田忌的敢于采信他人打破常规的大胆做法,认为齐威王骄傲轻敌,缺乏应有的警惕性;还有学生认为孙膑善于观察,会分析问题,会权衡利弊得失,懂得用局部的牺牲换来全局的胜利。也有学生表示以后在学习中要学会一题多解,或表示遇事要沉着冷静,认真分析思考,设计多种方案,谋求最佳方案和取得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