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国开电大专本科《形势与政策》网上考试任务2小论文《全面深入理解并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供大家参考。
全面深入理解并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其中包括“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 2021 年8 月 17 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之年,强调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并亲自谋划、亲自定题、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既是我们党初心使命的体现,也是对执政承诺的信守和坚持。我们要全面、深入理解和把握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一、从百年党史看,共同富裕承载着党的初心使命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基本纲领是: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在中国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经济上,没收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建立国营经济;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引导农民发展合作经济;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文化上,废除封建买办文化,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让耕者有其田,让人民普遍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目的。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当时,毛泽东认为,
走农业合作化道路是让农民快速摆脱贫困的有效办法。首次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邓小平指出:“共同富裕,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他开创性地指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道路。江泽民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实现共同富裕,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上作出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全面部署,胡锦涛强调,“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因时因势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向共同富裕的历史新篇章。
二、从制度属性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从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度,强调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些论述深刻阐明了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第一,共同富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马克思主义历来强调,社会应该“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提供充实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一切民族,不管它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以便最后都达到在
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这充分表明,共产党人所追求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全民富裕,是“五位一体”整体跃升的全面富裕。第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共同富裕,首先是“富裕”,关键是“共同”,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革的有机统一,是公平和效率的有机统一。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是要统筹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效率和公平有机统一、实现共同富裕。第三,共同富裕是对西方现代化和现代福利国家的一种超越。一些西方国家的现代福利制度一定程度缓和了社会矛盾,但没有真正走出促进共同富裕之路,收入和财富差距持续扩大,社会分化乃至撕裂问题依然严重。我们党追求的共同富裕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是对资本主义的道路超越、理论超越、制度超越、文化超越,我们要学习国际有益经验,但绝不可能照搬照抄。
三、从发展愿景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党中央着眼长远,对现代化和共同富裕作出统筹安排:一是“十四五”时期,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二是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三是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这深刻揭示了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明确了推动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和战略安排。第一,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中国式现代化具
有五大特征,即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正是其重要特征之一。第二,共同富裕是比现代化要求更高的长远奋斗目标。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后,我们仍然要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努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从量变到质变。第三,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共同富裕这个问题。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使之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与现代化建设进程相协调。
四、从现实角度看,共同富裕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题中之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持续跃升,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居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改善,城乡、地区和不同群体居民收入差距、财富差距总体上趋于缩小,但分配格局不合理问题也比较突出。一是基尼系数和高低收入比仍处于较高水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78 年我国收入基尼系数为 0.317,2008年达到峰值 0.491,此后见顶回落,维持在 0.46~0.47,2019 年为 0.465,处于收入差距较大的区间。从高低收入比看,2020 年高收入(前 20%)和低收入(后 20%)群体的可支配收入之比为 10.20,较 2018 年的 10.97 有所回落,但仍处较高水平区间。二是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增速落后于高低收入群体。2014年我国五等分群体的可支配收入增速呈现“中间高两端低”,中间群体(60%)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均超过 10%,高于高收入户、低收入户以及全国平均水平。但 2017 年以后,增速分布情况转变为“中间低两端高”,2017—2019 年,中等收入群体(中间 60%)收入平均增速 6.3%,大幅低于低收入群体的 9.3%、高收入群体的 7.9%和全国的 7.1%。三是财富差距仍处于较低向较高扩大区间。
据瑞信《2021 年全球财富报告》,我国财富基尼系数从 2000 年的 0.599 持续上升至 2015 年的 0.711,随后有所缓和,降至 2019 年的 0.697,但 2020 年在疫情冲击下,又回升到 0.704。根据国际标准,小于 0.7 为较小,大于 0.8 为较大,美国大于 0.8。2020 年中国财富排名前 1%居民占总财富的比例为 30.6%(美国为 40%)。党的十九大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分配格局不合理问题,正是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具体表现。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升全体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从社会进步看,共同富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更高级的社会形态 共同富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形态。第一,共同富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更高阶段的社会形态。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推动从低层次共同富裕向高层次共同富裕跃升、从局部共同富裕到整体共同富裕拓展,呈现充满生机活力的阶梯式递进、渐进式发展的过程。第二,共同富裕是建设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与共同富裕相互促进、螺旋上升的社会形态。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既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效率,又防止两极分化、促进和维护公平,构建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协调共进、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优化互促的良性循环,形成效率与公平、发展与共享有机统一的富裕图景。第三,共同富裕是建设社会结构更优化、体制机制更完善的社会形态。要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深刻变革,努力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构建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形成全域一体、全面提升、全民富裕的均衡图景。第四,共同富裕是建设文明全面提升的社会形态。要统筹物质文
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以文化创新推动思想进步、文明提升推动社会进步,充分彰显人文之美、生态之美、和谐之美,形成人民精神生活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团结和睦向上的文明图景。第五,共同富裕是建设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的社会形态。要推动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有效扩大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有效破解优质公共服务共享难题,显著提升公共服务质效,形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幸福图景。
六、从实现路径看,共同富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蛋糕”不断做大了,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扩大中等收入阶层,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第一,高质量发展是前提。共同富裕不是低水平低层次富裕,而是以高质量发展为前提的全方位全领域富裕,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突出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把“蛋糕”做大,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第二,社会发展建设是重点。建设法治社会、平安中国,全面深化社会领域改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第三,橄榄型社会是标志。坚持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
进低收入群体持续增收,增强发展的公平性、包容性、可持续性。
七、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共同富裕是前无古人的宏伟事业和艰巨复杂的历史任务。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党中央交给浙江的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责任,也是浙江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为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指明了方向路径,浙江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也已经作出系统部署,浙江将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扎实推进伟大实践,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久久为功,率先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为全国实现共同富裕先行探路。
为稳步实现到 2025 年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到 2035 年,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就、基本实现共同富裕的“两阶段发展目标”,浙江将牢牢把握“四大战略定位”,建设好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先行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引领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验区、文明和谐美丽家园展示区,扎实推进“七个方面先行示范”。
一是打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组合拳,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紧扣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一步把“蛋糕”做大,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重点抓好“基本形成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浙江路径、大力建设全球数字变革高地、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创业创新创造升级版”等八大举措。
二是实施居民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双倍增计划,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先行示范。坚持体现效率、促进公平,在优化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强化初次分配的基础作用,发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加快“扩中”、全面“提低”、进一
步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加快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谋划部署“实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倍增计划、实施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完善创新要素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