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一篇高考“热”套作引发“冷”思考(完整)

时间:2022-06-27 09:1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篇高考“热”套作引发“冷”思考(完整),供大家参考。

一篇高考“热”套作引发“冷”思考(完整)

 

 一篇高考“热”套作引发的“冷”思考 作

 者:

 丘警通

 作者简介:

 丘警通,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桂山中学。

 原发信息:

 《语文月刊》(广州)2013 年第 11 期 第 85-88 页

 期刊名称:

 《高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4 年 03 期

 本来以为 2013 年广东高考这样限制性相对较强的材料作文题,套话作文出现的概率会很低,但从阅卷的情况看,这类作文数量并不少,而更让人焦虑的是,相较于前几年特点明显的模式,套作开始出现了一些新情况,这里选取一篇 2013 年广东高考套话作文进行深度解读,希望对一线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起到提醒作用。

  [考场作文]

  体验苦难 收获甜美

  □广东考生

  ①有一个人凭借自身的努力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热心而慷慨,决定向三个贫困家庭提供捐助,有两家人接受了他的好意,只有一家人婉拒了他。富翁是热心的,他用心去帮助他人,但他又是粗心的,他没有充分考虑到别人的感受。第三个家庭的做法是豁达而潇洒的,他们懂得应该亲身体验生活中的苦难,用自己的双手而非他人的捐助去收获富足与甜美。

 ②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也如此,只有我们亲身去体验苦难,努力奋斗,才能收获成功,收获甜美。

  ③巴尔扎克曾经说过:“苦难,对于天才是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笔财富,对于弱者则是一个无底深渊。”经历苦难,是我们成长的必由之径,关键看我们怎么样对待它。最敬佩的人还是史铁生。这位自嘲“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的作家,年轻时因病而双腿瘫痪,只能与轮椅相伴一生,后来,他又患上了严重的尿毒症。但这一切苦难并没有摧垮他的意志。凭借自己不服输的劲头和惊人的毅力,笔耕不辍,创作出一批如《我与地坛》《命若琴弦》等脍炙人口的作品。这位历经苦难的作家,用他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我们时代最为充实而丰满的思想,体验苦难后的他收获了甜美的成功。

  ④依我看来,材料中的富翁白手起家,途中不知经历了多少挫折与苦难,才成就了他的辉煌人生。由此可见,只有我们用心去体验苦难,战胜挫折,我们才能收获甜美与成功。

  ⑤体验苦难,创造美丽的人生,成就生命的辉煌。贝多芬双耳失聪,但却因自己的双手成功地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战胜苦难,终成一代“乐圣”;海伦凯勒身残志不残,她用心去体验苦难,奋斗不懈,最终成为一位著名的作家;我国著名残疾人舞蹈家邰丽华,勇敢地接受命运的挑战,体验苦难,终于以一支《千手观音》征服了世人。古今往来,许多成功的例子无不印证着体验苦难的重要性,正是他们体验了人生的苦难,最终才得以收获成功与甜美。

 ⑥没有刺骨的寒风,哪会有松柏的坚韧;珍珠贝选择了创伤,体验了苦难,才孕育出绝美的珍珠;凤凰选择接受烈火的赤炼,体验苦难,终于得以浴火重生。人生亦如此,只有我们体验了苦难,才会收获成功、富足、甜美!

  [深度解读]

  初看这篇考场作文,结构安排、引用事例、分析论证、表现主题、抒情文采等方面确有可圈可点的地方,而且这是在考场应试时一挥而就的作品,更是难得。但是仔细考究,可以发现,这是一篇非常典型的“套话”作文。从 2013 年的广东高考作文阅卷统计来看,考生作文在结构套路、行文思路、语言表达等方面呈现的雷同现象比比皆是,甚至不乏抄袭模仿之作。这种专为应付考试而生的“应景”之作,是积木式的思维僵化、感情虚假的文章。说这篇文章典型,是因为它既有话题立意的套作、结构的套作,又有事例上的套作;甚至还有语句表达的套作,显然是一篇不折不扣的套作文章,既有“宿构作文”的体式,又有“口袋材料”的内涵,代表着时下套作文章的典型特征。其实,从该考生的表达能力、书写能力、论证能力来看(由第⑤段可以看出),只要不在套作上下工夫,而是实实在在地写文章,要达到 45 分以上的水平,还是不难的。

  一、话题的套作

  该作文开头部分采用了“引材—评材—观点”的模式,开头“引材”简洁,语言流畅,而且在“引材”之后,对材料进行了精练点评,作为过

 渡到中心观点上的桥梁,自然得出论点为“只有我们亲身去体验苦难,努力奋斗,才能收获成功,收获甜美。”

  这样看上去衔接似乎很紧密,论点的提出也水到渠成,但最大的问题是由材料引出文章主题时因为“套作心理”作祟而使中心论点脱离了材料的含意,而偏离了材料的写作范围。本文试图从第三个家庭的角度立意,“第三个家庭的做法是豁达而潇洒的,他们懂得应该亲身体验生活中的苦难,用自己的双手而非他人的捐助去收获富足与甜美。”然而,在命题材料中并没有“他们懂得应该亲身体验生活中的苦难……”等此类文字所包含的意义,纯属考生本人肆意延伸。因为“战胜苦难”“面对挫折”之类的话题在备考时已经做过大量的训练,考生比较熟悉,于是在文章开头简单引述命题材料后,就一门心思套用自己考前写过的习作。此外,该文的主体内容与本次命题材料、命题意旨都缺乏关联度,作为文章主体的“战胜苦难,收获甜美”纯粹是套题,生搬硬套的痕迹很明显,因此,即使表达得再华美,文辞再动人,这样的作文还是被定义为“严重套作”的文章。

  二、事例的套作

  事例的套作,也就是套用“万金油”材料。在高考阅卷中,时常看到套用范文、引用事例完全一样的作文,本文第⑤段使用的贝多芬、海伦·凯勒、邰丽华等人的事例,材料的选择与使用似乎是精心打造,用例涉及“古今中外”,语言流畅整齐,但很明显这是应试训练的结果,许多教师平时总是“循循善诱”地告诫学生:平时要准备好诸如爱国、感恩、诚

 信、苦难等几个热门的话题,熟悉几则热门的材料,背诵一些满分作文的开头结尾,到考试时就可以把它们“万金油”般地套用上去。本文就是这样做的,考生所列举事例是事先准备好的“首选材料”,本以为精彩的套作能换来高分,但换来的却是毁灭性的打击,这些事例根本与材料题旨没有关联,论证自然就会偏离方向,失去了素材运用的应有效果,得分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语句的套作

  从语言运用角度看,由于近几年来媒体刊登的高考高分作文不乏语言华丽的作品,因此某些考生就会盲目地模仿这类文章,错误地认为考场作文只要能写出漂亮的文字,就能拿到表达方面的高分。有的考生为了写出“文采”,在文中片面追求辞藻的华丽,一味堆砌,而忽视内容的相关性,造成文章“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有的考生堆积以前学过的或有意准备的古典诗词和名言名句,各种比喻、排比、引用和夸张轮番登场,然而,从考试角度来看,这类语言套用类型的作文是不可能出类拔萃的。

  本文第⑥段“没有刺骨的寒风,哪会有松柏的坚韧;珍珠贝选择了创伤,体验了苦难,才孕育出绝美的珍珠;凤凰选择接受烈火的赤炼,体验苦难,终于得以浴火重生。”这类排比明显就是事先背诵好的语句,当然也是平时作文训练的结果。开头和结尾,是老师经常强调要出彩的地方,在作文的结尾,这位考生确实在语句优美、句式靓丽方面下足了工夫,但可惜的是这样的排比句明显是与材料范围无关的,是无源之水、空中楼阁,放之四海而皆准。可见,这种套用句式、格式的作文表面华丽,看上

 去似乎极有文采,但观其文章内容,却往往空泛无物、没有血肉。这样的作文自然是得不到高分的。

  [启迪思考]

  1.关于立意

  材料作文中,材料是作文立论的依托,是作文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写作内容和立意的依据,因此理解材料最关键,理解错了,文章是离题之作,只能得低分;理解偏了,文章是贴边之作,很难拿高分;理解透了,文章是切题之作,能保基本分。然而,在考场上有些同学写作不得要领,怕时间紧,“凑”不够字数,看一点材料,“憋”一段文字,当文章出笼时,就显得东拼西凑、杂乱无章,内容亦分散,而这样的文章根本拿不到好分数。材料作文要符合题意,最重要的是准确理解材料,论点应从材料的中心意义或材料的重要角度、主要方面引申出来,而不是从材料的非中心意义、次要角度、次要方面来确立论点;同时要找准立意角度与社会现实的对应点,达到“论点源自材料,材料生发论点”的要求。

  陈妙云老师说,作文的本意是个性化的创造,是用于表达和交流,这么多年来,中学教学还是在训练学生使用模板,学生仅仅是为了写高考作文而写,而把它理解为“答题”“得分”,结果就是学生的思维能力越来越弱。写作思维是“源”,表达是“流”,开掘思维之“源”,才能引来表达的“活水”。学生一定要在分析材料上花足够的时间,材料读透了,寓意清楚了,才能把握题意,确定角度,才能得到理想的作文分数。

  2.关于素材

 现在参加高考的学生,大量背材料成为一种作文的方法,“套用”成为高考结构作文的普遍现象,阅卷场看到的很多作文素材都惊人地“似曾相识”,事例雷同现象比比皆是,甚至不乏抄袭模仿之作。前几年根据阅卷的不完全统计,出现在这类“套话”作文中的历史文化名人,以屈原、陶渊明、苏轼为最多,其他常见的还有庄子、项羽、司马迁、李白、杜甫、柳宗元、曹雪芹。不管你出的题涉及爱国主义还是环境保护,是关怀底层大众还是建设精神文明,他们都可以用上述这些材料敷衍引证。从这篇作文可以看出,我们这几年强烈反对的套话作文开始出现了新的动向,考生们已经不再机械地堆砌历史文化名人材料,而是把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打碎了使用,或者采用一些新素材,如本文使用了海伦·凯勒、邰丽华等人的事例。我们辨别这类作文的方法,除了看其是否过多堆砌历史文化名人材料外,主要还是看这些材料与题目的关系。如果作文是根据题目当场写的,考生对题目理解得比较到位,材料使用就相对比较好,反之,则定义为事先准备好的套用事例。很多考生手中掌握的写作材料都是从文摘上或者所谓的“作文素材”备考书中得来的,属于“大众”素材,因此怎么使用就成了影响作文水平高低的关键。只知罗列而没有自己对于材料和事件的独特分析和感悟,这样的文章自然是别人的,有些考生甚至直接罗列三五个众所周知的材料,开头结尾一贴标签就万事大吉了,如此为文,就成了阅卷场严厉打击的八股文了。

  作文的“根”在生活。对生活定点扫描并囿于“三点一线”的高中生,他们只看得见“书本”这本“小书”,而看不见“生活”这本“大

 书”,他们只感受到分数的热度,而感受不到生活的温度。眼下的高中作文教学,语文老师把对现实生活的烛照视为“虚”的,把对写作技巧的传授视为“实”的。对写作技巧,教者越来越精细,几近“程式化”,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是“式”;学生的训练也越来越到位,几近“机械化”,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就是“套”。要做到不落俗套,考生要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写作的焦点,关注热点话题,建立起强大的作文数据库,在高考特定的作文环境里,甄选素材时,一定要考虑与题目的关系,尽量选用与题目契合程度最高的材料。

  3.关于语言

  不要刻意追求辞藻的华丽。有些学生显然是在考前准备了一段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开头,比如:“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脉脉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然而,这些老套的排比句或名句满眼都是时,还能有什么感染力呢?

  一些语文老师在作文备考时过于着眼“等级评分标准”中的“发展等级”之“有文采”一项,过分强调在作文时达到“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和“善于运用修辞手法”等要求,所以,就出现了很多用花哨的形式掩饰内容的苍白、用华丽的辞藻遮盖认识的肤浅的考场作文。“一些学生连一个简单的道理都不能讲清楚,却热衷于去抄录一些花花草草的文句”,“片面追求词藻文句的花哨而实质内容贫乏空洞,这种华而不实的文风应予纠正。”(柯汉琳语)

 2013 年广东高考作文阅卷结束以后,许多教师反映,大约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作文都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不是从材料的核心思想出发去深入剖析问题,而是将肚子里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应试“话题”掐头去尾套题写作。评卷组的专家也说,“共同的错误”并非今年才犯,而是年年在犯,一犯再犯,众考生在左一次训练右一次模拟中,已经操练得炉火纯青,习惯成了自然,到了考场上,掐头去尾套题写作,轻车熟路就蹈了故辙。2013 年广东省高考作文阅卷组以评价的手段对高考“套作”,进行“痛杀”,令人振奋,也给考生一个警示:考生写作一定要回归作文的本源——到生活中去挖掘写作的内容,即使语言朴素平实,也要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真情实感,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说理例证,这样文章即使语言没有文采,只要立意切合题意,有自己的话语和声音,就是好作文。

推荐访问:一篇高考“热”套作引发“冷”思考 高考 引发 完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