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统编版(2020),必修上第七单元学习任务五:写一篇情景交融散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2-06-27 09:2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统编版(2020),必修上第七单元学习任务五:写一篇情景交融散文,,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

统编版(2020),必修上第七单元学习任务五:写一篇情景交融散文,,教学设计

 

 统编版(2019 )

 必修上第七单元学习任务五: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教学设计

 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阅读可以让学生积累语言,积累情感,积累认识,积累语感,积累写作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写作的冲动和热情。如果说阅读散文是一个感受美、理解美、赞赏美的过程,那么写作就是发现美、表达美、创造美的阅读成果的验收。

 本单元第三个学习任务是借鉴本单元五篇写景抒情散文的艺术手法,以“家乡的四季”为主题,尝试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教学目标:

 1.亲近自然,感悟自然,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

 2.固化写景散文的阅读经验和成果,学习和迁移情景交融的写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能通过所写景物的特点推断出其中蕴含的情感,并能联系社会和自己的人生经历对散文中表现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感悟思考。

 教学重点:理解散文中景与情关系,结合情境意识撰写情景交融的散文。

 教学难点:揣摩教材写作手法,创作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散文。

 1.结合题目给定的情境,选取恰当的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种手法,细腻描摹。

 2.理解散文景与情关系,揣摩写景抒情散文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并加以运用。

 教学方法 示例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写作指导 2 课时。

 教学指导过程:

 一、导入:

 读下面的诗句,看它们分别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色,蕴含怎样的情感: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冬)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景物的描写,最终都是为了烘托情感、表达情感。所以,写景和抒情总是相辅相成的。

 本单元学习的五篇经典散文,有着共同的特点:景美情深,意蕴深厚,语言优美。这些美景深情和深刻的思想,可以引发我们对自然、人生、社会进行多方面的思考,优美的语言可以带给我们更真实更愉悦的审美享受。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吸收这些经典散文中的养分呢? 二、学习活动 (一)盘点学习收获 1.本单元学过的五篇经典散文中分别写怎样的景?抒怎样的情?写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请说说你的印象或心得。

 学生发言:

 《故都的秋》通过五幅画面(场景)写作者的闲雅情意,意象与情感完美融合;南方的秋与北方的秋相互对比衬托,突出了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荷塘月色》中使用比喻、拟人、排比、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描摹月下荷塘和荷塘月色之景,表达作者矛盾的心境——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工笔细描,状景逼真,虚写与实写相映成趣。

 《我与地坛》写荒芜却并不衰败的地坛,那些弱小的生命——蜜蜂、蚂蚁更有母亲给“我”的人生启示。写景状物能抓住特征,以景物衬托心情。

 《赤壁赋》骈散结合,文字富有韵律美。作者触景生情,因情悟理,景情理完美结合。

 《登泰山记》游踪清晰,多角度、有层次地写日出景色,描摹细致逼真,语言雅洁,情趣盎然。

 2. 教师点拨归纳:

 本单元的写景散文景美情真语意丰厚。一方面作者观察细致,选取的景物有特点,描写有层次、有色彩、有情态,用词准确,语言优美。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每一处景物描写都深深地融入了作者的感情。通过这五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可以把优秀写景散文的基本要素做一个盘点,以供写作参考。

 写景抒情散文基本要素参照量表(40 分)

 基本要素 分值 分数

 选取触动心灵的景物,景中有“我”,文中有真情 15

 情景交融,景物特点与感情表达的情味一致 5

 写景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状物逼真,景物描写有画面感(层次、角度、色彩、动静)

 5

 或有文化元素融入,或有哲理性思考 5

 构思巧妙,线索清晰 5

 语言准确、生动、优美、有韵味 5

  (二)借鉴写作方法 1.写景应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做指导梳理:

 ①写景应抓住景物特征。何谓“景物的特征”。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某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换言之,他是一处景物所独有的,他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和他全然相似的,就是说,你笔下的景物,要能够留给别人新鲜的、不同于一般景物的印象。

 如:《荷塘月色》的第四段,荷叶的密、绿,荷花的柔美多姿,荷香的清淡,荷波的颤动,荷韵的风致;《故都的秋》第四段,写出落蕊的多、细软,扫落蕊的细腻、清闲和落寞。

 ②那么,如何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 一要突破思维定势,调用多种感官。从色彩、形状、声音、温度等方面都可以写出某一事物的特征。

 二要突破浅尝辄止,将景物人格化。把太阳、老树、风雪、云雨都可以当作人来写,就有了情态、思想和活力。

 三要设置不同情境,点石成金。特殊情境如何设置?唯有驭情取景。驭情,就必须设置情境。试想,多日粒米未进的饥饿者看太阳,太阳会像什么?屡试不中者看到的太阳又像什么?忽然中举的人呢? 2.如何写出景物的特征? A.要注意写景层次。

 人们观赏景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或定点环顾,或边走边看。我们在描写景物时也应遵

 循这个规律。只有选择恰当的写景层次,文章才能条理清楚,层次井然。

 ①要注意总体和局部的关系。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很好地处理了从总体到局部的问题。首先鸟瞰全城的全貌,然后饱览一城山色、雪后初晴,再把读者领到垂柳边,领略济南清丽秀美的景色。

 ②由高到低,由低到高。如沈从文的《边城》中对酉水景色的描写:“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由低到高,层次井然,脉络清晰,毫无杂乱之感。

 ③由远及近,由近及远。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描写:“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只有些大意罢了。”就是由近及远,由近处的荷塘,写到荷塘四面的树,由树写到远山,层层推进,一目了然。

 B.要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作文生动形象,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是必不可少的。修辞手法有很多,常常在写景的作文中出现,这些都为写景的作文增色不少。

 反复、对比、排比、比喻、拟人、通感、联想等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都能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特征更加鲜明,情感更加突出。具体例子同学已经举了不少,不再赘述。

 C.要善用写景方法。

 ①动静互衬法。也就是以动衬静,静中有动,可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效。如王籍的《入若耶溪》中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蝉噪”反衬“林”的清静,以“鸟鸣”反衬“山”的空幽,有声反而收到比无声更强烈的艺术效果。

 ②虚实相间法。景物的描写,有实有虚,实景的描绘是必要的,但不只是摹貌,还要传神,就需要加以想象,用虚写的手法。譬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文末部分想起江南采莲的旧俗,这种想象的笔法,使景致更丰富,更传神,更具人情味。

 ③对比映衬法。就是充分运用对比、烘托手法来描写景物。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写江南的秋的特点,“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通过这一系列的对比描写,以南国之秋“来得慢,来得润,显得淡”的特点,反衬出北国之秋更为醇厚、浓烈的味道。

 D.如何做到情景交融?

 陶醉于湖光山色、崇山峻岭、草原荒野,多少文人墨客在晨曦晚霞、春华秋实、潮涨潮落、风霜雨雪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因为大自然的风光、特殊的景观,能寄托人的情感,抒发人的情怀,所谓“情景交融”,就是这个意思。同样一朵花,心情愉快的人,会发现它特别美丽,内心会绽放甜甜的微笑;悲伤的人,会觉得这花在流泪,自己更悲痛万分;愤怒的人,会认为这花也在嘲笑他,恨不得把这花摘下毁个稀巴烂。这就是“情”与“景”的交融。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环境与景物描写,作者往往精巧点缀,烘衬渲染,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达到抒情言志的效果。

 景与情往往是相辅相成的,或以乐景写乐情,或以哀景写哀情。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一切景语皆情语,古之人不欺余也。”清代学者吴乔《围炉诗话》:“诗以情为主,景为宾。”写文章亦然。在写景中,不能把我们所讲的景物本身的特点和感情特点孤立起来,而应描绘景物时融入自己的情感,追寻景物特点和自我情感的有效结合,做到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E.常见的抒情方式有哪些? ①直抒胸臆。即作者在一段景物描写后,通过议论,直接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有时也在文章开头,在奠定基调的同时抒发自己的情感。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的第一段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直抒胸臆,点明题旨,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②寓情于景。这种方式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饱含着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如“阳光铺展成路。金色的辐射场内,天高云淡,风轻微。忽隐忽现的影子,肆意行走,恍惚迷离。这是秋风吻凉心情的日子。屋前的树叶,仿佛一夜间变黄似的,在进进出出之间强烈地刺激着眼睛与情绪。而间或看到的几片在空中翩舞飘落,又予人一种浓郁的凄凉的况味。”描写秋季的景,抒发了迷离失落的况味,情由景而生发,作者将主观情绪赋予客观景物,诗情画意融为一体。

 ③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触景生情式,即作者触及客观景物而引起情思,情由景生,有感而发;杜甫诗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某种景物,忽有所感,思绪满怀,进而借着对景物的描写,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这就叫“情随景生,触景生情”。如“大街

 上的人各自演绎雨中的故事。猛地望去,街上已是伞的海洋,编织着五彩的故事,在雨雾中,缓缓地流动着。我放下手中的伞,放飞紧张的心情,享受雨珠,是那样清凉,那样舒适……”描写了雨中所见所感,触景生情,缘情写景,景随情移。此地之景与作者此时之情相互交融,一种油然而生的情感溢上心头。

 二是融情于景式,也就是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熔铸在作品的景物中,使外在景物附着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达到“移情”的目的。如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

 作者带着强烈的感情来描绘客观景物,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客观景物之中,所写之景被作者赋予了浓厚的主观色彩,这就是“移情于景,借景抒情”。如“昨夜的一场秋雨,打湿了我的眼睛,静静地看人来人往,叶绿叶红,不知疲倦的心,游弋在红枫的森林。前世为着今生的相逢,不愿过奈何桥,不愿喝孟婆汤,化作一滴清露,挂在枫叶间,浸润着枫叶,陪着它寂寞,陪着它燃烧。且让那一树一树的火焰化作古筝,让我的三千青丝为琴弦,在这样一个寂静的黎明,为你,柔柔地弹奏一曲。红枫是暗夜里跳动的火焰,青丝是前世的印记,你,是无法忘却的今生。那筝声,只有你听得懂,因为昨夜我并没有醉,是这满树的灿烂惊醒了沉睡千年的梦,梦醒时,我仍然无法把握那份等待的情缘,无法看清那一瞬间的情殇。”秋雨、红枫林、黎明都成为个人情感的寄托,景即人,情景融合,人景融合。情与景不可分离,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创造意境的重要手段。

 运用这两种表现形式,能够使文章显得蕴藉悠长,情真意切。作文中才能避免有物没人、有景没情,做到情为景生,景为情注。

 除此之外,还要读万卷书,过语句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要想写好写景作文,积累一定量的写景状物的词汇非常有必要。可以用一段时间强化训练词语,饱览写景的文章,通过朗读、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好词佳句。

 (三)写作实践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有自己的魅力,多少文人墨客为它们唱响赞歌,用它们寄托情思。“大漠孤烟直”的豪放,那是边塞将士的壮歌;“城春草木深”的低吟,那是亡国百姓的痛心哀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优美,那是西湖游人的咏唱;“满架蔷薇一院香”的芬芳,那是小院农家的赞美。

 在四季的神奇变换中,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一定会引起你的情感萌动,请选择一个季节,用家乡的美景抒发自己独特的情感,以“家乡的四季”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情景交融的散文。

 三、基于情境意识的作文指导: 1.从题目中选取情境。

 地点——家乡; 时间——春夏秋冬(或者选择你最熟悉的某一个季节); 写作对象——春花、夏雨、秋实、冬雪,自己选择印象最深刻的一种景、一个对象 2.将选定的情境仔细观察、品味。

 多角度体味所描写对象的特点,如形状、色彩、变化过程,以及给人的感觉、印象。联想、想象与描写对象有关联的场景、人物、或事件,会让静止的景物富有灵动感。品味捕捉你对家乡之景的情感,学习抒情的手法,多样化地传达自己的独特感悟。

 3.组织文章结构,安排写景层次。

 4.学习语言表达的多种手法,自然优美地传达对家乡美景的情意。

  四、【写作示例】

 (教师下水作文

 红叶醉秋情漫漫 张雅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正是在这一季绵绵秋雨之后,慢城之秋翩翩而至。不,应该说她是骤然降临的!一夜之间,她带来了晨起遍布幽谷的冷凝的霜,带来了傍晚吹过旷野的萧瑟的风。天高云淡,凉风轻拂,秋意浓浓,清气舒爽,一时间山城被重新点染,变得萧瑟肃穆起来。在正午骄阳的映照下,天空湛蓝湛蓝,远山是这个蓝色幕布的点缀,而山上的灌木丛经霜后变成了万花筒,成了大自然这个画家不经意打翻的颜料板。各种艳丽的色彩,经过秋阳的滤洗,宛如九天瑶池里跌落了一地的碎玉:那红的似火,粉的像霞,黄的温润,紫的透彻,绿的苍墨……这一切原本艳艳的扎眼,却因为远了的缘故,

 蒙上一层薄薄的凝紫的纱衣,成为那么柔和,那么神秘,那么美得不可捉摸的画幕。

 在秋日的山城漫步,道旁的红枫和李树叶子经霜后已然通红一片,在秋风里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