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对于修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原则意见

时间:2022-06-28 19:4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于修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原则意见,供大家参考。

对于修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原则意见

 

 关于修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突出我校办学定位与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根据学校“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十四五”专业建设规划,在总结 2014 版本科培养方案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学校决定开展 2019 版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现提出如下原则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立德树人,推进“四个回归”,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围绕创建全国一流教学研究型地方大学的战略目标,发挥综合性、地方性大学优势,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引导教师潜心育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 1. 遵循 标准,凸显特色。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 版)》,参照国内外专业认证、行业准入等标准、规范要求,主动服务 XX 振兴及 XX“两先区”建设需要,深化校企、校地协同育人;对接境内外高水平大学,借鉴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开展校际合作培养,注重与省内同类专业差异化发展。发挥综合性、地方性优势,系统设计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凸显专业特色。

 2. 自主选择,合理增负。推进“按类招生,大类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在重点学科支撑的专业(类)开设实验班,深化辅修学位和辅修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完善跨校、跨学科、跨专业选课制度,适当增加公共选修课程学分等,支持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志趣自主选择学习成长路径。增设学位课程,增加进入毕业环节的准入制度,严格过程考核,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发展潜能。

 3. 加强实践,深化创新。提高实践教学比重,推进探究性实验教学改

 革,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构建多层次、多维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元素融入各类课程教学。鼓励学生参加执业资格考试,支持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获取多种资格证书,增强创业就业能力。

 4. 合理设课,资源共享。根据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各专业要充分考虑所属学科类别和职业类型的差异性,合理设置各模块课程及学分。在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课程结构的严谨性和各类学科知识体系内在逻辑性的基础上,加大对课程的整合力度,避免教学内容重复;丰富课程资源,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不同学院相同或相近课程,要实行课程与教师资源的跨院共享,杜绝因人设课。

 三、培养目标 1. 学校 人才培养 总 目标 培养具有“会做人、能做事、会学习、能创新”,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 专业培养目标 各专业需在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的指导下,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及职业要求,确定本专业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明确毕业要求,制定具有 XX 大学特色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国际交流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使之既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又符合学生成长需求。

 四、修订重点 (一)切实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推进“按类招生,大类培养”模式改革。以学院为单位,科学制定按类(专业类)招生培养工作方案,修订大类招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宽口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具有宽厚的专业基础、宽广的学术视野,较

 强的社会适应能力。鼓励学科相近的学院实施跨学院按类招生培养。原则上学生学习一年到一年半进行专业分流,具体办法由相关学院另行制定。

 2.优势学科支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重点建设学科且师资力量较强的教学单位,要探索组建实验班的培养模式,因材施教、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以学科优势打造专业特色。探索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的教育模式改革。

 3.校企、校地深度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与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协同育人机制,发挥校企联盟优势,深化校企、校地协同育人重点领域改革。要根据专业特点和行业要求,在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实习实践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将科研成果、教学成果、先进技术、企业培训课程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真正实现专业与产业协同,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对接。

 4.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全外文或双语授课,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二)加强课程和课程群建设 1.搭建学科平台课程。学科平台课程是同类学科或同一学院下各专业共同开设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宽厚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相同或相近专业类的专业应设置共同的大类基础、院内平台课程,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与课程资源的共享,为学生专业分流、转专业或跨专业学习创造条件。

 2.完善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是支撑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相关职业领域关键能力、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各专业需根据社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 版)》等人才培养标准和专业认证要求,系统构建核心课程群(课程名称后面标注☆)。

 3.设置专业学位课程。各专业在学科平台、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中选取 4~6 门课程作为学位课程(课程名称后面标注★)。所有学位课程应体现专业的核心要求,考核要有一定深度和难度。学位课程考核成绩达到 70 分是获取该专业学士学位的必备条件。

 4.建设国际化课程群。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各专业需对接国(境)外高水平大学相关专业,引进 3~5 门课程(课程名称后面标注●),鼓励使用能够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高水平出版社引进的原版教材,学习和借鉴国(境)外高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经管、文学、信息、生命、医学、旅游等学院各专业应至少开出 2 门、其他专业 1 门全英文/双语授课课程(全英文课程名称后面标注■,双语课程名称后面标注▲)。

 5.科学设置个性化发展课程。各专业要围绕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构建个性化发展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专业任选课程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选修课程资源。选修课程学分原则上应不低于总学分的20%。

 (三)完善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以实验、上机、实训、见习、实习等第一课堂为核心,以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为辅助,构建不间断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确保人文社科类专业实践学分占比不低于20%,其他专业不低于 25%。应用型专业实践实训类教学内容、学分安排、教学组织等须有行业企业参与设计和落实。

 2.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建设与专业融合的创新创业课程(课程名称后面标注◆)。应用型专业应探索以创新创业实践代替专业实习、以创新创业成果代替毕业论文(设计)等工作,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深化学业评价方式改革 以学生能力达成为导向,建立灵活多样、科学合理的学业评价方式。

 根据课程性质、课程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等特点,采用闭卷或开卷考试、课程论文、研究报告、面试、实际操作、作品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应主要由期中考试、分组讨论、随堂测验、专题论文、读书报告、案例分析等成绩构成,原则上平时成绩比重不低于40%,且成绩分布合理。

 五、 课程设置 各专业应根据社会需求及学科专业特点,参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专业认证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注:跨学院、跨专业课程可认定为个性化发展课程或公共选修课程。

 (一)通识教育课程 包含公共基础类和综合素质类课程,由学校统一组织建设。原则上按学期滚动开设,以便学生自主选择修读。

 1.公共基础类课程。包括思政课程、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大学英语、大学日语、公共计算机类、大学体育(含体质测试、自主锻炼等)、高等数公共基础类课程 综合素质类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实践环节 课

  程

  设

  置 大类基础课程(学校搭建)

 院内平台课程 专业方向(或特色)课程 专业任选课程/顶峰课程 个性化发展课程 专 业 课 程 专业主干课程 学科平台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

 学类、大学物理类、基础化学类等课程。负责该类课程建设的学院应结合我校实际,设计分层次课程供相关专业选择。

 2.综合素质类课程。包含健康教育(含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基础和综合教育选修课程。本次修订对综合教育选修课的修读要求提高到 8 学分。为贯彻教育部美育教育精神,要求学生在学期间至少修读 1 门艺术类选修课程(小学教育和艺术类专业除外)。

 (二)学科平台课程设置 大类基础课程由学校组织建设,院内平台课程由学院组织建设,原则上同学院相近专业类需搭建学科平台课程群。

 (三)专业课程设置 1.专业基础课程。各专业(类)要开设专业或学科导论课程,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认识。

 2.专业主干课程。这类课程应体现专业特色。是为实现培养目标和达到毕业要求必须开出的主要专业课程。

 3.专业核心课程(含专业基础及专业主干课程范围)。参照国家专业类标准及认证、评估标准,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有效支撑毕业要求,科学设置核心课程。

 (四)个性化发展课程 包括专业特色、专业方向(1~5 个模块)、专业任选等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而设置的课程,要兼顾我校学科优势与专业特色进行科学设计,服务于学生“专业学术”“交叉复合”“应用研究”“应用技术”“职业技能”等多样化发展路径,由学生自行修读。

 (五)毕业实践环节设置 理、工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不少于 14 周,人文社科类专业毕业论文不少于 8 周,医学类专业临床实习不少于 24 周。毕业论文(设计)最高计 10 学分(参加认证专业可根据认证标准要求对学分做适当调整,但总学分不能突破),选题必须切合所授学位的专业要求,原则上安排在第 8 学期

 (五年制为第 10 学期)。创新创业教育环节 4 学分,由学院组织分散实施,在毕业学期统一登录成绩。

 实施毕业环节准入制,毕业班的学生未获得学分累计小于 30,方可申请做毕业论文(设计)或进入临床实习环节。

 六、 辅修学位及辅修专业 为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培养复合型人才,学校继续开设辅修学位及辅修专业。具体要求参见《XX 大学辅修专业管理办法》。

 七、相关要求及说明 1.总学分要求 四年制本科专业总学分不超过 175,五年制本科专业总学分不超过215。

 2.学分计算 学分最小计量单位为 0.5 学分。理论课程 16 学时计 1 学分,大学体育及体育术科课程、实验、上机、课程设计等环节 32 学时计 1 学分;集中进行的实践环节,原则上 1 周计 1 学分,其中毕业论文(设计)最高计 10 学分。

 3.学时要求 学院在制定培养方案和指导学生选课时,应充分考虑课程先修和后续的关系,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安排学年和学期课程门数,原则上 1~7 学期每周平均 20~26 学时。

 4.课程开设和修读 同一课程提倡多教师、多时段开设,可实施“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选课,让学生拥有充分的选择权。有条件的通识教育类课程(公共基础类课程、综合素质类课程)、学科平台课程原则上应按学期滚动开设,学生可根据学业的安排自主选择修读学期。

 5.暑期项目

 鼓励学院利用暑期时段统筹设置以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学习项目和科技创新活动等内容,以拓展国际视野、增长见识为目标的国内外交流交换、短期实习实训、暑期国际化课程等内容,以提高人文情怀、培育艺术素养为目标的高雅艺术活动、人文素质讲座等内容,以补充完善正常学期课程为目标的专业特色课程、课程设计、创新创业课程、实验课、学科专业发展讲座以及个性化发展课程等内容。

 八、其他 1.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等国际合作项目的培养方案,由国际学院在参考现有同类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修订并组织审核。

 2.留学生专业培养方案,由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根据相关要求及招生人数,自行修订培养方案并组织审核。

推荐访问:对于修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原则意见 修订 本科专业 培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