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与世推移”:以渔父思维来教《渔父》【精选推荐】

时间:2022-06-29 19:4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与世推移”:以渔父思维来教《渔父》【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与世推移”:以渔父思维来教《渔父》【精选推荐】

 

 “与世推移”:以渔父的思维来教《渔父》 作

 者:

 陈俊江

 作者简介:

 陈俊江,江苏省盐城中学(224005)。

 原发信息: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南京)2014 年第201412 期 第 5-8 页

 期刊名称:

 《高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5 年 05 期

 一、课前预备:“不凝滞于物”

  之所以选择在第三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上执教文言文《渔父》,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教学进度正好合适;二是该文虽短,但内涵丰富,教与学双方活动空间都很大。在课前预备时,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功课:

  (一)努力追求“胸中有丘壑”的文本研读境界

  在备课过程中,我检索查阅了大量与文本有关的研究资料,不仅有教学的,也有学术的,然后把这些资料装订成册,且读且思考。我想,在课上,不管学生的阅读从何处切入、学生的疑点在何处生发、学生的思路向何方游移,课堂教学都应如一棵树一样从容自在地生长,在人本对话的和风中摇曳生姿——这也是我理想中的语文课模样。要让这些理想变成课堂

 上正在发生的行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文本的理解把握做到“胸中有丘壑”。

  《渔父》一课的内涵丰富,教学设计时,可以制作很多课件,以扩大课堂的容量。但我认为,过多的课件会让课堂变成影院,会淹没语文的原汁原味。因此,我只准备了 3 张 PPT,目的就是不想让课件的固定编排影响课堂走势,不想让“课件语文”掣肘师生自由的思想。

  (二)尽量形成“一山放过一山拦”的问题探讨格局

  有效教学之有效,一个重要内涵就是有疑,有疑且释疑,读书滋味长。《渔父》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直面人生”专题的“生存选择”板块,教材将这个板块的学习方式明确为“问题探讨”。那么,应当引导学生探讨什么问题呢?教材中的“问题探讨”给出了如下的问题:

  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说说你的理解。

  这个问题设计很有拓展性,但跟文本略有疏离。文章描写的是屈原和渔父,一个宁可玉碎,一个逍遥隐逸,他们的对话至今还回响于历史风云的深处。屈大夫“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但回答渔父诘问时的郁愤不平之气、毅然决然之心,那可是一点也不“憔悴”、一点也不“枯槁”的,他为理想刚正不阿、矢志不渝的精神已然化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而渔父大彻大悟的莞尔一笑、潇洒豁达的沧浪之歌,到如今还时时显现于当代人的唇边嘴角及价值追求中。所以,问题的探讨,可从学生赞赏哪一个人

 物入手,徐徐引进,步步推进,引导学生去领悟屈原和渔父所代表的不同文化的独特内涵,去探究他们虽对立却可能存在的某种心灵相通之处。这应该是本课研习的重点。

  (三)适度渗透“口诵心惟,圈点评注”的阅读方法指导

  在平素的教学和研究中,我喜欢说的一句话是“语文无他,读书而已”。对于学生而言,朗朗成诵以及不动笔墨不看书,都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因此,我决定在教学中适时穿插介绍文言学习的常用方法,即“口诵心惟,圈点评注”。

  《渔父》收于《楚辞》,诸如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变化、特殊句式等知识如果概不顾及,想读懂文本是有困难的,要做文言阅读积累也是空谈,所以这些知识必须是学习的一个方面。作为中国早期优美的散文,《渔父》的人物肖像神情刻画虽寥寥数语,却如简笔画一样生动传神,尤其是人物对话,所谓言为心声,传情写意,尽在语言描写中。这些文学要素,不仅关乎阅读,也是学习写作的范本。而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文中的两问两答一歌,不是湘沅泽畔一番柴米油盐的家常话,而是涉及处世态度、价值取向的哲学论辩和思想交锋。所以,在开课时引进史上两个著名渔翁——姜子牙和严子陵的故事,绝不单单为了增强趣味性,而是想引发学生思考,文中的渔父虽无名无姓,但他言行中的道家价值观对后世文人的深远影响是“有名有姓”的。如果这样一些角度的提示能给学生阅读文言文提供一些助益,我以为,课上讲一些方法是无可厚非的。

  二、课堂行进:“与世推移”

 “与世推移”是文中渔父所信奉的人生哲学,可以借用来比拟这堂课教学的思路,也就是不拘泥于课前预设,保护课堂生态,营造宽松氛围,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相机点拨引导,力求文本研读与领悟的过程如流水般自然。尽管这些美好的构想在课堂实际行进中被打了不少折扣,但还是值得去作一些批判性的回顾与总结

  (一)顺合学生的阅读感受

  这堂课能大体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在学生的见解可能发生偏离的情况下,我没有随意掐断学生思维,而是相机点拨引导。

  当学生一边倒地赞赏渔父之时,我的内心是着急的,我期待学生能赞赏屈原,然后转而讨论分析去为渔父辩护,这样会更轻松自如。于是我试图调整课堂探讨的航向,提醒学生文本写的是两个人的对话,实际上就是暗示学生不要淡忘了屈原,并让学生再行讨论交流。当只有寥寥几个学生表示欣赏屈原时,我的内心是焦虑的,但这种焦虑不能形于色,而且必须在片刻间作出决断——你是要“带领”学生,还是要“代替”学生。于是,我顺势引导学生结合文中渔父的诘问与《沧浪歌》来分析渔父形象,探寻渔父的内心世界和他身上的闪光之处。但如果由着学生的兴奋点走下去,可能一直到下课都在探讨渔父到底是懦弱地消极避世,还是明智地顺势而为。所以,必须要找到一个路口来转弯,去分析屈原的形象。于是,我抛出一个问题:“既然渔父是在诘问,那么对方是如何回应的呢?”从这个角度引导学生将目光转向屈原,我想大概算是比较自然的。

 (二)顺应教学的行进实际

  这堂课有不少教学点,都不求一步到位,而是渐次推进的。比如,学生从一开始就点击到渔父的“乃歌曰”,这是文中表现渔父这个人物的重要内容,完全可以泼墨如注地分析,直指其核心要义,但从学生接受的角度看,这样处理可能会显得生硬。根据课堂走势,对此内容的分析至少有3 个回合。在前两个回合中,学生已经认识到渔父能随时而变、顺应时势。在此基础上提醒学生对“缨”的独特意义作一了解,这无疑会引导学生对“沧浪歌”的内涵多一分解读,对“顺应时势”这一评价也就不再停留在贴标签的层面上,对渔父形象的认识也就可以拓展更大的空间。而歌中所隐含的“君子处世,遇治则仕,遇乱则隐”的深层内涵要待第 3 个回合才点明。如此,说这首歌是对“与世推移”的一个注解,是解读渔父心灵世界的一个密码,这样的说法学生可能会更容易接受。这样的解读能不能理解成是顺应学生思维发展,是学习感悟的一种螺旋上升?最后点明的这个内涵正是希望学生能了解掌握的,但教学中力求这个领悟的过程更自然一些,一波一波地推进,推进到学生能脱口而出或会心一笑。

  又如,对于《渔父》一文的解读,往往都着力于渔父与屈原的观点对立之处。这堂课在推进过程中,多数学生都持赞赏渔父的态度,我在教学中顺势而为,引导学生探究领会渔父与屈原两者心灵相通之处。本来,对文中渔父形象就存在多元解读,课堂教学容量有限,我也不希冀对此作学术性的探讨,但适时适度引导学生作一些思考,对学生的阅读思维训练应当有所助益。

 (三)顺接文本的“山形水势”

  基于对文本的深度阅读,依形就势,迁移拓展,丰满文本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力图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领悟读书之法。比如,文本中描写屈原“游于江潭,行吟泽畔”,让学生去猜想他可能会吟唱什么内容,这其实也不是课前预备的环节,是基于多数学生为渔父唱赞歌而冷落了屈大夫的课堂生态,急中生智引导学生作这一联想。这不仅是知新温故,更是丰富了文字背后的内容,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帮助学生认识到屈原精神对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价值取向的深远影响,认识到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这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无疑有润泽之益。

  又如,把书下注释与文后思考题结合起来,给学生一个课后研究性学习任务,了解司马迁“以生践志”的隐忍坚毅,思考责任与担当的话题。这既是对学生熏陶渐染的教育,也是希望他们能意识到:语文教材处处在说话,学语文要常做有心人。

  三、课后反思:“我思故我新”

  人们常说“课堂教学总是遗憾的”,对于公开课教学,这种感受更加明显。

  (一)互动还可更高效

  尽管预想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但在实际教学中,我有时还是按捺不住地想代替学生说话。在研习过程中,未能顾及全体学生,也就是说对课堂管控得多,引导得少,总体还不够活泼生动,未能呈现出如春天原野一样生长的姿态。我曾经表达过,“课堂是师生合作发展、共同进步

 的成长平台,课堂教学就是通过认知活动,共同发生着人生中的一段生命经历,在完成认知活动的同时,师生也体验了情感的交汇、意志的砥砺和德行的提升等等,所以课堂教学要……促进师生有效互动,充分展现师生生命活力,在教学活动中突出‘人’‘人文性’‘动态’和‘过程’等新课程倡导的要素,使师生数十人时时‘在场’,真正成为语文交际者,并在多项互动中锤炼思维、夯实基础,动态生成语文能力……”以此阐述来审视《渔父》这堂课,不胜汗颜。

  (二)对话还能更充分

  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在不少环节上未能充分展开,这样就使得对话的意义打了折扣。比如,在进一步交流讨论之后,一位学生表达了“我们不太赞同渔父的说法,但也不完全肯定屈原的观点”,此时我有些急躁,表现不够沉稳从容,接下来的对话未能让学生的这一看法表达得透彻明白。现在来审视这一细节,觉得不无遗憾。如果沿着这位学生的思路走下去,这个环节的呈现甚或整节课的呈现可能就会是另一个走势。

  众所周知,课堂就是通过对话来建构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而且对话还能促进大家对意义的理解。英国思想家戴维·伯姆曾诗意地论述道:“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由此看来,学生的思维在对话中互相碰撞,互相激活,可以生发许多新鲜的见解,从而丰富并深化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时刻着眼于“现场”,努力建构一种对话关系,促成师生之间心扉互叩,灵犀共启。这样

 的交流不单是为了寻找一个标准答案和统一结论,关键是可以调动所有参与者的体验和思考,从而获得认识和理解的丰富与提升。

  哲人说“我思故我在”,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可以说“我思故我新”。主动的反思,不仅有助于教师不断激活教学机智,更新教学策略,还可以不断创新师生互动机制,探索学生学习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