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借助表格,搭建思维训练框架【优秀范文】

时间:2022-06-29 19:40: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借助表格,搭建思维训练框架【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借助表格,搭建思维训练框架【优秀范文】

 

 借助表格,搭建思维训练框架 ————以“滴滴打车难”写作教学为例 作

 者:

 施海红

 作者简介:

 施海红,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上海 200233)。

 原发信息: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18 年第 20181/2 上期 第15-19 页

 内容提要:

 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基本要求,文章以写作教学为例,借助思维与评价工具,呈现了思维训练的过程,帮助学生搭建起了批判性思维训练框架,促进其思维品质的有效提升。

 关

 键

 词:

 写作教学/批判性思维/思维训练

 期刊名称:

 《高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8 年 06 期

 一、背景与设想

  作文材料:

  近日,一篇名为《致滴滴,一个让我的出行变得不美好的互联网平台》的文章引起网民热议。文章吐槽了如今用滴滴打车难、打车贵,司机空车驾驶不接单,只为获取更高的调度费,老人妇女想招手打车,更是只

 能看着空车驶过等现状。另据“东广新闻台”最新消息:上海市运管处、市交通执法总队和价检局联合约谈滴滴,要求其停止出租车加价功能。滴滴承诺,在上海市场,两周内取消“乘客自愿给予调度费”功能。

  请问滴滴取消加价能缓解当下“打车难”的社会问题吗?请写一篇议论文,阐述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我们知道,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立足于建构与发展的思维方式,它主张在多元对话中,通过自我反思、批判与完善,来达成“合理性”的理念共识或行动方案。作为教师,想要真正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无论借助何种教学形式,必然涉及操作性的问题:如何将不可见的思考路径及思维方法呈现出来,使思维过程清晰可见?如何客观地评价、修正自我思维过程中存在的谬误?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基本要求,在本次写作指导中,笔者选择了近期社会热点话题“滴滴打车难”作为本次思维与写作训练的素材,并设定本次教学目标:

  (1)搜集、筛选、比较、分析与问题相关的背景信息(不同角度、不同来源)。

  (2)通过合理表达观点、清晰分析概念和理由,加强议论文的说理能力。

  在具体的指导中,笔者引入国外比较成熟的表格——分级学案、PCQ表格和作文评价量规,来帮助学生搭建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框架。

  二、教学过程

  1.写前准备:借助分级学案,搜集不同层次的背景信息

 围绕本次教学目标,笔者按照能力等级自主设计相关学案:

  阅读材料,请问滴滴取消加价能缓解当下“打车难”的社会问题吗?

  你的看法是(

 )

  A.能

 B.不能

  根据以上问题,请自主选择合适的分级活动——

  (1)一级能力:了解滴滴出行发展历史及最近新闻,搜集与本次写作材料相关的重要资料。

  (2)二级能力:打勾选择一个视角,并完成一份写作专题资料整理(具体要求略。视角包括:会使用滴滴打车软件者、不会使用滴滴打车软件者、打车软件创始人兼 CEO、政府相关职能部门)。

  (3)三级能力:除了以上视角,你能否想到其他视角?请围绕你想到的其他视角,搜集至少三篇相关资料,完成一份写作专题资料整理(请标明文章来源)。

  原始学案以表格样式呈现,旨在针对学生不同写作与思维能力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作前学习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达成目标。其中“一级能力”要求学生达成本次写作基本训练要求;“二级能力”要求学生在达成基本训练要求的基础上进行能力提升,多角度思考问题,并将内隐的思维结果外显化;“三级能力”要求学生在达成基本训练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能力,达成目标的形式更加开放: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要求学生

 对写作过程中可能忽略的视角做充分思考,真正在批判性阅读与批判性写作间建起一座桥梁。

  2.写前指导:借助 PCQ 表格,开展不同立场的分析论证

  在课堂指导环节,笔者主要聚焦一个核心问题引发学生思维碰撞:

  滴滴取消加价能缓解“打车难”的社会问题吗?请分析原因。

  课堂讨论中,笔者引导学生结合材料所提供的和搜集到的背景资料,基于自己选择的视角,展开讨论。而在此之前,笔者要求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认真完成一份小组交流记录单,即 PCQ 表格(见表 1)。PCQ 表格是西方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一项基本工具,其基本组成为:Pros(支持)、Cons(反对)以及 Questions(问题)。在本次写作教学中,笔者还在表格左侧增设“视角”一栏。

  基本问题:滴滴取消加价能缓解当下的“打车难”的社会问题吗?

  课堂讨论中,学生站在会使用滴滴打车软件者、不会使用滴滴打车软件者、打车软件创始人兼 CEO、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等不同视角,对问题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论证。例如,有学生为“取消加价不能缓解当下‘打车难’”的判断举出支持的理由:

  ①一般在高峰时段(例如上下班)、特殊时段(雨雪天)用车需求量大,会出现叫车供不应求的情况。(视角:使用滴滴打车软件者)

 ②年纪大、文化程度不高、对社会的关注度不够等造成不会使用打的软件。(视角:不会使用滴滴打车软件者)

  ③出租车进入网约平台后,自由接单,挑选客人,无形中增加了拒载的概率。(视角:出租车司机)

  ④不具备营运资质的私家车参与客运,导致黑车、临时毁约情况激增。(视角:打车软件创始人兼 CEO)

  也有学生为“取消加价不能缓解当下‘打车难’”的判断举出反对的理由:

  ①能够更加精准知晓打车地点、时间、费用,提升了打车的成功率。(视角:会使用滴滴打车软件者)

  ②以盈利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更加精准地细分市场,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的需求(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租车等)。(视角:打车软件创始人兼 CEO)

  ③是对当下出行工具私人化服务的一种补充。(视角:打车软件创始人兼 CEO)

  ④努力根据打车软件来调整监管模式,并且尽量考虑社会不同群体的出行需求,进行城市道路的整体规划。(视角:政府相关职能部门)

  此外,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讨论中产生的问题记录下来:

  ①网络约车能否完全替代路上扬招模式/出租车是否应该加入网络约车系统?

  ②出租车行业利润分配是否合理?

 ③个体在出行时,是否对代步工具的选择产生变化?例如选择短驳+公共交通的出行方式。

  ④在交通出行问题上是否真正平等地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例如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小孩者。

  ⑤政府目前出台的缓解方案能够真正解决当下“打车难”的问题吗?

  ⑥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今天,相关部门除了“堵”以外,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案来疏通各方的矛盾、压力?

  3.写后反思:借助写作量规,评价思维过程中的各种谬误

  写作指导课后,笔者自主设计了两份写作训练评价量规,分别就“关注问题的背景”和“加强议论文说理的能力”两项内容,请学生开展写作之后的自我评价,反思写作(也即思维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谬误。学生使用评价量规的样张如下(见下页):

  三、成果验证

  以上课例是笔者近期有关批判性思维与写作训练教学研究的新尝试。课后,笔者认真收集反馈意见,包括听课教师、学生的听课感受,学生的写作反思等,以检验课例研究的教学成效——

  例如,西南位育中学的李华老师反馈听课感受:课堂训练的材料来源于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为课堂讨论的充分展开准备了有利条件。课前预习学案不仅有学生对热点话题的文字资料收集,还包括小组合作完成的实

 地采访任务。课堂使用“小组交流记录单”也成为本课堂亮点,建立独立思考—平等分享—取长补短的合作式讨论模式,学生分别从消费者、司机、政府等多个角度开展热烈而深入的讨论,集思广益、发表观点,思维的火花由此在课堂上碰撞、闪耀。

  西南位育中学 2019 届学生蔡天宇反馈听课感受:说实在的,由于课前准备不充分,上课起初跟得很吃力。但是后来,跟随施老师不断思考表面现象之下的问题本质,我的看法逐渐明朗。在与老师、同学的讨论中,我开始认识到站在不同视角、不同立场思考可以帮助我们越来越逼近问题的本质……

  西南位育中学 2019 届学生娄心怡写的写作反思:这次作文修改我先对写作材料中最核心的概念“缓解”和“解决”进行辨析和解释,并依据此寻找作文论证的不足和合理性。因为一稿中主要写了“解决”,所以将原因和解决方案都推向了政府。而修改中则需体现各个角度的群体可以做出什么改变。另外,“打车难”的根本原因是供需失衡问题,这一点要仔细详尽地体现。供不应求的背后所体现的社会状况和引发的思考也可适当写入文章。

  以上是来自各方对本次课例研究结果的一些反馈。在批判性思维与议论文写作训练的问题研究中,能够通过一堂堂课的努力尝试,切实帮助学生提升议论文写作水平,并且得到来自同行的肯定支持,笔者颇受鼓舞。

  四、课后反思

 董毓说:“(好的)思考能力不是读来的,而是练出来的。”[1]的确,如果想在语文课堂上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多角度的、缜密细致的探索和讨论。一言以蔽之,我们不应当急于把某种定论或范式灌输给学生,而应当营造更加开放多元的课堂氛围,给予学生一些必要的思维工具和评价工具,帮助学生搭建起属于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学习框架。

  本次写作案例中,笔者设计的分级学案主要引导学生对于社会问题“背景”的关注,而该问题长久以来都是学生议论文写作的一个盲区。一般情况,值得我们探究的社会问题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其往往产生于并处于特定的背景之中,找出基于问题的背景信息将有助于学生的深入探究。本则材料需要关注的“背景”信息主要包括:

  (1)现状:主要关注网络打车软件已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出现了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2)相关争议:主要聚焦百姓出行供需矛盾问题,本质上是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冲突。

  (3)特定背景:主要围绕社会公共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百姓交通出行私人化服务这块蛋糕正在被社会重新切分。

  (4)价值判断:主要思考工具性(实用性)判断和道德(伦理)判断之间的冲突。

 借助西方批判性思维理论,我们可以运用同心圆的图示(见图 1)[2]帮助学生更加清晰思考背景问题,它们影响了材料所涉及的问题的争议点,并且为其提供重要基础。笔者设计的本套学案就是希望学生在搜集、筛选、比较、分析与问题相关背景信息的过程中,将大量隐藏在写作材料背后的重要信息揭示出来,例如具体语境、重要前提、价值观念,从而聚焦问题,搜集证据,充分说理。

 本次案例引用的“PCQ 表格”主要适用于议论文写作指导的写前阶段。由于学生在写作之前绝大部分的思考是零散的、无序的、多少带有局限或偏见的,这本身就与“批判性”写作的精髓相悖。所以,无论是教师写作教学过程还是学生的写作实践过程,借助“PCQ 表格”可以以更细致的方式检查自己思考与证据的充分性和缜密性。此表格在帮助学生将自己的观点梳理清晰的同时,所体现的正是这样一种公平的意图。

  在本课堂使用 PCQ 表格的过程中,比较有亮点的是增设了“视角”一栏和对“质疑问题”栏的充分引导。表格中“支持理由”与“反对理由”栏旨在使学生从尽可能多的视角,搜集、整理并思考某个想法的益处与弊端、优势与不足;而新增的“视角”栏,能让学生在理解周围各种立场的基础上,将思考分析推向更为周密有序的层次。表格中的这几项内容都意在引导学生重新评估所收集到的信息,而这恰是批判性思维的一项重要技能;而相较于在给定证据或材料基础上的思考,“质疑问题”栏则更侧重于提供一个发散性思考的机会,鼓励学生通过对新一轮信息的消化,

 借着新问题的提出,开掘思考的深度、拓展思考的范围。从某种意义上说,随着对话题讨论和对问题分析的不断推进,此时新“问题”的提出对学生的思考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并由此呈现又一轮信息搜集、筛选、比较、分析、判断的循环。如此,学生通过一张表格,不仅将头脑中“隐性”思维“可视”化了,更可在做结论之前,尽可能考虑到问题的不同角度和多种可能性,尽可能减少和消除反对意见,使说理更充分合理,观点更清晰而有深度。

  在本次案例中,笔者还自主设计了两份作文评价量规。以笔者拙见,一堂写作指导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一次学生思维训练内容的达成,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写后反思。这两份写作评价量规主要适用于学生写后修改阶段,聚焦“学习搜集、筛选、比较、分析与问题相关的背景信息(不同角度、来源等)”和“通过合理表达观点、清晰分析概念和理由,加强议论文的说理能力”。批判性思维培养目标,前者主要就写作问题“背景”所涉及的“现状”“争议的历史”“特定背景”“(隐含的)价值判断”等多角度对学生写作前背景关注问题进行评价;后者主要从观点表达合理性、(因果)论证分析清晰性等角度对学生写作中、写作后推理谬误进行评价。笔者设计多种作文评价量规工具的意图是希望对学生整个写作过程进行更加科学的评价,从而帮助学生比较清晰地了解自身实际写作与理想训练目标的差距。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经历了一个自我反思、自我修正的过程,这对于学生形成审慎细致的批判性思维态度无疑影响巨大。

 诚如余党绪所言:批判性思维的适用范围,主要是理性或主要由理性支配的领域,如公共世界的分析、复杂境况的评估、多元选择的权衡、未知问题的解决等。运用在语文教学上,就是如何建构知识、如何深度分析文本、如何将写作技术转化为思维训练。[3]笔者颇受启发,并希望以此写作教学案例为例,借助诸多表格工具,搭建起批判性思维训练框架,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提升。

推荐访问:借助表格,搭建思维训练框架 搭建 借助 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