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唐诗三首》,空中课堂课堂实录,(第一课时)

时间:2022-07-04 20:50: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唐诗三首》,空中课堂课堂实录,(第一课时),供大家参考。

《唐诗三首》,空中课堂课堂实录,(第一课时)

 

  1 唐诗三首(第一课时)空中课堂课堂实录 一.导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读到这些诗句,我们就会想到伟大的诗人杜甫,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近杜甫的诗歌,感受其中涌动的家国情怀。

 朗读古诗,先要读准字音。

 二.积累语言

 三.讲解课文 研读《石壕吏》 阅读注释一,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诗人根据所见写成了这首诗,朗读诗歌

  2

 这首诗主要叙述了什么内容? 本诗有四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内容。

 第一段 诗人傍晚投宿石壕村,遇到差役捉人。

 第二到三段

 老妇的致词。

 第四段 交代事件的结局和作者感受。

 诗中老妇致词的内容是全诗的核心,关注 2-3 段

 捉人差役的蛮横、粗暴;老妇的悲苦。

 “一何”强调差役怒的程度和老妇一家人苦的程度。一怒一苦形成强烈的对照,突出差役蛮横的气势,也为下文老妇的致词渲染了悲苦的气氛。

 朗读老妇的致词的内容,注意韵脚的变化,思考老妇的致词有几层含义:

 死 矣押 i 韵 孙 裙押 un 韵 归 炊押 ui 韵 音韵的变化往往意味着行文思路的变化,所以老妇的致词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老妇诉说自己的儿子应征、驻守邺城,其中两个儿子最近刚刚战死。

 第二层老妇诉说家中的现状。

 第三层老妇自请应役河阳。

 老妇的致词是一气呵成讲完的吗?不是的

  3 她的陈情是根据差役的蛮横问话一一哭诉的。

 在朗读老妇的致词,联系老妇的话,思考差役问了什么,老妇又说了什么? 老妇的回答是“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表明老妇的三个儿子都已经应征防守邺城,“新”表明自己的两个儿子最近战死沙场,作为母亲,老妇怎么会不悲伤哭泣,老妇告诉差役家里已经没有男丁了,一进门,差役劈头就问,你家有男丁吗,老妇为什么还要说,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意思是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的完结了一生,老妇希望得到差役的同情,不要再逼迫这个不幸的家庭了,这是第一个“不幸”。

 可是差役有没有善罢甘休,他们没有。

 看第二层,老妇的回答“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惟”是只,表明家里没有能应役的人了,家里只有一个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可是没有完整的衣服不能出来走动,可以推断,差役并没有就此放手,他们继续逼问,你家还有其他人吗?老妇人的这番答语既表明家里只有老弱妇孺,又表现家境极度贫困,这是第二个“不幸”。

 可是差役有没有放过这个家庭?他们没有。

 第三层,根据老妇的答语,差役仍旧继续逼问,谁来应役,老妇答语“老妇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万般无奈之下,为了保全家中仅有的三个人,老妇主动请求应役河阳,面对差役的咄咄逼人,老妇只能牺牲自己,保全家人,这是第三个“不幸”,一个气力衰弱的老妇应役河阳,保全家人。

 研读老妇致词的三层含义,根据前后语境推断了差役咄咄逼人的问话,感受老妇悲苦情感不断加深的过程。致词并非是老妇人一气呵成的,是藏问于答,含蓄表达吏呼之怒,我们聚焦了老妇致词的内容。

 除此之外,这首词还写了什么? 第一段和第四段

 第一段诗人傍晚投宿在石壕村的老妇家里,亲眼目睹了差役捉人,老翁翻墙躲避,老妇开门周旋,为什么差役要夜捉人呢?诗人为什么不用征兵、招兵这样的词语? 诗人用词非常精准传神,一个“夜”字含义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经常发生,老百姓白天躲藏不易捉到,差役改成夜晚捉人;第二差役捉人的手段粗暴,在百姓已经入睡的黑夜突然袭击,人民深受捉丁之苦,昼夜不安,从“老翁逾墙走”一句可知诗人不用征兵、招兵这样的词语表明他对官府这一蛮横行为的批判

  4 揭露之意。

 第四段,诗歌的结尾,前两句是诗歌的所闻,它的意思是夜深人静说话声已经消失了,诗人听到了低微断续的哭声,这是谁的哭声,是老妇媳妇的哭声,老妇应役河阳,更加深了这个家庭的不幸。后两句写诗人的所感,躲藏的老翁已经回来,诗人只能和老翁告别,暗指老妇已被捉走,含蓄流露出诗人对老妇一家的悲悯之情。

 这首诗,诗人想表达什么? 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全诗虽仅有 120 个字,语言精练、内涵丰富,诗人从旁观者的角度讲述了石壕差役捉人、老妇致词、被迫应役河阳的事情。诗人写老妇的致词层层深入,讲述了老妇一家的三个不幸,也表现老妇悲苦的情感不断加深的过程,诗人通过藏问于答的形式,含蓄写出吏呼之怒,直接写出妇啼之苦,两者反差强烈,差役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

 诗人通过这首诗反映了战争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贫穷与牺牲拆散了很多家庭,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中劳苦大众的同情,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研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诗歌背景:唐肃宗上元二年秋天,杜甫弃官来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修建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但是在上元二年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茅屋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这首诗。

 2.朗读诗歌 题目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意思是茅屋被秋风所破,诗人为什么要歌诗一首呢? 首先思考诗歌主要叙述了什么内容?共四段 第一段主要讲述秋风破屋的情景。前两句主要写了八月秋风威力很强,卷走了屋上的多层茅草。“怒”用拟人的修辞,写出秋风强劲;“号”从听觉写出秋风咆哮,威力迅猛,引出下文屋上多层茅草随风而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系列动词使用,传神写出茅草随秋风,有的挂在高林的树梢上,有的沉到池塘水中,诗人的视线跟随茅草移动,心弦被拨动,面对劲风强势,只能任凭茅屋被破,却无能为力。

 第一段写秋风破屋,诗人无能为力。

 第二段主要写了南村群童盗茅草一事。南村的孩童们欺负我年迈、体力衰弱,竟然狠心做抢掠的事,当着我的面,抱着茅草跑入竹林,任凭我呼喊地口干舌燥,也喝止不住,我只好回来依靠着拐杖独自叹息,“公然抱茅”照应“欺”字,写出孩子当着诗人的面直接抱走茅草,“唇焦口燥”的情态和“呼”的动作写出诗人对孩童行为的愤怒,但诗人因为老无力,只能任其所为,独自叹息,却无力阻止。总之,诗人在愤怒、焦灼之后,情绪转为沉静,独自叹息。诗人草堂的茅草不仅被秋风卷走,还被群童公然抱走,草堂接下来又经历了什么? 第三段写了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境。前两句写不一会儿大风过后,黑云涌动,天色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一场大雨势必来袭,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用饱蘸浓墨的笔触渲染出暗淡的氛围,烘托诗人哀愁忧郁的心境。

 诗人为何哀愁忧郁? 1.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意思是被子已经使用多年,冰冷似铁,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早已蹬破。写出诗人极度贫困的生活,就连现在居住的草堂也是在亲友的帮助下建成的。

  5 2. 茅屋没有充足茅草覆盖的前提下,屋漏又逢连夜雨,导致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满屋尽是雨水,没有一处干爽的地方,屋外的雨水仍旧像下垂的麻线一般,密集的落着,没有停歇。这样的夜晚诗人则能入眠。

 3.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丧乱指安史之乱,这漫漫长夜如何挨到天亮,诗人不禁陷入沉思。由眼前的处境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的茅屋扩展到因战乱而残破不堪的国家,他怎能不泪沾衣襟呢? 第四段诗人一改前文的叙述,从沉思中振作起来,进行了抒情、议论。

 怎么能够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庇护天下贫寒的士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怎样能使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的像山一样。这是诗人的期望,诗人的理想。

 结尾由七言转为二言,呜呼引发抒情、议论,由己及人,又转为九言,他甘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宁可独守茅屋,受冻而死来换取理想的视线,牺牲自己在所不惜。

 最后一段淋漓尽致的流露出诗人饱览民间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这首诗作者想表达什么? 诗人由前三段的叙事转入第四段的抒情、议论,发出由衷的呐喊,诗人采用七言杂以二言、九言的句式表现情感的变化。这首诗在语言形式上还有一个特点,用多次换韵表现情感的变化。第一段 ao 韵,第二段力、西 i 韵,第三段 e 韵,第四段 an 韵和 u 韵。五次换韵体现诗人情感起伏变化的过程,从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无可奈何到南村孩童公然抱走茅草的愤怒、叹息,从生活困苦,国有战乱的哀愁忧郁,再到一扫愁苦忧郁的振作昂扬 这是一首叙事诗,诗人主要写了自己的所见所感和所思,先写个人的处境经历和感受,然后由己及人,引发思考,想到天下寒士和战乱中的国家,借助多次换韵呈现诗人的情感起伏变化过程。最后由叙事转入抒情、议论,表达了诗人愿牺牲个人换取天下士人欢颜的博大胸怀与真切的爱国之情。

 总结 这两首诗都表现对战争的控诉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写作手法 《石壕吏》偏向客观的叙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先描述个人遭际,引发思考,结尾处借助抒情、议论升华主题。

推荐访问:《唐诗三首》 空中课堂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 课时 唐诗 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