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舞台上语文课程(精选文档)

时间:2022-07-06 12:4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舞台上语文课程(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舞台上语文课程(精选文档)

 

 舞台上的语文课程 ————以戏剧节活动为载体的戏剧校本选修课程实施策略 作

 者:

 邢诗薇

 作者简介:

 邢诗薇,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210008)。

 原发信息: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南京)2014 年第20144 期 第 16-23 页

 期刊名称:

 《高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4 年 08 期

 在中学阶段重视戏剧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高尚审美情趣,丰富学生对人生、社会、历史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尤其是美育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影视剧等形式出现的戏剧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戏剧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戏剧选修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尤其是校本课程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出来。

  在此背景下,我校在每年五六月间连续举办了六届以戏剧汇演为主体活动的戏剧节,并以此作为载体开展戏剧校本选修课程。以 2012 年为例,我校高一年级于 6 月 9 日,在东南大学大礼堂主办了主题为“戏剧,另一种生活”的第六届戏剧节暨高一中外戏剧选修汇演,13 个班集体演出了或改编或原创的自选剧目,并请专业评委进行评分评奖,取得了很好

 的课程教学效果。本文借助对此次戏剧节活动的回顾与反思,探讨以戏剧节活动为载体的戏剧校本选修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戏剧课程实施的现实意义

  戏剧是舞台的艺术,戏剧课程是实践性的课程,戏剧教育的基本目的应该是“懂戏”,并在“懂戏”的基础上学会真正意义上的“看戏”和“演戏”——戏剧教学必须“活”起来。可以说,戏剧节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首先,它改变了语文学习的传统模式,将内隐的体验、思维和外在的言语表达、动作再现结合起来,静态的知识型课堂就变成了言语实践型课堂。舞台表演是学生对人物形象理解的外化,体现了学生的感性认知经过理性分析后所获得的对角色更为深入的认识,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戏剧的独特性。学生要表演,就必须认真研读文本,这就使得学生的文本阅读变成了一种主动的学以致用的行为。而当学生进入角色时,他们会用特定的场合环境和身份来判断角色的行为举止。

  其次,它更全面地塑造了学生的审美精神。学生在确定演出内容的过程中,挖掘了文本中的戏剧元素,领略了经典戏剧的独特魅力,锻炼了选材能力、编写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提升了艺术素养和鉴赏能力,进而从戏剧中收获更多的人生感悟和精神体验,进一步提升自我的思维品质。

  再次,它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既要学习知识,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思考,还要体验生活,追求创意,培育自主学习能力

 和跨学科的综合素质。演出的团体合作特色,也使得学生在整个活动中尝试着理解他人,学习如何与他人沟通、与他人合作。戏剧演出后评判与点评的环节,不仅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更可以让学生懂得“眼中有人”,舞台呈现的最后环节应当是观众的反馈,进而培养当下学生较为缺失的“对象意识”。

  传统的戏剧选修模式,常常是“精修式”的,主要以课堂为载体,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以阅读教学为核心的文本研习,偶尔穿插少量的非鉴赏阅读式的教学方式,如朗读、小片段表演等。任何一个课程都应当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戏剧选修也是如此。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的性格、爱好、能力都各不相同,对个人的发展定位也不尽相同。传统课程方式往往强调研学的“精”与“深”,这种“精英意识”难免会导致少数学生“核心化”、多数学生“边缘化”。而强制要求所有学生选修此课,既不能达到那些有相应学习需求的学生的学习深度,也无法真正调动那些对此课程兴趣和需求不高的学生,很难较好地达成课程目标。

  与之相比,戏剧节活动的最大好处,在于学生兴趣大,容易投入,参与范围广。当然,它与传统的选修课程模式并不矛盾,甚至可以相辅相成。比如,我校就采取了“点”与“面”、“精修”与“泛修”相结合的方式。所谓的“点”和“精修”,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选修模式,年级中对本课程有兴趣、有需求的学生 50 人左右单独建班,一个学期以 18 个课时完成对“戏剧欣赏和表演”的选修学习;所谓的“面”和“泛修”,就是

 以面向年级全体学生的戏剧节活动形式进行课程学习。选修前者的学生就是后者活动中的骨干,后者则是对前者的补充。戏剧选修课程教学应当起始于鉴赏探究文本,最终以演出活动方式呈现,充分注重语文的应用性特征,延伸到课外,深入挖掘、感悟生活,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致力于学生终生素养的培养与发展。

  二、戏剧课程实施的基本流程

  我校在每年五月底、六月初以高一年级戏剧节的形式,安排全年级的戏剧大赛作为戏剧选修课程学习的汇报演出,以此作为戏剧选修校本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具体流程如下:

  首先,将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戏剧名著选读》配发给所有高一学生,并提供教学建议、课程安排、参考书目等一些相关的资料,让他们开展自主研读与学习。在阅读课和戏剧观赏活动课中,让学生阅读配备的相关课程书籍特别是戏剧文本,安排一些戏剧演出视频观摩,使学生更广泛、深入地体会戏剧文本和表演特点,为学生的戏剧演出提供依据。

  其次,在班级内组建多个戏剧演出小组,以小组合作为主要组织形式,品读、选择甚至原创演出剧目,并分析所选剧目在演出中的优势与劣势,由组长在班级内进行阐述,最终由全班学生投票选出班级演出剧目。然后,结合对剧目的理解和本班特点提出剧本修改意见,由班级所有学生自荐、推荐编剧小组,根据修改意见对确定的演出剧目进行多稿改写,最终形成剧本定稿,并自行设计、完成演出海报,配写简介及推荐语。

 再次,以小组为班底,班级为单位,组建由导演、服装、化妆、道具等组成的剧务组,在全班范围内自荐、推荐各角色演员,并以全员投票方式确定演员,在学生导演和授课教师的指导下,认真而细致地排练。

  最后,进行集中演出,并邀请家长代表观看演出,最终由专业评委对学生的演出水平、参与人数、协调能力等作出综合评判,确定名次。演出结束后,各班反馈戏剧节成果。

  三、戏剧课程实施的核心要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第一要义就在于“面向全体”,也就是说它应当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应当符合每个独特而具体的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兴趣与特长,为每一个个体的发展创造空间。以戏剧节活动作为戏剧课程的选修方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较好地保证参与对象是全体化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在自主基础上的合作。在戏剧活动节的实施中,以下一些核心要素不可或缺:

  (一)选择合适的参与对象

  较之于其他选修课程,戏剧节活动的实践性更强,它不强求学习内容的精深与系统化,强调更多的是覆盖面与活动性。我们之所以选择在高一实施这一活动课程,一方面,是因为高一学生有着相对充沛的参与热情,普遍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可以最大幅度地增加课程的覆盖面;另一方面,高一的学生受到的学业考核与高考的压力相对要小,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其中。更何况,与《〈红楼梦〉选读》、《〈论语〉〈孟

 子〉选读》等选修课程相比,戏剧选修的入门门槛并不高,其前期要求的知识储备相对较少,高一的学生有能力参与课程。

  (二)发挥学生的自我优势

  戏剧是以语言、动作、舞蹈、情景、音乐等形式表达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因此,它的内容先天地具有跨学科性,可以立体化地调动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也就覆盖了更为广泛的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自我优势,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让学生在深度理解剧本、人物和主题的基础上,自行设计海报,绘制人物和舞台造型,甚至创作音乐;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时发布活动进程,公布各班排练花絮,让学生自由发帖,讨论本班与其他班的准备情况,等等。

  (三)组建高效的合作小组

  想要较好地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小组合作是较为有效的组织形式。任何一个活动都是由一系列过程完成的,戏剧演出也是如此。从选择剧本到修改剧本,从海报策划到完成设计,从确定剧务组到选定演员,都必须对小组、班级成员做出合理的分工,必须明确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学生是有差异的个体,能力强弱和擅长领域都有不同,组建合作小组时,要尊重学生的自由组合(当然也可以选择一些有组织、协调能力的学生作为组长)。小组分工前期,应组织小组成员认真讨论,明确具体任务,让成

 员根据自身优势主动承担任务。然后,在尊重个人选择的基础上,集体协商分配,明确职责,明确任务要求(如完成时间和完成质量等)。

  每个小组成员都必须面对群体和个体的矛盾,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进行有效沟通的意愿和能力,要能尊重和听取他人的不同意见,借助协商、探究、整合形成相对一致的意见。同时,也因为个体任务的分工化、具体化、单一化,每个学生的信息、思考都可能是有褊狭性、片面性的,需要一个集体筛选、提炼、总结的环节,需要在学生对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加工、修正、丰富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平等的交流平台,以各显其能,在相互碰撞中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当然,也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和同伴个性化的见解加以分析、评定,对共同活动的成效及时进行组内评估,及时交流各自的完成情况并适时微调小组成员的分工,寻求更为高效的合作方式。

  (四)构筑立体的展示平台

  要使学生在整个活动中维持较高的兴奋度,始终参与其中,除了个人的自我约束、小组的集体约束之外,还应当和阶段性的合理评价相结合——既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活动过程,又要有重点地对个别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建立全面的评价机制,将个人与集体成果结合,使学生为共同目标而努力。所以,教师要让所有参与者都能看到自己的成功,构筑平台,及时地、全方位地展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特别是那些不易被关注的学生个体的“闪光点”),从而有效地消解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消极情绪,使其不断反思,更好地参与活动。

 对阶段性成果的展示,一方面可以保证在整个过程中维持活动的存在感和热度,时时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借助各个阶段的成果交流,利用良性竞争,促使学生关注他人,进而不断改善自我学习效果。比如,各班公布演出剧目后,通过相互比较各自优劣,有的班级更换了剧本,有的班级修改了剧本;在排练阶段,往往由于参与人员相对集中,应根据情况对小组成员的各自任务再一次细化和合理转换,避免可能出现的懈怠;彩排后,以教师、学生的不同视角发布相关新闻,各个班级之间互相取长补短,追求更多的创意和亮点。

  (五)强调教师的全程跟进

  活动课程的主体是学生,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实践,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不作为。教师应当是活动的“总设计师”,在活动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教师的引领和指导。比如,小组合作时,学生个体差异导致的活动效能差异,不同小组、班级千差万别的活动状态,来自学生、教师甚至家长等社会人士多方面综合权衡和认定的戏剧演出评价,这些都需要教师担负起组织和协调工作的责任。教师的参与,可以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有动力、信心和监督。

  当然,教师的参与要把握好时机和程度,有重点地进行指导。比如,课程活动正式开展之前,应当侧重于引导学生制订合理有效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案;课程活动总结阶段,则侧重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知和收获总结反思,促使学生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认知结构,不断修正实践活动。

 教师还要注重两个协调:一是协调学生合作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能由于分工不明、缺乏团队意识、性格差异等因素,出现成员间的不和谐状况。此时,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意识到整个活动是一个系统的合作工程,使学生明确合作时的个体角色和合作的意义。对于合作小组团队的组织者、管理者——组长,要明确其职责,避免组长职权过度导致的成员矛盾。二是协调课程活动和学科学习的冲突。活动课程的课时安排应当是弹性制,根据常规教学活动不断调整,可以适当使用正式课时中的活动课(如阅读课、自修课等),更要合理利用假期与课外活动时间。同时,要注意活动课程与学科教学间的整合,如选择剧本就是对戏剧文学的深入研读,修改剧本和撰写演出心得等就是对写作水平的提高手段。整合是双赢的,不仅有利于促进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高,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向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就是家长的态度。有些家长受功利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往往只重视学科学习,看重学科成绩,认为活动课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精力,对此颇有微词。对于家长提出的耽误时间、影响学习等质疑,并不适宜正面反驳,也不能单纯宣讲所谓理论,而应当从家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们从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所暴露的问题入手,比如口头表达能力不佳,因为缺乏信心和必要的锻炼无法在现实情境中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等,并展示一些学生活动的成果,让家长切身体会到学生的进步,体会到活动课程对学科学习的促进作用。我们还请一些家长参与到戏剧节活动中,亲身感受课程的重要性。经过良好

 的沟通,家长都认可了活动课程的作用,有的还积极参与其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

  四、戏剧课程实施的“小花絮”

  戏剧和影视有着天然的相似性,都是创造感性直观形象的视听艺术。因此,学生对于戏剧的认知并非一片空白。我们的戏剧节活动不追求让学生建构全新的戏剧知识体系,而是努力唤醒学生潜在的戏剧体验,将那些已有的影视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自然迁移到戏剧舞台上,进而让学生走进戏剧、爱上舞台。

  在本届戏剧节的演出中,“一个开场”、...

推荐访问:舞台上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 精选 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