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动态(总第163期)(2022年)

时间:2022-07-06 17:3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动态(总第163期)(2022年),供大家参考。

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动态(总第163期)(2022年)

 

  国际战略安全研究领域新论点 美国对外政策 1 、拜登对华政策将采取竞争合作相结合路线。

 拜登任副总统时首席助理、希拉里竞选时外交顾问杰克·苏利文接受大西洋理事会访问时称,若拜登当选,其政府将从国内开始恢复力量并修复同盟,对华政策将采取竞争与合作相结合的路线。首先,外交应始于国内。拜登外交路线的基础是,先在国内投入足够精力解决基建、创新、移民系统与民主体制等领域的问题。美国在国内恢复力量将帮助美国赢得良好的国际形象。其次,拜登与特朗普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在于如何看待盟友。特朗普将盟友视为负担而不是财富,拜登则认为与盟友合作将使美国更强大。但修复美国与盟友的关系无法在一夜之间完成,美国需要承认自身不足,采取谦逊路线以重新获得世界的尊重。同时,特朗普政府目前对世卫组织、世贸组织等国际机构的怀疑与破坏需要得到纠正。最后,如果拜登当选,美国政府将重新加入巴黎协定,从阿富汗撤军,并重新评估美中关系。在对华政策上,拜登政府将与中国展开有力竞争,但是在能够推进美国外交政策的具体领域愿意与中国展开合作。

 ——大西洋理事会网站8 月21 日发表该智库编辑副主任戴维·怀默对拜登任副总统时首席助理、希拉里竞选时外交顾问杰克·苏利文的采访文章《拜登外交政策顾问:从国内开始恢复力量并修复同盟 》。https://www.atlanticcouncil.org/blogs/new-atlanticist/adviser-on- bidens-foreign-policy-start-at-home-and-repair-alliances/

 2、 拜登主张美国“回归正常”不利于重塑更具建设性的外交政策。

 美国应建立一种更具建设性、不那么军事化的外交政策,即将盟友视为真正的伙伴以推动其分担军费、把重点放在多边外交、寻求缓和与中国的紧张关系。但拜登当前提出的外交政策是促进人权、对抗独裁者和民粹主义者,以及确保美国军队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这些政策更像是对过去外交政策的重现,让美国回到无处不在、解决每一个问题的时代,但这些“熟悉”的做法近年来在伊拉克、利比亚、乌克兰等地一再导致失败。另外,拜登竞选团队中多名顾问似乎也希望让美国回到特朗普上台前的干涉主义共识,而民主党中要求进步的声音却被排除在外。尽管若拜登当选,其形象和声望无疑比特朗普更好,外交政策亦将优于特朗普,但特朗普让美国人意识到,美国对世界的态度存在古老而具有缺陷的假设。而拜登做的正相反,他认为自己能够让美国“回归正常”,但这恰恰浪费了更好地重塑美国外交政策的机会。

 ——美国卡托研究所网站 8 月 25 日发表该智库研究员艾玛·阿什福德的文章《拜登希望回归“正常的”外交政策——这就是问题所在 》。https://www.cato.org/publications/commentary/biden-wants-return- normal-foreign-policy-thats-problem

 3、 美国需重新调整大国竞争路线,避免过于聚焦中俄两国。

 中俄两国近些年来均开始采取较为强硬的外交政策。共同应对美国显然是中俄两国加深合作的基础,无论是在联合国安理会采取一致立场,还是在上合组织、 G 20

 的合作,似乎都显示出稳固的关系。但从现实分析,两国很难逃离“强大的邻国必然是对手”的地缘政治魔咒。首先,中俄两国存在领土争议。虽然两国曾通过

 2001

 年签订的《睦邻友好

 合作条约》暂时搁置了边界争议,但中国仍时常将

 1860

 年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称为不平等条约,以低调的方式重申对领土的要求。其

 次,经济竞争也可能成为两国冲突的原因。中国的“一带一路”项目对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构成了挑战,虽然目前两国通过协调避免冲突,但长期来看,二者的竞争不可避免。虽然中俄两国关系不会立刻破裂,但中国相对俄罗斯的优势的确在不断提升,到临界点时冲突将不可避免。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 8 月 21 日发表大西洋理事会欧亚研究中心主任约翰·赫伯斯特的文章《中俄间将会出现的冲突》。

 https://nationalinterest.org/feature/coming-russian-chinese-clash-167394

 4 、美国应推动重要产品生产线回归国内。

 美国在药品等重要产品方面过于依赖外国供应链,在发生疫情等紧急情况下难以保障供应;半导体等尖端制造业的海外发展强于美国国内,大多数代工厂位于亚洲,而中国正在那里投入巨资以确保其领先地位。美国不需要把一切都夺回,但应推动重要产品的供应链回归国内。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重新设计税收政策,修改相关规定,向在国内生产的美国企业提供税收优惠。第二,在离岸外包数十年后,应鼓励对落后城乡社区进行再投资,在制造业工厂选址方面向其倾斜。第三,提高美国国家战略储备购买力,以保障美国各地区生产的重要产品的供应。第四,加强人才储备和建设,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以增强企业竞争力。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 8 月 23 日发表美国众议院共和党领袖凯文·麦卡锡的文章《流行病表明美国必须在国内生产重要产品》。

 https://www.ft.com/content/b586800b-caf5-418a-882a-9c85f8229a37

 南亚观察及其他地区热点问题 1 、印度应着眼长远建设自身实力。

 与美国建立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很可能将刺激印度经济增长,但加强与美国在军事与外交领域的联系将会让世界认为,印度在美中竞争中选择美国,这无疑将加剧与中

 国的紧张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很可能会对印度采取更为强硬的路线,对美国释放信号。印度与美国建立紧密军事关系甚至签订军事协议都不能解决边境问题,反而将削弱印度长期以来坚持的“战略自主”。考虑到特朗普政府对待盟友的态度,华盛顿有多大意愿在冲突中维护印度也很难说。在不签订军事协议的情况下,印度靠近美国可以得到更好的武器供应、美国情报分享以及与美国进行联合军演与频繁军事交流的机会。尽管如此,这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印两国间的实力平衡,也不足以抵消中国在中印边境享有的优势。对于印度来说,要想处理好中印边境问题,最重要的不是“安抚中国”,也不是与美国建立同盟,而是在着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与中国保持合作关系。

 ——东亚论坛网站 8 月 21 日发表罗马尼亚亚太研究所主席安 德里·伦古的文章《印度应在与中国关系中加强战略思考并削弱美国的影响》。https://www.eastasiaforum.org/2020/08/21/more-strategy- and-less-washington-in-sino-indian-relations/

 2 、印度应放弃掐断中国海上贸易幻想。

 在印度国内,因

 5

 月中印边境争端引发的对华战略讨论一直延续至今,其中最具吸引力的设想是印度利用自身海上地理优势及海军相对优势对中国施压,以制衡中国在喜马拉雅边境沿线造成的压力。众所周知,维护海上贸易对中国非常重要,但论及干扰中国的海上贸易,也应看到诸多现实难题,如制造干扰涉及的时间、武力、空间、船只数量、货权、船籍等因素。削弱敌人航运活动往往自身也消耗巨大,且结果难以预料。此外,如果中印真正爆发冲突,中国也会保护其海上贸易、损害印度商业活动并研究替代方案来抵消印度在海上的干扰。与中国发生冲突时,印度海上战略的关键不应是错误地寄希望于干扰贸易的手段,而应利用自身和“四方对话”资源,避免直接卷入地区冲突,在情报、监视、侦

 查等方面取得优势,强化自身海空能力。

 ——澳大利亚洛伊解读者网站 8 月 25 日发表印度前海军少将苏达尔尚·什里坎德的文章《印度掐断中国海上贸易的企图是一个幻想 》。https://www.lowyinstitute.org/the-interpreter/delusion-india-trying- throttle-china-s-maritime-trade

 3 、“一带一路”倡议是孟加拉国等较小国家从地区大国竞争中寻找利益和平衡的机会。

 孟加拉国长期不满印度对其干涉与胁迫,将中国视为抗衡印度的力量。孟加拉国也被“一带一路”的慷慨资助所吸引,将中国视为填补其基础设施庞大缺口的关键力量。中国企业及资金进驻孟加拉一些基建项目,正在当地助长一种将西方资助与中国模式对立起来的说法。地区许多国家都认为,中国模式更适合当地需求,且较少附加有关经济政策和人权的条件。不过,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区参与程度的差异,中国很难取代印度在南亚的作用,孟加拉、尼泊尔等国也清楚印度对中国扩大在南亚影响力的不安以及与印度为敌对自身的危险,所以不会同印度彻底交恶。在“一带一路” 2.0

 时代,孟加拉需要中国的资金,但目前这些资金已较前期相对匮乏,中国又要避免与美国、印度发生不必要的摩擦,因此在已拥有缅甸皎漂港之际,中国对孟加拉湾港口的需求并不强烈,这也意味着中国对孟加拉国的兴趣不像印度所担心的那样大。对南亚较小国家而言,在大国间 “走钢丝”绝非易事,但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它们能从中国获得资金,还可以对其他大国出于嫉妒的竞争冲动加以利用。

 ——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所网站 8 月 11 日发表该智库自由研究员雅各布·马德尔的文章《孟加拉国在中国与印度之间“走钢丝”》。

 https://merics.org/en/analysis/bri-bangladesh-walking-tightrope-between- beijing-and-delhi

 4 、中国需拿下台湾以控制第一及第二岛链。

 在属于第一岛链的台湾建立强大的永久性军事存在,将使北京得以控制亚洲的主要航道,并有助于确立其作为全球主导力量的地位。中国下一步在第二岛链的存在将使其得以控制作为战略军事和经济前哨的太平洋中部。值得注意的是,西太岛国密克罗尼西亚可成为中国对抗美国在关岛军事存在的战略据点。但由于密克罗尼西亚、帕劳和马绍尔群岛与美国签署了自由联系条约,并传统上依赖美国,中国在没有战略基地渗透第二岛链的情况下,将很难实现军事存在。此外,美中在台湾问题上的激烈对抗使得第二岛链不太可能成为中国下一个疆域。北京推进其在西太平洋的地位,首先要解决台湾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南海和东海形成相对主导地位,是因为它采取灰色地带行动并试图避免军事对抗。总而言之,只要北京继续被台湾拖住,那么中国主宰第二岛链的可能性就不大。但如果台湾继续得到美国的支持,不排除将引发北京武力收复的可能性。

 ——澳大利亚国际事务研究所网站 8 月 13 日发表菲律宾武装力量战略研究和管理办公室防务分析师乔舒亚·埃斯佩纳与菲律宾海军防务分析师切尔西·博通的文章《台湾前沿与中国主宰第二岛链》。

 http://www.internationalaffairs.org.au/australianoutlook/taiwan-frontier- chinese-dominance-for-second-island-ch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