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公务员申论考试技巧:片段阅读快速解题技巧,供大家参考。
1 目录 一、如何揣摩文段中作者意图 .............................................................................................................. 2 二、巧用主题词速解片段阅读 .............................................................................................................. 3 三、轻松辨别隐性主旨 .......................................................................................................................... 6 四、语句排序题不可忽视时间词 .......................................................................................................... 9 五、四种形式破解行测中的“无头文段” ........................................................................................ 11 六、片段阅读题如何辨析主旨归纳 .................................................................................................... 14 七、如何识破片段阅读中的“伪装者” ............................................................................................ 15 八、片段阅读中的巧用转折关系 ........................................................................................................ 18 九、主旨观点题解题技巧 .................................................................................................................... 19 十、隐形主旨题目解题技巧 ................................................................................................................ 21 十一、行文脉络分析之分总结构 ........................................................................................................ 26 十二、分析单个句子 ............................................................................................................................ 29
2 一、 如何揣摩文段中作者意图
想要找出文段的重点,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主题筛选、结构两分法和联合归纳法。实际上,作者通过文段表达自己的看法那是无可厚非而且很有必要的,在表达看法的文段中,一般分为两种:一是正面积极的事物描述,作者是在肯定;二是揭露事物存在的问题,作者是在否定。进一步来讲,否定性文段,作者是在批评或批判,然而这并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怒其不争也”。对于否定性文段我们需要逆向思维,把握一个原则,作者认为不好的地方,是需要告诉我们如何把错误纠正过来,让问题得到解决。因此选项中必须是选择可以弥补缺陷、解决问题的那一个。
真题示例:
1、肯定性文段 在古典传统里,和谐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中国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对于和谐的经典认识与体现。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很发达,特别是一些中国乐器,像钟、磬、瑟等各种完全不同的乐器按照一定的韵律奏出动听的音乐,但如果只有一种乐器就会非常单调。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和谐源于中国古典音乐 B.差异是和谐的必要条件 C.中国人很早产生了和谐观念 D.音乐是对和谐的经典认识和体现 答案:B。
解析:总分结构文段,首句引出话题,第二句给出观点,三四句为事例论证。所以结构两分后保留总句即观点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明显是一个肯定性的文段,这是作者认同和肯定的观点,找出与之相同的选项即可,答案为 B 选项。
2、否定性文段 我们以往所理解的“现代化”概念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局限于表层经济现代化,这也是迟发展国家长期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在物质层面上求变的欲望很强,
3 而在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上却是文化守成主义的。这种状况对于现代化实际进程的影响自不必说,它对于学术的影响是导致知识的流俗化。不断地更换新词语,在新词语的装潢下重复古老的思想观念,结果是词语和口号不断地更换而社会精神气质则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这段文字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现代化应包括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三个层面 B.片面理解现代化是迟发展国家长期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C.物质层面的落后现状是迟发展国家片面理解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D.片面理解现代化会导致知识的流俗化 答案:A。
解析:总分结构的文段,冒号表示解释说明,所以首句为文段重点。“我们以往所理解的“现代化”概念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局限于表层经济现代化,这也是迟发展国家长期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概括地讲片面理解现代化是不对的,是典型的否定性文段。作者意图是想要达到好的结果,因此应该是怎么样理解现代化才是对的。答案为 A 选项。
【小结】在找出文段重点句之后,需要做的就是两步:一是判定出作者的或肯或否的态度;二是在选项中对应筛选。
二、 巧用主题词速解片段阅读
片段阅读是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重要题型之一,主要考查主观题和细节题两种,且以主观题为主。主观题主要考查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材料内涵的能力,阅读量较大,因此我们就需要对片段形成阅读敏感,把握其主题。所谓的主题,就是材料谈论的核心话题,之所以要对其形成敏感,是因为正确答案一定是与主题相关的,有的题目甚至可以通过主题定位唯一选项。而找主题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抓主题词,通过例题进行分析:
例 1.中华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之所以始终保持强劲的生命力,就在于中华文化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同时,善于吸收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相关文化因子,作为改善自身文化机制,培养文化自新能力的有
4 机元素。这就是为什么古巴比伦文化、古印度文化相继消亡,而中华文化却历数千年经久不衰并不断创新继而创造新的文明奇迹的奥秘所在。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只有不断改善自身文化机制才能经久不衰 B.中华文化始终保持强劲生命力的关键 C.古巴比伦文化的消失源于缺乏鲜明的民族特征 D.中华民族要善于吸收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文化 【解析】B。文段共两句话,第一句指出中华文化始终保持强劲生命力的原因是既保持民族特性,又兼收并蓄。第二句进一步指出这也是中华文化经久不衰并不断创新的奥秘。由此可知“中华文化”为该片段的主题词,故文段主旨是中华文化始终保持强劲生命力的关键。本题答案为 B。
在这个例题中,正是注意到了高频词汇“中华文化”,才能够一步定位正确答案。但是,除了关注高频词汇外,我们还可以在材料的重点描述内容中找到主题词,比如:
例 2.在西方,足球曾经是卑贱、粗野的代名词。那时的足球活动没有什么规则,更谈不上什么礼仪,和打群架没有什么区别,弄出人命是常有的事。但这种游戏特别血腥,特别刺激,特别有吸引力,虽屡屡遭禁,却每每“春风吹又生”。为了使得这个人们又爱又恨的游戏益于身心,也为了改变“下贱的踢球人”的形象,人们创造了足球规则,增加了足球礼仪。
这段材料意在强调:
A.规则和礼仪对足球运动很重要 B.足球在西方一直颇受大众欢迎 C.足球运动曾有遭人唾弃的历史 D.足球运动面貌经历了巨大变化
5 【解析】A。文段首先由“足球曾经是卑贱、粗野的代名词”引出足球规则、礼仪的话题,然后说明规则和礼仪对改变足球原有负面形象的作用。“足球规则”、“足球礼仪”是文段论述的重点,选项中包含此关键信息的只有A。
由此可知,在找主题词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主题词可能不止一个,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主题词定位答案显得更加简单,再如:
例 3.审计部门的审计,只是对相关单位的财政资金使用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但是问责的权力并不在审计部门,他们的职责是发现问题,然后把问题移交给司法等相关部门去查处。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了其他部门依法依规的后续处理,那么审计部门所做的工作就会付诸东流。公众呼吁“审计清单之外还应该有一个问责清单”,原因正在于此。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 A.审计部门的职能范围有待拓宽 B.审计工作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流程透明 C.问责程序是审计工作发挥效用的保障 D.公众对审计、问责机制的建议应受重视 【解析】C。文段说的是审计部门的审计要发挥作用,必须有其他部门依法依规的后续处理作保障,也就是说,在审计部门审计之后还需有一个问责程序。A、B 两项均未涉及“问责程序”,可排除。D 项把落脚点放在对公众建议的态度上,脱离了审计工作职能的发挥这一话题,因此答案为 C。
6 三、 轻松辨别隐性主旨
所谓主旨观点类的问题,其实就是通过阅读文段来判断作者的意图或者主要观点。对于一些简单的文段,我们可以通过找主题词或者标志词语来划分文段重点,提炼文段主旨,而有时,通读文段我们会发现其结构上并无主次之分,这就需要我们通读整段文段,分析主旨了。对于这一类,主旨并未在文段中明显给出,需要我们去归纳提炼,我们将其称为隐性主旨。那么下面带大家来看看几种比较常见的隐性主旨的类型。
1 1 、故事哲理类材料 这类文段一般会记叙一个小故事,故事中会蕴含一定的哲理,但文段中并不会直接告诉我们道理,需要我们根据文段所叙述的故事来提炼出道理。
【例 1】有个登山的人在途中遇到暴风雪,不久就迷路了。而他的御寒装备又不足,他明白,如果不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在他四肢已冻得麻木时,他发现了一个快要冻僵的人。登山人毅然停下来,甩掉手套,开始给那个冻僵的人全身按摩。那个人的血脉流通了,而登山队员在不断的按摩中获得了温暖。于是奇迹出现了,两个几乎冻僵的人相互搀扶着,终于艰难而又十分庆幸地走出了死亡的雪山。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毫不吝惜的付出,必有毫不吝惜的回报 B.给予是相互的,帮助别人也就帮助了自己 C.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D.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答案 B。文段主要讲的是登山人在挽救一名快冻僵的人的同时也挽救了自己,由此可以得出的道理是给予是相互的,帮别人就是帮自己,只有 B 符合。
2 2 、并列文段
7 并列文段是一类不分主次的文段,因此文段中不会出现明显的重点,需要我们根据文段去提炼。
【例 2】甜菜的上部叶片垂直生长,叶簇呈漏斗形,这种生长方式所形成的叶面空间的配制结构,极有力于光照的吸收,提高植株和群体的光合效率。而车前草的叶片是轮生的,叶片夹角为 137.5 度,这正是圆的黄金分割的弦角,叶片按照这个角度生长,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梨树随着树干长高,叶片沿对数螺旋上升,每个叶片都不会遮蔽下面的叶片。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光照吸收率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 B.暗合数学规律的叶片结构对植物生长有利 C.不同的生长环境造成了植物叶片生长的差异 D.对光照的吸收影响叶片的生长角度 答案 B。这篇文段从甜菜、车前草、梨树着手,分别谈论叶片结构的数字规律对植物生长的有利作用。故答案为 B。
3 3 、议论性文段无论点,通篇讲问题及分析 这种类型多见于议论性文段,但是通篇没有明显的论点,只是在谈论问题以及对问题进行分析,比如分析其危害、重要性、缺陷等,那么对于这一类题目往往不是在强调问题,而是隐含在问题背后的如何去解决,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对策类的选择,当然这种对策一定要针对文段的问题同时也要结合作者的意图。
【例 3】当下,我国各类真人秀综艺栏目的发展呈现出井喷状态。然而,由于栏目扎堆,风格雷同,一部分作品缺乏质感、灵性和情怀,格调低下,大有走向“愚乐”之途的不良趋势。甚至个别栏目重形式而轻内容,重经济效益而轻社会效益,这种创作观念上的误区严重制约了栏目文化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发挥。在这种“泛娱乐化”的背景下,《中国汉字听
8 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文化类栏目异军突起,实现了口碑和收视率的双赢。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综艺栏目要强调寓教于乐 B.电视媒体人负有文化传承的使命担当 C.以传统文化扭转“泛娱乐化”现状 D.综艺栏目应制作成更高层次的带有娱乐属性的文化产品 答案 C。文段前半部分通过对当下各类综艺栏目井喷的现状进行阐述,提出当下综艺栏目有“走向‘愚乐’之途”这一不良趋势的问题,“甚至”之后对当下综艺栏目重形式轻内容的危害进行分析,进一步强调当下综艺栏目缺乏“文化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之后列举了一些优秀的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文化类栏目取得了双赢的结果。从此我们不难看出,要想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学习这些优秀的文化栏目,也就是用传统文化来改变。分析选项可知,C 项论述符合文段中心。A 项,“寓教于乐”无中生有,文段未提及要通过娱乐节目达到教育的目的,排除。B 项,“电视媒体人”表述错误,文段主题词是综艺栏目而不是电视媒体人,排除。D 项,表述错误,由尾句可知,对于综艺栏目应扭转走向“愚乐”的趋势,改变“泛娱乐化”的状态,重视文化功能的发挥,而不是要制作成“带有娱乐属性”的文化产品。故正确答案为 C。
总而言之,隐性主旨较为隐蔽,并且常伴有迷惑选项,大家要擦亮慧眼,排除干扰,才能识别出主旨,选出正确答案。
9 四、 语句排序题不可忽视时间词
语句表达在行测中虽然常年只有 3~5 道题的题量,但是现在公考已经进入了微分时代,所以我们也不能放弃语句表达这个相对来说较小的版块。那么怎...
推荐访问:经典公务员申论考试技巧:片段阅读快速解题技巧 技巧 申论 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