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教师阅读与专业发展(完整文档)

时间:2022-07-11 08:10: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阅读与专业发展(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教师阅读与专业发展(完整文档)

 

 教师阅读与专业发展 作

 者:

 曹勇军

 作者简介:

 曹勇军,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210008)。

 原发信息:

 《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14 年第 20149A 期 第 7-11 页

 期刊名称:

 《高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5 年 01 期

 一、什么是真正的阅读

  阅读是为了什么?我觉得阅读是一种思考,是一种反省,是一种探索,是一种与现实的不妥协。讲得简单一点,其实就是你这个人贼心不死,想干一点事,对于自己的人生有期待。假如没有这个,大概就不读书了。简而言之,读书是一种生命状态,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精神生活。这是我的个人理解。

  可是在我们今天想读书很难。今天的社会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我们很难把精力集中到一个问题上长期地深入思考。常常跳过来跳过去,似乎每天接收的东西很多,但是没有一个东西在脑海之中留下深刻印记。第二,我们的表达变得很肤浅,变得碎片化。我们喜欢看 140 字左右的博文;喜欢看那种片片断断的文章,喜欢短的小的东西,长的看不下去。第三,我们的自主记忆能力在衰退,常常是伴随着某种职业上的规条、训诫,比如领导明天要来听课,往往是在这种压迫之下被动去记忆的。因为

 我们所处的这么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不大容易能让人静下心来读书。今天我们最需要的品质不光是读书,只不过在读书方面表现得特别明显。需要哪些品质?第一,可读的很多,能不能选出自己最需要的。第二,坐得住,“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得有定力。第三,要有独立的思考和批判的能力。

  什么是阅读呢?阅读是一种理解。伏尔泰有一句名言说:理解是在你之中发现我。人的精神运动总是这样的,是在各种各样的他者之中寻找到自身的影子,进而丰富对自我的认识,投射到世界上,丰富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我们可以说,理解就是在他者之中发现自我的过程,而发现自我其实是生命和心智成长的过程。所谓阅读,就是让自己的生命和心智获得成长。

  回过头来看,我们有的时候苦读一本书,那是真的在阅读吗?它跟你的生命有联系吗?它促使你的生命不断地由低界向高界运动和舒展了吗?没有嘛!所以什么是真正的阅读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去思考。

  二、什么是真正的教师的专业阅读

  说句老实话,这方面我是蛮担心的。现在这一代教师,是做试卷长大的一代人。中国知识分子真的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叫“一代不如一代”。你看梁启超先生他们那一代,他们的国学基础我们没有办法比。到了五四以后的那批人,比如说我们安徽同乡胡适之先生,他们跟五四以前的人也没办法比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 50 年代、60 年代的人,传统的学问往后退了一大步。80 年代、90 年代又是一拨人。现在好了,现在这一

 代人叫“考试的一代”。他们对现代文阅读的认识是这个样子的——什么叫现代文阅读呢?等于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等于我今天要能给学生弄的那个模拟卷上面的现代文阅读题:这个是“关键词理解”,这个叫“把握作者的情感”,这个叫“手法鉴赏”……全是考试卷上的东西、考试学的东西,可以说,跟真正的阅读毫无关系。

  讲到这,想跟各位分享一下我个人的思考。我以为测试型阅读、常态阅读和专业阅读固然有相同之处,但并不一样,甚至很不一样。测试型阅读,讲得简单一点,就是为了测试你的能力设计的考试题目。它有一种夸张放大文本细部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可能没有人这样读书。

  对测试型阅读,我有一个比方,测试型阅读有点像人生了病到医院去查血。你阅读能力怎么样我验证一下、考评一下。可是孩子们跟在我后面读书,把他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这黄金三年交给我,他们需要的是阅读能力从不强到强,一步一步发展和成长。他们不需要一天到晚跑到医院“查血”。

  而专业阅读又不太一样。专业阅读更多强调的是目的,就是为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研究所采用的一种阅读策略和阅读技能。理论上讲,一个人只要会读书他就有专业阅读的能力。可实际上并不如此,因为不少教师根本没有阅读生活。一个教师想要发展,他必须得有专业阅读。会读书的教师才有资格教孩子读书,因为我们教来教去,教到最后我们教的是怎么把书读好。你别以为你教的是知识点,其实一个好教师他教的是生命和自我。

 我们凭什么教学生?我是一个读书人,我能读好这本书,我带着孩子们一起把这个书读好了——凭的是这个!

  三、我们需要建立的阅读理念

  我梳理了一下自己这些年读过的专业方面的书,给同仁们作个简单介绍。第一本书是《阅读史》,第二本书是《如何阅读一本书》。后一本书作者艾德勒很有名,他还主编过影响很大的书,就是《西方世界的经典》。还有两本书也很好。一本书是郝明义的《越读者》。读起来很轻松,而且图文并茂,可以学到很多阅读的新理念。还有一本书,我要隆重推荐,张新颖的《读书这么好的事》,写得非常之好。

  我读书有一个特点,就是常常看书里有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让我产生共鸣,这是我最后愿不愿意掏出银子买这本书的一个重要条件。我读《读书这么好的事》这本书,忽然就翻到一句话,作者说:“读到好书我们都希望重读,可是常常没有重读,为什么?”我就特别觉得挠到了痒处,作者说:“因为你忙,更因为读完这本书你的好奇心已经被消磨殆尽。”我觉得这句话说得真好,特别有共鸣。当时我在书店翻了几句话,觉得好多力量洒落在书的各个地方。

  读这一类书我忽然发现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其实阅读并不像我们原来想象的就是高考现代文阅读,阅读里面有广阔的天地,有丰富的内涵。

  比如,读什么书的问题。大家不要以为天底下书很多,其实真正值得读的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有一次我们去拜见钱理群先生,讲到读书,钱先生说:“真正的原典的东西是不多的,任何一个文化里面原典的东西

 是不多的。”然后他掰开指头给我们算,以中国文学为例,原典即那个时代的思想和文学都是由这个东西生发出来的,它是一个根,或者是和这个东西相呼应的,你绕不过去的一个坎。他说《论语》《孟子》《老子》《庄子》,中国人是儒道的混合体,这两家真弄通了其他书就好读了。然后是司马迁的《史记》——史书乃是中国学问之母。还有唐诗——我们很好奇,为什么没有宋词?其实最能够表现一代文化精神的是唐诗,宋词也很好,可是懂得唐诗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就有了宋词,最最原典的必不可少的还是唐诗。还有《红楼梦》,还有鲁迅。钱先生说把这几本书读好,这就找到了中国文学的根。我们读什么书?就读这些最源头的东西。

  比如,读不大懂的书的训练价值。我们当教师的人往往有一个很愚妄的观点,我们天天教课文,教到最后我们觉得天底下所有的文章我们都应该是懂的。这是错的。这个世界上我们看不懂的书太多了。黑格尔的很多书我年轻的时候就看,看到今天,说句老实话,绝大多数看不懂。后来我发现很多专家也承认自己没全懂。可是不懂就没有价值吗?不懂的东西仍然是一种刺激和召唤。

  天底下的书可分为三种:一种一看就懂,没有价值,你是消费者,没有任何意义,你的阅读能力没有得到磨砺;还有一种书,完全不懂,看了等于白看,天书,不要读;第三种似懂非懂,有很多困惑和疑难,这样的书最有价值。一个高中生要读一点读不大懂的书,读磨脑子的书,那才有价值。

 我的孩子们读《瓦尔登湖》时,开始读不懂,苦恼。你们再琢磨琢磨,一共 18 章,先读前 4 章,尤其是前面第一章最难懂。梭罗写东西不像咱们中国人写文章那么有条理。好,开始读,慢慢学生开始静了,心静了,70 天读完。孩子们再来看那种译文体的“西方汉典”,哇,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俯视感。读不大懂的书是最有价值的。我给学生上卡夫卡的《变形记》,学生开心得不得了。过两天有个丫头来了,拿了一本卡夫卡的小说选,往桌子上一放:“老师,我看了一个星期,怎么看不懂啊?”谁告诉你一个高二的学生可以看懂卡夫卡啊?曹老师也有好多看不懂啊,好多卡夫卡专家也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啊。她认为自己应该看得懂,这种观念从哪里来的?来自课堂教学。我们的课堂和教材似乎秉承这样一种理念,就是我们要让学生搞得懂懂的、透透的。其实我们所谓的“懂”、我们所谓的“透”,你想过没有,不过是在课程论意义上的“懂”和“透”。我们的教学,是从课程的意义上浅浅地教一点点,我们得告诉孩子:“你先就理解到这一步,今后你的人生还很漫长,这个诗和你相遇了,进入你的生命,今后你们是朋友了,你们慢慢相处吧!”

  又如,什么叫读懂了。很多教师可能都是这样认为的:所谓读懂了就是你把那个现代文阅读的题目做对了。可是那些做不对题目的博导他是读不懂这篇文章吗?不是,其实读懂是有层次之分的。有一个简单的外在的判别标准,是朱光潜先生讲的,他说:我读一篇文章,读一本书,必用自己的话把它表达出来,才觉得真的把这本书消化了。这句话很简单,很重要,就是能用自己的话把这本书、这篇文章最核心的东西说出来。

 还有,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法。不是天底下所有的书都用一种方法来读,在不同的阶段也有不同的方法。看了那么多人的说法,还是佩服培根《谈读书》中的话,我把它抄在这里:“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要咀嚼消化。”这里要辨析一个概念,什么叫精读?很多人认为略读等于马马虎虎地读,精读等于认认真真地读。错!精读与略读是控制的时间、速度不同,其认真程度是一样的,你不要看我就站在新华书店的那个书柜旁边,只用一分钟就把这个《阅读史》翻完,其实我这一分钟脑子在高速紧张运转,我看的时候是很认真的。不是说马马虎虎地扫一眼,那个不叫阅读。什么叫阅读?无声为“阅”,有声为“读”,无论是“阅”还是“读”,都马虎不得。

  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经典。人生有涯,你只能找到你需要的经典。大家知不知道扬之水这个人?我很佩服她!她是一个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现在搞《诗经》名物考,各种各样的古器物名物考,影响很大。扬之水没有上过大学,自学成才。她说有三本书对她最有帮助,一本《管锥编》,一本《知堂书话》,还有一本《金瓶梅》。她说《管锥编》内容博大精深,但实际上是一小则一小则材料连缀的鉴赏体,说明读书要摘抄,要把最精华的东西一条一条地录出来。她说读《知堂书话》知道怎么写文章。知堂是摘抄体、抄录体。好多文章左抄一段、右抄一段,抄完了没有了,文章完了。可是他抄的这些东西看似信手拈来,其实都归结到一个话题上来。其实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金瓶梅》让我们想到日常生活史,关注细节,于是我们就进入到过程,我们不必奔着目标匆匆忙忙。她还有

 一句话我觉得也特别好,说她读书是“一片一片地读”。什么叫一片一片地读?看书先看注释,注释里面提到的书她都找来读。她说她现在只学到这一步,还没有学好,她知道有的先生是“一架子一架子地读”,一个书架子,全是一类书。这也就是艾德勒讲的“主题阅读法”。

  四、教师专业阅读的几条途径

  第一,作为教学资源的阅读。大家都知道《阿房宫赋》的结尾:“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一般教师上到这都是抓四个“后人”,我自己在反复读的过程中,觉得这里面除了四个“后人”值得抓一抓以外,还有四个“哀”。大家看:“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四个“哀”有一种回环之美。这四个“哀”和四个“后人”放在一起,实际上隐藏着一种后人只知感叹不知改变的悲哀。讲到这,我就准备了一个材料,是黄炎培先生和毛泽东的“窑洞对”。黄先生 1945 年的时候到延安去拜访正在陕北山沟沟里面闹革命的毛泽东,在窑洞里彻夜长谈。黄先生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很多朝代、很多国家、很多团体,都不能摆脱一个周期律,就是一下子兴盛起来,然后忽然就倒了。请问中共诸君你们找到破解这个周期律的出路了吗?毛泽东非常自信地告诉他:“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我就把这段话投影出来,大家看过以后就忽然有一种对阿房宫的兴亡悲叹,一下子穿越到更深刻的我们对于它到底应该建立起怎样的历史感悟

 上去了。听课的老师都说受启发,问这个材料哪里来的,我说是平时读书抄来的,是备在那里的料。可见,平时书读得多,教学资源就丰富。

  第二,作为教学思路的阅读。教学王维的《山居秋瞑》的时候,我从《唐才子传》里面选了一则材料,由材料引出王维这个人真是不简单,他有一双画家的眼睛,有一对音乐家的耳朵,还有一颗禅悦的心,然后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山居秋暝》。哪三个方面?画之美、声之美、禅之美。我说这是进入王维诗歌世界的三把钥匙。课上得很顺畅,学生也感到特别有收获,尤其是拿到这三把钥匙再去解王维各种各样的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那些小绝句、小律诗,觉得特别顺手。

  课后交流的时候,老师们就说你这个思路太好了,你怎么想到这个思路的?我说我看过葛兆光先生的《唐诗选注》,我一直认为这本书写得非常好,很值得看,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的,完全模仿钱钟书先生的《宋诗选注》做的,它最好的部分就是每位作者诗选前面导读的那几小段文字,就像《宋诗选注》一样,概括得非常有味道——我说我是从那本书上面受到的启发。所以,读书常常可以带给我们对一个作品的整体性的认知,而当这种认知与教学勾连起来的时候,我们会获得很多教学思路的启迪。

  第三,作为教学眼光的阅读。阅读会让你有一种独到的眼光。有一次我在讲一篇文章,讲的时候就讲到“谶纬之学”。我问这个词怎么念,学生没吱声,学生不会念。我说什么叫“谶纬”,前面有一个大大咧咧胖胖的小女孩说:“就是迷信。”我说这话对也不对。谶纬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独特的东西,它是某种预言、某种符号,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