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理解到追求,是标准还是境界,供大家参考。
从理解到追求,是标准还是境界 ————对“语文味”教学理念和实践的再认识 作
者:
徐万田
作者简介:
徐万田,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教学研究室(223001)。
原发信息:
《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13 年第 9A 期 第 19-22 页
期刊名称:
《高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4 年 02 期
“语文”矛盾和问题的争论从来就没有消停过。首先是课程名称的争论,其次是学科性质的辨别,当然学科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含混不清、模棱两可也一直备受争议。不少学者无限夸大语文的功能和内容,将语文学科变成了包罗万象的神奇口袋;也有学者任意缩小语文的作用和效益,把语文纯语文化,去除非语文的东西,其结果是断了语文本应有的供血系统。所以,无论是政治化的语文、道德化的语文、知识化的语文、文学化的语文还是挂着各种名目的语文名词,最终又都归于工具与人文的争论。这个争论不休的过程充斥了很多语文教学的关键词,从课标中的“语文素养”到各种活动中学界提出的语文特质、语文味、生活语文、绿色语文、本色语文、诗意语文、文化语文、经典阅读等等名词,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非凡。在众多的名词中,“语文味”从 2001 年走进语文研究界的视野,时至今日已成为专家和一线教师热捧的核心关键词。特别是很多专家
和评课教师在各种活动中用之评价课堂教学,指导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体现这种“味”,仿佛没有“语文味”便不是语文课堂教学,便不是在实施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便是挂羊头卖狗肉了。回视这几年来对语文的理解,笔者重新对“语文味”这个词的发生、发展和其在实践中运用的情况进行分析与思考。
一、从课程理解到教学追求
“语文味”和学界很多名词出现的情况一样,开始源于感觉,而后逐步形成认识和理解,最后在实践中验证并不断完善并作出合理的解释,最终进入大众视野融入社会理解。从学界名词术语概念发展的角度来看,“语文味”的发源及成长的探究也必须兼及程少堂先生本人的理解和学界形成的认识。
1.程少堂的“语文味”研究
2001 年 3 月,程少堂先生在深圳市罗湖区某中学评课时指出某老师课堂教学“有的教学环节语文味还不够浓”,这是“语文味”有记录出现的第一次。随后他在 2001 年第 6 期《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上发表《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对“语文味”作了初步解释。这一阶段他对“语文味”的思考还处于梳理思路阶段,提出“语文味”包含三个要素,即语文课要体现文体、语体美,情感美以及语言文字美。在界定的同时他也承认“‘语文味儿’不是一个容易界定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个说不清的概念,甚至可以说它是一个不需要说清的概念”。他还表述,“所谓‘语文味儿’,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
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决定了的语文课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人性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
2003 年程老师在《中华读书报》上对“语文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作了比较细致的阐述。后来他根据自己的实践探索,吸收了学术界的建议,把“文化味”直接加入定义内,形成了他认为比较成熟的定义,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程少堂《“语文味”的成长史》,《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2008 年第 5 期)。其实,这个定义已走上了对“语文”学科名称内涵分析的“语言文化”研究的支系上了,也是他后来一直解读的“文化语文”。他说,“我心目中的‘语文味’主要是文化味。至少,文化味是‘语文味’的重要元素”(程少堂《“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兼及对“泛语文批判”的批判》,《语文月刊》2009 年第 5 期)。从他的语文教学实践的案例来看,他也在“有意识地探索一种文化语文风格,即从文章、文学、文化三个层面来解读文本,特别重视在文章、文学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文化意蕴的解读,以期教出语文味来”。这些表明他的
理解接受了“语文”具有“语言文章、语言文学”的内涵和“语言文化”这个层面的意思,而“语文味”确是对“语文”名称多年来学科内涵探讨的一个综合性概括。
“语文味”提出来了,也有了自己的定义,但直到 2009 年程少堂仍在说明“语文味”具有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强调“语文味”是中国语文教育哲学或中国语文教学美学的一个理论范畴,是既具体又抽象的概念,他把“语文味”理念与语文学科教学流派进行整合,形成了“语文味”教学流派,上升为文化教学理念。将中国古典美学的“诗味论”观点引入语文教学作为“语文味”的滥觞,或许是可以说得通的。但语文作为一门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就是语文教学实践中必须要有一种类似于“诗味论”的“语文味”,看上去仍显牵强,与有人提出的“诗意语文”相比较实属一味。“语文味”在学界虽存有异议,但还是被语文教育界广泛接受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多样化的理解。从这个角度来看,“语文味”与“绿色语文”等其他很多提法相比较而言,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但是,那种将“语文味”作为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或作为评判标准的做法,并不可取,因为“语文味”所包含的东西本身就是说不清的,同时也说不完整,存在着很大的表述上的难度。
2.学术界的“语文味”实践
从“语文味”概念的出现到“语文味”定义的成熟,语文界便不断地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形成了对“语文味”的不同理解,观点是百花齐
放,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语文味”不仅进入了专家评课的话语系统,更是一线教师进行学科教学交流时话语系统中的关键词。
在“语文味”理论探索上,大部分教师呼应了程少堂关于“语文味”的理解,认为是“非语文”的东西让语文课“串味、变味”,语文要实现自身存在不被异化,就必须“去非语文”,让语文课回到它的应有状态。
在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上,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来的“语文味”就是“言语美”和“文化味”,是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呼应。所以,有不少学界人士不主张用“语文味”替代学科本质,认为“语文味”就是课堂要给人一种语文的感觉,没必要把它分解成具体的东西。也有教师认为,用一个名词替代“语文”的本质研究,其实是一种“取名字比赛”,于语文教学研究本身没有实质性价值和意义,反而雾化了“语文”,使教师对语文学科的认识更加雾里看花,不利于教师对语文学科本性的认识。
从程少堂先生提出“语文味”一词到“语文味”概念的成熟定义,从一线教师接受“语文味”这个词到“语文味”进入课堂教学的话语系统,并占据核心关键词的位置,表现出来的都是对语文学科理解的不断深入,体现的是教师对语文学科教学的高层次的追求,这也是“语文味”一词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了。
二、是评课标准还是学术境界
程少堂以“语文味”评判课堂教学的主要指标是“好课的优点大都是相似的,即有语文味;不好的课的缺点也大都相似,即缺乏语文味”。然而,从课堂教学的核心元素来看,一般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设定评课标
准,即教是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的问题;学是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的问题。这样的评课牵涉到不同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于语文学科而言,评课标准应该是基于语文教师教语文的什么,怎么教语文的什么,语文的什么教得怎么样;学生学语文的什么,怎么学语文的什么,语文的什么学得怎么样。评价标准的核心是教学内容的确定,这和王荣生先生近年来提出的从语文教学内容确定的角度进行观课评课的研究方向是一致的。如果我们以程少堂先生“有没有语文味”作为评课标准能说清楚是哪些语文学科本质的味的话,应该也是可以作为评课标准的。然而,程少堂先生虽有对于“语文味”的内涵和外延的解读,但他本人也认为其实“语文味”是无法说清或只是模糊的语文教育的哲学理解和美学境界,只是一种让人体验到的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是一种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基于此,我们从这两个角度来探讨“语文味”到底是评课标准还是学术追求的境界。
1.作为评课标准的“语文味”
“语文味”能不能作为评课标准?这个问题首先要考虑“评课标准”是怎样建立的。从法理上来讲,“评课标准”不能仅仅是评的人说了算,而应该是评课人依据评课标准来说话,若没有评课标准也就谈不上评课的准确性了。语文评课标准建立的依据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来实施学科教学。既然我们的教学是依据课程标准来实施的,也是在实施课程标准赋予我们的任务,那么课程标准便是语文学科的“法
律”,我们对一节课好坏的评价就要依据这个“法律”来进行判定,符合的便是好课,不符合的便不是好课。这个思路从逻辑上是讲得通的。
然而,当下关于怎样去评一节课的好坏,以什么标准去评一节课的好坏,从现有的研究资料来看,意见并非一致。无论是“以学论教”还是“以评促学”等众说纷纭的评课理念和办法,都在技术层面上忽视了学科标准的问题。而语文教学也成了新课程改革从工具性理论向人文性思维过渡的受害者,广大一线教师和专家们谈工具色变,讲人文色舞,大有人文至上、工具低下的势头。语文课堂上情感第一、价值观重要,教师教学设计分项设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把三维目标这个语文课程目标和一节语文课的课堂目标混为一体。所幸的是这种状态并未一直延续,大家很快意识到课程设置的三维目标与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区别与联系,基本上厘清了课程目标与课堂目标之间的关系,但是用什么标准来评价语文课堂教学还是模糊的和具有明显不确定性的。“语文味”被作为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登场的,语文人在这个名称的背后探寻的是语文课堂教学“本我”的东西。但是因为“语文味”从一开始便很难精确地阐释,这个词本身带着一种模糊意思的美,因此,从对“语文味”进入学科话语体系后的实际运作情况来看,也只能是一个教学理念式的名词术语,而不能作为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来使用。当然,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还是要建立一个标准的,但是到底建立什么样的标准,我们既不能复杂化也不能简单化。语文的评课标准,要关注教与学这对课堂教学中的关系,也要关注学科的本体内容,要坚持课程实施过程
中共性的评价标准和学科个性的评价标准相结合的原则,才能找到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的评判依据,并依此建立评课标准。
我们看一节语文课的评价标准,应该是一节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文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应该具备哪些条件,而不是用一节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具备的条件(或他的理念)来评价一节语文课。从这个角度来探讨和建立评课标准,我们就不会出现无法掌握或无法操作的情况。而“语文味”也可以作为一种理念来指导评课标准的建立,将“语文味”的要素理清并纳入评价体系中。
2.作为学术境界的“语文味”
把语文当做一道菜,期求语文像一道本帮菜一样散发着自己的原汁原味,这应该是程少堂先生原初的想法。“语文味”是不是像食客们依据吃想吃的菜的味道而对每一道菜进行品评呢?或许是这样的道理。我想一定是这些对语文有着浓烈情感,对语文有着执著追求的人们,他们期待着呈现出来的“语文”是他们心里应该有的样子,而且他们也一直在寻找着他们心目中语文的样子。所以,课程改革这些年来“语文”便一直被勾勒着:本色语文、绿色语文、生活语文、诗意语文……这其中确有一些是被学界接受了的,其中“语文味”便是一个被大家广泛认可的名称。这些凡是被学界接受的名称,多是在追求大家都想得到的东西,其本质和核心便是“语文”本来的样子。
前面,我们在谈论“语文味”作为语文教学的评价标准问题时,说过以“语文味”作为评课标准是无法说清楚的,但若是我们将“语文味”中
能够说清楚的东西挑出来,在教学中实践这些能够说清楚的东西,或许能够帮我们找到一把打开“语文味”课堂的钥匙。程少堂先生在 2008 年版《程少堂讲语文》一书中,对“语文味”概念进行了更新,其中很多内容可以说清楚,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内容达成“语文味”想要追求的学习境界。比如共生共学的师生关系在语文课堂中的建立,在课堂上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帮助学生形成学习体验的行为实践,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幽默点染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这些手段、策略、行为在实践中的合理融合是教学个性的呈现和文化气息的点染,能够很好地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这也是契合新课程改革所期求的学科教学的境界,也是一线语文教师期待专家或是专家期待一线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达成的目标,既符合课程规定的目标,也符合课程规定的内容,而这种境界才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追求的学术境界。
在前文辨析的基础上,“语文味”这个概念的发生、发展和未来走势应该是清楚的,或者说已清晰地展示出来了,那就是“语文味”随着理解的深入和概念的逐步明晰,它从程少堂先生对语文学科的理解、教学追求已转化为语文学界对语文学科的理解和学科教学的追求。我们不能仅把“语文味”作为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因为它实质上是语文学科要达到的一种学术境界,是语文人想通过课堂教学努力追求的语文教学的境界,也是语文教师学科专业发展的学术境界。这也算是语文界争论多年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妥协的产物吧。
推荐访问:从理解到追求,是标准还是境界 境界 理解 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