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好书分享《儿童立场》公开课,供大家参考。
拥有一双儿童的眼睛
——读《儿童立场》有感 托一班
卢小燕 对我而言,《儿童立场》这本书的阅读视角有很多。有时候我是作为老师的身份,如何和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有时候我是作为妈妈的身份,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扮演好角色;有时候我是作为孩子的身份,如何在你们的眼中找到我自己。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们必须学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其实成老师在这本书中也说过:教师不应当忘掉自己的童年体验,而应该回到自己的童年时代,这样就会改进如今的教育行为。
要做回儿童首先要有一颗童心 童心是超越年龄的。教师的智慧就在于:人总是要长大的,但是教师的眼睛不能长大一永远有一 双儿童的眼睛,保留喜欢观察、发现的习惯和月光的敏锐;人总是要变老的,但是教师的心不能变老 永远有一颗童心,好奇、探究、想象,同时善良,同情人,帮助人。陶行知还对“ 重新做一个小孩”提出了要求:“实行三到:眼到,心到,手到。” 这“三到”,说到底是要到儿童的心里去。假如我们过去说儿童是“小大人”是错误的儿童观,那么今天我们说教师是“小孩子”则应当是正确的教师观。
儿童让你拥有儿童视角 这个故事的标题是《只有孩子才看得懂的广告》。广告公司的首席设计师,一天, 他躺在沙发上,无意间扫了一眼电视屏幕,发现视角高低引起的视觉差异。于是他得到一个重要启发:成人和儿童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身高不同。于是他运用光栅印刷技术,结合两张图像设计出了一张特殊的海报。站立的人只看到一个忧伤的男童和一句宣传语“有时候, 虐待儿童的行为只有受害者才看得到。”而坐着的人却能看到男童嘴角边有一块瘀青,以及另一句话: “如果有人伤害你,你打电话给我们,我们会帮助你。”这句话的后面,正是援助基金会的求助热线。
别把通向儿童世界的大门关闭 成人都很自信:我们都从童年走来,最了解孩子;整天和孩子在一起,最懂得孩子。其实,这样的自信有点儿夸大和盲目,成人并未真正走进儿童世界,即使进入了儿童世界,又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显现权威者、训导者的身份及其方式,缺少倾听,缺少对儿童真正的理解
我们班有位小朋友叫楷楷,楷楷在班里月龄较小,由于刚来幼儿园,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小伙伴造成了楷楷内心的焦虑,咬人成了常态,每次老师就楷楷在幼儿园的咬人事件跟妈妈沟通,妈妈内心觉得很不好意思,可更多的还是无奈,不知道怎么办好。
在发现楷楷咬人后,老师马上要做的就是分开当事人,稳定双方的幼儿情绪。楷楷虽然咬了人,但我们不能过于责备。因为咬人大多是生理和心理发展上的阶段性问题,不属于攻击性行为。老师必须耐心对待,帮助楷楷分析原因,首先一定要让楷楷向被咬的小朋友道歉,创造一个直观的氛围让楷楷知道咬人带来的后果,同时根据不同的原因指导楷楷学习一些与同伴友好交往的技巧。
1. 情感支持,学习多种表达方式。
我设计了“我很高兴可以怎么做?”的话题来引导楷楷知道抱一抱、拉拉手、笑一笑等都能让大家知道你很高兴。
2. 丰富语言,学习简单的交往技。
我利用区域插入式活动,引导楷楷学习短句“请你给我玩玩好吗?”“我们一起玩好吗?”等,培养楷楷与其他小朋友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并引导楷楷学习简单的交往技巧,如:求助、等待、轮流、合作等。
3. 家园共育,帮助楷楷健康成长。
教师要向被咬孩子的家长做好解释工作,得到双方家长的互相谅解和支持。并以此为契机从中分析楷楷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寻找最合适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切忌,不能以暴制暴,不能一味苛责,不能反复提醒孩子咬人的事件。我们可以正面教育正面引导,比如,“楷楷谁是你的好朋友”,“好朋友可以做哪些事情”,“楷楷喜欢别人的玩具我们可以跟人家商量轮流玩,也可以拿另外一个玩具玩哦”。。。。。。
更重要的是,每个家庭成员包括姐姐在内要帮助楷楷摆正在家庭中的位置,既不溺爱,也不苛求,这样更有利于他在社交活动中与其他小朋友和谐相处。
现在的楷楷已经会尝试着跟小朋友说“我们一起玩好吧。” “给我玩玩好吗?”“我们手牵手做朋友吧”。。。。。。虽然偶尔也还是会发生冲突,但明显已经好转很多了,至少他会去努力想办法尝试着去解决问题,我现在经常会听到和看到他牵着小朋友的手跑过来跟我说“卢老师妈妈,她是我的好朋友!”
儿童立场在故事中 儿童立场不是虚无缥缈的,它实实在在,有自己的落脚点和载体。教育行为是儿童立场的落脚点,也是儿童立场的载体。有什么样的儿童立场,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不同的教育行为,折射出不同的儿童立场。
一个个教育行为,包括-个个教育事件,其实是- 个个教育故事:教育故事是教育行为、教育事件的凝聚。犹如文化是一个故事,教育也是一个故事,是一个个教育行为编织的故事,这一个个故事中透析着儿童 立场的密码。
记得之前我们组里例会时我们金老师分享了一个故事《壮壮和他的小床》
壮壮是他们班里是入园适应最慢的一位小朋友,缺乏安全感的壮壮不喜欢别人的触碰,他的午睡就成了一个头疼的问题,起先两天他把头塞进柜子里,为了让她放松对老师的警惕,也为了不影响别的小朋友情绪,就这样站着睡了两天。后来老师关注到他平时喜欢坐一个灰色的小凳子上,午睡时间老师就引导他坐在桌子旁边灰色的小櫈子上,趴在桌子上睡了几天。后来老师故意藏起了小灰凳子,告诉他所有的凳子都有人了,不能给他坐着睡觉,无奈之下他就选择了娃娃家的沙发上,在沙发上睡了一段时间后,老师告诉他“奶奶每天照顾小朋友太辛苦了,这个沙发中午要给保育员奶奶睡”,老师引导孩子坐在小床上,给他用被子和枕头垫高,告诉他如果累了可以靠一会儿,他就这样一步步睡在了小床上。当他拒绝午睡,不要睡在小床上时,老师并没有马上要求他到床上睡觉,而是让他先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爱上幼儿园。
这就是《0-3 岁婴幼儿教养方案》上的教养理念“亲爱儿童,满足需求。以养为
主,教养融合。关注发育,顺应发展。因人而异,开启潜能。”也正是与我们儿童立场理念一致。
以上两件事,让我一次又一次想起儿童。我们一直强调儿童立场,这是正确的、重要的,是永远的追求。问题是,儿童立场不是一句空话,儿童立场也不只是表面的尊重,其深度在于价值。儿童立场是价值的载体,也是价值本身,而其价值还应从情感、思维的价值中去追索。情感要沸腾,思维也要佛腾,情感与思维佛腾了,学习生活便会沸腾起来,于是,美就来到了课堂,来到了儿童的心灵。儿童是美的,儿童立场便是美的,教育便是美的。
推荐访问:好书分享《儿童立场》公开课 好书 公开课 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