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小学新优学校创建年度工作完成情况(全文),供大家参考。
XXXX 小学新优学校创建年度工作完成情况
XXXX 小学新优学校创建年度工作秉承“为人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以积极申报新优学校创建工作为契机,通过新优创建工作“三大项目七大内容”推出学校特色品牌项目,立足“幸福课堂”,双减提质五育融合,创设开放式育人空间,提升师生工作学习的幸福指数,见证着孩子们最真实的成长。着力打造以幸福教育为底色的“幸福七里”文化名片,成就一所“生态化、高效能、可持续”社区优质学校。
XXXX 小学生源主要是七里山南区社区居民子女和部分外来务工子女。为使这些学生充分享受优质教育,更好地践行办学理念,学校努力构建开放的、立体的课程体系,利用丰富的地域资源,挖掘学校与社会有利的资源,以综合实践的形式为实施途径,把课程创新与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实现学校幸福教育理念的核心,凸显学校课程研究的特色,现将年度完成情况分析如下:
新优创建工作在全校范围内做好动员工作,全校教师达成共识。行管团队领导组带领老师们进行讨论论证以及目标达成的创建工作。推动教学管理部学生发展部、办公部等管理中层,进行创建项目组创建,进行课堂教学、德育活动等方面的项目认领。打造项目式研究团队,进行问题时分析和研究,找准切入点,做好创建工作的初步落实工作。
1、对接专家培训引领,资源分析优化整合,规划论证申报创建。创新人文管理的“幸福七柱”。完善党建引领,行管团队推行,级部团体切入,团队个体联动,家长社区参与的管理运行机制。创建完整的组织架构,成立以教育专家为顾问的指导组,成立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教学管理部、学生发展部、办公部以及骨干教师为成员的领导组,成立课程建设指导中心、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育人环境建设指导中心,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落实、总结,同时建立多元化幸福课程、校园文化建设评估机制,分年度对标总目标和分目标进行达成度评价和考核,及时进行分析反馈,管理团队带领进行整改以保证创优工作的顺利开展。
以刘琦校长为组长的学校管理组,带领全校教师进行市级第二批新优学校申报论证,通过师生问卷调查,分析教师对学校办学理念的了解,重塑幸福教育愿景立足于学生的需求进行幸福教育课程二次开发,打造三大教育共同体,建立梯次化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形成初步意见。对接专家指导组原省教科所陈培瑞书记与区教体局明亮局长,帮助我们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学校还召开新优学校创建论证规划会议,调整完善形成三年发展规划,完成新优学校区级申报遴选,并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参加市级新优学校立项初选,并以全市第一名成功晋级市级第二批新优学校培育校。学校借助教职工代表大会进行了新优学校培训与专题培训,达成全体教职
员工幸福教育共同愿景的重塑,并且下发年级组讨论研究实施方案,进行二次调整完善顺利达成新优学校创建工作共识,明确目标凝聚力量共赴幸福教育新征程。
2、完善青蓝工程的“幸福七约”。启动项目组导师徒弟互动式发展。我校教师平均年龄 41 岁,年龄结构偏大,教师队伍缺乏活力和闯劲。为激发中年骨干教师潜能,引导教师走出舒适区,勇于挑战自己,策划了《逆光行走——看见更好的自己》项目组招募活动启动仪式,目的是以项目带动,激活名师和骨干教师的潜能,组建“蓝韵七里”项目组,发挥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采取这种导师徒弟互动式发展模式,构建起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体;本学期筹建“青漾七里”青年教师发展共同体,设计青年教师成长卷引导教师们践行师德养正、读书养根、专业养本、教学养果等幸福七约。在国家“双减政策”大环境下,立足幸福课堂,邀请区教研室语文、数学教研员走进学校进行教师专题培训,帮助老师们进行大单元教学梳理,走进课堂指导教师们进行有效教学落实。通过“青蓝有约”研究课、展示课,老师们研究课堂有效途径,师徒携手在团队中共发展。我们通过推出优秀教研团队,颁发课堂教学金牌等形式,来探究幸福格调教师和幸福新苗教师梯次发展的有效评价机制,锻造师资队伍,为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3、建构二次研发的“幸福七色花”课程体系。在原有
课程基础上进行深入研发,构建起多元化、开放式、重探究的幸福教育课程体系新生态,撬动学习方式的变革,引领学生在课程体验中幸福成长,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气质优雅的幸福少年。比如我们研发的《党史启蒙教育》课程,就是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有力抓手。通过红色宣讲、红色经典、红色践行三大路径,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们把教学楼每层的大厅开辟成开放的党史展厅,空间育人;将党史学习教育润物于无形之中,为校园构筑了一道亮丽的“红色风景线”。开放课堂,教师和家长党员进课堂讲党史故事,思政老师讲好四史故事等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美术团队教师尝试将党史启蒙教育课程融入学科教学,课内外实现“红色同频共振”。借助学校图书馆珍藏的近二百本红色小人书,组织孩子们进行阅读临摹。结合美术知识点制作红色小人书专属藏书票;进行英雄微表情、连环画的创作。并在学校举行“红色故事绘”画展,为孩子们提供展现艺术作品的舞台,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创作带来的幸福,在参观交流的过程中传递红色教育正能量。我们还开展红色研学和小项目研究;到后来学生成为小宣讲员,讲解展厅内容,宣讲小英雄故事等。心育团队创新开展剧本沙《红军长征过草地》在演绎过程中,孩子们缓解了焦虑等不良情绪,积极交往,相互沟通,全情投入,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本学期正在进行的四史启蒙教育课程,
思政老师讲四史故事也是丰富学生课程体验和实践,厚植了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我们课程的深度研发,正是为了每一个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拥有幸福的获得感,教师专业素养在课程开设过程中得以提升。
注重综合性评价,由学校行管团队领导组、同事、学生、家长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建立四级评价制度,制定学校增值性发展评价标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从教育教学、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等多个方面综合评价。其中包括教师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组织、规划、管理、指导及与他人合作等方面,如活动的学期计划、专题试验计划、课时计划、主题活动资料(计划、主题的选择、论证、实施、活动报告、评教),对学生过程性评价的记载、业务学习、公开课和听评课记录、各类总结和科研成果等方面。组织评价小组,及时反馈课堂教学与课程研发过程中问题,使教师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得到相应的改善,家长和学生也参与评价,如设计学生评价教师的用表,根据家长与学生的意见,及时汇总调整,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学期末科研先进个人、幸福格调教师和幸福新苗教师的重要评比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