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虚拟现实产业集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供大家参考。
虚拟现实产业集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两个历史进程的交汇与创新,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集中体现,是新发展阶段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数字经济时代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扣合点。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应用,既是发展过程也是发展目的,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既加速了工业化进程,也拉动了信息技术的进步。信息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是未来世界发展的总趋势,两化深度融合顺应这一趋势,正在全面加速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企业形态、生产方式、业务模式和就业方式根本性变革。
全省全市迎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重大机遇,协同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要求我市发挥优势、主动担当,成为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核心引擎。全省积极承担大湾区建设主体责任,携手港澳建设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以同等力度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和 xx 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双区驱动”效应将充分释放,要求我市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统筹布局区域产业链,携手共建世界级产业集聚区,为建设国际大都市、引领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坚强支撑。广东省提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指引全省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我
市是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历史底蕴深厚,枢纽功能强大,商业贸易活跃,改革开放率先,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具有产业体系健全、创新资源富集、软件信息技术领先、融合发展潜力巨大等优势,要充分激发内生动能,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凭风借势、在全省发展梯队中争先进位,积极开创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新局面。
一、 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发挥虚拟现实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作用,深化创新资源交流合作,加大虚拟现实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研发力度,搭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
二、 开 展“ 虚拟现实+” 融合创新体验中心建设 围绕优化展示效果、拓展功能定位、深化展示内容的目标,建设“虚拟现实+”融合创新应用体验中心,搭建典型应用体验环境,针对文化娱乐、工业互联网、教育培训、医疗健康、商贸创意等应用领域,集中展示一批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开展行业相关新技术、新产品的集中展示和科普教育。
三、 健全软件技术支撑 建设自主软件开发平台,发展虚拟现实整机操作系统、三维开发引擎、内容制作软件,以及感知交互、渲染处理等开发工具软件,打
破应用场景开发技术瓶颈,提升虚拟现实软硬件产品系统集成与融合创新能力。
四、 开展虚拟 现实硬科技孵化器建设 以打造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虚拟现实产业硬科技孵化平台为目标,遴选优质平台运营机构,对接高校、创业企业等硬科技团队,做好项目梳理及团队入驻,通过个性化辅助引导、项目落地对接、组织培训辅导、品牌联动推广、专利转化服务等方式,加速潜力硬科技团队成长孵化。
五、 视觉计算平台 联合华为、电信运营商等企业,建设云化视觉渲染算力支撑平台,提供支撑虚拟现实内容上云、渲染上云与制作上云所需的计算、存储、开发工具与传输设备等软硬件环境,打造虚拟现实云化处理资源池,为多个关联行业提供数字化新基建赋能底座,触发云游戏、工业互联网等云化视觉计算产业潜能。
六、 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支持企业通过开展上下游产业链联动、拆分上市等方式延伸产业链,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主导产业为特色的产业园,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行业企业集聚。加快形成以大企业集团为核心、集中度高、分工
细化、协作高效的产业生态体系,形成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注入活力的融通发展新格局。
七、 发展目标 到 2025 年,信息化和工业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制造业各领域加速渗透,范围显著扩展、程度持续深化、质量大幅提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明显加快,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 105。
新模式新业态广泛普及。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 80%,企业形态加速向扁平化、平台化、生态化转变。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 85%,平台化设计得到规模化推广。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 68%,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生产方式在重点领域得到深度应用。
产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电子信息、绿色制造、安全生产等重点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整体水平持续提高。
融合支撑体系持续完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数字化技术快速进步,工业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工业互联网应用成效进一步显现,两化融合标准体系持续完善,产业基础迈向高级化。
企业融合发展活力全面激发。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达 45%,系统解决方案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形成平台企业赋能、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新格局。
融合生态体系繁荣发展。制造业“双创”体系持续完善,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带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价值链加速融合,涌现出一批数字化水平较高的产业集群,融合发展生态快速形成。
八、 基本原则 创新驱动,质效优先。坚持创新在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下大力气攻克“卡脖子”问题,推动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相互促进,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引领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将质量和效益作为衡量工业发展的主要标准,保持工业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全要素生产率及投资水平,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系统谋划,协调发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落实全国全省全市一盘棋,以系统化、整体化的思维谋划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
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市场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集群发展,链条联动。瞄准国际先进水平,促进产业从集聚化向集群化发展跃升,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从稳定性向现代化提升,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加快形成“链式整合、集群带动、协同发展”新格局。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分行业做好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强化建链、强链、补链、延链,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培育一批控制力和根植性强的生态主导型企业、“链主”企业,打造若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产业引领,空间支撑。坚持产业发展与空间格局相匹配、产业规划与空间规划相衔接,强化产业功能导入,提升城市空间发展质量。以工业产业区块为核心,以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各类工业园区及村级工业园为重点,引导全市工业用地集聚布局,促进增量集约利用和存量提质增效,提升工业用地和工业园区效率,打造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品质空间载体。
内外互通,开放合作。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建产业基础稳定通畅、供应链内外联动的产业链体系,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服务构建以国内大循环
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以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提高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促进产业深度嵌入国内大市场,巩固提升国内市场占有率。主动向全球开放市场,以“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和自贸试验区建设为重点,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区域合作,更好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培育对外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拓展国际市场新空间。
九、 强化跨产业融合发展 围绕优势产业资源,积极探索跨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推动虚拟现实产业与工业互联网、数字创意、电竞体育、科幻等产业的跨界融合,强化各领域间相互支撑,统筹资源配比,丰富云化平台、特色应用、内容生产等重点领域优质产品的有效供给,形成多核产业引擎并举发展态势,发扬产业协同发展示范作用。
十、 加强企业招优引强 引导支持发挥本地资源和产业优势,培育和招引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骨干企业和有实力、有经验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发展和富集一批面向新兴业态与跨界创新的市场主体,充分发挥领军企业的牵引作用,优化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市场主体的成长环境,培育隐形冠军企业,打造梯队合理的高质量发展生力军,构建大中小企
业融通发展新生态,做大做强产业发展基础。制定产业链重点领域招引清单,打破“以资招企”的产业培育定式,统筹建立虚拟现实产业转移引导机制和协调发展共享机制,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协作新格局,打造虚拟现实骨干企业“因业来投,以业驻企”的产业集聚新范式。
十一、 推动产业链本地协同 依托现有终端产业与内容应用积累,加大虚拟现实内容制作与关键器件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力度,编制本地产业配套合作伙伴清单,深化本地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以面向 5G 的云化虚拟现实终端为重点抓手,鼓励终端、关键器件、内容应用厂商和第三方机构联合研究构建虚拟现实软硬件工程体系,打造和推广一批技术领先并兼具商业价值的拳头产品及服务。
推荐访问:虚拟现实产业集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虚拟现实 实施方案 产业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