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2《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语用解读》读书报告【精选推荐】

时间:2022-07-17 10:1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语用解读》读书报告【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2《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语用解读》读书报告【精选推荐】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语用解读》读书报告

 1 准确解读语文要素有效提升语文能力 寒假里,终于能静下心来阅读特级教师刘仁增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语用解读》。这本书主要讲的是统编教材语用知识的编写特点以及如何在教学中落实的方法策略,整本书以“教什么”“如何教”为重点,既有整体的宏观观照,也有具体的微观实例,融语用理论与语用实践为一体,操作性和迁移性都比较强。

 众所周知,单元语文要素是统编教材的一大特色,是细化和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训练点,但因其语言表述“简要、扼要和精要”,老师们往往不能精准、透彻地把握要素的内涵。“于是教着教着,就不知不觉地偏离了单元训练重点轨道,只见内容理解,不见语文要素。有的心中‘有’,手下‘无’,明知单元语文要素是什么,可就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和策略让它扎实落地,有的干脆‘穿新鞋,走老路’以往怎么教,现在还怎么教,无问西东,不求收获。”从这句话中,我看到了自己及身边很多老师的缩影。

 那么,究竟该怎样解读语文要素,怎样落实语文要素呢?带着疑问,我打开《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语用解读》,比照着统编教材阅读这本书,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边读边反思,收获特别丰富。这本书,不仅填补了我对统编教材语用知识理解上的空白,而且使我对统编教材语用编排特点和教学中如何落实问题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知。下面,谈谈印象深刻的几点体会。

 2 准确解读有方法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首先要准确解读语文要素。刘老师结合教学实践提供了解读的方法:密钥解码法、比较异同法、整体关照法、窥斑见豹法。如密钥解码法,就是抓住语文要素的关键字眼解读语文要素。以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为例,要弄清这个要素的内涵,就要弄清什么是“多种方法”,什么是“难懂”,“多种方法”在这里有以下含义:一个句子可以分别使用不同的方法理解,也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如何界定呢?对于小学生来说,“难懂”包括以下情形:“含有难理解的词语的句子难懂,含义深刻的句子难懂,使用频率低的句子难懂,表现方法比较特别的句子难懂,包含着丰富情感的句子难懂,句子成分多的句子难懂。”读到这里,我很汗颜,以前,我只粗略地知道“难懂”就是难理解的意思,并没有像刘老师这样细致、精准地分析,课堂教学可想而知也是囫囵吞枣,要素落实怎样,可想而知。读了刘老师的解读,我知道了,理解不同类型的“难懂句子”要采用不同的方法:遇到“含有难理解的词语的句子”,只要弄懂难理解的词语,句子就不难懂;遇到含义深刻的句子,可以补充资料、感情朗读、抓关键字体会,句子理解也不难;遇到表现方法比较特别的句子,可以通过比较句子、变换句式的方法来理解……只有准确解读了语文要素,课堂教学才能有的放矢,目标才能有效完成。

 3 精准教学有策略 “想象”“体会”“感受”等语文要素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具体可见的评价标准,教学有一定的难度,怎样让这些“无形”的语文要

 素变得有形、可视、可操作、可评价,书中也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和策略。

 如“想象”,可以先从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明确不同年级“想象”的目标达成度,再依据目标精准教学。二年级突出自由想象,还要兼顾画面的数量,如《祖先的摇篮》,可以想象森林如何大,如何绿,还可以想象祖先如何摘野果、掏鸟蛋、追野兔等画面,通过画面数量让想象内容丰富起来。三年级主要渗透方法,增加画面质量,如《荷花》一课可以调动生活经验想象,可以紧扣关键字词想象,可以渗透想象顺序,这样想象的画面,在数量上有保证,质量上也有细节、有动态,比较合理。四年级重在方法指导,要关注画面的结构,如《走月亮》,可先调动学生生活经验,由物及人想象,再自由选择课文中的语句,运用学到的方法想象,最后选择印象深刻的句子,边读边想象。高年级则综合运用,突出整体效果,如六下“根据情境编故事,注意情节的转折”,在想象时可以多角度想象,可以在故事情境选取上想象,可以依据知识背景想象,可以借用课外资料想象,还可以在写作时设置悬念,大小连环,一波三折,可以使用插叙、间隔分开,可以情节反转,前后对比。在这样指导下进行的想象就有形、可见、可评价,“想象”要素的落实就有效。

 语文要素中的“体会”“感受”如何落实呢?王老师也提出了一些有形化教学策略。具体说,有以下几种:讲述、解释、批注、朗读、练笔等。例如六上《桥》一课,如何体会环境描写对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呢?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把关于环境描写的句子找出来,再引导学

 生多角度谈谈对这些描写的看法:可以从修辞的角度谈,拟人的修辞写法突出情况的危急;可以从洪水的变化谈,情况越来越危急,给人的威胁就越来越大;可以从语言形式谈,短语的使用给人危险逼近、灾难来临的紧迫感;还可以从水与人的关系谈,水越凶猛,人越慌乱,越能反衬老汉的镇定沉着。从这些评价和讲述中可知学生对环境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是否有了比较深刻的体会,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否得到很好地落实。

 4 扎实训练有指导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语文能力的获得离不开扎实的语言训练。本书第四章介绍了练习系统的新变化、新特点、使用方法,为语文老师的精准教学予以真切的指导。我在阅读“练习系统语用场”之“课后练习”一节时,感受比较深刻,刘老师把“课后练习”作为教学设计的线索使用,别致、有效,令我大开眼界。如《雾在哪里》,课后题是这样的:“读句子,照样子说一说:雾把什么藏了起来?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我在教这一课时,以为这道题是帮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其实这是我理解上的偏颇。刘老师指出,这一道题是训练学生运用“无论……还是……都……”句式说话的。他把这一问题当作本文教学的主要问题,设计了三步:第一步,导读“海上”“天空”部分,引导学生发现两个部分表达顺序上的共同特点,都用了“无论……还是……都……”这样的叙述方式;第二步扶读“海岸”部分,试着用“无论……还是……都……”来说说海岸的变化;第三步放读“城市的上空”,用“无论……还是……

 都……”对课文进行改写;第四步是创境迁移说话,出示雾飞到校园、小山村的图片,让学生用上“无论……还是……都……”进行模仿说话。这样的训练深刻有条理,省时又高效。读到这里,我才发现原来自己对教材的编排意图理解得不够深刻,导致教学变得这样肤浅,看来我还需在解读教材、解读语文要素、解读课后题上下功夫。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老师要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就要准确解读统编教材的语文要素,把握好每个语用知识点,并在教学中恰当使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有效扎实的语用训练,落实语文要素,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