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浙江省瑞安市四校2022年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供大家参考。
2022 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 6 6 小题,每小题 6 6 分,共 6 3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1 . 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唾液淀粉酶随唾液流人胃后仍能催化淀粉的水解 B .与光合作用有关 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 C .酶分子在最适宜温度和 pH 下催化效率高,体现了酶的高效性 D .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细胞壁及细菌的细胞壁 2 2 .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依靠激素作用于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来维持 B .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存在物质交换,二者的渗透压变化会互相影响 C .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含量升高,主要通过血细胞吸收乳酸来保持血浆 pH 相对稳定 D .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仅体现了分级调节 3 3 . 鼠妇是一种性为 别决定为 ZW 型的喜潮湿、阴暗环境的小动物。上世纪 80 年代发现,沃尔巴克氏体(一种的 细菌)偏爱雌性鼠妇,能使雌性的 W 染色体消失,只要是雌虫受感染,其产生的下一代必将带有沃尔巴克氏体,并能使雄性胚胎肽性反转成雌性。近期对雌性鼠妇基因组测序发现,未感染沃尔巴克氏体雌性鼠妇的分 染色体上有含沃尔巴克氏体部分 DNA ,类似最初丢失的 W 染色体控制鼠妇的性别。下列休息正确的是 A. . 纪 上世纪 80 年代发现的雌性鼠妇的性染色体组成都是 ZW B. . 沃尔巴克氏体与鼠妇是寄生关系,诱捕鼠妇需要用到热光灯 C. . 携带沃尔巴克氏体的鼠妇可以通过显微镜 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确定其性别 D. . 体 所有携带沃尔巴克氏体 DNA 的鼠妇都是雌性,这种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4 4 . 下列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蓝藻细胞和伞藻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B .细胞内含有核酸的结构只有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 C .浆细胞进行 DNA 复制和表达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 .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不同细胞内核糖核酸发生改变 5 5 .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新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
B .共同进化就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 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C .“ 精明的捕食者” 策略体现了物种间的共同进化 D .人为因素不能导致种群发生定向进化 6 6 .素 将某小鼠的皮肤移植给多只同种小鼠后,将受皮鼠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环孢霉素 A ,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并每天统计植皮的存活率,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移植的器官未存活主要是因为作为外来异物被抗体攻击 B .使用环孢霉素 A 植皮存活率高可能是因为该药物抑制了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 C .移植的器官不能完全存活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D .移植的器官未 存活的机理与自身免疫病的产生机理相同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4 4 小题
7 7 .(9 9 分)
人体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 (1 )健康人在饭后血糖浓度升高,可直接刺激胰岛 B 细胞使胰岛素分泌增多,胰岛素通过____ 等作用效应,促使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反过来又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叫做____ 。
( (2 )研究表明,在人体血管壁等处存在着感受血糖浓度变化的感受器,血糖调节的神经中枢在下丘脑。请用文字和箭头,补充完整血糖升高后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使血糖恢复正常的概念模型:血糖浓度升高→ 感受器兴奋→ 传入神经→____→ 血糖浓度恢复正常。
( (3 )人体内产生了图中的抗体 1 或抗体 2 ,血糖浓度都可能出现异常。若要通过前后对照实验诊断某患者的血糖浓度
体 异常是由抗体 1 还是抗体 2 引起的,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 。
8 8 .(0 10 分)
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 ,乙病遗传特点有____________ 。
( (2)
)Ⅱ Ⅱ-3 的致病基因来自于____________ 。
( (3)
)Ⅱ Ⅱ-2 有____________ 种基因型, Ⅲ一 一 8 基因型有____________ 种可能 ( (4 )若 Ⅲ一 一 4 与 与 Ⅲ一 一 5 结婚,生育一患甲、乙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生育只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生育不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
9 9 .(0 10 分)
人和动物体内,温度、pH 、血糖的含量、水和无机盐含量等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这种相对稳定是通过复杂的调节实现的。回答下列问题:
( (1 )在炎热的夏季,当人走进空调房间时,房间内的冷空气会刺激冷觉感受器,受刺激部位的细胞膜对________________ 的通透性增加,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____________ (填“ 高于” 或“ 低于” )膜外侧。所产生的兴奋会沿传入神经传到_______________ 形成冷觉。
( (2 )正常人饭后,胰静脉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激素的分泌一方面是因血糖浓度升高直接刺激胰岛 B 细胞的分泌活动,另一方面是下丘脑可通过神经系统分泌________________ 来控制胰岛 B 细胞的分泌活动。
( (3 )已知导致糖尿病的病因有多种,下图表示糖尿病患者出现的一种机制,图中 R 为 为 抗体、T 为靶细胞膜上 S 的 的受体。当 T 与 S 特异性结合时,能促进________ ,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而该患者体内的______ 产生的 R 也能与 T 结 结合,导致靶细胞膜上与 S 结合的 T 的数量大大减少,甚至没有 T 与 S 结合,由此可推断该种糖尿病还是一种____________ 病。
10 .(0 10 分)γ– 氨基丁酸、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NE )等都是常见的神经递质,它们在突触传递中担当“ 信使” ,
从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相应的受体结合后,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升高或降低;它们发挥作用后可被再 回收或酶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γ– 氨基丁酸以____________ 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氯离子内流,突触后膜的膜外电位为____________ 。
( (2 )去甲肾上腺素(NE )既是一种神经递质也是一种激素,肾上腺髓质合成分泌的 NE 通过____________ 运输到全存 身各处;储存 NE 的突触小泡与神经元____________ 处的细胞膜融合后,NE 释放到突触间隙中。
( (3 )乙酰胆碱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立即被胆碱酯酶分解,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据此推测发 生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人,肌肉将_____________ 。
( (4 )ATP 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研究表明,神经末稍突触小泡内储存着 ATP 并可使之释放,突触后膜上有ATP 的特异性受体存在,ATP 在突触间隙中可被迅速地酶解清除。据此推测,ATP 还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5 15 分)因 某动物黑色毛和棕色毛这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 B 、b 决定,同时 X 染色体上基因 I 会抑因 制黑色与棕色色素的形成,从而使毛色变白,基因 i 无此作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 (1 )种群中黑 色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白色个体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___ 种。
( (2 )群体中,理论上棕色雄性个体数_______________ (填“ 多于”“ 等于” 或“ 少于” )棕色雌性个体,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 )现有基因型为 BBX 1 Y 的个体与纯合棕色雌性杂交,F 1 出现了黑色雌性个体。推测变异的原因可能是:
① 发生了; 基因突变; ②了 发生了 X 染色体上 I 基因片段的缺失。某学生采用 F 1 黑色雌雄个体相互交配的方式对变异原因进行研究,判断其能否依 据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确定变异原因,并阐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共 6 6 小题,每小题 6 6 分,共 6 3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1、 、B 【答案解析】
1.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 RNA ,所以酶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2. 酶的特性:(1 )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 107 ~1013 倍。(2 )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 )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3. 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题目详解】
A 、唾液淀粉酶随唾液流入胃后,因为胃中是酸性条件唾液淀粉酶会失活,A 错误; B 、在类囊体薄膜上分布有光合作用光反应相关的酶,叶绿体基质中分布有光合作用暗反应相关的酶,B 正确; C 、在最适宜的温度和 pH 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说明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C 错误; D、 、 植物细胞细胞壁的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菌的细胞壁可用溶菌酶溶解,D 错误。
选 故选 B 。
2 2、 、B 【答案解析】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 和渗透压:
( (1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37℃ ℃ 左右; ( (2 )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 为 为 7.35 ~7.45 ,血浆的 pH 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 (3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是 势的是 Na + 和 和 Cl - 的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 90% 来源于 Na + 和 和 Cl - 。
。
【题 目详解】
A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依靠神经- 体液- 免疫调节共同维持,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发挥作用不一定需要激素的作用,A 错 错误; B 、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以进行物质交换,二者的渗透压发生变化时会互相影响,B 正确; B 、血浆 pH 的调节主要依靠血浆中存在的一些缓冲物质,C 错误; D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体现了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D 错误。
选 故选 B 。
【答案点睛】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识记激素的调节过程和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机制和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3 3、 、B 纪 【答案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上世纪 80 年代很多雌性鼠妇的性染中 色体中 W 染色体由于沃尔巴克氏体的感染而消了 失,只留下了 Z 染色体,A 错误;沃尔巴克氏体是一种细菌,寄生与鼠妇体内,诱捕鼠妇需要用到热光灯,B 正确;有 携带沃尔巴克氏体的鼠妇只有 Z 一条性染色体,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数量确定其性别,C 错误;沃尔巴克氏的 体(一种细菌)偏爱雌性鼠妇,能使雌性的 W 染色体消失,只要是雌虫受感染,其产生的下一代必将带有沃尔巴克氏
体 体,并能使雄性胚胎肽性反转成雌性,所以所有携带沃尔巴克氏体 DNA 的鼠妇都是雌性,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D 错误。
4 4、 、D 【答案解析】
1 、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没体 有细胞核,含有核糖体,成分是核糖体 RNA 和蛋白质。
2 、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题目详解】
A 、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A 错误; B 、核糖体由 RNA 和蛋白质组成,也含有核酸,B 错误; C 、浆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进行细胞分裂,不存在 DNA 的复制,C 错误; D 、造血干细胞不断进行分裂和分化,在分化过程中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不同细胞内核糖核酸发生改变,D正确。
选 故选 D 。
5 5、 、D 【答案解析】
1、 、“ 精明的捕食者” 策略: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 自己也无法生存。捕食者一般不会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
2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题目详解】
A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A 正确; B 、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B 正确; C 、“ 精明的捕食者” 策略体现了物种间的共同进化,有利于种群的发展,C 正确; D 、人为因素可导致种群发生定向进化,即人工选择也可以导致种群的进化,D 错误。
选 故选 D 。
【答案点睛】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掌握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的概念和可遗传变异提供进化的原材料等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6 6、 、B 【答案解析】
本题以“ 反映实验结果的曲线图” 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细胞免疫 与免疫排斥反应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 对甲、乙两组小鼠处理的异同” 这一解题的切入点,分析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
【题目详解】
A 、移植的器官未存活主要是因为作为外来异物被效应 T 细胞攻击,A 错误; B 、甲组小鼠对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反应出现的时间比乙组小鼠出现的时间晚,外源供皮存活的时间长,说明甲组小素 鼠对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强度小于乙组小鼠,进而说明环孢霉素 A 能够减弱免疫排斥反应,B 正确; C 、移植的器官被免疫排斥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C 错误; D 、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