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制度体系建设回顾与展望【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制度体系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The Review and Prospec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xtbook System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作
者:
刘莉莉/乞佳
作者简介:
刘莉莉,女,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上海 200062);乞佳,女,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东北师范大学分中心,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吉林 长春 130024)。
原发信息: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长春)2020 年第20202 期 第 148-154 页
内容提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制度体系在改革进程中逐步建立了三级教材管理体制以及相对比较完善的教材管理制度;计划与市场成为教材管理的常态手段。同时,在改革中也暴露出中职三级教材管理体制有待健全、管理环节制度落实不到位以及管理机制创新不足等问题。因此,新时代中职教材制度体系建设,应以教材体制为突破口,完善中职三级教材管理体系;应优化过程环节,推进中职教材制度的科学化;应以机制创新为动能,为提升中职教材质量提供保障。
The Review and Prospec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xtbook System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关
键
词:
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制度/管理体系/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textbook system/management system
期刊名称:
《职业技术教育》 复印期号:
2020 年 09 期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20)02-0148-07
[DOI]10.16164/j.cnki.22-1062/c.2020.02.019
职业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是建设教育强国,实施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之举。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事关国家“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战略目标的落实。为此,党和国家始终“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1]。教材是承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完善教材管理制度体系是实现职业教育公平、提升职业教育教材质量的必要保障。面向新时代,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管理制度(简称“中职教材制度”)体系改革,须借鉴和总结历史经验,全面推进中职教材制度体系的现代化。
一、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制度建设的历史回顾
(一)初建中央集权的中职教材制度体系(1949-1984 年)
1949 年至 1984 年是我国中职教材制度体系建设的初创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初建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初,职业教育教材管理与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按部门、行业组织、管理经济活动相适应,曾经有效地保障了教材供给,支持了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2]296-
300。20 世纪 50 年代末,农业、职业中学、半工(农)半读学校都是由市、县教育部门直接管理,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在原有中央集权管理的基础上,又产生了地方分级管理,条块分割的局面便由此形成[3]。职教教材管理秩序的初步确立,解决了职业教育对教材的需求。第二,停滞阶段。1966 年到 1976 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教育事业受到空前的破坏,中等职业教育受到巨大冲击,中职教材制度建设停滞下来,这直接导致中职教材质量下降和教材荒。第三,恢复阶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教育秩序的全面恢复,包括教材管理体制在内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都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职业教育教材制度步入了恢复与重建期。主要表现在:
1.恢复和建立中央统一领导,各部委专业对口的教材管理体制。1978 年,为解决中专教材荒问题,党和国家开始恢复和重建中职教材管理体制(简称“教材体制”)。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呈送的《关于高等学校教材编审出版工作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编审出版暂行规定》),指出:“各类专业的公共课(包括基础外语和体育)教材,理科教材,以及工科各类专业中适应面较广的基础课教材,由教育部及所属出版社负责组织编审和出版;工科各类专业中全国通用的专业课教材和部分基础课教材,以及农科、医科及体育、艺术类的全部通用教材由有关对口部委及出版社负责组织编审和出版;文科及艺术类教材由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所属有关出版社出版(教育方面由教育部所属出版社出版)。各部委之间有交叉的教材以对口部委为主通过协商解决。”恢复和重建中央统一领
导、各部委专业对口的教材管理体制,促进了中职教材制度的规范化发展。
2.恢复和建立中职教材规章制度。首先,恢复了教材编审制度。《编审出版暂行规定》指出,“国务院有关部委要根据有关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制定本部委对口专业的全国通用教材的编审出版规划并组织本部委所属院校及其他有关院校和出版社进行对口专业的全国通用教材的编审工作”,“省、直辖市、自治区组织有关院校力量和出版力量编审出版适应本地区需要的教材和学校需要另行编印交流的教材”,“国务院有关部委指导和帮助地方搞好有关教材的编审工作。根据地方要求,帮助审查有关教材中地方难以审查的重大政治、政策性问题和保密问题”。其次,教材出版选用制度。《编审出版暂行规定》指出,“根据国务院各有关部委的教材规划和委托,积极组织本地区院校的力量,编审全国通用教材,并根据本地区的条件承担部分全国通用教材的出版、印制和发行任务”。同时,也要“组织本地区院校向国务院有关部委推荐供全国出版、选用的教材”。
3.恢复和建立以计划手段为主导的教材管理机制。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开始恢复了运用计划手段实施教材管理的机制。首先,中职教育教材的宏观管理强调集中、统一,由中央各部委按“专业对口”原则全面负责对口专业教材的规划、编审、出版工作。其次,教材的发行由新华书店独家经营,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垄断性。1979 年,国家出版局、教育部、铁道部、邮电部、交通部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大、中、小学教材运输工作
的联合通知》,规定对标明“教材”字样的运件要及时受理,及时发运,不得积压[2]296-300。总体上来说,恢复和重建集中统一的中职教材管理体制,对缓解职教教材荒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建立两级管理的中职教材制度体系(1985-2000 年)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同年 8 月,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司召开了全国中专教材规划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专门讨论中专教材工作的全国性会议。至 1990 年底,高中阶段各类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数之比已达 1∶1,我国中等教育结构单一的局面得到改变[2]296-300。适应中职教育改革的新要求,中职教材制度改革也提到重要的日程。
1.确立了国家统筹和地方管理的两级中职教材管理体制。1993 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教材规划工作的意见》指出:“职业技术教育教材实行国家和省两级规划。国家教委职教司负责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工作。各省教育厅职业与成人教育处负责具体指导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工作。”[4]两级教材管理体制规定了国家教委规划的选题由职教司负责,委托相应的中专课程组和全国职业高中各类专业教材编委会等组织落实完成,省级规划选题由省教育厅职业与成人教育处负责制定,并组织相应的编审落实完成。两级教材管理体制的确立,中职教材建设兼顾了国家统筹和地方管理,保障了中职学校因地制宜选用中职教材。
2.探索适应中职教育改革的教材管理环节各项制度。首先,建立了以国家教委职教司为主体的教材编写制度。在 1985 年全国中专教材工作会议上,国家教委职教司提出要筹建中职文化基础课和工科公共专业基础课课程组—— 一种编审合一的专家组织,来组织编写中职教材。其次,建立职教教材审定委员会教材审定制度。1993 年,国家教委制定《关于建立两级职业技术教育教材审定组织的意见》,提出成立独立的两级职业技术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负责审定国家教委规划的教材和地方范围内出版发行的职业技术教育教材质量,并提出向全国推荐的书目和送审意见。最后,教材出版、选用实行目录制。国家教委不定期编制《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用书信息》,反映各类中职教材的出版信息,同时编制经审定的向全国推荐使用的教材目录。总之,中职教材的编写和审定采取“编审分离”,使得中职教材编写质量得以提升;目录制为中职学校选用适合自身需要的教材提供了参考依据,客观上推动了中职教材制度的发展。
3.开始将竞争机制、调控机制引入中职教材管理。1985 年,国家启动中职教育体制改革之后,为提升中职教材质量,首先,打破了多年形成的按专业对口分工出版的计划管理机制,各出版社开始竞争出版中职教材。其次,为了加强对教材出版市场的宏观管理,将调控机制也引入中职教材管理中。一方面,新闻出版局继续强化选题审批制度,教材选题必须由出版社向主管部门申报,由主管部门核准后方可正式出版。另一方面,实行书号的配给制,由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根据各出版社的规模、出书范围、业绩等多种因素,核定该社每年的书号数量,以控制劣质图书和买卖
书号的现象。竞争机制和调控机制的引入,促进了中职教材种类和教材质量的增长,规范了中职教材市场的秩序。
(三)探索三级管理的中职教材制度体系(2001-2011 年)
2001 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人才这一艰巨的历史重任。”2012 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一背景下,中职教材制度改革进入了新的改革期。
1.完善了国家宏观领导下的三级教材管理体制。2006 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教育部负责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教材的开发、编写、审定工作。国家将对文化基础课教材进行重新规划。凡国家规划、编写、审定和出版的文化基础课教材,原则上地方不再另行规划、编写和出版。地方可编写经教育部职成司同意的与国家规划教材选题相一致的教材,并由省级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后方可在本省内使用,要求学校必须选用由教育部重新修订、经审定合格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德育课教材,并认真组织教学。”在国家宏观领导下的三级教材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了国家对中职教材管理工作的指导,提高了中职教材的质量。
2.确立了“主编负责制”“立项申请制”等各项教材管理环节制度。一方面,明确教材编写主编负责制和立项申请制。主编对教材编写质量负总体责任并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教材编写任务。同时,2001 年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申报、立项及管理意见》指出,采取立项申报的方式,竞标成功的出版单位可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作者队伍,组织教材的编写工作。另一方面,确立两级中职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教材。教育部于 2001 年成立了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负责审定国家规划教材。同时,一些地方也成立了省级职教教材审定机构,负责审定地方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教材和专业课教材。
3.完善了竞争、激励等中职教材管理机制。首先,完善竞争机制,改革国家规划教材选题立项审批制度,实行招标制度。打破过去由一家或少数几家出版社垄断出版的格局,在符合教育部规定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不同版本教材可以有不同的体系、风格和特点,增加了教材的可比性和可选择性。其次,引入激励机制。2003 年,教育部职成司决定将过去需上交职教教材发展服务中心的 3%~5%的折扣全部转给了网站和出版社,激励他们提高对中职教材出版发行的销售量。最后,建立教材质量评价机制,重视教材使用信息反馈。2012 年,教育部职成司下发《教育部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建立健全公开、透明、有广大教师和专家共同参与的教材质量评价机制,完善教材质量评价标准,定期做好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和反馈。”在市场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质量评价机制等多种运行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我国逐渐
建立起了适应 21 世纪人才培养需要的并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职教材体系。
(四)深化中职现代化教材制度体系(2012 年至今)
2014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为中职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党和国家对新时代中职教育发展的重新定位,必然对中职教材制度体系现代化提出新要求。
1.健全党和国家宏观领导下的三级中职教材管理体制。在长期的教材制度改革中,我国逐步确立了党和国家对教材建设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2016 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顶层设计和规划大中小学教材建设,从制度层面上明确了教材建设这一国家事权。为贯彻落实《意见》精神,2017 年国务院成立了国家教材委员会和教育部教材局指导和统筹全国教材工作,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教材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研究审议教材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研究解决教材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指导、组织、协...
推荐访问: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制度体系建设回顾与展望 完整版 职业教育 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