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出存货计价方法记忆点,供大家参考。
(考点 3)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实务中,企业发出的存货可以按实际本钱核算,也可以按方案本钱核算。如采纳方案本钱核算,会计期末应调整为实际本钱。
在实际本钱核算方法下,企业应当采纳的发出存货本钱的计价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等x。
(速记图)
计价方法 内容 优点 缺点
个别计价法 假设存货具体工程的实物流转与本钱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识别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本钱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本钱。即把每一种存货的实际本钱作为计算发出存货本钱和期末存货本钱 的根底
本钱计算精确,符合实际情况
在存货收发一再的情况下,发出本钱分辩的工作量较大
先进先出法 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 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采纳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本钱在后购入存货本钱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 和期末存货的本钱x
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本钱
较烦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 时,其工作量较大 (小补充)
在物价延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本钱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本钱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 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计价方法 内容 优点 缺点
复习重点
.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本钱加上月初存货本钱,计算出存货的加 权平均单位本钱,以此为根底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本钱和期末结存存货的本钱 计算公式如下:
(1)
存货单位本钱=(月初结存存货的实际本钱+∑〔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本钱×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
÷〔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2)
本月发出的存货本钱=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本钱 (3)
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本钱x=月末结存存货的数量× 存货单位本钱
简化本钱计算
不便于存货本钱的一般治理和操纵
(小补充)
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本钱=月初结存存货本钱+本月收入存货本钱-本月发出存货本钱 计价方法 内容 优点 缺点
移动加权平均法 以每次进货的本钱加上原有结存存货的本钱 的合计额,除以每次进货数量与原有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本钱,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本钱的依据 计算公式如下:
(1)
存货单位本钱=〔原有结存存货本钱+本次进货的本钱〕÷〔原有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2)
本次发出存货的本钱=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本钱 (3)
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本钱x=月末结存存货 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本钱
能够使企业治理层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计算的平均单位本钱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本钱比拟客观
计算工作量较大, 对收发货较一再 的企业不太适用 (小补充)
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本钱=月初结存存货本钱+本月收入存货本钱-本月发出存货本钱 (单项选择题)某企业采纳先进先出法核算发出存货本钱。2022 年 11 月期初结存M 材料 100 千克,每千克实际本钱为 30 元;11 日购入 M 材料 260 千克,每千克实际本钱为 23 元;21 日发出 M 材料 240 千克。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发出 M 材料的本钱为〔 〕元。〔2022 年·2 分〕 A.5986.67 B.7200 C.5520 D.6220 (答案)D (解析)该企业发出M 材料的本钱=100×30+140×23=6220〔元〕。
(单项选择题)某企业采纳先进先出法核算原材料,2022 年 3 月 1 日库存甲材料 500 千克,实际本钱为 3000 元, 3 月 5 日购入甲材料 1200 千克,实际本钱为 7440 元,3 月 8 日购入甲材料 300 千克,实际本钱为 1830 元,3 月 10 日发出甲材料 900 千克。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发出的甲材料实际本钱为〔 〕元。〔2022 年·1.5 分〕 A.5550
复习重点
.
B.5580 C.5521.5 D.5480 (答案)D (解析)
日期 引言 数量〔千克〕 金额〔元〕 3 月 1 日 期初余额 500 3000 3 月 5 日 购入 1200 7440 3 月 8 日 购入 300 1830 3 月 10 日 发出 900 3000+7440÷1200×400=5480 此题中,10 日发出的 900 千克甲材料中,先发出期初结存的 500 千克,然后发出 3 月 5 日购入的 400 千克 〔900-500=400〕。所以,该企业发出的甲材料实际本钱=3000+7440÷1200×400=5480〔元〕。
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小企业应当采纳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本钱。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