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信息技术2.0环境中学业评价的新发展范文(通用1篇)

时间:2022-05-03 14:50:04 来源:网友投稿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信息技术2.0环境中学业评价的新发展1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信息技术2.0环境中学业评价的新发展1篇

【篇1】信息技术2.0环境中学业评价的新发展


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促进课程改革的创新发展
---基于《教育信息化促进课程改革的创新研究》的实践与反思
易庆竑
(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重庆江北,400020)

摘要: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组织1000多名中小学教师参加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信息化促进课程改革的创新研究》。该课题围绕信息技术促进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学模式、环境特色、评价方式、留守儿童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均衡发展等研究内容,聚焦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通过发展子课题展开系统研究。在过去的2年时间里,该课题在论证教育信息化促进课程改革创新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探索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中小学生提高创新精神和能力发展的方法与策略,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新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教育环境的改造,形成中小学在线教育的方法和策略,探索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取得了进展。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课程改革;“33式”;融合;创新引言
教育信息化要求彻底更新教育观念,彻底变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其核心内容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广泛、深入应用。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彻底变革课程内容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等。可见,两者是同理同脉的。教育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涉及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关系到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1]为了加快全市教育信息化促进课程改革的创新发展,切实提高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实效,发挥一线教师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11年6月,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简称:市技装中心)启动《教育信息化促进课程改革的创新研究》申报工作,并于8月被中央电教馆确立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编号:113920171,研究周期为3年。在过去的2年时间里,市技装中心围绕“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促进课程改革的创新发展”这一命题开展行动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完成了研究计划提出的阶段性任务。
一、该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步骤
“在社会科学领域,着重科学与实践结合的研究。”“行动科学试图既在具体的情境中采取行动,又来检验那些概念化的理论。”“它(行动科学)是不同于既存状况的另一变通途径,认为在社会行动者的价值选择下,可以产生根本性的变革。”[2]《教育信息化促进课程改革的创新研究》总方向是依靠广大中小学一线教师,发挥计算机网络跨越时空、沟通灵活的特点,开发、利用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学习中更好地发展和提高。”[3]进一步推进中小学课程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的创新发展。该课题研究的目标是丰富课程内容及其呈现方式,优化课程实施策略,构建课程评价新机制,推进全市中小学可持续发展。
该课题从重庆市中小学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确立了信息技术促进课程内容及课程实施
1


创新、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环境变革、新技术促进中小学教学评价方式变革、网络技术优化留守儿童教育、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等为主要研究内容。该课题研究以拓宽学生的学习时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中心,总结中小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创新经验,研究信息技术促进参研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指标,提高教师、学生、家长的信息素养,切实将支撑并引领在线教育、“混合式学习”发展的信息技术融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全过程。
该课题的研究过程大致分为如下三个阶段(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分析现有文献,吸纳“十五”、“十一五”期间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该课题的顶层设计、子课题规划和流程控制设计,凸显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二阶段,收集、汇总、分析过程资料和数据,总结子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最后,在中期总结基础上进一步修正、完善研究设计,推进研究成果的多渠道物化,总结子课题研究成果,完善后期研究,形成研究报告。
二、总课题顶层设计与流程控制设计
该课题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针对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优化行动是行动研究法的精髓和准则。因此,研究者从全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论证形成了“课程内容及呈现方式”、“课程实施策略”、“课程评价方式”和“学校可持续发展”作为该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总课题的顶层设计和研究流程控制设计。
该课题是研究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课程改革的大构架,具有目标大、内容丰、环节多、难度高、周期长等特点,仅凭课题组的几名研究者难以取得实效,需布局若干子课题展开研究。因此,顶层设计包括《实施规划》和《子课题指南》两大基础方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顶层设计
《教育信息化促进课程改革的创新研究》顶层设计
总目标
(促进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课程内容及其呈现方式
实施规划子课题指南
课程实施策略课程评价机制学校可持续发展
实施规划子课题指南
创新课程内容
创新课程实施
课程改革评价体系环境建设特色创建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
图1《教育信息化促进课程改革的创新研究》顶层设计示意图

如图1所示。《实施规划》是该课题的基本框架,其主要功能是论证该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原则、研究目标和实施策略等大问题。《子课题指南》主要完成总课题研究内容的布局指导。总课题组在拟定《子课题指南》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特别突出了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关注,供全市中小学确定选题时参考,不仅体现了重庆市的基础教育特色,还凸显了该课题强调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究特点。
----流程控制设计
流程控制设计需体现“子课题立项”、“子课题研究过程”、“协作交流”、“中期评估(总
2


结)”、“成果物化交流”和“研究报告”等关键环节的逻辑关系与推进程序,为该课题取得实质性的研究成果提供技术路线和控制依据。如图2所示。
《教育信息化促进课程改革的创新研究》
总课题组
子课题布局
《总课题实施规划》
关注度分析
《子课题申报指南》《子课题管理意见》
研究过程(协作交流、中期总结、成果物化、结题)
《协作交流方案》
要求参加
邀请参加
《中期评估细则》
国家级、《区域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公平研究》子课题、市规划办专项课题
《教育信息化促进课程改革的创新研究》报告
《成果物化交流方案》
总结研究成果
图2《教育信息化促进课程改革的创新研究》流程控制设计

三、子课题承研单位及关键词分析[4]
子课题承研单位分析帮助读者了解子课题研究者分布状况。据统计,91项子课题的承研单位由小学、初中、高中、区县技装管理部门、区县教委组成。其中,小学有46所,占总数的50.5%;初中22所,占总数的24.2%;高中14所,占总数的15.4%;区县技装管理部门7个,占总数的7.7%;区县教委2个,占总数的2.2%。如图4所示。由一线中小学承研的子课题数达到90.1%。可见,该课题的主要研究者是中小学一线教师,覆盖了小班到普通班、年级到学段、学校到区域。
课题名称中的关键词包含着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预期成果等重要信息,研究者通过分析课题名称关键词成功地发现并把握了一线研究教师的关注点。研究者通过对该课题子课题所包含80个关键词进行归类分析,得知所有子课题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如下20个方面:(1)教育信息化,(2)农村中小学教育,(3)教育环境变革,(4)教学创新,(5)教师专业发展,(6)教学策略,(7)教育模式,(8)网络教研,(9)课程呈现方式,(10)教学方式,(11)师生互动方式,(12)学习方式,(13)评价方式,(14)课程实施,(15)均衡发展,(16)教学模式,(17)留守儿童教育,(18)教育创新,(19)应用案例,(20)生态课堂。显然,涉及上述20个方面的研究不是完全独立、互不相干的,而是彼此关联、相互依赖的,代表着该课题的研究热点和趋势。研究者以此作为进一步修正、完善研究设计的依据,无疑将增强该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聚焦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提高一线教师行动研究水平
客观上,该课题研究聚焦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这一主题,从信息技术在课前(备课)、课中(课堂教学)和课后(教学反思)等教学环节中的巧妙运用着手,在信息技术与教学目
3


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易混点、教法和学法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上取得突破,在探索网络环境下开展集体备课、优化教学设计、电子教案制作、创新教学方式、创新师生互动方式和创新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取得实效,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方面形成经验,通过课题协作交流平台迅速扩散,在全市形成规模效应。
调研发现,子课题承研学校均将教师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培训作为课题研究的首要内容,并以不同角度切入“教师信息素养”、“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改进课堂教学”、“学生信息素养”和“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创新学习方式”等关注点的深入研究,这与行动研究要求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教育观念落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低下等问题十分契合。实践证明,广大课题学校通过系统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切实更新了教育观念,大面积提高了教师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和素质,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大面积推进了课题学校的校本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和办学特色创新,有力地促进了课程改革。
研究者在总结广大一线教师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抽象出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33式”。如图3所示。其中,第一个“3”代表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三大”要素,即:信息技术、课程和学习理论;第二个“3”代表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三大”环节,即:(1)教师和学生熟练使用信息技术;(2)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协同使用信息技术;(3)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论指导下引导学生将兴趣与注意力投入到新课程的创造性学习和探究中去。这三大环节构成了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三个阶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方式----“混合式学习”就是在这样的融合过程中诞生并形成的。这里的“混合”,不仅指纸质教材和数字化教材的混和,还包括物理教室和虚拟教室的混合。简言之,即指“教材”的混合和“教室”的混合。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第三个环节(阶段)至关重要,关系到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深度和效度;缺少这个环节,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就会流于形式。



该课题搭建的一线研究教师协作交流平台,取得了大面积提高中小学一线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水平的实效。近年来,全市中小学参加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的教师逐年增多,各级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立项数量逐年跃升。截至2013年9月,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在研课题达197项,参研教师已超过2500人。其中,2011年由重庆市技装中心批准立项的《教育信息化促进课程改革的创新研究》子课题91项,由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的教育信息技术专项课题46项,2011~2013年由中央电化教育馆批准立项的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简称:国家级课题)58项。全市38个行政区县承担有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的区县达21个,占区县总数的55.3%。以2011~2013年重庆市承研的由中央电化教育馆批准立项的58项(图4)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为例,三年实现了申报数量、立项数量和申报成功率的全面提升。如表2所示,重庆市中小
4


学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规模和水平与兄弟省市之间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
2011-2013各区县国家级课题统计承研区县或单位
数量7664433322222
大足区江津区忠县黔江区
铜梁县璧山县
垫江县开县巴南区
涪陵区石柱县永川区
酉阳县渝北区
21111111111
奉节县江北区荣昌县沙坪坝区万盛区巫山县
巫溪县云阳县市教委直属学校市技装中心
图4重庆市承研的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2011~2013年)统计

表22011-2013年部分省市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数据统计
全国
年份
立项总数
贵州省立项数
四川省立
云南省立
上海市立
天津市立
重庆市申报课题数
重庆市获批立项数
重庆市申报成功率
重庆市在全国排名
项数项数项数项数
2011405111123618201237023642420135793331576合计13546720214528
[5][6][7]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技术研究网)
五、课题研究课引领课堂教学模式变革
38
4060138713385818.4%32.5%63.3%42%
19/2812/293/28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主阵地。该课题十分注重通过子课题协作交流平台展示课题研究课,强力引导、冲击课堂教学模式变革。总课题组先后举办子课题协作交流活动8次,每次活动都安排有研究课展示。在子课题中期评估过程中,总课题组也要求评估组进教室听课,掌握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的第一手资料。研究者认为,课题研究课体现了如下功能:(1)展示信息化教学环境;(2)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前、课中、课后等教学环节中的应用;(3)系统探索、展示、审视、交流、推广、评价、反思课堂教学方面的作用;(4)促进课程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和评价方式等的深刻变革与创新。研究者发现,研究课的上述功能还清晰地呈现了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基础教育教学实践的三大要素,即:信息技术、课程和学习理论。因此,开展课题研究课活动成为广大课题学校营造课改氛围、变革传统教学模式、推进混合式学习的重要途径。其中,重庆市江津中学实验的“三维动态课堂、重庆市聚奎中学试验的“翻转课堂”和重庆市几江中学的“基于网络环境的视频案例研究课”,走在全市中小学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建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前列,这些学校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创造性在合作与探究教学实践中得到真实的激发和升华,深受兄弟学校追捧。
5


六、信息技术引发教育环境的变革
“技术”有着丰富的内涵,从单纯的硬件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式方法,都可以称之为技术。技术既可指一种“产品”,也可指一个“过程”。人类历史证明,每一次新技术的诞生和应用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态环境。德国学者昆特(ThorstenQuandt)依据“人的生存空间”理论,分析了“技术应用的三角模型”,认为“用户的知识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他们对技术的选择和应用;信息技术应用不仅反映了用户需要的特征,同样会不自觉地把一些附属特征强加给用户,改变用户的特征;社会环境同样也影响着技术应用的发展。三者中,每一要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整个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8]
教育技术从远古走来,经历了公元前4世纪中以前的“口传”、公元前4世纪中到15世纪50年代的“手抄文字”、15世纪50年代至今的“纸质印刷”、19世纪30年代至今的“电子传播”和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数字传播”等五大时代。]相应地,教学组织方式经历了从“面对面”、“私塾”、“班级授课制”(“现代学校制度”)、“远程教育”(如:广播电视大学)向当今的“混合式学习”演变。当下,“纸质印刷”、“电子传播”和“数字传播”等教育技术并存,共同支撑并促进着当今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9][10]
教育信息技术研究需聚焦学生发展,而学生发展离不开各种教育环境。因此,研究信息技术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在线教育等教育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如图5所示,信息技术创生了在线教育,并同时具有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环境的变革与再造功能。
信息技术
学校教育
在线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图5教育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环境的变革与再造

在信息化时代,包罗万象的互联网为中小学生畅游虚拟世界提供了便利,传统的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环境也因融入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等多元化信息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与传统的实体学校教育结合产生了全新的网络教育。在线教育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跨越传统实体学校教育的围墙,成为现代教育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线教育可让足不出户的学生借助电脑或者智能手机参加到集结世界各地学生和教师于同一个虚拟教室的学习与讨论之中,这是传统的实体学校教育所不能实现的。信息技术不会只满足于融入人们生活、学习那么简单,还将影响并催生实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深刻变革。
推进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途径是自觉利用信息技术手
6


段实现学校教育(尤其是课堂教学)、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环境的变革和再造。当前,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的支持下迅猛发展的在线教育,正以囊括人类所有优质教育资源并席卷全球之势将开放教育推向极致。如此深刻的教育变革必将衍生发展出的教育体制和教学规律。教育信息化不可抗拒,信息技术早已渗透到各种教育环境之中,人类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环节和细节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新的教育环境要求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和家长不仅需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还需加强网络道德和法治修养。
七、主要问题讨论
重庆市基础教育信息化经过十余年的长足发展,全市中小学师生都具备了使用信息技术、接入互联网的基本条件,但长期以来存在的教育改革发展缓慢、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总体偏低、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经费保障不足、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研究不深等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在推进课程改革方面,重庆市近年来以城乡统筹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抓手,实施政府行政主导、教师素质提升、课堂教学改革、课程资源建设、教育评价改革五大战略举措,在綦江县、万州区、江津区、北碚区、南岸区和沙坪坝区等地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但由于不同地方的研究热点不同,存在着现行教育体制、结构和内容的开放性不足,吸纳新技术、新知识、鼓励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发展的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各地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都不同程度存在着难以突破“课件演示加传统教学模式”局限的问题,如何提高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使用效益低,变革落后的教学方式?如何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融合信息技术元素,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如何形成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评价纬度与体系?教育信息化怎样为推进现行教育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提供技术支撑?等等,这些问题依然具有很大的探讨空间。
笔者注意到,近年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基于连接主义教学设计的在线教育提供了技术条件。2012年是美国的“MOOC元年”(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MOOC的席卷全球引起了整个教育界的震动。在线教育的发展可使学习者足不出户享受全世界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人类获取知识的增添了灵活多样的渠道,大大加快了人们跨时空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教与学均不再受时空限制。在线课程正在以不可逆转之势从辅助性课程向学校主流课程演进。有学者称这将重塑教育版图,是“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重要的革命”,“翻转课堂”代表“未来教育”。以可汗学院(KhanAcademy、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为代表的无国界在线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11]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的长足发展仅仅是优化布局教育系统组成要素、挖掘优质教育资源的硬件基础,而不是教育信息化的全部。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和发展。该课题将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渗透到中小学教学、科研、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切实为信息技术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提供技术支持,以加速学校教育的改革与转型步伐。为此,该课题将在后期研究中,主要围绕以下七方面着力突破:第一,进一步加强对在线教育的研究,利用在线课程所引发的全球优质教育资源重新配置机遇,在
7


变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教育环境方面的研究取得突破;第二,加强对中小学在线课程和微课程的研究,取得转变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突破;第三,加强对“慕课”(MOOC)、“翻转课堂”的研究,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取得创新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突破;第四,加强对中小学优质视频教育资源配送机制研究,取得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足农村地区青少年(如留守儿童)接受良好教育的突破;第五,加强在线继续教育研究,充分发挥《重庆教师研修网》作用,取得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突破;第六,加强学分银行研究,在形成在线教育打造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的方法和策略上取得突破;第七,加强教学评价方式研究,在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评价体系方面取得突破。

参考文献:
[1][3]王珠珠,陈庆贵.《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报告[J],中国电化教育2006.(12):16-26.
[2]克里斯·阿吉里斯,罗伯特·帕特南,戴安娜·麦克莱恩·史密斯.行动科学[M].夏林清,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3-4.
[4]易庆竑.对教育信息化促进课程改革创新研究的认识与讨论[J],电教世界,2013(4:7-9[5]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公布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立项的通知[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