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范文(通用3篇)

时间:2022-05-03 17:40:02 来源:网友投稿

社会主义建设,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制度并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条件的实践过程。列宁在《怎样组织竞赛》一文中,第一次使用“社会主义建设”的概念。社会主义建设包括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建设,有时也专指经济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篇

第一篇: 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教案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程标准】

1.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2.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及其实质,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了解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由于缺乏经验,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国人民的努力,终于克服了困难,仍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了解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的史实及沉痛教训。

过程与方法

精选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建构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轮廓;组织小组教学,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以其讨论成果在班级交流;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难题。

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中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为后来进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文化大革命长时间的社会动乱,造成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缓慢,拉大了中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使中国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的机遇。

【重难点突破】

重点:过渡时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调整。

难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三大改造的关系;经济建设中出现左的错误的原因和影响;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党手里接收了一个贫困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是天下大乱。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一百分,政治上可以打八十分,经济上只能是零分,不依靠资本家,它无法管理复杂的社会经济。而毛泽东代表共产党人则作出这样的回答: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过渡时期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个时期,也就是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主要矛盾

•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

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

主要任务: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的任务(主要是土地改革)

•1953年到1956年:

主要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主要任务:三大改造,建立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一)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奠基(1949—1952)

1.政治上:巩固人民政权

基本解放全国

——标志: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

开展土地改革(1950—1952底)

强调:土地改革后实行的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还是一种个体的土地私有制。

抗美援朝运动(1950、10—1953夏)

2.经济上:恢复国民经济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最主要)

恢复经济的措施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

意义: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宪法的制定

1.思想上: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制定(1953年)

内容: “一化三改”/“一体两翼”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说明:过渡时期总路线对整个过渡时期的估计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当时预计需要三个五年计划,加上建国初期三年恢复国民经济时期约需18年的时间。应当说过渡时期总路线对这一过渡的长期性和困难性是有一定准备的。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二是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而这两者的进行关系的同时进行。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提出后,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精神,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2.经济上:一五计划(1953——1957年)

主要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3.政治上:1954年宪法

为了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1954年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明确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因此,为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法律保证。

(三)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参加合作社

1.内容 手工业--参加合作社

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

我国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是:①土地改革后实行的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是一种个体的土地私有制。这种个体经济,分散、落后、很难抗拒自然灾害,也提供不了足够的商品粮。②个体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很不稳固,经常会出现贫富分化,导致农民出卖土地,使部分农民沦为赤贫,部分农民则可能成为新的富农,使剥削关系重新出现。③国家工业建设和城市发展需要大量粮食。个体农民生产的粮食易被粮商抢购和操纵,使国家征购粮食困难。个体农业难于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根源:小农经济束缚生产力发展 )

对手工业改造的原因:分散的小规模的手工业生产,不利于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能适应工业化的要求。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原因: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所有制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

概念解释

国家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专政下的国家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直接控制某些企业。如官办或官商合办的银行、铁路、公用事业,工人受国家为代表的整个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国家能加以限制和规定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它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资本家利润占全部利润四分之一左右,四分之三是为工人(福利费)为国家(所得税)及为扩大生产设备而生产的。这种新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带着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对工人和国家有利的。

2.实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意义: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消灭了剥削制度,实现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为中心任务。)

4.局限:过急、过粗、处理不当,遗留了一些问题。

◆合作探究:在三大改造中,中国政府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社会主义工商业,到了改革开放时期,为什么政府又允许发展私营企业呢?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就是必须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并存的经济结构。私营经济是对公有制经济有益的补充。

三大改造中一刀切的做法,违背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规律。

★小结: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确立的?

(1)基础的奠定:政治上,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巩固政权,取得和平的环境。

经济上,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

(2)路线、计划指导,法律保证: 思想上:过渡时期总路线

经济上:第一个五年计划

政治上:1954年宪法

(3)途径:三大改造。

二、十年探索时期(1956年底至1966年)━曲折发展

1.《论十大关系》的报告。1956年

2.中共“八大”(1956年)

①主要内容:

A.基本国情; B.基本矛盾; C.主要任务。

D.建设方针: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②意义:中共八大创造性地提出了正确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的探索。在它的指引下,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开展起来。

3.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①出现的原因: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中的高速度。

②概况:1958年,中共八届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总路线。接着,党中央发动了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和以“一大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影响:

A.在经济建设中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 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起来。

B.不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C.导致我国出现了连续三年(1959 ━ 1961年)的严重经济困难时期。

4.调整:

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结果: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一定恢复和发展。

◆小结;十年探索时期主要可以分为三阶段

初期 →中期 →后期

1956—1958 1958—1965 1965—1966

发展 挫折 发展

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劫难

1.原因:“左” 倾错误膨胀,干扰了国民经济建设。

2.表现:

“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的干扰和全方位的破坏。1967、1968两年的时间里,损失的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一千亿元。李先念同志曾说过:“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 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

3.周恩来和邓小平对经济的整顿

(1)周恩来整顿经济(1971—1973)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他提出批判极“左”思潮,使国民经济在1973年出现复苏的局面。

(2)邓小平的全面整顿(1975年)

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进行全面整顿,实质上是要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

全面整顿取得的成绩使广大人民群众受到鼓舞,他们又重新看到了国家的希望。但随着邓小平再次被打倒,全面整顿被迫中断。

◆“文革”中经济建设还取得一定成绩的原因:并不是“文革”的成就,而是广大干部、群众坚决抵制“左”倾错误,周恩来、邓小平主持工作的经济努力的结果。

★小结: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探索、取得的成就、失误及其教训。

1.探索:20世纪50年代,以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发表为标志,开始了对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探索,之后的1956年,中共八大就我国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等问题作出了正确决定等都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探索。

2.成就:在此期间,我国建成大中项目500余个,建立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工农业总产值增长近60%,建立了武汉、包头等钢铁基地,大庆、胜利、大港油田建成,1965年实现了石油的全部自给,铁路新建8000多公里,原子弹爆炸成功,研制出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农村用电量增长70多倍等等。

3.失误

①1957年的“反右”斗争严重扩大化了,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当前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

②1958年确立了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并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1959年又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我国出现了三年经济困难,“左”的错误进一步发展,导致了十年的“文革”浩劫。

4.出现失误的原因

①历史传统的影响。中国封建专制存在时间长,封建家长制思想很容易侵蚀党的机体,致使民主法制观念淡薄,出现盲目服从;在民主革命时期,党一直用阶级斗争学说来指导革命,用群众运动的方法解决问题,难以很快地转变观念。

②急于改变我国落后状况的主观愿望与经济发展的实际严重脱节。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很高,迫切需要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的状况。

③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地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想尽可能纯洁革命队伍。

④国际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峙尖锐,于是想加速建设社会主义以便对抗资本主义。

5.教训

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②在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③搞经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变革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的水平相适应,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④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

⑤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民主,加强法制,反对个人崇拜和专断。

第二节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课程标准】

1.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企改革的内容,认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3.概述对外开放的史实,分析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认识这次全会作出的有关改革开放的决策,认识这次全会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创意义。

了解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认识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要性。

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的史实,认识对外开放的历史作用。

过程与方法

搜集整理改革开放初期10年间我国农村改革、城市企业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史料,教学生学会史料搜集整理的一般方法。

通过社会调查,学习和认识改革开放初期10年间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和成就,教学生学会历史调查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重大决策和历史意义,充分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和必要性。

通过感受改革开放初期10年间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和成就,加深学生对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政策的理性认识,强化对党的领导的信念和社会主义的信心。

【重难点突破】

重点: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及其历史意义。

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点: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形成。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时间:1978年

2.主要内容:

(1)路线: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2)转移: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3)决定:改革开放

(4)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历史意义:

(1)伟大转折:政治思想路线、对外政策、工作重心

(2)历史性转变:

(3)开辟道路。

(4)光辉标志:时代的巨变,社建的新时期。

◆合作探究: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是中国历史上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解题关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思路引领:把握“结束”、“重新”等词

答案提示: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结束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是中国历史上的具有深远意义伟大转折。

◆归纳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时期的“遵义会议”?

①遵义会议是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转折点,它结束了王明的“左”倾错误,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路线、组织路线和军事路线,在中国革命的危机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转折点,它全面纠正了自1957年以来党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发生的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重新恢复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政治路线。

②遵义会议上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过渡] 改革开放的含义。

改革主要包含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分农村和城市;开放主要是对外开放。

二、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1.经济体制改革

(1)含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3)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根本目的:解放生产力,

(5)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第二次生产关系革命)。

(6)必要性:计划体制存在的严重弊端。

2.改革的过程:

(1)起步:农村的经济改革(重点,三农问题)

A。原因:农业大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有体制(人民公社)的弊端

B。内容: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体)

小岗村自发包产到户→安徽、四川试行→全国推广

概念解释;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成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用农民们的话简单概括就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C。意义:变革 调动 推动 改变

◆思考: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化?

(1)1952年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

(2)1953——1956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农业合作化道路。

(3)1958年在农村错误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4)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合作探究:结合当前农村的形势谈谈农村改革的方向。

方向措施:

A、落实农村的基本政策;

B、深化农产品的流通体制;

C、推进农村的科技改革;

D、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

E、扩大农村的对外开放;

F、把农民的收入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

G、继续减负、扶贫等。

(2)城市的改革

①基本任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②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③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

A.改革管理体制,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B.改革所有制,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改革产权制度,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D.改革分配制度:把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改为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作用: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增加了企业的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使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补充国企的改革问题(经济改革的重点)

(1)由来:没收及接收。

(2)地位:经济的支柱和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存在问题:分布过宽,整体素质不高,资源配置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管理技术落后,富余人员多等。

(4)措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市场机制,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股分制,先进技术、科学管理,分流转换等。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原因:历史;闭关锁国导致中国长期停滞落后;

现实;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离不开世界。

内容:吸收外国资金,引进先进技术。

立足点:对外开放须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2.过程:

①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0年)、海南(1988年)

②开放沿海城市 14个(1984年)

③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

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④开放内地城市

3.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4.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

5.格局;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合作探究:改革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的主要区别。

①背景不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开放”是实行闭关自守、日趋落后的清政府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败后而被迫开放的;今天的开放是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实行的。

②内容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今天的开放是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③影响不同:旧中国的“开放”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向西方学习的思潮;今天的开放将能够大大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④性质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今天的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使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第三节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重要作用,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及其重要历史意义。

了解中共十五大关于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充分认识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

教师应抓住苏东剧变、中共十四大、上海浦东开发、中共十五大等历史重大事件,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艰巨性;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20世纪最后十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认识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共十五大关于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业全面推向前进奠定了理论基础。

【重难点突破】

重点: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共十五大。

难点:如何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比较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

◆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要点:(1)建国初到1956年前,以私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形成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3)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后,形成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

(4)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探究: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的市场经济,它的特征不在于是否有计划,有宏观调控,有政府指导,这些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都有,而是在于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其它所有制和分配形式并存。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指出非公有制经济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历史性的跨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可能性

1.邓小平南巡谈话(1992年春)——思想基础

(1)背景:国际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

(2)谈话内容: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三个有利于、计划和市场的关系、社会主义的本质等。

(3)意义;冲破思想束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2.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物质条件)

◆探究: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是一样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议一议,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解题关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的相同与不同。

思路引领:市场经济的共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答案提示:不正确。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是: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平等的经济、竞争经济、开放性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它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和特征,同时又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 其特征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由于公有制为主体,因而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很强的调控能力。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决策制定:中共十四大(1992年)

主要内容: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2.理论创新:

(1)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

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通过《决定》,标志着国企改革转入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

(2)中共十五大(1997年)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创新。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探究:非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成分?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1)十五大的主题: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把建设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2)主要内容;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共指导思想等。

(3)当前两大主题: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小结: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对应,计划经济体制僵化;国内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要求经济体制改革要有重大突破;邓小平南方谈话,冲破了人们关于市场经济传统观念的思想束缚;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为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础。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不断完善。

◆探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意义是什么?

思路引领:市场的自主性、平等、竞争、开放性有利于资源配置,有利于商品市场体系完善;宏观控制,有利于市场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答案提示:市场机制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的使用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宏观调控有利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市场经济对于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选择朋友要经过周密考察,要经过命运的考验,不论是对其意志力还是理解力都应事先检验,看其是否值得信赖。此乃人生成败之关键,但世人对此很少费心。虽然多管闲事也能带来友谊,但大多数友谊则纯靠机遇。人们根据你的朋友判断你的为人:智者永远不与愚者为伍。乐与某人为伍,并不表示他是知已。有时我们对一个人的才华没有信心,但仍能高度评价他的幽默感。有的友谊不够纯洁,但能带来快乐;有些友谊真挚,其内涵丰富,并能孕育成功。一位朋友的见识比多人的祝福可贵得多。所以朋友要精心挑选,而不是随意结交。聪明的朋友则会驱散忧愁,而愚蠢的朋友会聚集忧患。此外,若想让友谊地久天长。这需要技巧和判断力。有的朋友需近处,有的则需远交。不善言谈的朋友可能擅长写信。距离能净化近在身边无法容忍的缺陷。交友不宜只图快乐,也要讲求实用。一位朋友等于一切。世间任一美好事物的三大特点,友谊兼而有之:真、善、专一。良友难遇,如不挑选则更难求。保住老朋友,比结交新朋友更重要。交友当寻可长久之友,如得其人,今日之新交,他年自成老友。最好的朋友是那些历久常新,能与之共享生活体验者。没有朋友的人生是一片荒原。友谊使欢乐加倍,痛苦减半;它是应对厄运的不二良方,是可以滋润心田的美酒。

第二篇: 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试论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作者:张文和;

作者机构:;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1673-260X

年:2000

卷:000

期:006

页码:P.17-19

页数:3

中图分类:D61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改造;毛泽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生产资料私有制;邓小平;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制度

摘要:1956年,随着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亦步亦趋地跟着苏联走,照抄苏联的模式建设社会主义,还是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另辟新径,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经过半个世纪的艰难曲折的探索,终于摸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956年,国际上,苏共"二十大"召开,全盘否定斯大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生极大震动,苏联在建设实践中暴露出很多弊端;在国内,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我党面临的重大课题。

第三篇: 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党史知识大讲堂》第七讲: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要谈的话题是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这个题目要谈的是从1956年到1976年这20年的历史,讲的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过程。这一段的探索应该说很曲折,几十年之后,我们再来回顾这段历史是有意义的,能够使我们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能够在这个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由来有更深入的理解。

  探索是从1956年开始的,探索的任务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这篇讲话中提出来的。他这样讲,最近苏联暴露了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问题,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很清楚,毛泽东想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走一条自己的路。那么,为什么这个任务这时候才提出?新中国成立到这时候已经快七年时间了,为什么这中间没有提出?当然,这是有原因的。我认为,这个时候提出探索任务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苏共二十大的召开,打破了过去对苏联模式的迷信。

  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搞的社会主义跟马克思的设想是一致的,实践过程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共产党人都对苏联模式有着迷信,那就可以理解了。似乎社会主义就是这样的,跟它不一样就是离经叛道。这个迷信对于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毛泽东都造成了压力。毛泽东后来讲过,建国初,我们是照抄照搬苏联的,懵懵懂懂不满意,但是没办法。没办法,就是这个迷信的压力。

  但是,这个迷信让苏共二十大打破了,让赫鲁晓夫所谓的“秘密报告”打破了。所谓“秘密报告”,其实题目叫《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为什么说是“秘密报告”呢?因为事先没有正式列入苏共二十大的议程,苏共二十大2月25日结束,24日晚上临时通知开全体会议,赫鲁晓夫作了一个报告。作这个报告的时候,各国共产党代表团的团长只让波兰、匈牙利的两位团长去听,我们的团长是朱德,副团长是邓小平,都没让听。所以被称为秘密报告。当然,这个秘密维持很短时间,美国中央情报局搞到报告的本子,6月上旬干脆在纽约时报上登了出来。

  报告的核心内容是揭露批评斯大林的错误。斯大林1953年去世,1956年2月,苏共中央把他的错误讲出来,讲得很充分,讲得淋漓尽致,甚至讲得让人触目惊心。比如在民族问题的错误,强迫包括车臣印古什人在内的一些少数民族从他们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大规模地长距离地迁徙;比如肃反扩大化的错误,动不动就抓人,甚至动不动就杀人。斯大林晚年连苏共中央领导层的成员都到了人人自危的地步。

  这个报告出来之后,举世震惊。西方有的政治家利用这个报告攻击共产党,攻击社会主义,所以报告引发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但是,这个报告对中国共产党人、对毛泽东主要的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那就是促使他们警醒,促使他们反思之前从苏联学过来的这一套东西。还有一点,就是苏联模式的迷信也打破了。当报告内容传到中国的时候,毛泽东、周恩来欢欣鼓舞,说了这样的话,这是一场解放战争,揭开了盖子,打破了迷信,使人敢于讲话、敢于思考了。苏共二十大召开两个月之后,毛泽东就提出要走自己的路,这两者之间绝对有内在的联系。

  探索之初,我们取得了多方面的积极成果,特别是反映在1956年9月党的八大决策中。比如八大提出要实现工作重心转移。八大认为我们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阶级斗争了,而是人们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这个矛盾,尽快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在这里虽然没有工作重点转移这个说法,但思想是明确的。还比如八大强调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党的集体领导,反对个人崇拜。还有八大提出在经济建设方面,要既反右倾保守,又反急躁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还有在文化方面,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所以,我们现在认为,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八大前后,一些领导人个人也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重要方面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思想和观点。所以,我们认为探索的开端是良好的。
  可惜,在此后不久我们就发生了一些失误。先是1957年发生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

今天对于1957年的整风反右,众说纷纭,甚至有人认为,当年中共中央发动整风运动,一开始就是一个阴谋,不是为了整风,而是为了整人。我觉得这个说法是立不住的。中国共产党发动整风的目的、愿望无可置疑。整风,为什么会发动?出于什么考虑?我们看一看当年国内外背景就清楚了。国际背景是苏共二十大,还有在此之后波兰、匈牙利发生老百姓闹事的情况,这些事情都促使毛泽东这些党的领导人反思、警醒,怎样避免在中国出现类似的事情。再一个我们国内也出现一些事,当年有人罢工,有人罢课,还有合作社的社员闹退社。领导人高度关注,深入调研,得出非常好的结论,认为我们党内有一些工作人员犯了官僚主义的错误,把本来可以和缓解决的人民内部矛盾激化了。毛泽东在一篇文章里这样讲,你要修飞机场,要占农民的地,要拆人家的房子,前提是必须安置好,没有安置好就拆了房子,怎么不闹呢?别说是人,就是鸟,你掏了它的窝,起码也会叫唤几声。在这里很清楚,毛泽东把出这些问题的原因归到领导干部头上,没有怪老百姓。由此认定我们党内有不正之风,有官僚主义,有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这三风都得整,整了才能密切党群关系。我觉得整风运动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发动的,所以主观愿望动机,无可置疑。

  整风,用的是开门整风的方式。毛泽东1957年4月30日亲自在天安门城楼上召集党外人士座谈会,动员他们给共产党提意见。说你们整风不整风,以后再说,起码短期内不要整,短期内你们的任务就是给我们提意见。特别是在文教卫生领域,你们专家多,内行多。从5月上旬到6月上旬,各级党组织开了一系列的座谈会,邀请党外人士提意见。党外人士提出的绝大部分意见是对的,毛泽东也给予了肯定,说反映出来的这些问题过去我们不清楚,甚至有的完全不知道,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又发展下去,我们这个党有可能毁了的。

  但是,整风过程中也确实有极少数人,主要是极少数的民主党派负责人提出了中央不能接受的意见。有人讲了这样的意思,我欢迎你整风,但是如果真想整风,得从风源、根源上解决问题。什么是风源、根源?那就是一党领导的政治制度。有人要改变基本的政治制度,中央当然不会答应,把这种意见视为右派言论,作出反击,我认为完全可以理解。问题在于用了政治运动的方式,导致了严重的扩大化。据后来统计,当年总共划了55万多右派分子,最终,经过复查没有改正的不到三千人,大部分人被冤枉了。所以, 1981年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认为反右是必要的,问题是严重扩大化了,伤害一些不该伤害的人。今天,中央也是这个基本结论。

  1958年开始又发生了“大跃进”运动,“大跃进”这个失误,持续时间更长,持续三年之久。

  “大跃进”的失误为什么会发生?我认为有两个基本原因。一个是领导人在发展经济问题上太急了,毛泽东这一代人都很急。当然现在回头想一想,他们急也是可以理解的。他们这一代人都经历过旧中国落后挨打的屈辱历史,建国初又遭受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50年代中期以后,我们和苏联的关系又出现严重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压力很大,不可能不急。1954年毛泽东说过这样的意思,我们的工业很落后,落后到什么程度呢?飞机、汽车、拖拉机、坦克这些东西造不了,我们只能造桌椅板凳、能造茶碗茶壶,还能够把麦子磨成面,就这个水平。毛泽东后来更加尖锐的提出,如果我们不迅速改变落后面貌,就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地球的球籍。我认为他们这些领导人的心态完全可以理解。我们应该搞快一点,如果方法得当,也不是不可以搞快一点。

  问题还有第二条,就是缺乏经验。我们打仗的经验很丰富;搞政治斗争,经验也丰富;发展农业生产,也可以说有一定的经验。但是,就是搞现代化工业没经验,过去基本上没有搞过。以为靠打仗冲锋的办法,就能把工业搞好,现在看来显然没那么简单。当年,“大跃进”的目标是要超英赶美,我们着急,要在钢产量方面迅速地赶上超过英国。确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先确定钢的产量指标,然后其他方面服从保证。农业、轻工业受了冲击,在所不惜,这个思路绝对有问题。后来钢产量确实是上去了,但是农业、轻工业遭受严重的损失,再加上有的地方出现严重灾害,还有1960年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我们的经济一度非常的困难。“大跃进”是典型的欲速则不达的教训。我们出于这样的愿望犯下“大跃进”的错误。

还有第三个失误,急于过渡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个失误发生在“大跃进”过程中,甚至可以说“大跃进”引起的。

  我觉得公社化运动有两个起因,一个是适应所谓“大跃进”的需要。“大跃进”在一开始表现为大办水利。大办水利的时候,有些地方感觉到小规模的合作社不方便。比如说一个社,平均二十来户人家,要想干一个稍微有点规模的工程,干不了。还有如果你修水渠,要从别的社的工地上过,如果人家不受益,也干不成。为了解决这样的矛盾,有些地方自发并大社,把若干个小规模的合作社并成一个大的。1958年上半年,不少地方就并起来。有的叫大社,有的叫公社,叫公社的名字也各不相同,有叫共产主义公社的,有叫人民公社的。1958年8月,毛泽东在山东、河南、河北视察的时候,就见到形形色色的一些大社。地方干部问毛泽东叫什么好?他说,还是人民公社好。随行的记者报道出去,结果在中央做决议之前,很多地方就纷纷仿效,公社就已经办了很多了。

  再一条具体原因,那就是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在此之前,包括我们在内,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急着这方面的过渡,有些比我们还急。自发办起来的人民公社,被认为有几个优点、特点便于过渡,一是所谓的’一大二公”,大是规模大,平均一个公社相当于过去的26个合作社,规模扩大了20多倍。公有化程度当然就高了,小集体变成了大集体。第二个特点是”政社合一”,过去的高级社只是一个经济组织。而人民公社既是经济组织,又是地方政权,取代了原来的乡镇政权。第三个特点是“工农商学兵结合”,一个大公社里面,工农商学兵全都有。当年认为有这样特点的农村人民公社便于向共产主义过渡。所以1958年8月,北戴河政治局会议通过的关于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明确提出我们应该大胆利用人民公社这种形式,探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

  公社化运动,时间很短,就一个月的时间,9月1日报纸登关于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国庆节以前,公社化就基本实现。时间虽然短,但问题很严重。一个问题是办社过程中的“共产风”,几十个社并在一起,全部拉平,穷的沾光,富的就吃亏了。第二,分配上的严重平均主义。公社化初期,分配的基本核算单位是公社,大锅饭,吃饭不要钱,有些地方甚至搞点别的不要钱。明摆着当年的农村生产力水平支撑不了那么多的不要钱。连吃饭不要钱这一项,1959年的春天以后,就普遍难以为继,但是1958年夏秋还是维持了一段时间。因为这两季大多数地方都是大丰收,而且秋收和夏收中间隔的时间很短,夏收粮食还没有吃完,秋收的粮食又来了。这一段时间内给了人们一种假象、错觉,似乎梦寐以求的共产主义就要实现。当年,还有人提出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年的一些做法庸俗化了。

  公社化的一些极端问题,比如“共产风”,后来毛泽东反复批评、反复要求纠正,也纠正了一些。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从公社最终下放到生产队,规模大体上相当于过去的高级社。但是人民公社的根本弊端,大锅饭的这种体制始终没能得到解决。后来农村生产力长期发展缓慢,相当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个。所以,公社化的负面影响是不小的。

  从1961年初开始,到1966年5月“文革”爆发之前,这五年多的时间内,党的工作呈现出了比较复杂的情况。在经济上这一段时间我们搞调整,把“大跃进”造成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关系给调整为正常。这一段做得相当不容易,有些举措今天想来,似乎都不可思议。比如说1961、1962年这两年,为了减轻国家对城镇居民粮食供应的负担,曾经大批地动员城镇人口到农村去。动员什么人?动员此前从农村招工招来的工人和他们的亲属,两年时间我们动员了将近三千万人回农村。毛泽东、周恩来当年感慨万千,说我们的老百姓真好,三千万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像欧洲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搬迁。确实,我们的老百姓很好,体谅国家的困难。但是,这件事我认为当年能干成,光老百姓好是不够的,我们干部队伍也好,干部队伍跟老百姓是同甘共苦的,没有多少腐败,也没有多少特权。包括毛泽东在内,当年我们的一些领导人也都是一同克服困难。我们很多网友知道,毛泽东曾经八个多月红烧肉都不吃,就是这个时期。

另外,这段时间包括毛泽东在内,也包括别的领导人,大家都努力总结此前犯错误的教训,特别是“大跃进”的教训。毛泽东发奋读书,读苏联人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边读边思考,提出了很多深刻的观点。比如说,他认为社会主义是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比较不发达的,一个是比较发达的。中国显然处于前一个阶段。在这之后,向共产主义过渡,毛泽东再也不提了。还比如,他认为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至少要上百年的时间,超英赶美,在此之后也不提了。还比如,他强调社会主义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必须发展商品生产、商品交换,不要怕资本主义,他认为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我认为这些观点都是有意义的,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过去别的人没有提出过。所以总体上来讲,党这段时间对经济工作的指导,我认为是好的,是正确的。

  但是可惜,这一段政治上我们又发生了失误,从1962年9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开始,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的扩大化错误迅速发展起来。起点是八届十中全会,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次全会,毛泽东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左”的阶级斗争理论,而且被全会所接受,写入了全会的公报。里面是什么内容呢?核心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这个理论在当年之所以能够提出,之所以会被全会所接受,我认为客观、主观两方面都有原因。

  客观上的原因,就是阶级斗争存在,而且可以说,在一定范围内尖锐化。突出的表现是台湾当局图谋反攻大陆的行动。1962年,蒋介石派了一股又一股的武装特务在东南沿海地区登陆骚扰,叫嚣反攻大陆,这毫无疑问是阶级斗争。另一方面,他提出这个理论与他错误看待和一线领导人的分歧有关。这个时期,毛泽东退出二线,一线让刘少奇主持日常工作。毛泽东在二线除了读书之外,还在观察一线领导人,观察到1962年,不满意了,而且很不满意。他在讲话中就批评一些领导人。在什么问题上批?最集中的是“三自一包”的问题。包是包产到户,这个时期安徽搞了包产到户的试验,效果非常的好,有些领导人了解情况后热情地肯定和支持。刘少奇曾经讲过,应该起草一个文件,全国推开。陈云曾专门面见毛泽东建议推广。毛泽东听了陈云的话,当时没作表态,第二天传出来,认为陈云的意见是完全错的。还有邓小平,曾经在中央书记处的会议上和共青团中央的会议上讲过这样的话,不管黄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所谓猫论就是这个时候针对这个问题讲出来的。还有当年主管农村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态度更积极。除了给中央写报告要求推广以外,还在中央国家机关、部队、包括中央党校五个大单位作报告,论证这是社会主义农村集体经济的一种形式,不是单干。后来毛泽东批所谓“单干风”,批得很厉害。说现在党内刮起一股“单干风”,越到上层越大,包产到户不出半年就可以看出阶级分化,主张包产到户的人是站在地主、富农的立场上,替他们打主意。

  三个“自”呢?一个“自”,自留地,人民公社时期,除了大部分地集体统一耕种之外,社员家庭有少量的自留地,种种蔬菜什么的,在大锅饭的体制之下,自留地种的就是比集体的地种得好。所以当年有的地方,虽然没搞包产到户,但是增加社员自留地的面积,一样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第二个“自”,自负盈亏,强调企业利润核算,不能像“大跃进”时期那样算政治帐,经济帐可算可不算。第三个“自”,自由市场,活跃城乡经济交流。这个所谓“三自一包”,都是刘少奇、邓小平等领导人提出的政策主张,克服困难的措施,但是在毛泽东眼里头成了修正主义的纲领。这些领导人自然而然成为毛泽东心目当中的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了。

  毛泽东这个理论被八届十中全会接受了,毛泽东个人的兴奋点、关注点从此也就转向了阶级斗争。1962年冬天,他离开北京到南方走了一趟,发现多数省份的负责人忙着克服困难,只有两个省的负责人有政治头脑,开始抓阶级斗争了。一个是湖南省,一个是河北省。1963年春天,开中央工作会议,毛泽东表扬了这两个省的负责人。一表扬,其他省委书记就明白该干什么了,于是有越来越多的省委书记去抓所谓阶级斗争。这时候有什么阶级斗争可抓呢?农村有的基层干部有点多吃、多占行为, 工分帐目不是那么清楚,这是阶级斗争。出身好的,说他们是阶级蜕化变质分子。出身本来就不好的呢,阶级敌人篡夺了领导权。还有农民搞点长途贩运,赚点辛苦钱,投机倒把,也是阶级斗争,结果不少省份就给中央写报告反映这样所谓的阶级斗争。这些报告使毛泽东误以为,原来农村实际存在的阶级斗争比他估计的还要严重。这就发生了一个“左”的理论指导“左”的实践,“左”的实践反过来又推动了“左”的理论发展的一个恶性循环。循环到1964年底、1965年初,毛泽东主持中央工作会议,研究四清运动。他就在自己主持起草的文件当中作出了这样的判断,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层层有,从公社一直到中央。讨论的时候,周恩来总理觉得中央也有走资派,这个判断很可怕,不管是谁,肯定是大块头的。他就提出来,能不能加几个字限定一下,中央的部门也有,充其量就是部长了。加了,毛泽东也认可了,但无济于事,这个时候毛泽东心目中的中央的走资派起码有两个已经明朗化了。头号刘少奇,二号邓小平。1970年美国记者斯诺问毛泽东,你是什么时候下决心打倒刘少奇,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毛泽东脱口而出,1964年底1965年初,就是这个时候。所以我们看八届十中全会之后,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左”的错误可以说是直线发展、恶性发展,一直发展出个“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整整持续了十年。从1966年到1976年,这十年的时间里,党和人民的主要精力没有放在建设上,而是不断开展各种各样的政治运动。

当年毛泽东为什么会发动“文化大革命”?出于什么意图、什么考虑?这个问题可以说极端复杂。现在海内外对“文革”起因的说法很不相同。诸多说法当中,大概有一种说法是比较有市场,那就是“权力斗争说”。有人用权力斗争来解释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动机,解释“文革”的起因。他们这样讲,“文革”是中共高层特别是毛刘之间争权夺利的结果。“大跃进”失败,毛泽东退居二线,威望空前低落,而刘少奇主持日常工作,收拾残局,威望日益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感觉到大权旁落了,刘少奇越来越不听招呼了,于是下决心把他打倒,就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这个解释似乎顺理成章,因为毛泽东也不讳言,他发动“文革”的直接目的就是打倒刘少奇,夺他的权。

  但是,我认为这是直接的原因,表面的现象,光看这个或者说用这个来解释“文革”,解释不清楚。比如说如果毛泽东发动“文革”仅仅是为了打倒刘少奇、邓小平,为什么还要打倒一大批老干部?为什么老干部“文革’初期就被打倒了,”文革”还要持续十年之久?为什么持续十年毛泽东都不罢休,后期又讲这样的政治大革命要过七八年再来一次?我认为这都讲不通。另外我们还有材料证明,毛泽东在1962年之前对刘少奇、邓小平是非常欣赏,甚至把他们是当接班人对待的。1957年的时候,毛泽东访问苏联,赫鲁晓夫问过这个问题。1961年,英国访华的元帅蒙哥马利也问过这个问题。毛泽东都很明确,他之后是刘少奇,刘少奇之后是邓小平。人家再问,邓小平之后是谁?毛泽东讲那就不知道了,管不了那么多。毛泽东对刘少奇、邓小平不满,是从1962年以后才开始的,不满的原因就是刚才提到的所谓”三自一包”的问题。所以,是有分歧,但是在我看来,这个分歧决不是所谓的权力斗争,可以说是政见之争,在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发生了分歧。

  我们今天看,毛泽东当年的判断当然是不对的。刘少奇、邓小平为了克服困难、调整经济所采取的措施,不是所谓修正主义的东西,他们也决不是所谓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为什么毛泽东会作出这样的判断?我想根源就在于他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他的社会主义观出现了一些问题。我根据他在“文革”当中包括“文革”前夕对社会主义的若干论述,概括出来两个基本方面:一个固守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什么基本特征呢?我概括为四个“单一”,单一公有制,单一计划经济,单一按劳分配,单一农业集体经营。这四个“单一”,我们今天肯定是当苏联模式的特征看,而当年毛泽东把它当成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去固守、坚持。在他看来,苏联管得死的毛病可以解决,但这四条不能动,动了就是修正主义。那么好了,拿了这所谓四个“单一”去衡量刘少奇、邓小平搞的一套东西,他当然就认为是修正主义。衡量赫鲁晓夫、铁托,也是修正主义,或者说更是修正主义。当年满眼都是修正主义,现在来看标准出了问题。

  再一个,毛泽东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我觉得毛泽东特别强调三点,一点是,社会成员收入差距不能大。为了缩小差距,甚至他带头降低自己的工资。第二条,政治上完全平等,主要是干部和群众的关系。他批评有些地方干群关系像猫鼠关系,老百姓见了领导就跟老鼠见了猫一样。毛泽东特别怀念战争年代的军事共产主义,那时候没有工资制,也没有军衔,顶多是干部、战士吃饭,有大灶、小灶之分。小灶也好不到那里去,但是大家的干劲就是高。而进入和平时期,执政以后,毛泽东对有些现象不满意。比如说把供给制改为工资制,要评定每一个人的工资标准,有人嫌定低了。还比如评军衔,也有人认为应该给自己评高一点。毛泽东对这些现象深恶痛绝,后来干脆把军衔制取消。还有第三点,毛泽东强调意识形态的高度纯洁,一出戏、一本书、一部电影,他都关注,都怕弄出所谓“封、资、修”的东西。为什么叫“文化大革命”?那就是先从文化领域搞的革命,或者先革的文化的命。我觉得这三个方面合起来就是毛泽东心目当中的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认为毛泽东的失误不在于有这三方面的理想。这三方面的理想,如果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上,在非常漫长的将来实现,我认为不能说它有多少问题。我觉得毛泽东的失误在于,不具备实现这个理想的条件下楞要去推行这个理想,那必然有阻力,行不通。比如说收入差距过于小,小到平均主义的地步,还能调动得起积极性吗?还有效率吗?我认为不可能。还比如政治上完全平等,那是对的。毛泽东强调干部要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将军要下连当兵,短时间内去体验一下,我认为也不困难。当年我们有些将军就拿掉将军的肩章,戴上士兵的船型帽当兵去了。长期这样做可能吗?当然不可能。还有精神上高度纯洁,是需要纯洁一些,但有没有必要那么纯洁呢?比如说“文革”之前,曾经批那个鬼戏《李慧娘》,李慧娘冤死之后化作鬼向贪官讨公道,政治上有什么害处?曾经没完没了的批。所以,这样一些东西在推行过程中必然有阻力。干部这儿遇到阻力,开始强调教育,但教育来教育去,发现老干部好象是变修了,把他们打倒,送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再提拔王洪文这样的一些所谓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但后来毛泽东对王洪文很失望,因为这些人能力比不上老干部不说,享乐腐化有过之而无不及。对农民开始也重视教育,每到冬春农闲时节,发动农村社会主义教育。但是教育来教育去,发现农民老想着多养几只鸡、下点鸡蛋,到集市上卖掉,买点别的生活用品。后来毛泽东得出这样的结论,列宁讲个体农民的结论,小生产者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后来提出要割所谓资本主义的尾巴,要限制每家每户养鸡的数量,甚至一度关闭集市贸易。

  用这样的方法想去实现理想社会,当然不可能实现。所以在毛泽东晚年,在他看来不是离理想社会更近了,而是更远了,所以陷入了极大的苦闷之中。1975年,这时候毛泽东身体已经不好了,他回顾总结自己的一生,说一辈子做了两件大事。一件事把蒋介石这些人赶到几个岛子上去了。这件事他很自信,说有不同意见的人不多,顶多有人唧唧喳喳希望早点把这些岛子收回来。这件事确实是毛泽东的丰功伟绩,是建立新中国。而第二件事就不自信了,发动和领导“文化大革命”。他认为有不同意见的人不少,甚至在他身后交接班有可能在血雨腥风当中交接。他知道“文革”当中不少现象是不能肯定的。比如他多次批评过武斗,批评过列车不正点,甚至铁路不通车,也批评过外国的轮船到我们码头上没有人卸货,码头工人闹革命,误了人家的船期,得赔人家的钱这些现象。在毛泽东看来,都是不能肯定的,要纠正的。所以1975年他给邓小平提了一个要求,要邓小平主持中央政治局做一个关于“文革”评价的决议。他定的调子是七三开,七分肯定“文革”就够,不要求全面肯定。但他没有想到,邓小平拒绝了,不做这个决议。邓小平讲出这个理由,自己是桃花源中人,“文革”打倒的对象,不适合做这件事。这个理由也是站得住的,但明摆着,邓小平内心深处就是不愿意肯定“文革”。不要说肯定七分、五分了,三分、一分他都不愿意肯定。后来看得明白,“文革”结束后,他再复出的时候,强调彻底否定“文革’。邓小平为了这个拒绝,付出了代价,再次被打倒。但是对毛泽东来讲,那就更加失落了。

  1976年春节,毛泽东在病中看了一场电影,工作人员回忆,电影的名字叫《难忘的战斗》,我记得我小时候也看过这部电影。当毛泽东看到电影当中解放军进城,受到老百姓自发热诚欢迎镜头的时候,他放声大哭。他哭什么?我认为是触景生情,联想到他努力追求的理想状态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军民关系,不光没实现,反而不如建国初,更不如建国前。他眼前的现实跟他的理想巨大的反差,让他伤感,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无力回天了。毛泽东在“文革”初曾经很自信,说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乱了敌人,教育了人民。后来他发现,乱的不是自己吗?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什么招了,所以只有伤感而已。

  这反映了什么?反映1981年中央的历史决议所作的一个判断。“文革”对毛泽东个人来讲是个悲剧,他愿望是好的,方法错了。他始终认为是在反修、防修,是为了保证党不变修、国不变色。“文革”之前他看到了党内的一些阴暗面,比如说有些领导干部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甚至有的人鱼肉百姓。毛泽东容不下这个,要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方法错了。这些问题是要解决,但主要不是靠大批的所谓打倒、换人,而主要靠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制约。如果监督制约跟不上,光靠换人,我想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新换上一波人可能比较收敛一些,但时间久了照样会出问题。所以我们看毛泽东的失误,恐怕就失误在这里。“文革”对毛泽东个人来讲是一个悲剧,对我们党、国家、老百姓来讲也是一个悲剧,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以上,我粗线条地勾勒了我们这20年探索的过程。这段走得很艰辛、很曲折。为什么我们中间出现那么多的问题?刚才,具体的原因讲到了,包括毛泽东主观上的原因也讲到了,在这我想有必要讲几条客观的原因。我想,都讲到,可能会更周全一点,看问题看得更明白一些。

第一条,搞社会主义建设没经验。我们打仗的经验很丰富,政治斗争经验也很丰富,但是搞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是不足的。开始我们跟着苏联学,学到1956年意识到不能学了,必须走自己的路。自己的路是什么样的路?谁在短时间内能说得清楚!邓小平曾经讲过,“大跃进”时期,毛主席头脑发热,难道我们没有发热?都发热。有些错误是大家一同犯的,我想这就是缺乏经验的问题。

  第二条,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束缚。这一点刚才实际上讲到了,所谓四个“单一”就是这个问题。在这里我想从别的角度再作一点补充。我们看当年发生过的事情,别的社会主义国家哪一个没有发生?其实都发生了,有的甚至比我们还厉害。什么原因?就在于当年这些社会主义国家都是搞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根源,病根是一样的。

  第三条,长期封建主义的影响。这一点上,我们所受的影响更多一些,更深一些。因为在此之前,我们封建专制主义的历史特别的长,虽然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我们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又铲除了封建主义的土地制度,它的经济根基,但是封建主义的思想残余决不是短时间内能消除的。应该说,我们过去发生的失误就跟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有关系。比如说个人专断家长制,当然是封建残余的影响。还有个人崇拜也跟这有关系,我们有个人崇拜的土壤,所以当年才会搞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第四条,两大阵营尖锐对抗的环境。我们这20年的探索,始终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的,这样的环境就容易使我们产生两个方面的偏差。一个是容易在阶级斗争问题上反映过度。美国要演变我们,苏联要颠覆我们,我们当然要绷紧阶级斗争这根弦。但是当年只要有风吹草动,就容易用政治运动的办法来对付,结果一搞就扩大化了。还有,容易发生把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截然对立开来的偏差,我们老要警惕资本主义复辟,但是资本主义到底是什么?我们没搞得很清楚。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年批的很多所谓资本主义的东西,其实是今天眼光当中的资本主义创造的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

  第五条,普遍低下的科学文化水平。当年我们对现代化工业了解甚少,对现代技术革命更是不清楚。所以,才犯了很多低级错误。比如当年的土法炼铁,跟眼界、素质有关系。

  我讲这几方面客观原因,就是想说明当年我们的失误决不仅仅是毛泽东一个人的,甚至也不仅仅是党中央领导集体的,而是我们这个党、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在那个特定阶段里头,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所难以完全避免的失误。我觉得这么看,问题可能看得更周全一些,也看得更清楚一些。

  这段的探索肯定是没有成功,但是,没有成功的探索也有重要成就,也有积极意义。

  实践中的成就,在我看来主要是建立了工业化、现代化的基础,具体说来,可以表现为这么四点:

  第一点,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毛泽东当年特别强调要建立这样的体系,因为在他看来,我们是大国,大国就得有自己的重工业、装备工业。否则,你靠谁都靠不了,有钱也买不到。美国人不会卖给你。应该说,在毛泽东有生之年,我们这样的体系基本建立起来,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布局也相对比较合理。1954年毛泽东说不能造的东西,很快从1956年开始就都能造了。

  第二点,“两弹一星”的突破。特别是原子弹,我们当年是在困难时期起步,独立自主地发展我们的尖端武器。陈毅元帅曾经讲过,哪怕我们穷得把裤子脱下来当掉,也得搞自己的原子弹。北京的一些顶尖科学家离开了家,到了西北戈壁滩,连家里人都不知道干什么去了。1964年,我们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这是了不起的成功。后来邓小平讲,没有“两弹一星”,就不会有中国真正的大国地位。

  第三点,培养了很多人才。各方面的人才都有,有的至今还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四点,还有外交上的成功。主要是中美关系的突破所导致的整个西方世界跟我们关系的改善。中美两国从抗美援朝开始激烈对抗,对抗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毛泽东意识到事情有了转机。这个时候美苏争霸,而中苏到了爆发大规模战争的边缘。中美两国在对付苏联问题上有了共同利益、共同语言。所以,毛泽东抓住时机,导演了乒乓外交,小球转动大球,美国总统尼克松在没有同我们建交的情况下,居然跑来访问。这件事震惊世界,很多西方大国纷纷跟我们建交,整个西方世界跟我们的关系根本上改善。这就为后来的对外开放创造了前提。这些成就我认为都是实实在在的。

  还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和人民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对于我们来讲也是一笔精神财富。这个时期涌现出了很多至今我们耳熟能详的英模人物的名字。比如说王进喜,比如说焦裕禄,比如说雷锋,还比如钱学森、邓稼先等等。这些人为我们国家民族的强盛复兴,付出了自己的努力,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几年我经常有机会去大庆,大庆的铁人纪念馆去了好几次,我对王进喜的事迹可以说很熟悉,但是每次去都受感动。王进喜为了拿下大油田,为了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他讲宁愿少活20年。王进喜仅活了40几岁,应该说少活的不只20几年。对这段成就,我们应该给予肯定,否则不光有违历史的真实,而且也对不住当年的这一代人,对他们也不公道。

另外,这个时期的探索,在理论上也有积极意义。这一段探索当中取得的一些积极的理论成果,为邓小平这些领导人所继承,后来在这个基础上发展成了邓小平理论。再一个,邓小平等领导人对毛泽东晚年错误的纠正,成了创立新理论、开辟新道路的契机。还有第三条更重要,那就是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育了党和人民,包括教育了邓小平这样的领导人。现在想一想,为什么“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能够走出一条改革开放的新路?我认为很重要的一条就在于他们总结了过去犯错误的教训,特别是“文革”的教训。大家知道,邓小平的经历很特殊,“文革“当中被打倒了两次。这样的特殊经历,在党内使他对“文革”教训的思考比谁都多,也比谁都深,我认为是大彻大悟。他后来讲过,没有对“文化大革命”教训的正确总结,就不会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我们如果有时间翻一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我想很容易发现这个现象。那就是邓小平爱谈历史,他的很多重要的基本的论断就是这个过程中谈出来的。比如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法制也不是社会主义,这都是他的基本论断。而且这些论断用的都是否定的句式结构。针对当年的教训,说这些东西不是社会主义,或者说社会主义不应该是这个样的。再后来,又总结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再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怎么样。我觉得邓小平理论可以说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谈出来的。几年前一位越南人问过我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起步最早?我们是1978年,越南是1986年,苏联是1985年。我就回答,就因为我们发生过一场“文化大革命”,这个所谓的大革命,使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头撞了南墙,撞得头破血流,把很多人撞醒了。所以,我们率先觉醒,率先纠正过去的错误。我们在这个基础上走出一条新路来。所以,“文革”这个错误,我们看没有白犯,这个代价没有白付,换来了巨大的历史进步。

  所以,综合来说,这一段探索虽然我们走得很不容易,走得很艰难,犯过错误,付出过代价,但是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国家的历史上、民族的历史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段落,这中间有成就,有教训。但是,我想无论是成就还是教训,对后来我们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全面地、理性地、公正地来看待这段历史,这才不会发生苛求于前人的问题,才不会发生割断历史的问题。

  这是我对这段探索的一些理解、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