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reevesii的研究现状及保护建议

时间:2022-10-19 16:05: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为中国特有珍稀雉类和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由于人类活动的扩张,白冠长尾雉的种群数量在急剧下降,分布面积在迅速退缩,面临着绝迹的危险。为了保护白冠长尾雉,从生态学和行为学领域对白冠长尾雉进行综述,分析了其致危因素并提出了合理的保护建议,以期为白冠长尾雉进一步的研究和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生态学;行为学;致危因素

中图分类号:Q9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4-3238-03

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属于鸟纲(Aves)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长尾雉属(Syrmaticus),为中国特有珍稀物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河南、安徽、湖北、湖南、陕西、四川、重庆、贵州、甘肃及云南等地,数量稀少,为全球性易危物种。为了保护这一物种,国内学者已经对白冠长尾雉的生态学、行为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对前人的研究成果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其致危因素并提出了合理的保护建议,以期为白冠长尾雉进一步的研究和保护提供参考。

1 生态学

1.1 栖息环境

白冠长尾雉的栖息地植被以松-杉常绿针叶林带、松-针阔混交林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带和毛竹林带为主[1]。育雏期的家族群主要活动于针阔混交林中,坡向以东南方向居多、坡度较缓且坡位靠下,与林缘的距离大于60 m而与水源的距离小于30 m。与林缘的距离、乔木胸径、灌木盖度、草本植物的种类和高度等是影响其家族群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子[2]。

不同尺度上影响白冠长尾雉越冬期栖息地选择的因素存在差异,影响因子之间还存在相互作用。在微生境上,影响因子主要是坡度、乔木盖度以及坡向余弦值与灌木高度的相互作用;在115 m尺度上,关键因子是灌木林、阔叶林和针叶林的面积;在250 m尺度上,主要因子是针叶林和阔叶林的面积及针叶林与阔叶林面积的相互作用;在较大尺度上,关键因子有针叶林面积、阔叶林面积、针叶林和灌丛面积的相互作用、到河漫滩的距离以及到农田的距离[3]。繁殖期白冠长尾雉占区雄鸟在不同栖息地类型中的出现频率不同,出现最多的是混交林,其次是杉木林,随后是松林、灌丛、阔叶林;在115 m尺度和250 m尺度上,针叶林的面积比例和到农田的距离是影响其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子[4]。

1.2 活动区

白冠长尾雉雄鸟的春夏季活动区面积为(33.17±12.55) hm2(最小凸多边形法,MCP)、(21.05±5.61) hm2(95%固定核法,95%FK),其活动区核心部分的面积为(3.92±0.27) hm2。杉木人工林是白冠长尾雉雄鸟活动区和其核心部分的主要组成部分。雄性个体在春季和夏季对栖息地都有明显的选择性,均显著利用杉木林而回避阔叶林[5]。

繁殖期的白冠长尾雉雄鸟对活动区具有较强的依恋性,繁殖期活动区大小为(46.0±13.7) hm2(90%调和平均转换法,90%HMT);繁殖初期、中期和末期的活动区大小分别为(24.5±6.3)、(19.6±7.5)和(17.9±6.2) hm2;随着繁殖期的结束,活动区与日活动区呈减小趋势。白冠长尾雉占区雄鸟对活动区的3个亚区(夜栖区、觅食休憩区和过渡区)的利用时间存在明显差异,各栖息地类型的植被结构可能是决定其利用程度的主要原因[6,7]。

白冠长尾雉雄鸟的冬季活动区面积为(10.03±1.17) hm2(MCP)、(8.60±0.35) hm2(90%HMT)和(9.50±1.90) hm2(95%FK),核心区面积为(1.88±0.37) hm2。核心区的栖息地组成在个体间变化较大,但主要是针阔混交林、松林、杉木林和灌丛。乔木胸径、灌木高度、2.0 m层盖度及灌丛与森林的距离对白冠长尾雉雄鸟冬季的栖息地选择有重要影响[8]。

1.3 生活习性

白冠长尾雉冬季主要分布于海拔700 m以下,郁闭度较大,有丰富的采食条件和良好的夜宿地的森林内,为杂食性鸟类,在越冬期间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结小群活动于山坡、山谷林内及其间的小块农田(稻田、豆地等)和杂灌丛间;越冬期间,雌雄两性多分开活动,雌雉群通常为5~11只,雄雉则3~6只结群,均夜宿于高大针叶乔木上,夜宿地选在背风的半山坳或山谷内。白冠长尾雉越冬期间的天敌主要为隼形目等猛禽及狐、豹猫等。

2 行为学

2.1 繁殖行为

白冠长尾雉的平均窝卵数为(8.86±2.11)个,产卵间隔约为24 h,产下最后1枚卵即开始孵化,孵化期26~27 d;巢温为(34.5±0.1) ℃,雌鸟单独孵卵,平均每2.3天离巢1次,平均离巢时间(110±24)min,79%的离巢行为发生在16∶00之后,离巢的雌鸟有较固定的取食地[9,10]。笼养条件下白冠长尾雉产卵期在3~6月,产卵高峰为4~5月,产卵期最短为54 d,最长为77 d,平均产卵持续时间为(62.5±7.8) d[11]。

2.2 集群行为

白冠长尾雉在非繁殖期倾向于集群活动,有雄性集群、雌性集群和两性混合集群等3种集群方式,但常为单性集群,且性别隔离现象明显。繁殖期亚成体及成体均集群,集群的平均大小为(3.87±2.24)只,而雄群、雌群和混合群平均群体大小依次为(2.54±0.31),(3.81±0.40)和(6.42±1.25)只,群体活动对生境类型的利用有明显选择性,混交林、幼林和茶灌林是集群活动利用的主要生境。冬季和繁殖前期对坡位的利用相似,而与繁殖期和繁殖后期存在明显差异。白冠长尾雉集群个体的组成相对稳定,群体内个体间关系多样化,雄性集群的形成过程为:独立活动、靠近、尾随、一起活动[12]。

白冠长尾雉雌雄两性的集群方式有极显著的差别,雄鸟具有很强的领域性,优势个体全年以单独活动或双雄共同活动的方式占据稳定的区域;雌鸟具有很强的集群倾向,除繁殖季节因孵卵、育雏而离开群体单独活动外,常以4~6只的群体游荡于雄性个体的活动区,与该活动区的雄鸟形成不稳定的混合群,偶尔与其他群体形成暂时性的、更大的混合群。造成两性集群方式的差异可能与其各自经受的捕食压力和交配竞争强度差异有关[13]。

2.3 夜栖行为

白冠长尾雉的夜栖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较重要的有季节、天气和性别。针阔混交林和人工针叶林是其冬季夜栖的主要植被类型,因冬季落叶乔木的盖度显著降低,其夜栖地的使用受限,夜栖树种类主要限于常绿针叶树种,其夜栖地靠近水源、远离林缘,位于山体中上部坡度较大的地方,夜栖树通常高大且盖度良好。影响其夜栖地利用的因素依次为:海拔、栖位下方盖度、灌木密度、坡度、栖枝高度、夜栖区乔木的密度和胸径、栖位上方盖度、坡向以及距水源的距离等[14]。

3 致危因素

通过分析,白冠长尾雉的主要致危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栖息地环境的变迁。植被结构是影响白冠长尾雉育雏期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素。为了保证雏鸟拥有较高的存活率,家族群倾向于选择隐蔽条件好,食物资源丰富,林型比较成熟,灌木植物盖度较小,草本植物种类较多而盖度较高,与水源距离较近而与林缘较远的地方活动[2]。

2)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白冠长尾雉的野生种群数量在急剧下降,分布区面积在迅速缩减,面临着绝迹的危险,即使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其生存状况也不容乐观。

3)因出口标本和获取戏剧头饰所引发的盗猎,导致盗猎频繁发生,使原本数量稀少的白冠长尾雉面临更大的灭绝风险。

4)自身生态行为上的弱点。白冠长尾雉主要的交配制度是一雄多雌婚配制度,且具有集群现象,白冠长尾雉两性异型,雌雄的体型尤其是羽色差别很大,雄鸟容易被天敌发现,增加了被猎杀的风险[15]。

4 保护建议

针对以上致危因素,提出以下保护建议。

1)从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和良好的隐蔽条件入手,加强现有适宜栖息地的管理,改善栖息地布局,加强对栖息地的科学管理,并从景观尺度上开展针叶林对其种群影响方面的研究工作,同时通过适当的造林来扩大栖息地面积。

2)强化对现有白冠长尾雉野生种群的保护,采取就地保护措施,加强对保护区内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修复,适当扩大其原有生境范围,不同保护区之间建立生物廊道,提高白冠长尾雉种群之间的遗传基因交流频率。

3)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猎捕、售卖野生动物等非法活动;并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加强人工养殖技术研究,减少对野生种群的捕捉,使种群资源的利用久盛不衰。

4)建议将白冠长尾雉提升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加强对其的生物学研究,积极实施极小种群保护工程的研究,为其物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方成良,丁玉华.白冠长尾雉的越冬生态[J].生态学杂志,1997, 16(2):67-68.

[2] 徐基良,张晓辉,张正旺,等.白冠长尾雉育雏期的栖息地选择[J].动物学研究,2002,23(6):471-476.

[3] 徐基良,张晓辉,张正旺,等.白冠长尾雉越冬期栖息地选择的多尺度分析[J].生态学报,2006,26(7):2061-2067.

[4] XU J L,ZHANG X H,ZHANG Z W,et al. Breeding habitat selection of Reeves’s Pheasant(Syrmaticus reevesii)in Dongzhai National Nature Reserve,Henan Province,China[J]. Zoological Research,2010,31(2):198-204.

[5] XU J L,ZHANG Z W. Home range and habitat composition of male Reeves’s Pheasants in an agricultural-forest plantation landscape in central China:A preliminary report[J].Chinese Birds,2011,2(1):53-58.

[6] 孙全辉,张正旺,郑光美,等.繁殖期白冠长尾雉占区雄鸟的活动区[J].动物学报,2003,49(3):318-324.

[7] 卢 珊.大别山地区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活动区与扩散行为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

[8] 徐基良,张晓辉,张正旺,等.白冠长尾雉雄鸟的冬季活动区与栖息地利用研究[J].生物多样性,2005,13(5):416-423.

[9] 张晓辉,徐基良,张正旺,等.白冠长尾雉孵卵行为的无线电遥测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2):255-259.

[10] 张晓辉.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的繁殖行为与繁殖生境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4.

[11] 朱家贵,溪 波,阮祥锋,等.笼养条件下白冠长尾雉产卵时间分布初报[J].野生动物,2008,29(6):297-298.

[12] 孙全辉,张正旺,阮祥峰,等.白冠长尾雉集群行为的初步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7(1):111-117.

[13] 张晓辉,徐基良,张正旺,等.河南陕西两地白冠长尾雉的集群行为[J].动物学研究,2004, 25(2):89-95.

[14] 孙全辉,张正旺,朱家贵,等.白冠长尾雉冬季夜栖行为与夜栖地利用影响因子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8(1):108-112.

[15] 徐延恭,尹祚华,雷富民,等.白冠长尾雉的现状及保护对策[J].动物学报,1996,42(S):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