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运漕古镇历史建筑风貌分析

时间:2022-10-20 10:10: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运漕镇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镇内名胜古迹较多,建筑风格独特,是古徽州建筑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通过对运漕古镇建筑风貌形成的历史渊源的分析,探讨运漕历史建筑中的风格特点和主要内容,归纳出运漕历史建筑风格。运漕古镇建筑的风格总体来说,应该属于徽派建筑的范畴,但因自然环境、文化和价值观的的差异,运漕古镇建筑的风格与徽派建筑风格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运漕镇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城南40公里,总面积70.3平方公里,4.4万人口,被列为安徽省重点建设中心镇之一。作为古徽州保存下来的古建筑群,凝固了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对运漕历史建筑风貌的分析,有益于明确其文化资源的生存环境,构建适宜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使历史名城得到保护和发展。

运漕古镇历史渊源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运漕镇历史悠久。相传,夏禹治水“凿东关石梁为渡漕”时,这里就有了自然的河流,当时只不过是一片汪洋中的土墩,几经流砂淤积变化,逐步形成为“蓼花洲”。

建置之始可上溯至魏晋时期。东晋时,称蓼花洲,后又称中闸、漕川。因东汉末年,曹魏领兵伐吴而欲“四越巢湖”,为军事所须,遂自巢湖向东开挖濡须河。东吴孙权为了抗衡曹军,在运漕东侧约十公里处,又凭借山势而设东关、西关两关,以致“曹操四越巢湖而不成”。水镇运漕,既是历史变迁的见证,又成吴军粮草辎重的基地,凭此才不断凝聚起人气,并加速了一方商贸与文化的发展。

史称,三国吴赤乌年间,道教曾于镇上建造了三元观,香火一度鼎盛。《康熙含山县志卷第五》又载:“运漕河,县南八十里。《元和(州)郡县志》云:梁侯景乱(太清二年八月,即548年),王僧辨军次芜湖,景将侯子鉴屯兵梁山,以捍御运漕,故名。”循此可知,运漕之名最先见诸史册者,当在公元六世纪中叶即548年,至今已有1461年(亦说运漕镇得名始之于明初)。

据《舆地胜纪》和《古今地名大辞典》载:运漕镇始于东晋,古称漕运,明末清初改为运漕,沿用至今。

东汉末年(建安十七至二十二年),北魏曹操伐吴,“四越巢湖”,曾屯兵于无、巢、肥江淮一带,为了便于行军作战,运输粮秣军需,曹兵即开濡须水(又称漕河),帆船往来穿梭其间。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年),东吴孙权派人筑关拒曹,卡住濡须河口,形成东关,以遏巢湖。运漕河就成了吴兵进退必经之路。

明朝朱元璋亦在此镇迎战过元军。

清康熙三年(1664年),清廷曾派兵驻守运漕、铜闸。道光十二年(1832年),清军在运漕设营。肖卯在《太平军东关之战》一文中记载:“清咸丰三年(1853年)十月初,太平军为了筹办军饷,从天京(今南京)派六七百只战船,向驻在巢湖地区的清兵发动进攻,经裕溪河、三汊河攻克东关、运漕”,载运漕所存大米16万担运赴江宁。忠王李秀成的部将洪仁达、何亚林还率8千人马驻扎镇中。现镇四周仍留有大小濠沟遗迹。

运漕古镇建筑风格的形成

运漕古镇依漕河而建,古称蓼花州,自东汉末年建镇以来,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明、清鼎盛时期,人口达15000人之多,各类商号、牙行、作坊、店铺、钱庄、当铺、茶馆等数百家,铺面连襟,鳞次栉比,街面商贾云集,车水马龙,一派商贸繁荣景象,为我省明清时期江北八大商业重镇之一。这里的商家百分之七八十都来自于徽商,他们有的是只身来此闯荡,有的是举家迁移来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把家乡的文化带入到运漕来,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建筑文化风格的形成。

朱元璋登基做了大明开国皇帝后,钦定运漕为“十二圩盐引岸”。之后,运漕食盐的专销范围不仅覆盖了裕溪河流域12个圩口,一直延伸到肥西、肥东、舒城,为江北数十万民众食盐集散地。明代中期以后,随着徽商崛起,便不断有徽商涌入运漕,从事食盐买卖。到了清代晚期,随着芜湖米市的迅速繁荣,由此吸引了大批的徽商再次涌入,经营各种生意,并在此定居。这些徽商们为了光宗耀祖,炫耀乡里而大兴土木,建豪宅、修祠堂、竖牌坊、……正因为他们的到来,不仅给运漕古镇经济带来了巨大繁荣,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把他们家乡别具一格的砖雕、木雕、石雕等徽派文化元素融入到运漕的古建筑中来。久而久之,徽派建筑逐渐成为了运漕古镇的主流建筑形式。如今古镇保存下来的古民居中,许多仍保留着当年徽派建筑那种紧凑通融、造型别具一格的建筑形式。

天井,原本徽州是古越人的聚居地,早期徽派建筑是典型的“楼上厅”形式,这是古越人的“干栏式”建筑格局,在潮湿山区能有效防止瘴疠之气得入侵。后来中原士族大规模迁入,人稠地狭,构建楼房就成为最佳选择。为了适应险恶的山区环境,解决通风和光照方面的问题,由中原士族带来的“四合院”形式逐渐演变成徽州特有的既封闭又通畅的 “天井”。这些带天井有的建筑,它们都以天井厅堂为中心,采用中轴线为主,两边对称地各建房屋,前后两面高墙从正面和后面堵住其两侧山墙构成的两面坡,不得由屋前脊泄雨水,而势必使得雨水从天沟顺水枧汇入天井明堂前,这一民宅用以采光、通风和泄雨水的天井,到了明清徽商鼎盛时期,人们才又赋予它以“肥水不流外人田”、招财进宝、天降洪福的文化寓意,即民俗文化所称的“四水归堂”。

马头墙,就是马头形山墙高于屋顶超过屋脊,砌成马头翘角的阶梯形叠落面。一般正面立着的高墙皆采取均衡对称的形式,中间天井处低,左右两侧高。随着民居建筑密度日趋增大,木质结构的房屋易于遭受火灾,而逐渐增高封火墙的消防功能则解决了这一矛盾。因此,清代以后在民居建筑上广泛使用高耸的封火墙。

门罩,是大门之上用砖木叠砌出檐的防雨罩,其建筑结构和砖雕装饰是实用与审美的统一体,主要作用既是防止雨水顺墙而下溅到门上,又是入口的标志。一般人家的门罩较为简单,在离门框上部少许的位置,用水磨砖砌出向外挑的檐脚,顶上覆瓦,并刻一些简单的装饰。富家门楼十分讲究,多有砖雕或石雕装潢。

过街楼,是徽派建筑的一种特殊建筑格式,一般建在房屋正厅之外的街道上空,依托街道或巷弄两旁的屋墙,架木铺设楼板筑成,颇为雅致。楼一般高约2米,长约3~5米,宽4~5米不等。纵向街道两侧,楼的下半段砖墙砌在楼板上,上半段为可装可拆的槽板。 过街楼在形制上属大屋的附属建筑,起点缀群居作用。

“美人靠”,也叫“飞来椅”、“吴王靠”,学名“鹅颈椅”, 是徽州民宅楼上天井四周设置的靠椅的雅称。它下设条凳,上连靠栏的木制建筑,因向外探出的靠背弯曲似鹅颈,故名。其优雅曼妙的曲线设计合乎人体轮廓,靠坐十分舒适。通常建于回廊或亭阁围槛的临水一侧,除休憩之外,更兼得凌波倒影之趣。古时妇女尤其贵族阶层的妇女皆深闺居处,抛头露面是不被允许的,活动场所与精神世界都极为有限。百无聊赖之际,她们只得妆楼瞭望、凭栏寄意。

如今,这些具有典型徽派特征的天井、马头墙、门罩、过街楼和“美人靠”成为运漕古镇建筑的一大特色。

运漕古镇自古以来水路交通发达,江南山区的木材和巢湖的青石料可源源不断地通过水路运进古镇来,这为徽商们建造家乡砖木结构的“楼上厅”和打造曲径通幽“响石街”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如今,运漕老街上比比皆是二层砖木小楼、走起路来吱吱作响木地板和“青光照人”的青石板又成了古镇的另一大特色。

运漕古镇建筑内容的构成

运漕古镇建筑在构成上主要包括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三类。

运漕古民居,从单个户与户、房与房之间看,显得有些拥挤和凌乱,但从总体看,却又是错落有致,协调统一的。全镇36条大街、72条小巷,与台、楼、庙、阁、坊等建筑交相辉映,构成“过街木楼石板街,青砖小瓦马头墙”的优美画面。粉墙、青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等和谐组合,构成了运漕古镇建筑的基调。

沿河、沿码头和沿街道多为商业店铺,这些商铺大都是商铺和居所合二为一。在当时,古镇沿街的地价很高,精明的商人们一般在沿街只开两间或三间的两层店面,楼上多为卧室,每两进之间有“天井”相连,一般有两三进,多的有七八进;店面后面的地价往往很便宜,他们大都会购买大面积地皮用做自己的作坊或仓库。如:洪仪泰酱槽坊位于西河沿街,店面为两开间,店面后面豁然开朗,这里有原料仓库、酿造作坊、晾晒广场、工人宿舍等一直向北抵泰家塘,占地面积达十余亩。汪森和酱槽坊位于土地巷、西大街、小码头结合部,面朝南,店堂为两开间,进深有四进,从第三进开始向西突展呈“”字型,占地面积约六至七亩。薛瑞丰砻坊,建于清光绪年间(约公元1892年左右建成),西迎响石街,东接半边街,南临小码头,北靠徐家大屋,占地面积约5亩,离运漕河只有一箭之遥。东面是两层两厢一厅的木楼家居住房,南面市5大间工人住居,中部一个约有两亩地大小的青石板铺成的晒场,西面则是两层木楼的门石房和厂房及粮仓。

这些商铺加居所的“特殊”民居,一般规模宏伟,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它是运漕古镇建筑最明显的特色。普通民居则一般散落在偏远和背街地段,建筑体量和高度都永远不如商家的宏伟气派,由此可见,运漕当时是一个以商贸为主体的古镇。

祠堂是宗族的象征。“追远溯本,莫重于祠”,“无祠则无宗,无宗则无祖”,这是古徽州广为流传的民间谚语。徽商致富后,无不以修祠缮谱为急,这也成为一种风俗传统。运漕的徽商们也一样,当他们事业有成的时候,最想做的也是建造宗祠,于是他们选择地势较高的上大街和北门街道两侧,竞相建造祠堂。据考证这两条街上共建有佘氏祠堂、王氏祠堂、沈氏祠堂、薛氏祠堂、张氏祠堂、曹氏祠堂、徐氏祠堂等7座之多,但现仅存有佘氏宗祠和徐氏祠堂2座。

佘氏祠堂,建于康熙四十一年,共三进,总长47米,第一进为三开间五架梁式砖木结构,大门横梁柱全部雕刻有人物景象,两边横柱雕刻有金龙抱柱,门头横匾“佘氏宗祠”四个金字,大门上画了两位门神手持大刀。天井南北各有厢房二间,供家族内部办公用。二进大厅为三开间七架梁式,横梁和斜撑都雕刻有人物,中间横匾“达尊”金色二字,天井南边有古井一口,传说是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大军柱运漕挖掘用水。第三进也为三开间七架梁式,里面供有祖先牌位,卷外南北石月台,门头横柱雕刻花景人物,门头横匾“六行先生”四个金字。(据佘氏家谱记载,南宋宁宗嘉定年间黄帝赐佘克明为六行先生)

徐氏宗祠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有徐达、徐兴旺等祖先筹建。当时祠堂建造规模小,仅3间。

清朝徐氏族丁增多,族内资金富裕。康熙四十二年以徐继泽为首,组织二十位司事,扩建宗祠,改前祖宗建祠旧址,重建新祠。从大门到后门总长70米,宽16米。祠堂共五进,是古镇最大祠堂,民国十五年重修祠堂时,新建铁栅拉门一道,二边有铁柱栏杆。扩建后,第一进为五架梁式砖木结构,中间为三开间,后檐为石门,门头墙上嵌考亭朱熹辞“文明有象”四字(白汉玉石),天井一方石中道,南北均界花墙。第二进为明三暗五七架梁式,后檐石门墙上,楣嵌秋子韦氏题“源远流长”四字(白汉玉石)。天井南北各厢房三间,供家族办公用。第三进也为七架梁式,长10米宽15米全族会议用。后檐石门墙上楣嵌“爱存馨著”四字(汉白玉石)。天井南北均有随墙转门。第四进为享堂,为五间九架梁式,中间三间供祖先灵位,后檐外有挑室一间。清道光已酉年被洪水冲毁,后修复。第五进也是五间九架梁式,中间三间是享堂神龛 ,供先祖灵位,南北各一间二层楼,供外地远道宗亲来住宿。

由上述祠堂的建造特征可知,古镇祠堂一般为三进砖木式结构建筑,多的则达五进。第一进的门楼由大门和门厅组成,一般为五架梁歇山式建筑。面阔三至五间,进深两间。每座宗祠平时只开中门栏栅门和二道的侧门,举行重大宗族活动时,才打开仪门。过了门楼,就是天井了,天井里多用石板铺设甬道。甬道平时不让人走,只有宗族举办重大活动时,宗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才能从仪门进入,踏上甬道,走上正厅。甬道两侧的空地上,一般会各植一株柏树,或者是桂花树,寓意宗族代代兴旺富贵。祠堂的第二进为享堂,是宗祠的主体部分。享堂一般要比第一进高出两架梁,为七架梁。作为祭祀祖先和处理族间大事的场所,享堂一般建得高大雄伟。祠堂的第三进是寝楼或者说寝殿。寝楼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也是宗祠最重要的部分,祖先牌位及供桌靠后墙摆放,前面留出大部分空间作为族人跪拜之用。从享堂还要再上几级台阶才进入寝楼,而整座宗祠从大门到寝楼,架梁由低到高、步步向上,为的是显示祖先居于崇高地位,也是出于营造庄严肃穆气氛的需要。

牌坊,一种中国特有的门洞式建筑,《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形状像牌楼的建筑物,旧时多用来表彰忠孝节义的人物”。随着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封建意识的普及和深入,徽州人为宣扬封建的论理道德,表彰宦绩政声,孝子义士、节妇烈女等,多采用“立牌坊”的办法以传显荣光,流芳百世。在此比背景之下,当时运漕古镇也出现了诸多石牌坊,如翰林坊、贞洁坊、孝子坊、烈女坊等等,粗略统计,有7座之多。它们都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每一块梁坊,每一件镶嵌都合乎力度。这些雕刻精细、拔地而起的牌坊,向来访的人们诉说着一个个忠、孝、节、义的故事。

据年长者回忆,翰林坊原在今运漕幼儿园(旧时为沈家祠堂)对面;烈女坊原在大北门;贞洁坊原在小北门。在镇上诸多石牌坊中,翰林坊的建造最为考究,所用石料为出自江西鄱阳湖畔的白矾石,牌坊之上,刻有灵气十足的狮子抢球,两只高约1米的石狮四蹄作腾空状,双目圆睁耽耽相向,尽显皇族幕僚之威严,其间又有一镂空的偌大石球,球中又置一只玲珑的小石球。故事最感人的,当数小北门的贞洁坊,该牌坊三门四柱,高达15米,坊顶嵌一御书“圣旨”的石刻,四周又镶云龙盘绕的立体花纹。坊额之上,又刻有安徽巡抚潘思榘于乾隆十年(1745年)题写的“幽光四照”四个大字。

徐氏牌坊坐落在运漕镇北门徐村村前。孝节坊、贞节坊一座。孝节坊用白汉玉雕刻,牌坊宽11米、高12米,为徐氏孝子徐继释所立。据徐氏家谱记载,徐继释是徐文渊之子,母赵氏卒於康熙三十年五月二十,葬太湖山后面小山下(离运漕30多里),母下葬后,子继释在母墓侧居住,守孝3年后父徐文渊卒於康熙三十四年五月初九,父母合葬一处,徐继释继续住墓侧守3年,共守墓六载。

总督两江军务兵部尚书、巡抚安徽提督军务部、翰林院提督江南学政,三院会请为徐继释建坊。康熙五十三年六月二十日获准,奉旨建坊。

贞节坊,白汉玉石雕刻,坊宽10米,高不详。为徐氏贞女徐贞甫立。据徐氏家谱记载,徐贞甫是徐允起之女,许配给运漕镇雷丹献之子雷必明,因未婚夫亡,女年十九守节。各级请于建坊,乾隆恩准为贞女建坊,乾隆五十八年下旨,乾隆五十九年正月十九建坊为此纪念。

运漕古镇建筑的特点

运漕古镇建筑的风格总体来说,应该属于徽派建筑的范畴,但因自然环境、文化和价值观的的差异,运漕古镇建筑的风格与徽派建筑风格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一、从布局特征上看,徽州建筑布局一般顺应自然山水形势,对建筑选址的地形﹑地貌﹑水流风向等因素都有周到的考虑,往往都是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布局合理,交通顺畅,建筑融汇于山水之间。

古镇地处圩区,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漕河在古镇的南端由西向东贯穿全境。在此建造房屋的徽商们,无法依山,只能傍水,水决定了运漕古镇建设布局。一方面,运漕是一个以商贸业为主的古镇,为了便于商贸货运,在河道和码头附近建造房屋,是商人们的首选。久而久之,古镇建筑群的秩序便依附于漕河、大小码头和渡口的脉络向纵身延展,逐渐形成36条大街、72条小巷。大小码头街道两侧是当时商铺作坊最集中的地方,也是人口最为集中的地方。“老人港”位于古镇西街,当时漕河南岸十里八乡的群众大多都通过街西的卫家渡、季王渡进入运漕来购物,“老人港”是必经之路,因此在老人港这不到100米的地段就密集地开有几十家店铺,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洪仪泰槽坊、汪森和槽坊、李鸿章当铺和五洋商店等;另一方面,古镇地处圩区,地势南低北高,能够躲避洪水的高地相对较少,为了祖宗的牌位不被水淹,有实力的家族都会选择地势较高的上大街和北门街道两侧来建造自家祠堂,这样久而久之,北部就成为宗祠的集中地区。再者,古镇居民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于漕河,取水的方式主要靠人力肩挑,这样一来离水源越近的地方吃水就越方便,而越靠北吃水就越不方便,这样久而久之,有钱的人为了生活方便都靠镇南沿河而居,而没有钱的穷人和来自外乡的苦力只好在古镇的北面居住。

二、从形象特征上看,徽州民宅的整体色彩效果是黑白相间,以黑、白、灰的层次变化组成统一的建筑色调。

运漕古镇的建筑大体和徽派建筑一样,不论普通民宅或是富豪大院,乃至祠堂、庙宇、亭阁,都一概用小青瓦;门楼、门罩的砖雕也不以五色勾画;隔扇、梁架的木雕也保留木质纹理的天然色泽(现大多数民居的梁架都因生火做饭而被烟熏成黑色);清水墙不加添涂料,处处显现出质朴的自然美。黑白相间的民居建筑群体,使人联想起太极图的阴阳鱼:单纯得一目了然,又神秘得高深莫测,表现出历史悠久的东方美学“道法自然”的文化意蕴。 建筑除祠堂、牌坊和景观建筑外大多数建筑的形象都通过粉墙黛瓦的马头墙组合起来,而失去单体的个性,这使得建筑形象上的群体组合的韵律更突出。街巷景观丰富,几乎达到“不移景异”的程度;街巷空间目标模糊、曲折通幽,层次丰富。所有的一切,都充分体现出有序、敦厚、沉稳、静谧的儒家伦理思想。

三、从单体建筑上看,运漕古镇的单体民居建筑大都采取徽派建筑较为流行的“大厅式”结构方式。

大厅为明厅,三间敞开,有用活动隔扇封闭,便于冬季使用。一般大厅设两廊,面对天井。也有正中入口设屏门,日常从屏门两侧出入,遇有礼节性活动,则由屏门中门出入。大厅的天井下方设客房,招待来客居住,或者由正门入口设两厢房。大厅在徽州住宅中主要用于礼节性活动,如迎接贵宾,办理婚丧大礼等,平时也作为起居活动场所,是整套住宅的主体部分。商业店铺则更趋于实用性,许多商铺将店面、作坊、仓库和居住糅合在一起,目的就是方便做生意。

四、从装饰纹饰上看,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

其横梁中部略微拱起,两端雕出扁圆形(明代)或圆形(清代)花纹,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通体显得恢宏、华丽、壮美。梁托、爪柱、叉手、霸拳、雀替(明代为丁头拱)、斜撑等大多雕刻花纹、线脚。而运漕古镇的建筑装饰则显得十分简洁,梁托、雀替、斜撑等一般都以线条和浅浮雕为主,横梁中部的图案大多都已省略,少数的也只用了简单的卷云纹象征一下,格窗不如徽派建筑中方形、圆形、什锦形等格窗形式复杂多样,而一般只采用简单的“十”字形和“田”形格窗为主,总之运漕古镇的建筑装饰以简洁实用为主。

五、从文化元素上看,古镇建筑除了吸收徽派建筑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的文化元素外,还注意吸收当地和外来的文化元素。

例如:屋梁的雕刻上采用当地人喜欢用的代表藏传佛教文化的大象作为主体图案纹饰,在木雕人物、花纹的雕刻上放弃了徽派精雕细刻的做法,而多采取北方地区粗旷和写意的技法,人物往往只见轮廓,而见不到细部的刻画,到了晚清时期又出现了诸如拱门、拱窗、卷棚、廊柱等带有西洋风格的建筑手法。这些文化的交融,促使了古镇建筑在沿江地区逐渐形成风格独特的建筑体系。

运漕古建筑隐含着深厚的精神文化,它们虽然是无形的,却时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运漕古镇建筑文化受到了徽派建筑的直接影响,因而也受到风水理论的深刻影响,外表具有宗教的神秘色彩,实质上体现了古代人们朴素的自然观和生态观,是一种天人合一的观念,它以最直接的方式与自然接触,体现了对自然地顺从和适应。此外,儒家思想的宗法礼制文化,程朱理学的封建理论,道家老庄哲学,“贾而好儒”的徽商文化无不在这些精美的建筑中体现出来。它们既是物质的财富,又是精神的宝藏;既是技术产物,又是艺术的创造,其精神内涵的作用远远超出了建筑本身的功能。

结 语

目前,运漕镇历史建筑风貌分析研究的文献很少。因此,对其深入研究分析具有很强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运漕镇历史建筑的风格既有古徽派建筑的气质,又有本地浓厚的风俗气息。绵延不绝的青砖黛瓦街景,已经成为徽州旧街区最为重要的建筑形态,是代表徽派建筑形态的历史街区。这些历史建筑记载了运漕古镇形成发展的历史,是古徽州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因此,在今天,特别是作为安徽省重点建设中心镇之一。在进行现代化的新城镇建设过程中,认真研究这些历史文化建筑,对保护和发展运漕古镇的历史文脉,是每一位运漕人都关心的课题。

推荐访问:风貌 古镇 建筑 分析 历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