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推进大学科教融合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时间:2022-10-20 15:55:06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等学校必须充分认识开展科学研究对于支撑人才培养和促进质量提升的重要作用,树立科教融合培育人才的理念,加强政策引导,增加经费投入,努力将高校丰富的科研资源及科研成果有效地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促进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养成,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科学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科教融合育人;资源转化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不断丰富和拓展高校人才培养的渠道和资源,将多方面的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新优势。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重要功能,是高等学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核心优势之一。如何通过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已成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也引起了社会和高等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最近,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相继发布实施。高等学校要更新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将科学研究真正融入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当中,增强高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之间的协同与互动,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科技进步对大学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挑战

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社会的中心,大学的办学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必须直面经济社会、 文化科技发展对大学人才培养带来的深远影响和直接挑战。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在造福人类、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自身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在制定教育政策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的影响,这也是近年来特别强调前沿科学技术、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及时进入大学人才培养的一个基本动因。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来看,大学人才培养面临着如下挑战:

1. 学科发展的趋势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使学科高度分离,另一方面又使学科高度融合,学科发展综合化已成为主要趋势。高等学校要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必须重视学术资源整合、学科融合和跨学科研究以及跨专业培养,这必然涉及高等学校内部学术治理结构的优化、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的调整,以及院系和科研机构设置的调整。同时,也涉及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制以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

2. 科技发展的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知识更新和成果转化的周期不断缩短。这些特点决定了大学的人才培养已经不再是一次性的终结式培养。如何遵循终身教育的理念,科学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改革,加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是高等学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中必须认真审视、反思和重构的重大问题。

3. 重大突破的征兆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一些学科和技术领域在本世纪孕育着重大突破,这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航天工程、海洋工程等领域已经初见端倪。而从科技发展历史看,一旦科学技术在某个领域产生重大突破,必然给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带来重大变革,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就是最好的例证。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人们可以预见到这些突破,但又不可能具体预测到哪年哪月哪个学科的哪个分支发生什么样的变革。这对高等教育带来的挑战是:既然看到发展趋势,又不可能具体预测,那么高校如何在人才培养规格设计、课程体系设计和学生整体知识结构设计等方面体现前瞻性,能够做好应对未来挑战的准备。

比如,面对生命科学技术领域将要产生的重大突破,许多高等学校面向所有本科生增设了一门必修课程,即“生物学概论”或“生命科学和技术导论”。其开设初衷是既然已经预见到本世纪生命科学技术将会发生重大突破,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应该掌握生命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前沿发展趋势,做好知识储备。尽管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甚至毕业之后若干年都不会直接用到,但是在未来一旦碰到生命科学技术某个领域产生重大突破而带来的巨大变革时,他们会知道如何去应对,不会感到束手无策、无所适从。如果从功利性的角度出发,这门课程对于部分理科相关专业的学生都不需要,更不用说其他学科专业的学生了;而从早做准备这个角度出发,这门课程就非开不可。可见,应对科学技术发展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涉及学生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是高等学校必须面对的重要现实问题。

二、科学研究要支撑和促进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为了应对上述挑战,高等学校必须进行改革探索,促进科教融合和教学科研相长,这是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必须要解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涉及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和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看,在终身学习和重视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的引导下,科研育人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趋势。尽管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还未完全摆脱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桎梏,但今天的课堂教学已经与传统课堂教学有着显著的不同,现代前沿科学技术通过科教融合源源不断地进入课堂,使大学课堂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乃至方法手段等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之中。

大学的使命是知识的传承保护和知识的创新。大学不仅要抓住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应对科学技术发展提出的挑战,同时更要通过自身的科研活动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也就决定了科学研究在大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功能和根本任务,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首先必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科学研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一方面,大学的科学研究承担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直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能,这也是所有科学研究机构的基本功能;另一方面,与科研院所、企业、公司等不同,大学的科学研究还承担着培育人才的重要功能,大学的科研活动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应该而且能够形成“正效循环”效应。大学的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可以通过如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1. 大学的科学研究促进了学校学术实力的提升和育人氛围的优化

毋庸置疑,大学科学研究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的学术实力和学术水平,提升大学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地位;同时,科研活动的开展也有助于在大学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使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受到大学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优良的育人氛围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也是与其他类型的机构相比高等学校的优势所在。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培养的教师的优势和特点,首先不在于学生基础理论扎实和知识面较宽,而在于北师大独具特色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即“教学科研并重”的学术传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和“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对学生的熏陶。在历经110年形成的这种环境和氛围之中,学生养成了坚定的职业理想、良好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从而在走上教师岗位后具有更强的发展后劲。

2. 大学的科学研究促进了教师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大学科研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而且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有利于教师更新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学生可以直接从中受益。因此,坚持教学科研并重,做到教学科研相长,是大学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比如,北师大在我国教师教育中的地位,决定了学校立足于培养满足社会高端需求的教师。所谓“高端需求”,核心就是要求教师具有坚定的职业理想、扎实的学科基础和教育理论知识、较强的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而这些知识和能力的具备必须依靠大学阶段打下的基础,依靠大学科研活动的开展,依靠大学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应该强调指出的是,大学的科学研究不仅包括普通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还包括了教学研究、课程研究、教学方法研究等。事实上,不管是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都会有部分教师由于承担繁重的公共课或基础课教学任务,少有时间和精力去系统地从事某一个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因此,应引导和鼓励他们结合教学工作开展研究,对他们的科研工作的考核也应主要放在教育教学的研究上。而且,教育教学研究同样可以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比如,前几年在世界顶尖的Science杂志上曾发表过一篇典型的教学研究论文,研究大学本科生物学专业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他们在高中阶段学习的主课之间的关系。两个美国名牌大学教授合作若干年积累了几万个数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因素分析,最后得出了若干结论。理科研究人员可能觉得研究方法简单,但问题是我们的研究没有将数理优势和教育教学研究结合起来,在方法上没有创新;文科研究人员可能也不以为然,认为研究结论无需实证和量化研究也可以得出,但如果将纯思辨的论文投到国际刊物,则可能以科学依据不足为由被退稿,还谈何国际学术话语权。

3. 大学的科学研究促进了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实践表明[1],大学生早期参加科学研究是培养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大学生作为以教授为首的学术团队中的成员,在教师指导下参加科研项目,体验文理结合、理工渗透,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从成功或失败的探索中养成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用显著。我国高校近年来也在积极创造条件给更多的大学生提供早期参加科学研究的机会。一种途径是科研项目较多的高水平大学安排优秀的本科生在一、二年级就参加教授的科研团队,在学习的同时进行科学研究;另一种途径是不少学校在教务部门设立了“大学生科研基金”,学生个人或组成小组申报项目,申报成功,就可以一边学习课程,一边做科研项目。

另一方面,科学研究的开展能够优化大学的育人氛围,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结合。创新不是靠一种思维方式就可以实现的。一般而言,学理科的比较擅长逻辑思维,学文科的则比较擅长形象思维,而现代科技的发展要求必须通过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完美结合来实现创新。当理科研究人员产生一个创新意识或者提出一个问题时,往往不是完全靠逻辑思维,而必须借助形象思维,靠潜意识或灵感;反之,文科的创新也不能仅靠形象思维和激情,也需要与严谨的逻辑思维紧密结合。

三、科教融合育人的关键是将科研资源有效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

如上所述,大学的科学研究可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科学研究如何支撑和促进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已成为当前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如果不能很好解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大学生早期参加科学研究只能在一些高水平大学里的精英教育中才有可能做到,而且这也只是科学研究支撑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方面。笔者认为,当前迫切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的,是高校的科学研究资源如何有效地转化为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大学生直接从中受益,这也是科教融合培育人才的难点所在。一般而言,大学的科学研究及其成果转化有两个重要取向:

1. 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于科学研究及其成果转化的诉求

主要体现在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解决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从这个角度而言,大学的科学研究必须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企业进步紧密结合,研究成果要能够解决经济社会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服务。而由于制度惯性和观念的影响,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很艰难,需要政府的推动、政策的引导和产业的介入。

2. 满足大学人才培养对于科学研究及其成果转化的诉求

主要体现在科学研究资源如何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具体而言,就是要把大学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转化到人才培养过程当中。比如,转化为新的课程、新的教材内容、新的教学实验,以及支撑优势特色专业建设或开设新的专业等。显然,这种转化与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一样,也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而且由于评价标准不同、成果形成周期较长且显示度不高等原因,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转化更为艰难,更需要政府和高校在政策、经费等方面的引导和支持,更需要高校教师转变观念、投入精力、主动进行创新探索。

针对近年来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的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很多高校已经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改变这种状况。比如,对于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取得的成果,如教材、教学研究论文、教学成果奖等,按照科研成果同等对待;在学校的预算和立项中更多地考虑教学方面的需求,支持通过科研推进教学改革的项目等。当然,真正解决教学、科研“两张皮”的问题,将大学的科研资源有效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实现科教融合育人,还需要相当长的探索过程。

实践表明,开展科学研究,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是现代大学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源。一所大学的科研质量、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学术地位,决定了这所学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以培养教师人才和学术人才为主。近年来,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教师教育发展带来的挑战,学校在变革教育观念[2]、探索体制机制创新[3]、改革(下转第10页)(上接第6页)人才培养模式和促进科教融合[4]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比如,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将教师人才和学术人才打通培养;构建多元化的教师培养体系,从本科阶段到博士阶段,为学生提供可以自主选择的多样化的发展路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将丰富的科研资源转化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质教学资源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5]。自20世纪初建校伊始,北师大就提出了培养教师、发展学术这两大使命;本世纪初百年校庆之际,北师大确立了建设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体现了在继承传统之上的创新[6];今年北师大将迎来110周年校庆,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总结历史经验,弘扬优良传统,坚持走教学科研并重之路,促进科教融合,培养满足社会高端需求的优秀人才,产出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果,为国家战略目标的实施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钟秉林. 国际视野中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 中国高等教育,2007(3/4).

[2] 钟秉林. 观念创新是高师院校发展和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先导[J],高等教育研究,2010(5).

[3] 钟秉林. 强化办学特色,推进教育创新——组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若干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09(12).

[4] 钟秉林等. 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09(11).

[5] 钟秉林. 论师范大学的发展与教师教育的改革——以北京师范大学的改革探索为例[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6] 钟秉林. 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师范院校的转型[J]. 教育研究, 2003(6).

[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与培养模式研究(11JZD040)”的阶段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李文玲]